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别拿“散养”为借口最终害了孩子

发布时间:2021-08-14

怎样教育孩子。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别拿“散养”为借口最终害了孩子》,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普遍都很焦虑,20世纪80年代整个社会还很僵化,物质、经济条件都不好,过上好日子、出人头地就只有考大学一条路。那时,一到周末就带着孩子去补课、学钢琴等各类能加分的才艺的父母到处都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众多父母必须“押”着孩子去做很多事。

现在很多父母看开了,放手了,什么都不管了:“我什么课外班都不给他报,让他快乐一些。我们是散养。”“我不给孩子立那么多规矩。”“我不过多地管束他,不能压抑孩子的天性。”“只要他快乐就好,我们不要求他一定如何如何……”不过,这些号称什么都不管的父母,细究起来,做不到“什么”都不管,甚至管得还不少。例如,见人要打招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上学不迟到,等等。

父母管得多或者声明不管,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的,忽略了孩子是需要你管还是不管?孩子需要你管什么,不需要你管什么?很多崇尚散养的父母对孩子的完全不管,肯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带来伤害。错过了从他律到自律转换的关键期我遇到过两例,求助者都是家庭经济上比较宽裕的孩子:一个男生,16岁;一个女生,18岁。他们求助的原因都是厌学,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就是不想去上学了。这两个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小时候,男生学过围棋、两种乐器、乒乓球等,女生学过钢琴、素描、陶艺等,都是他们自己提出来想学,父母才给报的兴趣班或单独请的辅导老师。后来也都是他们自己不想学了,父母听之任之,不学就不学了。

这应该是散养的理想状态吧?让孩子发挥天性,随心所欲。两个孩子在谈到自己的这段经历时都露出悻悻之色,对当时为什么喜欢,后来又为什么不喜欢,学习过程中是否有乐趣,等等,都记不起来了。

我们现在做个假设:当他们一时兴起,提出要学围棋或素描时,父母是花钱的那位,所以决定跟孩子立个“约定”:学习的目的、过程和时间,遇到困难时怎么处理,等等。从有兴趣、好奇,到真的潜下心来去学习、钻研,直至有心得,是挑战,同时也是训练一个人的过程。借由这个过程,一个人学会耐心,学会勤奋,学会在有瓶颈的时候如何去鞭策、鼓励自己,学会在有所得时如何不自满,继续保持好奇和探索,学会协调、安排自己的时间,收获“一分努力一分成就”的自信和快乐。从两三岁时搭积木、拼图到后来上学、学习才艺,到最后选择职业以及自己认为应该去做的事,这些都在一点一滴地进行。

小的时候,孩子控制不住自己,容易转移注意力,容易放弃。此时,需要来自父母的“他律”,帮助孩子慢慢习得上面说的要做成一件事所需要的品质,逐步在10岁以后由他律变为自律。浅尝辄止,轻言放弃,不仅是虚度时间和浪掷精力,更重要的是错过了从他律到自律转换的关键期,孩子容易形成任性而为、“想一出是一出”的习惯。

孩子一次次放弃才艺的学习,可以,由他!真到了孩子不去上学、不愿意高考,父母才慌了——此时再回头补课就难了。正常的社会行为的要求,在孩子看来可能是对他的管束、不公平。这时,即使他想做到自我控制也已经做不到了,这会让孩子体验到更深的挫败。

这种没有要求的教养,孩子是否感激呢?小的时候可能觉得妈妈好,“不逼我”,“不管我”;慢慢地长大了,孩子会觉得“你并不真的在意我”,因为你不操心,无所谓,“随我便”,你应该尽的责任例如指导、培养等没有尽到。

孩子也会觉得你不信任他,否则怎么会不坚持?“是不是不相信我有这样的天赋或能力?”孩子后来的这些抱怨却是说不出口的,因为当初大家都认为“不管”是对孩子好,是少有的好父母的做法,现在如果推翻这一结论,自己就成了忘恩负义的白眼狼,成了反复无常、自相矛盾。而且自我否定是很不舒服的,让人往往不能接受。

于是,孩子“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该有多郁闷!让孩子变得散漫、任性还有一种散养是对纪律和社会规范的无视。

我接待过一个13岁的男孩和他的母亲,是学校要求他们来做咨询的。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一直觉得这件事带给了孩子不好的影响,愧对他,所以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几乎每门功课都请家教,在学习上是有要求的,孩子的成绩也还不错。

他母亲是这样叙述的:

“我觉得他们的英语老师教学思想太陈旧,不能因材施教。课堂上那些东西我儿子都会了,就打了个哈欠,老师就小题大做,批评他。”

后来我去问英语老师,老师说:

“他打哈欠的声音大到每个同学都听得到,还伸懒腰,然后‘扑通’一声趴在桌子上假装睡觉,引得其他同学笑啊,学啊,课都没法儿上了。”

他母亲还说:

“数学老师留的作业都是重复性的。我儿子都会了,就不想写了。中国这种题海战术真压制人的创造力,把孩子全变成呆瓜了。我支持我儿子不写作业。老师没话说了,就指责我儿子没礼貌,跟他讲话没有用‘您’。”

数学老师的说法是:

“我问他为什么没交作业,他的声调比我还高,嗷嗷地说:‘你就会留作业,一点儿都不会开发我们的创造力。你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理念了。’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学生。我对他说有意见可以提,但是要守纪律,而且跟我说话至少应该用‘您’而不是‘你’吧。小学生都该懂礼貌,家里怎么教的?这孩子回去告诉他妈妈了,他妈妈还来学校找我了。这样的父母太少见了。”

末了,他母亲说:

“我们跟他的班主任沟通过了,班主任说这孩子想听课就听,不想听就两脚蹬着墙半躺在椅子上。他不交作业,不举手参与学习,在班里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不管他,就管不了别的学生。现在是义务教育,没法儿让他退学,又不许各种惩罚,也没有评定、处分等等。还说我们父母非但不配合,反而纵容孩子……我是管不了了。只要他不影响别的同学,就随他去吧。”

这位母亲说孩子的“事迹”,都是当着他的面说的。这孩子在诊室里也是旁若无人地东摸西看,坐累了就伸直了腿半躺在沙发上。他母亲说了一句:“哎,坐好!”他哼了一声,一动没动。他母亲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我了解情况后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词就是“散漫”。散养的目的不应该是让孩子变得散漫、任性吧?

我的团队曾经应邀在宣武区的几所小学开展“问题”学生心理辅导团体活动,面对的是三年级以上、学校和班主任认为有“问题”的学生。

这些孩子的言行上确实各有不恰当的地方,但高度一致的是,他们不会,也许不愿、不想去审视环境、同伴、老师的状态,也辨不清自己的最终目的和眼前的冲动。跟三四岁的孩子一样,他们只顾满足自己随时而起的兴趣和需要,却又没有三四岁孩子那样的天真、单纯。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我是不愿当他们的同学的,因为他们并不能跟我互动,只顾自己,老打扰我;我也不愿当他们的老师,因为他们不能跟着我的教学和给出的建议走,自以为是,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让我的教学工作受到挑战,浪费我的时间和心血。

这些孩子最终要长大,走上社会,若一直保有这样的行为习惯,谁会愿意当他们的同事、上司、下属?谁愿意与他们做朋友、谈恋爱?

在社会上受的挫折多了,吃的苦头多了,可能他们会变得收敛一些、抑制一些,但与自律—自我控制不同的是,他们的收敛是被动的,是因为失败和教训而不得不为之的。因此,他们不会满足,不会心甘情愿,会充满抱怨、失望、无奈、愤懑。他们是不成熟的,也是不自由的。父母为什么会这样?1.出于自己的心结而散养。

父母对孩子过度散养,往往是其自身有些心结没有处理好:感觉自己从小到大处处被束缚、被管制,把自己的挫败和不得志归因于环境或他人的压制。这种被动忍受型的父母,会倾向于过度放手孩子的教养,甚至挺身而出,去反抗那些他们认为对孩子约束、压抑的人或制度,就像前面案例中的那位母亲一样。

我们很多人心里都有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那是小时候的自己,带着未被满足的需要,倔强地拒绝长大。这个内在的孩子会时不时地闹起来争取他的利益,于是我们会在很多成年人身上看到他们不成熟、不理智的行为。

大多数时候,我们压抑着这个内在的孩子,直到有了自己的孩子,于是,这两个孩子合体了。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大多是为了满足我们内心这个孩子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眼前的孩子。我们自己小时候需要疼爱,现在我们就过度疼爱自己的孩子;我们自己小时候需要自由,现在我们就会过度放纵自己的孩子。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首先要解决的是自己的成长问题,要安抚好自己内在的孩子,让他长大,这样才能成为成熟、理智、客观的成年人,才能当好爸爸妈妈。

2.拿散养当借口。

有的父母事务缠身,即便身在家中,也不住地打电话、发短信,运筹帷幄于沙发之上,咂摸回味于饭桌之旁,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教养孩子。这样的人如果事业还算成功,家里物质条件还过得去,就会觉得可以给孩子买到诸如家教、留学等条件;孩子有了这些条件,自动地就会有所成就、会做事了。他们都忽略了自己的“管”与“参与”,除了对孩子的指导,还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被期待、被陪伴。父母应该怎么做?别忽视对孩子自控、自律的培养。

对于散养,我没有支持还是不支持的态度,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很主观的说法,不同的人对“散养”有不同的定义和做法。我强烈反对打着“散养”的旗号,放弃对孩子的教养责任。

1.关注孩子成为一个成熟社会人的过程中所应该有的一些能力。

例如做事情的条理、规划、耐心、毅力等行为自律,与人相处的关心、同情、友善、沟通互动等情感力。这些会影响到孩子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到他对自我价值的界定,终极影响是他对自己人生意义的判断,更不要说对他每时每天是否快乐、舒心的影响了。

2.做循序渐进的自我控制训练。

2010年暑假,我们一家在美国的老朋友家住了两星期。他家的外孙女Lila当时5岁,跟着她的爸爸妈妈到我们的露营地去玩。因为时间的关系,他们要提前回去。

Lila和我的女儿玩得正开心,非常不情愿离开,站在帐篷边迟迟不肯上车。这时,她的妈妈,一位教育学毕业的中学老师,既没有命令她必须走,也没有耐心地讲道理,或者提醒她“我们已经说好……”,只是站在车边大约两米外,对Lila说:“Self-control(自我控制),Lila.”

对于5岁的孩子,母亲已经在要求、训练她的自我控制了。Lila站在那里,眼神中透露出挣扎,看得出她正作着艰难的选择和决定。不到1分钟,谁都没说什么,Lila自己转身上车去了,神情很落寞。

当时,这件事让我感到很触动,有了自我控制,才谈得上责任。不过,我个人认为5岁讲自我控制稍微早了点儿。可以从六七岁开始一点点地训练,到10岁建立起自我控制的意识,13岁开始能主动去实践,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孩子很小就会自我抑制,但自我控制则是要心智比较成熟时才能做得到。孩子的成长中哪些该管?

1.对孩子要有与其年龄相匹配的言行上的要求,例如要有礼貌、要讲卫生、要准时等。孩子将来的行为自律,有赖于一开始父母的“他律”。

2.可以不要求结果,但不能忽略过程。例如,不要求孩子必须考100分,但要求孩子主动、认真地学习知识。

3.对于孩子的错误一定要管。犯错误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是坏孩子,我们常常是在试错中明白了道理,学会了本事。所以,看到孩子的错误一定要管,不要丧失了孩子成长的机会。至于什么是错误,每一个家长有自己的定义和标准。

4.要培养孩子的品德,基本的道德准则必须管!例如:诚实、善良、公义、尊老爱幼等等。

5.孩子提出了疑问和要求一定要管,不能拒绝或忽视。

6.如果有人反映了孩子的问题,无论是孩子的老师、同学还是其他什么人,一定要管。要调查清楚真相,再相应处理,而不要“护犊子”,或者否定别人的看法和意见。

7.选择散养的父母一般都有一套理论,或者“外国如何”,或者“我小时候如何”。一定要实时检视自己的理论是否过期,是否与你家的具体情境相符,是否符合孩子的特点,等等,避免教条。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心得:孩子要散养,绝不圈养


育儿心得:孩子要散养,绝不圈养

个人育儿宗旨:孩子就是一匹马,我要散养,绝不圈养。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娇气,吃饭说不吃就不吃,要东西非要到手不可,不依着就发脾气。这些习惯当然也有家长的责任,因为家长没有用到合适的方式去引导孩子们,反而一直在惯着,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不良的习惯。现在的孩子们聪明着呢!他们心里什么都清楚,比如:不吃饭大人们就会哄自己说:“你把饭吃了,我给你买什么什么的。”反正说的是一定是孩子想要的。再比如:孩子想要某种物品什么的,大人不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肯定会哭闹,最后还是大人妥协,这样一来而去的孩子们就知道这样的方式好用,就会一直用下去。可是大人们这样迁就依从孩子们,真的只会出现“恃宠生娇”的坏习惯的效果,并没有教会孩子什么和改掉了孩子那些不好的习惯。

我家的孩子也是有“恃宠生娇”的习惯,所以没有办法的我,现在有了自己的方式,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但最起码我家的孩子用了有了很大的效果。更大家分享下我怎么解决吃饭的问题:吃饭是时候我帮他盛好饭菜,然后喊他吃饭,如果他说不吃那我就会故意用激将法我说:“你为什么不吃啊?是不是觉得吃饭没有我快啊!所以你不吃,(哈哈哈)”这时候他内心肯定动摇了,然后我需要再接再厉的说:“(语气放缓点,表情无辜点)你就和妈妈比比看嘛”这时候他会来吃的,孩子的心很柔软的一方便感觉被挑战了不服气,还有一方面感觉估计舍不得妈妈吧(装的可怜样子骗了他)!如果他已经答应来吃饭了别高兴的太早,因为吃饭才开始并不是吃完了。边吃边和他聊下,说一说吃饭和吃菜有什么好,怎么个好法。比如:会变聪明啊,会长高,长的很帅。大人也喜欢,别的小朋友也喜欢你!中间偶尔再夸下他:“哇!你怎么吃那么快啊!你一口饭吃的真多,妈妈都没有你吃的快,妈妈没有你聪明妈妈好笨对吧?”依这样的进展孩子很容易吃完饭的,吃完了心情好还可以问问要不要加点汤喝喝,80%都会答应喝点的。以后吃饭按这类方式培养习惯估计会好点,千万不要有条件的答应孩子们吃饭。

小时候(没上小班前)上超市,我那个头疼啊!进超市什么都想要只要是他看上的不管什么他都要,数量也不在计算范围内,心里确定要了哪有心思听我讲话啊!软硬兼施什么方式都用了(凶、骗、哄)根本就没办法,所以最后什么都是依着他的。那时候自己的心里失望及了,在想孩子怎么这么难带啊!更不就无法沟通,(家里老人太惯了,教育理念不一样)后来孩子上学了(小班)上学后的他感觉长大了好多,画画、折纸、手工作业,还可以给自己穿外套、裤子、鞋子,擦桌子,这些需要坐下以及耐心完成的作业,他现在都可以完成的很好,这些都是老师教的小本领,现在已经是他的好习惯了,放学回来只有老师有作业布置,他就会第一时间喊我教他作业,没有的情况下他也告诉我今天没有作业,意外的是他会问我要不要给他画画然后他自己上色。呵呵呵。。。上学真的学了很多小本领。现在上超市跟以前大不一样,进去之后他依然会这要那的,我觉得他没有辨别能力,所以我不会答应他买一些不适合他的。通常他只会哭闹非要,听不进我说话。现在我会跟他沟通他不会像之前那样无视我的。我跟他讲的不会太复杂的,我是把自己当个孩子一样,用幼稚点的语调跟他说:“这东西今天我们不能要的,再说妈妈没有钱,如果你真的很想要,那你就跟它说(注:"它"指的是某种物品)我们下次再来买你回家哦!”孩子听我这样说一定觉得有点意思,每当我说完我就会跟他互动下让他也参加我我跟孩子说:“你跟它再见吧!(微笑)”这时候他会摆手说再见的。他觉得这个像个游戏挺好的,有点交朋友的感觉!

其实孩子内心很有爱的,跟谁都想当好朋友,我就是利用这点来引导他的。现在只要去超市我没有答应他想买的东西,他就会自己跟“薯片”悄悄的说:“你在这里等我哦!我下次来找你。”看了这些肯定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不给他买呢?有不是买不起,其实不是那样的。其实我在间接性的引导他,钱在生活中不是可以乱花的,他要买玩具,要买吃的不是不可以,而是要知道,不是一定要就可以的,他看中某种东西的时候,我就先跟他说好,钱少不一定能买到,如果可以我们只能买一个,这样一说他就会知道,妈妈没有说不买。因为他估计只会记一个关键词“就买一个”所以他知道妈妈会买的,后面他买了一个就不会接着买第二个了,因为之前跟他说了,钱少就能买个了。时间长了就会从买物品的数量上减少,以后不会乱要。时间长了,看见贵的不需要的物品就说钱不多,你换个小点的便宜点的吧!按这样下去,他以后会知道个大概,钱不是随便什么都可以买的。这样做不是因为让他认识人民币的面值是什么数值(10块、20块、50块、100块什么的)而是在教他多个少的简单分别能力,孩子毕竟还小不想他脑子里记一些复杂的,自己能接受是最好的接受不了我也不会硬去教的。就像现在在学校老师会教诗词儿歌,他也记的蛮好的,有时候嘴里还念叨着一些诗:《静夜思》、《咏鹅》、《悯农》,还会来几首歌。想想他能懂那些诗歌里面蕴含的意思吗?所以我都会用简单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一些基本的好习惯孩子,记忆什么的问题就让他自己慢慢发现自己的潜能吧!

"散养"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普遍都很焦虑,20世纪80年代整个社会还很僵化,物质、经济条件都不好,过上好日子、出人头地就只有考大学一条路。那时,一到周末就带着孩子去补课、学钢琴等各类能加分的才艺的父母到处都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众多父母必须“押”着孩子去做很多事。

现在很多父母看开了,放手了,什么都不管了:“我什么课外班都不给他报,让他快乐一些。我们是散养。”“我不给孩子立那么多规矩。”“我不过多地管束他,不能压抑孩子的天性。”“只要他快乐就好,我们不要求他一定如何如何……”不过,这些号称什么都不管的父母,细究起来,做不到“什么”都不管,甚至管得还不少。例如,见人要打招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上学不迟到,等等。

父母管得多或者声明不管,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的,忽略了孩子是需要你管还是不管?孩子需要你管什么,不需要你管什么?很多崇尚散养的父母对孩子的完全不管,肯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带来伤害。

错过了从他律到自律转换的关键期

我遇到过两例,求助者都是家庭经济上比较宽裕的孩子:一个男生,16岁;一个女生,18岁。他们求助的原因都是厌学,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就是不想去上学了。这两个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小时候,男生学过围棋、两种乐器、乒乓球等,女生学过钢琴、素描、陶艺等,都是他们自己提出来想学,父母才给报的兴趣班或单独请的辅导老师。后来也都是他们自己不想学了,父母听之任之,不学就不学了。

这应该是散养的理想状态吧?让孩子发挥天性,随心所欲。两个孩子在谈到自己的这段经历时都露出悻悻之色,对当时为什么喜欢,后来又为什么不喜欢,学习过程中是否有乐趣,等等,都记不起来了。

我们现在做个假设:当他们一时兴起,提出要学围棋或素描时,父母是花钱的那位,所以决定跟孩子立个“约定”:学习的目的、过程和时间,遇到困难时怎么处理,等等。从有兴趣、好奇,到真的潜下心来去学习、钻研,直至有心得,是挑战,同时也是训练一个人的过程。借由这个过程,一个人学会耐心,学会勤奋,学会在有瓶颈的时候如何去鞭策、鼓励自己,学会在有所得时如何不自满,继续保持好奇和探索,学会协调、安排自己的时间,收获“一分努力一分成就”的自信和快乐。从两三岁时搭积木、拼图到后来上学、学习才艺,到最后选择职业以及自己认为应该去做的事,这些都在一点一滴地进行。

小的时候,孩子控制不住自己,容易转移注意力,容易放弃。此时,需要来自父母的“他律”,帮助孩子慢慢习得上面说的要做成一件事所需要的品质,逐步在10岁以后由他律变为自律。浅尝辄止,轻言放弃,不仅是虚度时间和浪掷精力,更重要的是错过了从他律到自律转换的关键期,孩子容易形成任性而为、“想一出是一出”的习惯。

孩子一次次放弃才艺的学习,可以,由他!真到了孩子不去上学、不愿意高考,父母才慌了——此时再回头补课就难了。正常的社会行为的要求,在孩子看来可能是对他的管束、不公平。这时,即使他想做到自我控制也已经做不到了,这会让孩子体验到更深的挫败。

这种没有要求的教养,孩子是否感激呢?小的时候可能觉得妈妈好,“不逼我”,“不管我”;慢慢地长大了,孩子会觉得“你并不真的在意我”,因为你不操心,无所谓,“随我便”,你应该尽的责任例如指导、培养等没有尽到。

孩子也会觉得你不信任他,否则怎么会不坚持?“是不是不相信我有这样的天赋或能力?”孩子后来的这些抱怨却是说不出口的,因为当初大家都认为“不管”是对孩子好,是少有的好父母的做法,现在如果推翻这一结论,自己就成了忘恩负义的白眼狼,成了反复无常、自相矛盾。而且自我否定是很不舒服的,让人往往不能接受。

于是,孩子“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该有多郁闷!

让孩子变得散漫、任性

还有一种散养是对纪律和社会规范的无视。

我接待过一个13岁的男孩和他的母亲,是学校要求他们来做咨询的。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一直觉得这件事带给了孩子不好的影响,愧对他,所以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几乎每门功课都请家教,在学习上是有要求的,孩子的成绩也还不错。

他母亲是这样叙述的:

“我觉得他们的英语老师教学思想太陈旧,不能因材施教。课堂上那些东西我儿子都会了,就打了个哈欠,老师就小题大做,批评他。”

后来我去问英语老师,老师说:

“他打哈欠的声音大到每个同学都听得到,还伸懒腰,然后‘扑通’一声趴在桌子上假装睡觉,引得其他同学笑啊,学啊,课都没法儿上了。”

他母亲还说:

“数学老师留的作业都是重复性的。我儿子都会了,就不想写了。中国这种题海战术真压制人的创造力,把孩子全变成呆瓜了。我支持我儿子不写作业。老师没话说了,就指责我儿子没礼貌,跟他讲话没有用‘您’。”

数学老师的说法是:

“我问他为什么没交作业,他的声调比我还高,嗷嗷地说:‘你就会留作业,一点儿都不会开发我们的创造力。你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理念了。’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学生。我对他说有意见可以提,但是要守纪律,而且跟我说话至少应该用‘您’而不是‘你’吧。小学生都该懂礼貌,家里怎么教的?这孩子回去告诉他妈妈了,他妈妈还来学校找我了。这样的父母太少见了。”

末了,他母亲说:

“我们跟他的班主任沟通过了,班主任说这孩子想听课就听,不想听就两脚蹬着墙半躺在椅子上。他不交作业,不举手参与学习,在班里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不管他,就管不了别的学生。现在是义务教育,没法儿让他退学,又不许各种惩罚,也没有评定、处分等等。还说我们父母非但不配合,反而纵容孩子……我是管不了了。只要他不影响别的同学,就随他去吧。”

这位母亲说孩子的“事迹”,都是当着他的面说的。这孩子在诊室里也是旁若无人地东摸西看,坐累了就伸直了腿半躺在沙发上。他母亲说了一句:“哎,坐好!”他哼了一声,一动没动。他母亲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我了解情况后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词就是“散漫”。散养的目的不应该是让孩子变得散漫、任性吧?

我的团队曾经应邀在宣武区的几所小学开展“问题”学生心理辅导团体活动,面对的是三年级以上、学校和班主任认为有“问题”的学生。

这些孩子的言行上确实各有不恰当的地方,但高度一致的是,他们不会,也许不愿、不想去审视环境、同伴、老师的状态,也辨不清自己的最终目的和眼前的冲动。跟三四岁的孩子一样,他们只顾满足自己随时而起的兴趣和需要,却又没有三四岁孩子那样的天真、单纯。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我是不愿当他们的同学的,因为他们并不能跟我互动,只顾自己,老打扰我;我也不愿当他们的老师,因为他们不能跟着我的教学和给出的建议走,自以为是,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让我的教学工作受到挑战,浪费我的时间和心血。

这些孩子最终要长大,走上社会,若一直保有这样的行为习惯,谁会愿意当他们的同事、上司、下属?谁愿意与他们做朋友、谈恋爱?

在社会上受的挫折多了,吃的苦头多了,可能他们会变得收敛一些、抑制一些,但与自律—自我控制不同的是,他们的收敛是被动的,是因为失败和教训而不得不为之的。因此,他们不会满足,不会心甘情愿,会充满抱怨、失望、无奈、愤懑。他们是不成熟的,也是不自由的。

▲父母为什么会这样?

1. 出于自己的心结而散养。

父母对孩子过度散养,往往是其自身有些心结没有处理好:感觉自己从小到大处处被束缚、被管制,把自己的挫败和不得志归因于环境或他人的压制。这种被动忍受型的父母,会倾向于过度放手孩子的教养,甚至挺身而出,去反抗那些他们认为对孩子约束、压抑的人或制度,就像前面案例中的那位母亲一样。

我们很多人心里都有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那是小时候的自己,带着未被满足的需要,倔强地拒绝长大。这个内在的孩子会时不时地闹起来争取他的利益,于是我们会在很多成年人身上看到他们不成熟、不理智的行为。

大多数时候,我们压抑着这个内在的孩子,直到有了自己的孩子,于是,这两个孩子合体了。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大多是为了满足我们内心这个孩子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眼前的孩子。我们自己小时候需要疼爱,现在我们就过度疼爱自己的孩子;我们自己小时候需要自由,现在我们就会过度放纵自己的孩子。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首先要解决的是自己的成长问题,要安抚好自己内在的孩子,让他长大,这样才能成为成熟、理智、客观的成年人,才能当好爸爸妈妈。

2. 拿散养当借口。

有的父母事务缠身,即便身在家中,也不住地打电话、发短信,运筹帷幄于沙发之上,咂摸回味于饭桌之旁,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教养孩子。这样的人如果事业还算成功,家里物质条件还过得去,就会觉得可以给孩子买到诸如家教、留学等条件;孩子有了这些条件,自动地就会有所成就、会做事了。他们都忽略了自己的“管”与“参与”,除了对孩子的指导,还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被期待、被陪伴。

▲父母应该怎么做?

别忽视对孩子自控、自律的培养。

对于散养,我没有支持还是不支持的态度,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很主观的说法,不同的人对“散养”有不同的定义和做法。我强烈反对打着“散养”的旗号,放弃对孩子的教养责任。

1.关注孩子成为一个成熟社会人的过程中所应该有的一些能力。

例如做事情的条理、规划、耐心、毅力等行为自律,与人相处的关心、同情、友善、沟通互动等情感力。这些会影响到孩子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到他对自我价值的界定,终极影响是他对自己人生意义的判断,更不要说对他每时每天是否快乐、舒心的影响了。

2.做循序渐进的自我控制训练。

2010年暑假,我们一家在美国的老朋友家住了两星期。他家的外孙女Lila当时5岁,跟着她的爸爸妈妈到我们的露营地去玩。因为时间的关系,他们要提前回去。

Lila和我的女儿玩得正开心,非常不情愿离开,站在帐篷边迟迟不肯上车。这时,她的妈妈,一位教育学毕业的中学老师,既没有命令她必须走,也没有耐心地讲道理,或者提醒她“我们已经说好……”,只是站在车边大约两米外,对Lila说:“Self-control(自我控制),Lila.”

对于5岁的孩子,母亲已经在要求、训练她的自我控制了。Lila站在那里,眼神中透露出挣扎,看得出她正作着艰难的选择和决定。不到1分钟,谁都没说什么,Lila自己转身上车去了,神情很落寞。

当时,这件事让我感到很触动,有了自我控制,才谈得上责任。不过,我个人认为5岁讲自我控制稍微早了点儿。可以从六七岁开始一点点地训练,到10岁建立起自我控制的意识,13岁开始能主动去实践,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孩子很小就会自我抑制,但自我控制则是要心智比较成熟时才能做得到。

▲孩子的成长中哪些该管?

1.对孩子要有与其年龄相匹配的言行上的要求,例如要有礼貌、要讲卫生、要准时等。孩子将来的行为自律,有赖于一开始父母的“他律”。

2.可以不要求结果,但不能忽略过程。例如,不要求孩子必须考100分,但要求孩子主动、认真地学习知识。

3.对于孩子的错误一定要管。犯错误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是坏孩子,我们常常是在试错中明白了道理,学会了本事。所以,看到孩子的错误一定要管,不要丧失了孩子成长的机会。至于什么是错误,每一个家长有自己的定义和标准。

4.要培养孩子的品德,基本的道德准则必须管!例如:诚实、善良、公义、尊老爱幼等等。

5.孩子提出了疑问和要求一定要管,不能拒绝或忽视。

6.如果有人反映了孩子的问题,无论是孩子的老师、同学还是其他什么人,一定要管。要调查清楚真相,再相应处理,而不要“护犊子”,或者否定别人的看法和意见。

7.选择散养的父母一般都有一套理论,或者“外国如何”,或者“我小时候如何”。一定要实时检视自己的理论是否过期,是否与你家的具体情境相符,是否符合孩子的特点,等等,避免教条。

别拿离婚来忽悠孩子的未来


新的学期刚过完整整一个星期,许多孩子都已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一百二十八个孩子中,有二十几个是新生,其中,很多家长来报名的时候都说着同样的情况“父母离异,或者是谁又走了”……

幼儿园有很多的孩子都是父母离异的,他们或多或少性格上总有那么些缺陷与不同。中班有个长得很可爱的男孩子小雨,很抱歉的是,当他刚来幼儿园的时候,我问他:你妈妈呢?他用天真的眼神看着我说:我没有妈妈。他表情有些难过还是伤心,我说不上来。只觉得,当他说出最后一个字的时候,世界就像突然定格下来,一片安静。我觉得真的很抱歉,也许是我说了他心中最不开心的事。虽然他们最终需要勇敢,可是他毕竟那么小,他只不过是个孩子,他正需要妈妈呀!他的爸爸一直在外靠打短工维持家人的生活,几乎就没有跟他交流过,家里还有个奶奶,每次来园放假都是他奶奶接送的。奶奶也只是个淳朴的农妇,说话做事不会顾忌太多,虽然她是那么爱小雨。有时候大人们在一起说的话,一不小心被孩子听见,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一种伤害。有时候上学放学的时候,看着别人的爸爸妈妈来接送自己的伙伴,多幸福的场面,他也只是在一边开心的看着,甜甜的笑着,甚至也会一脸的无辜与难过。这幸福的场景对于他来说,太残忍了。他对任何人都充满的“爱”的期待,你对他笑一下,他就会开心一整天。有同伴的亲戚来看望他的伙伴的时候,他也会乖乖的跟自己伙伴一样称呼别人。那时,他非常幸福。他的奶奶是个非常不容易的老人,从他出生就一直是跟着奶奶的,他就是奶奶的命根子。小雨也还算是非常乖巧的男孩子,也许,这样的孩子要比那些温室里的花朵更加成熟些,懂事些。但是,对成长而言,必定是不利的。每次看见奶奶肩挎着包,手里提着袋子,一手拉着小雨的手,一起走上台阶,踏上回家的路。看着祖孙俩的背影,总有一些感触,小雨父母自私的举动,怎么会给这个单纯稚嫩的孩子心上涂上一层抹不掉的不愉快。

像小雨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还有很多,他们总是喜欢把手塞进口袋,因为他们缺乏安全感,谁也说不定下一秒又会失去什么;他们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的独处,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有些事是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他们喜欢暗沉的颜色,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世界没有别的小朋友那样丰富多彩。还有的孩子因为家庭不健全,性格偏激,活动中总是得不到伙伴们的喜欢。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总是备受关注的,每一位老师阿姨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每一个孩子都会让我们看到不同的“小世界”。

一个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就是童年。孩子虽然是爱情的结晶,可是爱情就像水晶,太容易破碎了。虽然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可是,孩子才是每个做家长的最大的幸福。现实的社会,婚姻易破碎。孩子呢,他们真的是很无辜,虽然他们小也许在大人眼里看来他们什麽都不懂,但人都是感情动物,有些事,他们会看在眼里;有些话,他们会存入记忆,刻在心里。他们是很小,希望每一位家长在为自己的问题考虑的时候,一定要多想想你的孩子,总有一天,他会长大,你会老去。

爱孩子,就请给他一个健全的家庭。孩子永远是希望和未来,在这里我想呼吁那些正在准备离婚的家长,别拿离婚来忽悠孩子的未来!

错误的称赞害了孩子


很多成人都知道,称赞孩子会让孩子有上进的动机,会愈想做好。从「刺激到反应」的理论上来看,给了正向刺激,当然会有正向反应,而且种瓜得瓜嘛!称赞孩子的教养历史,不管中西(尤其是西方),都是很渊远流长的。

但这样的认识只对了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如何称赞」比「要不要称赞」来得重要。这点在学术研究上、实际与幼儿的互动上,都得到了左证。因为称赞不得当反而会对孩子产生负面效应,来看以下这个例子,就会明白了。

称赞不当的负向效应

六年前,我教过一个叫小谛的学生,他是个很谨慎的五岁小孩,做任何事都会考虑再三,不容易犯错,也不会轻易踩到别人的地雷,他是成人眼中的乖小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总是遇事犹疑,不愿做他没有信心的尝试,这样的处事态度(基本上,也有天生气质的导向),就成了他的学习态度,比如说学写字母。

握笔能力不是他的强项,所以他不太愿意做写字母的练习,他总说:「我不会写,我不知道怎么写a。」但严谨一点来说,他的问题不是不会写,应该是:「我没办法把a的圆形,写得那么圆,所以我不会。」显而易见的,他不是懒惰,而是不愿意犯他心目中的错误,不愿意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自觉自己是一个禁不起挫折的孩子。

身为老师的我,理所当然的决定以正向的称赞来导引他!那天,他拿着一个他自认写得很好的a来找我,他满心的欢喜都写在脸上。我也很开心的顺口就说:「哇,你的这个a,是你写过最好的一个!」我这样的反应,在理论上是没有错的。既是拿孩子的成就与他自己的相比,不涉及无谓的竞争、正面评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这样的称赞不是「你好乖或你是好孩子」之类的空泛语,所以应该会让小谛愈来愈有信心练习写字才对!

但我做错了,换句话说,我称赞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那天过后,小谛非但没有意愿提笔写字,拒绝的态度也比以前更明显。虽然我一直说,「你写得很好呀,你看你那天……」但他总是婉拒我的邀请。直到有一天,我看他在画图,才真正懂他!小谛那时用彩色铅笔在画一个小孩,他用心的握着笔,画身躯、画五官,在他努力画完两只大耳朵后,他把用具收好,对他的同伴说:「我不画了。」同伴问他:「为什么?我还没画完,我还要画车子。」小谛则回答说:「我不想画了,不然我又会画错。」

我听了以后,吃了一惊!原来,小谛很敏锐,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所以一旦自己所做的达到一定的水平,因为害怕失败,就绝不会再尝试第二次。这个发现,让我对他的学习反应,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这个领悟,也让我知道,我对他的称赞不但没有帮助,反而害了他。因为我的称赞,证实了他认为「自己不行」的想法:

1.「既然是最好的a,那我以前写的,其实全部都很差!你看吧,我果然是不行!」

2.「只要我不再写,那我的表现就不会让别人失望,也不会让自己失望!」

善良的小谛,因为我自认为的好称赞,更不敢尝试、更没有信心呀!而我这个老师,在他的生命中是如此重要,因为我是他每天在学校八个小时,那「家的延长线」,所以他不愿意让自己失望的同时,也不愿意让我失望!

我在难过之下,开始探索称赞孩子的方法。因为我相信,正向的导引和赞赏,在教养的原则路上是不会错的,因为那是引发动机和行动的来源!但称赞的方法,应该是有商议的空间。于是,在我看了几份报导和研究后,马上采取了另一个称赞的方法:「称赞孩子的努力,而不称赞孩子的成就!」

称赞得当的正向效应

那天,小谛顺着我的鼓励,练习写着圆形的字母系列(c、o、a、d、g)。我请他坐在我旁边写,就在他不是很有信心的写下第一个a时:

我指着那个字母的圆弧形部位说:「我可以看得出来,你很努力的转弯,你看到这个圆弧了吗?」

小谛点一点头,很专心的看着。

我又继续说:「我写给你看,你以前的圆弧度是这样转,你现在的是这样!会这么圆,是因为你一直练习,很努力的练习呀!」

我在小谛的面前,模拟他在两个月前,刚刚练习写a时的字形给他看。小谛看了一直笑,然后就自己提着笔,边写边笑着说:「你看,这个也转得很好哟!啊,这个,长得像我以前写的……」

就这样,小谛拿着笔一直写。最重要的是,他一直笑着写,很有信心的写,不怕失败的写,与自己一直挑战的写。那当下,我好感动的看着他,体会到「适当的称赞,所能带给孩子的无限信心和希望」。我好谢谢小谛,教会了我如何真正的看待孩子的努力,而不是成就!努力,是自发的;成就,是别人给予的。自发的,会让自己在自己的定义里,更上层楼;别人给予的,随时可拿走,是靠不住的、是被动的,也就是「赵孟能贵之,亦能贬之」呀!

在这次的领悟后,六年来,我用同样的原则和方法,看见了更多孩子的努力,也鼓励了许多孩子的动机与行动。

正确的语言可激发潜力

五岁的安娜,对写作文裹足不前,她觉得自己的作文写不好,因为她能想到的句子都很短,像是:「Iliketoplay.」于是我对她说:「你现在写出了四个字,以前你只能写词哟。我想下一句,你一定可以再多加一个字的。」

安娜听我一说,就自己用手指头算了算,一会儿,很开心的对我宣布:「我找到五个字了!」于是她用五个字造了下一句:「Iliketoplaygames.」购

而我也很开心的回答:「你真的做到了,是五个字呀!」

就这样,安娜又努力挑战六个字、七个字的句子。她好开心,也充满信心!

称赞孩子的努力,而不称赞孩子的成就!用这个原则,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小孩!

不要为孩子的过失寻找借口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在他的散文中曾描写过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孩子正在放声大哭,妈妈心疼地在旁边安慰:一手搂着孩子,一手用力拍打地板,对孩子说:‘都是这个土脚不平,害得宝贝仔摔倒,妈妈替你打土脚!’妈妈拍地的动作非常滑稽夸张,使那哭闹不休的孩子也忍不住破涕为笑了。”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我们也常见到。何女士到一位朋友家去玩,朋友的孩子不小心被椅子绊倒,“哇哇”大哭起来。朋友立即抱起孩子,一边念叨着“宝宝乖,不哭,我打死椅子”,一边用力拍打椅子。正哭着的孩子马上转哭为笑。可见,不同的母亲安慰孩子的方法却是相同的。

跌倒,无疑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常见的事情。父母都明白:不论任何形式的跌倒,都是由于孩子自己不小心。然而心疼孩子的父母却舍不得让孩子承担这小小的责任。为了安慰孩子,他们找出种种理由为孩子开脱:跑的时候被树枝或石头绊倒了,就把树枝折断,把石子扔向远处,说:“坏树枝(坏石头)!你为什么要绊倒我的宝宝!”;走路不小心跌倒了,就打骂地板:“地板你这个大坏蛋,为什么要害我的乖孩子跌倒!”;即使是找不到任何东西可以责备,就骂风:“都是这风,让宝贝儿摔倒,妈妈打风!”……就这样,因为孩子的跌倒,妈妈们撵过鸡,追过狗;骂过门槛,打过凳子;折过树枝,跺过地板。她们武断地将孩子自己的过失嫁祸给了椅子、树枝、地板和风,使孩子真以为自己的跌倒是因为风、地板或是树枝的缘故,而很少想到是自己走路不小心。

这种替孩子寻找借口的做法无疑是一种严重的误导。试看生活中的一幕幕:打碎了窗上的玻璃,怨玻璃不够结实;忘带钥匙进不了门,怪妈妈不早回家;和小伙伴闹矛盾,总是别人的不对;作业没有写完,怨老师留得太多;考试考得不够理想,总是题目出得太难……总之,只要有不顺心的事,就怨别人、怨父母、怨学校、怨环境、怨社会……正是疼爱孩子的妈妈们教会了孩子为自己的过失寻找借口,而心安理得地放弃应有的反思,逃避应有的惩罚,渐渐地淡漠了责任感。

人生的道路难免会坎坷不平,会有荆棘横路和风狂雨暴,“在风中跌倒,在爱中流泪,这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旅程”,如果不学会从主观上找原因,从失误中吸取教训,只会一味寻找“跌倒”的借口,孩子面对的将是更多的错误与失败。所以,心疼孩子的妈妈,当你的孩子跌倒以后,不要责怪风、怨恨雨;也不要再骂树枝、打椅子;不要以爱的理由为孩子寻找借口。要让孩子明白“风中跌倒不为风”,正是由于自己的不小心才会被绊倒,而“绊倒”正是对“不小心”的惩罚。要教会孩子跌倒了爬起来,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的过失与失败,并从中总结得失。这样,孩子才会“吃一堑,长一智”,小心地避过前进路途上的障碍。

别上“上进心”害了孩子


周末,带女儿去广场溜旱冰,赶巧看到邻居的孩子也在。

那小孩仅是入门儿的水平,一不小心就摔跤。女儿不厌其烦地扶他起来,还不忘每次拍掉他裤子上的灰尘。其实那小孩的领悟能力并不慢,滑了没多大会儿,动作娴熟了很多,摔跤的频率也少了。

他爸爸喜形于色地看着,并且跟我炫耀儿子的上进心强着呢。正夸着,那小孩就又摔倒了,这回小家伙儿急了,怒气冲冲地跑来告状,硬说是姐姐弄倒了他,说到最后居然哇哇大哭,并且叫嚷着非要跟姐姐比打电脑游戏。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溜旱冰比不过姐姐,恼了,在借故撒气啊。小孩的爸爸一个劲地向我解释,说在家里都让着他,惯坏了,末了还不忘又说了句,儿子上进心强着呢。我无语,这到底是上进心强呢,还是嫉妒心或者自尊心太强了?

诚然,上进心是孩子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是健康成长、努力成才的重要推动力,但是过之,就不那么美妙了。想起亚运会、奥运会,几乎每届都会有著名运动员在赛场上失利,也会有几匹“黑马”在人们的视野里猛然杀出。究其原因,并非都仅是因技术和体能的原因,有时候还真就决定于心理素质。

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人们成功的大敌。培养和训练好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到荣辱不惊,方才离成功更近一步吧。

如何改掉孩子拿粗心当借口的毛病?


“粗心”是什么?当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会而不对、会而不准、会而不全”,做错了、做偏了、做漏了、不规范,等等等等,被扣分,老师和家长就会一言以蔽之,痛说,你怎么这么“粗心”。学生自己也捶胸顿足,我本来都会,怎么又“粗心”了。

“粗心”就这样,成了一个沉重的壳,每个孩子都背负着它,甩也甩不掉。每个孩子又把它做挡箭牌,考不好的时候,自我安慰一下:“我又粗心了,不然就…”挡箭牌掩盖了真实的问题,沉重的壳也让孩子们背负不动。而“粗心”呢,实在也是替它的远亲近邻背负了若干的锅。

我们不要拿“粗心”做借口,掩盖了背后的真实原因。重复的提醒小心、认真、仔细,别马虎、别大意、别粗心,对孩子来说没有任何用处,因为他并不知道怎么去做到小心认真仔细。

现在我们通过现象到来分析原因,再给出解决方案,并推荐给家长日常训练的方法,今天我们换个角度看待粗心,更好的改善它。

对于粗心,我们这样理解它:

1、粗心是结果,不是原因。不是因为“粗心”做错,而是有其它原因导致“粗心”

2、“粗心”的本质,是态度、是能力、是习惯,甚至是人格特点

3、“粗心”,经过系统训练,可大幅度改善,当然很难趋于零

孩子在作业和考试中的粗心

从现象分:马虎、大意、疏忽、丢三落四

1、读题阶段:看错读错(比如凸透镜读成凹透镜,千克看成克),读偏(理解不准),读漏题(比如最少两种方法的两种没看见,取g=10没注意,甚至一小问没看见)。

2、解答阶段:抄错写错(乘号抄成加号,漏写负号,小数点),计算错,不全面(两问答一问),不规范(辅助线、做图分析,物理不写单位),不准确(问东答西)。

从产生原因分:不上心、不用心、不细心、不认真,不能行

1、方法习惯型:读题跳跃,先解后读,手快大于心快;计算口算,跳步计算;不做草稿。

2、态度忽视型:陈题轻敌;小作业不重视;松懈状态;差不多心理;侥幸心理。

3、考场因素型:心理紧张;考场状态敏感(外界干扰);临场状态。

4、学习能力型:不熟练、掌握不透彻(似是而非),关键点不敏感,综合能力(读题时信息提取、理解)。

5、注意力型:精细能力差(很难发现细微差别);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一心多用);专注能力弱。

改善流程:记录→归因→对策→训练

1、记录现象:发现“粗心”现象,回忆当时真实场景,按照“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什么现象”,记录“粗心”发生时的真实场景,以及当时的心理状态。

2、分类归因:过一段时间,对记录的现象,分析“为什么发生”,原因直追到细枝末节。有可能多种不同现象,最后归为同一原因;也可能一种现象,不同的发生情况下有各自的原因。比如说就简单的计算错误,是跳步、还是移项、还是看错了符号、还是抄漏了数字,跳步属于思维习惯不好,移项错误属于技能敏感性不强,看错符号属于精细能力弱、抄漏数字属于当时当时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3、找出对策:针对一种原因,思考“怎么办”就能克服。比如说就计算的跳步和移项,别以为重视就行,其实是你思维定势,不良习惯根深蒂固,只能老老实实一步一步笔算,像二年级小朋友一样回炉计算,直到你思维定势改变。将这些小点,写在便利贴上,贴在醒目的地方。

4、重点训练:在一定时间内,让醒目的便利贴在眼前频闪,唤醒大脑注意,直到大脑自觉意识。就像走路见了红灯,下意识停下脚步一样。严格按照便利贴的提示执行,坚持“这样做”尽管有可能暂时降低效率,但是一旦改善,今后的收益回报可是大大的。

作业或考试中的常见粗心训练:

1、小低年级精细化训练,注意力训练(可通过日常生活、注意力专项训练),含注意力分配。

2、阅读训练(特别是各科目读题),指读、默读、划重点,关键词敏感性训练。

3、意识上重视,重视,再重视。就像红灯、斑马线,在大脑里形成肌肉记忆,下意识重视。

4、好习惯:计算,草稿纸。检查。日常作业如考试。眼不见陈题,只有新题。准确度不高的时候,放慢速度,先练习持续保持正确的能力。

5、能力,能力,能力。熟练度足够,速度足够,见识量足够,灵活性足够。打破固定思维(比如跳步)。系统能力训练(比如作文前花3分钟整理思路)。

6、引入检查单机制。比如计算的验算。

有的孩子,考试中很少粗心,这类孩子一般在平时作业中就认真细致。平时作业马虎大意、不细致、不认真,到考场上是不容易一下子就不粗心的。所以,平时的学习习惯、作业习惯,很重要。另外,生活中重视细节、有序做事、专注力的培养,幼儿阶段的感统协调训练,都是和学习中的“粗心”有关系的。只有下定决心,不怕烦难,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粗心”。

除了孩子在作业和考试中的粗心,父母们又何尝不是呢?生活中我们也会因为事务繁杂而分神。

妈妈在厨房里的“粗心”

为了便于妈妈们理解,帮助孩子,做为对照,举几个道理相通的厨房做饭的例子。我在厨房里,经常犯些小错误,出些小毛病。我在厨房出过那些小事儿?糊锅,炒菜忘了放盐,切了手,烫过,打了碗,煮饭有沙子……

这算粗心了吧?反正这种情况一出现,老妈通常都会说,你注意点,你小心点,你认真点。我呢,老妈百般叮咛,但“粗心”的毛病也还在,不时冒头。后来有一次烧坏了一只锅,痛定思痛,下决心改悔,终于能让家人安安心心吃饭了。

怎么痛改粗心的?

老妈认为我“粗心”的那些事儿,全部列出来,深挖原因,主动对策或者强制对策。按原因到现象举例:

1、心不在焉:一边炒菜,一边想事,结果忘了放盐,或者倒酱油没止住(≈注意力不集中)

2、一心多用:烧着菜,想着要用几分钟,抽空看了下手机,忘了时间,糊锅(≈不专心)

3、敷衍了事:批量洗菠菜,结果根部泥土没洗干净,吃菜咯牙(≈马虎,态度不认真)

4、方法不当:竖切胡萝卜,没抓稳,切了手(被斥为不小心,实际≈方法不当,不熟练)

5、缺少经验:学人做米酒,煮糯米饭,放水不足,饭太硬(被斥为不用心,实际≈不会)

6、不看细节:煮绿豆粥,没检出来绿豆中的小石子(≈大意,不细致)

7、习惯不好:不提前剥好葱姜蒜,放了油才切葱,经常油温过热焦了葱(≈流程、习惯不好)

8、相似混淆:盐和糖装在同一个调料盒的分格里,想放糖放成了盐(被斥为不细心,实际≈辨识度太低,被忽视)

9、能力不足:有一次饭后收拾,两手各端一摞碗,端不住摔了一摞(被斥为不小心,实际≈超能力)

10、负载过大:一盆汤装的太满,从厨房到饭桌撒了一路(被斥为不小心,实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1、特殊情况:油热了正想炸鱼,电话铃声响起,一着急,整个鱼掉进过来,烫了手(≈突发事件应激不好)

基本上就穷举完了。这些,一般都会被老妈归为厨房中的“粗心”。当我把原因再归类的时候,其实就只有几个大类:不专心,态度上应付,标准流程和习惯不好,能力不足或超负荷,突发事件应激不好。

实际上,现象是接近的,原因是不同的,有主观有客观,有内因有外因。改善的办法,就是:

意识上:用心。专注力,注意力,做饭就是做饭,这时候做饭高于一切,手机、电话、工作中的烦心事,统统一边去;

态度上:认真。细致。菜、米洗干净,不偷懒,不敷衍;

方法上:优化。效率集约化,提前准备好辅料,不至于手忙脚乱;

能力上:提高。熟练熟练再熟练,技巧技巧还是技巧,做不到的分两步,不会的多练手;

习惯上:一个是厨房行为习惯,一个是厨房思维习惯,比对老妈的好习惯来改

大约从有意识强调开始,几个月后厨房“粗心”就大大减少,少见踪影了。其实爸爸们也会存在粗心的问题,想想自己开车的时候是不是也时长有一些粗心的问题?总之所以对于孩子,一千个孩子,就有一千种“粗心”的理由。找出自己娃的原因,再针对性克服解决。

养孩子大有学问


养孩子大有学问昨天有位爸爸来做咨询评估,他对女儿的情况回答大多是:这个好像有,这个肯定有,这个不清楚,这个不好说,这个不肯定,这个只有她妈才知道,这个只有她老师才知道。。。。。。。。。。。

她妈妈知道的为什么你不知道?她老师知道的为什么你不积极跟老师沟通交流?有些家长还会说,小朋友这个没试过,那个没试过。这就更可悲了,他是独立的一个个体,而不是小动物,整天被你抱着养着在家困着,连探索这个世界的机会都没有!

有些家长会反映小朋友不爱看书,不爱跟人打招呼,可能是因为缺少模范作用,简而言之就是没有榜样。如果作为家长的你平时都不会拿本书来翻翻,遇见熟人都爱理不理的,过马路直闯红绿灯,老是拿公司的用品回家用,做错事情不道歉还好像理直气壮,那你希望你的孩子耳濡目染地成为个什么样的人呢?

有其母必有其子,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诸如此类的名言还少吗?家长跟孩子呆一起的时间比谁都多,如果你们其身不正,又何以正人?

养只动物你只需要管吃喝拉撒睡,养人可就是个大学问了!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别拿“散养”为借口最终害了孩子》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怎样教育孩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心得:孩子要散养,绝不圈养 育儿心得:孩子要散养,绝不圈养 个人育儿宗旨:孩子就是一匹马,我要散养,绝不圈养。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娇气,吃饭说不吃就不吃,要东西非要到手不可,不依着就发脾气。这些习惯当然也有家长的责任,因为家长没...
    2020-10-2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的孩子也可以散养 当今社会,是一个求快的社会,好多事都在追求速度,但停下来回头看看的时候,忽然发现一个怪现象,我们现在吃的很多东西,相比以前丰富了许多,但滋味、营养却不如以前了。 于是,很多中看不中吃的东西层出不穷。讲...
    2021-07-19 阅读全文
  • "散养"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普遍都很焦虑,20世纪80年代整个社会还很僵化,物质、经济条件都不好,过上好日子、出人头地就只有考大学一条路。那时,一到周末就带着孩子去补课、学钢琴等各类能加分的才艺的父母到处都是...
    2021-01-11 阅读全文
  • 别拿离婚来忽悠孩子的未来 新的学期刚过完整整一个星期,许多孩子都已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一百二十八个孩子中,有二十几个是新生,其中,很多家长来报名的时候都说着同样的情况“父母离异,或者是谁又走了”…… 幼儿园有很多的孩子都...
    2020-09-09 阅读全文
  • 是谁害了孩子? 动画片对孩子来说是什么?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还是家长打发孩子的一种方法?前段时间由《喜羊羊与灰太狼》引起的儿童被火严重烧伤的事件,无疑给广大家长敲醒了警钟,我们不论动画片的内容是否合乎儿童的发展,我只想知...
    2020-06-12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孩子要散养,绝不圈养 个人育儿宗旨:孩子就是一匹马,我要散养,绝不圈养。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娇气,吃饭说不吃就不吃,要东西非要到手不可,不依着就发脾气。这些习惯当然也有家长的责任,因为家长没...

2020-10-29 阅读全文

当今社会,是一个求快的社会,好多事都在追求速度,但停下来回头看看的时候,忽然发现一个怪现象,我们现在吃的很多东西,相比以前丰富了许多,但滋味、营养却不如以前了。 于是,很多中看不中吃的东西层出不穷。讲...

2021-07-19 阅读全文

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普遍都很焦虑,20世纪80年代整个社会还很僵化,物质、经济条件都不好,过上好日子、出人头地就只有考大学一条路。那时,一到周末就带着孩子去补课、学钢琴等各类能加分的才艺的父母到处都是...

2021-01-11 阅读全文

新的学期刚过完整整一个星期,许多孩子都已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一百二十八个孩子中,有二十几个是新生,其中,很多家长来报名的时候都说着同样的情况“父母离异,或者是谁又走了”…… 幼儿园有很多的孩子都...

2020-09-09 阅读全文

动画片对孩子来说是什么?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还是家长打发孩子的一种方法?前段时间由《喜羊羊与灰太狼》引起的儿童被火严重烧伤的事件,无疑给广大家长敲醒了警钟,我们不论动画片的内容是否合乎儿童的发展,我只想知...

2020-06-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