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今天爸爸送我来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1-05-31

幼儿园爸爸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幼儿园教师的平时工作生活中,会经常需要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幼师资料的种类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案例:今天爸爸送我来幼儿园”,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一天早上我做好广播操后,就到值班室把幼儿领回教师并请他们把牌子插好。蓝蓝小朋友插好牌子后就兴奋地跑过来问我:“老师,你知道今天是谁送我来幼儿园的吗?”我就说:“舅舅、外婆?”“不对。”蓝蓝自豪地对我说:“是我爸爸送我来的,他晚上还要来接我回家呢!”看着孩子因兴奋而略显激动的表情,我的心里不禁升起一股心酸。蓝蓝的妈妈常年在日本打工,爸爸没有工作成天游手好闲,在社会上与一群无业游名终日无所事事地到处赌博、乱晃。接送孩子和教养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没读过多少书的奶奶身上。那天晚上结果她的爸爸没有兑现诺言而是由奶奶来接的。我就把蓝蓝的话向她奶奶述说了一遍,她的奶奶听完后无奈地笑了,“她爸爸只知道自己玩哪还有时间管她呀!”

分析与反思:

像蓝蓝小朋友这样的例子我们班级并不少见。有的孩子还是来自单亲家庭。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幼儿长期跟父母中的一方生活在一起,普遍缺少父爱或者母爱,他们比其他孩子更加希望从与他们最亲近的家人身上吸取更多的爱。所以这些家长就更加应该注意与自己孩子的交流,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方法有很多:

1、经常了解孩子喜欢什么,让孩子感到在家里很快乐。

2、每天都要和孩子一起谈话。

前面这两条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在家里并没有被以往而是被重视的,大人的眼中还是有他的存在的。这是前提条件。

3、经常和孩子讨论各种问题。

4、孩子有话对你说时,不管多忙也能耐心倾听。

第三和第四条会让孩子觉的自己是被父母尊重的,享受到了平等。

5、如果自己有了错误,能向孩子承认。

这一条会使幼儿觉得自己的父母并不是不将道理的,他们会为自己做错了事而向自己道歉。

在这里我还要对天下所有的父母说一句: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既然你们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就要肩负起教养他们的职责,对他们的将来负责。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案例:今天我当家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至今,我们通过各种形式认真、深入地学习领会《纲要》的精神,在贯彻《纲要》的实践过程中,有我们成长的足迹,现就一次和孩子们到菜市场买菜的实践活动,与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

今天,小朋友每人从家里带来了1—2元毛票,我们将带着孩子们到菜市场去买菜,让他们自己当一次家。在去菜市场的途中,孩子们不停地商量着自己的计划:

“我要买一鸡,把它炒着吃!”

“我要买一条鱼、放点酱油,放点盐煎着吃。”

“我要买一斤肉,做成肉丸子,煮汤喝!”

“我要买西红柿,点糖就能吃”……

反思: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时地参与孩子们的谈话,跟孩子们说说自己想买的菜,对孩子们的“宏伟计划”不予任何评价,是孩子们的好听众、好伙伴。

到了市场,孩子们自由地进入市场开始挑选自己的“目标”,买肉的阿姨切下二两肉,收下了孩子手里仅有的几毛钱,想要买鸡、买鱼的小朋友自然是遭到了婉拒,他们看到有的小朋友买到了蔬菜,也就有了新的计划:两毛钱买了一个西红柿,三毛钱买了个黄瓜,五毛钱买了块豆腐……

反思: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孩子在活动中尝试进行等价交换,体验了买卖的过程,感受成人的生活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

多多拎着两个袋子跑了过来。

多多:老师!你看,我买的菜!(声音里透着兴奋)

老师:你买了什么菜呀?

多多:西红柿,还有……蒜!

珊珊:这是葱!不是蒜!(多多不太相信地看看珊珊,又用一种询问的眼光看着老师)

老师:去问问卖菜的阿姨吧,看看这到底是什么菜(多多立刻转身跑去,一会儿就跑了回来,脸上带着高兴的笑容,大声地说)

多多:老师,这是葱!

老师:哦!原来是葱呀!(老师出同样用欣喜的语调来回应孩子,此时,我注意到珊珊脸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反思:在这段对话中,教师注意把握住多多把“葱”当成“蒜”这么一个偶发事件,及时介入,积极的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并以适当的方式回应孩子,形成探索式的师动互动,应该说把握得还是较好的。但假如教师再抛出一个问题:“这是葱,哪蒜是什么样的呢?”一定会激起孩子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引领孩子去了解葱和蒜的区别,引发更多的讨论,将更有利于挖掘隐含的教育价值。

在回幼儿园的途中,孩子们又议论开了:

“我买了西红柿,你买了什么?”

“我买了猪肝,还有黄瓜”

“我买了豆腐,豆腐煮汤很有营养”

“吃猪肝,眼睛亮”孩子们都很满意自己收获的“成果”。

反思:此时,我们感受到孩子们所获得的喜悦和成就感的体验。从孩子们的交谈中,我们也可捕捉许多信息,孩子们在分享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这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也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渠道。

几乎每个孩子身上的钱都花光了,这时,教师发现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手里还有几毛钱,因为刚才孩子们都是要把钱花光才肯离开菜市,所以当发现这两个孩子还剩有钱,教师感到有些好奇,就问:

“哎!你们怎么还有钱呀?”(强调稍高,孩子有些摸不着老师的意思,自己剩钱是好事还坏事?)

女孩耷拉下眼睛,不回答。男孩神气地看了教师一眼,把头一抬:

“我留着,明天再来买!”他的话音一落,其他的孩子着急了:

“哎呀!我的钱用完了,明天怎么办?”

“对呀!明天怎么办呢?”

“刚才不买这么多就好了!”

“没关系,明天再问爸爸妈妈要就行了!”

“对呀!我家里还有!”

“妈妈不会给了!”

“过年的时候,我还把钱放进猪肚子里呢?”……

教师蹲下来,轻声再次问刚才的女孩:

“你买到了菜,又还剩有钱,真能干。能告诉我,你刚才为什么没把钱全都用来买菜吗?”

“妈妈说不能乱花钱,要节约!”教师摸摸孩子的头,对她赞许地微笑并说:“你真懂事!”女孩笑了!

反思:教师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由于孩子个性的不同,同样的一句话孩子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反应。女孩的反应提醒我们: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语气,不要让孩子感到有压力,这样才能让孩子向我们敞开心扉,让我们有机会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才有可能去解读他们的行为。同时,孩子们的讨论又向我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不同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理财观念的影响,这也可成为又一个生成的活动。

回到教室后,教师与孩子们一起把买到的菜进行分类处理,还煮了一大锅汤(由于经费有限,孩子们买的大部分是蔬菜)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那天的中餐,食欲特别好,饭吃得特快,汤也喝得特多……

反思:本次活动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们对常见蔬菜的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保持了浓厚的持续探究的愿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我们在家园联系栏中建议家长双休日与孩子一起去买菜、做饭,很多家长积极响应,使活动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许多家长还记录了活动中与孩子的对话,收集了许多菜谱,增进了亲子间的关系。

《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层者。通过参与式的讨论,我们在思想上都对这句话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从以上的活动实例中,我们看到了自己在成长,但要真正地做到把握好时机,及时地转换好角色,仍需不断努力,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提高专业素养。活动后,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在自然角里种了葱和蒜,还撒下了一些白菜、青菜的种子,自然角的变化成了孩子们每天最关注的话题……

案例:爸爸,我爱你


“你怎么来了?妈妈呢?”

“妈妈有点事,不能来了,她打电话给爸爸的,叫爸爸来接你。”

“不要,不要,我要妈妈接,呜------”(小手还不停地打爸爸)

“好了好了,囡囡不哭,爸爸抱你,来,抱抱,我们去等妈妈。”

这是发生在放学时,我班一对父女俩的对话。第二天,在同孩子妈妈的交谈中知道,孩子在家中只有爸爸买玩具,到公园去时才喜欢爸爸。在与其他孩子的交谈中,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在我班很常见。

在“我爱我家”主题中,原先的预设是让孩子发现爸爸的各种本领,萌发爱爸爸佩服爸爸的情感。这件事使我感到针对本班情况,原先预设的目标需要调整,老师有责任让孩子在爱妈妈的同时,也要爱爸爸。这是一个教育契机。

在自主性游戏时,两个孩子互相说着爸爸妈妈,我无意中听见姚雨桐说:“我爸爸没出息。”我问雨桐:“你怎么知道爸爸没出息?”“我妈妈、奶奶说的,爸爸的钱都搓麻将输掉了,还和妈妈吵架,我不喜欢他。”

雨桐基本是爸爸接的,我在接触中感到他对孩子是有求必应的。孩子的一番话,使我意识到很多孩子对爸爸的感觉完全受大人言语的影响,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和感受。

针对孩子的爱妈妈情结,我们为孩子设计了爸爸调查表。调查表交上来了,岳岳的纸上画着爸爸最喜欢做的事是抽烟,皓皓画着爸爸最爱睡懒觉,雯雯画着八只手在搓麻将-------

家长的品行和家庭的氛围影响着孩子,家长就是老师,家庭就是学校,家长良好的品行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在纸片中搜寻着,发现双胞胎画着爸爸最喜欢做的事是带孩子出去玩,萍萍雯雯的家在火车站,双休日才回家和爸爸团聚,所以爸爸在双休日总会带她们出去玩,联络一下父女的感情。运运的爸爸会开车,运运画着爸爸喜欢开车带他出去玩。

我发现了一个每个孩子都有经验的话题——和爸爸出去玩,孩子的回忆和感受是情感体验的突破口,它不正折射出爸爸的爱吗?

孩子们纷纷地说到:和爸爸在一起很开心。爸爸上班很累,但在休息天还是会带我到公园去,爸爸很爱我------在此基础上,我将音乐活动《爸爸本领大》,改成了美术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主题歌。在歌中孩子们深深地理解了大手牵小手的含义,歌词中最后一句——儿子转眼就长大,在我的引导下,孩子纷纷联想到爸爸老了的时候。山隽说:“我爸爸说每天喝点葡萄酒好的,我长大了买给他喝。”嘉玲说等爸爸老了,她要赚钱养爸爸,龙龙说等爸爸妈妈老了,他要带他们出去玩,晓筱说爸爸妈妈老了,她会帮他们做事,宜宜说她要买爸爸妈妈喜欢吃的东西,让爸爸妈妈高兴-------孩子的回答各不相同,但却真心而朴实,我问“现在你们最想对爸爸说什么?”“爸爸我爱你!”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到。我不觉眼眶湿湿的。这个活动随着时间的临近要结束了,可孩子们意犹未尽,好几个孩子还围着我,我对孩子们说:“我知道你们还有很多话想说,今天你们就把心里好多的话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孩子们用力地点点头。

几天以后,山隽的爸爸写来了纸条,他感到调查表的形式很好,孩子懂事了许多,希望以后能多点这样形式,他会积极配合的。

这次活动我感触很大,对于尝试新教材我深切的感到:个体孩子的反映隐含了许多的教育契机,老师要及时并善于捕捉,在实施的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计划,做到有效及时的回应。教师如何更好地发挥教材的载体作用是对我的一种挑战,可以说在二期课改中我和孩子在一起成长。

案例:今天老师表扬我了


午睡时间到了,象往常一样我观察着孩子们的睡前整理情况,此时我发现病假了一段时间的洋洋今天第一个钻进被窝,于是我就表扬道:“洋洋的小眼睛真漂亮,好象弯弯的小月亮一样。”起床后,我提醒他:回家前带妈妈到他的小信箱里去取信。他疑惑地看着我,我便向他解释道:因为你今天睡觉最棒!他笑了。

晚上我在家接到了洋洋妈妈的电话:“李老师,我家洋洋今天回来可高兴了,一进家门就让他爸爸、外公、外婆看你写的信,一边还嚷着:‘李老师今天表扬我了!’我们也挺高兴的。…….

其实,通过与洋洋家人的沟通我了解到他在家的表现简直不可理喻:顶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每天还赖床——典型的现代小皇帝。家人对他也毫无对策,只能处处顺从他,而他在幼儿园却是个不太多言的孩子,且显得很内向。

记得有一次洋洋的妈妈来接他时,正与我谈到他有多少“没用”,在家象只老虎,在外象只老鼠,一点也“不上台面”……这时我发现洋洋正不断地拉着妈妈的衣服,我知道洋洋其实不想让妈妈再讲下去了,我就告诉他妈妈说:“洋洋最近吃饭挺好的,每次都能自己吃完对吗,洋洋?”“是吗?”他妈妈疑惑地问“他在家每次吃饭可都要喂的。”

其实,绝大多数的孩子最相信的就是老师和家长的话,他们从老师和家长的嘴里知道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果老师和家长经常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赞赏和鼓励的评价,哪怕是在成人眼里不直一提的事,孩子听了不仅内心会很高兴,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值得表扬、各方面都做是不错的好孩子,而且在行为上会做得更好,以表示自己是个聪明、能干的乖孩子。倘若一味地批评孩子,那样无疑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所以我觉得对孩子讲话要讲究语气。别认为这是小题大做,幼儿对大人和他说话的语气是很敏感的,柔和、慈爱的语气会让幼儿感到安定;鼓励、坚定的语气可使幼儿增强信心;严历、斥责的语气,则会让幼儿产生畏惧,尤其是大人要小孩干什么事的时候,其语气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强制性的、命令性的语气,只会引起幼儿的反抗、逆反,而惩求性的、商量性的,平等的语气,幼儿就是乐意接受、听取,并会按照要求去做。

作为老师、家长,更应该多看到孩子的优点,要多鼓励,赞赏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心理学家忠告:孩子耳闻目睹他们认为有鼓励作用的言行后,就会精神焕发,而受了惩罚或听了贬斥的话,就会垂头丧气。鼓励促人振奋,贬斥使人畏惧,责备使人退缩。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老师、家长应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赞赏。

案例:快乐源来于此


活动记录:

自从我园园本课程“快乐与表达”开展以来,我们常和孩子交流讨论,共同分享快乐的感受。

今天,我和孩子们在一起讨论:“你快乐吗?你什么时候感觉快乐?”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妈妈抱着我的时候,我很温暖,觉得很快乐。”“幼儿园里有许多我喜欢的好朋友和玩具,我很高兴。”也有的说:“我看见老师穿得很漂亮,就觉得很快乐!”嗬!这群小家伙,真是人小鬼大。……坐在一旁的晨旭默不做声,好像并不打算参与谈话。“你呢,孩子?你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吗?”我轻声鼓励他。一向很少和老师交谈的他显得有些扭捏,红着脸想了一下,随即又很认真地说:“每天我起床的时候,徐老师都会帮我把被子抖平,让我更好叠些,我觉得老师对我很好,我很快乐。”

活动反思:

我不禁心头一震,眼前浮现出——

从小班起,晨旭就是个被老师和小朋友认为好动、精力过剩的孩子,每次午休翻来翻去难以入眠,还不时发出点儿怪声。因为怕影响别的孩子,几乎每天当班老师都要提醒他好几次,爸爸妈妈更是觉得午休是孩子令他们的头疼的大问题,因此没和他少谈心。渐渐地他学会了一个人静静躺着,可总要到很迟才能睡着。在晨旭看来,每天的午休是他最没有自由,最不快乐的时光。而今天他意外的回答,是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每日接待幼儿起床时,我都会很自然地为每位孩子翻翻衣领,整整衣角,或是把他们的被子轻轻翻抖一下。晨旭因为入睡难,被子常被他辗转反侧地踢成一团,叠起来很费劲。我常边帮他整理,边聊些轻松的话题:“今天睡得香吗?”“你的数码宝贝带来了吗?”并不提及他午休的情况,他总是轻声地回应着。没想到这些不经意的动作能给他带来如此深的感受,同时他又给了我如此大的震撼,原来细微之处也能感染影响孩子。我意识到作为人师我可以做得更好,只要用爱去包容孩子幼小的心,就可以给他们带去更多更多的快乐。我触摸到了孩子那颗纯真的心,获得了孩子赐予我的心灵鸡汤,我从心底里发出了激动的声音:“谢谢你,孩子!”我看见晨旭的眼中闪动着快乐的神采。

相信我,我将努力成为你们的快乐使者。

“老师,我不会”

时间:2004年2月22日

活动内容:社会、艺术——我设计的房子

观察记录:

欣赏了众多高楼的图片后,我和幼儿共同讨论:“假如你是设计师,想设计什么样的房子呢?”接着,幼儿开始分头绘制自己想象中的房子。梓歆拿着一张纸和一支油画棒跑到我面前大声说:“老师!我不会!”我不禁眉头一皱:“又是你~~”梓歆楞了一下,转身离开。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后,梓歆的那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梓歆是班上年纪比较小的孩子,专注力、想象力等各方面能力均不如其他幼儿,她的求助说明此次活动对于她来说难度偏大了些,看来我没有预先考虑,未能针对不同水平幼儿提出适宜的要求,这种统一、一刀切的办法是不对的。那么难度大在什么地方呢?又该如何降低难度呢?思考了很久我发现,此次活动中出示给幼儿欣赏的图片大多是收集或下载的电脑设计图片、照片或印刷资料,房子外形立体、美观考究不说,还相当具有专业建筑水准,梓歆一定是也想画出图片上的房子却难以下手,平时对画画就不很自信的她不得已才向老师求助,没想到我……一想起梓歆满心欢喜,一脸天真地冲着我笑的样子,真后悔当时不该那样。

我开始进行更深刻的反思。教师的要求不够明确或是孩子的能力有限常是幼儿操作活动中的桎梏,而教师的教育要求适宜与否还取决于幼儿的表现反馈。“老师!我不会!”说明孩子不明确要求或不够自信,这正是我们教育者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需要的是耐心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目标或要求,给予再次指导或是鼓励,帮助幼儿由不会到会,真正树立学习的信心,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记得听说有许多外国教师认为中国因为长久的传统式教育,造成孩子不敢或不善于提问。孩子敢于表达出自己的疑惑,是多么可贵的求知精神!可今天因我的不理智行为挫伤了孩子。难道我也成了影响我们下一代正确学习行为的失败教育者?《纲要》不是要求我们心中要有大目标,时时修整小目标吗?下次,我面对孩子的困惑将采取的是接过来而不再是抛回去,我会对“不会”的孩子说:“别着急,我们一起试试看。”

反思过后,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快乐源来于此。

最后的成功

时间:5月22日傍晚

今晚要参加社区“文明之光”文艺演出。排练了许久的节目就要登台了,换装、化妆让孩子们显得十分兴奋。

临出发前我们进行了最后的排练,原以为练习得差不多的表演却出现了问题。陈含露是别班的一个孩子,平时练习认真、接受能力强,常常得到我的赞扬。可是今天,她的动作显得笨拙,不协调。是因为爸爸在一旁吗?我大声提醒她:“含露,认真点。”“注意表情!”尽管我在一边竭力提示,但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她的错误反而越来越多,而且一连几遍都是这样。真不知是怎么了。

时间紧迫,我们匆匆收拾便赶往广场。一路上,含露的表情都很严肃,连熟悉的叔叔阿姨逗她也不见她笑。爸爸说她是“没用”紧张了。离表演还有段时间,我牵着她的手问:“孩子怎么总忘了动作呢?”含露紧抿着嘴看着我,一幅预言又止的样子。“是哪儿不舒服吗?”含露这才一脸委屈地说了话:“我的袖子太紧了,我的手抬不起来……”旁边的几个孩子也挤过来说,她们的袖子也太紧了。她们的话把我逗得乐了起来,这时我才发现表演服的袖口是漂亮的金色收口花边,有些窄,她们胖乎乎的小手臂被紧紧地箍住,做上举的动作很吃力。原来,这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我不由得责怪自己太粗心。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立即和孩子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手举不起来就用身体起伏来带动,看起来效果是差不多的。很快孩子们都学会了这一秘诀。

演出开始了,“注意表情,笑!”孩子们在音乐的伴随下翩翩起舞,动作轻盈,表情活泼,谁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我们获得了最后的成功。

案例:我来关心你


但我不禁又想:孩子们真的懂了吗?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真的能一如既往的帮助别人吗,还是这只是他们一时的感动呢?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我们的活动并没有结束,理解生活、珍惜生活、关爱别人的教育绝不仅仅是一次、两次的活动,我们将会把“理解生活、珍惜生活、关爱别人”的教育作为“好习惯伴我行”的一个主题来进行长期的培养。相信我们的孩子会逐渐懂得生活的真谛,做一个理解生活、珍惜生活、关爱别人的孩子。

引子:

开学了,孩子们聚在一起就谈论着新年的收获,有的说:我收到了好玩的玩具;有的说:我收到好多压岁钱。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但是家长们发现,现在的孩子不知道珍惜已经拥有的幸福生活,不爱惜玩具,不体谅成人的付出。

继“好习惯伴我行”的活动之后,大一班的小朋友在全园发起了一个倡议:用自己的压岁钱为福利院的小朋友买一本书。这份倡议书引起大家的关注,家长们纷纷送来图书,并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去福利院参与这一次的赠书活动。

案例摘录与分析:

时间:2月17日

场景一:

我们走进福利院的一个活动室,里面的小朋友正在看动画片,我们鼓励我们的孩子去和他们说说话,玩一玩。但很快我们发现,孩子也站在那里看起了动画片,根本没有去关注那些残疾的小朋友。

场景二:

我请这一部分小朋友向大家介绍自己在福利院里看到了什么?点点说:他们在看动画片,看的是……;秋秋:我也喜欢看,可妈妈不让我看电视。

我又问他们:到福利院看了以后有什么感想?他们很茫然地看着我,有一个小朋友说:没有。

分析:

组织这一次赠书活动的目的是:让这些从小生活在蜜罐里的小朋友去看一看没有父母的孩子是怎样生活的。让他们了解到有很多人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不幸。希望他们能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同时也激发孩子对弱小人群的同情心,愿意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可从孩子们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体会这一活动的意义。

造成这种现象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一、现在的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所有人的生活都是围绕着他在进行。这样长大的孩子不会为别人着想,更不要说是主动帮助别人了。

二、目前孩子们的生活条件非常富裕,即使是一些经济不是很宽裕的家庭,也会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不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

三、这一次赠送活动的主题虽然是用压岁钱为福利院的小朋友买书,但据我们了解大部分书都是由家长出钱买的,而孩子的压岁钱都存入了银行。

于是,我收集了一些福利院小朋友的情况和照片,贴在班上的主题墙里,让小朋友观看、了解,然后在班组织了一次讨论活动。

2月20日

场景三:

我在班上组织小朋友进行讨论,主题就是:为什么这些小朋友要住在福利院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哪里?

一提出主题,小朋友就高高举起了小手。华华说:“他们的爸爸、妈妈没有钱。我爸爸有钱呢,我叫他把钱给他们”丹丹说:“他们生病了,爸爸、妈妈就不要他们了。我生病的时候我妈妈还要我呢。”

分析:

在谈话中,小朋友都表现出对福利院小朋友的同情,有的说要把自己的玩具送给他们;有的说要买好吃的给他们吃。从小朋友稚嫩的话语可以看出,我们的家长对孩子都作出了不方式的教育。那我们的孩子真的懂得了人与人

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帮助之情了吗?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

有一部分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到福利院去亲身体验一下。所以我利用休息日带着自己的孩子和这一部分家长及小朋友再一次去了福利院。事先我们约好一定要用孩子的压岁钱或零用钱来买一些东西,并让孩子带一些自己喜欢吃的糖果与他们分享。我向福利院的老师了解到他们急需一些生活用品,所以我们一早就约在招商市场门口,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的压岁钱或是零用钱。孩子们用这些钱买了一些毛巾、袜子、脸盆等生活用品,不够的部分家长们也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在去福利院的路上,我们对孩子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去福利院看一看他们是怎样生活的,问一问他们叫什么名字,找一个小朋友做你的好朋友。

时间:2月25日

场景四:

在福利院的儿童活动室里坐着十几个孩子,他们怯怯地看着陌生人的到来,不敢向我们走近。这时,陶陶小朋友从口袋里拿出了他带来的巧克力,送到一个小朋友手里,那个小朋友看了看,小心地伸出手拿走了巧克力。其他的孩子看见了,也纷纷拿出他们准备的糖果,喊道:“快来吃糖,快来吃好吃的糖。”一个、两个小朋友围了过来,怯怯地伸出小手,拿到糖果的孩子都幸福地笑了,我们的孩子也笑了。

场景五:

有一个行动不便的小男孩一个坐在角落里,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嘴里的糖。瑶瑶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她还没有找到好朋友。这时她悄悄地走到那个小男孩面前,把握着糖的小手伸过去。小男孩笑了,从她手里接过糖,放进了嘴里。这时瑶瑶又悄悄地回到妈妈的身边。

分析:

我的心里感到一丝欣慰。当我再一次问他们:你有什么感想时,孩子们只说了一句话:他们太可怜了。还有的小朋友表示:等我存够了零用钱,我还要来看他们。听了这些话,我开始觉得我们没有白费心思,至少孩子感受到还有很多人生活得比自己不幸,自己的一点点付出就能让他们得到快乐,而他们也开始就了这种给予别人快乐的愿望。作为老师和家长要保护这种美好的愿望,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这种美好的愿望。

但我不禁又想:孩子们真的懂了吗?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真的能一如既往的帮助别人吗,还是这只是他们一时的感动呢?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我们的活动并没有结束,理解生活、珍惜生活、关爱别人的教育绝不仅仅是一次、两次的活动,我们将会把“理解生活、珍惜生活、关爱别人”的教育作为“好习惯伴我行”的一个主题来进行长期的培养。相信我们的孩子会逐渐懂得生活的真谛,做一个理解生活、珍惜生活、关爱别人的孩子。

相信《案例:今天爸爸送我来幼儿园》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爸爸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案例:爸爸妈妈也来当老师 “穆老师,明天我妈妈歇班,能到咱班来吗?“一个小朋友问道。 “当然能,告诉妈妈,老师和小朋友都非常欢迎她来。”我说。 家长都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都干些什么?老师都教些什么东西?为此,本学期我们开展...
    2021-05-24 阅读全文
  • 老师,今天我来管!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老师,今天我来管!”!每次中餐后我们都会要求孩子将自己的桌子擦干净,并将盘子等餐具放到指定的地方,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可以最近发现总是发现在整理餐具...
    2020-05-20 阅读全文
  • 今天我来当班长 今天我来当班长 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求胜心理以及表现欲,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强了,经常会发生抢排头、抢图书、抢新凳子等现象。为了让幼儿学会宽容待人,礼貌待人,我在班级开展“今天我来当小班长”等活动,让幼...
    2020-06-02 阅读全文
  • 案例:今天我当家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至今,我们通过各种形式认真、深入地学习领会《纲要》的精神,在贯彻《纲要》的实践过程中,有我们成长的足迹,现就一次和孩子们到菜市场买菜的实践活动,与大家一起分...
    2021-05-12 阅读全文
  • 家长来园接待案例 情况描述:张宸硕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喜欢跑来跑去,在椅子上坐不定,还很喜欢去招惹别的孩子,反正从吃饭、穿衣相对都比其他的孩子差一点,他的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孩子很关注,也知道自己孩子的不足和调皮,经常对老...
    2020-12-04 阅读全文

“穆老师,明天我妈妈歇班,能到咱班来吗?“一个小朋友问道。 “当然能,告诉妈妈,老师和小朋友都非常欢迎她来。”我说。 家长都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都干些什么?老师都教些什么东西?为此,本学期我们开展...

2021-05-24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老师,今天我来管!”!每次中餐后我们都会要求孩子将自己的桌子擦干净,并将盘子等餐具放到指定的地方,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可以最近发现总是发现在整理餐具...

2020-05-20 阅读全文

今天我来当班长 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求胜心理以及表现欲,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强了,经常会发生抢排头、抢图书、抢新凳子等现象。为了让幼儿学会宽容待人,礼貌待人,我在班级开展“今天我来当小班长”等活动,让幼...

2020-06-02 阅读全文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至今,我们通过各种形式认真、深入地学习领会《纲要》的精神,在贯彻《纲要》的实践过程中,有我们成长的足迹,现就一次和孩子们到菜市场买菜的实践活动,与大家一起分...

2021-05-12 阅读全文

情况描述:张宸硕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喜欢跑来跑去,在椅子上坐不定,还很喜欢去招惹别的孩子,反正从吃饭、穿衣相对都比其他的孩子差一点,他的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孩子很关注,也知道自己孩子的不足和调皮,经常对老...

2020-12-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