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随笔:所谓“打架”风波
发布时间:2020-07-22 幼儿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中午入园时,金生的妈妈告诉我说,今天上午在园里金生被凯凯打了。听后我大吃一惊,整个上午我都没有离开孩子们半步,要是发生打架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会不知道呢?但考虑到她这么跟我说,我答应好好问问凯凯,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来园后,我见凯凯在玩玩具,为了不让孩子紧张造成排斥情绪,我先和他插了一会儿玩具,并且为他插了一个大恐龙,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我单刀直入装作不经意的问:“凯凯,今天上午你和金生为什么打架了?”只见凯凯一脸茫然直摇头,“我和金生没有打架?”“那你们在一块儿干什么了?”我又问,凯凯想了想说:“下课时我们在一块儿做灰太狼抓羊的游戏了,他太笨了,我一下子就抓到了他,这个游戏太好玩了。”说完他还笑了起来,意犹未尽的样子。我顿时明白了,这是上午自由游戏活动中的一个小插曲,过了一会儿金生来了,我又详细地问了一下金生,结果就是这么回事。这个游戏中的抓人被金生向家长说成了打架,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偷换。我没有再向孩子问什么,说什么,我只能叮嘱他们在游戏时要小心,不要磕碰。因为我知道我没有权利干涉孩子们的游戏活动,孩子不是一根木桩放在那儿就在那儿,孩子就是在跑跑跳跳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也许在活动中你不小心碰到了我或者我碰到了你,这应该都属于正常现象。
离园时,我主动找到了金生的家长,向她说明了我所知道的孩子口中的打架情况。听了后,她很抱歉地说:“说实在的,我对孩子身上很娇,生怕孩子吃亏,所以孩子一放学回家,我就喜欢先问一下,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跟你打架的.”听了后,我一阵心凉,为家长的这个问法而纠结,这明明不就是在引导孩子撒谎吗?因为孩子年龄小,对打架的理解不够明确,比如有的小朋友拉了一下他的衣服或者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们就有可能理解成打架了。经过我的耐心解释,她也表示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先要问明白再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Www.yjS21.coM
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它同时也给我提了一个醒,幼儿园的事情是琐碎的,所谓幼儿园里无大事,事无巨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家长会上,多与家长沟通,让他们多解我们的工作,了解孩子们的活动。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学随笔——撕书风波
这是一节美术活动课,要求孩子们学画马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并且尝试画出车辆前后遮挡的画面关系,孩子们正聚精会神的画着。“老师,梅朗瑞把书撕坏了”,一声清脆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安静。
在让孩子们认识了马路上的各种汽车模型以后,我把幼儿用书发到每个孩子手里,要求幼儿们在书上把自己所见所感的各种汽车画下来,不到一会儿,就发生了刚才那一幕。我走过去,看到书已经被梅朗瑞撕成几大瓣,的确很生气,但是我强压住心中的怒火问他为什么要把书撕成这样,他低头不语,再接着问他,你撕书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他还是一声不吭,这孩子,你最起码要告诉老师你撕书的理由呀?你连理由的没有干嘛要撕书呢?何况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好伙伴
,我们要爱惜它,珍惜它。
我狠狠地批评了梅朗瑞,因为我觉得要让他明白一个道理,自己做错了事情,不管是什么结果,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哪怕是一次5分钟的罚站,这次的惩罚,也许只是你人生的一个小小开始,但以后的路还很长,不管做什么,我们都要坚强去面对,也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才能尝到成功的味道。
教育随笔:读书风波
观察实录:阅读的时间到了,每人选择好喜欢的书之后就找了个位置坐下来阅读。小怡也不例外,找了一本《大卫,不可以》的绘本,翻了几下,就去换了一本,又是随意的翻了几下,又要准备去换了。我走过去阻止:“小怡,你应该再仔细的看看,不要急着换书。”星怡撅着小嘴对我说:“我都看完啦,要看下一本了。”说完又去换了一本,连续的还了五六次以后终于不换了,而是和小朋友用书搭起了房子。
分析:
孩子年龄小,生活经历少,对画面上的内容不能完全理解,连续的画面更不会考虑前因后果,所以就翻一翻,看一看热闹就完了。小怡之所以会这样,可能只是为看书而看书:有时我们要求小朋友在某个时间看书,而孩子自己没有这个愿望,为了完成老师的要求,看书时就草草地翻几下,然后告诉老师“我看完了”,这自然就达不到看书的目的。
建议:
可以发挥“同伴老师”的作用。可以让幼儿选好书,然后坐下来和我一起阅读,或者找能看懂这本书的小朋友陪伴一起阅读,这样就不会因为看不懂而没有耐心,也不会为了看书而看书。同时也可以借助同伴的阅读经验,理解画面的内容,享受阅读的快乐。
保育笔记“厕所”风波
前几天的一个下午,我刚从楼上电脑房做完事情回到教室,我们班的保育员阿姨告诉我说:“老师呀,我刚才被孩子们吓了一大跳。”我说:“怎么回事呀?”阿姨说:“刚才有几个小朋友来告诉我说看到厕所里有一条蛇,我吓了一跳,赶紧跑进去一看,原来是拖把上掉下来的一根布条。”我当时看到我的搭班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课,也就没有去细问孩子们。可是,过了一天后,园长来告诉我说:“你们班的一个家长说有孩子在厕所里看到有一条蛇,有的女孩子都吓得不敢上厕所了。”我跟园长解释说:“那纯属误会,是孩子们看错了,将拖把上掉下来的布条看成了所谓的‘蛇’。”因为那天不是我当班,所以我又特地问了一下搭班老师当时的情况。她说是有孩子向她报告说厕所里有‘蛇’,她说认为是孩子们乱说的,因为正在批作业所以也没有太在意,没有马上去证实情况跟孩子们解释清楚。而我以为孩子们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了,所以也没有去跟孩子们解释,所以导致一些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的孩子,回去跟家长说了以后,引起了家长的一些误解和恐慌。
在家长来反映的那天下午,我就问了孩子们当时的情况,有几个孩子说知道是一根布条而不是‘蛇’。我就跟孩子们说以后有事情先要了解事情的真相,自己要看到真实的情况以后再说,不能够人云亦云,更不能够胡编烂造,要做一个真正的小侦探,孩子们都点点头。而家长们也可以先跟我们老师沟通,了解真实的情况,不能够完全相信孩子们的话,因为他们的辨别能力还不够强。
教育随笔:手语风波
今天的课堂再上一堂语言课,内容是看图讲故事,为了帮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我边讲边演示着,孩子们听的可认真了,接着我请孩子们创编刚才的故事,只见琪琪没有讲述,而是在那儿手舞足蹈,同桌的小朋友都盯着她一个人看,看着她的表情和动作,我觉得非常生气,严厉地说出了她的名字,旁边的云云说:“老师,琪琪说这个图上的小朋友是聋哑人,她见过聋哑人,正在给我们打手语呢。”我看了看刚才挂图上的内容,可不是么,真的就像一个聋哑人的故事,我对着琪琪说:“你观察的可真仔细。老师都没有看见,你能把你的故事说给我们大家听听么?”“好的”。琪琪大声的说着自己编的故事,说完了,还说道:“老师,我昨天看了电视上有好多聋哑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我还跟着学习了许多手语呢。”
都说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许多孩子的行为背后是美好的愿望和良好动机,我请全班小朋友跟着琪琪学习手语,同时也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我们只要有耐心去观察了解,才能避免误读孩子的心。
教育随笔:叶子的风波
户外活动中,孩子们最喜欢自由活动了,在这个时候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和玩具。一天,老师用掉下来的树叶帮几个小朋友串起来戴在了头上,几个孩子开心极了,跑着去给小朋友们展示。
“呀!坏了!寒寒把小童的叶子弄坏了!”“你干什麽啊?”听到孩子们的喊声,我急忙跑过去,只见刚刚还是漂亮的花环现在已经是面目全非,还有一部分被寒寒踩在脚底下。
这时,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向我说着。“寒寒抢了小童的花环,然后还踩。”“小童让他还,他都不还!”……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容容像是一下还没有回过神来,只是愣在那什麽也没说。寒寒无辜的说:“不是我,我就是想看看。”“不是!是你抢的然后还踩!”宝宝急了,大声地说。
而此时的寒寒却站在一边仰着头、抱着肩,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看着他的样子,原本打算替他说两句好话的我也生气了。“寒寒!去和小童道歉然后把花环修好!”呜……听到这儿,“我不去!呜……”刚刚还满不在乎的他竟然大哭了起来。
孩子们在“惹祸”后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孩子性格内向,他们的表现常常是内疚、自责,同时会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责;有的孩子性格外向,他们的表现往往是据理力争;而有的孩子自尊心强,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的态度非常强硬,然而在强硬的背后隐藏的是局促不安。寒寒的表现正是后者。我把寒寒带到一边,给他讲了道理:“如果你想要可以和容容商量或是老师帮忙,不能随意抢别人的东西。”
单独的谈话既和他讲了与人交往的方法又使他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所以寒寒的情绪很快平复了下来,还主动去找小童道歉,两个小伙伴又和好如初了,一场踩叶子的风波就这样圆满的结束了。
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生许许多多的突发事件,教师只有善于分析幼儿背后的心理,敏感的察觉到他的需要,及时增进与他的情感交流,消除他的不安,对他的行为给与宽容和理解。才能真正的走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育随笔:拉臭臭风波
今天下班送完最后一个孩子后,刚准备坐下来,有位家长气冲冲地闯进班里来。生气的说:“老师,你怎么回事我们孩子拉裤子里你也不给我们换!”我马上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赶紧说:“不好意思,今天白天我就看见小宝有点难受,觉他可能想拉臭臭,可是劝了他好半天他也不去。直到快放学时我都关注着他担心他拉在裤子里,估计离园的时候他憋不了,我也没发现,真是不好意思,接的时候忘了跟你说一声了。”家长听了我的解释,表情有些缓和,我去抽屉给旁边给宝宝拿出换的衣服,搬个椅子放在宝宝身边,说“快让孩子换一下裤子,家长虽然有些不满,但手里已经在翻找干净衣物了。我们俩忙活了一阵,终于给孩子收拾利索。家长走的时候,我跟着他一直送出幼儿园大门,跟家长讲了一些能够帮助孩子愿意跟老师讲需求的方法,鼓励家长在家多鼓励孩子有事情找老师,家长的怨气全消,客气的跟我打招呼就走了。
从当了幼儿园老师的那天起,我就像一根绷紧了的皮筋儿,最怕孩子送走以后接到家长的电话。刚入班那会,看见班里那31个活蹦乱跳的孩子,恨不得脚后跟都长上眼睛,可是,总有老师看不到的事情发生。就像今天的“尿裤子”事件一样,防不胜防。每年小班里都有那么一两个不喜欢在幼儿园拉臭臭的孩子,比如,有的时候明明看着孩子的表情像是要大便,可就是不愿意去厕所,不一会就拉到裤子里了。其实拉到裤子里也不是大事,老师赶紧帮孩子换衣服,安抚情绪,很快也就没事了。老师最担心的是那些拉了裤子不和老师说的孩子,如果老师及时发现孩子表情不对,就能早早留意着孩子大便的情况:但要是老师因为其他事情没注意到,可能一时也发现不了。这不仅让孩子不舒服,也给老师的工作增加了新挑战。
当然,这时候对孩子来说只是一个学习的阶段鼓励不能完全独立完成很正常。需要成人的及时帮助和鼓励
作为幼儿园老师,在小班新学期刚开始,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排便情况,对于不敢在园所拉臭臭的小朋友更要额外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另外,老师也可以通过讲故事。如厕小游戏、生活常规训练、腿部肌肉锻炼等方法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
教育随笔:值日生风波
教育随笔:值日生风波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孩子们进入大班已经一个学期了,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们在各方面的意识也增长了不少,为了让孩子们的能力得到充分提升,我们也在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说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再比如说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当个小小值日生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任务,值日生该干些什么事情,当个小组长,了解团队的意识。
今天又是新的一周,每周一我们都会轮流换小组长,每两天会换一个值日生,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当上值日生,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当上小组长,单单评老师看幼儿的表现选出来往往都是那些能干的孩子,为让班上每个孩子都公平的当上值日生、小组长,在今天的晨谈中我来了一个小组长、值日生竞标赛,谁想当值日生、小组长的都可以积极的举手,来说说当自己当上小组长了你会怎么做?孩子们都非常踊跃的举手,齐刷刷的一片都想当值日生、小组长,这时我又给孩子们分配了任务和当值日生、小组长应该做到的事情。小组长、值日生每天要认真完成该做的事情,而且小组长、值日生当你们自己表现不好的时候你们的“惩罚”就是双倍的。
孩子们听完我分配的任务和注意事项后,举手的人还是那么的多,都愿意上台来竞选值日生、小组长。孩子们一个个都说着自己当上小组、值日生之后的事情,这时候轮到昊昊小朋友上台了,昊昊小朋友很大声的说:“我不要当值日生,值日生实在是太累了,要做很多的事情,忙也忙死了,我家里从来都不干事情。”当昊昊小朋友说完,全班的小朋友都哄堂大笑起来,有的说昊昊是懒鬼,有的小朋友想想觉得昊昊说的也对自己也跟昊昊一起说不当值日生。这时的教师真的是一场混乱,把我弄了个措手不及。突然想到了一个故事“豆芽兵和酸妹妹”,正好把这个故事分享给了小朋友听,当我给孩子们讲完这个故事后,发现豆芽兵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通过这个故事,也让孩子们知道了帮助老师、嬷嬷、小朋友做事情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就像豆芽兵帮助酸妹妹一样很光荣。这时的昊昊也没有再说什么了,也没再提不愿当值日生、小组长的事情了。
通过一个故事,总算把这场当值日生、小组长的风波平息了,孩子们的热情还是和往常一样。甚至有的小朋友更愿意帮助别人了。
中班教育随笔:电视风波
中午,看电视的时候,我总是习惯的要求孩子们,要安静,要静悄悄的,就算有很好笑的画面也只能小声笑笑就可以了。这天中午,我正忙着准备其他的事情,让孩子们走着看电视,即便有些声音我也没有去管他们,接着声音开始慢慢变大,我听到孩子们子在学习说动画片的对话。
孩子生性活泼好动,当这么多孩子聚在一起时,一个班级孩子讲话的声音分贝更是高,我们总想着如何让孩子安静下来,如何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却忽视了“动”的效果。学习的环境不同,所学习的到的知识内容也不同。
孩子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也不可能是一句话也不讲的,孩子喜欢模仿电视角色中的对话,在没有对话的时候,孩子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当前画面的重要内容,这不正是一种学习的好机会吗,或许我们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要求孩子学会安静是对的,但要看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安静。不是任何时候都不讲话的就是纪律好,常规好。就比如看电视的时候,我想我不会再要求孩子看电视的时候一点声音也不能发出来,而是要求他们认真观看,小声地说话,也要注意到后面的小朋友可能听不到电视机的声音,或者是会影响到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