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安全教育:当孩子遇到“骗子”时

发布时间:2021-12-18

安全教育教案。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安全教育:当孩子遇到“骗子”时》,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今天看到一触目惊心的场面,“骗子”跑到幼儿园来了!

在《钱江晚报》上看到这一则报道,真是不得不让我们所有的家长提高警惕。等到“骗子”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伤害时,一切就太晚了。孩子的安全教育一定是从小开始培养。

现在随着孩子生活质量的上升,生活安全环境却变得有些复杂。孩子在平日里想吃到的东西父母都是有求必应,甚至变着法给宝宝补充各种各样的营养。生活乐趣也不仅仅只是些小玩具陪伴了,香港迪斯尼乐园也早已是很多家长给孩子实现了的梦想。那么究竟是什么会使孩子仅仅为了一根“棒棒糖”,为了“肯德基”,为了“玩具”就轻易的偏离了安全的防线。当然,我们不排除孩子的思想是单纯的甚至是空白的,没有辨别复杂好坏的能力。但是除此之外,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是不是还有哪里出现了问题?

在整个记者假扮“行骗”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对各种各样欺骗的手段做出的不同的反映:有轻易跟着就走了的;有稍微犹豫也跟着走了的;当然也有“死不认账”的;还有的小朋友挺身而出解救上当受骗的。同样都是孩子,为什么在面对危险的状况时,做出的反应却相差甚远呢?Www.yJs21.COM

现象一:“阿姨有一个很好玩的玩具哦。看,这个‘皮卡丘’会变身的呢。”

“你们都想要吗,那阿姨带你们去买好不好啊?”--“好!”

现象二:“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小乐。”小家伙没有任何考虑报出了自己的名字。“哎呀,阿姨找你好久了呢,你爸爸说家里出了点事情,让阿姨先接你回家,好不好?”小乐几乎连想都没想,“好。”前后不到一分钟。

现象三:“我是你们老师的朋友。我有很多好吃的棒棒糖,你们要吃吗?”记者拿出一根棒棒糖,一下子围上来好几个小朋友,小家伙们看着棒棒糖的眼睛是发亮的,可是谁也没有伸手拿。“想吃吗?阿姨带你们去买好不?”“不要,妈妈说吃糖牙齿会坏掉的”“不能出去,老师会说的。”说完又自顾自滚轮胎去了。这次的“诱骗”,以失败告终。

现象四:“报出妈妈电话,才能跟你走”

在诸如此类现象中,家长到底在平日里跟孩子如何沟通的我们不得而知。孩子是单纯的,但是他的单纯绝对是愿意相信家人的。那么就应该在生活里反复地跟宝宝强调如何对付“陌生”的关心?糖固然是甜的、汉堡包固然是美味的、玩具固然是有诱惑力的。但孩子最愿意相信的还是亲人。所以在平时我们注重的不单单是孩子的健康成长,这其中同样是包括了安全防范意识!

特别提醒各位家长:把您能想到的,和您想不到的可能会被使用的行骗手段,都必须重视起来,对孩子给与恰到好处的提醒方式。在安全问题上,一定要做到“六亲不认”!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


每个人都有权了解、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也一样。不管什么情绪——包括愤怒——都应该表达出来。当孩子发火时,做父母的不应该压制孩子,而是要帮助孩子学习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强强在幼儿园翘首企盼爸爸的到来,一看到爸爸的身影,他就立刻扑了上去:“爸爸,爸爸,你怎么这么晚才来啊?我的冰淇淋呢?”“哦……糟糕,儿子,爸爸今天开了一天的会,下班晚了,把买冰淇淋的事忘记了。”爸爸一脸尴尬。强强听爸爸这么一说,小脸气得一下子扭曲了,跳着脚冲爸爸喊:“你早上答应给我买的,我都等了一整天了,我还告诉了奇奇,说今天我爸爸会拿着冰淇淋来接我!你是个大骗子!我讨厌你!”强强的哭闹让爸爸觉得在众目睽睽之下很没面子,于是生气地说:“闭嘴,你怎么能这样和爸爸讲话,太没大没小了!”爸爸边说边去拉强强的手,想快点离开,但强强不但不配合,还开始对爸爸又踢又踹,爸爸只好连拉带拽把他拖到车里……愤怒从何而来?人在受到伤害、感到挫败,或失望、不安时,常会发怒,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灵需要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简单地说,愤怒是心灵的一种防御机制。大部分孩子都是根据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做出反射性的行为。他们在生气时,会立即发火或用攻击性的行为表达愤怒。如果不在小时候教他正确地调整自己的行为,等进入青少年时期,攻击性和暴力程度都会增强,甚至可能成为具有所谓爆发性性格的成人。盲目扼制孩子的情绪等于摧毁孩子的自信心处理3~6岁孩子的情绪,最关键的是帮助孩子识别情绪、感受情绪。首先,要搞清楚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强强因为爸爸忘记承诺而失望、挫败,进而产生愤怒。这时,帮助强强释放愤怒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纳和聆听。一味地指责和说教无济于事,相反还会火上浇油,让孩子的失控愈演愈烈,甚至小小的自信心都被一点点地摧毁。当强强兴奋地冲向爸爸要冰淇淋时, 如果爸爸蹲下来——这个姿态本身就能缓解强强的情绪,这样说:“爸爸今天做了件错事,你能帮帮爸爸吗?”以便孩子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失望的事实。要给孩子时间释放情绪、体会情绪。在相对平静时,拥抱、安抚孩子,不要说:“我知道你生气的原因。”而要问:“你为什么生气?是不是爸爸忘记给你买冰淇淋,让你很失望?”得到孩子的回答后,继续问:“怎么做才会让你觉得好一点呢?”这些问话可以帮助孩子弄清自己的情绪,并给以启发,让他知道还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问题。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孩子随时随地都在模仿大人,榜样的力量比口头教育大得多,想要孩子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家长的以身作则最关键。如果家长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还指望孩子在这方面做得多好吗?父母要注意保持冷静,不要平时教育孩子不能乱发脾气,自己遇到问题却纵容情绪肆虐。父母言行不一致会让孩子困惑:“为什么大人可以发怒,小孩却不能?为什么别人可以对我发脾气,我却不能这样对别人?”这样的双重标准,非常不可取。当然父母也不是圣人,总有失去耐心的时候,如果事后我们能意识到错误,并及时向孩子道歉,孩子就可以从中学到至关重要的一课,即大人也在努力学习如何更好地把握情绪。为了家庭的和谐和安宁,培养情绪的正能量至关重要。我们的日常行为会形成一种家庭模式,并通过我们的孩子代代相传。

当孩子出露才华时


当孩子出露才华时

赵忠心

“捧杀”就像是一把“软刀子”

有的孩子,智力发达,聪明过人,在很小的时侯,就在某个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华,成为引人注目的早慧儿童。比如,识字早,识字多,文章、诗歌写得好,或毛笔字写得好,或画儿画得好,或钢琴弹得好、歌儿唱得好、舞蹈跳得好,等等。在各种各样的比赛中连连获奖。

当今,在我国社会上,浮躁的现象处处可见。在儿童教育上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小书法家”、“小钢琴家”、“小画家”、“小作家”、“小诗人”、“小歌唱家”等等,高帽子满天飞。这些在某一方面暂露头角的孩子,所到之处,都是掌声、鲜花、荣誉。如此过誉,究竟会给孩子稚嫩的心灵上打上什么样的烙印?在思想上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很值得家长冷静思索。

小孩子的心灵很脆弱,不堪一击。不论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压抑、打击,还是过誉、吹捧,都缺乏承受能力。有的经不住过誉的考验,开始流露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情绪,故步自封、不求进取,心灵受到了污染。有的“自命不凡”,小小年纪就滋长了“名人的脾气”。

这类现象的出现,恐怕是善良的人们所始料不及的。“捧杀!”就像是一把“软刀子”悬在头上,正在威胁着那些才华初露的孩子们!

孩子还没怎么着,家长先“飘飘然”起来

孩子身上出现这类问题值得关注,但并不可怕。因为毕竟还是孩子,尚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发现得早,及时加以引导,不会走太大的弯路。

可怕的是,有些孩子的父母,面对“捧杀”的危险,失去了应有的警觉。孩子还没有怎么样,父母却先“抗”不住了,飘飘然起来,就像宋朝神童方仲永的父亲那样。

宋朝王安石有一篇著名的散文《伤仲永》,说家乡有个孩子叫方仲永,相当的聪明。他家世代务农,家族中没有读书人。可他四五岁时,却神奇般地能写出非常好的诗,“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时人感到非常惊讶,甚至不可思议。但到十二、三岁的时侯,写的诗就大不如以前了。到二十岁时,甚至就完全“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什么原因呢?

面对初露才华的孩子,方仲永的父亲不是马上延请名师,有针对性地培养;而是得意忘形,乐不可支,把方仲永当成“摇钱树”,带领孩子到处去给有钱人家表演做诗,以求得赏赐。钱倒是赚了不少,结果,却把一个很有才华孩子扼杀在摇篮里。

过分地吹捧会把孩子的才智扼杀在“摇篮”里

家长要把眼光放远一点,清醒地认识到:孩子仅仅是“才华初露”,与真正成材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必须不断进取,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要时刻提醒孩子,正确认识、估价自己,戒骄戒躁,永不满足,才能达到事业的顶峰。父母要当好孩子思想上的“哨兵”、“警卫员”、“领航员”。要是沾沾自喜于孩子的“一得之功”而不能自拔,那对孩子是最大的威胁,弄不好会前功尽弃,毁于一旦。比如,方仲永的父亲就是“罪魁祸首”。

有的“神童”,不仅一生在学业和事业上一无建树,甚至是连起码的生存能力都没有。比如,宋朝著名的神童蔡伯郗,三岁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受到宋真宗极大的赏识,曾亲自为其赐诗:“七闽山水多才俊,三岁奇童出圣时。”并授予“秘书省正字”的官职,让他在东宫伴太子(宋仁宗)读书。但蔡伯郗却是不思学习,整天吃喝玩乐,养尊处优。昔日的才华荡然无存,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凡夫俗子,靠皇帝恩赏苟活了八十多岁,最终落得个潦倒终生。后世人叹之曰:“碌碌无为,乞食终生,三岁之‘神童’安在?”这种凄惨的结局,与过分吹捧不无关系。

历史的教训值得吸取。中国古代就曾出现过不少的“神童”(或叫奇童),从小就表现出了特殊的禀赋和非凡的才能。遗憾的是,最后成才者却是寥寥无几。

什么原因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人们“有情地捧杀”了。面对才华初露的孩子,家长不能盲目乐观。

父母要当好孩子的“哨兵”、“警卫员”、“领航员”

成功的孩子背后,往往有清醒的父母做后盾。

19世纪德国著名学者卡尔.威特的父亲,在小威特初露才华时,头脑就特别的清醒。小威特当时是相当的聪明,可以说是智慧超人。但父亲却非常忌讳别人称他儿子为“神童”。他自己也从不当面表扬、夸赞他的儿子。

有一次,一位督学慕名而来,想考一考小威特。老威特虽然同意了,但他跟督学约定一条:

“不管考得怎么样,决不要当面称赞我的儿子。”

考试时,督学故意出了一些难题。然而,小威特解答得非常顺利。督学大为吃惊,禁不住脱口夸赞道:

“啊呀,他简直超过了我们的学者!”

老威特一听,赶快纠正说:

“哪里,哪里,这是因为儿子这半年在学校里听数学课,所以还记得。”

督学紧接着又出了当时大数学家欧拉考虑了三天才做出来的一道题,小威特只用了一杯茶的工夫,又解出来了。督学更是惊讶不已,竞完全忘记当初的约定,激动地向老威特祝贺道:

“我应该说,你儿子胜过了欧拉!”

老威特更不高兴了,在桌子下面狠狠地掐了一下督学的手,脸色非常严肃地说:

“瞎鸟有时也能拣到豆粒,他这也是偶然的。”

就是这样,小威特在清醒的父亲教育和引导下,一直保持谦虚谨慎、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做学问的锐气一直盛而不衰,九岁考上莱比锡大学,十三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十六岁被授予法学博士,并被聘为柏林大学教授。

老威特对小威特的态度,很值得那些才华初露的孩子的父母们效法。家长是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要有效地避免那些本来很有培养、发展前途的孩子们“夭折”,不使他们成为“昙花一现”的人物,家长首先应当切实加强自身修养,正确地看待孩子的荣誉和人们的夸赞,在任何时侯都要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谨防“捧杀”。

育儿心得:当孩子犯错时


育儿心得:当孩子犯错时

在当下的社会中,孩子是家中的宝贝,哪个当父母的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是聪明、活泼、健康、自信的,自己却经常丧失准则地做错误示范,日积月累的惯性就会造成根深蒂固的影响。

孩子犯错就像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不断的学习和改正,以后就会轻松应对了。首先要先分清楚孩子的错误是如何形成的,有意还是无意识产生的,是好心办了坏事,还是家长错误地理解而导致的分歧的结果。不能不闻不问的就先进行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弄不清以后到底该如何做是对的。打了也白打,反而打在孩子身,痛在父母心。犯错误一般有几种:

第一,无意识的错误。如果孩子还不认识到这是错的,只知道是好玩、有趣、有好奇心而弄脏或弄坏的话,就不要发脾气或惩罚,应该好好说明情况,错误是可以理解的。有时实在忍不住时,就要冷净一下。

第二,有意识的错误。有时就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或好心办了坏事。家长就要对其的行为多关心。使其下次少犯同类的错识。要让孩子在错误中获益。就像帮忙收碗筷,却打翻在地。

第三,无理的错误。为了发泄,报复或攻击谁,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协调不好与其他人的关系。要提醒孩子不要总犯同样的错误,不要去犯无意义的或低级错误。家长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孩子表现不好,就是自己没教育好。其实也不然,再优秀的家长,有时对孩子却束手无策。

父母需要告诉他任何行为不仅需要自己的满足,还需要别人的认同,要得到认同,就要遵守共同的规则,告诉他通常有哪些处事的规则。通过这样的教导,孩子很快会从犯错中学到很多好的东西,同样的错误也不会一犯再犯。现在这个年龄要学会从错误中获益,学习社会规则和承担成长的责任。再长大一点,对道德、良知的培养,不能心急,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孩子,孩子自然会变得善良与懂事。

当孩子问我们“为什么”时


假如每个孩子生命中的这个时刻在日后都能延续下去,成为真正的起点,人类会拥有多少托尔斯泰、爱因斯坦、海德格尔啊。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由于心智的惰性、教育的愚昧、功利的驱迫、生活的磨难等原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儿童时代的这个时刻仿佛注定只是昙花一现,然后不留痕迹地消失了。但是,趁现在的孩子们正拥有着这个时刻,我们能否帮助他们尽可能多地留住它呢?

比如1986年物理学奖得主宾尼希,在他小时候,由于父母不让他随便打电话,他就自己想办法,用两个罐头盒和一根紧绷的长绳子制作了一部土电话机。当孩子们能够用它在相邻房间清楚地通话时,他品尝到了成功的巨大快乐。后来他因研制可以拍摄到原子结构的光栅隧道显微镜而得奖,我相信这一成果与那部土电话机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伟大的创造之路往往始于童年的某个时刻,不但科学家如此,其他领域的精神创造者很可能也是如此。1997年文学奖得主达里奥·福是一位大剧作家,他从小就喜欢和两个弟弟一起演戏给别的孩子看,不过当时他并不把这看作戏剧,而只是当作游戏。正是根据亲身经历,对于“究竟是谁发明了戏剧”这个问题,他给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答案:是儿童发明的,没有游戏就不会有戏剧,剧作家和演员不过是把儿童的游戏当作职业干的人而已。

为什么天空是蓝的?为什么树叶是绿的?为什么我们忘记一些事情而不忘记另一些事情?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为什么1+1=2?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为什么会有战争?……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回答的问题似乎都属于“十万个为什么”的水平,可是,请仔细想一想,不必说孩子,有多少大人能够说清楚这些貌似简单的问题?他们的讲述还表明,他们每个人的特殊贡献往往就是建立在解决某一简单问题的基础之上的,是那个简单问题的延伸和深化。

我由此想到,我们不但要鼓励孩子提问题,而且要鼓励他们针对自己提的问题讲故事,通过故事给问题一个解答。是对是错无所谓,只要是在动脑筋,就能使他们的思考力和想象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当孩子和好朋友吵架时


当孩子和好朋友吵架时我们住的这个地方,晚上一帮老太太闲着的时候在广场上一起跳舞锻炼身体。地方也比较大一点,夏天凉风习习的,非常的舒服,也成了小孩子的天地。小朋友们可以在广场上尽情的玩,跑等。我也经常带**出去玩,让孩子能接触更多的人。还有就是我们几个妈妈也可以一起聊天什么的,孩子们就自己在那里玩,也不用管。

最近**是比较别扭。可能觉得有点孤立吧。几个小朋友都没有跟他玩,有时候玩一下又被别人叫走了。所以她就剩下自己玩了。前天晚上,**跟小朋友去玩了,我们几个妈妈也照样就在一旁聊天,突然**大声的哭了起来。嘴里还喊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我不知原委就问,为什么要回家啊?告诉妈妈好不好?她不回答,还是哭喊着要回家,以前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就算是吵架了也不会那么的激动,那天任凭怎么问,她谁也不理,只管叫回家。没有办法,只能把她带离开广场。

一离开广场,**就的哭声就变小了。但是还是不停的掉眼泪。我把她带到小公园里面,跟她说,我们在公园玩一会好不?她开始还是说要回家。可是我不想让她回家,因为当时回家了,她等会高兴了还是会想下来玩,何况那时候还早。还有就是我不想让她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就当逃兵。于是我还是跟她说我们在公园玩一会吧,公园可好玩了。有那么多的好玩的。见她没有那么大的抵触的情绪了,我就自作主张的坐在公园的凳子上,抱着她。还是想问问原因。可是她还是不说,我就跟她玩,见她开心了,于是我又问,她还是不说。我突然想,我不能再问了。如果继续问下去。我会把她心里的伤口给划得越深(也许这样说的有点过了吧,可是一时找不到适当的词语来形容),反而放大了她的痛苦。让她沉浸在自己的忧伤里面。既然孩子不愿意说那我就不问了。

后来才知道是因为**骑了别的小朋友的自行车摔倒了,小朋友在一旁并没有鼓励她还说让她别玩了,让她回家,估计是觉得太委屈了吧。

我继续跟她在公园里面玩。一下子这里一下子那里,**玩的非常的开心。见到她开心了我想我还是应该带她跟小朋友们一起去玩。毕竟孩子是不会记仇的。

我提议:“我们去广场玩好不好?”

“不想去广场玩”

“为什么,那里有跳舞的,可好看了?”

“我不想跟XX玩。”

“你们是好朋友啊,好朋友要一起玩啊。”

“我不跟她是好朋友。”

“为什么”

“她刚才骂我了”

“好朋友有时候会一起开心的玩游戏,不开心的时候也会吵架啊?”这是我从一本幼儿书里面看来的,书上的东西**比较听一些。

“我就是不喜欢跟她玩,不跟她是好朋友。”

“那你跟谁是好朋友?你想跟谁玩呢?”其实我是想让她说其它的小朋友的名字

“我跟妈妈是好朋友,我喜欢跟妈妈玩。”

.........

过了一会儿,一只很大的会飞的蚂蚁飞到她玩的地方,吓得她不敢玩了,我建议她回家她不肯,于是我就建议她去广场找小朋友玩,她还说她不想跟XX玩,我说那我们还可以跟别的小朋友玩啊。

她没办法只能去广场玩,结果去了以后总想着要抱着,我很累,也不想老是抱着她,刚好她说饿了,我就去买了点饼干来给她吃,顺便让她跟小朋友一起分享了才又玩到一起去了。

当孩子犯错时妈妈怎么做?


我认为,当孩子做了一些不是出于本意的错误时,家长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地强迫他改正,这样有时反而会加深对错误的印象,很难真正改正,要让他的这些错误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当孩子犯错时,每个妈妈都会采取自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帮助孩子,我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那就是:进行必要的说教,适度的体罚,并进行针对性地教育。儿子因为从小和我生活在一起,因此,对我的依赖性很强,他非常注重妈妈对他的看法。针对这一点,在他犯错误的时候,我采取了“孤立”的惩罚方法,以沉默来对待他。我认为每个孩子犯了错误后,自己都会有所感觉。有一次,小宇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我很生气,但没有马上教训他。在他回家后,我决定不理他,不管他如何讨好我,逗我,或在我的身上爬来爬去,我都一言不发地把他推开,看得出来他非常害怕,但他并没有承认错误,认为哄哄我就可以过关了,但我始终坚持着,耗了整整一个晚上。

4个小时过去了,儿子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他怯怯地站在我面前,小声说:“妈妈我错了,对不起。”我马上问他:“你怎么错了?”他很诚恳地将他的错误说了出来。我立刻原谅了他,我告诉他:做错事改正就是好孩子,但如果做错了还不承认错误,没有人愿和他做好朋友,妈妈也不会要他了。这时候,儿子的眼泪一串一串地掉下来,我的心情也很复杂,可是为了孩子不得不这样做。小宇长得很快,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断地提高,但是,我却没料到他口里的脏话也在增多。直到有一天,我听他说:“妈妈傻X”。当时我心里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因为我们在家里时时 注意文明用语,绝不会对他说出这种话。小宇的爷爷说:小宇听到其他小朋友这么骂人,觉得很有趣,费了好大的力,才发准了这句话的音。知道他说脏话的原因后,虽然我很生气,但并没有表现出来。我们知道,孩子没有辩别能力,他并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因为他是初次听到,感觉新鲜才学的。

怎么纠正他呢?我们采取了回避的方法。当他再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和丈夫坚持不去纠正他,而是装做没听见,转移话题。过了很长时间,他也发现,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全家人反应很冷淡,他感觉没有意思,于是,逐渐把这句脏话忘记了。

家长怎么对孩子安全教育?


导读: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分类进行,即不能“吓”着孩子,又不能让孩子“轻视”安全的重要性。如果学校能开一门安全教育课程,是不是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呢!这种教育甚至比课本知识还要重要吧!

在家庭教育环节,有一项不可或缺的教育,就是“安全教育”。

很多父母都十分重视孩子的“安全”,但大都又没有进行专项、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很多安全经验都来自孩子自身一次次的“实践”中,这是十分危险的。

所以,进行系统性安全教育非常必要。,

但是,进行安全教育也要根据孩子的不同特质,不然会适得其反。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危险规避性”受到遗传影响度为50%!

也就是说,有些孩子天生谨慎,骨子基因里都奉行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凡事小心谨慎。

对于这种类型的孩子,就不能过分强调“安全教育”。过于渲染“危险”会使得这类型的孩子更“胆小”。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安全教育”,就要以了解安全知识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各种安全常识即可。

这样的“浅教育”,也会使这种类型的孩子非常注重“安全”。

而还有另一部分孩子,遗传中本身就不具备“危险规避性”,非常乐于挑战一些危险刺激的事情。

那么,这种类型的孩子就是安全教育的重点对象。

对这样的孩子,就不妨强调“危险在身边”,进行“吓唬性”安全教育。

即使如此,也很难束缚住这种类型孩子“探险”的心。

当然,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有很多项,在此不一一赘述,仅就暑假期间应重点关注的两项安全事项列出来供家长们参考:

1、 远离水!水是生命之源,但也能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结束一个生命。我们已经听到很多关于水所酿成的家庭悲剧,所以,尤其是暑假期间,父母还是应该教育孩子远离水源,不要在没有保护措施的地方游泳玩耍,甚至旅游时也尽可能避开这些区域。这一项也是中小学校放假时,老师反复嘱咐家长的安全事项。

2、注意交通安全!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并不知道在马路上应该“怎么正确行走”。比如说过斑马线的规则、红绿灯的规则、骑行自行车的上路行驶规则等等。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相信很多父母都没告诉过孩子:当孩子从公交车或汽车下车后,应该从车尾部过马路,以避免被后面来车因看不到而出意外。等等这些交通经验几乎可以编一本书。据统计,因不懂交通规则而发生的事故占了很大比例,所以,交通安全是安全教育的一个重点。

生活中还会有很多需要教给孩子的“安全常识”,在这里无法列的全面。即使作为父母来说,能事无巨细地教给孩子也的确有一定难度。

所以,如果学校能开一门安全教育课程,是不是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呢!

这种教育甚至比课本知识还要重要吧。

当孩子在害怕时家长应该这样做


有妈妈问:“我的孩子现在很胆小,特别爱说害怕,怕怕。比如,看到小鳄鱼她说怕,看到陌生叔叔说怕,有时候听到什么声音也说怕。这是缺乏安全感吗?我应该怎么做怎么摆正心态?”

从多美说起吧。

去年这个时候,多美喜欢到处找蚂蚁洞看蚂蚁搬家,经常蹲很久都不要走。但今年一见到蚂蚁就说:“害怕!蚂蚁!”后来又发展到只要见到蚂蚁、苍蝇等小小的,移动比较快的,黑色的东西,都会说怕,甚至会哭鼻子。

这种变化表明她的情感变得更加细腻,感觉变得更加敏感。但因这些感觉是新鲜的,陌生的,所以又会觉得不安和紧张,“害怕、怕怕”变成了她表达这种情感的语言。我会在多美说怕的时候给她更多爱和支持,以帮助她经历体验,整合新阶段的内在世界。

比如,她看到蚂蚁不敢往前走时,我会蹲下来让她退到我怀里,一边抱着她一边说:”小蚂蚁那么多,爬来爬去,让多美感到有点害怕了。妈妈看到了,妈妈抱着多美,多美感觉好一点了吗?“

多美:”我好一点了,妈妈。“

我会继续说:”蚂蚁很小,没有力量伤害到你,也不会伤害你,现在小蚂蚁挡住了多美的路,多美可以带着自己的害怕,试着跨过去或者绕过去。妈妈非常确定,多美是安全的。”

多美拉着我的手,小心翼翼地跨过去,然后傲娇地跟蚂蚁拜拜,虽然下次她还是会说怕。

孩子说怕的时候,只是在简单表达自己的感觉,而我们成人往往受限制性观念的影响,喜欢给孩子扣帽子、贴标签,认为孩子总说怕就是胆小,并且自以为是地认为孩子一害怕就什么都做不了了。这些都是父母自己内心的投射,不是真正的孩子。假如我们能看到真实的孩子,简单给她一些支持,引导她带着这样的情绪去尝试做事情,孩子会非常愿意突破自己的。

多美就是一边带着自己的害怕,一边跨越了蚂蚁,而且用不了多久,在她习惯了这样的感觉以后,就不会再“怕怕”了。

爱她,就允许她害怕吧。

育儿心得: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


育儿心得: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

一、教孩子学会勇敢面对挫折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谁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经受大大小小的挫折。如果孩子见了困难就害怕,遭受挫折就退缩,那么孩子时刻都会受到心理压力的煎熬,遇到挫折承受不了打击,困难没有来临时害怕它到来,因此身心疲惫,对成长十分不利。

俗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引领孩子亲身体验一下战胜挫折的快感,从而帮助孩子学会勇敢地面对挫折、困难。

二、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孩子遇到了挫折,有时候不会主动对父母说,只是有一些不正常的行为,消极的情绪等。这就需要父母时刻关注孩子身心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情绪产生,或者睡眠、吃饭等有不正常的反应,父母就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认真地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说出事件的原委,以及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父母掌握了这些情况,才能有效地开导和指点,从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三、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孩子的压力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父母。如有的父母忽视孩子的实际能力,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经常拿孩子的弱势与其他孩子的强势进行比较;平常对孩子的关爱少,批评、指责多;家庭关系紧张等,都会给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因此,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制订一个合理的目标。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平时要多关注孩了的进步,对孩子多表扬。还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等,这些都可以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使孩子轻松地生活、学习。

四、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孩子因为缺乏人生经验,看问题不全面,很多时候会把不好的结果无限地夸大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压力陡增,此时,父母要想办法帮助孩子缓解过大的心理压力。

孩子压力过大、心情郁闷时,父母可以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孩子转移了注意力,心理压力自然就会得到缓解;父母也可以带着孩子锻炼身体,让孩子找朋友倾诉等,这些方式也能够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帮助孩子快速走出消极的情绪。

五、指导孩子把压力变为动力

同样的挫折,一样的困难,有的人就会把它看成巨大的障碍,因此心理压力过人,情绪消极,无法安心做事,结果以失败告终。而有的人面对这些挫折与困难,虽然也有心理压力,但却能把这种压力变为前进的动力,因此积极奋斗,努力克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

所以,当孩子遇到了不如意之事,父母要让孩子看到这些挫折的有利一面,不要被困难吓倒,并且指导孩子把压力变为动力,激励孩子努力向上,这样既能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又能促使孩子前进。

相信《安全教育:当孩子遇到“骗子”时》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安全教育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当宝贝遇到“坏孩子” 导读:“坏孩子”之所以“坏”,通常都有他们“坏”的理由。 透析“坏孩子”的秘密 “坏孩子”之所以“坏”,通常都有他们“坏”的理由。导致“坏孩子”人人不待见的原因很多,大致有如下一些: 1、缺乏社会交往...
    2021-11-19 阅读全文
  • 当孩子害怕时 当孩子害怕时 孩子从黑暗的子宫里来到这个明亮的世界,伴随着天然的害怕。婴儿时期,当孩子触碰到任何一物体时,都会紧紧的抓住不松手。伴随着孩子渐渐长大,3岁以后的他会害怕一个人睡觉;会害怕强大的个体;会害...
    2020-11-09 阅读全文
  • 当孩子受到挫折时 夏梓涵小朋友是个聪明漂亮的小女孩,她一直是班里孩子学习的榜样,不仅学习好,舞蹈还跳得特别棒,是幼儿园里出了名的“小舞蹈家”。 今年的“六一庆祝”活动,当然也少不了她的身影。在平时的训练中梓涵非常认真,...
    2020-12-03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当孩子口出脏话时 这段时间总发现孩子们在洗手间嘻嘻哈哈的,走近仔细一听,原来在模仿几句脏话!而且大家都乐此不彼!从没听过孩子们讲脏话,是从哪里听来的呢?是好奇心的驱使吗?大班的孩子模仿的能力越来越强,偶尔听见别人说一句...
    2021-05-2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当孩子叫我“建敏”时 今天早上,我与往常一样早早的来到幼儿园,站在活动室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老远就听到他们的说笑声,“王老师好,王老师好……”孩子们看到我都亲切的喊着。我依旧回应着“小朋友们好……”孩子们陆续来园,到自...
    2021-03-03 阅读全文

导读:“坏孩子”之所以“坏”,通常都有他们“坏”的理由。 透析“坏孩子”的秘密 “坏孩子”之所以“坏”,通常都有他们“坏”的理由。导致“坏孩子”人人不待见的原因很多,大致有如下一些: 1、缺乏社会交往...

2021-11-19 阅读全文

当孩子害怕时 孩子从黑暗的子宫里来到这个明亮的世界,伴随着天然的害怕。婴儿时期,当孩子触碰到任何一物体时,都会紧紧的抓住不松手。伴随着孩子渐渐长大,3岁以后的他会害怕一个人睡觉;会害怕强大的个体;会害...

2020-11-09 阅读全文

夏梓涵小朋友是个聪明漂亮的小女孩,她一直是班里孩子学习的榜样,不仅学习好,舞蹈还跳得特别棒,是幼儿园里出了名的“小舞蹈家”。 今年的“六一庆祝”活动,当然也少不了她的身影。在平时的训练中梓涵非常认真,...

2020-12-03 阅读全文

这段时间总发现孩子们在洗手间嘻嘻哈哈的,走近仔细一听,原来在模仿几句脏话!而且大家都乐此不彼!从没听过孩子们讲脏话,是从哪里听来的呢?是好奇心的驱使吗?大班的孩子模仿的能力越来越强,偶尔听见别人说一句...

2021-05-27 阅读全文

今天早上,我与往常一样早早的来到幼儿园,站在活动室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老远就听到他们的说笑声,“王老师好,王老师好……”孩子们看到我都亲切的喊着。我依旧回应着“小朋友们好……”孩子们陆续来园,到自...

2021-03-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