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主题札记

发布时间:2021-06-07

幼儿园案例。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幼儿园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都会提前准备很多资料。资料可以指人事物的相关多类信息、情报。参考相关资料会让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更高。所以,关于幼师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案例:主题札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昨天在家里还是一个众星捧月的宝贝,今天已需要独立地走向集体生活。我们小班第一个主题是《幼儿园真好》,主题在孩子的哭声中拉开序幕,也开始渐渐的在孩子们的笑声中快结束了,在这一段时间里孩子成长了许多,还记得有一天早上孩子们在活动区快乐的玩着,个个兴奋的不得了。我也被他们的兴奋所感动,穿梭于各区之间,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服务”,当我走到“娃娃家”的时候,忽然发现地上散落着几个娃娃和玩具,显然这是孩子们玩得高兴时掉在地上的。我看了一会儿,发现这个区的几个孩子并没有注意他们,没有一个人把它们捡起来,好象根本就没看见,有的还从它们“身上”迈过去。我走过去对正在那玩的扬扬说:“你们的玩具掉了,你把它们捡起来吧!”扬扬看了看地上的玩具,又看了看我。眼皮一垂,慢悠悠地说:“那个不是我弄的”。说完之后极不情愿的离开位置,吧地上的玩具一个个捡起来。在捡的时候还不时地用眼睛瞟瞟我。

又是新的一天,各区的活动依然像以往一样令孩子兴奋。在玩具架旁边两个娃娃静静地躺在地上。不知道躺了多久,我看了看“娃娃家”,扬扬在那玩着呢。我不想再次强求他捡起玩具,就故意大声说:“哎呀!这怎么有两个娃娃躺在这里呀?真是可怜,它们找不到妈妈了,不知道有哪个好心的小朋友愿意和我一起把它们送回来呀?”说话的时候我试探地用询问的眼神看了看扬扬。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身边的扬扬就转过头来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地上的娃娃,笑这对我说:“那我帮你把它们回家吧。”我高兴地用力地点了点头。

两次相同的情景。两句不同的话语,就能引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第一次,扬扬在老师的提示下极不情愿的捡起了地上的玩具,他心理是不甘的,想的是这个娃娃并不是我掉的,老师为什么要让我捡?而恰在此时我又是以命令的口吻要求他捡起来。当扬扬用生气的眼神看我,对我表示不满的时候,我心里猛然一揪。那种感觉我至今都记得。我忽然发现我一句不经意的话伤到了一个孩子幼小的心,虽然我只是想让孩子了解,玩具掉在地上不论是谁掉的,我们都应该把他捡起来。但孩子似乎并没有理解我的用意。他想的是老师在要求他,他们虽然小,但他们和成人是平等的,也需要成人的尊重。YJs21.Com

当发生了第二次相同的事件后,我想到了扬扬前一次那极不情愿的眼神,于是我试探这换了一种口吻。一个征求似的口吻,一个询问式的眼神,都让孩子看出了我对他的尊重。这一次扬扬高兴地把两个娃娃送回了家。看着他脸上的笑容,我知道这一次的教育手段是恰当的。建立在平等、尊重上的,适当的教育是多么容易让孩子理解啊!幼儿园有孩子喜欢的活动,有能够理解它们的心事的老师和朋友,他们就能生活的无拘无束,而且从中受益。我的心里忽然有一股暖流,悄然流过……

在我们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平等、尊重是首要的,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为态度于幼儿积极有效地交流和互动,使

幼儿不断感受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另外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喜欢儿童话、游戏话的语言。儿童把生活当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感知、体验、操作,对它们的成长也是十分有益。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案例:瓶子主题小结


瓶子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通的东西,教师通过一次户外活动,用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生活中可贵的教育素材,对幼儿进行了科技教育和环保教育。教师通过让幼儿对瓶子进行观察、感知、操作、分类、讨论等活动,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调动幼儿的感官,使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探究欲望,认识了各种各样瓶子的不同特征和功用。充分展示了一个幼儿为主体、师为主导的发现学习的动态活动过程。活动最后,让幼儿欣赏了用瓶子制作的乐器表演,进一步将活动引向深入,激起了孩子的创作欲望,同时也使幼儿的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在以往的主题环境创设上,都是以老师的作品为主,幼儿的作品体现的比较少,而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让幼儿当上了环境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比如让孩子利用彩色的皱纹纸绕瓶子,用各种报纸进行裱瓶子,用各种颜色的米制作彩米瓶,用各种瓶子制作成轮船、火箭等瓶子手工,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未来的瓶子等,把幼儿的作品悬挂在教室或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美化我们的班级。小朋友在主题中充当小主人的作用,特别愿意把家中各种各样的瓶子都带来了幼儿园,装饰在教室里。家长们也非常支持积极的参与,为我们下载了许多瓶子的图片,和幼儿制作了许多不同的瓶子,与大家进行分享。

在活动的组织上,我们采用让幼儿分组探索的方式,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幼儿从网络上、书上、墙饰图片上……多渠道获得知识,将自己发现的秘密进行小组、集体间的交流,从而总结出经验与同伴、家长进行分享。我们还开展幼儿喜欢的各种游戏,如在常识活动中利用知识竞赛的方式来巩固幼儿对各种不同瓶子的认识;利用各种现成的和自制的瓶子来开展“瓶子博览会”、“瓶子店”等角色游戏,孩子们的游戏情节不断丰富,不断的深入。

在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整合各领域的内容,全面发展各领域的目标,不偏重于某一领域的教育。如在计算活动中,开展瓶子博览会、瓶子排序、瓶子统计的活动;在美术活动中,开展裱瓶子、制作彩米瓶、彩绳绕瓶、设计未来的瓶子等活动;在语言活动中,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在社会活动中,参观社区的瓶子店;在常识活动中,认识各种形状不同、用途不同、材质不同的瓶子,运用各种瓶子做各种实验,并在音乐区投放各种瓶子音阶,让幼儿表演瓶子乐队,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在主题开展中,我们也反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孩子在活动中,虽然渐渐变得大方、愿意与同伴或陌生人交往,但是在交往过程中,有的孩子语言较平乏,运用的词汇较少,有的孩子虽然想好了,但却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有待在以后的活动中加强此方面的培养。另外,在活动中,孩子自己寻找、自己探索的精神还不够,在今后的主题探索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案例:水果主题反思


設計活動的背景

有一次,在午餐吃水果時,兩位幼兒互相討論著喜歡吃哪種水果?一位說蘋果,另一位說香蕉。他們的意見感染了部分幼兒的情緒,他們紛紛加入表達意見,並且各自說出所喜愛的水果種類。為此,我設計了“水果”這一主題。

教師因應幼兒的興趣而設計這個主題正好切合杜威〔DEWEYJ.,1859-1952〕教育的歷程包含兩個因素:第一是課程的設計與教材選擇必須顧及幼兒個人的能力、興趣、需要和習慣。第二是教材應取自實際的生活。

正如在這個活動中,幼兒們都很喜歡吃水果,因此對水果特別感興趣,他們會互相議論水果的味道及顏色。教師因此設計這個課題是能夠顧及幼兒的興趣並能掀起全班的學習情緒,加上水果對幼兒來說是有實際的生活經驗,能夠提供實際刺激作思考,便能將學習發揮高度效能,達到學習最佳目的。

設計活動的過程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應該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與他們共同探討主題活動。於是與幼兒一起進行一次投票,表決幼兒希望研究哪種水果,經過表決統計出有8位幼兒(即67%)都希望研究蘋果。由於蘋果是一種極普通的水果,無論從幼兒對它的了解和認識,或是資料的收集和課程的展開,都比較容易把握,而且蘋果的特性、外型、用途和常識均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研究價值。最後經全班同意後,請家長協助幼兒回家搜集有關蘋果的資料。

根據陳淑琦<幼兒教育課程設計>中,教師應鼓勵幼兒表達意見,共同完成課程的設計,成為課程的主人,才是開放教育的信念。

在這個活動中,教師能夠鼓勵幼兒參與設計活動,讓幼兒表達自己意見,並設計出這個課題“蘋果”,能夠達到開放教育的信念。

之後,我將課室設計成一個蘋果園,在活動角中擺放不同的蘋果書籍、圖片、玩具及剪報以激發幼兒的思考及學習動機。

根據美

國科學教育家布魯納(Bruner1950)主張〔在實際教學情境中,安排有利學習發現各種結果的情境,利用學生主動探索的好奇心,引起其內在的學習動機。〕學習區提供多元選擇的機會,可以滿足幼兒探索的需要。

在活動中,幼兒探索一邊進行探索,一邊向其他幼兒介紹自己帶回校的物品。(如蘋果模型、真實蘋果及圖片等)他們都能與別人分享資料,並且能產生問題,如:“蘋果有幾多種顏色?”“蘋果裡面是怎樣?”於是他們去進行探索。幼兒在不同的活動中進行探索,包括:觀察蘋果的顏色、觸摸蘋果的形狀、研究蘋果的內部結構、品嚐蘋果的味道等。經過探索後,他們會將自己的經驗統整並得出新的觀點,包括:蘋果不只有紅色,還有青色及黃色;蘋果有果皮、果肉、果核;蘋果可以做水果、沙律及煲湯。根據鄭美蓮杜陳聲珮(2003)

教師於活動中曾介入協助幼兒建構知識,如幼兒看見青蘋果時說出綠色,於是教師糾正幼兒為青色;教師亦有提問幼兒除了紅色的蘋果,還有什麼顏色?如何將蘋果切開?這樣便能使幼兒作出思考,達成知識建構。

根據陳淑敏(2001)

根據杜威(Dewey,1933,p.106-107)認為若沒有思考的因素,就不可能產生有意義的經驗。

根據皮亞傑對認知建構的觀點,個體具有自我調節的基模體系。為了平衡心智,個體就主動地把已有的經驗作出連繫,將新舊概念作量(同化)或質(調節)上的轉變,以創造新的經驗(皮亞傑1986)。

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讓幼兒作出思考,經過同化,調適後將舊有經驗統整,加上新經驗,便成為新知識。如教師問幼兒蘋果裡面有怎麼?幼兒會猜裡面有蘋果肉,但當切開後還有果核時,他們便要將經驗重整,把紅色果皮,白色果肉,黑色果核連在一起,成為蘋果的新知識。

在活動中得著

起初對於在幼小班實行設計活動是覺得沒有可能的事情,但當我看過鄭美蓮杜陳聲珮(2003)

透過這次成功的經驗,我能掌握到教學的重點是讓幼兒從遊戲中學習,提供多方面的刺激及探索的機會給幼兒發展,設計多些以幼兒為中心的活動給幼兒,讓他們於互動間彼此學習。

加上本班是全日制的幼兒,教師有更多時間及空間給予機會讓幼兒於自由時間探索,幼兒於校內的時間越長,我們接觸他們的機會越多,更應好好把握這些時間讓幼兒進行不同的活動,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

今次個人功課與小組功課均使我對課程設計上獲益良多,如小組功課有幾個同學一起討論,大家可以互補不足或互相提點,一同分享成果,但個人功課只可就著個人學校的特點加以發揮,這只可以自己鑽研,不過也讓自己有機會去了解自己班的幼兒,這是一大得著。今後定必為更多幼兒設計切合幼兒興趣的課程。

案例:主题活动反思


十二月份是一个多变的季节,所以我们将大主题活动定为“身边的变化”。我在与孩子们相处了四个月的时间里发觉了许多孩子们的不同的变化。孩子从一开始不喜欢吃幼儿园的饭菜到现在越来越喜欢吃了;有的孩子从一开始的自言自语到现在喜欢与同伴一同交往了。看到身边孩子们的这番变化,我感到很欣慰。同时我的脑海里也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引导孩子去发现自己身边的变化呢?

活动一:轱辘轱辘转

首先,我们孩子们感兴趣的地方去发现。从亲子活动班开始,我们就发现许多孩子对于玩具小汽车特别感兴趣,所以我们就设计了“轱辘轱辘转”这样一个小主题活动,再加上我们小区所在的位置正好是地铁轻轨站附近,孩子们很容易就能有生活经验,“二期课改”也倡导幼儿的生活经验与教师环境布置相结合,所以我们就将背景环境设计成了“马路与轨道交通”的形式,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这是什么?现阶段,这种在预设中进行生成的理念较适合小班的活动,同时我也发现小朋友们对小椅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有时会把小椅子当成小汽车推着开,有时几名幼儿合作将小椅子搬在一起当成汽车来开。可是,幼儿在没有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往往不懂得保护自己或者是爱护幼儿园的小椅子,有时会有一些小椅子被小朋友们这样拖来拖去,出现损坏的现象;有时也会有一些小朋友被椅子绊倒。何不将安全教育同幼儿的兴趣作一个整合呢?当小朋友看到主题墙上的背景都兴奋地举起小手说这是轻轨,接着我们就从这一话题中进行引申,提出了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问题1:你乘过轻轨吗?问题2:你乘轻轨到哪里?问题3:乘轻轨快吗?幼儿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解答着这些问题,同时老师也对孩子的语言进行丰富,如“长长的轻轨。”“速度很快。”“很漂亮的。”孩子们在很自然的状态下学会了数量、颜色等简单的概念。同时也学会了“红灯停,绿灯行。”这样的交通规则,当我提议:“让我们也来变一辆轻轨列车吧!”孩子们真得是拍双手拍双脚来庆贺。只见孩子们一个一个有秩序地挨着个,井井有条地搬着小椅子排排坐,并没有争抢的现象出现,这时出现了一个难点:小椅子没地方放了,怎么办?只听朱宝说到:“把小椅子转个弯放。”“是个好主意,让我们来试试看。”“噢,成功!”小朋友高兴地拍起手来。“好,现在开始开车,注意!红灯停,绿灯行。”我说道。我双手分别拿着红、绿两块色板,让幼儿根据指示灯来开车,这时我发现孩子们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从玩中学的乐趣。

活动二:小不点儿

接下来我们开展了“小不点儿”的活动,在认识大----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体验大----小的变化。这一次我们也从孩子身边出发,首先请家长配合将家中的“全家福”带到幼儿园,以“说说我家人”的形式展开,让幼儿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也从中建立了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孩子们可喜欢让大家认识自己家里的长辈了,一个个都自豪举着手中的照片,谢君琪开心地告诉同伴:“这是我的爸爸,这是他在埃菲尔铁塔拍的。这是我妈妈,她在马来西亚拍的。”孩子们从同伴口中认识了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与马来西亚,这种生生互动比老师单一的传授效果好得多。

反思问题:

我班开展的这样的一个主题活动,有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地方,同时也会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自从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相应的游戏时间变得少了,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还是比较多的,因此,并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性。

案例:主题活动总反思


正逢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们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春天是缤纷多彩;它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我们的世界,来到了每一个角落。沐浴着春的阳光,嗅着春的清香,这是一次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进行的中班主题活动,每一个活动都由语言、艺术、观察、实践等几方面交叉、综合来完成教学目标。我深刻的体会到:

1、由于是预定的计划,因而对于目标以及在实践中根据幼儿发展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由于春天的植物变化很明显,因而教师可以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幼儿学习连续观察的方法,这样我们就利用户外活动和散步时间让幼儿连续进行比较观察,培养了幼儿细致的品质。

2、在活动过程,我们并不强调幼儿对某些特定知识技能的习得,而是将知识与概念隐含于幼儿乐于参与的情境中,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探索与实践,主动地习得知识和技能。

3、由于主题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空间,因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摆脱传统“教师教、幼儿学”的模式,而是鼓励幼儿更多的尝试,体验不同的学习策略,利用多通道的参与,使幼儿更积极,更专注于自我实践获得的过程。

4、对于集体中的每位幼儿在主题实施过程中,他们都是活动的主人,都是参与者、设计者、收益者。通过实践,我们感到主题活动以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利于教师的观察与指导,更利于幼儿的参与与实践,大大提高了师幼互动的质量,让每位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5、教师在主题活动中的角色更多是观察者,支持者。因此还应孜孜不倦地努力开拓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提升自己对幼儿的认识和幼儿教育的理解。只有善于吸取新型的理念,并有效的指导实践,才能使师生间的合作学习活动富有实效。

案例:探索型主题活动案例——《我们去秋游》


以《我们去秋游》为主题的生成活动已结束,在此我欣喜地发现我们的孩子原来是那么的能干,他们有其自己的思维方式,有自身的兴趣爱好,有其独特的认识和生活经验,更有其与众不同的个性色彩。下面请你与我一起踏入“我们去秋游”的旅程,去慢慢品味旅途中的每一处“风景区”、每一幅“站牌”……。每一滴希望与你分享!

站台:

在国庆假期谈话时,好多孩子都谈到了去旅游的感受,看到孩子们谈论时的那种投入和愉快,我和孩子们决定生成《我们去秋游》的主题活动。

路线编制:

第一站:上海有哪些旅游景点?

上海有哪些旅游景点呢?孩子们凭着自己去旅游的经验,你一言我一语地述说着……。“想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更多关于上海旅游景点的讯息呢?”“怎么样来选择旅游地点呢?”老师预设的一连串开放性的问题,促使了孩子们彼此的讨论,激起了孩子们对更多讯息的需求。他们对如何来收集信息进行了讨论:有的说可以问爸爸妈妈,有的说看新闻频道,有的说从书上找,还有的说从网上查。当然,对于这个话题,我感到我们更多的是要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幼儿能更具体的了解有关旅游景点的信息,于是,我在家园联系栏中这样写道:“亲爱的爸爸妈妈: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我们要和我们的小伙伴们一起去秋游啦!在这里我们非常想得到您的指点,上海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些我们上海的旅游景点,上海有哪些好玩的地方?请您和我们共同来记录下来”。在几天的时间里,我和孩子们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的上海旅游景点的资料渐渐充实起来,有图片、也有文字介绍。这些资料的展示又诱发了孩子们进一步的想法,他们更关心的是老师要带我们去秋游到底到哪里去呢?我仔细地观察着孩子们的兴趣,引发了幼儿进一步的讨论。

第二站:到哪里去秋游?

那么多好玩的地方,这次只能选择一个地方去,这可为难了我们的孩子们。我告诉大家:“这次秋游请小朋友自己来选择去游玩的地点,你们觉得到哪里去最好玩?”没等我说完,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开了:“中华恐龙园最好玩”、“老城隍庙很好玩”、“动物园最好玩”……孩子们的情绪兴奋而热烈,但是接着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你说你的好,我说我的好,不能解决问题啊,那怎么办呢?”孩子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举手表决,看哪个地方同意去的人数最多就到哪里去。”于是我建议:“我们要说出自己想去的地方有哪些好玩的的?要想办法说服别人,如何?”“好!”对于这么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孩子们斗志昂扬了。我记录下了每个幼儿的精彩介绍:

沈晨月和爸爸:我们觉得好玩的地方是上海老城隍庙,那里有九曲桥、有公园,还有好多好看的地方,特别是我们觉得鱼池的鱼特别好看,那天我们买了一些鱼食,在喂给它们吃的时候,那些鱼都非常兴奋的前来抢食吃,看到它们吃食的样子非常有趣,在老城隍庙玩真开心,所以我们的沈晨月向大家推荐老城隍庙是个好玩的地方。

孙彤瑶:我觉得中华恐龙园很好玩的,那里戴副眼镜能看到那些电视里的恐龙,脱下就没有了,可神奇啦!我建议这次我们秋游就到中华恐龙园去。

马浩宇:我觉得东方明珠塔那里有个昆虫馆很不错,在那里可以看到昆虫表演,有蛇,还有好多好多昆虫,可开心啦!

施赛峰:我觉得上海的长风公园很好玩,里面可以看到大鲨鱼和海龟,还有一些小丑鱼、鳐鱼,海葵,你们不信去看看。

汪徐恬子:我觉得上海动物园很好玩,那里有长颈鹿、大象、老虎、金丝猴、熊猫,还可以喂它们吃东西,可开心了。

赵苏北:我介绍的是上海有一个海洋水族馆,那里是一个海底世界,可以看骑马表演、海龟表演、还有水里游的恐龙,好看极了!

孩子们介绍着、聆听着,最后施赛峰的介绍得到了更多同伴的呼应,于是,这次秋游的地点在孩子们热烈的讨论中产生了——上海长风公园。

第三站:制定我们的秋游计划书

孩子们怀着去长风公园的一份期待,带着强烈想要去秋游的心情来问我:“徐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去长风公园呀?看来,什么时候去秋游成了大家热切关注的问题,我把决定权留给了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来讨论什么时候去秋游,于是,一场热烈的讨论又开始了,“那我们什么时候去呢?”“我们乘什么车去?”接连不断的问题产生了。时机成熟,我适时提了一个任务:“我们来制定一份秋游计划书吧!”

一幅幅精心设计的计划书产生了,“什么时候去?”“几点钟出发?”“带些什么东西去?”等等等等的问题都列入了孩子们的计划书中。我及时地把孩子们的设计在版面上布置和呈现了出来,孩子们看到后都非常的高兴和有成就感,一有空就围在一起看着、议论着,虽然有些文字孩子们还看不懂,但上面的图案是他们语言的真实再现。

第四站:设计旅游包

随着主题的产生,孩子们的兴趣一天比一天高涨,在讨论“带些什么东西去?”的话题中,孩子们产生了自己来设计旅游包的想法,我就顺着孩子们的兴趣,作了如下导向设计:“你想设计怎样的旅游包?”“为什么你要设计这样的旅游包?”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孩子们自己动手设计了起来,孩子们设计的热情很高,并积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沈晨月:我设计的是半圆形的包,上面有拉链,下面也有拉链的。

胡诗苑:我这个包拉链上有只小熊猫,可以拎的。

江思学:我设计的是神奇宝贝的包,它的身体里可以放东西呢!

姚辰怡:我在包的边上设计了一个放茶壶的,很漂亮。

马浩宇:我这个包有好几个口袋,还可以变大变小,可以背也可以拎。

赵苏北:我的包是有音乐的,它能唱歌,有五颜六色的口袋,是小熊包。

钱宏宇:我的包里面、外面都有拉链,有密码,别人是拉不开的。

高馨怡:我的包有两个背带,是双肩包。

龚倍宇:我设计的是皮卡丘包。

……

孩子们设计的旅游包各式各样,别出心裁,他们的想象力是成人无法比拟的。

第五站:创编儿歌:《我们去秋游》

在期待去秋游的几天里,孩子们的心情是迫切的、激动的,他们把自己的这种情感自然地流露了出来,并把它以儿歌的方式展示了出来,孩子们创编的儿歌是这样的:

秋天是个好季节,我们快快去秋游。

秋游秋游真快乐,我们一起去秋游。

长风公园真好玩,我们一块去玩耍。

有鲨鱼,有海龟,还有那美丽的摇摇鱼……

孩子们的儿歌还没有编完,不难看出,他们的情不自禁、以及创作的欲望正是他们主动性的具体体现,我深信:孩子们去长风公园游玩了以后,他们会有更多精彩的内容编到儿歌中的,我和孩子们共同期待着……

第六站:我们去秋游啦

终于盼到了去秋游的日子,这天孩子们特别的兴奋,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大家共同创编的歌曲:“今天我们真高兴,真呀真高兴,要和伙伴去秋游,去呀去秋游,你们到哪里去?我们到长风公园去,你们怎么去?嘟嘟,嘟嘟,我们乘大巴士去……”歌声荡漾在车厢里、长风公园内,不时有游客向我们的孩子投以关注的目光。

终点站:秋游归来

孩子们从长风公园一回来,他们就津津乐道地讲述着自己在长风公园的所见所闻;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画笔,画出了他们眼中的长风公园的海底世界;又饶有兴趣地编起了上次没有编完的儿歌,儿歌的内容有血有肉,是孩子们的真实回顾:

朱辰怡编了一句:鲨鱼鲨鱼真大呀,胡诗苑:鳐鱼鳐鱼多漂亮,赵苏北:毒鱼毒鱼真可怕,徐婷逸:海龟海龟肚子大,马浩宇:珊瑚珊瑚象棵树,彭宜伟:海星海星象星星,陈天宇:海蛇海蛇长又长,汪徐恬子:寄居蟹寄居蟹能伸又能缩,吴海倩:还有许多小海马,海马海马多奇怪,我们快来瞧一瞧,最后我编了一句:长风公园真有趣,下次你也去看看。

有感而发:

本次活动完全是在幼儿的一次活动中引发出来的,来源于幼儿的兴趣,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所以幼儿对这个活动投入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应该说,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主题教学活动,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活动中我注重了跟随孩子,跟随他们的兴趣、跟随他们的思维方式进行活动。我始终记住每次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孩子而不是老师,逐渐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活动中作出积极、有益的调整,使整个活动能顺利地开展和发展。

其次,在活动中,我注意了对孩子所提的问题进行价值筛选,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同时为幼儿提供相应的环境,使幼儿更好地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再则,我深相信孩子的思想看的见。孩子的思想有其不同于成人的表现方式,在活动中,我不断地肯定幼儿的进步,并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并尝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评价孩子和他们的作品。

另外,在每次活动开展后,我都及时地把孩子们的作品和孩子们的表达展示出来。我感到:把孩子们的活动过程,特别是他们的作品及时布置出来,不仅能提高、延长孩子们的活动兴趣,而且会让他们特别有成就感,同时也可以让家

长了解班里的活动情况,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教师做好活动的基本记录,以便于以后经验的再现和借鉴。

在这里也产生了一个疑问:如何让家长积极的“动”起来,主动参与、配合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目前我们开展的探索性主题活动差不多都是孩子和老师在活动,家长只是应孩子的要求无奈的收集了一些材料,几乎没有家长主动关心、询问过我们所开展的活动情况,最多也只是驻足在我们所布置的活动版面前看看上面的照片和文字。而就我们目前的情况看,我们老师是非常需要家长的配合帮助的,包括资料的收集和答案的寻找、生活经验的建立、积累等等,我们教师也在平时做了相关的宣传,但看来现在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如何让家长积极的“动”起来,主动参与、配合到我们的活动中来也是我们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幼师资料《案例:主题札记》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案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主题活动案例筷子 主题活动案例——筷子 一、活动由来 幼儿从小班升入中班后,开始学习使用筷子。餐具的变化直接引出一些问题,根据我们观察、发现,孩子们在刚接触筷子时,因为不会使用,一方面感到很茫然,但另一方面又对于筷...
    2019-12-12 阅读全文
  • 案例:瓶子主题小结 瓶子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通的东西,教师通过一次户外活动,用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生活中可贵的教育素材,对幼儿进行了科技教育和环保教育。教师通过让幼儿对瓶子进行观察、感知、操作、分类、讨论等活动,结合幼儿的...
    2021-05-31 阅读全文
  • 案例:主题活动反思 十二月份是一个多变的季节,所以我们将大主题活动定为“身边的变化”。我在与孩子们相处了四个月的时间里发觉了许多孩子们的不同的变化。孩子从一开始不喜欢吃幼儿园的饭菜到现在越来越喜欢吃了;有的孩子从一开始的...
    2021-05-15 阅读全文
  • 案例:水果主题反思 設計活動的背景 有一次,在午餐吃水果時,兩位幼兒互相討論著喜歡吃哪種水果?一位說蘋果,另一位說香蕉。他們的意見感染了部分幼兒的情緒,他們紛紛加入表達意見,並且各自說出所喜愛的水果種類。為此,我設計了“...
    2021-05-15 阅读全文
  • 案例:主题活动总反思 正逢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们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春天是缤纷多彩;它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我们的世界,来到了每一个角落。沐浴着春的阳光,嗅着春的清香,这...
    2021-05-24 阅读全文

主题活动案例——筷子 一、活动由来 幼儿从小班升入中班后,开始学习使用筷子。餐具的变化直接引出一些问题,根据我们观察、发现,孩子们在刚接触筷子时,因为不会使用,一方面感到很茫然,但另一方面又对于筷...

2019-12-12 阅读全文

瓶子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通的东西,教师通过一次户外活动,用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生活中可贵的教育素材,对幼儿进行了科技教育和环保教育。教师通过让幼儿对瓶子进行观察、感知、操作、分类、讨论等活动,结合幼儿的...

2021-05-31 阅读全文

十二月份是一个多变的季节,所以我们将大主题活动定为“身边的变化”。我在与孩子们相处了四个月的时间里发觉了许多孩子们的不同的变化。孩子从一开始不喜欢吃幼儿园的饭菜到现在越来越喜欢吃了;有的孩子从一开始的...

2021-05-15 阅读全文

設計活動的背景 有一次,在午餐吃水果時,兩位幼兒互相討論著喜歡吃哪種水果?一位說蘋果,另一位說香蕉。他們的意見感染了部分幼兒的情緒,他們紛紛加入表達意見,並且各自說出所喜愛的水果種類。為此,我設計了“...

2021-05-15 阅读全文

正逢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们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春天是缤纷多彩;它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我们的世界,来到了每一个角落。沐浴着春的阳光,嗅着春的清香,这...

2021-05-2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