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区域活动:让幼儿真正地游戏

发布时间:2019-12-16

幼儿园游戏区域。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本质在于提高学习效率。幼儿园游戏有益于培养小朋友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幼教必须保证幼儿游戏的自主、自愿、自由的基本特点。你知道哪些关于幼儿园游戏的积极作用?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幼儿区域活动:让幼儿真正地游戏”,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幼儿区域活动:让幼儿真正地游戏

幼儿本应是游戏的主体,然而遗憾的是,不少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却被“教育”得只会机械地听老师讲,只会按照老师的统一要求做,而不会自由自主地玩游戏,这是我们从幼儿游戏现状调查中发现的很尴尬的现实。

一、幼儿不能真正游戏的常见原因分析

原因一:游戏教学化。目前,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用教学的标准来评价或组织幼儿游戏,选择游戏内容时过多考虑其教育效能而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总想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图去玩,体现自己头脑中预先计划好的教育目标,以求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把游戏作为了一种传授知识的手段,而忽略了游戏所具有的愉悦功能。

原因二:幼儿游戏的局限性大。大多数教师怕乱、怕麻烦、怕出事故,宁愿不组织游戏。即使游戏,也是集体游戏多,自由游戏少;智力游戏多,其他游戏少;训练眼目多,动手操作少;教师包办多,幼儿独立完成少。

原因三:教师没有真正理解游戏的含义。由于幼儿教育观念的偏差,教师常常以自己的标准理解游戏,并试图导演幼儿的游戏,常常硬塞进与游戏本身难以相容的内容。事实上幼儿已经不是游戏的主体,而成了游戏的“演员”。

二、让幼儿真正游戏的基本策略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是自愿、自主、自由、快乐的活动,是幼儿最易于选取的活动方式。真正的幼儿游戏,应能使其主体性获得充分激发,天性获得充分体现,创造性潜能得到有效开发,健全人格得到发展和完善。

让幼儿真正地游戏,并不是简单地让幼儿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做游戏,也不是要父母和老师完全不去过问幼儿的一切,任由幼儿天马行空地去玩。只有做到“三要”,才能让幼儿真正回归到游戏中。

1.游戏环境要自由

游戏环境包括游戏的时间、空间、场地、情景、成员,是游戏始终散发魅力的重要的前提条件。

大自然是幼儿游戏的最佳环境。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缜密地研究。”四季变化的田野,软硬适宜的泥土,乐趣无穷的河沟,隐藏着秘密的小树林,随意堆起的沙堆、土丘,闲置的管道、树桩……都会使孩子们情不自禁、乐此不疲地游戏。无论人类花费多高的代价制作出多么精巧的玩具,建设多么豪华的游乐园,它们都不是幼儿最理想的游戏环境。大自然能给予幼儿最大的恩惠,给予幼儿取之不尽的“恩物”,让幼儿游戏亲近大自然,是顺应儿童天性的,它的淳朴能给幼儿超强的智慧启迪。现代社会中,这种环境需要成人有意识地去寻找,与幼儿共同体会。

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玩伴。相互认同使幼儿形成一种默契,默契是游戏的理想境界。让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自曲选择游戏伙伴,而不需要成人规定谁和谁玩;让幼儿自己设计、构思情节,而非由成人导演、安排;让幼儿尽情发挥想象,而不需要成人添枝加叶。幼儿之间在交往中也许会发生冲突,但他们会经过碰撞达成选择与合作,最终学会理解与尊重,体验公正与互惠,练习沟通与交流。

幼儿游戏需要充足的自由度。老师和父母要求过多、过细是幼儿游戏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家长担心游戏中的安全,老师怕出“乱子”。幼儿园角色游戏、体育游戏中,老师会设计、确定规则,亲自指挥,只等着幼儿能玩出自己所设想的结果。这样的游戏,重结果而忽视过程,重形式而忽视内容与实质,幼儿仅仅是机械的操作者,压缩了游戏的自由度。幼儿是否参与某一游戏,是否愿意在游戏中担任某一角色,要以自愿为基础,以自发地满足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为目的,他们有权利决定游戏的主题、角色分配、内容、情节,而不需要成人的包办、操纵和支配。

2.游戏过程要自主

游戏过程应是幼儿自由探索和选择的过程。在幼儿园经常会发现:①一些幼儿急不可耐地玩完了“教师的游戏”,再去玩“自己的游戏”,原因是:不少教师以课程的标准来理解并开展游戏,幼儿游戏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上课,使幼儿脱离了游戏的过程;②一些幼儿园常规中要求幼儿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碰,似乎那些玩具仅属于幼儿园和老师,幼儿只能心怀羡慕、如饥似渴地观望,而不能尽情操作玩耍。

在游戏内容、主题、材料、形式、伙伴选择上应遵循自主的原则。游戏过程本身带有较强的自娱自乐性,即便是幼儿也知道自己所玩的请客吃饭、做菜煲汤、结婚生子、治病救人是“假装的”,正是这种“假装的”游戏,能使幼儿获得表达自我、体验生活的心理满足。游戏规则的制订应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在幼儿游戏中,如果没有幼儿的规则行为,就没有游戏可言。幼儿自行认定、商议或制定规则,是游戏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能由成人包办。由幼儿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才更容易为他们所理解,才能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生活、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游戏规则不只是教学的“工具、手段”,教师应引导幼儿在游戏的前、中、后,不断地调整游戏规则,使幼儿意识到,不同的规则决定了如何游戏和玩法的多样性,逐步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做幼儿的玩伴,怀着一颗童心,和他们一起游戏。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各种游戏活动时,要做的是: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选取恰当的时机,为幼儿提出一些有利于游戏持续发展的设想与建议,以实现长远教育目标,但绝不能主宰孩子的游戏。

3.游戏玩具要自制

现在的很多孩子,喜欢沉溺于电视、电脑游戏中,真正属于孩子的游戏太少,而针对孩子的游戏又多是以“开发智力”为目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且所需材料相对昂贵。

自制玩具是游戏中对幼儿十分有益的一个环节,能促进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在快乐中创造,在创造中体现和发挥主体性。作为幼儿教师,不能怀着“等、靠、要”的思想,可通过巧运心智,利用身边俯拾即是的废旧材料自制玩具。可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丰富的传统游戏,如抽陀螺、滚铁环、铫格子、掷沙包、抓石子、跳木桩等,经过整理、分类后,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这些传统游戏,不仅所需材料简单易得,而且趣味性、娱乐性、随机性强,每个孩子都可以参与,易学便行,非常适合孩子的童真天性。

在“三要”过程中,教师和父母不能放弃对幼儿游戏的指导责任,应积极地参与其中,发挥作用。教师可向幼儿征集游戏主题,向幼儿传授人类社会已经积累起来的游戏技巧和智慧,并适当发挥组织辅导作用。父母可以成为孩子游戏的伙伴,并以此作为了解孩子、增进亲子感情的重要方式。家庭有必要依据条件为孩子提供一个游戏的空间,那是一个不需要成人干预的自主操作的空间,只需要帮助他们养成及时整理、有序摆放的习惯。

让幼儿真正地游戏,就是让幼儿玩他们想玩、喜欢玩的游戏。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延伸读

将游戏真正还给幼儿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将游戏真正还给幼儿》,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著名经济学者于光远先生在一份题词中写过六句话:“玩是人生的基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于光远先生针对成人休闲文化说的这六句话,其原则也基本适于幼儿创新教育研究。我的专题研究已半年多,经过各种游戏活动,我得出以下结论:创新教育作为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需要走出“成人化”的思维误区,将游戏真正还给幼儿,让他们充分游戏,快乐学习;使孩子们主要通过游戏来了解自然、探索社会、体验人生,同时在游戏里学习认知、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和合作,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创新教育的基本宗旨。正如前面所说那样,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启发培养幼儿“再次发现”的自主探索、好奇求新的创造意识,以及综合重组、建构知识和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幼儿的游戏中要注意:1、首先,耐心倾听孩子提问。例如,孩子会问:“小蜘蛛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粘丝织网?”“眼泪是什么做成的?”“萤火虫会亮,这是为什么?”“信鸽放飞后怎么能回家?”“雷电是怎么回事?”……对于孩子的提问,教师应耐心倾听,有些问题难以回答,不必立即答复,不妨说:“我也不知道,但我们一定会发现这是怎么回事。”然后和孩子一起想方设法,寻找答案。这样就能把孩子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的动力。2、其次,给予足够的思考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成人大都有“立盼回音”的急性病,一旦发问,就想让孩子立即回答出来,不大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考虑。如果成人向孩子发问后,能耐心等候三四秒钟或者数分钟,他们的回答一定会更具体,更有条理性,更有创造性。3、再次,要以指点为主,而不要说教。孩子从游戏中得来的对自然界的印象,比从大人那里或书本教导中得来的对自然界的印象要生动、深刻得多。例如,使孩子懂得为什么饭前要洗手,只要让孩子看看显微镜下的脏手;烧一壶开水,就足以演示水的汽化;盛一碗水,敲一下碗边,碗中的水面的波纹,可比拟声波。类似的简单指点还有很多,这样的游戏比枯燥的说教更能令孩子理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例如:制造船模,观察航行速度与船的关系;种植花木,认识水和阳光对植物的作用;垒砌微型摩天楼,了解建筑设计与稳定性的联系,等等。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儿园活动区域游戏


1、分类练习:

《摆棋子》

目的:学习按物体的颜色分类、训练手指的精细动作

材料:塑料跳棋或玻璃弹子跳棋

要点:(1)将所有弹子取出放在一个盒子里。(2)在家长的提示下,请幼儿先取一种颜色的弹子,选一个阵脚开始摆棋子,年龄稍大的可以一边摆一边唱数1-10。(3)依次将六种颜色全部摆完。家长可以同时教孩子颜色的汉字和英语单词。(4)可以双手同时摆,训练双手的灵巧性。

2、排序练习:

《小碗、小勺找朋友》

目的:学习按大小排序、配对

材料:形状和颜色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勺子和碗各4把(个)

要点:(1)家长随意将4个碗放在桌子上,并问孩子"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请孩子按从大到小排好 (2)家长拿出4个小勺,按上述方法排序提问 (3)家长说"小碗小勺要找朋友,请你帮忙找一找"

3、计数练习:

《数字罐》

目的:认识数的实际意义

材料:饮料管、吸管

要点:(1)在饮料罐外面贴上数字 (2)请孩子依照数字把相同的吸管插入,边插边数手口一致 (3)家长也可以先在罐内放入几枝,让孩子根据数字看对不对,不够要加上几根,多了取走几根 (4)任取2罐,比一比那个多,哪个少

4、比较练习:

《小小蛋糕师》

目的:学习区分厚、薄,练习并列排序

材料:彩泥、牙签或面团(也可用被子或书代替)

要点:(1)家长和孩子一起当"蛋糕师",用彩泥做生日蛋糕。(2)根据顾客(家里其他成员)的要求,制作出一个三层的和一个一层的。(3)比较2个蛋糕的厚度,学习厚薄概念,并出示字卡。(4)家长画多个不同厚度的蛋糕,幼儿剪下来或手撕下来,按从厚到薄的顺序,练习排列。

5、守恒练习:

《捏面团》

目的:学习体积的守恒

材料:面团(橡皮泥)

要点:(1)家长制作两块一样大小的面团(不必告诉孩子是一样大的,让孩子自己观察),问孩子"这两块面团一样多吗?" (2)家长首先把一块面搓成一个长条形,再与另一块面团相比"这两块面团还一样多吗?" (3)家长再把长条形面团捏成一个小碗,再来比,是否还一样多? (4)家长把碗再用棍擀成一个大圆片,再来比较是否还一样多? (5)让孩子也来试试,面团的形状不断变化为什么还是一样多呢?

6、几何图形:

《分四份》

目的:学习分四等份

材料:彩色手工纸(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剪刀,白纸,胶水

要点:(1)家长给孩子提出游戏的要求 (2)家长给孩子看准备好的彩色纸,让幼儿说出都有什么形状的纸。请孩子把每张纸都分成四份。(3)孩子如果一点都不会,经过尝试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人拿一张同样形状的纸,如正方形。家长边做边引导孩子操作,把它折叠2次,然后按折痕剪成相等的四份。(4)把剪成的四份图片再还原成原样贴在白纸上。 (5)用数字表示分了几分。(6)其他图形同上。(7)孩子反复操作,加深印象。(8)鼓励孩子想出更多的办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7、辨别方位:

《对对碰》

目的:学会对称的方法,掌握对称的概念,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

材料:对称练习图,彩笔、彩纸

要点:(1)家长首先要与孩子玩简单的对称游戏,让孩子了解对称的概念。如:照镜子、人的身体部位哪些是对称的?让孩子观察出眼睛、耳朵等。(2)玩颜色对称游戏:在纸上画对称,如六个方框分别涂上红黄蓝蓝黄红。(3)玩形状对称游戏:在纸上画对称图形,如圆三角方形方形三角圆。(4)玩粘纸游戏:取彩色剪纸剪成各种图形对折剪开成为两半,家长一半,孩子一半,找对了粘贴在一起。(5)鼓励孩子自己做对称图,如学习剪四角、六角、窗花,巩固对称概念。

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真正成游的主人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真正成游的主人》,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许多幼儿教师,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往往按自己的意愿选定主题,指定角色,确定游戏规则。这种方法,时常束缚幼儿的手脚,使他们被“定”在一个地方,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合作性、创作性,这与我们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相违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更新观念,在开展角色游戏时要充分认识到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因为从游戏的本质上说游戏是指一类由幼儿自主控制的,能带来愉快情绪体验的、有操作材料的活动。从这儿不难看出,幼儿的自主控制是游戏最内在的本质。幼儿的自主控制包括活动的发起、活动的主题、活动的维持、(何时发起、结束、和进行多久)、活动范围、(包括场地、材料、和同伴)和活动的进程等。所以,在角色游戏中要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一、主题的提出、角色的选择,充分体现幼儿是游戏的主人。

角色游戏是以幼儿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它的主题内容丰富多样,具有年龄差异,存在“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日常工作中有些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参与游戏,还有些教师进行语言诱导或命令,但这些方法都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兴趣,因此幼儿游戏时毫无生气。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由 幼儿提出主题,这并不是说角色游戏不需要计划,教师也不需要备课,而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对与幼儿生活关系较大的角色如:百货商店、公共汽车等有较丰富的知识经验,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订出计划。在开展角色游戏时,教师在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能力大小的基础上满足幼儿的愿望。例如:上过医院看病的幼儿,会提出玩“医院”的游戏;个性外向活泼的幼儿喜欢玩场面大,气氛热烈的游戏如“戏院”;个性内向胆小羞涩的幼儿喜欢玩 “娃娃家”的游戏等等。教师通过平时的了解,掌握这些情况,就能从实际出发,在对幼儿角色游戏主题内容的指导中,教师要尊重幼儿提出主题的自由意愿,而不是指定主题内容让幼儿从中进行选择;当幼儿提出一种主题内容时,教师不能轻易的肯定或否定,而应当创设条件让幼儿尽量表达出他的构思或想法。当固执的孩子坚持要玩某种不太适合的游戏时,教师也不妨让幼儿进行尝试。当幼儿提出的主题比较简单或抽象,难以进行持续一段时间的游戏,教师可以帮助 幼儿充实内容,让这一主题内容丰满起来。如果有些主题目前根本无法开展,也可明确告诉幼儿,让他“保存”起来,同时要求他以后注意观察与这一主题相关的内容,不断地使主题从不可行到可以玩起来。

在确定主题的同时,就已确定了角色,因为主题是按幼儿的意愿确定的,那么幼儿就一定喜欢这个角色,因此便不存在角色的分配,按幼儿自己的愿望选择角色即可。当然这里会存在一个矛盾:许多幼儿都想当一个角色怎么办?这个矛盾是在幼儿中产生的,就可以让幼儿自己解决。组织幼儿讨论该怎么办、或者让争执的人谈谈自己为什么想当这个角色,要怎样把这个角色当好、还可以多创设几个岗位、或以招聘的形式、或幼儿猜拳决定,方法很多。我们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口,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

二、为幼儿创设敢于发挥主体性的环境

一些教师很怕开展角色游戏,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要为幼儿准备许多玩具。其实,教师所要做的只是发动幼儿在平时收积一些废旧物品,在卫生、安全的情况下,让幼儿将它们分类收藏,开展游戏时,需要的游戏材料由幼儿自己去废旧物品箱里去找、去替代。还记得我们小时侯玩角色游戏有多么的快乐与满足。那时,根本没有现成的玩具,一个瓶盖就是锅,在地上挖一个洞就是灶,摘几片小草就是菜,一把沙就是米……我们不也玩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吗?如今提供许多现成的玩具,在角色游戏中固然也给幼儿带来乐趣,但每一次都重复着一样的玩具,幼儿不再去思考、创造,渐渐地幼儿在游戏中有些机械地摆弄玩具。我们又如何丰富 幼儿的经验,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同样,游戏空间的设置,作为幼儿教师所要做的是提供一个空间及废旧物品如:泡末、纸箱等,与幼儿共同设置游戏场地,例如“戏院游戏”,幼儿找来又宽又厚的积木,拼在一起成为舞台,找来由薄到厚的积木,摆成几排贴上

纸,写上号数成为观众席,用一个纸箱坳进底部的纸皮成为售票的窗口,玩这个游戏的幼儿一个个干劲十足。对于大积木有的用推的办法、有的俩人抬、有的找老师帮忙……极大地调动幼儿的思维,发展主动性。

三、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自由想象、大胆模仿,培养创新意识。

幼儿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具有人所共有的特性。一旦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自由的需要。他会努力去寻找一种由自己来控制事物发展的感觉,会去做平时想做而一直没有机会去做的事情,以达到自由王国的境界。对于幼儿来讲,他们不需要为生存而去工作,也尚未进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中去,因此拥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满足追求自由的愿望与需求,幼儿自身不断增长的愿望与能力同这一现状是矛盾着、冲突着的。为了缓和、调节这种矛盾并尽力消除由此产生的紧张与不安,幼儿迫切需要投入到游戏中去,以找到一种自主控制的感觉,达到消除紧张和自我保护的目的。因此,在角色游戏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需要、进行思考来开展游戏,教师则在幼儿游戏的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根据幼儿活动时的具体反映及时予以调整和启发,常以一种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待幼儿幼与众不同的创造性举动。

四、幼儿参与游戏评价,把游戏评价的权利交给幼儿。

游戏评价的形式很多,幼儿园多以 教师评价为主。中、大班可让幼儿参与评价,让他们谈谈游戏中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或不愉快的经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此时,教师应肯定、依循幼儿的评价内容,选取幼儿提及的问题组织讨论,鼓励幼儿交流自己的看法,从而强化体现于游戏中的良好品行诱导幼儿分析其间主要问题的产生原因,设法解决。在评价过程中即要看清自己和同伴的优点又要发现自己的不足,自我评价的培养有益于增长幼儿的自信心。另外,中、大班的幼儿由于思维、口语的发展,以及经验的丰富,完全有能力参与游戏的评价。

《规程》里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玩具的收拾、场地的整理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途径,这一点各幼儿园都做得很好。在此,我不作详细阐述。

今天的幼儿是21世纪社会建设的主力,对于做一个有益于21世纪建设的人所需具备的素质,均应在幼儿时期奠定一定的基础。在游戏的全过程中要真正把幼儿当作游戏的主人。我们要切实贯彻、实施《规程》的精神:“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注重活动的过程,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鼓励幼儿制作玩具……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

让区域游戏回归教育原点


本月的教育活动主题是《各行各业》,为了能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体验成人劳动,我和班上另两位保教老师共同创设了三个主题活动区:娃娃家、医院、理发店。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三个区均是幼儿们普遍感兴趣的活动区域。看着自己精心布置、焕然一新的活动区角,我似乎已经看到了幼儿们兴奋与快乐的活动身影,心里不禁充满了满足和期待……

“老师,我们不想完了……”——门可罗雀,初尝活动区被冷落的尴尬

镜头一:

下午起床过后,幼儿们陆续进入活动室,很快他们便发现了“新大陆”一一“哇,换了新的活动区!”“好漂亮啊!”“王老师,我们可以进去玩吗?”……听着幼儿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于是,我将下午的教育活动灵活调整为区域活动,让幼儿们在新设的活动区里尽情地玩耍。

镜头二:

但很快我发现,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愿意进入活动区玩耍的幼儿越来越少了.而且出现了严重的偏区现象,即“娃娃家”和“理发店”门庭冷落,只有“医院”里还人来人往。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在组织区域活动时特意对幼儿进行了分流。可没过10分钟,幼儿们又开始进行转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于是我走到正在穿鞋准备从“娃娃家”出来的于皓和锐锐身边,问他们:“你们怎么不玩了?”站在一旁的何根实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王老师,我们不想玩了,不好玩!”田宇也表示抗议:“对,女孩子才喜欢玩娃娃!”顿时,我意识到自己的安排欠妥,于是让幼儿们重新自由选择了活动区。结果一直到活动结束,“娃娃家”再也没有幼儿光顾。

与自己的对话:

1.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2.我真的关注到幼儿的需要了吗?

3.他们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区?

反思与启示:

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漏洞:当初创设活动区时,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材料的限制,是根据现有材料的情况制定了活动区的内容,环境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观赏性强,幼儿的兴趣容易转移在创设过程中,也没有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没有倾听和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一切都是由三位老师一手设计、安排,并未实现以幼儿为主的初衷等等。

同时,我对活动区的现状在全班进行了调查统计:79%的幼儿对活动区的评价是“好看”“漂亮”,56%的幼儿表示不喜欢当前的活动区,约64%的幼儿希望自己创设活动区。为了得知幼儿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区,我在全班组织了一次“头脑风暴”式的谈话活动,从中我捕捉到这样一些关键词:自己的、喜欢、好玩、买、卖等。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何不让幼儿自己创设他们喜爱的活动区,开自己喜欢的店呢?”

我的回应:

布置家庭作业:

1.观察自己家附近有哪些商店?

2.商店里有哪些基本设备?是怎样布置的?

“今天我开店!”——雾里看花,自主活动似乎并不遥远

镜头三:

早晨,我刚踏进教室,一群幼儿就围了上来,唧唧喳喳地汇报他们昨晚的调查与发现“王老师,我们家附近有超市、影碟店、药店……”“还有手机店、服装店、宾馆、菜市场……”幼儿们你争我抢地说出了20多种店铺的类型。我把他们所说的店名都记录在黑板上,然后让他们依次进行投票,每人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三种商店。幼儿们在投票过程中十分慎重,很快我们就筛选出大家最喜爱的三种店铺:菜市场、超市、玩具店。我请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店铺”进行设计,要求他们讨论、确定店铺的名称.然后列出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我则帮助他们制作“招牌”。活动持续了一个上午,我和幼儿们都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还相互约定明天要带所需的材料到幼儿园来。

与自己的对话:

1.活动究竟是什么地方吸引了幼儿?

2.我还需要通过哪些途径,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任务?

反思与启示:

兴趣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原动力。在本次活动中,我逐步引导幼儿建立起初步的集体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讨论,筛选出自己喜爱的店铺类型,然后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抉择出大家普遍认可的三个店铺。这样层层递进深入,既尊重了幼儿的意见,又体现了活动的民主、平等。这种共同学习、灵活生成课程的过程,让我和幼儿都感到耳目一新:原来曾经枯燥的活动区创设,还可以焕发出这样的生机。

我的回应:

顺利迈出的第一步,让我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了信心。但对于幼儿来说,创设和管理“店铺”,他们还势单力薄,我必须通过家园合作,给予他们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1.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宣传本次活动的意义,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

2.要求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创设菜市场、超市、玩具店的环境材料;

3.希望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三个主题店铺的相关信息,使幼儿建立起初步的营业概念。

“不卖菜的菜市场?”——操之过急,现实与期望貌合神离

镜头四:

我们的主题活动区终于顺利开业了!幼儿们刚进行完角色分工,就迫不及待地冲进了自己的“店铺”,忙得不亦乐乎。突然,“菜市场”那边传来了争吵,原来是摊主铭铭和顾客雯雯发生了争执。雯雯先声夺人:“王老师,他不把菜卖给我!”铭铭也不示弱:“是她趁我不注意偷了我的菜。”雯雯又说:“是你说不卖,我才拿的。”我问铭铭:“你为什么不卖呢?他说不想卖了要留着自己吃。我有点哭笑不得,反问他说:“你是“摊主”,不卖菜到菜市场来干什么呢?”

与自己的对话:

1.铭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呢?是故意捣乱还是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

2.他的行为究竟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3.我是否高估了幼儿们的能力?问题?

观察与发现:

为了找到引发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我对幼儿的区域活动做了延续。真实的观察使我发现了幼儿表现出的一系列问题:我行我素、大非金属元包大揽、个人支配不知所谓等。

反思与启示:

以上问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看似热闹的活动区里居然隐藏了这么多教育的漏洞。在瑞吉欧的方案教学理论中就曾指出:“儿童在进行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自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和疑问,这些问题和疑问会阻止幼儿继续前进,从而构成一些认知‘结’,这是教师介入的关键时刻。教师的角色就是鉴别这些认知‘结’,帮助幼儿发现并解决自己的问题。”那么我现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幼儿聚焦问题,脚踏实地从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抓起,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支持。

我的回应:

1.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和其他两名保教老师带领幼儿们到幼儿园附近的小超市、菜市场开展了社会实践,观察买卖双方是怎样进行交易的;

2.引导幼儿对个别商店的经营者进行了采访,学习他们经营和招揽顾客的方法(例如吆喝、开展优惠活动、热情服务等);

3.鼓励幼儿们在活动中进行分工合作,模拟真实情境进行交往。

“我要把菜送到超市去!”——柳暗花明,活动区在互动合作中完善

镜头五:

一周以后,当我再一次光顾“菜市场”时,吆喝声此起彼伏,一名“摊主”正在与“顾客”愉快地讨价还价。但我却发现另一位“摊主”小镪正端着两篮“蔬果”往“超市”转移,我不禁有点生气:难道他到现在还不知道遵守市场秩序吗?我立即挡住了他的去路,质问道:“你在干什么?”他一脸神秘地说:“我在向超市送货,把菜拿到他们那儿去卖。”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他说:“妈妈每次都到新世纪超市里买菜和水果,在超市里买菜又干净又方便,所以我要把菜运到那儿去。”我又问他:“那你经过了超市的同意吗?他们那里有没有空余的货架给你呢?”他骄傲地说:“那当然,他们经理说只要我的菜!”我心想:哼,你们俩是好朋友,所以肯定是“关照”你了!小镪见我不太相信,于是招手叫来了超市的“经理”豪豪,豪豪说:“我们同意他把菜运到我们超市来,这样顾客就不用再跑到菜市场去买菜了,穿鞋脱鞋很麻烦。”我暗想:这小家伙想得挺周到的。“那你为什么不要别的摊主的菜呢?”豪豪摸摸头说:“因为他的菜卖得便宜些。”见我没有异议,两个小男生兴高采烈地将蔬果搬上了“超市”的货架。

与自己的对话:

1.我们的活动区将朝什么方向发展?

2.对于幼儿们在活动中积极、互动的自主合作,我应该提供怎样的支持和引导?

反思与启示:

传统的活动区模式是“教师创设,幼儿在活动中按教师的意愿发展相应的技能”,而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导下的新型区域活动应该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活动区的发展应该以他们的需求为方向,幼儿、教师、环境是平等、互动和共同进步的。尽管案例中的两个幼儿并不懂得什么叫生成或自我完善,但他们的行为正在悄悄改变着传统的区域创设模式他们逐步变身为活动的主人。

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指导和支持也尤为重要,准确把握指导的切入点是完善幼儿区域活动的关键,要求观察的时间由长到短,观察的契机由寻找到介入指导的方法由参与到融合同时,必须对幼儿的行为提供持续、有效的支持,以延续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

我的回应:

1.及时肯定、鼓励了两个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并把他们的经验向全班推广;

2.对幼儿完善活动区提供策略性的支持。

顺应性支持:对幼儿的适宜行为表示肯定和鼓励;

等待性支持:在探索过程中给幼儿思维、尝试的时间和空间;

转换式支持:当幼儿的动机(需要、兴趣)良好,但方式消极时,给予必要的引领或调整;

校正式支持:对幼儿的不适宜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

在创设《各行各业》主题活动区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区域的创设“单一化——整合化——游戏化”的过程,材料的投放“教师准备——目标物化——家园合作”的过程,打破了以往教师是活动区创设的主角这一现象,将区域、目标、幼儿兴趣合成整体,在促进师幼互动的过程中,回归教育、游戏的原点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使幼儿们在自身水平上得到个性化的提升。但幼儿情感、技能的发展是不能仅靠一次主题活动建立起来的,还需要教师跟进性地持续关注和及时调整,支持幼儿的学习,以促使他们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各项智能的可持续性发展。

浅议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


浅议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

摘要:我园在区域游戏活动的创设、指导中,从幼儿出发,强调自主快乐地学习,通过与活动区域中环境、材料的互动,加强教师的个别指导,从而达到实实在在地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目标。首先从幼儿的学习生活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其次投放丰富开放的材料,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以及创造力的发展;再者加强教师的个别指导,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 环境 材料 教师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与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区域游戏活动立足于幼儿,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最佳手段。与集体教育活动相比,区域游戏活动以其组织形式的灵活、活动内容的丰富,而有力地推动着幼儿教育向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教育应该尊重幼儿的发展适宜性,开展主动性学习。”现在,这一理念已经深入幼儿园教学、游戏的各个方面,那么,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引导幼儿自主快乐地学习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园从幼儿的学习生活需要出发,强调让幼儿自主快乐地学习,通过与活动区域中环境、教师、同伴的互动,从而达到实实在在地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从幼儿的学习生活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创设一个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区域游戏环境,能给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园在创设区域环境时首先从幼儿的学习生活需要出发,整体考虑后各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开放式与间隔式相结合,并充分利用阳台、楼梯拐角等空间增加幼儿活动区域的场所。由于我园午睡室采用活动室阁楼的形式,因此给幼儿的活动区域留出了相对充足的空间。

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为其创设了角色区、探索区、美工区、音乐区、阅读区和运动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利用墙面,让墙饰成为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主要以幼儿参与为主,充分调动积极性,让他们与环境产生互动。例如:在“我喜欢的动物”主题活动中,老师将主墙面设计成了春游时参观动物园的背景,由幼儿绘画自己喜爱的动物以及和父母一起收集的动物邮票而成。我们将运动区域设置在走廊外,在地面画上了各种图形和格子、字母、数字等,贴上写有数字的小花,孩子们可进行跳跃运动。各班利用橱柜、桌面及窗台、废旧材料等,做好隔断,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和特点布置成封闭的、半封闭的、开放的活动环境,既能使活动不受干扰,又能满足不同个性幼儿的需要。如在“周围的人”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利用隔断,把教室创设成一个个类似居住的小区环境,其中有开放的面包房,也有较封闭的儿童医院等,让幼儿的活动既能独立开展又能相互联系。教室上空吊挂了各种具有教育性和装饰性的物品,如:“春天来了”主题活动中,我们在屋顶挂了多根柳条,将孩子们和家长自制的迎春花和树叶吊挂起来。小小的自然角里,盛开的旱水仙、仙客来,嫩绿的绿萝、山芋苗,再加上灵活的小鱼、小虾,共同为幼儿营造了一个丰富而鲜活的微型自然界;探索区里,天平、量杯、地球仪、放大镜等都成了幼儿了解自然、认识世界的操作器材,孩子们一次次的探索、操作,不断地激发了更多的智慧火花。

二、投放丰富开放的材料,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以及创造力的发展

自主性学习与创造活动自然是离不开操作材料的,操作材料是开展游戏的物质保证,也是丰富游戏内容、发展幼儿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丰富开放的材料可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的质量,能使孩子尽兴、尽情地“研究”他们的世界。如把一些泡沫、碎布、贝壳、树叶、空瓶、纸盒等废旧材料,投放到操作区后,孩子们会把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在他们富有创造性的小手中变化莫测,转眼间会被制作成娃娃、汽车、蝴蝶、螃蟹等他们所喜爱的玩具,在制作过程中体验成功和快乐。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甚至同一年龄的孩子,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并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提供材料时,既考虑到“吃不了”的孩子,还兼顾到“吃不饱”的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如孩子刚升入中班以后,为了有助于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和促进小肌肉的发育,我们设置了“练习使用筷子”的内容,根据孩子的不同水平分成①夹海绵蔬菜②夹芸豆③夹黄豆三个不同层次,按难易程度分装在三个小筐内,同时在最简单的小筐上贴上一颗五角星,表示这是最简单的,依次贴上两个、三个五角星。这样既能改变材料投放的无序、杂乱现象,又能使教师对哪个孩子达到何种水平做到心中有数。

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材料会使幼儿失去兴趣,因此,我们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需求,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调整、补充。如在大班幼儿“苏州园林真好看”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刚开始对在美工区中模仿画漏窗很感兴趣,可是画了几次后就觉得没劲了。于是老师就提供了彩泥让幼儿做花窗,之后又在美工区里添加了一些剪好的卷纸芯和鞋盒,请幼儿进行拼搭塑形,虽然一开始孩子有些不知所措,但是经过多次的摆弄、尝试,孩子们一下子来了灵感,“啊,这个像瓦片……” “看,我搭了一个太阳的漏窗!”“看我的,我搭的是花型漏窗!” ……美工区的孩子又兴奋起来。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我们经过和幼儿的讨论,又试着在美工区里增加了一些由基本几何形体构成的大、中、小型的积木;金属的、木制的操作材料、胶粒、插片等,还把一些废旧材料也用于了我们的美工区活动。并鼓励幼儿进行多种加工和操作,增加材料使用时的开放性,让幼儿充分利用多种原材料进行加工,把这些原材料变成需要建构的具体事物,这样既充实了游戏的内容,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加强教师的个别指导,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

要实现幼儿真正的自主性学习与创造,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计划与支持,在幼儿制定了自己的“工作计划”并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扮演好观察者、引导者和鼓励者,尽可能多的为孩子留出充分探索、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幼儿不断探索。

首先,首先教师要用尊重的态度来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如:幼儿当前的兴趣需要是哪些,分析幼儿这么做的原因,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困难等等。了解了这些之后,不是急于介入指导,而是以间接指导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通过材料替换、假设问题的方法来引导幼儿去探索发现。例如:在搭建亭子的活动时,孩子们有的说:“老师,我们不知道用什么东西做亭子的柱子。”有的说:“老师,这个顶怎么装上去呢?”面对幼儿的困难,我们引导孩子们去材料箱找材料,自己尝试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后,在孩子们的多次尝试后,一座由魔法玉米搭建的屋顶、卡纸卷在吸管外做成柱子的亭子完成了。刚开始时,孩子们想用吸管做柱子,但是发现吸管太细,这时老师适时递上的卡纸给了孩子们启发,帮助他们更好、更满意地完成了柱子的制作。又如:在中班智力区探索排序的方法时,重点是要求幼儿自己寻找出物体间的规律,进行简单地排序,好长一段时间的探索结果却不外乎于AB、BA这几种方法,幼儿的探索的热情也慢慢地消退。这时,教师适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指导幼儿尝试AAB、ABC的排序方法,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发现可以根据物体的规律进行多种方法的排序。由此可见,教师的适时介入不仅拓宽了幼儿的探索途径,更是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对幼儿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拋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从而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如:我们在美工区中投入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废旧纸盒,鼓励幼儿制作玩具。孩子们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盒子思索着,拿起笔添画上眼睛、鼻子、嘴巴成为了盒子娃娃后,高兴地展示给老师看,我在肯定幼儿的同时,启发他们将盒子组合创作出更多的玩具。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下陆续制作出了手机、汽车、小轿车、卡车……。在这里,教师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创意,对于幼儿只是单一的盒子绘画造型给予充分肯定后,再引导幼儿进一步尝试空间思维的探索,激活了幼儿天性中的大胆想象,从而取得了丰富的和更有价值的创作成果,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最后教师要以鼓励、开放的评价,来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为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个别的过程评价中,我们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进行不同的适当评价:能力强的孩子,评价是为了下次更高层次的活动,因此要激励其创造性的发挥:“你这么聪明,下次肯定还能做出更好的、不一样的作品,老师等着你的新作品哦!”,使其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好的表现。而对一些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孩子,评价是为了其自信心与积极性的建立与提高:“哟,你今天真能干,这个问题都解决了,真棒!”“今天你的想法真不错,等会儿小朋友肯定都会向你学习的!”在集体评价中,我们除了让孩子展现各自的作品与个性外,更多的则是引起孩子的共鸣、分享成功的快乐(内容可以是孩子的作品、热点、认识的障碍、难点、解决的办法等等),开放性地展开一些讨论,激发孩子继续在活动中探索的欲望。

区域活动为幼儿的自主化学习和探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只要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念,把区域活动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活动,不断开拓活动空间,解放孩子,让孩子们在玩中求发展,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使每个区域真的活起来,那么个体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让孩子们在自由选择、自主探索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以上的这些思考与探索,彼此相互相接,相辅相成,幼儿的个体活动与集体互动变得越来越有意义,我们将继续地努力学习、回眸、反思、探索,以不断的提高我园教师独立驾驭区域活动的能力,使区域活动这一教育形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设计区域活动 按区域设计游戏


下面是“设计区域活动 按区域设计游戏”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教案分类: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活动教案

表现内容:区域游戏和活动划分好以后,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和游戏。

设计区域活动

【教案设计】

区域活动时间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时间,区域活动的设置改变了原有的游戏模式,游戏改为认为创设自然情景,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同时使游戏成为幼儿学习和探究的主题,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充分自主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由于我们班孩子人数少,年龄小,动手操作能力相对中大班是比较薄弱的,所以,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共开设的区域有:搭建区、操作区、阅读区、美工区、自然角,小吃车。

按区域设计游戏

一、积木区

目标:

1、在搬运搭建的过程中,发展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获得理解空间的关键经验。

2、学会合作和谦让

3、发展孩子的结构能力

材料:

1、成品积木:雪花片、塑料拼插积木、穿线球等。

2、自制积木:废旧的易拉罐、奶盒、纸盒等。

3、教师和幼儿搭好的图形样品。

游戏规则:

1、制作进去卡和小脚丫进行人数的限制

2、张贴游戏规则的简笔画,让孩子学习画中的小朋友做到不打闹,不争抢。

二、操作区

目标:

1、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2、认识颜色和作物。

3、锻炼孩子的耐心。

材料:

1、纽扣和衣服扣口

2、黄豆,红豆,黑豆,绿豆,纸杯,勺子,摁扣,扣板(捡豆乐)

3、教师自制小动物纸箱和不同颜色的纸团(小动物吃果子)

规则:

1、捡豆子一次只能捡一个豆子和一种颜色的豆子

2、区域外也设置的小脚丫和进去卡,限制人数

三、自然角

目标:

1、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

2、培养了孩子的爱心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材料:

1、各种植物、花卉

规则:

1、一天适量的浇一次水

2、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

四、阅读区

目标:

1、养成物归原处的良好习惯

2、让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读书经验

材料:

各种各样的图书,贴好标志的书架和图书

规则:

1、正确安静认真地看书

2、爱护图书

3、图书要放在相同标志的书架上

五、美工区

目标:

1、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2、认识图形和颜色

3、使用胶棒和双面胶

4、会画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形并用其进行装饰

材料:

胶棒、双面胶、橡皮泥,蜡笔、彩笔、概轮廓、彩色A4纸,废旧的瓶子、糕盘和石头穿线板、线、剪好的纸屑

【指导要点】

1、会正确使用材料进行活动

2、活动过程中注意卫生

更多小班游戏教案分享给大家。

关于“设计区域活动 按区域设计游戏”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让游戏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舞台


导读:幼儿在玩游戏时,由于使用材料不同、游戏的规则不同,在游戏中活动范围的大小不同等因素,会表现不同的特点和形式。在不同的游戏主题中表现出的问题也是不同的。

—、从教师该怎样指导幼儿游戏说起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幼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地发展。而幼儿在游戏时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指导幼儿才能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去展示游戏自己的舞台呢?以下几点我想可以供教师们去参考学习。

二、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有计划的观察

维果茨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超出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游戏好比是放大镜的焦点,凝聚和孕肓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因此对幼儿在游戏的过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观察非常重要,它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所在。

在日常工作中,有些教师可能认为游戏是幼儿自己玩的,只要不出问题,教师就可以不管,根本没有观察的意识。有些教师知道要通过观察来指导幼儿游戏,但对为什么观察、观察什么、怎么样观察还不太清楚,出现了想观察而不会观察的现象。其实,我们只要反复地去尝试,在幼儿每次游戏时都进行认真地观察,并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从中去分析幼儿在游戏中情绪、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情况,去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制订出适合幼儿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计划,真正地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也不是成人愿望的执行者,他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来玩游戏的,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么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幼儿是游戏的主人。

平时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在游戏中幼儿有权决定一切,如:游戏的玩具、材料投放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游戏的情节、内容要是幼儿自己经验的再现;游戏中出现矛盾、纠纷要以幼儿的方式来解决;游戏中的环境布置也是幼儿自己的事情;游戏中的规则是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确定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这样幼儿才愿意自觉遵守。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将外部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因此教师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

四、具体指导幼儿游戏的几个策略

首先,对于不同年龄特征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如小班幼儿特别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喜欢模仿周围的人和事,因此幼儿在游戏时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当他们对新出现的玩具材料不感兴趣、不会玩、、不喜欢玩或只喜欢玩某一类游戏时,教师就在幼儿的附近,用与幼儿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玩游戏,这样就会引导幼儿模仿,对幼儿起了暗示性指导的作用。对于中、大班幼儿,教师则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的身份去指导幼儿游戏。即: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教师参与或教师认为有介入指导的必要时,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参与幼儿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段时间,让幼儿把游戏中的过程体验、存在的问题、有创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讲出来,通过幼儿之间的讨论,与幼儿已有的经验发生碰撞,引导幼儿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分享经验。

其次,对于不同的游戏主题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幼儿在玩游戏时,由于使用材料不同、游戏的规则不同,在游戏中活动范围的大小不同等因素,会表现不同的特点和形式。在不同的游戏主题中表现出的问题也是不同的。在角色游戏中可能是因不会与人交往而发生冲突,或材料不能满足需要而产生问题;在结构游戏中可能需要的是技能或是提供辅助材料方面的指导;在表演游戏中也许就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道具使用方面的问题;在规则游戏中可能是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方面的指导等等。在同一类主题的游戏中,由于幼儿已有经验的多少等原因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例如“办家家”的游戏,不管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的幼儿都喜欢,但是他们在游戏中表现的内容是有差异的,这是由他们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验所决定的。所以对不同游戏主题的指导方法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根据每一种游戏特点及幼儿的需要指导游戏。

再就是对于同一主题不同的情节发展阶段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同一主题的情节发展要经历产生、发展、高潮、结束等阶段。幼儿在每一个阶段的游戏情节,表现和需要是不一样的,对每一个阶段的指导也应该是不一样的。教师如果不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来指导游戏,就可能使幼儿的游戏始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了。因此,在游戏的产生阶段,教师应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及他们的需要适时提供环境和材料,并利用多种方法引起幼儿的关注,以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在游戏的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幼儿的情况,根据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及时增减玩具材料。随着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教师要尽可能估计到幼儿已有的经验,及时发现幼儿游戏中新的玩法、想法,为幼儿提供多种质地、多种类型及功能的材料,这些材料包括成型的玩具、替代品以及辅助材料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幼儿的多种需要。在游戏进入高潮即将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幼儿对游戏中的多种体验、感受进行推理,以帮助幼儿形成并分享正确的经验。

幼儿园区域游戏表格(秋季)游戏活动备课


区 域 活 动 记 载 表第三周 主题:你变我变大家变 9月12日—— 9月16日 区域名称 目标与要求 投放材料 美术区 “做馒头”,能用搓、压、团等方法捏出不同形状、花色的馒头。 橡皮泥 益智区 在图形拼搭中体验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将卡纸剪成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 语言区 能大胆讲述故事发生的情节,尝试能用语言描述麦子变成食品的过程。 幼儿活动材料:故事《花瓣儿风车》”。 表演区 看节奏卡用乐曲正确敲出节奏。 提供各类小乐器以及节奏卡。 建构区 “自由创意”,使用所提供的操作材料创意出多种造型。 提供各种积木 区域活动反思记录表第三周 主题:你变我变大家变(1)9月12日—— 9月16日班级:大(2)班 执教者: 星 期 调 整 与 措 施 一 建议:把每天重点观察指导的区域中的发现、问题简要记录来,并提出解决策略,记录游戏中的亮点或不足,可侧重于材料投放的是否合适、幼儿对游戏内容是否感兴趣、游戏区的布局是否合理等几方面,文字不要求多,简洁明了,讲究实用、可操作! 二 三 四 五

幼儿园户外区域游戏活动


1、游戏:袋鼠跳跳跳

游戏规则:脚不能碰倒瓶子,途中碰倒均为无效。

游戏玩法:幼儿当小袋鼠套进老师准备的袋子了,袋鼠爸爸或袋鼠妈妈站在"小袋鼠"后面捏住袋子两角与孩子一起从起点跳到终点,五队为一组进行比赛,前三名得五角星。

2、游戏:宝宝争夺赛

游戏规则:宝宝必须在圈内,出圈者犯规。

游戏玩法:每组选4--5名家长,站入绳圈内。孩子站在家长对有一定距离处。听令后,家长去争夺自己的宝宝,先夺到的家长为胜。

3、游戏:全家乐翻天

游戏规则:一次活动后如没有家庭出局的,则对折一次报纸,再继续游戏,直到有家庭出局为止。

游戏玩法:参赛的家庭进场后,找到一张报纸在旁边站好,游戏开始后听音乐踏步,音乐停止时马上站到报纸上待老师来检查,如果脚在报纸外的家庭则被出局。

4、游戏:两人三足

游戏玩法:幼儿与家长两脚相绑,成"三条腿"。四对为一组进行比赛,家长不可将幼儿抱起,到指定地点后绕回到起点。前两对为胜。

5、游戏:搬家乐

游戏玩法:家长和孩子两人执一张平铺报纸,上面放若干海洋球,用报纸运海洋球至箩筐处,在规定的1分钟内搬得最多的为胜。

游戏注意:1、搬运途中报纸破损则淘汰。2、报纸必须平展。

6、游戏:夹球跳

游戏玩法:孩子将刺球夹在膝盖处往前跳,跳至家长处,将球交给家长,家长将球夹在膝盖处往回跳,完成任务且球不掉下的家庭优胜。

7、游戏:大地福娃拼图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对物体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材料:5幅100cm*120cm印有福娃的KT版,自由分割成10-12块拼图

游戏规则(玩法):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将打乱的福娃图片拼好,以正确率高和速度快为胜。

8、游戏:骑马揪尾巴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四散追、捉、跑及快速反应的能力

游戏材料:竹竿10根当马(竹竿顶部装饰上马头),布条10条当尾巴。

游戏规则:每次游戏10人一组。游戏开始前,每人身后系上"尾巴",骑上"马",听到"开始"口令,在规定范围和时间内骑马走动去揪他人的"尾巴",同时又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游戏结束时揪的"尾巴"最多的幼儿获胜。

注意事项:必须骑在"马"上去揪别人的尾巴。

9、游戏:我为奥运赢奖牌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和方向感。

游戏材料:黑板一块,上贴有奥运五环,每个五环中间有一枚金牌(银牌或铜牌);蒙眼布(或面具)若干。

游戏规则(玩法):幼儿蒙上眼睛,转三圈,到达指定地点(黑板)后,摸到金牌为满分,摸到银牌8分,摸到铜牌5分。

10、游戏:福娃跳圈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游戏材料:福娃头饰 五环若干

游戏规则(玩法):参赛幼儿分成二组。先在场地上放两组各15个五色环(一个两个一个两个圈依次放置)参加游戏的幼儿从起点出发,双脚并拢、分开依次跳进圈内,15个环全部跳完,以速度最快者为胜。

编辑

相信《幼儿区域活动:让幼儿真正地游戏》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游戏,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游戏区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如何更好地开展区域游戏 1.适龄性 区域游戏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无疑会给幼儿游戏进行带来困难。 2.针对游戏的目的开展 游戏的开展需要考虑游戏的目的。开展区域游戏的时间段不同,内容也不同。 3.根...
    2021-06-19 阅读全文
  • 大班幼儿教育随笔-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大班幼儿教育随笔-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小猫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小兔蹦蹦跳。。。。。。”在一次小班音乐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游戏情节发展到高潮的时候,幼儿的情绪也发展到了高潮,在我缺乏指导游戏方法的...
    2021-06-08 阅读全文
  • 让幼儿真正成为区角活动的主人 区角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它让每个孩子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而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敏锐地观察孩子之间的差异,个别化...
    2019-12-16 阅读全文
  • 将游戏真正还给幼儿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将游戏真正还给幼儿》,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著名经济学者于光远先生在一份题词中写过六句话:“玩是人生的基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
    2019-12-1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活动区域游戏 1、分类练习: 《摆棋子》 目的:学习按物体的颜色分类、训练手指的精细动作 材料:塑料跳棋或玻璃弹子跳棋 要点:(1)将所有弹子取出放在一个盒子里。(2)在家长的提示下,请幼儿先取一种颜色的弹子,选...
    2019-12-16 阅读全文

1.适龄性 区域游戏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无疑会给幼儿游戏进行带来困难。 2.针对游戏的目的开展 游戏的开展需要考虑游戏的目的。开展区域游戏的时间段不同,内容也不同。 3.根...

2021-06-19 阅读全文

大班幼儿教育随笔-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小猫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小兔蹦蹦跳。。。。。。”在一次小班音乐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游戏情节发展到高潮的时候,幼儿的情绪也发展到了高潮,在我缺乏指导游戏方法的...

2021-06-08 阅读全文

区角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它让每个孩子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而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敏锐地观察孩子之间的差异,个别化...

2019-12-16 阅读全文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将游戏真正还给幼儿》,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著名经济学者于光远先生在一份题词中写过六句话:“玩是人生的基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

2019-12-19 阅读全文

1、分类练习: 《摆棋子》 目的:学习按物体的颜色分类、训练手指的精细动作 材料:塑料跳棋或玻璃弹子跳棋 要点:(1)将所有弹子取出放在一个盒子里。(2)在家长的提示下,请幼儿先取一种颜色的弹子,选...

2019-12-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