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好长好长的名字》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5-29

大班语言教案幼儿园。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身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为了将学生的效率提上来,老师会准备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老师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所以你在写幼儿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好长好长的名字》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下面是“幼儿园语言教案《好长好长的名字》”的内容一文。让幼儿了解小狐狸特殊名字的由来,知道名字是区别自己和他人的特殊符号,学会欣赏、接纳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之处,仔细观察图书中出现的各种特殊符号,理解其表达的意思,能合理推断角色间的对话和心理活动,并准确、完整地表述画面内容,理解图书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书中出现的各种特殊符号,理解其表达的意思,能合理推断角色间的对话和心理活动,并准确、完整地表述画面内容。

2.了解小狐狸特殊名字的由来,知道名字是区别自己和他人的特殊符号,学会欣赏、接纳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之处。

3.理解图书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故事多媒体课件,人手一本《好长好长的名字》,演示图片(云朵、波波蛙、红叶鼠等),小组操作教具(名字图卡、云朵图),个体操作教具(小图卡、插入式学具)。

经验准备:

幼儿已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讨论名字,引题激趣——确定支点

1.幼儿说说自己的名字。

2.导入图书《好长好长的名字》。

师:今天,老师带来的书里也发生了关于名字的有趣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

(环节解析:组织关于名字的谈话,可以让幼儿建立起“名字是区别自己和他人的特殊符号”这一经验支架,为下一环节支架点的确立奠定基础)

二、师幼共读,问题引领——搭建支架

1.教师导读故事的前半部分(1页~4页)。

预设提问:

(1)你看到书里的小动物有什么特别的名字?

(2)为什么它叫波波蛙(红叶鼠)?——揭示名字与动物生活环境的关系。

(3)蓝狐狸听到波波蛙(红叶鼠)的名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4)波波蛙(红叶鼠)为什么愿意把名字送给蓝狐狸?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云朵符号图示卡,按照故事顺序排列。

预设提问:

(1)现在蓝狐狸的名字发生了什么变化?

(2)蓝狐狸得到名字后,心里可能怎么想?从哪里看出来的?

3.情节猜想(5页)。

预设提问:

蓝狐狸遇到了绿草蛇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环节解析:教师采用导思式的层层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的细节,让幼儿合理推断角色间的对话和心理活动,并准确、大胆表达,从而实现对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出示云朵图示卡意在引导幼儿关注图片中的提示性线索,猜想、推测故事的发展,接受并理解作品所传递出的语言信息,完成整个图示支架的搭建)

三、自主阅读,小组建构——再现支架

1.幼儿自主阅读图书的中间部分(6页~8页),教师提出阅读要求:阅读姿势正确,有序地翻阅。

预设提问:

蓝狐狸又遇到了哪些动物?蓝狐狸的名字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回忆情节,小组合作用图卡排序,将蓝狐狸好长好长的名字排出来。

预设提问:

(1)蓝狐狸的名字最后变得怎么样了?(好长好长)

(2)蓝狐狸得到这么长的名字,他的心里可能会怎么想呢?

(3)小动物们没有了自己的名字,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名字是区分自己和他人的符号,没有符号会分不清。

(环节解析:让幼儿从自主阅读中实现“发现式学习”,不仅要求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还要积极调动联想能力从书中获得相关信息。运用小组建构策略,幼儿阅读后的思维成果在小组中碰撞,支架在共同的排序操作中再现,并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最终完成了对好长好长名字的建构)

四、完整阅读,经验梳理——撤离支架

1.幼儿阅读图书的后半部分(9页~13页),提出自己的疑问。

预设提问:

(1)你有哪些看不懂的地方或觉得特别好玩的地方?

(2)最后蓝狐狸的名字又变得怎么样了?

(3)为什么会变短?(辅助提问:最后蓝狐狸为什么决定把名字还给大家呢)

2.图片配对:为小动物找到对应的图片进行名字配对。

预设提问:

你还记得这些动物的名字吗?请你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名字。

3.完整阅读。

预设提问:

小动物们的名字都是特定的符号,都有独特的意义,你的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环节解析:设置质疑环节,同时采用倒叙推理的提问,帮助幼儿将阅读内化为自己的经验,达到真正有效的阅读。通过图片配对,培养了幼儿独立理解、记忆的能力,让幼儿从依赖图式支架到最终真正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出的语言信息)

活动反思:

1.注重支架的支持作用。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以一种“后面扶持.前面引导”的搭建方式来支持、扩展幼儿的学习,既实现幼儿与环境、材料(图书、图片等)的互动作用,又实现幼儿与他人(同伴和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

2.科学把握支架的撤离。支架在搭建之后必须有撤离的环节,教师应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判断,巧妙应用支架撤离的策略。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用夹子这一辅助工具将幼儿阅读的每本小图书分隔成三部分,引导幼儿逐次阅读,使支架不断变化,而在最后环节中的图片配对就是教师撤离支架,让幼儿进行自我建构。

幼儿百科:姓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还有小名、别名、绰号、乳名等。广义的姓名包括公民的姓氏和名字以及法人和非法人团体的名称;狭义的姓名仅指公民的姓氏和名字。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好长好长的名字》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好长好长的名字》”。让幼儿借助作品知道名字都有含义,并对名字的由来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在听听、说说、猜猜中了解蓝狐狸长长名字的由来,感受故事的有趣,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猜猜中了解蓝狐狸长长名字的由来,感受故事的有趣。

2、借助作品知道名字都有含义,并对名字的由来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PPT课件、动物的名字符号卡片。

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自己名字的由来。

【活动过程】

一、由蓝狐狸引出故事

1)师:瞧!这是谁?这只狐狸长得很特别哦!

2)小结:长着一身蓝蓝的毛就是这只狐狸特别的地方,所以狐狸妈妈给他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蓝狐狸”。

二、分段欣赏理解故事

1、教师讲故事——蓝狐狸遇见波波蛙和红叶鼠。

1)教师边讲故事边在操作板上出现符号“波波+蓝狐狸”、“红叶+波波+蓝狐狸”。

2)师:现在蓝狐狸的名字叫什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2、教师继续讲故事——蓝狐狸遇见绿草蛇。

1)师:瞧,这次蓝狐狸来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谁?猜一猜,小蛇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幼儿回答,并听小蛇说话的录音)

2)现在蓝狐狸的名字长了吗?

3、幼儿为蓝狐狸添名字。

1)师:蓝狐狸后来还碰到了许多动物,瞧!它先遇到了谁,再遇到谁,最后遇到谁?

2)师:这些动物也都有好听的名字,我们来猜一猜。

3)幼儿商量,帮蓝狐狸添名字。

4、教师继续讲故事——结尾。幼儿帮蓝狐狸还名字。

三、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评价:

1、教师注重教学环节中的情景性——始终在有趣而连贯的情景中穿行,使得活动一气呵成,前后呼应。让孩子们和听课老师在自然的情景中学有所得。

2、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来自于生活的活动是幼儿所喜欢的。“我的名字”基本生活元素运用到活动中去。

评价

1.活动能从幼儿喜欢的图书着手,选择的内容是每个幼儿都有经验的,能充分引起幼儿的共鸣。

2.能利用各种途径引导幼儿了解名字的由来,尤其是图文夹字,更是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

3.教学中有效的提问与良好的师生互动使得每个幼儿能大胆想象,敢于表现,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每个幼儿的关注。

【活动思考】

在“幼儿帮蓝狐狸还名字”这一教学环节,教师提要求时“还”的顺序没有强调,因此幼儿的回答各有不同。因此,思考一是在活动前教师能否明确要求,二是在很长很长名字形成过程中将“+”改成箭头的图示,由下至上形成叠加,在“还”的时候再一步一步退回,以此帮助幼儿理解正向与逆向的名字还法。

一、有效性体现

1、充满了情趣性,让孩子在浓浓的趣味中,感受到了蓝狐狸名字不断变长的过程与趣味性。

2、通过教具的有效使用让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在语言活动中同样都得到了展现。

3、在孩子学习、理解和思维的过程,让教学的公平性也得到了体现。

二、再思考

1、教学目标中知道名字的含义,对自己名字由来进一步探索只在教学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提及,整个教学的中心体现在加名字和还名字的过程,是否可以进行目标的修改,使其更为适切。

目标中让幼儿“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对自己名字由来有探索兴趣”,但在活动中名字环节的导入有一些牵强。由于时间的限制,“名字”一环节的文章没有做透,有意有未尽的遗憾。

2、教师注重活动环节的精致性。

3、教师注重幼儿学习的层次性——两节活动教师注重教学的层层推进,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学,达到活动预期目标。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要充分挖掘作品元素,引导幼儿欣赏优秀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丰富与优美,并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使幼儿能体验阅读活动的乐趣。优秀的绘本往往蕴含丰富的信息,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只停留在对情节的大致了解,要做深层次地挖掘和准确地引导,那么这样的阅读带给孩子的发展是无限的。绘本教学中对幼儿的提问要精心设计突出逻辑思维的引导和创造思维的激发。教师的提问有效,能形成及时适当的应答,合作探究地互动,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绘本中出现了一些幼儿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阅读符号(犹如云朵般的符号:代表角色人物说的、想的事或物)用何种方式引起幼儿关注兴趣并习得相关信息。(从自由阅读中实现“发现式学习”、从师幼共读中实现“提升式学习”、从幼儿再次阅读中实现“感受性学习”。)阅读对于幼儿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阅读活动中我让幼儿去看看讲讲、再看看再讲讲,从看图讲述到幼儿绘制故事情节将语言游戏化,从而提高幼儿的参与性,目的不仅在于让幼儿知道这个故事很奇特,很幽默,还让幼儿在脱离成人能够自主独立阅读。大班的语言要求是能合理的组织并完整的表达一件事情。幼儿语言的发展在个体间的差异是巨大的,通过同伴分享、互相影响和学习的方式是幼儿所喜欢的,这样有助于带动语言发展相对比较弱的幼儿。从尊重幼儿的情感需要出发,鼓励并支持幼儿自主阅读,充分让幼儿与图书、与教师、与同伴对话和互动,创新活动形式,以此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百科:名字是指人或者产品、物体的名称,姓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还有小名、别名、绰号、乳名等。广义的姓名包括公民的姓氏和名字以及法人和非法人团体的名称;狭义的姓名仅指公民的姓氏和名字。为名和字的合称。在中国古代,名、字分开使用。今合称“名字”,则指姓名或名。

【推荐】大班语言教案《好长好长的名字》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猜猜中了解蓝狐狸长长名字的由来,感受故事的有趣。

2、借助作品知道名字都有含义,并对名字的由来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动物的名字符号卡片。

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自己名字的由来。

【活动过程】

一、由蓝狐狸引出故事

1)师:瞧!这是谁?这只狐狸长得很特别哦!

2)小结:长着一身蓝蓝的毛就是这只狐狸特别的地方,所以狐狸妈妈给他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蓝狐狸”。

二、分段欣赏理解故事

1、教师讲故事——蓝狐狸遇见波波蛙和红叶鼠。

1)教师边讲故事边在操作板上出现符号“波波+蓝狐狸”、“红叶+波波+蓝狐狸”。

2)师:现在蓝狐狸的名字叫什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2、教师继续讲故事——蓝狐狸遇见绿草蛇。

1)师:瞧,这次蓝狐狸来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谁?猜一猜,小蛇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幼儿回答,并听小蛇说话的录音)

2)现在蓝狐狸的名字长了吗?

3、幼儿为蓝狐狸添名字。

1)师:蓝狐狸后来还碰到了许多动物,瞧!它先遇到了谁,再遇到谁,最后遇到谁?

2)师:这些动物也都有好听的名字,我们来猜一猜。

3)幼儿商量,帮蓝狐狸添名字。

4、教师继续讲故事——结尾。幼儿帮蓝狐狸还名字。

三、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评价:

1、教师注重教学环节中的情景性——始终在有趣而连贯的情景中穿行,使得活动一气呵成,前后呼应。让孩子们和听课老师在自然的情景中学有所得。

2、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来自于生活的活动是幼儿所喜欢的。“我的名字”基本生活元素运用到活动中去。

评价

1.活动能从幼儿喜欢的图书着手,选择的内容是每个幼儿都有经验的,能充分引起幼儿的共鸣。

2.能利用各种途径引导幼儿了解名字的由来,尤其是图文夹字,更是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

3.教学中有效的提问与良好的师生互动使得每个幼儿能大胆想象,敢于表现,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每个幼儿的关注。

思考

在“幼儿帮蓝狐狸还名字”这一教学环节,教师提要求时“还”的顺序没有强调,因此幼儿的回答各有不同。因此,思考一是在活动前教师能否明确要求,二是在很长很长名字形成过程中将“+”改成箭头的图示,由下至上形成叠加,在“还”的时候再一步一步退回,以此帮助幼儿理解正向与逆向的名字还法。

有效性体现——

1、充满了情趣性,让孩子在浓浓的趣味中,感受到了蓝狐狸名字不断变长的过程与趣味性。

2、通过教具的有效使用让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在语言活动中同样都得到了展现。

3、在孩子学习、理解和思维的过程,让教学的公平性也得到了体现。

再思考——

1、教学目标中知道名字的含义,对自己名字由来进一步探索只在教学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提及,整个教学的中心体现在加名字和还名字的过程,是否可以进行目标的修改,使其更为适切。

目标中让幼儿“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对自己名字由来有探索兴趣”,但在活动中名字环节的导入有一些牵强。由于时间的限制,“名字”一环节的文章没有做透,有意有未尽的遗憾。

2、教师注重活动环节的精致性。

3、教师注重幼儿学习的层次性——两节活动教师注重教学的层层推进,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学,达到活动预期目标。

幼儿园大班教案《好长好长的名字》及教学反思


下面是“幼儿园语言教案《好长好长的名字》”的内容一文。让幼儿借助作品知道名字都有含义,并对名字的由来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在听听、说说、猜猜中了解蓝狐狸长长名字的由来,感受故事的有趣,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猜猜中了解蓝狐狸长长名字的由来,感受故事的有趣。

2、借助作品知道名字都有含义,并对名字的由来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3、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PPT课件、动物的名字符号卡片。

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自己名字的由来。

活动过程:

一、由蓝狐狸引出故事

1)师:瞧!这是谁?这只狐狸长得很特别哦!

2)小结:长着一身蓝蓝的毛就是这只狐狸特别的地方,所以狐狸妈妈给他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蓝狐狸”。

二、分段欣赏理解故事

1、教师讲故事——蓝狐狸遇见波波蛙和红叶鼠。

1)教师边讲故事边在操作板上出现符号“波波+蓝狐狸”、“红叶+波波+蓝狐狸”。

2)师:现在蓝狐狸的名字叫什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2、教师继续讲故事——蓝狐狸遇见绿草蛇。

1)师:瞧,这次蓝狐狸来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谁?猜一猜,小蛇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幼儿回答,并听小蛇说话的录音)

2)现在蓝狐狸的名字长了吗?

3、幼儿为蓝狐狸添名字。

1)师:蓝狐狸后来还碰到了许多动物,瞧!它先遇到了谁,再遇到谁,最后遇到谁?

2)师:这些动物也都有好听的名字,我们来猜一猜。

3)幼儿商量,帮蓝狐狸添名字。

4、教师继续讲故事——结尾。幼儿帮蓝狐狸还名字。

三、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A组

评价:

1、教师注重教学环节中的情景性——始终在有趣而连贯的情景中穿行,使得活动一气呵成,前后呼应。让孩子们和听课老师在自然的情景中学有所得。

2、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来自于生活的活动是幼儿所喜欢的。“我的名字”基本生活元素运用到活动中去。

B组

评价:

1.活动能从幼儿喜欢的图书着手,选择的内容是每个幼儿都有经验的,能充分引起幼儿的共鸣。

2.能利用各种途径引导幼儿了解名字的由来,尤其是图文夹字,更是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

3.教学中有效的提问与良好的师生互动使得每个幼儿能大胆想象,敢于表现,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每个幼儿的关注。

思考:

在“幼儿帮蓝狐狸还名字”这一教学环节,教师提要求时“还”的顺序没有强调,因此幼儿的回答各有不同。因此,思考一是在活动前教师能否明确要求,二是在很长很长名字形成过程中将“+”改成箭头的图示,由下至上形成叠加,在“还”的时候再一步一步退回,以此帮助幼儿理解正向与逆向的名字还法。

C组

有效性体现——

1、充满了情趣性,让孩子在浓浓的趣味中,感受到了蓝狐狸名字不断变长的过程与趣味性。

2、通过教具的有效使用让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在语言活动中同样都得到了展现。

3、在孩子学习、理解和思维的过程,让教学的公平性也得到了体现。

活动反思

教学目标中知道名字的含义,对自己名字由来进一步探索只在教学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提及,整个教学的中心体现在加名字和还名字的过程,是否可以进行目标的修改,使其更为适切。目标中让幼儿“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对自己名字由来有探索兴趣”,但在活动中名字环节的导入有一些牵强。由于时间的限制,“名字”一环节的文章没有做透,有意有未尽的遗憾,教师注重活动环节的精致性。教师注重幼儿学习的层次性——两节活动教师注重教学的层层推进,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学,达到活动预期目标。

幼儿百科:姓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还有小名、别名、绰号、乳名等。广义的姓名包括公民的姓氏和名字以及法人和非法人团体的名称;狭义的姓名仅指公民的姓氏和名字。为名和字的合称。在中国古代,名、字分开使用。今合称“名字”,则指姓名或名。

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评价《好长好长的名字》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猜猜中了解蓝狐狸长长名字的由来,感受故事的有趣。

2、借助作品知道名字都有含义,并对名字的由来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动物的名字符号卡片。

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自己名字的由来。

活动过程:

一、由蓝狐狸引出故事

1)师:瞧!这是谁? 这只狐狸长得很特别哦!

2)小结:长着一身蓝蓝的毛就是这只狐狸特别的地方,所以狐狸妈妈给他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蓝狐狸”。

二、分段欣赏理解故事

1、教师讲故事——蓝狐狸遇见波波蛙和红叶鼠。

1)教师边讲故事边在操作板上出现符号“波波+蓝狐狸”、“红叶+波波+蓝狐狸”。

2)师:现在蓝狐狸的名字叫什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2、教师继续讲故事——蓝狐狸遇见绿草蛇。

1)师:瞧,这次蓝狐狸来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谁?猜一猜,小蛇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幼儿回答,并听小蛇说话的录音)

2)现在蓝狐狸的名字长了吗?

3、幼儿为蓝狐狸添名字。

1)师:蓝狐狸后来还碰到了许多动物,瞧!它先遇到了谁,再遇到谁,最后遇到谁?

2)师:这些动物也都有好听的名字,我们来猜一猜。

3)幼儿商量,帮蓝狐狸添名字。

4、教师继续讲故事——结尾。幼儿帮蓝狐狸还名字。

三、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A组

评价:

1、教师注重教学环节中的情景性——始终在有趣而连贯的情景中穿行,使得活动一气呵成,前后呼应。让孩子们和听课老师在自然的情景中学有所得。

2、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来自于生活的活动是幼儿所喜欢的。“我的名字”基本生活元素运用到活动中去。

B组

评价:

1. 活动能从幼儿喜欢的图书着手,选择的内容是每个幼儿都有经验的,能充分引起幼儿的共鸣。

2. 能利用各种途径引导幼儿了解名字的由来,尤其是图文夹字,更是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

3. 教学中有效的提问与良好的师生互动使得每个幼儿能大胆想象,敢于表现,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每个幼儿的关注。

思考:

在“幼儿帮蓝狐狸还名字”这一教学环节,教师提要求时“还”的顺序没有强调,因此幼儿的回答各有不同。因此,思考一是在活动前教师能否明确要求,二是在很长很长名字形成过程中将“+”改成箭头的图示,由下至上形成叠加,在“还”的时候再一步一步退回,以此帮助幼儿理解正向与逆向的名字还法。

C组

有效性体现——

1、充满了情趣性,让孩子在浓浓的趣味中,感受到了蓝狐狸名字不断变长的过程与趣味性。

2、通过教具的有效使用让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在语言活动中同样都得到了展现。

3、在孩子学习、理解和思维的过程,让教学的公平性也得到了体现。

再思考——

1、教学目标中知道名字的含义,对自己名字由来进一步探索只在教学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提及,整个教学的中心体现在加名字和还名字的过程,是否可以进行目标的修改,使其更为适切。

目标中让幼儿“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对自己名字由来有探索兴趣”,但在活动中名字环节的导入有一些牵强。由于时间的限制,“名字”一环节的文章没有做透,有意有未尽的遗憾。

2、教师注重活动环节的精致性。

3、教师注重幼儿学习的层次性——两节活动教师注重教学的层层推进,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学,达到活动预期目标。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好长好长的名字》及教学反思》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大班语言教案幼儿园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推荐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好长好长的名字》”。让幼儿借助作品知道名字都有含义,并对名字的由来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在听听、说说、猜猜中了解蓝狐狸长长名字的由来,感受故事的有趣,让幼儿大胆表达自...

2020-05-26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猜猜中了解蓝狐狸长长名字的由来,感受故事的有趣。 2、借助作品知道名字都有含义,并对名字的由来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动物的名字符号卡片。 经验...

2021-09-28 阅读全文

下面是“幼儿园语言教案《好长好长的名字》”的内容一文。让幼儿借助作品知道名字都有含义,并对名字的由来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在听听、说说、猜猜中了解蓝狐狸长长名字的由来,感受故事的有趣,理解故事内容,记清...

2020-06-1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猜猜中了解蓝狐狸长长名字的由来,感受故事的有趣。 2、借助作品知道名字都有含义,并对名字的由来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动物的名字符号卡片。 经验准备...

2021-09-14 阅读全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父子间的亲情。 2、认识各种电话,了解其主要功能,感受电话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孩子们,你们的家乡在哪?...

2021-07-2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