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有关《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练习题的教案

发布时间:2021-10-07 小学有关单位认识的数学教案 有关教育的读书笔记 幼儿园有关跳跃的游戏

一、认一认,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经(jīnɡ   jīn)常   纸(zhǐ  zǐ)张     熟(shú  sú)了

按照(zào   zhào)   蒙(ménɡ  mén)着   描(miáo máo)红

二、看拼音,写词语。

dānɡ shí     ɡōnɡ kè      zhè  cì      dào  chù

           xiě  zì      yāo  qiú     hé  pínɡ    kuā jiǎnɡ

三、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四、给下面的汉字找朋友。

课(       )(       )     功(       )(       )

当(       )(       )     到(       )(       )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wWW.YjS21.COM

1、 爷爷 候就能写 ,经常受到 奖。

2、 ,写 是小学生的主要 。

3、母亲知道 学习这样 , 很高兴。

六、读一读,再照样子写一写。

例: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

1、回到家,我先                                        ,再                                    。

2、                    先                             ,再                                    。

阅读驿站: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诞生在四川省广安县姚坪里一个望族家庭,辈名邓先圣,别名邓希贤,邓小平是他1927年在武汉做地下党工作时候用的化名。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记忆宝库: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yJS21.com更多精选小学语文教案阅读

有关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第一课时教学计划的教案


施教日期:XX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共几课时          3

    第几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2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初步了解邓小平爷爷认真练字的故事,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

    资源

    1.书法艺术是我国文化瑰宝,流传着许多书法家刻苦练字的故事。

    2.写字是学生每天的必修课,有比较丰富的切身体验。

    3.课文插图可利用。

    预习

    设计

    1、借助拼音读正确一类字和二类字。

    2、依据课后笔顺表会正确书空一类字,主动学习4个偏旁。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4、收集有关邓小平的故事,或一些有关古代书法家的故事。

    5、读了课文,和家长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看图导入,激起求知欲

    1、猜猜他是谁?

    2、说说自己对他的了解。

    3、产生求知欲。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按照要求自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长的句子多练练。

    2.交流自读情况。

    (1)认读,同学纠正。

    (2)开火车读。

    (3)指名读,齐读。

    (4)根据指点练习朗读,注意换气时要做到声断气连。读好轻生词,把握好气息。

    (5)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评议。

    三、范读课文,初步体会

    1.看好书本,仔细听,自我正音。

    2.谈感受。

    四、指导写字

    1.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先同桌交流,再到班上交流,将自己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3.认真观察,书空,描红。

    4.仿影,临写。

    一、看图导入,激起求知欲

    1、出示伟人年轻时的画像。

    2、出示后来的画像。

    3、谈话:今天我们还要来了解一下邓小平爷爷小时候是怎样练写字的?

    4、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

    (2)出示有生字的词语。

    (3)出示有新词的句子,指导朗读:

    邓小平爷爷小时候就能写一手好字,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

    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描熟了,再照着字帖写。

    (4)出示轻声音节词:爷爷、先生、孩子们、时候、上面、心里。

    (5)检查朗读,指导停顿。

    三、范读课文,初步体会

    1.范读全文。

    2.让学生谈体会。

    四、指导写字

    1 认读生字: 平  夸 当 求 这

    2.指导记字形,认识偏旁小字头。

    3.在田字格黑板上范写,边写边强调注意点,特别指导“求”右上角的一点不能忘。

    4.提醒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坐姿、握笔姿势)写字,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作业

    设计

    ★完成《习字册》上五个生字。

    ★★完成《一课一练》一。

    ★★★给生字组成词,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说一句话。

有关《练习1》教学设计的教案


训练内容

 1、认识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2、练习按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写字。

 3、学习字词句

 4、朗读背诵儿歌。

 5、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训练重点

 1、按笔顺写字。

 2、了解小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按笔顺写字。

1、审题。

(1)读题目

(2)说明题目要求

2、指导

3、其余两组可按上述步骤进行教学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练习,描红仿写。

3、指导练习临写

三、教学第三题:学习字词语句

1、教学题1:你认识这几种小动物吗?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1)审题。

(2)指导练习

2、教学题2:你知道它们遇到危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1)审题

(2)指导练习

(3)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要求

2、指导学习的方法

3、练习:读读背背

二、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1、课前准备

2、审题

明确要求

3、指导

(1)看图说一说

(2)同桌说一说

(3)指名分角色表演

(4)评一评

小结:注意创设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将学生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2025教案21称象练习题


★    填入合适的词

一(      )大象       一(      )墙       四(       )柱子

一(      )石头       一(      )秤       一(       )大船

★    ★1、选一选

                         象      像

画(       )    好(      )     大(      )     气(      )

                        在        再

现(      )     (      )见     (      )三      (      )家

2、读读做做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一边          一边                  。

★★★读读完成练习

 掉进花丛的羽毛球

有一次,我和哥哥打羽毛球。一不小心,球被打进了花丛里。如果到花丛中捡球的话,肯定会伤到小草的,怎么办呢?我开动脑筋想了一个办法:我把两个球拍轻轻伸进花丛里,再用球拍夹住羽毛球,轻轻往外抽。这样既捡回了球,又没有破坏花草。哥哥看到后,直夸我是会动脑筋的孩子。

1、短文一共有(    )句话。

2、我想的好办法是什么?用    画出来。

3、用这个办法拿球有什么好处?请﹋画出来

有关我多想去看看的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诗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山村的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与妈妈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感情真挚。

[教学设想]: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本课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热爱国旗,热爱北京首都的情感教育,以求达到“以境唤情,以文悟情,情文相生”的境界。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感受吗?

 2、****: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

 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生:“想”)

 3、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指读,齐读,读好题目)

 4、播放升旗的录象。(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过渡: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为叔叔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

 (评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为什么要升旗,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都是那么的陌生。因此,如果没有感性的认识,是很难激起他们的情感。这里,通过结合平时的升旗活动,用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升旗的感受。并用录像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雄伟的气氛,并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3)、分句读课文。

(评析:小组合作学习,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并能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在交流中,学生有重点地提出了难读,难记生字,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难点。)

2、再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

a:理解“遥远”。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b:理解“壮观”。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

观”的含义。指导朗读。

c:品读第三句:教师引读第一行,学生齐读第二、三行。同桌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领悟其中的感情,从而读好课文。)

(3)、对比: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

(评析: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句子中小男孩想去北京的迫切心情。)

3、有感情的朗读。(男女生赛读,配乐朗读)

 (评析:在学生熟悉的《我爱北京天安门》的乐曲声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共鸣,读课文更能入情入境。)

4、指导背诵。

三、拓展延伸,延情。

1、读了这课,你读懂了什么?(结合说说“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国旗是——”)

2、课外阅读补充:《国旗歌》

3、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课前收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评析: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通过你读懂了什么,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的补充课外阅读、北京风光介绍等,不但能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北京,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达到“课已尽,而意未了”的境界)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学习字词,然后再重点交流。品读时,我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背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在课后我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国旗歌》,让学生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教学目标:

 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看图导入,说话训练

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故宫、天坛、天安门、万里长城。

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如:“北京太美了”……

导入新课: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出示:我多想去看看

初读诗歌

出示多媒体课件。(根据两幅插图制作的课件,配有分角色朗读)

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了,谁听出来了诗歌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些什么?

同找对读。

朗读比赛。

识字

认读词语

这首诗歌中有不少词用的可好了!下面我们比一比,谁认得最快,读得最准,记得最牢。

出示词语:告诉,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自由练读词语。

比一比。(多种形式比。)

认读生字

出示生字。

用笔在课文中圈出后,大声朗读。

教师检查。

说话练习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个人练读后,检查。

说话练习: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国旗是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抽读生字卡片

复习词语

朗读、背诵诗歌

谈谈观看升旗仪式的场景

看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个人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读)

背诵课文。

扩展练习

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当地的风景图片

说话练习:我多想

写字

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比较字形,识记汉字

教师范写。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预设目标:

 1、能理解课文内容,产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天安门图片和升旗仪式录象片。

预设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我们学校每周一早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那场面,你见过吗?你想去看看吗?有一个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非常想去看看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升旗仪式。于是,他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呢?读读课文,看谁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交流:指名读喜欢的句子,检查字音。

 3、你读懂了什么?

(1)小男孩住在大山里,特别想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2)理解"遥远"(从大山里到北京城要坐上几天的火车,与"远"比较);

(3)理解"壮观",通过观看录象理解(人多、解放军叔叔的威武……)难怪这个小朋友要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指名读这句话。(提倡个性朗读)

三、再读课文,指导背诵。

 1、小朋友们很会学习,读懂了课文,你认为怎样能把这篇课文读好,你就怎样读?能背诵的就背诵。(自由尝试)

 2、指名朗读,评价交流。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课文。

四、练习读"我会读"中的句子。

刚才课文读得这么好,这些句子你会读吗?(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五、写一写。

指导学生写四个生字。

六、课外延伸。

 1、你对北京除了想看天安门广场上隆重的升旗仪式,还想看什么?

 2、课件展示北京的图片,更加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齐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一册102页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

2、认识2个偏旁“心、方”。

3、使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田字格。

教学重难点: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识偏旁“心”、“方”;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教学理念:

在学习的课堂里,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通常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充满智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快乐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天地,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化的活动;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设置游戏、旅游等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 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最想去什么地方呢?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课件出示北京风光图片(课件)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有什么想要告诉小朋友或老师的吗?

能用上这课的课题来说一说吗?(带上感情说)突出“多想”。(课件)

板书课题。

小朋友说得真棒啊!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好吗?齐读。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想”?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办法识记,同时学习“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课件)

二、初读课文:

1、 有一个小朋友学习非常认真,他想跟你们比一比。他说:想和我比一比吗?我做任何事情都特别专心,听老师读课文的时候不但能听清字音,还可以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呢!你们能做到吗?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那个小朋友学习特别聪明,他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会自己读准课文呢!你们行吗?请小朋友们自己认真读一读,划出生字词语。

二、学习生字词语

1、 课件出示:大家读得这么高兴,小蜜蜂也来凑热闹了,看,几只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都采到了她们的篮子里去了,让我们去看看,这些生字是什么。

2、 出示生字,学生自己练读。(课件)

同桌检查。指名读。听一听电脑老师是怎样评价的。(课件)

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

3、 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什么生字?

学生畅所欲言,相机教学“方”字旁。学生讲得好的奖励玩猜字谜游戏。(课件)

4、 比一比,看谁的眼睛亮。(巩固生字学习情况)(课件)

三、再读课文

看,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新词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

指名读课文。朗读擂台赛。听一听学习伙伴怎样评价。(课件)

四、生字书写

1、学写生字。注意“升”的第一笔。(课件示两次撇的笔画。)

2、你看清楚“广”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吗?(“点”*近竖中线起笔。)

3、“走”和“足”: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才会觉得舒服呢?(“竖”在竖中线上。)

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4、注意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描红并在书本田字格上书写。

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投影)

五、作业

收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图片和天安门广场上升旗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第十一课。复习生字新词,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北京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北京风光图、教学课件。

教学理念:

在学习的课堂里,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通常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充满智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快乐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天地,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化的活动;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设置游戏、旅游等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 复习

沿着弯弯的山路,读准这些词的字音,就可去北京参观游玩了。(课件)

指名读。

小朋友,现在你们到了什么地方呢?有什么想说的吗?

一生读词语,全班跟读。读好了生字词语,就让我们去课文中看看,文章里向我们描述了北京什么景色。

二、学文

1、 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a、“谁想去什么地方?”

指导朗读。

b、理解“遥远”。

多远算是“遥远”?

举例来说。

课件示地图,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课件)

c、“为什么想去呢?”

理解升旗仪式的壮观。

学校里的升旗仪式怎样的?(庄严、肃穆)。

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显得更庄重。每个早晨经常有人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看升旗仪式,连外国人也都要驻足仰望我们国家的国旗冉冉升起。看有关升旗仪式的图片。老师解说。(课件)

你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你的感觉?理解“壮观”。

指导朗读“我多想去看看。”“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天安门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补充材料:

(1)、国旗班的战士怀着对祖国的崇敬,对国旗的尊重,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训练。

(2)、国旗升起的时间和太阳升起的时间一致,象征着祖国欣欣向荣。

(3)、升国旗时,我们要立正敬礼,表示对国旗的尊敬。

再读“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天安门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闭上眼睛,你们看到升旗仪式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背这几句话。

齐读全文。

2、 指导朗读全文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那里不仅有庄严的升旗仪式,还有宏伟的建筑、美丽的风景。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

让我们带着对祖国的热爱一起来读一读全文。

3、 让我们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最能干,能把自己想去北京的愿望通过背诵这篇文章表达出来。

生自己练,可以和同桌一起背诵。

指名背诵。(你看到了什么?)(现在如果请你去,你想去看什么?)

三、课外拓展

1、说一说,看一看

请有去过北京的同学说一说。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都想去看看。

2、你们会读吗?(课件)

会读了奖励你们听一首歌。(课件)

在歌声中布置作业:收集北京风光图,办一期《美丽的首都北京》图片展。

一、看图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展示北京的风光图片

同学们,谁能知道这是哪里呢?(天安门、故宫、万里长城、颐和园、天坛......)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2.导入:有一个山村的小朋友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他也想去北京,去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我多想去看看》。(板书课题:我多想去看看)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先拼读一遍课文,生字先拼一拼音节然后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读后评议。

 3.出示生字卡,(指名读、齐读、小组读等)相机学习方字旁、心字底,指导“升”字的写法。

 4.同桌大声地互相指认读。

 5.这首诗歌中有不少词用得可好了,我们来比比看,谁最聪明,读得最快。出示生词卡(苹果状),指名读。(读得好的,苹果送给他)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老师范读,要求大家专心地听,看看谁听出来了,老师是怎么读的?

 2.自由读,想一想课文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什么?

 3.读后回答。

 出示:妈妈的话。

 4.你能自己读懂吗?你知道了什么?

 5.(出示课件)理解“弯弯”、“遥远”、“壮观”,指导朗读。

 相机进行词的训练:弯弯的()

 6.“我”说了什么?

 出示:“我”的话。

 我多想去看看,看什么呢?为什么要去北京看升旗仪式呢?我们来读几句话。

 出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的国家领导人都在北京办公、生活、处理国家大事、接见外宾,你在电视上看见过这样的镜头吗?同学们想去吗?

 出示: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你们见过五星红旗吗?它是什么样的?(出示国旗)

 出示:我们爱北京,我们爱五星红旗。

 只有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是和太阳一起升起来的,一边是冉冉升起的太阳,一边是在国歌声中飘扬的国旗,那种庄严的场面多么激动人心啊!同学们,你们想去看看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小作者的心愿,谁能把这个山村小朋友特别想看升旗仪式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朗读。

四、****感悟,指导说话。

 1.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录象,你们想看吗?(放录象)

 2.看完录象,你想说什么?

 3.下面,老师来读妈妈的话,同学们读山村小朋友的话。

 4.完成练习:我多想去看看-----------

五、总结:

在我们的国家,有许多的文化古城,像北京、西安、南京等等,还有许多奇山秀水,像黄山、庐山、漓江、西湖......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要更多地了解我们祖国的秀丽风光。爱我们的祖国吧,爱我们的首都吧,爱我们的五星红旗吧!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在《我爱北京天安门》的音乐声中结束我们的这节课吧!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感情真挚,语言朴实。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难点是有的长句子不容易读好。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天安门图片和升旗仪式录像片。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教师应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复习检查时,要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是否把字音读准。“想、能、京、城、广、升”等字比较难读。如果有的学生读错了,教师可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帮助他纠正。

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认字。“想”,在学生认识新偏旁“心”以后,把它拆成“木、目、心”来记忆。“告”可用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记忆。结合认记“旗”字,认识新偏旁“”。形近字“北”与“比”、“走”与“足”、“升”与“开”要区别音形义。

2写字

“广”的横不要太长,左低右略高。“升”第一笔是短撇,第三笔是竖撇。

(三)词句

1本课有的词语,如“想、告诉、小路、北京、天安门”,学生见过或听过,比较容易理解。有的词语,教师稍加指导也能懂得意思。如“遥远”这个词,可以告诉学生山里的人走出大山,坐火车到北京需要几天的时间,路途非常远,因此说“遥远的北京城”。学校每周一早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让学生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学生能从雄伟的场面中领悟“壮观”的意思。

2“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抒发了“我”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用“我想去看看”与书上句子比较,再通过朗读,学生就能有所体会。

(四)朗读、背诵

这首诗押an韵,朗读时要读出韵脚。通过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朗读第一、二两句语速舒缓,体现出“我”沉浸在遐想之中。“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是个长句子,学生容易把它读破,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仪式”以后稍停一下。“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朗读时语气要坚定,“多想”读重音,表达出“我”强烈的愿望。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用引背的方法指导背诵。

(五)实践活动

1学生自己练习读课后“我会读”的四个句子。

2请音乐老师教学生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3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片,如,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亚运村、故宫、长城、颐和园,出一期《美丽的首都北京》的壁报,请去北京旅游过的学生当小导游,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揭示课题

提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我”是谁?他想去看什么?)

(二)初读课文

学生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后评议。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指导朗读、背诵

结合看图和升旗仪式录像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六)练习读“我会读”中的句子

(七)指导学生写字

(八)齐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北京,祖国的首都,一个人人向往的地方。本文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难点是读好诗中的长句子。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在本课13个生字中,“诉、走”是平舌音,“想、能、京、广”是后鼻音,“城、升”既是后鼻音,又是翘舌音,要注意读准。

(2)教师要启发学生联系学过的字,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京”可以根据“惊”字,用“减一减”的方法记;“北”与“比”、“走”与“足”、“升”与“开”可以通过比较记忆;“告”字可用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记忆。借助“想”字认识偏旁“心”。

(3)巩固认字的方法。

①做一做“结苹果”的游戏: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状,分发给学生。黑板画上苹果树,教师导语:“秋天到了,苹果成熟了……”拿有卡片的学生把“苹果”贴于“苹果树”上,随机复习生字。

②做一做“摘苹果”游戏:由小干部带领学生在“摘苹果”过程中复习巩固生字。

2写字。

要写的字中,“广”字的横不要写得太长,第二笔竖撇要与平撇相区别。“升”第一笔要写得短且稍平。“走”先写“土”,再写下面部分,注意第二笔与第四笔的竖不连写。

(二)朗读感悟

1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解“弯弯、北京、天安门、多想”等词语。较难的词,如“遥远”,可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告诉学生山里的人走出大山,坐火车到北京需要几天时间,路途非常远。可让学生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领悟“壮观”的意思。

2朗读时,第一、二句语速舒缓,体现“我”沉浸在遐想之中,留下想象空间。“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是个长句子,要指导学生读通顺。“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采用了反复的手法。朗读时语气要强烈,突出“多想”,表达出“我”向往北京的强烈愿望。通过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采用自己读、同桌评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朗读形式,由读熟到背诵。

(三)课后练习

课后的“我会读”是对课文内容的扩展和深化。通过朗读,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实践活动

1收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片,如,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亚运村、故宫、长城、颐和园,办一期《美丽的首都北京》图片展。

2学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3请去北京旅游过的学生介绍北京风光。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一)揭示课题

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引出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再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4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怎么记住的。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根据班级情况重点指导学生识记相对难认的字。

(三)朗读感悟,背诵课文

1学生分四人小组自由练读,互相帮助,读正确,读流利。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比赛读,学生互相评议。教师适当点拨。

3再次练读,同桌评议,争取读出向往北京的强烈感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练习“我会读”中的句子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六)指导写字

(七)课外延伸

可以参考“教学建议”第四部分的“实践活动”。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440,000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集会。

天安门广场北端,是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正对面,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南面是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东侧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西侧是人民大会堂。整个广场宏伟壮观,整齐对称,浑然一体,气势磅礴。

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

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在特设的公告牌上公布。执勤的国旗护卫队员,在升旗前列队从天安门走向升旗的地方。天安门广场规定每天日出时间升旗,以象征五星红旗与太阳同升。因为每天日出时间有变化,升旗时间也随之变化。

《我爱北京天安门》歌词(金果临)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

相关推荐

  • 有关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第一课时教学计划的教案 施教日期:XX年月 日   教学内容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共几课时         3   第几课时       1               ...
    2021-09-27 阅读全文
  • 练习题的教案集合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又到了老师开始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展现教师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在这里为您搜罗并整理了“练习题的教案”的相关资料敬请查看,愿这会对你有所好处!...
    2023-09-14 阅读全文
  • 有关《练习1》教学设计的教案 训练内容 1、认识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2、练习按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写字。 3、学习字词句 4、朗读背诵儿歌。 5、口语交际----自我介绍训练重点 1、按笔顺写字。 ...
    2021-10-06 阅读全文
  • 练习题的教案汇总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依据,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我们听了一场关于“练习题的教案”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2024-10-17 阅读全文
  • 体育活动 | 有趣的呼啦圈,一圈多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一小时,可见体育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重要性。 呼啦圈是幼儿园在平常不过的幼儿户外体育器械之一,可它却有着不...
    2020-01-03 阅读全文

施教日期:XX年月 日   教学内容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共几课时         3   第几课时       1               ...

2021-09-27 阅读全文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又到了老师开始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展现教师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在这里为您搜罗并整理了“练习题的教案”的相关资料敬请查看,愿这会对你有所好处!...

2023-09-14 阅读全文

训练内容 1、认识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2、练习按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写字。 3、学习字词句 4、朗读背诵儿歌。 5、口语交际----自我介绍训练重点 1、按笔顺写字。 ...

2021-10-06 阅读全文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依据,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我们听了一场关于“练习题的教案”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2024-10-17 阅读全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一小时,可见体育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重要性。 呼啦圈是幼儿园在平常不过的幼儿户外体育器械之一,可它却有着不...

2020-01-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