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宝宝人气
发布时间:2021-08-14 宝宝入园 宝宝班教育笔记 宝宝睡前故事有心而聪明的妈妈,会为自己的宝宝争取人气,让宝宝总处在小朋友包围与关注的中心。来听听妈妈们的妙招吧—给宝宝在网上建个人主页
西西妈:自打宝宝出生起,我就给她在网上注册了一个个人主页,西西的靓片片不断地往上贴,还有她做的一些有趣的事、她的一些搞笑的话、她的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比如长牙了、会叫妈妈了、会走路了……),我都在她的网页上贴出来,这可为她也为我赢来了不少关注的目光呢!
提高宝宝在电视台和杂志上的曝光率
宸宸妈:我的朋友在媒体工作的比较多,我总是利用这些便利条件,尽可能多地让我的宝贝儿子在电视上、杂志上露脸,比如参加电视台的出镜活动啦,给杂志做个小模特儿啦,我是全力地配合和支持。儿子也很配合,总是表现得很突出,这样,就有了更多的下一次。现在儿子面对闪光灯和镁光灯一点儿都不怵,神态自如,让比划就比划,让笑就笑,逗得那些编辑都说他有些小明星的风范。
给宝宝漂亮的装扮
丽丽妈:我在丽丽的衣着上从不马虎,这不光让别人看着她每天都那么漂漂亮亮的,对她来说也是一种审美观的培养,别以为孩子小就不懂!尤其是在丽丽到一个新环境的头两周,我更是注重她的衣着,比如她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刚转园的时候、到各种兴趣班的时候……第一印象很重要,刚到一个新的环境,给老师、小朋友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对她以后与她们相处肯定有好处,而且我们也看到了效果,丽丽在班里很出色,是中心人物,老师有个什么抛头露面的事也爱找她。
为宝宝争取个“小干部”的角色
子然妈:儿子上幼儿园之前,胆子很小。我在接送他时,经常和老师交流,熟了以后,就向老师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让她给儿子安排个“一官半职”的,培养他的社交能力。当了小组长的他可神气了,帮老师小朋友做了不少事,自信心也提高了,现在的他,在小朋友中间挺有号召力的。【wei890.Com 唯美句子】
尽量向人介绍宝宝的优点
淘淘妈:儿子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特淘。但是,我在老师、朋友和家长面前从来不说他淘,而是尽量向他们介绍我儿子的优点,比如很聪明、很有爱心,我把他的淘气归结到聪明里去,这样的正面强化,不光让老师和家长觉得他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连他自己感觉也很好。如果连妈妈都不肯定自己、不承认自己,孩子会怎么想?
经常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
粒子妈:现在的孩子很孤独,他们哪有那么多与人交往的机会,就得家长给他们创造条件。我就经常在家里烤些小点心小饼干,然后让粒子请几个小朋友一起到家里来玩,粒子现在已经很会招待自己的小客人了,还很能控制局面,我们基本上不用插手。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如何利用绘画提升宝宝自信心
绘画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方式,宝宝可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创作的过程,宝宝能够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看到自己的作品逐渐完成,从而增加自信心。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如何利用绘画提升宝宝自信心”,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如何利用绘画提升宝宝自信心
1. 提供积极的鼓励和赞扬:
当宝宝完成一幅画作时,不管是简单的涂鸦还是复杂的图案,都要给予宝宝正面的反馈和肯定。夸奖宝宝的努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2. 鼓励宝宝尝试新的画画技巧:
通过提供各种艺术材料和工具,鼓励宝宝尝试不同的画画技巧。当他们掌握新的技能时,会感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增强自信心。
3. 创建一个艺术展示空间:
为宝宝划定一个专门用于展示他们的画作的地方。这样可以让宝宝感到自己的作品被重视和赞赏,从而增加自信。
4. 邀请宝宝参加绘画比赛或展览:
参与绘画比赛或展览是一个展示宝宝才华的机会,也可以让宝宝与其他孩子交流和学习。即使宝宝没有获奖,参加比赛或展览也能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受到重视。
5. 在绘画中鼓励宝宝表达自己:
绘画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想法的方式,鼓励宝宝在画作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帮助宝宝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将其转化为画作,可以增强宝宝对自己情感表达的自信心。
6. 提供正向的绘画体验:
确保绘画过程是正向和愉快的体验。不要过于关注绘画的结果,而是注重宝宝享受绘画的过程。绘画时可以放上宝宝喜欢的音乐,或者与宝宝一起创造一个温馨的绘画环境。
7. 培养艺术兴趣和知识:
除了绘画,还可以鼓励宝宝学习艺术的其他方面,如观看绘画展览、阅读绘画相关的书籍等。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并增加他们对自己绘画能力的自信心。
宝宝生气了怎么办?
今天霍斯有一箩筐不如意的事情。霍斯气得想打人!他用力地踩了一朵花。妈妈对他说:“嗨!”霍斯发出“咝”的声音。妈妈问他“今天你过得好不好啊?”霍斯又吼了一声,还咚的一声趴在地上。“我们来煮汤吧!”妈妈说。霍斯一动也不动,他气得快爆炸了。妈妈在锅里装满水,放到炉子上,再往锅里放上盐。然后,妈妈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锅尖叫。然后对霍斯说:“该你啦!”于是霍斯也对着锅尖叫起来。妈妈叫得更大声,霍斯还对着锅龇牙咧嘴。水开了,妈妈对着锅做鬼脸,吐舌头。霍斯拿起汤瓢敲着锅。然后,他笑了。妈妈也笑了。霍斯问:“我们到底在煮什么汤啊?”妈妈回答:“生气汤。”妈妈和霍斯就这样肩并肩站在一起,搅散了一天的不如意。
——美国儿童故事《生气汤》
这则故事提示父母们要关注宝宝愤怒情绪及其化解对策
西方心理学家发现:随着初生宝宝第一次主动呼吸,他就已经具备了感觉愤怒的能力。到了4个月的时候,宝宝就可以明确地表达他的愤怒了。当他慢慢学会用更多的动作、表情与语言来表达情绪的同时,发脾气成为了宝宝宣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而此时对父母来说,如何帮助宝宝学会掌控自己的愤怒就显得格外十分重要。如果宝宝难以顺利地发泄愤怒或者在生活中泛滥愤怒情绪,都会构成良好性格发展的隐患。
0-6个月
在此阶段,宝宝的喜怒哀乐受到自身生理感觉与外界刺激的左右,因此,父母要求宝宝控制自我情绪,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而此时妈妈爸爸对他的关注与安慰是帮助宝宝控制负面情绪的唯一途径。
小贴士
·帮助宝宝转移注意力,有助于宝宝脱离愤怒等负面情绪。例如:当他在噪音环境中表示不悦时,妈妈带着宝宝尽快脱离噪音环境是最好的安抚方法。
·如果宝宝因为饥饿哭泣,妈妈应及时哺喂他。如果妈妈直到他哭到喉咙沙哑的时候才去哺奶,会使得宝宝因为过度沮丧而产生生理性的抵触,表现为吐奶、昏睡等不良生理反应。这些后果会令他难以从负面情绪中平息,长时间、高频率地用哭泣等方式来表示愤怒。
6-12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学会了多种了不起的运动技能,比如:爬、走等,并能通过丰富的声音、表情甚至简单的话语与妈妈爸爸进行交流。此时,宝宝的愤怒情绪也开始细化为不安、生气与恐惧。自主逃避与关注妈妈爸爸的态度成了他愤怒情绪自我调节的主要方式。
小贴士
·妈妈爸爸是宝宝所信赖的人,因此父母对待事物的态度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宝宝的情绪。例如:妈妈爸爸一起愉快地陪伴着宝宝去玩他从来没有玩过的滑梯,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他内心的不安情绪。
·妈妈爸爸要仔细分辨宝宝的呢喃之声与哭泣等,适时发现宝宝的负面情绪,并通过口语与动作的安抚来帮助宝宝形成与妈妈爸爸交流情绪的习惯,这是鼓励宝宝学会说出情绪的第一步。例如:宝宝看到闪电有哭泣或者尖叫的时候,妈妈要告诉宝宝:“妈妈知道宝宝害怕,宝宝害怕的时候就抱住妈妈或者叫妈妈过来吧。”
12-24个月
在这个阶段里,宝宝逐步有了自我意识。他对别人的情绪与自我情绪的认知产生了初步理解。因此,他常常会通过观察他人的情绪反应来调节自我情绪。例如:宝宝因为晚餐前妈妈不给他吃饼干而哭闹,他会一边观察妈妈的反应,一边从硬地板上爬起来,坐到软地毯上哭闹,继续观察妈妈的反应。可以说,妈妈的反应是决定他哭泣时间与程度的主要因素。
小贴士
·当宝宝夸大情绪时,妈妈爸爸冷静、理性的态度实际上能帮助宝宝学会抑制自己的愤怒情绪。
·妈妈爸爸可以通过和宝宝一起看儿童图画书或游戏等形式,帮助宝宝学习情绪表达的社会规则。例如:通过在儿童故事中为人物添加“快乐的脸”与“生气的脸”来了解为什么宝宝会不开心;为什么妈妈爸爸会生气;为什么妈妈爸爸和宝宝会一起开心。
24-36个月
2岁以后,宝宝能从关注自己的情绪拓展到关心他人的情绪。他人的积极与消极情绪都能起到控制宝宝愤怒情绪的作用。例如宝宝也开始在看见家人不愉快的时候,试图去安慰别人,又如看见妈妈不开心,就乖乖地去一边自己玩玩具,不再为妈妈添乱。
小贴士
·妈妈爸爸更加需要以相对平等的方式来理解宝宝的忧伤与愤怒。例如:宝宝和小伙伴因为争抢玩具生气了,妈妈爸爸虽然不需要即时干涉,但可以通过和宝宝谈话,请他说出感受以及快乐的游戏等来帮助宝宝缓解不悦。
·与宝宝约定几种表达或发泄不开心的特殊形式。例如:如果宝宝或者妈妈爸爸不开心,可以去捶打沙发垫子;到阳台上对着绿色的植物把不高兴的事情说出来,或者告诉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自己不开心的事情等。
·豁达的妈妈爸爸是宝宝学会控制愤怒情绪的最好榜样。日常生活中,妈妈爸爸常常用玩笑来化解争吵与冲突,宝宝会认识到不开心原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对付淘气宝宝
导读:一两岁的孩子会走能跑,眼界也开阔了许多,他们的好奇心只会有增无减。与此同时,在他们出人意料的行为之中,包含危险的几率也就相应增加了很多很多。
好奇的、可爱的、无所不能的宝宝们,他们每天每天都在创造着让你或欣喜或惊讶或愤怒或无可奈何的“事迹”。可是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做出一些打死我也想不到的事儿来!如果孩子吃了狗狗的食物,如果孩子湿着头发吹冷风,如果孩子擅自喝了他的小儿维生素……看看这里的建议,也许会对你做一些临时的紧急处理有所帮助。
如果孩子吃了狗食……
假如孩子由于好奇或者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自家或别人家的狗食,通常状况下,他应该是没有事儿的。“虽然狗食不应该进入到孩子的肚子里,但是狗食本身并不是毒药。它的主要组成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以及水分。”某狗粮公司的兽医专家DanCarey医生说,“如果孩子因为吃得太多或者其他原因发生了呕吐,你就需要立即带他去医院,让医生进行处理了。”
如果孩子喝了浴缸里的水……
假如在洗澡的时候,天生就爱水的小家伙不管是一不留神还是存心故意,喝了好几大口洗澡水,请不知如何是好的妈妈放心吧!“孩子不会因此遭受什么细菌感染——除非他是和其他宝宝一起在洗澡,这样就说不准了。通常状况下,单纯的肥皂水很可能会让他干呕或者呕吐,也可能会使他腹泻。”美国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的临床微生物学主任、PhilipTierno博士说,“所以,最好不要让宝宝和别的宝宝一起洗澡,并且监督好他,毕竟喝了肥皂水的滋味儿不好受。”如果孩子在冬天用舌头舔了冰凉的金属杆……宝宝总是像一只顽皮的小狗,喜欢用他们的嘴去检验他们觉得有兴趣的东西。假如冬日户外出游的时候,宝贝趁你不备伸,出小舌头舔了一下某个金属栅栏,那么,糟糕的事情就会发生了!
“舌头上的唾液会在冰冷的金属杆上结晶,可怜的小舌头就会粘在金属杆上。”密歇根儿童医院急诊部的主任StephenKnazik告诫父母,“这时候,千万要固定住宝宝的头,千万不可以让他任意晃动,这样他会将舌头的表层组织撕扯下来,造成流血和肌肉的损伤。这时候,你要赶紧找来温水,浇在宝宝舌头和金属杆粘住的部位,使冰晶融化,它们就能够分开了。”
如果孩子喝了大半瓶小儿维生素……
假如在一个你万万没有想到的时候,你的淘气宝宝悄没声息地喝了大半瓶小儿维生素,猛然发现继而惊惶失措的父母请你们暂且冷静——这时候你需要立即确认的是:他是不是确实误服了“小儿维生素”,检查一下周围,是不是他还吃了其他的东西,然后,确认他喝了多少(你应该知道之前大概剩的量,再看看地上有没有洒的)。记录下这些信息,和孩子误服的时间,以及之前的状况(吃过什么东西,做过什么运动等等)。万一之后孩子需要就医,这些信息对于医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威斯康辛州有毒物品中心儿童门诊的高级护士AnnaTravis说:“如果仅仅是维生素的婴幼儿补充剂,一般会被认为是安全的,不存在特别严重的危险。只要其中不含有铁剂或者氟化物。但它也可能会引起孩子一时的腹痛、呕吐或者腹泻。”
但是对父母来说,最关键的还是把所有不该“擅自”进孩子口的东西,都高高放起。
如果孩子头发没干就跑到屋外……
你正收拾给宝宝洗澡后的“残局”,“可恶的”宝宝头发还没有完全干,就冲到阳台上去开着窗户看雪花飘,你呵斥着把他叫回来,最担心的就是他会感冒!“孩子会挨冻,那是必定无疑的了。但是寒冷会导致感冒只是一种想象,真正导致感冒的是病毒或者细菌。”Knazik博士说,“不过,如果湿着头发在寒冷的空气中呆上30分钟以上,头皮和耳朵是直接受伤害的,很容易出现冻伤的危险,甚至出现体温降低。”
所以,对于不懂事的小宝宝,最好首先迅速擦干他的头发,并且有人监督着他,等他头发彻底干了,穿暖了,再带他出去玩儿。
如果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憋气……
宝宝发脾气,除了哭、除了烦躁,居然还常常憋气,憋得脸通红,眼睛瞪得大大的,憋得爸爸妈妈好害怕!憋气会不会把宝宝憋坏?
“小宝宝发脾气的时候出现憋气的状况是非常普遍的。”威斯康辛儿童医院的临床儿科医生、医学博士DeWitt说,“如果你的孩子是那种性格特别顽固的,那么他就更容易出现憋气,而且还可能最终会昏倒。这种晕厥是他自己身体得以使得血液和氧气回流大脑的方式。晕厥会持续几秒钟。但是如果5~10秒中之后,宝宝还没有醒来并且正常呼吸,你就需要立即带他去医院或者拨打急救电话了。
Tips
一两岁的孩子会走能跑,眼界也开阔了许多,他们的好奇心只会有增无减。与此同时,在他们出人意料的行为之中,包含危险的几率也就相应增加了很多很多。父母们一定要加强监督:
水:孩子天生爱水,看到水就“疯狂”。走在水边一定要拉紧了他们,不管多么浅的水塘。
电:剃须刀、吹风机、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
孩子走动的范围大,他能够着的范围也大了,很多时候防不胜防。不可能跟着孩子的时候,该切断的电源一定要切断。
垃圾:孩子纯洁之心,什么都是宝物。在户外游玩,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乱拣垃圾。这些不明垃圾,很容易在你发现它们之前就给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