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主动学习理念指导下的入园准备

发布时间:2020-01-11

幼儿园学习故事。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教师与家长都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幼儿主动学习理念指导下的入园准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大多数人都认为幼儿入园焦虑是正常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分离焦虑会自然消退。但是,作为专业的幼儿教育者,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深深地知道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想一些办法或策略应对或减轻这样的状况,而是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这些状况背后体现了家庭教养中存在的哪些问题,幼儿园和教师可以从哪里入手,家园配合帮助幼儿做好更充足的入园准备,切实有效地缓解分离焦虑。幼儿为什么会产生分离焦虑?海森高幼儿主动学习总结有以下几点原因:对幼儿园的新环境不熟悉,对一日常规不熟悉,对老师和小朋友不熟悉,不知道妈妈是否还会回来接我,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等等。针对这些原因,又提出了五大策略,分别是:幼儿建立起对父母的信任感;熟悉幼儿园环境;熟悉幼儿园的一日常规;建立和老师的信任感;认识一两个一同入园的小朋友。在海森高幼儿主动学习课程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我园在一日常规、环境创设、观察评价、师幼互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何借鉴缓解入园焦虑五大策略,并将这些经验运用于新生入园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成为我们主动学习课程园本化推进的一个课题。2015年9月,新生入园,我们运用了海森高入园准备策略,短短几天,孩子们就已经非常适应了,成为我们幼儿园幼儿分离焦虑持续时间最短的一次。我们具体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点评:分离焦虑虽是普遍问题,但是幼儿园却能够从主动学习的课程体系出发,结合已经获得的理念和经验,尤其是分离焦虑五大策略,在过去仅仅是入园后对焦虑给予安抚的基础上,往前延伸,进行有效预防的尝试,是非常值得肯定和赞赏的。幼儿园需要为家长提供更具体有效的支持策略,具体到怎么做,怎么说,而非简单地介绍原则。事实证明,幼儿园初获成效。1短暂分离帮助幼儿建立对父母的信任感幼儿对父母的信任感是安全依恋关系的表现。在家访工作中,我们向家长了解幼儿之前是否有过与父母或看护者短暂的分离体验,如果有,幼儿的表现如何;如果没有,建议家长和幼儿尝试进行短暂的分离体验。如在家里或在外面玩耍时,妈妈可以站在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或者离开幼儿的视线一会儿。注意,离开之前要很明确地告诉幼儿妈妈一定会回来,回来之后,再给幼儿一个大大的拥抱以示鼓励。然后再次重复这个过程。另外,还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在熟悉的好朋友家里玩一会儿,然后妈妈再前去接他回家。有了这样短暂分离的成功经验,孩子会发现,每次妈妈离开我,都会再回来接我,这样就逐渐建立起了幼儿对父母的信任。当然,孩子在进行分离练习时有可能会出现哭闹情绪,为此,我们也给家长介绍了海森高情绪安抚的策略,帮助家长练习如何说如何做,接纳、认可和安抚孩子的情绪。另外,在亲子入园体验阶段,幼儿园还专门设计了亲子短暂分离的活动:教师带着家长去参观故事屋,孩子们等爸爸妈妈回来。分开之前,爸爸妈妈需向幼儿说明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回来之后,爸爸妈妈给予幼儿及时的安抚与语言鼓励,让幼儿相信爸爸妈妈的语言和行为是一致的。入园后,家长和教师都要向幼儿明确说明妈妈一定会来接他的;离园时,教师和家长也要向幼儿描述妈妈确实来接他了。这样重复的语言和行为强化能够帮助幼儿对父母建立起更好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对缓解入园焦虑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点评: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把你一个人送到非洲,陌生的环境,一个人也不认识,语言不通,你是什么心情?是不是很忐忑?孩子入园到了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就是这种感受。如果之前没有和看护人分离的经验,孩子不知道家长还会不会来接,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安全的,心里会是多么的恐惧啊!所以,幼儿园应该提早向家长介绍在安全可信任的环境下和孩子短暂分离的重要性,并且具体到如何说每一句话,帮助家长建立这样的意识并敢于尝试,才真的能帮助孩子做好准备。点评:很多家长会在跟孩子道别的时候说:"宝贝乖啊,妈妈5点半就来接你啊!"或者说:"宝宝,妈妈一定第一个来接你!"这些说法都有问题。首先,几点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其次,如果跟孩子说了第一个来接,却没成为第一个,孩子会特别失望,当别的孩子被第一个接走之后,孩子可能就会开始哭闹。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用一日流程的最后一个活动作为接孩子的信号,帮助孩子建立合理期望。如"宝贝,你吃完晚饭,妈妈就来接你了。"这个时间对孩子来说是有意义的,再配合下面提到的"熟悉常规"策略,就会不断帮孩子强化:"妈妈会来接我,会在我吃完晚饭的时候来接我。"这样,当他想妈妈了,就渐渐不会通过哭闹来表达了,而是盼着吃晚饭,随着对一日流程的熟悉,他渐渐就会适应这个等待的过程。2自制"常规"绘本帮助幼儿熟悉一日常规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的主要流程和内容,刚入园小班的孩子,如果能够熟悉一日常规,了解自己每天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内心才会充满安全感和把控感。为此,我园专门制作了介绍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绘本小册子:《快快乐乐去游玩》,通过故事和幼儿园真实的环境与活动的图片,向幼儿和家长展示了我园的一日常规。绘本的主人公是快快和乐乐,他们每天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幼儿园,然后跟爸爸妈妈说再见。快快和乐乐跟着老师走进教室,先把书包和衣服放在自己的小柜子里,接着来到操场上跟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运动运动,然后再回到教室摆放好自己的椅子、毛巾和水杯,就可以吃香喷喷的早餐了。吃完早餐的区域游戏时间,快快和乐乐可以玩他们喜欢的玩具,还能跟他们喜欢的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饿了渴了,还可以吃加餐,有美味的饼干和蛋糕呢。接下来,快快、乐乐和小朋友们都跟着老师一起去操场玩,玩得肚子"咕咕"叫了,就需要回教室吃午餐、睡午觉,起床后还有好吃的水果哦!下午,快快、乐乐跟老师一起玩集体游戏,最后,快快、乐乐晚餐吃得饱饱的,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家长为幼儿讲述《快快乐乐去游玩》时,慢慢地将幼儿带入了故事,体会故事主人公做的事情和他们的感受,并为幼儿提供了在故事中想象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的机会,潜移默化中,幼儿就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有了大致的印象,并在内心形成安全的依托。入园后,教师也把一日常规的适应当作幼儿入园初期的重要工作,耐心接纳每个孩子的反应,利用环境暗示和提示性的语言提醒幼儿要进入下一个环节的行为。在幼儿能听懂并执行指令,甚至出现自主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时,教师需要及时描述幼儿的行为,强调行为与常规之间的连接,并进行鼓励。点评:入园之前,幼儿园为孩子提供这样的"常规绘本"非常好,老师在家访的时候可以向家长介绍如何给孩子阅读,比如将主人公换成自己孩子的名字,把自己班老师的名字加进去,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小朋友去了解每天在幼儿园固定的生活流程,了解在幼儿园会做什么,慢慢就会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向往,并帮孩子建立一定的安全感。在海森高教室里面,还要在孩子都能看到的地方张贴一日流程表。一般用孩子们活动的照片或者图画,配合文字的形式来表现,并配有一个类似箭头或者磁力扣的提示物。每当进行到下一个环节,小朋友就把提示物放到代表下一项活动的图片上,很直观地告诉小朋友下一个是什么活动。一日流程要固定,孩子才会建立对环境的信任感与掌控感,所以在海森高的教室中,一日流程及其名称都是固定的,如果有变动,例如有来访者,或者远足活动,老师都会在晨会上告知小朋友,帮助他们预期变化。3主动学习环境的创设帮助幼儿熟悉教室亲子入园体验阶段,会有专门的教室区域活动体验和户外大型玩具活动时间。幼儿看到这里有很多新鲜好玩的玩具,并能随自己的兴趣探索游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对环境的陌生感。以教室为例,在幼儿主动学习环境创设下,我们的教室分为五大区角:家庭区、艺术区、积木区、图书区、玩具区,这些区角仅仅是材料分类存放的地方,并不限定区角的功能和入区人数。所以,教师完全尊重幼儿的选择和意图,避免了对幼儿的限制,也避免了给幼儿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材料的选择和投放以开放性低结构材料为主,并有大量的真实的生活用品。以小班宝宝最喜欢的家庭区为例,这里有厨房里常用的瓶瓶罐罐、锅碗瓢盆,有爸爸妈妈平时穿的衣服、背包、鞋子、眼镜、手套等,有打扫房间的清洁工具,有手电筒、照相机,还有娃娃以及娃娃的小衣服、纸尿裤……这些都是在家中幼儿常见却又不被允许或鼓励使用和探索的物品,在幼儿园的教室里,竟然可以自由地把玩,孩子们玩得都不想出来了!那些诸如橡皮泥、拼插积木、毛根、各种小人偶等开放性材料,也让孩子们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自由操作和想象。材料的存取遵循"看得见、找得到、拿得到、放回去"的原则,幼儿可以直观清楚地看到玩具柜上的材料,并方便获取,从而能快速专注地投入到游戏中。总之,我们的环境创设以幼儿为本,符合幼儿的游戏需要,并帮助幼儿获得成就感,从而让幼儿快速地喜欢上我们的教室。点评:开放的区角规则和有准备的教学环境为孩子提供了空间上的安全感和自由感。正如文中所介绍的,在家里不能碰、不能玩儿的材料,在教室里面他们可以尽情探索,而且还会慢慢知道这些材料放在哪里,怎么拿到,怎么放回,并按照自己的意图自由操作,也不会因为拿不到、打不开而不时向老师求助,或者因为沮丧而放弃实现自己的意图和想法。在主动学习的教室环境中,孩子对教室和材料都有掌控杈,情绪更积极愉悦,也利于逐渐培养自信。4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帮助幼儿熟悉班里身边的人同伴关系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幼儿园里看到有认识的小伙伴,或者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结伴上幼儿园,能够极大地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所以在家访过程中,教师会详细了解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情况,并向家长提供一些促进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建议,提前认识一同入园的小朋友,创造更多在一起玩耍的机会。在亲子入园体验阶段,教师会设计一些促进家长之间和幼儿之间交往的游戏;入园后,教师也会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区角游戏时间,鼓励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同时还向家长群展示幼儿在园与同伴交往的情况,以便家长了解和配合。点评:如果在入园之前就能提前认识同班小朋友,平时能够多多接触,在入园之初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帮助,这种感觉颇有点像"老乡见老乡"。虽然环境还有些陌生,但是教室里面有孩子认识的小朋友,他们一起去过动物园,还一起在小区里面打秋千和滑滑梯,这样孩子在新入园的时候会增强同伴交往的安全感,更利于融入新的环境。5师幼互动的策略帮助幼儿建立对老师的信任感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信任感对于缓解入园焦虑至关重要!我园教师通过学习幼儿主动学习课程理念,开始更深刻地理解幼儿是如何学习的;通过观察评价专题的学习,开始以更专业的视角解读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水平;通过师幼互动专题的学习,开始尝试使用支持幼儿实现游戏意图的策略,真正把尊重幼儿落在实处。入园前的家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开始,也是幼儿与教师建立信任感的最佳时机。后来的事实也表明,相对于未曾见过教师的幼儿,家访中见过教师并有很好的互动的幼儿其入园焦虑就会少一些;在师幼互动过程中,相对于指令式互动的教师,跟随幼儿意图、与幼儿以同等水平共同游戏的支持性教师更容易赢得幼儿的信任和青睐。有个孩子叫大龙,家访中,老师发现,大龙的妈妈常常以强制性的语言和行为回应大龙,大龙的情绪很不稳定,也不专注。于是,教师尝试与大龙互动,蹲下来,以和大龙同等的高度和游戏水平参与到了大龙的游戏中--一起玩乐高。老师尝试使用了"描述大龙的行为表示尊重,重复大龙的语言表示认可,提供材料支持大龙的想法,描述大龙作品的细节表示欣赏和鼓励"等师幼互动策略,结果发现,面对原本陌生的老师,大龙并没有出现反抗和逃避,反而更专注于游戏,更喜欢亲近老师,和老师一起玩。入园后,正是因为这次家访中和老师一起玩的经验给了孩子积极的情绪体验,建立了良好的信任感,大龙没有出现任何焦虑情绪。入园后,更是在教室里老师所提供的自主空间内,在老师创设的平等尊重的师幼互动情境下,实现自己的游戏意图,获得成就感。幼儿园有很多大龙这样的孩子,幸运地在海森高幼儿主动学习的科学理念和有效策略下,成功地迈出了主动学习的第一步!点评:支持性师幼互动的基础是教师对孩子的尊重,孩子对于教师的信任。幼儿园能在孩子入园之前家访时就利用主动学习师幼互动策略帮助孩子和老师建立彼此熟悉和信任的关系,是非常有价值的!问过多问题、甚至刻意考验孩子是不是知道或者是不是会做,还有太急于教孩子的老师,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紧迫感,尤其是入园之初,反而容易加重焦虑。让小宝宝安全地,按照自己的节奏适应游戏和生活,更需要老师耐心地陪伴,以和孩子同等的水平参与游戏,并用"描述、重复、延伸、重构"语言沟通8字经和孩子沟通,孩子就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认可。这项策略最难,却也是最重要的,当我们建立了一个支持型的师幼互动氛围,教师支持孩子成功实现自己的意图,获得成功经验,孩子才真正地信任老师,信任这个环境,从而成为积极的主动学习者!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入园准备


入园准备

一、克服分离综合症

1、父母上班的时候或出去的时候,不要偷偷跑掉,要告诉孩子我要去上班或办事,什么时候回来,并给孩子一个拥抱加亲吻。让孩子心里明白父母不会突然消失,而是去干什么事情去了,一会就会再见到。

2、父母应对措施

a.不要表现得焦虑要让孩子感觉到去幼儿园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是他成长旅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b.上幼儿园回来如果有些方面有倒退比如黏人啦比如脾气不好啦之类的尽最大可能容忍用足够的耐心和爱来弥补他

3、应对拍打敏感期

如果碰到小孩子争抢一个玩具,大一些可以教会他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比如去玩别的玩具啊比如等人家玩好再玩。

二、独立意识练习

1、延迟满足,学会等待

最近我发现有些行为有些改变了比如他很强调物主权拿了一样东西就说“我的。我的”然后绝不放手即使我说妈妈帮你打开妈妈帮你拿着他也不交出来。

什么东西都要靠抢先才能够占有这不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游戏法则。。。

比如童童想得到一样东西,那么我会让他帮我去拿一样东西或者做一件事情才会满足他的需求。

要等待就是啥事情都拖一拖。。。

比如他说要喝水我就:等一下哦~~妈妈洗个手给你倒~~要么~~杯子脏了我去洗洗再给你倒~~

比如洗澡洗好要浴巾了我就:你自己玩会儿,我去拿~~然后回房间看会儿电视喝口水她先前玩得高兴无所谓玩一会儿了会叫:妈妈来~~我说你从1数到10我就来了。。。

反正都是雕虫小技相信你一定能举一反三想出很多方法来的。。。

一开始可能是等三秒后面可以越拉越长不过也要注意分寸别把孩子真惹急了

其实“等待”是那么简单只需要大人多耐心一点。。。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培养等待要吃好吃了假装磨磨蹭蹭一点点舀到小碗里孩子如果心急就得到的少越是耐心就得到的越多。。。反正有心的话要培养孩子学会等待是很容易的事情。。。一开始是1秒钟以后就可能是1分钟10分钟.。。。。。

2、巧妙应对孩子的拒绝

有时候童童不喜欢或者不愿意做一些事情,我就给他做单选题绝对不做多选题。

比如,我不想洗手,满屋跑就是不去,耍赖就是不去!

方法:A姥姥带童童洗手B妈妈带童童去洗手选A还是B?一般童童会选A。

无论选哪项,结果都是洗手。

家长千万不要把“不”字放在前面,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时间长了孩子不愿意听了更不愿意去做了。

吃大虾,童童不想吃。我把虾掰两半。A吃虾头B吃虾尾巴童童会选择B,吃了虾尾,我再取个虾尾,问他你怎么老喜欢吃洗屁股呢,把虾头和虾尾调换,选A还是B?童童就特别开心,以为给他做游戏。虽然吃不多,兴趣没了也就不吃了,但总算可以进肚一些。

3、分床

天热了,离入园时间越来越近了,决定给童童分床了。

给他支了方形三门密封蚊帐带防蚊布得那种,就直接给扔小床上了,小伙子从没闹过,有时候会说妈妈和我一起睡吧,我告诉他,妈妈睡大床,童童睡小床,一人一张床,而且童童的床非常漂亮像小兔子家的小房子。而后童童就不再说什么了。

值得庆幸的是,我坚持了十一个月的夜里定点把尿训练,终于略见成效,这几天自己有尿了会大叫:“妈妈我要尿尿!”尽管昨晚发现凉席上一小点尿液,我还是决定今天睡觉的时候告诉他以后我不再夜里叫你尿尿了,有尿自己主动叫妈妈。两年十一个月以来我从没睡过一个整夜觉,好想痛痛快快的睡一晚上啊。

4、会自己穿裤子了

原来买过一本书《阿力会自己穿裤子了》教给童童穿裤子的方法。

姥姥给童童新做的裤子,童童看到了,自己穿上提着裤子去照镜子。

5、自己去厕所尿尿训练

几个月前姥姥就开始训练了,自己跑到厕所脱下裤子,扶着鸡鸡对着马桶撒尿。最近有些反弹,赖在沙发上非要大人给他拿尿罐。

三、心态准备

入园前期教育

为童童准备了《巧虎——我上幼儿园》光盘,《小兔汤姆上幼儿园》书。

我对童童说:“童童,你过几天就上幼儿园了,姥姥不会陪着你,在那里只有老师和小伙伴。”

童童很认真的对我说:“妈妈,我不哭!”

四、物质准备

韩国小企鹅带盖不锈钢杯子,买完之后我这当妈的越看越喜欢,爱不释手,不舍得拿幼儿园去,还是拿4块钱的不锈钢杯子去吧,好的留在家里我可以看着。呵呵。

人造棉、七孔棉被褥、凉席

刺绣名字贴40个

五、体检准备

常规检查

身高:100cm体重:31.8g

心肝肺肝功(抽血,需要空腹)

值得骄傲的是,童童抽了两管血,期间爸爸用手挡着他的视线,我不停地给他讲着故事,护士新手居然扎了童童四针,有时针里面游走找血管,童童痛的脸色暗淡神情紧张,但最终没有掉一滴眼泪。事后我问童童痛不痛。答:痛!第一次去医院扎针没想到挨了五针,为避免以后再扎顺便把微量元素查了,没想到大夫说血液凝固了要再取指血,无奈补上一针。童童继续保持冷静。

六、园区考察

1、家近是个宝。这是第一条件。

2、班级人数。人数太多老师照顾不过来,疾病传染严重。

3、老师的态度。是否尊重孩子。

4、价格因素。我认同的价格1000-2000,多了就等于我家一个人要给幼儿园打工了,再者小小年纪不途学到啥,只为保育,安全快乐第一。

幼儿园规模,我并不在意,只要有好的老师反而家庭式幼儿园更适合,规模大理念高的幼儿园不排除商业运作、行业炒作,三四千的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没有必要我始终艰辛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一份爱不是仅仅建立在喂哺关系上的作为母亲最伟大的爱就是让孩子慢慢地独立我不断提醒自己: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

孩子入园的各项准备


物质准备

被褥

把幼儿园发的的被褥(或者自备),洗好晒好缝上宝贝的名字(淘宝有定做卡通姓名贴的店铺)。这样,孩子在幼儿园睡觉的时候就不会孤单了吧。

书包

为宝贝准备好上幼儿园用的小书包,每天背一背,告诉他很神气,提前进入幼儿园的状态。

衣服

多准备一些舒适衣服,舍弃那些为了扮酷而买的不易穿脱、有装饰物的衣服,另外要多准备几件换洗的衣服备用,宝贝年龄小,换了环境容易紧张而尿裤子。

鞋子

幼儿园户外活动较多,老师要照看许多孩子,终归不比在家里几个大人看着的环境安全,选择舒适的鞋子就是给宝贝最好的保护。

玩具

如果幼儿园允许,给宝贝带一两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吧,手里拿着自己熟悉的东西,宝贝的安全感就会多一些吧。

生活准备

锻炼自己吃饭喝水

如果会自己吃饭喝水那是最好了,如果不会那就利用入园前的这段时间,好好锻炼他,让宝贝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总不会吃亏的。

训练

除了让宝贝学会自己如厕,也要不断给予言语暗示,告诉他有了便意尿意一定及时说出来,不要等到憋不住了才说。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宝贝大便的规律,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训练穿脱鞋和衣服

入园时天气还较热,一般穿的是单衣,现在就鼓励宝贝自己脱、提裤子,睡觉时自己脱鞋,掌握最简单的生活技能,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基础。

训练独立入睡

在幼儿园吃完饭就要午睡一会,时间一般为两个小时,宝贝在家一般都是大人哄睡,为了不让他在入园后睡觉的时候想家,现在就训练他自己入睡,给他看幼儿园寝室的照片,告诉他上了幼儿园就要自己睡觉了。

训练规律的作息

幼儿园都有规定的作息时间,不能像在家里那样,想怎样就怎样,尤其要为宝贝建立良好的午睡习惯,所以,一定要利用入园前的时间,尤其是剩下一周的时间里,帮宝贝调整生物钟,最重要的是,帮助宝宝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语言准备

引导准确表达需求

三岁的孩子词汇量已经足够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但是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他未必会去主动表达,现在就要带领他做些练习啦,这个时候需要进行适时的引导,鼓励他在幼儿园口渴时,想上大小便时,要主动的告诉老师,身体不舒服时也要学会告诉老师并且能用手指出具体的位置。

训练尽量说普通话

一般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的,或多或少会跟着老人说方言,这个时候需要适时纠正了,告诉宝贝,发音要尽量的准确,不然老师和小朋友会听不懂的。

心理准备

带孩子参观幼儿园

记得抽时间带宝贝到幼儿园附近参观,让宝贝了解周围的环境,认识老师及小朋友,看看幼儿园里大型户外运动玩具,了解自己将来要长期生活的环境,并逐渐认同幼儿园这个环境,感觉不那么陌生。

读关于幼儿园的绘本

关于幼儿园的书有很多很多,选择一二本在宝贝上幼儿园前读一读,普及一下幼儿园的常识,可以缓解一下宝贝的焦虑。比如《我爱幼儿园》,虽然故事很长,但是故事很有趣,也许不知不觉地,宝贝会期盼幼儿园的生活哦!

关注今天我们推送的首条内容,有幼儿园相关的绘本推荐哦!或回复“入园”提取。

模仿在幼儿园的场景

为了宝贝对幼儿园、老师与小朋友的熟悉感与认同感,可以将幼儿园有趣的事情描述给他听,并且在家玩一些幼儿园角色扮演的游戏,让他提前感受一下幼儿园的场景。

鼓励多和身边小朋友交往

趁着入园前还有周末,约三两朋友带着孩子一起聚聚,和同龄的小朋友多玩玩,鼓励宝贝和伙伴们分享家中的玩具和食物,进一步让他学习如何进行人际交流,提高宝贝的合群能力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呢。

写在最后

也许,我们做出了如此种种的努力之后,宝贝入园的第一天,仍然会忍不住哭泣,但是,请相信,这天的泪水就像小鹰拍打翅膀奋力高飞的那第一跃,艰辛但是有益。我们家长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阻挡孩子的眼泪,而是陪伴孩子用坚定的脚步走向人生的新阶段。

正如《我爱幼儿园》里的小莱昂所说:“在幼儿园里,我有许多朋友。有时我会哭,有时我会笑。在幼儿园里,我长大了!”

幼儿入园前家长准备攻略


父母准备攻略:作积极暗示与老师密切配合

父母不要对孩子作消极的心理暗示

不利暗示一:“你再不乖,过两天就送你去幼儿园。”

不利暗示二:“这两天让宝宝多玩玩吧,过几天就要到幼儿园里去收骨头了。”

有的父母在送孩子入园前,经常会在孩子耳边吹这样的风或无意中这样说,但这样的言语对孩子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在孩子意识中会认为幼儿园就是惩罚自己的地方,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在入园前就产生抵触情绪。

而积极的心理暗示是相当重要的,华师大幼儿园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小范围调查,向一些刚入园就特别能适应幼儿园生活、不哭不闹的孩子父母作了一些咨询,发现这些父母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入园之前都曾经说过鼓励性质的话,比如有的父母告诉孩子:“宝宝这几天真乖,我们过两天到幼儿园去”,或者告诉孩子“幼儿园里也有许多跟你一样乖的好宝宝,我们去找他们玩好不好啊?”之类的话。这样的鼓励对孩子有很积极的影响。

要带孩子熟悉环境,减少焦虑

建议父母在入园前,可以带着孩子到所就读的幼儿园附近散步活动,如果幼儿园允许,还可以到园中的活动场地进行玩耍,暗示孩子“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以后要做幼儿园的好宝宝”等,这样孩子正式入园时,就会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

重视老师入园前的家访

很多幼儿园在孩子入园前都会安排老师上门家访,这是父母、孩子与老师沟通的好机会。父母一定要安排出时间,并且一定要让孩子在家,让孩子尽早地认识老师。果果幼儿园要求家访的老师要了解比如孩子睡眠时间的长短、睡觉时有没有特别喜欢抱的东西、是否仍在使用尿布等,此时父母尽管畅所欲言。

充分信任幼儿园的教育,以缓解孩子焦虑的情绪

孩子刚到幼儿园一定会经历一段适应期,有的孩子第一天入园还很开心,可是第二、三天就哭着闹着不想去上学了。其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孩子第一天还比较有新鲜感,等到接下来几天“反应过来”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那肯定是要哭闹的。这个时候父母尽量不要有过多的猜测,而是要尽量相信幼儿园,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幼儿园的喜欢,这样孩子慢慢也会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的。

特别提醒

要学会“狠心”

有些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声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还有的中途来看望,这样孩子的哭闹时间会延长、次数会增多。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孩子就会知道只要哭闹就可以不去上幼儿园了。

新生入园宜早接

刚入园的幼儿特别希望父母早点来接,体验与父母团聚的欣慰,否则,孩子会产生孤独、失落、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使孩子更怕上幼儿园。

宝宝适应攻略

宝宝可能会出现的2种不适应情况

情况一,怕见陌生人和陌生环境

明明和小云刚进幼儿园时,都有一些“反常”。明明很容易大吵大闹,哭得天昏地暗,小云却是太安静了,以前在家里很喜欢玩的游戏,也不感兴趣了,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若有所思的样子。

对策:大多数孩子见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通常会不适应,但是反应出来的行为可能会相差很大。有的孩子大哭大闹,情绪激动,有些孩子则显得异常安静。对于情绪激动的孩子,老师和父母会格外重视,及时地去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是对于异常安静的孩子,父母和老师往往会忽略,以为孩子“很听话”就不加以重视。其实,这样的“乖”孩子,往往也是不适应陌生环境的,只是因为知道“即使哭闹,爸爸妈妈还是会送自己上幼儿园的”,就停止了“反抗”,但是心里还是不开心的,还是害怕陌生环境,如果再受到忽略,对于心理的成长就想当不利。因此老师和父母对于异常安静的孩子要格外关注。

情况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易生病

圆圆平时在家里睡觉吃饭都特别香,但是刚上了幼儿园就彻底改变了。一到午睡时间就哭闹,胃口也很不好,饭量不足平时的二分之一,而且没几天就发热生病了。

对策:孩子睡觉时防范意识特别强,尤其是换了陌生的环境,没有父母在身边哄着,睡前特别容易哭闹,也就是平时常说的“作觉”。同时,由于幼儿园饭菜和家里的口味有所差别,而且取消了喂养方式,所以孩子在幼儿园往往吃得很少,甚至不吃。这在一开始阶段都是很正常的。一般来说,孩子不想午睡,幼儿园的老师一般会轻轻抚摸孩子的额头,让孩子安静下来直到入眠。至于孩子吃得不多,父母可以准备一些食品让孩子带去幼儿园,当宝宝从一个被精心照顾的小环境进入到集体的大环境后,他的饮食起居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生理上会有不适应的感觉。宝宝接触的小朋友多了,环境复杂了,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机会也就多了,患病的次数就会相应增多。但是宝宝的身体对各种接触到的病原体也会产生抗体,所以他的抗病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适龄宝宝入园准备手册


9月份,新的一批“小豆丁”就要走向社会,开始自己的幼儿园生涯了。这对这些宝宝来说都是一种转折,这种转折往往会掺杂着宝宝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家长们于心不忍的无奈,这期间必将伴随着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难以入眠……

许多家长迫切想知道怎样为即将迈入幼儿园的宝宝做全面的准备。那么,作为家长,特别是隔代家长,如何帮助宝宝度过这样一个转折期呢?为了让父母们能够轻松地度过这个“宝宝的第二次断奶期”,本期健康版邀请了浙江省中医院预防保健科科长汤军一同制定了“宝宝入园准备手册”,从各方面为家长布置好预习工作,与大家一起应对“成长的烦恼”。

防病准备篇:第一学期是“生病高峰”

症状:严重的焦虑情绪

有些宝宝进了幼儿园以后,就突然有了严重的焦虑情绪,常常会抱着自己家里带来的东西,搬个小凳子坐在门口等妈妈来接。省中医院预防保健科科长汤军说,这其实是“分离焦虑”。大部分幼儿都会出现“分离焦虑”,这种焦虑的产生其实也很自然,宝宝们平时和亲人之间会产生强烈的依恋感,一旦进入了新的环境,出现了依恋上的断层,失去了一种安全感,就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如果没有解决好“分离焦虑”,就会出现一些“看不见的内伤”,这些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会有影响。

对症下药:父母在入园前,可以带着孩子到所就读的幼儿园附近散步活动,如果幼儿园允许,还可以到幼儿园里参观以后要用的小杯子、小床、小桌子等,或者在活动场地进行一些亲子活动,以此暗示孩子“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以后要做幼儿园的好宝宝”等,这样孩子正式入园时,就会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

症状:吃不好睡不好、容易生病

有些宝宝平时在家里吃饭、睡觉都很香,刚上幼儿园就彻底改变了:胃口变得很不好,吃午饭也是有一口没一口,还有的甚至只吃饭不吃菜。有的孩子一到午睡时间就哭闹,而且没几天就感冒发烧了。

对症下药:孩子睡觉时防范意识特别强,尤其是换了陌生的环境,没有父母在身边哄着,睡前特别容易哭闹。这在开始阶段都是很正常的。如果宝宝在幼儿园里睡不着,家长可以带一件孩子平时喜欢的玩具,让孩子抱着睡觉;如果在幼儿园吃不下饭,家长也可以准备一些食物让宝宝带到幼儿园,回家以后,准备的饮食要尽量清淡一点,注意多补充水分、维生素C等。

容易生病的原因有很多:宝宝接触的环境复杂了,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机会也就多了;因为不习惯陌生环境,经常性的苦恼也会使得抵抗力下降。宝宝的身体状况在入园的初期有不良反应也是很正常的,家长要做的就是不要过于担忧。

心理准备篇:积极与老师密切配合

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要学会“狠心”。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还有的中途来看望,这样孩子的哭闹时间会延长、次数会增多。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孩子就会知道只要哭闹,就可以不去上幼儿园了。

切勿给孩子消极暗示

许多家长在送孩子入园前,经常无意中会对孩子这样说:“你再不乖,过两天就送你去幼儿园。”“这两天让宝宝多玩玩吧,过几天就要到幼儿园去了。”殊不知,这样的言语对孩子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在孩子意识中会认为幼儿园就是惩罚自己的地方,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在入园前产生抵触情绪。专家认为,积极的心理暗示是相当重要的。

带孩子熟悉环境,减少焦虑

幼儿园老师建议家长在入园前,带着孩子到所就读的幼儿园附近散步,如果幼儿园允许,还可以到园中的活动场地进行玩耍,暗示孩子“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以后要做幼儿园的好宝宝”等,这样孩子正式入园时,就会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

能力准备篇:重点训练“吃、睡、拉”

不少老师反映有些孩子在刚入幼儿园时,连一些最简单的本能需要,例如大小便、喝水等,都不会向老师主动提出,造成孩子对环境的抗拒。孩子掌握一些独立生活的本领后,会更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增强自信心。

教孩子独立吃饭。学会用勺子,自己舀菜。即使是吃得满地都是饭粒也没关系,到了幼儿园里老师会想办法,帮助他吃得干净些。

想小便的时候,跟老师说。有些孩子刚入园时不会自己大小便,没有爸妈提醒,又不敢告诉老师,因而憋着,或干脆拉到裤子里。因此在入园前,必须训练孩子需要大小便时会主动向成人讲出,并且知道大小便的方法(先脱裤子,然后进行。在大便后会自己用纸擦屁股)。大小便拉在裤子里后再向老师说或者是不说,孩子往往会因此生病,这是最让老师头痛的事情。

训练孩子在口渴时会向成人要水喝,或自己主动去喝水。

训练孩子当有不舒服时会说出或用手指出具体的地方(例如:头痛、肚子痛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利于老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会穿脱简单的衣裤。

教孩子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宝宝入园适应早准备


多数家长希望,能让宝宝在正式入园前,到幼儿园里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渡期,以解决每年开学时的“入园不适应”问题。

在宝宝上幼儿园的前期,家长最好提前给孩子进行预热。以免宝宝上幼儿园之后出现很不适应的情况。家长可以带宝宝参观幼儿园,可以让老师进行家访等等。

专家分析:“孩子往往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教室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的孩子也会跟着一起哭。一般而言,一个班级里大约有20多个孩子、3位老师,如果初入园班里有不少孩子不适应的话,老师将无法周到地照顾好每个孩子。”

多数家长希望,能让宝宝在正式入园前,到幼儿园里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渡期,以解决每年开学时的“入园不适应”问题。届时,宝宝不必再为初入园所不适应而大哭大闹,不能马上适应集体生活而产生负面影响。

“入园不适应”不是小问题

“每年9月开学,都会有宝宝出现‘入园不适应症’。初次入园时,由于周边环境陌生,往往会产生恐惧感和无助感,从而整天大哭大闹、吵着回家或者沉默寡言,出现一系列的负面情绪。”专家说:“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不利于孩子本身的健康发展,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抗拒心理;而另一方面,孩子的家长看着也会比较心疼,甚至产生转园想法,使得一些幼儿园的正常运作也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增大老师的工作难度。”

专家分析:“孩子往往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教室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的孩子也会跟着一起哭。一般而言,一个班级里大约有20多个孩子、3位老师,如果初入园班里有不少孩子不适应的话,老师将无法周到地照顾好每个孩子。”

特殊阶段有特殊安排

在实行春季入园的幼儿园中,不少幼儿园安排了老师家访、宝宝和家长提前入园做半日亲子活动等适应课程。“家访是幼教工作最重要的一步。宝宝在自己的家中初次见到老师,会感觉老师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比较容易产生亲切感,容易和老师熟悉、沟通。之后,家长还可以带宝宝到幼儿园熟悉环境,参观幼儿园教室、卧室和活动室等各种场地,在幼儿园停留一两个小时。在这样的三四天‘游玩’后,幼儿园还可以安排宝宝在园内吃完午饭以后再回家,借此让宝宝熟悉幼儿园的杯子、碟子等个人用具的位置,适应幼儿园内的集体生活规律,并且看懂幼儿园里的各类标记。”专家介绍。

除了家访和适应性的亲子活动外,也可以把宝宝喜欢的智能游戏、户外活动和互动交流穿插安排在整个适应阶段的课程中。不少园长还建议,初入幼儿园的宝宝可以先在园内每天呆半天,并让宝宝在幼儿园里睡午觉,培养他在新环境里独自睡觉的胆量;等到逐步适应后,就可安排在幼儿园里度过一整天。在渐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再不会发生哭闹的现象了。

提前分批入园效果好

提前分批入园,对宝宝适应新环境确实有效。有些家长一开始不放心孩子,但不少幼儿园还每天用数码照片、录像拍摄,在放学时播放给家长看;或通过幼儿园监控系统,让家长也能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一段时间后,孩子情绪正常了,家长也更安心了。

“去年暑假,幼儿园开始对孩子分批提前入园,事实证明,不仅宝宝喜欢,而且家长放心。据统计,小班和托班总共100多名宝宝,从7月开始就六七个孩子为一批,分批入园,每个老师负责两三个孩子。适应期为一周;每过一周后,就安排另一批孩子进园,同时让已经适应的孩子起带头作用,“大带小”让更多孩子适应初入园。一整套新方法试行下来,往年大哭大闹的情况明显减少,孩子也就容易安静。今年,我们将按计划继续进行。”

宝宝入园准备工作


孩子从幼儿园毕业了,该入小学,许多家长担心孩子能不能顺利地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呢?看来这需要家长做些工作,让孩子有准备地入学。

1.激发孩子有入小学的愉快感。入学前,家长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知道长大要做个有用的人就要很好地学习本领。人小学就是要去学习比幼儿园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将来才能去当科学家、工人、农民、医生、解放军等。让孩子对进入小学产生向往感和愉快感。千万不要去吓唬孩子:“入小学苦了,再也不能玩了,你得给我每天好好做作业。”或者说:“你给我用心着点吧,考试成绩不好我要揍你!”如果孩子产生恐惧感以后,对人小学就厌恶、反感,怎么学得好呢?

2.为孩子准备学习用品,有入小学的期待感。人小学前,积极帮助孩子作好物质准备,带孩子去选择书包,陪孩子去买铅笔、铅笔盒、卷笔刀、尺等学习用品,并教会孩子背书包、整理学习用品,这些东西可以给孩子用起来,让孩子期待入学的那一天到来。

3.适当改变生活方式。在幼儿园里孩子是以游戏为主,入小学是以学习为主,孩子的智力所负担明显加重了。为了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孩子现有的生活方式需要改变。如适当减少每天睡眠的时间,增加学习任务,多参加一些智力活动。可以每天回家画张画,写写自己的名字,写写数字,做几道算术题等,让孩子知道小学生天天要完成作业。

4.练练坐功。坐功不是罚坐,不是采取呆板地静坐,而要讲究方法。如给孩子一本小人书,让孩子坐着看,看完了讲出来。或者要求孩子坐着临摹一幅儿童画等。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能保持15~20分钟的坐功就可以了。

5.加强独立性培养。多让孩子自理生活上的小事。如穿、脱一衣服,结、解鞋带,自己吃饭、洗脸、刷牙,自己大小便等,家长不要看不惯而做“老包”。只要天天训练,坚持训练,孩子的动作会越来越熟练,动手又动脑,会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平时还可以让孩子独立地在街巷中行走;要过马路人小学的话,还要向孩子介绍交通规则,教给孩子穿马路的办法,要求孩子看准马路两头来往的车辆,集中注意过马路。可以试着让孩子走到小学,家长随尾跟着,逐渐放手。

如果家长重视入学前的许多教育准备工作,孩子必然能顺利地实现从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并且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生的生活。

怎么教育孩子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靠的是孩子的自觉性。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情形大多都是父母跟在后面监督、催促着孩子,一松懈下来,孩子也变得懈怠、只想着玩。

比如教孩子学钢琴,家长一放松,孩子就打马虎,结果孩子学得痛苦不堪,家长陪得也心力交瘁。

其实,想让孩子主动学习,下面这5点十分关键:

1

不过分唠叨、督促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沉迷玩耍忘记学习,就会忧心忡忡、焦虑万分,于是赶紧催着、提醒孩子去学。

可渐渐就会发现,刚开始说或许有点效果,孩子乖乖听话学习,可是后来唠叨越多,孩子越不自觉。

很多孩子的内驱力,都是在父母日复一日的唠叨中被消磨殆尽的,变得拖延、懒惰、懈怠。

于是演变成这样的情况:父母不说,孩子就不主动学,到了后来甚至说都说不动他,因为孩子已经觉得厌烦,对学习越来越丧失兴趣。

因此,父母生活中一定要减少唠叨说教,长话短说,引导孩子懂得为自己负责,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而不应该是家长天天操心。

2

早早定好规矩、严格执行

我们首先要清楚,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形成的,它是一次次的行为,不断重复而形成的。

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前提就是要按照正确的要求去做。

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不在于家长每天催促,而是要求孩子每天做到。

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及早给他定好学习的规矩。

定好规矩后,父母要和孩子一起严格遵守,不按规矩来就给予相应的惩罚,比如减少玩的时间。

坚持原则,不要随意变化,否则就会破坏规矩的有效性,最后形同虚设。

让规矩来督促孩子自主学习,而不是家长絮絮叨叨的督促。

3

不包办代替,创设宽松的家庭环境

培养孩子内驱力,最关键的一点是给孩子自主感,那就是孩子感到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

家长可以多用启发的方式来指导孩子,在按照规矩的基础上,多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

鼓励孩子自己安排学习,这样可以发展孩子的主动性。

除了父母的参与方式,家庭氛围也很重要。严厉的气氛并不适宜大脑思考,学习是大脑的活动,大脑如果处于恐惧和惊惶之中,是不可能出现积极状态的。

家长不要将家庭气氛营造得过于严厉、苛刻;尽量包容、宽松一点,少拿孩子与别人家孩子作比较,少一点威胁,多一点鼓励。

4

给孩子设立适当的学习目标

家长要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常常与他探讨,协助孩子树立明确且适宜的学习目标。

一个适宜的目标能够激励孩子努力追求知识,主动地学习。

除了自主感,培养孩子学习主动性另一个关键,就是让孩子产生学习上的成就感。

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的目标要求应该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并做到因人而异。

让孩子通过完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觉得自己能行。

孩子对每一次学习都感到愉快、喜悦,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浓厚兴趣。

5

家长以身作则

父母还需要格外注意,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想学好,而是环境影响了孩子。

喜欢看电视的家长,试想一下如果自己下班后只会看电视,却叫孩子去写作业,这样的做法孩子会怎么看呢?

孩子是懂得比较的。如果你的孩子做不到主动学习,首先要思考一下自己做到位没有,自己做好了再去教育、启发孩子。

让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一位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来一个菠萝,好奇的孩子被这个从未见过的东西吸引住了,这位母亲可能会有两种方式对待好奇的孩子。

一种方式是:母亲告诉孩子“这是菠萝,是可以吃的,它的外面是很硬、很尖的刺,你不要去摸它哦!它很重,你提不动它,但是它是圆的,你可以滚动它。你闻一闻,它是不是很香啊?现在我们把它拿到厨房去切开它,切好后用盐水泡一泡,它吃起来就又香又甜了。”

另一种方式是:母亲告诉孩子“这是菠萝”,然后就把菠萝放在孩子面前的地板上,自己先去忙乎把买回来的其它东西处理好。好奇的孩子一定会对这个菠萝“采取行动”,比如他可能伸手摸了一下菠萝,赶紧又把手缩了回来,并且对着妈妈喊:

“妈妈,这个菠萝很刺手,我被它刺了一下。”

妈妈回应说:“是的,孩子,菠萝会刺手,不要紧的。”

于是孩子又尝试抓起菠萝的叶子,把它拎了起来,可是菠萝很重,孩子很快就把它放下了,“妈妈,这个菠萝很重,我拎不动它。”

“是的,菠萝很重。”

孩子可能又尝试着滚动菠萝,结果真的把它滚动了,他高兴极了:“妈妈,我把菠萝滚动了。”

妈妈也很高兴:“你真能干!”

“妈妈,我闻到一股香香的气味,菠萝是不是可以吃的?”

“对,孩子,菠萝是一种水果,是可以吃的。”

“怎样吃呀?”

“把皮削掉,切成一片一片,用盐水泡一泡,就可以吃了。”

“让我试一试……真好吃的!”

这两种方式,你主张哪一种?你常用的是哪一种?它们有什么区别,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吗?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第一种方式,孩子很快就学会了,菠萝是多刺的,是很重的,是可以滚动的,是很香的,是要泡了盐水才可以吃的。这是妈妈直接告诉他的,不是孩子自己发现的。将来妈妈又带回来一件新奇的东西,孩子也可能会像这次那样等着妈妈告诉他关于这个东西的知识。

第二种方式,孩子最终也明白了,菠萝是多刺的,会刺手,菠萝是很重的;菠萝可以滚动,因为它是圆的;它闻起来很香,切开来是金黄色的,沾上盐水再吃,又香又甜。这一切都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尝试发现的,孩子不仅懂得了菠萝的特性,他还学到了认识菠萝的方法,你可以摸它,可以拎它,滚动它,闻它,切开它,尝它,下一次妈妈可能带回了一只螃蟹,孩子当然又会尝试去摸它,可是很快被螃蟹咬了一下,于是孩子知道了,这个东西跟菠萝不一样,它会咬人,妈妈可能建议说“你可以用筷子来动一动它,这样就不会被咬了”,于是孩子自己试着用筷子翻动螃蟹,他会发现螃蟹的许多有趣之处。再下一次,妈妈可能买回来玻璃制品,孩子可能又会用他用过的方法来探索它,摸它,滚它,结果它可能掉到地上碎了,于是孩子又明白了,菠萝、螃蟹、玻璃制品,这些都是性质不一样的东西,要用不一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分页标题

两种方法的结果很不一样:第一种方式,孩子很快学到了知识,可是他是被动接受的;第二种方式,孩子也学到了知识,速度比较慢,但是孩子又同时学到认识事物的方法,还学到了要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认识方法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他体会到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乐趣和成功感,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大部分的家长,可能都在不自觉中采用了第一种方式对待孩子,这其实就剥夺了孩子自己主动学习的许多机会,对孩子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其实经常都有这种可以让孩子主动学习的机会

喜欢《幼儿主动学习理念指导下的入园准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学习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入园准备 入园准备 一、克服分离综合症 1、父母上班的时候或出去的时候,不要偷偷跑掉,要告诉孩子我要去上班或办事,什么时候回来,并给孩子一个拥抱加亲吻。让孩子心里明白父母不会突然消失,而是去干什么事情去了,一会...
    2020-12-07 阅读全文
  • 孩子入园的各项准备 物质准备 被褥 把幼儿园发的的被褥(或者自备),洗好晒好缝上宝贝的名字(淘宝有定做卡通姓名贴的店铺)。这样,孩子在幼儿园睡觉的时候就不会孤单了吧。 书包 为宝贝准备好上幼儿园用的小书包,每天背一背,告...
    2020-01-15 阅读全文
  • 幼儿入园前家长准备攻略 父母准备攻略:作积极暗示与老师密切配合 父母不要对孩子作消极的心理暗示 不利暗示一:“你再不乖,过两天就送你去幼儿园。” 不利暗示二:“这两天让宝宝多玩玩吧,过几天就要到幼儿园里去收骨头了。” 有的父...
    2022-03-28 阅读全文
  • 如何做好幼儿入园准备 幼儿来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他们在心理上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分离焦虑而抗拒或哭闹。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自己的亲人分离形成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情绪,这是幼儿入园未适应期出现的正常心理现象...
    2021-04-26 阅读全文
  • 适龄宝宝入园准备手册 9月份,新的一批“小豆丁”就要走向社会,开始自己的幼儿园生涯了。这对这些宝宝来说都是一种转折,这种转折往往会掺杂着宝宝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家长们于心不忍的无奈,这期间必将伴随着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难以入...
    2021-12-30 阅读全文

入园准备 一、克服分离综合症 1、父母上班的时候或出去的时候,不要偷偷跑掉,要告诉孩子我要去上班或办事,什么时候回来,并给孩子一个拥抱加亲吻。让孩子心里明白父母不会突然消失,而是去干什么事情去了,一会...

2020-12-07 阅读全文

物质准备 被褥 把幼儿园发的的被褥(或者自备),洗好晒好缝上宝贝的名字(淘宝有定做卡通姓名贴的店铺)。这样,孩子在幼儿园睡觉的时候就不会孤单了吧。 书包 为宝贝准备好上幼儿园用的小书包,每天背一背,告...

2020-01-15 阅读全文

父母准备攻略:作积极暗示与老师密切配合 父母不要对孩子作消极的心理暗示 不利暗示一:“你再不乖,过两天就送你去幼儿园。” 不利暗示二:“这两天让宝宝多玩玩吧,过几天就要到幼儿园里去收骨头了。” 有的父...

2022-03-28 阅读全文

幼儿来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他们在心理上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分离焦虑而抗拒或哭闹。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自己的亲人分离形成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情绪,这是幼儿入园未适应期出现的正常心理现象...

2021-04-26 阅读全文

9月份,新的一批“小豆丁”就要走向社会,开始自己的幼儿园生涯了。这对这些宝宝来说都是一种转折,这种转折往往会掺杂着宝宝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家长们于心不忍的无奈,这期间必将伴随着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难以入...

2021-12-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