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分析:游戏中的协商

发布时间:2021-04-30

幼儿园游戏的案例分析。

毫无疑问,当我们身为一名优秀老师时,我们需要把自己的教学方式与他人进行分享交流,而教育笔记可以促进老师教育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你了解如何写出优秀的教育笔记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案例分析:游戏中的协商”,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事件描述】:

通往“旋风快递公司”的通道上挤满了送快递的快递员,送完快递的杨浩齐和要去送快递的董一正撞到了一起。董一正被撞到了,快递也掉到了地上,他生气地说:“杨浩齐,你撞到我了!”杨浩齐说:“我不是故意的,人太多了,我想过去!”董一正慢慢站起来说:“那你可以走那边过呀!”用手指了指通往“旋风快递公司”的侧面,杨浩齐说:“那里不是路,走那边会影响别的区域的小朋友,我们要遵守规则!”董一正说:“好吧,可是大家都走这一条,真的有点挤!”杨浩齐回应说:“对呀,而且大家都乱走,有的进去有的出来。”董一正说:“如果大家都排队那样会比较好!”杨浩齐说:“可以的,而且像我们上下楼梯一样,进去出来都靠一边走就不会撞到了。”董一正说:“你这个办法真好,我们可以去告诉老师!”

【教师解读】:

在游戏中,孩子们有了主动遵循游戏规则的意识,而且理解了遵守规则的意义。更值得高兴的是,他们在渐渐地形成属性他们自己的游戏规则,他们能在自主的游戏中体会到没有规则的不方便,且乐意和同伴协商、讨论规则、并且自觉遵守。

【幼儿讨论】:

在游戏结束评价环节中,教师对今天杨浩齐和董一正提出的新规则“分道通行”跟幼儿进行了讨论:

教师:你们有遇到像他们一样的麻烦吗?

幼儿1:有啊,我经常在快递中心出不来,那里的人实在太多了。

幼儿2:我也有被人撞到过。

教师:那我们就实行他们说的“分道通行”怎么样?

幼儿3:可以用箭头来表示“进去”和“出去”,那样大家就能明白走哪边了。

幼儿4:中间还可以放上隔板,把路隔开来。

幼儿5:对,就像我们的马路。

幼儿6:最好还要有个交警,看看谁违规了就罚款。

幼儿7:也可以设置一个红绿灯,这样大家也不会去挤。

教师:除了在“快递中心”这条路上设置“分道通行”哪里也需要设置呢?

幼儿8:速八餐厅那里人也很多。

【策略跟进】:

1、设置路标、路牌

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协商、讨论的内容,模拟真实场景,给每一条路张贴了路标方向,在转弯处设置了路牌,还用孩子们的创意为他们通行的主要干道取了好听的路名,如“幸福大道”、“光明路”等等。场景内容更为丰富、生动了。

2、创设了交通指挥站

在流量较多的地方,根据孩子们的要求我们设置了“红绿灯”,由交警负责管理秩序,根据路况和人流量更替红绿灯,且可以提醒、督促幼儿更正确的滑行,对违规者可以有适当的惩罚。

【幼儿成长】:有商有量精彩纷呈

穿上轮滑鞋的孩子犹如会飞的鸟儿,他们在活动中兴奋、自由自在,也常常因为这样而出现超越活动区域、速度过快等有碍游戏正常开展的情况。但是,孩子们在游戏中自己一步步地发现了这些问题,并能和伙伴讨论、协商共同解决了一个个问题,活动不仅没有因此终止,反而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有序,越来越自主了。

三、游戏感悟:

在整个自主游戏中,我们的场景是随着孩子们一次次的提议而丰富起来的,我们的评价是从孩子们遇到的问题中生成的,我们的一切都是源自孩子们的发现,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了互助、学会了协商、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共享,一点点地在成长,一步步地在飞跃。而我们老师要做的,只有支持、肯定和欣赏,让孩子们穿上自由的鞋子,在他们的天地自由的滑翔,让他们的童年因为脚步稳健而精彩,因为自主快乐而无憾。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幼儿案例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表现


案例背景

随着时代发展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作为幼儿园教育者我们在努力追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幼儿。研究表明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但由于自身年龄发展特征,缺乏生活和游戏经验,幼儿在游戏中大都以模仿为主,很少有创新的表现。所以在日常游戏中作为老师,常会以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为主,引导幼儿探索各种材料的玩法,从而导致出现教师高控游戏过程或开展高结构的游戏的现象。然而,当我在组织中班幼儿开展自主探索游戏时,却发现了许多幼儿在游戏中的创新表现。

案例描述

案例一:户外“过小桥”

户外场地上平行摆放着两座“小桥”,我组织幼儿排队一个跟着一个从一座“桥”上通过,再通过另一座“桥”,依次循环反复。当两次循环之后,我就站到一旁观察孩子们的游戏。当没有老师的组织后,幼儿的游戏开始发生了变化。有的幼儿开始双脚分开坐在桥面上,然后慢慢地移动。其它的孩子看到之后也学着坐着移动,于是便看到孩子们一个跟着一个坐着移动,同时,还发现些孩子开始倒退中往后移动着。几次循环之后,又发现有个别孩子竟然全身趴在桥面上,然后爬着过了桥。孩子们就这样在两座桥上,玩出了不同的花样,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再组织,而幼儿却也很有秩序地一个跟着一个通过“桥”。

案例二:玩橡皮泥

在即将离园前的十分钟内,幼儿已做好离园准备,我发给每位幼儿一份橡皮泥,让他们在玩中等待家长的到来。我并没有规定他们要做什么,只是问了问:“橡皮泥,变变变,可以变成什么呢?搓一搓、团一团、压一压能变什么呢?”孩子们便七嘴八舌说起来,“可以变成球,可以变成饼干,可以变成面条…”说着孩子们便动起来了,有的搓成球,有的搓成长条状,有的搓圆再压扁变成“饼干”。我站在一旁等待孩子们更多的作品,接着一个孩子跑到我跟前说:“老师,饺子。”我一看,果然很像饺子,圆圆的饼干对折之后就变成了饺子。我夸了一句:“真是饺子耶,真棒。”其余孩子看了之后又开始捏捏橡皮泥,然后我便听到孩子们说:“老师,看我的牙膏,老师,这是蛇,这些是豆豆……”。最后,我发现孩子们将手里的橡皮泥变成了蛇、面条、饺子、饼干、豆豆以及棒棒糖等等不同的作品。

分析与评价

在以上的两则游戏案例中,我们鲜明地看到幼儿在游戏中也会有自己的探索和尝试,并最终创新出的多种新玩法。为什么幼儿在游戏中会有如此的表现?分析这两则游戏,会发现有许多共同点。首先,游戏的材料简单且具有多变性。这两则游戏中使用的材料仅仅只有单一的平衡桥和橡皮泥,相比较于其它类的游戏材料很少。但同时这两种材料的玩法具有多变性的特征,有利于幼儿的探索。其次,游戏中教师的“干预”少,游戏结构低。在这两则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游戏中的要求只有常规的提醒,游戏中对于幼儿的规则要求很少,游戏结构较低,这样反而给予幼儿较多的自由探索空间。所以,通过以上两则案例的分析可见,游戏材料的特性和游戏结构的高低以及教师的组织是影响幼儿在游戏中创新的重要因素。

幼儿案例分析《在语言游戏中发展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国外有关科研机构的研究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的最佳期,错过了这个最佳期,人的语言发展有可能滞后,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语言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高尔基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那么,如何在游戏中启发幼儿的语言发展呢?

二、案例描述:

在区域活动的语言游戏《做客》中,舒雅坐在娃娃家里一言不发,我问:“舒雅,我可以进来吗?”舒雅点点头,我说:“我可以吃水果吗?”子涵马上说:“老师,请吃桃子。”舒雅看见子涵这样,也拿了一串葡萄说:“老师请吃葡萄。”我又说:“你们家里还有什么可以玩的?”舒雅想了想说:“我给你放电视看。”舒雅一说完,其他几个小朋友就忙着开电视,舒雅也抢着开电视。

分析:

小班阶段的幼儿语言正处于学习和模仿阶段,并且是受自身经验影响的,特别是用语言和同伴进行交往,再加上有的幼儿性格比较内向、胆小,更容易出现类似情况。

措施:

1、对于幼儿不愿参与活动,不愿用语言与同伴交往的幼儿,我采取积极的鼓励和引导,特别是教师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是非常有效的。

2、通过家园共育的这一教育资源,请家长引导幼儿在家观察家人在家的活动,特别是有客人时,鼓励幼儿尝试礼貌待客等等,帮助幼儿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语言。

小班幼儿游戏区案例分析1


早上,程程很早就来到了幼儿园,一来就跑到娃娃家里忙开了。过了一会儿,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地都来了。忽然天天跑来告诉我说:“老师,程程在抢娃娃家的刀。”我一看,只见程程手里紧紧地拽着一把玩具刀,而涵涵和乐乐正想从他手里夺回小刀,乐乐嘴里还嚷着:“这是娃娃家的,这是娃娃家的。”问明原因后,得知程程从涵涵手里抢过小刀后一直不放手,要一个人玩,不让当娃娃家妈妈的涵涵切菜,烧饭。“程程,你是不是喜欢玩这把小刀啊?”

我问他,程程点点头,“可是娃娃的肚子饿了,想吃饭了,你不把刀还给娃娃的妈妈,妈妈就没法烧饭做菜了,那样娃娃可要饿坏了,你待会儿再玩好吗?”

“好吧”程程想了想,有点儿不情愿地将手里的小刀放了下来,去其他区域玩了。

【分析】这一案例说明小班的孩子在活动中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倾向,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的标准。案例中程程拿着小刀不肯放这一行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且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还喜欢模仿,见别人拿什么就跟着拿什么,别人怎么玩也跟着怎么玩,这样当玩具缺少时就出现了争抢的现象。因此作为教师除了用语言去调解幼儿之间的矛盾外,对小年龄幼儿来讲,同种类的玩具数量应尽量多一些,为孩子的选择、模仿创造条件,以减少因玩具不足而引起的冲突。

【指导策略】

1、教育幼儿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友好的游戏,而不是去抢别人的东西。

2、教师可以根据这次事情投放多点的游戏玩具,避免幼儿再次争抢,引起不必要的争执。

幼儿案例分析


案例:我们同行之间经常在一起研讨,小班的孩子在刚入园的这段时间,除了“对付”孩子们的哭,缓解焦虑心理以外,还得时常关注有尿裤子、拉裤子现象,而且比较严重,虽然我们老师们每时每刻都嘱咐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提出上厕所的要求,但有的宝宝还是尿湿裤子,拉到裤子里,对此现象我展开分析。

分析:即使每次我们都是强调,随时都在提醒,看到这些孩子们的这种现象,我自己心想:可以安排自理能力强的幼儿在身边随时提醒经常尿湿裤子的孩子。避免经常尿湿裤子老师不知道。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首先,我们班李文梦是个孩子自理能力很强,适应能力也很强,又是一个细心的小女孩,我鼓励李文梦干什么事情都“携带”尿裤子、拉裤子的孩子,随时提醒该干什么该干什么,有什么事情不好意思跟老师说随时跟李文梦说都可以。但我们对经常尿裤子的幼儿也要亲密接触,使他们知道老师是爱他们的。

其次,为了让每个孩子的自理能力有所提高的意识,我们每天都是特殊对待这类幼儿,以强带弱,促使全班孩子一起进步,让家长放心。

最后,我们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经常沟通交流,家园合作慢慢改掉孩子的这种尿裤子、拉裤子现象。

幼儿案例分析:节日的糖果


案例背景:

根据五月份主题“快乐的节日”延伸出了个别化学习活动“节日的糖果”。活动包括设计糖纸和制作糖果。

案例描述:

今天进行游戏的是付恩静雅和李文博小朋友。付恩静雅选择设计糖纸,李文博则是包糖果。只见李文博拿起海绵纸,用皱纹纸进行填充,然后小心翼翼的卷起来。他开心的笑了笑,继续制作糖果。卷好后,他用手拧了一下海绵纸的边缘,把糖果卷紧,然后去拿线准备把拧过的部分绕紧,但是他手一松开,糖果就散开了。结果他有尝试了几遍,还是不行,糖果还是散开了,他有些气馁,把糖果一下子扔到桌上。他看看付恩静雅,付恩静雅还在专心的装饰糖纸。等到付恩静雅完成后,她看到李文博趴在桌子上,就问他“你怎么不玩?”李文博告诉了她原因。这时,付恩静雅说“那我帮你吧!”于是,在两人的合作下,李文博完成了糖果的制作。李文博开心的向付恩静雅说了声“谢谢。”

分析和措施:

1、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事,但是遇到困难后有的幼儿懂得主动寻求帮助,而有的幼儿则是消极等待。李文博小朋友自尊心较强,所以不愿意主动向同伴求助。教师应该在活动后和幼儿进行谈话总结,引导幼儿遇到困难要主动寻求帮助。

2、付恩静雅小朋友的动手能力较强,平时乐于助人。所以在游戏中,她发现别人有困难后,愿意主动伸出援手。同时,也体现出了她在游戏中有着较强的合作意识。对于这样的幼儿,教师发现应予以及时表扬,并鼓励其他幼儿向她学习。

3、教师在发现材料不合适的情况下,应该及时调整材料,比如用吹塑纸代替海绵纸,省去繁琐的操作过程。

案例分析:童年的足尖风采


一、游戏背景:

户外轮滑游戏是由中大班有一定轮滑基础的孩子参与的混龄自主游戏,游戏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选择“旋风快递”的快递员、“果果小屋”的店长、“锦江家园”的保安、“速八餐厅”的厨师、服务员等等各种任一角色,然后穿上轮滑鞋,带上自己的小钱包,进入场景开始自由、愉悦、精彩的别样轮滑游戏。

二、案例分析:

场景再现一:游戏前的互助

【事件描述】:

大班的涂景凯坐在位子上正穿着轮滑鞋,看到旁边的好伙伴陈柯邑一边带护具一边抱怨:“这个护膝太难弄了,我都戴不起来!”试了一次又一次一副闷闷不乐的表情。涂景凯对他说:“要不我帮你戴吧!”陈柯邑问:“你会带吗?”涂景凯回答:“会啊,我在家里都有练习的!”于是,涂景凯放下正在穿的鞋子,帮助陈柯邑带起了护具,边说:“瞧,大的朝上,你按住护具,我拉紧松紧带就可以了!”很快,涂景凯就帮陈柯邑带好了护具,陈柯邑对他说:“谢谢你,小凯,你快穿鞋子我们一起去玩吧!”此时,中班的高逸轩、林子益穿好鞋子准备出发去玩,陈柯邑追上去说:“你们没戴护具可不行。”高逸轩、林子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高逸轩尴尬的说:“没戴护具也可以玩的!”陈柯邑说:“不行,那样不安全的,你们必须带上护具!”林子益一副不愿意的表情,要拉着高逸轩走。陈柯邑生气地说:“你们不戴护具,就不能参加游戏,不然,我去告诉老师!”眼看林子益一副生气不愉快的表扬,矛盾要升级化,教师走近问:“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了吗?”陈柯邑说:“他们不戴护具就想玩!”教师问:“那你问他们为什么不想戴护具了吗?”陈柯邑说:“他们说自己滑的很好!”教师抚摸着林子益的头问:“是不是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呢?”此时,高逸轩才支支吾吾地说:“这个护具太难戴了,我们自己戴不起来!”教师看了看陈柯邑说:“哦,原来如此呀!那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吗?”陈柯邑点点头说:“可以啊,我的也是涂景凯帮我戴起来的。”

【教师解读】:

轮滑作为游戏开展的前提,为了保障游戏的安全,孩子们必须在游戏开始前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带好护具、头盔,但是由于孩子能力的不同,部分孩子在穿戴上还存在困难。涂景凯在看到自己的小伙伴出现困难的时候,能主动去帮助他人的行为体现了他作为大班孩子的年龄特征,能关注到身边小伙伴的情绪,并能給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陈柯邑不会戴护具但是坚持戴护具,并且提醒他人带护具的行为说明他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懂得了在运动游戏中要学会保护自己。

【幼儿讨论】:

在游戏结束评价环节,教师将“护具不会戴该怎么办”这一问题和今天的游戏幼儿进行了讨论。

幼儿1:要多练习自己戴护具。

幼儿2:可以请老师、阿姨帮忙。

幼儿3:也可以请自己的好伙伴帮忙。

教师:大班的孩子可以去帮助中班的孩子吗?

幼儿4:当然可以,会的小朋友都可以帮助不会的小朋友。

幼儿5:可以你帮我戴我帮你戴。

教师:对,两个人互帮互助那样会更快。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主动请别人帮忙,当别人遇到困难也可以主动帮助别人。

【策略跟进】:颁发好人奖章

我们在评价环节设置了一个颁发“好人奖章”的环节,鼓励孩子们在小伙伴遇到困难时主动去帮忙,并且相互点评、表扬小伙伴在游戏中的表现,让游戏氛围更融洽,让自主更和谐。

【幼儿成长】:互帮互助其乐融融

在有了好人奖章的鼓舞下,小朋友互帮互助的行为越来越多,矛盾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减少了。孩子们在体验到帮助他们带来的成就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同伴间相互帮助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大班和中班孩子之间的交流变多了,操场上的笑声也更多了。

幼儿案例分析:谁先动的手?


观察记录

中午大家排队下楼散步,在排队的过程中元宝跟橙橙两个人忽然发生了矛盾,元宝动手打了橙橙,橙橙又还手抓了他的脸,两人看到我走过去的时候纷纷停了手,但橙橙还是忍不住爆发了委屈的哭声。看到橙橙情绪那么激动,我便请她跟元宝等待我把其他小朋友安排好后再解决问题。

我请他们两个来解决问题跟我讲事情的起因的时候,元宝满不在乎的左摇右晃,可当听完橙橙说:“是元宝先动手的!”元宝忽然哇哇大哭起来,我请他平静以后问是不是他先动手的,他摇摇头。

我接着问:“那为什么橙橙会说是你先动手呢?”他抽抽噎噎的哭着说:“她排队时候手放到这儿挨着我了,我就打过去了。”橙橙解释说:“我没有,我都没有动他,是他先打过来的!”我问元宝:“你有问橙橙她为什么碰你了吗?”他摇摇头。“那你有告诉橙橙她碰到了吗?”“没有,我直接打过去了。”元宝边说边低下头了。

于是,我摸摸头安慰他道:“橙橙抓你的脸想必很疼吧,要是你能在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学会用嘴巴去说出来,而不是直接用手去打别人来解决问题的话,那你今天就不会这么疼了,知道吗?”

“那我以后不打别人了。”“那橙橙呢?橙橙也很难过,她都不知道她的手碰到了你就被你打了一下。”“我去跟橙橙道歉。”说完这句话,元宝就走到橙橙身边说:“橙橙,我道歉!”看到这个耿直的孩子我忍不住提醒他说:“道歉可以说对不起三个字。”听完我的提醒,他俩都破涕而笑了。

分析

元宝的自律性很差,这点原于他的自律水平不够。由于自律性差的原因,导致孩子经常犯同一个错误,虽然孩子知道那件事是错的。

另外,元宝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相对弱一些,在发生事情的时候不能及时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很多时候成人也会不经意间忽略孩子的感受,从而导致孩子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也就是没有同理心。因为不能做到理解别人的感受,所以发生伤害别人的频率也会相对高一点。

建议及措施

1、在发生一些情绪比较明显的事情时,询问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表达,让孩子养成表达自己感情和感受的习惯,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2、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让孩子明白生气难过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抒发情绪的正确方法。

3、元宝属于有些冲撞型的孩子,这类孩子做事喜欢“撞南墙”,他不会完全相信成人的话,必须要亲自试验,所以当跟孩子树立规则讲清楚后果,但孩子还坚持继续尝试的话,一定要坚守原则让孩子承担后果,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明确的知道他所探索的行为边界在哪里。

4、孩子犯错之后老师往往会跟孩子讲清楚错误的地方,所以回到家之后父母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感受以及陪孩子共同承担错误,让孩子知道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改正就可以,同时也让孩子清楚父母只是不爱我犯的错误,并不是不爱我。

5、虽然元宝是经常让我们“头疼”的孩子,但这类孩子由于他的不停试探和亲自试验,往往比普通孩子受到伤害的几率更高,特别是心理方面。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给孩子自信,也要相信这个有一点让人“头疼”的孩子,总有一天会用自己方式的得到正确的成长。

小班家园沟通案例分析


家长:老师,我可以和您谈谈吗?

教师:可以呀,有什么事情请您说。

(家长直接奔入主题,教师能热情接待,为谈话奠定好的开端。)

家长:我家孩子入园一个月了,每天早上都不肯上幼儿园。

教师:是的,孩子上幼儿园都有个过度期,时间长了,孩子渐渐会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每次接孩子时多在幼儿园里停留一会,如玩玩大型玩具、照照相看看孩子对幼儿园里的什么东西感兴趣。也可以给孩子带一件最心爱的玩具,这样孩子在离开亲人期间,会把依恋的情感暂时迁移到心爱的玩具身上,有助于减轻焦虑感。

(家长针对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教师能正确解答让家长知道孩子入园的焦虑期是有个过程的,应正确对待。在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孩子不适应,出现哭闹,排斥幼儿园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对父母有一种很深的依恋感。在父母身边孩子就有一种安全感,一旦离开父母,便会焦虑不安、哭闹不停。又由于幼儿园的生活对孩子具有一定的约束,孩子会感到处处受限制,所以很容易产生不愿上幼儿园的心理障碍。老师给予家长一些建议,并承诺在园会悉心呵护,耐心指导,带领孩子参与活动,让孩子在幼儿园有安全感,渐渐适应集体生活。)

家长:孩子说老师不喜欢我,小朋友都有书看,老师不给我。

教师:应该不会吧,是不是孩子自己找理由不肯上幼儿园呀。找机会,老师多拉拉孩子的手,多抱抱孩子,多亲近孩子,让孩子喜欢老师。

(家长听信孩子的话语,造成误解。孩子为不想上幼儿园说的话语,是不能相信的。安全感是人的第一心理需求,孩子离开父母、爷爷、奶奶等熟悉的人,前往幼儿园,是对孩子心理的一次巨大挑战,他会用他所能利用的一切手段来对抗成人这种“不理解幼儿心理的安排”,从而达到满足他安全心理需求的目的。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应消除误会,相互理解,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

家长:这把老师费心了,可昨天孩子的手上有抓伤的印痕,孩子这么小,我们也蛮心疼。

教师:是的,昨天操作材料的时候有点小争执而造成的抓伤,伤口很小,我们及时处理了,不要紧。昨天放学的时候大致情况和孩子奶奶也谈过了。

家长:不会的,我家孩子手特别善,他是不会打人的,是不是有别的原因呀?

教师:是的,昨天两个孩子争抢玩具发生了抓伤。孩子们在园现在慢慢的开始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在平时游戏和交往当中还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慢慢建立起规则来,在这个过程中,宝贝们年龄小,发生一些抓伤的现象,我们老师也会心疼和自责,同时也会着重注意这一方面。最近我们老师也在QQ群里温馨提示家长,在家里也要多给宝贝们一些相关的教育和引导,然后入园前给宝贝们剪好指甲,让我们家园共同努力来引导我们的孩子做到更好。

(家长和教师就孩子在园发生抓伤时间进行交流,并提出了教师对案例的处理过程。交往能力是在各种活动中培养与发展的,在活动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教师应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主动与家长联系并积极化解矛盾。)

家长:那老师发生这种事情,你们平常怎样教导孩子们呢?

教师:在活动前,老师都强调活动玩法与规则,教育小朋友之间不能打架,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玩架,都容易引发矛盾,造成危险。老师在活动中也经常巡视指导孩子,强调规则,让孩子们学会友好相处。孩子在活动中遇到有攻击性的孩子欺负自己时,如果自己解决不了问题,一定要告诉老师求得帮助。当然面对这种事情,老师也会及时处理伤口的,正确引导并让孩子之间握握手,孩子的矛盾是很容易化解的,过一会儿他们还会向朋友一样又能玩起来。

(教师和家长探讨孩子的能力是在各种活动中培养与发展的,在活动中难免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孩子们子之间交往的技巧,知道面对意外冲突要理智解决。孩子的交往能力是在各在一次次的冲突、矛盾、协商中会发现人与人交往的规则,学习和体验别人的情感,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

案例分析:

这是小班开学一个月的家长与老师的一段对话,案例中反映的问题是小班教师和家长经常谈到的话题,案例中的孩子正处在刚入园的不适应期,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由于对身边的人和环境不适应,而产生不愿意上幼儿园,导致家长心中有疑虑和担忧。家长刚开始武断听信孩子的话,没有加以分析而直接找老师询问。

教育措施

案例中家长针对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而教师能耐心听家长的倾诉没有打断家长的话语,充分尊重家长,营造了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教师对家长的问题有针对性回答,把家长当贴心伙伴,给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及时化解家长心中的疑虑。教师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着急,应给予孩子一个过渡期,家长也本着相信老师、尊重老师的心态,双方就孩子在园发生的事情进行对话,真诚而愉快。

教育效果

家园沟通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情况的桥梁,做好家园沟通对促进幼儿园教育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教师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耐心倾听,然后再一一向家长解释。教师详细向家长反映事故情况,让家长清晰事实真相,并结合平常活动中观察到孩子的发展情况有的放矢地提出自己对孩子的看法。沟通时不同角度的切入,耐心倾听,仔细交流使得这次与家长的交流非常畅通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双方都是有效的沟通语言。教师和家长双方都注意沟通和表达技巧,使交流轻松愉快达到共识。由此看来,此次交流是有效的,是成功的。

反思与建议:

学前阶段的幼儿,其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还不完善,有时表达不清楚会引发家长对幼儿园工作误解。家园是一座桥梁连着幼儿园和每一个家庭,教师在园要关注到每个孩子,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当有状况发生时,能及时与家长沟通,告知缘由,及时化解家长的困惑。这个案例让我充分认识到: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只要对家长把握了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对孩子坚持了“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家园沟通与合作一定会取得很好的实效。

喜欢《案例分析:游戏中的协商》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游戏的案例分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幼儿案例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表现 案例背景 随着时代发展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作为幼儿园教育者我们在努力追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幼儿。研究表明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但由于自身年龄发展特征,缺乏生活和游戏经验,幼儿在游戏中大...
    2021-05-24 阅读全文
  • 案例:角色游戏中的数学 数学活动“复习5以内加法”后,我发现幼儿在平时的娃娃家,小餐厅中都喜欢“买东西”了,连原来较受冷落的小银行也倍受欢迎,幼儿都很喜欢去小银行换钱然后去买东西,然后饶有兴趣地去各个“场所”消费。我想,这不...
    2021-06-01 阅读全文
  • 游戏活动的案例分析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游戏活动的案例分析》,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是日上午不雅摩的运动是托班的体育游戏《蝴蝶飞飞》。 目的是:1.愿意与先生、搭档一路学做蝴蝶飞的行动。 2.孩子能听到旌旗灯号向指...
    2021-07-16 阅读全文
  • 案例:大班自选游戏案例分析 观察内容: 自选游戏开始了。本次活动结构区主题是机器人,增投材料:螺旋积塑,约有十几个小朋友举手要参与该活动。当我提出只能有六个小朋友玩后,九个小朋友开始协商了:“我们石头剪刀布吧!谁赢谁参加!”其中...
    2021-05-27 阅读全文
  • 幼儿案例分析《在语言游戏中发展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国外有关科研机构的研究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的最佳期,错过了这个最佳期,人的语言发展有可能滞后,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语言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高尔基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
    2021-06-16 阅读全文

案例背景 随着时代发展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作为幼儿园教育者我们在努力追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幼儿。研究表明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但由于自身年龄发展特征,缺乏生活和游戏经验,幼儿在游戏中大...

2021-05-24 阅读全文

数学活动“复习5以内加法”后,我发现幼儿在平时的娃娃家,小餐厅中都喜欢“买东西”了,连原来较受冷落的小银行也倍受欢迎,幼儿都很喜欢去小银行换钱然后去买东西,然后饶有兴趣地去各个“场所”消费。我想,这不...

2021-06-01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游戏活动的案例分析》,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是日上午不雅摩的运动是托班的体育游戏《蝴蝶飞飞》。 目的是:1.愿意与先生、搭档一路学做蝴蝶飞的行动。 2.孩子能听到旌旗灯号向指...

2021-07-16 阅读全文

观察内容: 自选游戏开始了。本次活动结构区主题是机器人,增投材料:螺旋积塑,约有十几个小朋友举手要参与该活动。当我提出只能有六个小朋友玩后,九个小朋友开始协商了:“我们石头剪刀布吧!谁赢谁参加!”其中...

2021-05-27 阅读全文

一、问题的提出: 国外有关科研机构的研究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的最佳期,错过了这个最佳期,人的语言发展有可能滞后,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语言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高尔基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

2021-06-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