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西瓜虫种子

发布时间:2021-04-27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

教育随笔:西瓜虫种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几场春雨过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幼儿园的种植园里热闹起来啦!今年的种植园经过整理改建,修筑起了各种形状的种植区,有正方形,五边形,小伞形,星形,圆形,半圆形等各种形状。我们大一班分到了三角形,“吕”字形,无边形,星形四块种植区。带孩子们领取了种子和小苗后,我们一起来到了我们班的种植区。孩子们一走进种植园,个个欢呼雀跃,七嘴八舌的讨论,小手指指点点的说着,我喜欢吃西红柿,我喜欢吃西瓜,我喜欢吃……

“孩子们,如果你是种子,你是小苗,你喜欢住在全是土块的家里,还是喜欢住在泥土松软的家里呢?”

“当然喜欢泥土松软的家呀!”

“对呀对呀!松软的泥土会很舒服的!”大家纷纷说。

“很对,那我们怎样才能把满是土块的种子的家整理的舒服点呢?”yJS21.Com

“嗯……把土块弄碎!”砚砚想了想说。

“好,现在我们就用小工具把土块弄碎吧。”

孩子们围在种植区四周,一点一点把土块弄碎,我和沈老师指导孩子如何正确安全使用小工具。经过一阵热火朝天的努力,我们的几个种植区的泥土都被孩子们整理的松软细腻。接下来我们带领孩子们挖坑,播种,插苗,培土,浇水,一阵忙碌之后,我们的种子和小苗都在他们舒适的新房子里安家了。

正在这个时候,奇奇握着小拳头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有西瓜虫种子,你快过来看看,我种下了西瓜虫种子,秋天就会长出很多很多西瓜虫啦!”

“奥?我看看你的西瓜虫种子。”

奇奇松开他的小拳头,慢慢张开胖嘟嘟的小手,手心里有四五颗圆圆黑黑的“小种子”。我再仔细一看,原来是蜷缩成球的小西瓜虫。

“奇奇,西瓜虫哪里来的?”“我从旁边的草地里抓的呀!”

“你为什么要种西瓜虫呢?”我问。

他瞪着亮晶晶的大眼睛说“我喜欢西瓜虫,它会变成小圆球,我想有很多很多的西瓜虫!”我笑了,孩子们也笑了。

我把孩子们聚到跟前说:“孩子们,植物的种子和小苗种到地里可以发芽、长大,可是小虫子是由它们的妈妈生的,你把它埋到土里,它会闷死的。奇奇,你的西瓜虫种到哪里了?我们快点把它们救出来吧!”奇奇带着我们找到了它种“西瓜虫种子”的地方,我们一起“拯救”出了西瓜虫,并把它们送回草地去找它们的妈妈。“老师,等它们长大了会生出很多的西瓜虫宝宝吗?”“嗯,会的”我点点头。

通过种植活动,孩子们体验了自己动手的乐趣,尝试了播种,栽培,浇水等简单的田间劳动技能。

大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一块小小的种植园地,为孩子提供了接触自然,认识自然的环境,激发和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开拓了孩子的视野,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验,提高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促进孩子整体素质的提高。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一粒瓜子


今天小朋友们开展了一节健康活动《硬硬的壳,香香的肉》,昨天王老师就布置了任务:每人带几颗坚果,因此早上一入园,孩子们就讨论嗨了“你带的是什么?”“我带了核桃还有花生呢!”“我带了一大包!”。活动中,王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坚果的特征、吃法以及营养价值等,随后请孩子们尝试着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吃坚果,孩子们瞬间活跃开了。

就在这时,起行小朋友跑到我跟前“张老师,这个给你!”我伸手接过一看原来是一粒瓜子,顿时心里一暖,我立刻向他请教瓜子的吃法,随后当着他的面把瓜子吃掉,并说了声谢谢!后来,我看到他游走在同伴之间,给这个小朋友一粒瓜子,给那个小朋友一粒……忙得不亦乐乎!后来,我收到其他小朋友送的一颗花生,我有意识地走到起行身边对他说:“起行,这颗花生送给你!”他先是一愣,随即高兴地收下、吃掉了。

活动结束后,地面上有许多的碎壳,只见起行小朋友拿着扫帚开始清扫起来。王老师也发现了他的行为,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

起行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孩子,小脑袋很聪明,但自尊心很强,脾气不是很好,行为习惯也较差,不太会主动与同伴交往。但从今天他给大家送瓜子可以看出,小家伙正在慢慢地转变,他已经愿意尝试与他人交往,也懂得好东西与同伴分享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主动把地面清扫干净,会积极为班级做事情了。虽然是一粒小小的瓜子,但能反映出起行的变化,相信他会越来越好!

教育随笔:鞋子里的虫子


中午一阵电话铃声惊醒了熟睡中的孩子们。电话是另外一个班级老师打来的,通知下午要进行拍球比赛,请做好准备。放下电话赶紧催孩子们起床,并一一给他们穿好衣服。孩子们陆陆续续地走出寝室去拿球了,没过一会儿就听见活动室传来“嘭嘭嘭”的打球声。我开始给孩子们整理床铺,无意间转头却发现浩博、成浩、李正等几个小朋友你拥我挤地趴在地上围成一团不知在干什么。见此状况,我忍不住说道:“你们几个在干嘛,还不赶快去拍球。”原本以为孩子们会马上起身走开,可是他们却不为我所动,依旧趴在那里。我声音不由自主地提高了:“你们不去拍球,趴在这里干嘛,刚才我和你们说话没听见吗?”只听浩博说:“老师,你快看,静如的鞋子里有虫子。”“净胡说,干净的屋子里,哪里有虫子?”我反驳着。“真的,不信你瞧瞧。”说完拿起鞋子让我看,顺着方向望去,果然里面有一只在动的“臭大姐”(地方方言)。“快,快把它倒出来踩死。”一旁的李正大声喊。“不行,它是好的,不能踩。”成浩急忙接过话来。“好的”“坏的”……两人争吵了起来。“老师你说是好的还是坏的?”旁边的浩博着急地问我。“它是害虫。”我给了一个肯定的答复。“那它为什么会在这里?”“为什么会跑进我们的教室里?”“为什么它不睡觉?”……孩子们的问题一个一个接着而来,眼见比赛的时间到了,于是我对他们说:“我们先把它用瓶子装起来,比赛完拍球再来讨论这些问题好吗?”孩子们愉快地答应了。

拍球比赛刚一结束,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瓶子跟前,很显然他们对这个小东西产生了兴趣。看到他们如此感兴趣,我心想这又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活动,让孩子们认识了解更多的知识。在活动中我给孩子们介绍了它相关的材料,讲述了“臭大姐”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出现的季节等。对于他们提出的为什么会在小朋友的鞋子里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有意识的将问题抛给了他们:“你们说呢?”这时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嚷开了,有的说:“它也想要一双新鞋。”还有的说:“天太冷了,它想到这里暖和一下。”……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他们的想法我都给与了肯定,同时借助于今天的活动我又带领孩子们认识了许多的益虫跟害虫,使他们不知不觉的又掌握了许多书本上还没涉及到的知识,扩大了孩子们的知识面

今天这件小事让我再次的认识到教育无处不在,只要老师善于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个细小环节都会成为有价值的教育材料。生活中老师要多一些细心、耐心和灵活的引导,及时挖掘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让他们主动探索研究,激发他们对新事物的兴趣,多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真正做到老师是指引者,孩子是探索者、创造者。

教育随笔:种子去旅行


下课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跑到操场上去玩耍了,操场上到处都是欢笑语,突然,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围成一团,不知道在做些什么,我走过去一看,发现他们很兴奋的在看着一棵草,小朋友看到我走过去很兴奋地说:“老师老师,这是蒲公英吗?”我蹲下去一看,还真是,我对小朋友说,想看蒲公英飞吗?小朋友大声的说:“想!”我把蒲公英摘下来,用力一吹,蒲公英都四散飞了起来,小朋友都高兴的拍起手来!小朋友围在我身边,问“老师,蒲公英会飞去哪里?”我说:“蒲公英的种子会去旅行,找它自己的新家,,然后又变成一棵蒲公英。”“老师,蒲公英的种子会飞,那其他的植物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说:“我知道水稻的种子是大米,能吃,还有还有玉米的种子是玉米”我说,老师也只知道一些常见的种子,其他的也不太清楚,我们一起去研究一下,好吗?

通过小朋友的好奇心,设计了种子去旅行一堂课,小朋友在课上积极性相当的高,了解了各种不同种类的种子,知道了植物的种子能借助外界的力量遍布世界。

教育随笔:会飞的种子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正玩得起劲,“老师快看,我抓到一个小毛毛。”随着喊声,孩子们都拥到袁慧面前。“什么东西我看看。”孩子们像发现了什么宝贝,都争抢着看。我走到孩子们中间,袁慧把攥紧的小手松开了,原来是一颗蒲公英种子。

我问小朋友:“这是什么?”“羽绒服里的小毛毛”“迎春花”“棉花”“小鸟身上的羽毛”……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我告诉他们这是蒲公英的种子,同时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它的形状与颜色。孩子们认真地看着,振振说:“它像小伞。”“它是白色的!”“小朋友说的很好,它是由伞形的绒毛组成的,每一缕绒毛下都有一粒种子,容易被风吹散,随风飘落到陌生的地方生根发芽,长成新的蒲公英。”“啊,真神奇,原来种子也会飞呀!”孩子们听了,发出了阵阵惊奇的赞叹声。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我将这颗蒲公英种子放回空中,孩子们望着飞舞的小毛毛甭提有多高兴了。

大自然就是课堂,大自然里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素材。借着户外活动的机会,孩子们认识了蒲公英,增长了知识,也激发了他们探究大自然的兴趣。作为幼儿教师应多留心观察,善于抓住每一次教育机会。

教育随笔:种菠萝


无意中从网上看到一则日志说:“把菠萝头上的叶子切下来之后泡在水里,等它长出根来之后种到地里会长出新的菠萝”。为了验证它的真实性和我们对它的好奇心,园里为孩子准备的菠萝,我就把它的头部切下来之后泡在水里看看能不能真的长出菠萝。这件事情我们的孩子也特别的感兴趣,我们相约好了:我们既然种上菠萝,我们就要守护好它,谁也不能随便动它们,每天来上学时都要观察一下,看谁第一个发现菠萝长出根来。这件事所有的小朋友都一致认同,就连我们班最调皮的孩子也愿意守护它。

就这样孩子们每天都期盼这能吃上自己种的菠萝,所以每天他们都去看它们。忽然一个周一的早上,我们班的xx小朋友是第一个发现我们的菠萝长出了细细的根,告诉了所有小朋友,他们那个兴奋啊。着急的问什么时候长菠萝,都有点激动和迫不及待了。我让他们都观察了一下菠萝并且描述一下,他们有的说菠萝的根像毛毛虫,有的说像胡子,还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发现菠萝的叶子也开始长啦,他们就像是一朵花一样”。可见他们都很认真的观察它,不光观察它的根还有观察它的叶子,你们真是太棒了!

从这件事情上来看,孩子们的好奇心非常强,尤其是接触一样陌生的东西,他们都会对它感兴趣。我们幼儿园老师就要抓住孩子的心理,不时的给他们一些小小的刺激,来激发他们细腻的或许是兴奋的内心,使他们对我们的世界充满向往充满热情,从而创出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

教育随笔:从孩子都画西瓜想艺术活动的“示范”


绘画活动要不要“示范”,是幼教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前些日子在听随堂课,艺术活动“搞笑的圆”引发了对此问题的思考。“搞笑的圆”是让幼儿对圆进行想象添画。导入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有的说圆是泡泡,有的说是盖子,有的说是西瓜,有的说是太阳……圆能够变成小猪、小鸡、太阳、花……孩子们想得很多。在孩子想象的过程中,老师让两个孩子进行了一个想象的“示范”画,一个孩子把圆添画成西瓜,另一个孩子把圆添画成小鸡。由于孩子的经验问题,“示范”小鸡时出现了一只小鸡两张嘴的现象。接下来在幼儿的添画中,发现了几乎每个孩子都画了西瓜,也有不少的孩子画了小鸡,而且翻版了两张嘴的小鸡呢。

我想,假如这天的活动不让孩子来“示范”画西瓜,那么会不会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出现西瓜呢?假如老师能利用两张嘴的小鸡“示范画”,引导孩子明白正面小鸡的眼、嘴的画法及侧面小鸡的眼、嘴的画法,孩子的作品中也许就不会再出现两张嘴的小鸡了。孩子们个个画西瓜,说明了示范确实存在着框住孩子思维的现象,孩子们照画两张嘴的小鸡,说明了示范是孩子积累作画技能技巧的有效途径。那美术活动到底要不要“示范”呢?

从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方面来说,尽量不要示范作画,透过欣赏等其他途径来让幼儿感受,以期盼不出现统一模式的幼儿作品。从积累绘画技能方面来说,必须的示范画是要的,美术是需要必须的技能技巧的,这是孩子创新作画的基础,只有肚中有“货”,才能创新。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所以,个人认为,简单的就不要示范。示范是要让孩子学新的技能,要与创新相结合,示范是为了让孩子明白如何下手,如何创新。

教育随笔:换种教育方式


教育随笔:换种教育方式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正面表扬法来教育孩子,而且效果很好。但用批评来教育调皮的幼儿所取得的效果却是很不理想。

一天中午我在值午睡时,发现有个别幼儿很难入睡,不是跟身边的幼儿窃窃私语,就是自言自语说个不停;不是拍手,就是瞪脚;老师批评他们,他们却一脸的不在乎。就像班里的小新小朋友,每天中午他总是很难入睡,要在床上玩很久,如果坐在他的床边看着他,他就会不停的翻来翻去,或者发出奇奇怪怪的声音,这样还会影响其他的小朋友入睡,这实在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有一次,看着几个久久不能入睡的幼儿,我忽然想: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快一点入睡。于是我就说:“现在老师要来看看哪个小朋友睡得最香。”他们就像没听见一样,依旧我行我素,我接着说:“嗯,我看到嘉禾小朋友睡得真香,还有卓艺小朋友、还有博文小朋友她们都快睡着了。”表扬这几个小朋友之后,午睡室里立刻变得很安静,这时候我特意又点了那几个平时睡觉困难的小朋友的名字:“我看到文迪小朋友睡得很好,还有臣翌。”表扬了他们。我刚刚把话说完,他们几个就乖乖的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我去检查的时候他们就真的睡着了。从这以后,我常用此方法来教育幼儿,后来,我还把“反向表扬法”应用到其他教育活动组织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起床的时候到了,我们班里有个别幼儿自理能力较弱,穿裤子很慢。我这时候会说:“今天豆豆肯定穿得快快的,不会最后一个从午睡房里出来,对不对?小朋友给他们加加油好吗?”果然,她穿衣服的速度显然比平时快了很多,不会在床上慢吞吞的,很快就穿好了衣服。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幼儿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不是一味地去批评孩子才会有效果,要常常改变教育策略方法,认真体会孩子的思维特点,进入儿童的心理世界,这样,可以轻松地激发幼儿的上进心,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教育随笔:我是小书虫


教育随笔:我是小书虫

我的名字叫“沈伊睿”,“睿”是家人希望我聪明睿智,“伊”则是想让我文静淑女,但我一向是个风风火火的女孩,所以……“睿”没做到,而“伊”却在看书时做到了!

书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可以让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从小小的蚂蚁到庞大的恐龙……学到的全都是教科书里没有的。

妈妈叫我”小书虫”,这话可没胡说。一天晚上吃过晚饭,我就赶紧从书架里找出了一本《窗边的小豆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这是一个发生在日本真实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一个女孩小豆豆上小学的趣事。里边有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电车教室。还有小林宗作校长、牧羊犬洛基、阿泰、豆豆的好朋友朔子等一个个可爱又有趣的小伙伴!

我沉浸在故事当中,一会儿模仿人物的动作。一会儿唱起书中的歌谣,一会儿为故事中搞笑的情节笑的前仰后翻!就在我看着最起劲的时候。“啪”的一下!妈妈把灯关了!我抬头一看,天呐,九点啦!一坐下来就是整整两个小时!我恋恋不舍地放下了书,心里在想:明天我一定要把这本书看完。结果又“砰”的一声撞在门把手上,摇摇晃晃走进了房间。

听了我的故事,你觉得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小书虫?你愿意和这样子的女孩子交朋友吗?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一粒瓜子 今天小朋友们开展了一节健康活动《硬硬的壳,香香的肉》,昨天王老师就布置了任务:每人带几颗坚果,因此早上一入园,孩子们就讨论嗨了“你带的是什么?”“我带了核桃还有花生呢!”“我带了一大包!”。活动中,王...
    2021-06-1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鞋子里的虫子 中午一阵电话铃声惊醒了熟睡中的孩子们。电话是另外一个班级老师打来的,通知下午要进行拍球比赛,请做好准备。放下电话赶紧催孩子们起床,并一一给他们穿好衣服。孩子们陆陆续续地走出寝室去拿球了,没过一会儿...
    2021-05-1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种子去旅行 下课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跑到操场上去玩耍了,操场上到处都是欢笑语,突然,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围成一团,不知道在做些什么,我走过去一看,发现他们很兴奋的在看着一棵草,小朋友看到我走过去很兴奋地说:“老师老师...
    2021-06-10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会飞的种子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正玩得起劲,“老师快看,我抓到一个小毛毛。”随着喊声,孩子们都拥到袁慧面前。“什么东西我看看。”孩子们像发现了什么宝贝,都争抢着看。我走到孩子们中间,袁慧把攥紧的小手松开了,原来是一...
    2021-06-09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种菠萝 无意中从网上看到一则日志说:“把菠萝头上的叶子切下来之后泡在水里,等它长出根来之后种到地里会长出新的菠萝”。为了验证它的真实性和我们对它的好奇心,园里为孩子准备的菠萝,我就把它的头部切下来之后泡在水里...
    2021-05-04 阅读全文

今天小朋友们开展了一节健康活动《硬硬的壳,香香的肉》,昨天王老师就布置了任务:每人带几颗坚果,因此早上一入园,孩子们就讨论嗨了“你带的是什么?”“我带了核桃还有花生呢!”“我带了一大包!”。活动中,王...

2021-06-18 阅读全文

中午一阵电话铃声惊醒了熟睡中的孩子们。电话是另外一个班级老师打来的,通知下午要进行拍球比赛,请做好准备。放下电话赶紧催孩子们起床,并一一给他们穿好衣服。孩子们陆陆续续地走出寝室去拿球了,没过一会儿...

2021-05-17 阅读全文

下课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跑到操场上去玩耍了,操场上到处都是欢笑语,突然,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围成一团,不知道在做些什么,我走过去一看,发现他们很兴奋的在看着一棵草,小朋友看到我走过去很兴奋地说:“老师老师...

2021-06-10 阅读全文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正玩得起劲,“老师快看,我抓到一个小毛毛。”随着喊声,孩子们都拥到袁慧面前。“什么东西我看看。”孩子们像发现了什么宝贝,都争抢着看。我走到孩子们中间,袁慧把攥紧的小手松开了,原来是一...

2021-06-09 阅读全文

无意中从网上看到一则日志说:“把菠萝头上的叶子切下来之后泡在水里,等它长出根来之后种到地里会长出新的菠萝”。为了验证它的真实性和我们对它的好奇心,园里为孩子准备的菠萝,我就把它的头部切下来之后泡在水里...

2021-05-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