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刷卡进地铁》

发布时间:2021-05-21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

在一次建构的活动中,我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准备了齿轮,小棍棒,各类拼插玩具。孩子在拼搭的时候自己还设计了情景。我观察到了木木、轩轩,开始拿着自己拼搭的玩具,当起了刷卡机,辰辰扮演小乘客,想从他们的刷卡机,进地铁。

“刷卡太快,请重刷”。一句男高音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都刷了,好不好。”辰辰噘着嘴巴来告状。

“我都说了没刷上。”木木理直气壮。

“我刷了,我明明刷了”。辰辰满脸委屈。

“你明明没刷上,你还不承认,你再刷一次”轩轩也说了起来

我听到他们争论的声音越来越大,辰辰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也不说话了,木木和轩轩愣住了,我看到,他们眼睛一直看着自己的玩具,也不抬头,僵持住了。

我走了过去,问了情况,安抚了辰辰的情绪,告诉他们我也想参加这个游戏,我拿着卡,也想刷卡进入地铁,木木说,老师你刷快了,重刷!我连忙说对不起,往后退了几步,轻轻的再一刷。刷卡机响起了“滴”的声音(轩轩)

我连忙说,“这个刷卡机的声音真好听!”

木木说:“是因为刷对了”Yjs21.cOM

我连忙点头并转身问辰辰,还坐地铁吗?

辰辰点点头,轻轻刷了一下,滴的一声,他笑嘻嘻地迈了进去。

活动结束时,我还特意表扬了几个玩“无人售票车”的孩子爱动脑筋。活动中孩子们无法自己处理问题时,教师的介入如果是不经意的引导,会更让孩子的不安情绪消除,也教会了孩子方法。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神奇的磁铁


在班级的区角活动中,孩子们对涂鸦的黑板很感兴趣。有一次突然发现黑板居然能吸小动物,几个孩子就围绕着黑板研究起来。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着“肯定是小动物有胶水?”“小动物是不是有魔法呀?”“为什么其他的东西吸不起来呢?”磁铁的这一现象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结合本周的科学活动我们开展了《神奇的磁铁》活动。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磁铁,知道磁铁有磁力,能与铁的物体相吸;能在操作过程中学会使用记录单,感受探究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内容源于生活,选取了幼儿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它是幼儿能够直接感知,容易理解,并且用有吸引力的事物作为学习对象,增进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置身情境中去感受、去学习,既获得了许多磁铁的知识,也培养了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主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新《纲要》科学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有这样的表述:“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与探究欲望”、“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突出了教师在幼儿探索中的引导作用,本次活动,我先引导孩子们观看魔术表演,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同时我启发孩子们猜测是什么东西使纸上的东西动了起来,几乎全部小朋友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有一个小朋友大声说了下面有磁铁。在指导孩子时,我发现很多孩子把积木、塑料玩具猜测为可以被磁铁吸起来,还有很多小朋友把回形针定为不能吸起来,经过试验以后才发现积木和塑料玩具不能被磁铁吸起来,回形针可以被吸起来,并把自己所得到的试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本次活动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很多的操作材料,孩子们在活动中探索了磁铁的特性,同时知道了什么东西可以被磁铁吸起来,什么东西部可以被磁铁吸起来,尝试了先猜测,再记录和边试验边记录的方法,大部分的孩子学会了记录,但是还是有个别孩子不知道如何记录,在以后的活动中应该多引导孩子们学会记录自己的试验结果,还可以鼓励他们去生活中和大自然寻找可以被磁铁所吸引的东西。

教育随笔《“地不湿了”》


每次喝完水,地板一片狼藉,又湿又脏。加上孩子们在湿的地方踩来踩去的,活动室都被“感染”了。

事件一:刚开学,只要老师一声令下:“请起立,解小便,喝水。”孩子们便蜂拥而至。瞬间,吵闹声、冲水声、杯掉声、告状声一哄传入我耳内。盥洗室里面,可想而知了,地又湿又脏又滑……事件二:随着常规的改善,孩子们学会了排队,总免不了几个不守规则孩子的插队、莽撞孩子的碰撞、淘气孩子的玩水,各种声音稍轻了,可地板还是一塌糊涂……事件三:“男孩子起立先解小便,女孩子起立先喝水”,孩子们各走各路。而男孩子小便速度快,很快,喝水的地方又似菜市场,回到了前面的状态……事件四:“女孩子请起立,解小便喝水”……“男孩子请起立,解小便喝水”孩子们似乎规矩了许多,地也不太湿了……事件五:健康课《跳跳糖》,回活动室。因为活动需要在孩子们脑袋上贴了或星星、或苹果、或红花。“大星星的孩子们起立,解小便喝水”……“大苹果的孩子们起立,解小便喝水”……“大红花的孩子们的起立,解小便喝水”……结束后,我进盥洗室一看,会心的笑了:“我们的地终于不湿了。”

教育随笔:腾腾的进步


餐桌礼仪是礼仪的一大部分,而且餐桌上是非常能看出人家教的一个场所。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营养均衡,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饮食习惯不好的孩子,身体较弱。腾腾小朋友已经基本养成了自己吃饭的好习惯,并且吃饭的时候会使用勺子,进餐比较专注,不再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腾腾小朋友回家后不再加餐,并且也不用大人喂了。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仅靠老师单方面的努力还是不行的,家长也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家庭膳食中,为幼儿的全面营养做些努力。要教育、帮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才能健康成长。

我们从腾腾的心理状况来分析:可能是她对新环境还不能够适应,也可能她看到别的小朋友吃饭速度很快怕自己跟不上以至于产生畏惧的心理,也有可能我们老师太关注他了,让她越是关注越是紧张。于是我们就采取表面上对他不关心,暗地里悄悄地观察,经过几天这样的尝试,腾腾渐渐吃得比以前多了,脸上的笑容也比以前灿烂了,更没有出现呕吐的现象了。

今天已经是开学后的第八周了,再去看腾腾,虽然还是那个带点羞涩的漂亮小女孩,但是她已经改变了许多许多,再也不用吃姥姥拿的咸菜,再也没有坐到前面的小桌子旁,而是坐在了小伙伴中间,和他们一样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偶尔会有一些不爱吃的我们也不会勉强她吃完),并且速度也加快了!也被评为了班级餐桌礼仪小标兵。

看到腾腾这么大的变化,我们都为她感到由衷地高兴,她姥姥也笑着对我们说:“谢谢老师,这个大难题总算是解决了!“

教育随笔:进餐的乐趣


教育随笔:进餐的乐趣

幼儿期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我认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最重要是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育,做到因人而异,从而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儿普遍存在挑食的现象,尤其不喜欢吃蔬菜。老师虽然在幼儿进餐的时候不断提醒,但是效果不佳。

一次,餐前准备时,我带孩子们玩了个游戏,说到哪个小朋友的名字,这个小朋友就说出自己爱吃的蔬菜的名称。一开始,孩子们说来说去也就那几样蔬菜。之后,我搜集了大量的蔬菜,带幼儿认识,并告诉他们这些吃这些蔬菜的好处。孩子们慢慢地认识了好多蔬菜。再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有了经验的支持,孩子们玩得可开心了。孩子们玩熟练之后,我又提了一个游戏要求:点到你的名字,请你说出最喜欢吃的蔬菜名称并说出吃这些蔬菜的好处。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再次了解了蔬菜的营养。中午进餐的时候,孩子们发现午餐会有胡萝卜呀、花椰菜啊等等,都很开心,也都很愿意吃。通过这些有趣的小游戏,孩子们慢慢喜欢吃蔬菜了。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很多家长也反应,在家中进餐时,孩子也是很爱挑食。家庭教育中其实也可以在进餐中营造欢乐的氛围,让孩子慢慢养成进餐的良好习惯,例如《亨利叔叔的晚餐》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在进餐前,父母可以和孩子们分享这个故事。在欢声笑语中开始进餐,愉快的情绪可以带动孩子的兴趣。

无论是园内进餐,还是家庭进餐都可以用生动的形式介绍菜名或讨论有关菜的作用或者是一些简单得吃饭礼仪,用自己的热情来带动幼儿吃饭的兴趣,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也在无形中逐渐养成了,这就是进餐中的乐趣吧!

教育随笔“挫折”使人进步


开学已经有两个星期了,因为是跟班,所以班上的每一个孩子的习性都已经了解的很清楚了。针对一些孩子的一些经常会犯的劣习,需要一定的激励,让他们能够看到希望。说说我们班,“新来的老生”,从外表来看,已经是一个大小伙子了。超出老师的个头坐在教室的最后面,三年级的时候,他还是会自得其乐一下,在老师精彩的讲课过程中,他也会游离在自己的幻想空间中。这几次走进教室讲课,我特意留意了一下他,因为生怕他不能够跟上大家的脚步。毕竟已经有一个年头没有接触英语了。每每我关注他,他都能够认真地跟着老师跟读。星期五那天,我看到他爸爸给他拿来忘在家里面的作业,说明都开始重视了。

这就让我想起来,开学来报名的那天,我说了一些严厉的话语,因为当时真的很不乐意接收这样一个学生的。因为从以前他的学习态度来看,他是一个很不认真的孩子,而且更令人讨厌的是,那个“聪明”的脑袋里面多是骗人的东西,让老师一次次的相信他是多么无辜。有一个很坏影响的习惯,就是不能够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何作业,他不是在完成作业的基本上,开始干其他的事情,而是在“迫于无奈、不得不”的情况下。

今天的孩子让老师看到了希望,让老师也有一种热情去教授他新的知识,让我们都喜欢这样一个懂事、能够为班级出力的这样的大孩子。

教育随笔:进步中的晨晨


教育随笔:进步中的晨晨

晨晨是我班级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他大大的眼睛,不太爱说话。他最喜欢的玩具就是恐龙,他每天都会带着一些东西来幼儿园。刚开学的时候,孩子们还都在适应期,他也不爱跟小朋友玩,也不愿意向老师表达自己的需求。小手总是紧紧地拿着他从家里带来的东西,一刻也不松。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他了,他就会大声哭泣。而且他的自理能力非常薄弱。经过观察,我发现这是一个不太会与人交往的孩子,怎么样才能让他与小朋友们玩到一起,我与他的妈妈进行了深刻的沟通与交流。晨晨妈妈告诉我,晨晨很少跟小朋友们在一起玩,他与小朋友接触的机会特别少,由于妈妈全职,妈妈把所有的事情都包办了,孩子应该有的能力,完全没有了。经过沟通,晨晨妈妈认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对,很愿意跟我一起共同教育孩子。我在跟晨晨妈妈交流的时候,曹老师正陪着他玩,他对我的一个益智玩具特别感兴趣,我同意他带回家里玩,第二天来教小朋友们玩,他快乐地把玩具带回家玩了。

第二天,我拉着他的手向向小朋友们介绍他,告诉小朋友们:“晨晨会玩一件特别厉害的玩具哦!”我请晨晨玩给大家看,男孩子们特别兴奋呢,都要找他玩。我尊重他的意愿,他带着几个男孩子玩了起来。我及时地跟晨晨妈妈叙述了这件事情,妈妈也很高兴。打那以后,我发现晨晨有了很多的变化,他主动把他最爱的恐龙书带来跟小朋友们分享;午睡起床他主动把鞋子穿好!看到小小的他,有这么大的改变,我真高兴啊!

现在,我经常能看到他跟小朋友开心地玩,他每天快乐地在幼儿园里生活,再也听不到他的哭声了,看到的更多的是他的笑!这几天他还每天把他在家里画的画带来,说是送给老师的!看到他稚嫩可爱的画,我感受到了他对老师的爱!

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很多孩子还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孩子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心理,尽最大可能的去帮助他们,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让他们享受美好的童年生活!

教育随笔:在模仿中进步


我们经常会看见电视上,谁谁谁模仿某个大师的表演,当此人模仿得很逼真,甚至能“以假乱真”的地步时,别人或观众会对他(她)投来赞许的目光。当此人能模仿好几个大师的特长时,便更了不起了。由此看出,人们对模仿而成功并不反感,而是敬佩。

无独有偶,作为一个刚上岗的幼师,总是在模仿别人,从起初模仿自己的师傅,模仿她与小朋友说话的语气;模仿她上课的一举一动;模仿她处理班级事情的果断、有效。如今,自己也能凑合着将一堂课规规矩矩的上下来。但是,往往理论与实际之间总会有一些差距,小朋友也是多变的,实践中的状况总是多变的,当我想好“一套方案”时,总会有“另一套”在等着我,让我措手不及。

前段时间,老师们陆续开始上教研课,新教师要求上一节模仿课,我便扎堆于优质视频课中,寻找一节自己能模仿的课,当选好这节课后,才发现上一节好课前要精心准备很多东西,比如说材料、课件这些硬件类的,软件看自己的备课、课堂的掌控能力如何。所以,像我这样没有许多课堂经历的老师来说,模仿名师之作,能很快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当自己在把握这堂课时,出现问题可直接对比,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补救。但是单纯的或纯粹的模仿是不可行的,在一次次的试教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做到“知其所以然”,去思考、多问一个为什么。最终让这堂课有自己的影子。在模仿中进步,在模仿中找到自己。

教育随笔:走进孩子心灵


教育随笔:走进孩子心灵

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育的关系。这句话让我感受很深。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愉快地理解教师的教诲,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体验收获,,体验快乐。

一、学生帮我反思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即所谓高悬鞭策自警”。其实我在做班主任时内心经常会受到学生的挑战,以前有失去自控的时候,,也有过发火发怒,变得暴躁的时候。此刻回想起来,这样做不仅仅对工作有损无益,有损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而且还会加深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误会和代沟。我陷入了沉思中,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个性是对待个别行为偏差生,更是好用贯有的思维定势来决定和处理问题。发生在严骏同学身上的事情就是一个例子。一天中午休息时间,,严骏与一位同学发生肢体冲突,得知消息,我迅速赶到教室,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严骏:你平时学习不认真,上课说小话,此刻发展到打架。他还想争辩什么,我很武断地打断他说:“还要狡辩你总是班级的麻烦制造者,先到办公室再说”。之后,从与严骏的谈话中和其他同学处得知了事情的真相:那一位同学乱垃圾,没有扔进垃圾箱,严骏让他捡起,那位同学却说严骏多管闲事,并辱骂严骏,才有后面的冲突。我的心里受到很大的震动,这事确实不是严骏引起的,那位同学就应负主要职责,严骏是在维护班级的纪律(班级规定扔垃圾,务必在下课时间扔进垃圾箱),那我怎样办呢我陷入了沉思,最后我决定在全班同学面前向严骏道歉,并且表扬了他

。同学们的掌声让我感动,他们帮我反思,促我进步。作为教师就应做一个有错就改的快乐思想者,从学生中感悟自己的得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用心去发现他们个性是行为偏差学生的点滴进步,抓住有效的教育机会,教育他们不断进步。自己遇事也要冷静,真是应验了“急事缓办,缓事急办”这句话啊!

二、走进学生心灵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对每个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个性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张磊同学成绩不错,就是性格太内心,不爱说话,与同学交流少,在班里显得很孤单;在老师面前也是有上句没下句的,我几次都想主动找他解决问题,但一向都没有遇到好的机会。一次,我们班的同学在食堂包馄饨聚餐,我把学生分成四组,分组包,分组煮,分组吃。轮到张磊盛馄饨时,由于食堂地面湿滑,汤水洒出烫了手,结果气得他把馄饨全部倒掉扬长而去,学生告诉我后,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怎样会这样呢?我意识到他不仅仅性格内向,而且偏激,容易出现更为严重的事故,再联想到媒体介绍的一些案例,感到有些害怕。我赶紧把他找到办公室,让他坐下,漫漫说出当时的具体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讲得我嘴巴都快干了,最后,他最后表态说:“我以后会多和同学交流的,遇事也会冷静的”。但我仍不放心,以后再出现偏激的事怎样办呢?必须要一劳永逸地解决他的问题。我除了注意观察他,抽空和他谈心外,还让班级几个比较开朗的同学成立帮教小组,带他多参加一些群众活动,如果他遇到难事,帮教小组的同学会帮他出谋划策,帮他解决问题。渐渐地他变得乐意和班级同学交往了,有事也愿

意和我交流了,人也变得乐观了许多。在一次家长会上,他的母亲提到他的变化时,对我表示十分感谢。一天,我在办公桌上发现他的一张留条,上面写到:“谢谢您,我的老师!”看完后,我欣慰地笑了。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但班主任老师只要用“爱”这根针就能把它们串起。教育学生,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就能到达“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就会收获更多的成功和喜悦。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神奇的磁铁 在班级的区角活动中,孩子们对涂鸦的黑板很感兴趣。有一次突然发现黑板居然能吸小动物,几个孩子就围绕着黑板研究起来。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着“肯定是小动物有胶水?”“小动物是不是有魔法呀?”“为什么其他的东西...
    2021-04-26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地不湿了”》 每次喝完水,地板一片狼藉,又湿又脏。加上孩子们在湿的地方踩来踩去的,活动室都被“感染”了。 事件一:刚开学,只要老师一声令下:“请起立,解小便,喝水。”孩子们便蜂拥而至。瞬间,吵闹声、冲水声、杯掉声、...
    2021-05-26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腾腾的进步 餐桌礼仪是礼仪的一大部分,而且餐桌上是非常能看出人家教的一个场所。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营养均衡,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饮食习惯不好的孩子,身体较弱...
    2021-05-2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进餐的乐趣 教育随笔:进餐的乐趣 幼儿期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我认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最重要是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
    2021-05-10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进步中的晨晨 教育随笔:进步中的晨晨 晨晨是我班级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他大大的眼睛,不太爱说话。他最喜欢的玩具就是恐龙,他每天都会带着一些东西来幼儿园。刚开学的时候,孩子们还都在适应期,他也不爱跟小朋友玩,也不愿...
    2021-05-24 阅读全文

在班级的区角活动中,孩子们对涂鸦的黑板很感兴趣。有一次突然发现黑板居然能吸小动物,几个孩子就围绕着黑板研究起来。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着“肯定是小动物有胶水?”“小动物是不是有魔法呀?”“为什么其他的东西...

2021-04-26 阅读全文

每次喝完水,地板一片狼藉,又湿又脏。加上孩子们在湿的地方踩来踩去的,活动室都被“感染”了。 事件一:刚开学,只要老师一声令下:“请起立,解小便,喝水。”孩子们便蜂拥而至。瞬间,吵闹声、冲水声、杯掉声、...

2021-05-26 阅读全文

餐桌礼仪是礼仪的一大部分,而且餐桌上是非常能看出人家教的一个场所。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营养均衡,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饮食习惯不好的孩子,身体较弱...

2021-05-21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进餐的乐趣 幼儿期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我认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最重要是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

2021-05-10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进步中的晨晨 晨晨是我班级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他大大的眼睛,不太爱说话。他最喜欢的玩具就是恐龙,他每天都会带着一些东西来幼儿园。刚开学的时候,孩子们还都在适应期,他也不爱跟小朋友玩,也不愿...

2021-05-2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