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浅析孩子犯规行为

发布时间:2021-05-24

幼儿行为故事。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在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有提前准备可能会使用到资料的习惯。资料一般指代可供人们参考的信息知识等。参考资料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幼师资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案例:浅析孩子犯规行为”,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察记录:

在体育“小小飞行员”中,晨晨的小飞机是开得最快的一架,而且特别喜欢和其他幼儿相撞,为了避免相撞后出事故,考试开始“三申五令”的叫晨晨停下来,可不管用。晨晨只是停了下来做了个鬼脸后依然我行我素。于是,老师换了个方法,说道:“要小心啊,小飞机飞得太快不小心撞在一起会爆炸的,这样以来你的小飞机可就坏掉了,要进维修站休息不能出来开飞机的。”可是,晨晨仍玩得很疯。不一会儿,晨晨的“飞机”就与其他幼儿相撞了,结果摔倒在地上。于是,晨晨的“飞机”就让老师以摔坏了为由带到一旁休息了。可党其他幼儿接着玩时,晨晨又“呜呜”得飞了起来,老师提醒到:“晨晨,你的飞机因为飞得太快已经撞坏了,怎么还能飞呢!快去维修站吧。”晨晨听到后又开回了‘维修站’,晨晨一屁股蹲下来,但晨晨眼睛总瞟向其他幼儿。就在这时,其他幼儿也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的乱跑起来,随着这几个幼儿的大声叫嚷、捣乱,被老师请到“维修站”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游戏。就在活动无法进行时,教师又说道:“啊呀,让我来看看,还有多少架小飞机没有坏,看来这些小飞行员是最棒的,他们开的小飞机真安全,所以老师要为他们拍几张照,还要为他们发一枚小奖章才行。”刚说完,原本再“维修站”的几位小朋友(包括晨晨)马上又飞了出来,一个个飞得又稳又安全,还嚷着:“来势你看我飞得安全吗!”

观察分析:

我们时常责怪孩子不遵守纪律。其实,只要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就不难发现,孩子的一些违规行为实际上是可以通过老师或者是活动内容的改善可以得到控制和调节的。

一、研究孩子不守规则的背后是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

一般情况下,孩子表现自我往往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他们期待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对现在的孩子来说,由于在家都为独生子女,所以家中人的目光始终离不开孩子,在家长密切关注下长大的孩子始终有一种优越感,他们自认为,所有的人都会投以家长同样的关注于自己,此时幼儿的角色正是以多敌一,全包围式的。可是,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角色忽然发生了转变,幼儿的自我优越感受到了威胁,不再是许多人围绕你了,因此为缓解这种情况,为了使老师能多给予些关注的幼儿就得想办法了。所以在这个游戏中,老师对遵守规则的良好表现没有给予注视、鼓励,而被请入“维修站”的孩子则有了被关注的机会,因此为获得同等的机会,孩子便不断的以违规来引起老师的关注。从那些因犯规而被“请走”的孩子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对于被“请走”,即被发现感到快乐。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妥善的处理成了难题,既让幼儿对体育活动仍持有兴趣,又不影响游戏的继续开展。在这游戏中,老师的评价作了适当的调整,以欣赏孩子、称赞孩子的形式,即以“拍照”、“奖勋章”的形式给予守纪律的孩子加以肯定。这样,孩子们的注意力开始有了转移,更多投放在了守纪上来获得老师的关注。这样一来孩子为了得到关注表现出了良好的秩序,不仅保证了孩子能愉悦有序地体验游戏的快乐,也使幼儿养成了对纪律意识的建立。

二、孩子自觉守纪的妙招

孩子是任情任性的,当一个孩子发生违规事件时,是紧盯一个放弃一大批,或是面向大多数幼儿对他置之不理,还是……在现代社会中的孩子,由于受其年龄特点与家庭、社区的影响,当幼儿在利他、利我的秤杆上有所选择时,指针就偏向利我靠拢,那么怎样让孩子的这种思想得到淡化。在这种游戏中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为了使之和其他幼儿一样自觉守纪,有一种集体意识在其中,不在以自我为中心,老师运用了各种方法。

晨晨是个好动爱玩的孩子,但他缺乏一定的纪律、游戏规则观念,以自我为中心,这与其独生子女的背景、家庭的娇纵、不断的满足其各种需要相关。在这个游戏中,晨晨一开始便横冲直撞,不顾及他人和自己的安全,缺乏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当老师认为晨晨的行为已有危及他人安全,需要阻止时,老师遍开始想方法提醒他了。起先老师用了命令式的方法,可是对晨晨而言不管用。因为在晨晨的意识中他并不服气,他不明白别人能够飞来飞去为什么他就不能“飞”,此阶段的孩子的年龄决定了他已有了自我意识,有主见不再是一味的承受别人的给予,他们有了一种刨根问底,好问“为什么”的潜质在里面。因此当晨晨没有得到原因后,他仍我行我素的继续游戏。接着,老师又使用了地二中方法“哄骗”,可是,此时的晨晨已进入了游戏中,并达到了高潮,因此晨晨心态仍处于高峰还没得到满足,这说明孩子的自控力还没有完善,无法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或行为调节过来,因此晨晨仍没理会老师的话。为了让晨晨不再危及自己和他人安全,也为了让晨晨得到一定的惩罚,老师又采用了第三种方法,转移视线。通过让晨晨进入另一个游戏情节中,使晨晨在老师的参与下,让他的心态进行了自我调节。可是,毕竟像这样年龄阶段的孩子仍是好动、好玩的,他怎么会甘于寂寞呢,因此,他想要继续飞行。于是,为了让晨晨明白自己进入“维修站”的原因,老师又提醒了他一次,这回,晨晨总算明白了,但孩子的天性仍是好玩的,而且,孩子开飞机进行跑步的游戏是最让孩子感兴趣的地方。因此,晨晨在“维修站”总是不时的看着别人。而最后的方法呢,显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读大班的孩子已有了荣誉感,有了竞争意识,因此当他听到飞机开得安全,即守纪可以得到小奖章时,晨晨便又有了新目标,注意力也就随着转移,以奖章为目标了,因此在后面的游戏中能表现出好的纪律观念。

因此,在我们探究跃然为什么不遵守纪律时,就要善于发现、洞察其背后孩子门的需要与动机,这样才有可能成功。在组织游戏时,规则一定要适合孩子发展的需要。只有从不同孩子发展水平出发,适应不同孩子需要的规则,才是幼儿能去自觉遵守的规则。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案例:正确对待孩子的研究行为


正确对待幼儿的“研究”行为

这天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管仲然和郭泽凯对地上的几只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看,他们在搬东西呢?”“看、看,这肯定是只公的蚂蚁,他们都跟着它走呢!”·······眼看就要到了吃午饭时间,我只好过去催促他们,“以后再看吧,吃午饭的时间到了,我们得回教室呢!”看着他们恋恋不舍的样子,我忽然觉得自己这样做不太好,过后,我想了好长好长时间······

俗语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对某一现象出现了“研究”,正是对此事物兴趣浓厚的具体体现,正是在兴趣的指引下,孩子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创造力得到发展。作为老师的我,不但要善于发现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点,还要能随机把它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我想,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这样处理为好:

首先,积极去肯定孩子的表现。我所说的肯定,不是口头上的,而是亲身而为,作为老师,你要随时在观察孩子,并蹲下来融入到他们的谈话中去,让孩子和你有情感上的共鸣。老师的可亲、信任、赞许,是令他们更自信、更积极、更大限度激发他们好奇心发挥自己创造性的源泉和动力。

其次,要对孩子进行善意的提醒而不是强制。孩子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他们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我们不要在此时做出任何影响他们的行为,特别是强制性地去否定他们,更要不得。当孩子的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产生矛盾时,老师首要做的是进行善意的提醒。但在集体生活中,是要遵守共同的规章制度的,这也是他今后进入社会生活,特别是职业生涯中所必须具有的认识。培养服从大局的集体意识,是要必须从日常的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作为老师,要善于抓住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把它变为教育契机,对孩子耐心说理,让这种意识根植于他们心中,并能影响到其行为。切忌怕麻烦,简单、强制性地把事情处理掉,既伤害了孩子的探索欲望,也对今后关于此方面的教育起不到任何作用。

再次,留给孩子处理问题的时间。

孩子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我们要留给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如,可以再进行一下提醒:“呀,你们那么专心,吃饭的时间到了,老师和小朋友们先到教室等你们,你们可要抓紧时间哦!”这样就给孩子一个缓冲的余地,他会不由自主地想出一个处理问题的办法,并能如期进教室用餐。这样,既锻炼孩子自己解决矛盾的能力,也保护了孩子继续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

案例:孩子破坏性行为的背后


实录:

早上区角活动,孩子都在开心的玩着,突然建筑区角传来不和谐的声音,立即飞飞跑来告状:“陈老师,凌智琪把我们刚搭好的房子给推倒拉。”又是这家伙,平时最调皮的就是他了。怎么总是喜欢破坏别人的东西?我来到他面前生气地来询问:“怎么了?说说你为什么把人家的房子给推倒了?”他扁了扁嘴,才委屈地说“我的推土机是要把旧房子拆掉,建新的呀!”细问之下,才知道他们家在拆迁,他见到推土机特别的感兴趣,之后产生的模仿行为。“那推土机拆的是旧房子呀!飞飞他们是刚刚建好的新房子,你怎么就拆了呢?下次飞飞他们再建新房需要请你的推土机帮忙拆迁时,你再来帮忙好吗?”他听话的点了点头。

分析:

对于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破坏性行为,教师要用探究的眼光去看待,去寻找他们行为背后的理由,切忌想当然的主观臆断后就对孩子批评教育,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好险的是我今天还差点发生这样的错误了,由于教师对孩子先前行为的固定印象,有时就会觉得孩子是故意搞破坏,找麻烦。其实不然,当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破坏性行为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可能是下面几种情况:

1.孩子不良情绪的宣泄。比如孩子在活动之前有不愉快的情趣体验,今天的情绪不稳定,而又不知道如何进行适当的表达时,就有可能以一种破坏性行为作为不良情绪的突破口。如孩子在早上区角活动中将娃娃家的娃娃的辫子扯掉,是因为早上爸爸妈妈的吵架造成孩子情绪的波动。

2.孩子正常的探索行为。孩子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会出现超乎寻常的探索行为。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或进行自己的游戏,孩子会进行一些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活动。如琪琪今天的这种表现就是一种正常的探索行为,教师应该给以适当的鼓励和帮助。

3.孩子对失败的手足无措。孩子出现破坏行为也可能是孩子较长时间的探索不成功,其行为已停留在无意义的反复摆弄和操作上,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和信心,此时的行为是情绪烦躁引起的,或者是一种对不成功行为的破坏放弃。如还一开始对拼图的兴趣浓厚,一块块的试拼,可是好久之后还没有成功,就故意将拼图撒的一地都是。

4.孩子自控能力差。也有部分孩子的行为初衷是好的,但是因为思维与动作发展的不协调,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会出现一些破坏性行为的表面现象。

建议:

面对孩子出现的破坏性行为,教师首先要冷静的对待,争取与孩子沟通,并通过观察和倾听,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并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孩子正确参与活动,将破坏性行为转化成积极的探索行为。如当孩子情绪不好时,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宣泄不良情绪,使孩子在投入活动时能够心情愉快。而如果孩子出现新的探索欲望时,教师要肯定鼓励孩子的行为,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探索材料,并教孩子一些基本的探索方法,引导孩子的正当探索行为。如发现孩子的探索出现难以深入下去的问题时,这时教师应该从投入的材料和幼儿遇到的困难上给孩子提供适当的帮助,告诉孩子基本的一些技巧,和孩子一起完成,鼓励启发帮助孩子将破坏性活动转化为主动积极的探索行为。而当孩子自控力较弱时,老师要提供给这些孩子难度相对小一些的游戏材料和相对单一一些的活动区角。

案例:支持幼儿“意外”行为


晨间活动音乐响起来了,又到了我们小班早操活动时间,和往常一样,我站在台阶下面手把手地扶着小朋友下台阶。咦!今天怎么少了几个小朋友?我迅速抬头向活动室里搜索,突然发现匡匡、小舜、康康、小希等几个小朋友蹲在活动室走廊的墙角边,只见他们的手指在地上指指点点着,似乎都没有听见早操音乐。怎么回事?于是,我带着疑惑走近他们身边一看,原来他们发现了一只油菜西瓜虫,正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呢:匡匡说:“这是可能多脚虫,看它有许多脚。”边上的康康、小希等几个孩子凑近看了看,都不约而同点点头表示同意匡匡说的。但小舜不同意,他说:“这不是多脚虫,这可能是恐龙!”(这可能与他平时特别对恐龙感兴趣有关)。“不对,这不是恐龙,恐龙可大了!”小奇一边说,一边用手作笔划,他对小舜的看法表示否定。“那他到底是什么小动物呢?”一旁的越越提问。没有人回答,谁也不知道它是谁?------

思考:

“他到底是什么小动物呢”听着小家伙们的讨论和正在播放的早操音乐,刹那间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里闪动着:生命的瞬间万变,赋予了生活的多姿多彩。如今在新《纲要》理念指导下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怎能再默守常规,一成不变!而且,新《纲要》中对幼儿科学教育又特别强调:“科学教育首先就是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现在,孩子们专心致志地“研究”油菜西瓜虫不愿意离去,不正说明了他们的兴趣点所在?如果要做到尊重与保护幼儿的探索天性,那么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关注、理解孩子这一“意外”探索行为,敏锐地捕捉其中蕴藏着的教育、学习价值,做他们“研究”活动的支持者。而不应该为进行预定的计划(做操)而阻止他们的“研究”活动,打消他们对探索活动的积极性。

策略:

于是,我热情地上前询问:“哟!小朋友,你们在干什么呀?”“老师,你快来看这儿有一只虫。”越越看见我后马上激动地告诉我。“哎呀!太好了,你们知道这只虫叫什么名字吗?”我故意问他们。经过了刚才的讨论,他们都不敢肯定自己的意见,所以没有人出声了。“那我们先一起虫玩一玩好吗?”我提议。“好!”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叫声把其他小朋友也引来了。于是,我先请天天捉起小虫后再把小虫放下,让孩子们观察小虫怎么样了?像什么?当孩子们看到蜷缩起来的油菜西瓜虫时,有的孩子说像皮球;有的孩子说像西瓜;还有的孩子说像乒乓球。于是,我把这只小虫真正的名字告诉了他们,当孩子们知道这只小虫叫油菜西瓜虫时,大家都高兴地跳了起来。等到油菜西瓜虫的身体再舒展开来的时候,我再和孩子们一起简单的观察了油菜西瓜虫的形态特征(体长、形态、体色等),而对油菜西瓜虫的进一步了解留给了孩子们,我让他们回家寻找关于油菜西瓜虫的资料。第二天,许多孩子带来了有关油菜西瓜虫的资料(图片、文字、实物模型等)。于是,我们再一次对油菜西瓜虫进行了“研究”。最后,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又知道了油菜油菜西瓜虫的生活环境、习性、喜欢吃的东西、为害特点等等,他们对油菜油菜西瓜虫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通过这一由幼儿意外探索行为而引发的集体活动,丰富了他们的科学知识与经验,培养了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孩子们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

案例:“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


张老师正在教小班小朋友一首新歌,大家都坐在椅子上不动,一边听老师弹琴一边学唱,只有丁丁在椅子上动来动去,他一会儿推推旁边的佳佳,一会儿转过身来,趴在椅背上,看着后面的墙壁发呆,张老师看了看他,没理会,没多久,丁丁突然站起来,跑到老师身边在钢琴上用力敲了几下,钢琴发出一串杂乱的音。小朋友都大笑起来,张老师生气地拉开丁丁,说:“赶快回到座位上。”丁丁边笑边跑回座位,但没一会儿,丁丁又站起来跑到窗户下,拿起柜子上的串珠玩起来,几个小朋友齐喊:“老师,丁丁又跑了。”张老师看了看他说:“不要理他。”说完领着小朋友继续唱歌。丁丁没有回头,自己专心的玩着。

从某个角度而言,丁丁的确是一个问题儿童,他会在“学本领”的时候突然跑开,专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也会因打人被其他孩子告状,他是班上令老师头疼的孩子,每天都要有一个专门老师看着他,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影响幼儿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规则,尤其在小班,建立规则意识,进行常规训练,是幼儿在园学习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是那些能遵守各种规则,听老师话的孩子,而丁丁恰恰是未被这些规则所“驯服”的孩子,喜欢自行其是而不愿听从老师的安排。于是,在要求“同一种声音,同一种行为”的环境中,他总是不断出现问题,成为一个特殊人物。

案例:浅析一位妈妈型教师的策略后之反思篇


镜头一:

1情况表述:

朵朵又哭了!她搂着爸爸的脖子,躲在爸爸的怀里就是不放他走。国庆长假结束后,朵朵的情绪就不好。

2教师的想法:

我以为是她的适应期,过几天就能好,所以还不以为意。没想到,后来几天,朵朵又病了,在家休养了好些天。这次来幼儿园,她的情绪更糟了,天天都哭泣。

3教师欲采取的策略:

我试图寻找她哭泣的原因,准备对她进行全天观察。

镜头二:

1情况表述:

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在吃饭前,朵朵总是哭泣,并称自己胸口难受。在小朋友们自由活动时,她总是独自坐在那儿,默默地流泪。但是,在每次她不高兴的时候,只要老师走近安慰,她总会停止哭泣,靠在老师的身边。

2老师的分析猜测:

我想,她一定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安慰和关怀,所以就经常和她聊聊天。

3老师采取策略后的效果:

聊天的结果:并没有改善她天天来园的不高兴。

4设想调整策略:

★请一些活泼、开朗的孩子和朵朵做朋友,带她一起玩。

★在日常活动中,多关注朵朵,尽量满足她的情感需要。

镜头三:

1情况表述:

朵朵爸爸告诉我他找到朵朵不高兴的原因了:原来,有一次在喝牛奶时,小木子把朵朵的牛奶打翻了,并且没有向她道歉。所以,朵朵总是想着这事,感到不高兴。

2教师的想法:

这个原因让我感到太意外了!因为,类似的事情在幼儿园发生过好多,而且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学会原谅别人。难道朵朵就是为了这件事情而耿耿于怀的吗?

3教师预采取策略:

我又和朵朵谈了一谈,希望她能原谅小木子,但朵朵只是摇头。我感到了事情的严重,充满了挫败感。

这次,我求教了宋萍老师,在孩子的教育上她非常有经验。

镜头四:

早锻炼时,朵朵又哭了,我牵着她的手,把她带在身边。“你是朵朵吧?”宋老师问。朵朵好奇地望着宋老师。“你为什么哭啊?”“因为小木子把我的牛奶打翻了。”“原来是这么小一件事啊”,宋老师说,“我们班有个妹妹,她很漂亮的脸上被一个弟弟抓了一条红红的印子,还很疼。但是后来,她还是原谅这个弟弟了。那你觉得牛奶打翻这件事情大还是脸被抓伤的事情大?”朵朵不作声。“每天想着这件事,是很不高兴的。你想原谅他吗?”朵朵还是摇摇头。“哦,你现在还不想原谅他,但你会准备好原谅他的。”宋老师又说。过了一会,朵朵在我的鼓励下,开始进行体育运动了。宋老师见了,忙跑来夸她:“朵朵你好棒哦!你已经准备好原谅小木子了。渐渐地,朵朵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笑容。午睡时,我和宋老师一起又去看了朵朵。“朵朵,我们又来看你了,你是不是原谅小木子了?”朵朵点点头。“你真的好棒哦!我真想亲你一下,你愿意吗?”朵朵摇摇头。“你真是一个有个性的孩子!那宋老师送你一颗糖果吧。希望你明天来幼儿园的时候不要再哭了!”我也送了朵朵一张卡片,并告诉她:她能够原谅别人我感到很高兴,希望她天天能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朵朵点头答应了。果然,从第二天起,朵朵就没再哭过。她的情绪渐渐好转了,学习的积极性高了,连胃口也变得好起来。我真的是从心里感到高兴。

反思:

我觉得,在整个事件中,我也是一个学生,并且受益非浅。我想着重谈两点,一是心理教育,二是察言观色善思量。

心理教育是当今社会上热门的话题之一。马加爵事件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因此,孩子的心理教育不容忽视!!!朵朵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她很敏感。在班级里,她不是那种引人注意的孩子。一些活泼开朗的孩子往往拥有很多的朋友,拥有老师较多的注意和喜欢。而朵朵,她非常向往老师的关心,但她又不善于表达,所以她只能通过一些举动来引起老师的注意,比如说哭泣。再者,朵朵不善于交往,和同伴间的接触很少,所以同伴稍有点举动,都被她认为是侵犯行为,而把自己牢牢地保护起来。因此,我觉得,老师应该把更多的爱放在那些敏感的“不起眼”的孩子身上,因为,他们比那些活泼开朗的孩子更需要关心和鼓励。每天给他们一点鼓励和表扬,他们就会有加倍的信心!

其次,教师的教育心理也非常重要。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在处理事件上很容易犯以下错误:1急噪:发现孩子有什么问题就急于、一定要帮助他改正,就象拔苗助长似的,往往事半功倍。2不言放弃。年轻的老师在处理问题上很怕失败,并且,一遇上困难就会害怕,有挫败感。年轻教师遭到孩子的拒绝后往往感到面子挂不住,引起急噪。而老师应该是一个好的引导者。是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孩子,而不是老师的心理被孩子的反映所影响。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孩子的教育上应该是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就象案例中的宋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朵朵走出心里的不愉快。在整个过程中,她也遇到了“失败”,如孩子的不原谅、孩子的不要她亲吻等。而这些“失败”其实都是为后面的成功作出铺垫的。

察言观色善思量。教师是一个很细心的观察者。我听一位老教师说过:她和孩子一起吃饭,为孩子夹了一道菜,家长很感动。当时我想,无非是知道他什么菜不能吃,怕引起过敏之类的。“我为孩子夹了一筷子鱼!”原来,这位教师不仅知道孩子爱吃鱼,还知道他最爱吃的是鱼眼睛。原来就是这小小的鱼眼睛赢得了孩子的爱和家长的信任啊!我不禁感到由衷的佩服!由于没做过妈妈,青年教师很容易忽略孩子生活中的细微末节,正如案例中的我。虽然我观察到了朵朵的不高兴,但没有深入性地探索其根源。要赢得孩子的心,就要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东西。宋老师的举动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对孩子的观察是一种追踪,是由外及内,由内至外的。“追踪”,即观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外”,是指孩子外在的言语和行为。“内”是指孩子的内心世界。“由外及内,由内至外”是指教师能够从孩子外在的言语行为看到孩子内心的想法,能够从孩子内心的心理活动分析孩子外在的行为举动。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借用西方哲学家的一句话,我觉得人不应该犯同样的错误。所以,反思非常重要。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反思”更是尤为重要。在事情刚开始的时候,我忽视了一个5岁小女孩的心理需要,导致她的心事重重、不能释怀,我感到很内疚。从这个事件中我获得了很多东西:关爱每个孩子、怎样与敏感的孩子交朋友、与孩子的沟通艺术等等。所以,我把这段案例完整地记录下来,作为我的一段反思和一份警示。

在教育实践上,我们会困难重重,但每一次困难后得到的是累累的收获。这些收获有来自孩子的也有来自自己的。所以,我喜欢反思:在实践中积累,在反思中成长!

“我思故我在!”

相信《案例:浅析孩子犯规行为》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行为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案例:正确对待孩子的研究行为 正确对待幼儿的“研究”行为 这天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管仲然和郭泽凯对地上的几只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看,他们在搬东西呢?”“看、看,这肯定是只公的蚂蚁,他们都跟着它走呢!”·······眼看就要到...
    2021-05-20 阅读全文
  • 案例:孩子破坏性行为的背后 实录: 早上区角活动,孩子都在开心的玩着,突然建筑区角传来不和谐的声音,立即飞飞跑来告状:“陈老师,凌智琪把我们刚搭好的房子给推倒拉。”又是这家伙,平时最调皮的就是他了。怎么总是喜欢破坏别人的东西?我...
    2021-05-20 阅读全文
  • 案例:支持幼儿“意外”行为 晨间活动音乐响起来了,又到了我们小班早操活动时间,和往常一样,我站在台阶下面手把手地扶着小朋友下台阶。咦!今天怎么少了几个小朋友?我迅速抬头向活动室里搜索,突然发现匡匡、小舜、康康、小希等几个小朋友蹲...
    2021-05-24 阅读全文
  • 老师,你犯规了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游戏活动,游戏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玩的快乐,也可以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到很多知识。可是在每次活动中,总有一些孩子有意或者无意的去违犯一些集体制定的游戏规则。确实是一件让我们头痛的事。 豪...
    2020-08-22 阅读全文
  • 当家长行为不妥时的处理案例 事件回放 在某幼儿园,两个要好的小女孩玩耍时,笑笑不小心用指甲将丽丽的前胸划破。傍晚丽丽妈来接时看到女儿在哭,简单询问女儿后,就冲向笑笑,大声斥责:“你这样对我女儿,我也让你试试。”并在笑笑的胸前留下...
    2021-04-29 阅读全文

正确对待幼儿的“研究”行为 这天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管仲然和郭泽凯对地上的几只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看,他们在搬东西呢?”“看、看,这肯定是只公的蚂蚁,他们都跟着它走呢!”·······眼看就要到...

2021-05-20 阅读全文

实录: 早上区角活动,孩子都在开心的玩着,突然建筑区角传来不和谐的声音,立即飞飞跑来告状:“陈老师,凌智琪把我们刚搭好的房子给推倒拉。”又是这家伙,平时最调皮的就是他了。怎么总是喜欢破坏别人的东西?我...

2021-05-20 阅读全文

晨间活动音乐响起来了,又到了我们小班早操活动时间,和往常一样,我站在台阶下面手把手地扶着小朋友下台阶。咦!今天怎么少了几个小朋友?我迅速抬头向活动室里搜索,突然发现匡匡、小舜、康康、小希等几个小朋友蹲...

2021-05-24 阅读全文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游戏活动,游戏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玩的快乐,也可以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到很多知识。可是在每次活动中,总有一些孩子有意或者无意的去违犯一些集体制定的游戏规则。确实是一件让我们头痛的事。 豪...

2020-08-22 阅读全文

事件回放 在某幼儿园,两个要好的小女孩玩耍时,笑笑不小心用指甲将丽丽的前胸划破。傍晚丽丽妈来接时看到女儿在哭,简单询问女儿后,就冲向笑笑,大声斥责:“你这样对我女儿,我也让你试试。”并在笑笑的胸前留下...

2021-04-2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