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贝贝不在讨人嫌
发布时间:2021-05-10 幼儿园案例 小班教育笔记案例 幼儿园案例游戏案例观察:
梦妮是个有名的机灵鬼,她活泼好动,嘴巴特别甜,和陌生人一下子就能相处好,但和小伙伴并不融洽,每天都有小朋友来告状“梦妮打人了”。在活动中,老师也发现梦妮的自制力很差,特别表现在上课回答问题时没有一点儿耐心,举手后一定得请她回答,否则她就会闹情绪,在座位上吵闹,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如果老师用小红花表扬了别的小朋友,她就会小声嘟囔:“这有什么了不起,我才不要呢!”但看她的眼神,又非常地想得到小红花。为此,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她,她在集体中感到很孤单。
分析与反思:
经了解,梦妮在上托儿所时常常哭着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有小朋友打她。当律师的爸爸就告诉她,谁要打你,你就打她,这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属于“正当防卫”。由于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都比较忙,又没有老人在身边,梦妮就常常一个人玩。爸爸妈妈心疼梦妮,常常给她买许多的玩具。梦妮一会儿玩这个玩具,一会儿又玩那个玩具,显得做事很没耐心,而且非常想和别人交流,“逮”上个人能聊上半天。
1.做好家长工作。造成梦妮经常打人的主要原因是受家长所谓的“正当防卫”论的影响,因此,老师必须先和家长取得认识上的一致。我首先和家长进行了交流,指出他们的“正当防卫”论在幼儿园是不适宜的。幼儿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可能和成人一样能用比较适宜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些幼儿只是想和别人表示友好,可是,他的动作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想侵犯别人;有些幼儿不太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更多的只能依赖于动作,造成许多理解上的偏差。我列举了许多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事例,让家长非常信服地接受了我的观点。在梦妮没有耐心的问题上,我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如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画画。看书,不要边做家务边和孩子交流,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你不重视她,画画时应讲究策略,不要一次给她很多的纸,鼓励她把一幅画画完整,并耐心地涂色,初步培养其耐心。
2.和孩子约法三章。针对梦妮在活动中缺乏自制力的问题,我和她做了个小小的约定:老师的问题会回答可以举手,但不是每个问题都要请你回答,如果实在忍不住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请你举左手,老师看到了一定请你回答;但每一次活动,举左手的次数不能超过三次,如果没有请你就抢着回答,就算违反了规定,不能得到小红花。梦妮听了,很高兴也很得意,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因为老师只和她一个人做这样的约定。因此,第一次就遵守了规则,我当然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看到梦妮拿到小红花时高兴的模样,我也特别地高兴。有了成功的第一次,梦妮的信。心很足,改掉不少上课不守纪律的坏毛病,自制力有了明显提高。
3.请小朋友帮忙。对于梦妮比较突出的打人问题,想让她一下子就改过来还真不容易。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相处时间的增多,梦妮已能判断小伙伴一些动作的含义,但每当小伙伴不小心碰到了她,她还是不依不饶地还手出击,因此大家都不愿和她交朋友,不愿和她一起玩。我便和
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帮助梦妮的问题,并请小朋友自己商量解决的办法,有几个能力比较强、口语表达比较好的小朋友表示愿意和梦妮一起玩。我便让他们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如在活动中被别人不小碰倒了,也决不能去打别人!如果违反规定三次,就不欢迎她做游戏伙伴了。有了小伙伴的监督,有了游戏的伙伴,梦妮打人的坏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改变。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让小宝贝不小气
导读:一般而言,小气并非是小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大毛病,应该是成长过程中的准必然环节。但是,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任由甚至鼓励宝宝小气,会对宝宝情商与人文性格的良好发展存在不利影响。
充满阳光的小宝宝大多数很可爱,但有时也存在小气的“小毛病”。尤其幼儿园中班以前年龄段的孩子“小气”表现更为突出。
一般而言,小气并非是小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大毛病,应该是成长过程中的准必然环节。但是,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任由甚至鼓励宝宝小气,会对宝宝情商与人文性格的良好发展存在不利影响。长期以往让宝宝形成一种小气的性格,严重者会影响宝宝长大后的人际关系的培养。
因而,从人文教育角度而言,小宝宝过分的小气这需要家长和老师加强教育引导,以帮助小宝宝塑造良好的人文性格。
针对孩子小气,家长可以经常邀请朋友们的或邻居们的孩子来家中玩。引导鼓励孩子拿出玩具呀,食品呀与小朋友分享。开始时,可以让孩子拿出他玩腻了、不要玩的玩具出来,以后逐渐鼓励孩子拿出最好的东西与朋友分享。
同桌时,平时家里有东西吃,不要归他一个人吃。一定要按家人分出几份,他只能享受其中的一份,千万不能让他多得。不然,他就会越来越变得自私、小气。在他明确了家庭“共享”的规矩后,可以有意把爷爷、奶奶或其他人的那份,让他送去。鼓励他经常做这种事。做了,就要大肆表扬。要知道,孩子是十分喜欢听好话的.孩子不是因批评而进步,而是因表扬而进步。表扬可以有效强化的孩子们的行为和意识。
如果,你能坚持这样做,可以相信孩子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懂事,“小气”也会变成“大气”了。
探究宝贝睡眠不稳
引发宝贝睡眠不安的其他心理原因
1.母婴分离焦虑
有时父母会发现,刚送入幼儿园不久的宝贝,晚上回家后睡眠变得很不安稳,甚至会发生梦魇的现象,这就是因为白天和父母分离引起的焦虑情绪所导致的,当宝贝的焦虑情绪得到舒缓时,睡眠也就安稳了。
2.父母有焦虑抑郁等情绪
如果父母中的一方有抑郁或焦虑的情绪,也会不自然地在育儿过程中传达给宝贝这样的信息,这也会引起宝贝的抑郁或焦虑。因为科学研究表明宝贝是感受外界信息的天才,越小越是如此。
3.迁居或旅行
有时,宝贝变换了生活环境,一时间对周围的情况还不熟悉,会感到无所适从,也会产生焦虑情绪,而这些情绪都会直接影响到宝贝的睡眠状况。
帮助父母解决宝贝心理问题的专家建议
1.给宝贝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尽量让宝贝在熟悉的环境中入睡,甚至睡觉前的“前奏曲”都是相同的,如洗澡、听故事、吃奶、熄灯。让他感觉一切都很熟悉很安详。要尽量减小音量,弄暗灯光,可以尝试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宝贝心情舒畅。
2.多让宝贝参与户外活动
白天尽量让宝贝动静结合起来,多参与户外运动量较大的活动,这样可以消耗他的体能,让他在夜晚的时候感到疲倦,睡起觉来也会更沉稳一些。
3.采用冷处理的方法
如果宝贝的睡眠不安稳,父母也无需当做大事过分关注,尽量持忽视态度,更不要连悠带抱,这样只能让事情更糟糕,还是要坚持让宝贝学习逐渐自己入睡。
4.睡前给宝贝进行身体抚触
如果宝贝是由于心理上的焦虑而影响睡眠的,不妨试试给他来个身体抚触。用手温柔地抚摸宝贝的小肉肉,要慢一些,轻一些,让宝贝感受到父母的抚爱和关注,这样他的心中就会多一份安全感。抚摸的形式可据宝贝的喜好灵活处理,如有的宝贝只要父母一抚摸他的脑门便能安然入睡。
5.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有了宝贝后,夫妻间更要相互理解和关心,共同营造一个令人愉快的家庭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每个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宝贝才能睡得安稳。
幼儿园案例:宝贝,你真棒!
情境一:游戏区里,孩子们都在高兴地玩着幼儿园新添置的积木,他们大声地向别人炫耀着自己的作品,佳佳在一旁呆呆地坐着,手指放在嘴里,眼睛羡慕地盯着别人的插塑作品,看得出来他也想玩,我走过去问他:“佳佳,来给你积木,你也来一起玩吧!”“我不会。”“会的,佳佳可聪明了,一定可以插得很好看。”“老师,我很笨的,不聪明,奶奶说的,我不会。”
情境二:上完一节计算课后,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非常的高兴,他们还沉浸在刚才活跃的气氛中。我想奖励一下刚才听课认真的小朋友。自从学习新纲要精神,特别是在听完一个年轻老师的课后,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开始觉得培养小朋友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我说:“刚才认为自己认真听讲,认为自己能够得到小红花的小朋友请举手。”我们班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举起了手,但是,佳佳趴在那里很茫然的样子,而且没有举手,脸上的表情也很沮丧。我问:“佳佳,你怎么不举手呢?”他说:“我奶奶说我是一个笨小孩,所以我没有认真听讲,什么都学不会。”
看着他那沮丧的样子,回想他平时沉默自卑的表现,我的心里一阵阵辛酸,我知道孩子的心受伤了。我说:“佳佳,你奶奶说错了,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昨天你折的小房子棒极了。”他听了之后,眼里发出了亮光。
反思
(1)幼儿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对事物独特的理解,而且,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谨慎自己的言行,以防自己的不良习惯暗示给孩子。(2)要对幼儿进行表扬,多用一些积极的词语,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潜力。如:我相信你、你很棒、我为你骄傲、你一定能够做到……
家园共育:针对这种情况,我和佳佳的妈妈进行了沟通,放学之后,他妈妈来接他,我跟他妈妈做了简短的交流。他妈妈听了我的叙述后,眼里露出了羞愧的神情。说:“他奶奶本来是说着玩的,谁想到他当真了。以后我们会注意自己的言行的。”我建议她把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在鼓励孩子做事的同时,要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有优点就表扬,有进步就鼓励。只要孩子做得好,就一定要表扬孩子很棒,很聪明,一点点地给孩子建立自信心,让孩子不再自卑,对绘画,折纸,捏泥等一些他有些犯难、不敢去尝试的活动,老师和家长都给予特别关注和指导。现在佳佳在老师和爸爸妈妈共同教育下,慢慢地自信起来,活动区里、课堂上总能看到孩子活泼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