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成为牛蛙的秘诀?其实就是舍得让你的孩子吃苦

发布时间:2021-01-27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成为牛蛙的秘诀?其实就是舍得让你的孩子吃苦”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一、物质上吃点苦,很科学!

很多父母以为,我们年轻时吃苦,就是为了孩子们不再吃苦。这种无知的善意,其实是没懂“再富也要苦孩子”这句老话。

就拿英国的淑女教育来说,英国私立女校每年学费高达两三万英镑,是名副其实的富人阶层才享受起的教育。可是你以为白富美们是去happy了吗?

据英国杂志刊载,私立女校的教育环境之艰苦,简直让人大跌眼镜:“木板床上只垫着一床薄薄的褥子,冬日的寒气会从老旧的窗户里不断渗透进来。早餐未必能比公立养老院提供的膳食好多少,仿佛还停留在简奥斯丁的时代。”英国贵族们把孩子送到如此艰苦的环境,就是希望孩子们远离都市优越沉迷的环境,去磨练意志。

富人很聪明的认识到,留给子孙的金山银山并不能保证他们的一生无忧。谁也说不准人生会遇到什么,逆境中吃苦、奋力再来的能力才是幸福人生的不二法门。《爸爸去哪儿》中的诺一,睡在破窑洞里也很开心,很多人以为是诺一生性乐观。我却认为这正是刘烨教育的智慧之处:物质艰苦时也能处之泰然的孩子,将来更容易成就大事业。

富人们为了孩子吃点苦也是蛮拼的!那么家境一般的人如何做呢?我幼年家境不好,但是我爸坦然的让我知道家里的如实状况,并未给我超出其他家庭成员的待遇。我从小就知道世界的真实样子,面对吃苦的环境肯安然接受。

而当时和我一样家境的孩子,父母总觉得家庭贫穷是对孩子的亏欠,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要给孩子锦衣玉食。可是,孩子一旦习惯了特权,他就会逐渐认为“我想要,就得满足我,这是理所当然的”,碰到挫折就觉得特别不平衡。其实,越是家境不好的孩子,越应该让孩子平和的面对这世界残酷的一面,而不是蒙上他的眼睛,用“亏欠”与“爱”之名给他刻意营造一个温馨的世界。否则他长大后,该如何适应现实呢?

二、吃苦,是孩子必经的人生旅途

我有一天去海边玩,看见一位六七岁的孩子想用沙子垒城堡,孩子刚一蹙眉,妈妈就抢先一步,垒基座、捏堡尖,搭旗帜,然后拍手大笑道“看看我家大宝垒起的城堡!”我在旁边忍不住了,插嘴说:“这明明是你垒起来的啊,为什么一定要帮他呢?”

妈妈回答说:“我怕他觉得自己失败啊!”我问妈妈:“那你见过完全没有失败过的人生吗?”

每一朵花开都必须经历风雨,每一种滋味应该要孩子亲自品尝,剥夺了孩子对逆境的体验,孩子如何长大?温室里的宝贝,上了小学,读了中学,进了大学,入了社会怎么办?难道他永不遇到失败与沮丧,难道他以为自己永远志得意满,难道他遇到的人都会助他一臂之力?难道与人一直爱他怜他宠他容忍他,没有人对他说不?

苦难这件事,来的越早越好!陈丹青就一针见血的说过:“吃苦受罪的最佳时段是在青少年时代,倘若争气,赔得起,看得开。”年少时有大把的机会可以学乖,大把的努力可以翻盘,少年不吃苦,何时吃苦?

我们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明媚与黑暗并存,顺境与逆境交织。苦难会让孩子成长,让他从骨子里领略到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面。不要让孩子以为现在的秩序和繁荣是自然而然就有的,不要孩子以为面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让孩子知道从无到有的艰难。并非所有的关爱都是维生素,你不能养孩子一辈子,为什么要对他那么娇惯?”

三、真正的教育并不快乐,也不轻松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界提倡自由教育,却发现宽松的结果,就是孩子放学后扎进游戏,一整个晚上坐在沙发看电视。一味顺应、娇纵孩子,最终会使他们无法在现实社会上竞争。前几年一本争议很大的书《虎妈战歌》,讲了耶鲁教授蔡美儿把两个女儿培养成音乐天才的故事。

我也不同意忽视孩子的自尊心,却无比同意虎妈的那句话:你想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100%的努力。”虎妈的女儿索菲亚停止练习小提琴后,把肯吃苦的意志力带到了网球上,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战胜了新英格兰的种子选手。索菲亚的教练评价她说:“每一个球她都认真对待,从来不曾放弃。她是那种不付出100%的努力,就不会善罢甘求的小姑娘。”

一个15岁的小女孩,周末经常发高级餐厅下午茶的自拍,我曾经觉得这不过是一个单纯的白富美罢了,却偶然得知这小姑娘坚持五千米晨跑已经三年了,风雨无阻。我问她,觉不觉得苦?她惊讶的说,苦哪儿了?那么你以为下午茶蛋糕的卡路里都长在哪里?长在我大腿上?我被这直白噎住了,转移话题,“可我看好多女明星都爱晒美食啊。”白富美哈哈大笑,“你可别被她们表面的轻松给骗了!她们每次吃完都在健身房泡足几个小时!”

几年后,听说这小姑娘已经报名了北马的半程赛,她用五千米的汗水来成就她的好身材,而有多少孩子,以为成功就像吃掉下午茶蛋糕那样容易?

咱们国家推崇“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教育,很多孩子一失败就“顺其自然”,连再坚持一会儿都不乐意,更别提艰苦的努力了。解道数学题,五分钟还没有思路,孩子就要放弃,父母也只好想“也许是孩子没有数学天赋”。上个钢琴课,老师刚刚提高难度,孩子就嫌练习太苦,不肯再学。父母也只好自我安慰“不是说寓教于乐吗?算了吧”。

寓教于乐?呵呵呵呵,真正的教育必定不那么快乐,就如真正的成功必定经历过咬牙死忍。你见到了惊艳的蝴蝶破茧,未必听得到茧壳下痛苦的挣扎呼喊。你见得到蚌壳内丰盈闪亮的珍珠,未必想到每长出一层的珠光都经历着肉与沙石的撕裂般疼痛感。

写到这里,我的眼前又浮现出虎妈的女儿索菲亚在网球场高高跃起,奋力击拍的场景,想起了凌晨四点半,哈佛自习室灯火通明、精英们埋头苦读的场景,想起郎朗和李云迪这种所谓的“钢琴神童”在枯燥琴凳上苦练日夜的时刻。无论教育政策再怎么变化,所有成功的父母都已经偷偷掌握了秘诀:成功——其实就是舍得让你的孩子吃苦。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家教经验:让孩子听话的秘诀


家教经验:让孩子听话的秘诀

1、说到做到

育儿专家指出:如果从1到10代表正确管教儿童的原则的重要程度,(数字越高越重要),那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就可以用12来表示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

说到做不到,言行不一致会把孩子变成投机主义者。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能逃避惩罚,他们试图竭尽所能的做到这一点。但当他们知道你会怎样做,或犯了错会发生什么时,他们就可以预测他们选择那种行为的后果,这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

如何做到这一点?

说到做到中最关键的部分是不要心软,不要在只此一次面前让步。总结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规矩和无论何时他们破坏这些规矩都会出现的后果。然后,将这些统统告诉你的孩子。

对许多父母来讲,控制自己不去批评孩子是很难的,因此,说话之前请三思,你运用的语气和措词的不同,效果差别会很大。像说:我爱你,但是你的行为我不能接受。这种话初听会觉得很硬,但过会儿,孩子就很自然地明白你的意思了。

在另一些情况下,把你所期望的作为要求他们必须做到的解释给他们听。假如,你要带他们逛超市,告诉他们不要乱动和拿商品,并警告如果违反了的后果是什么。

说到做到要求你从头到尾贯彻到底,无须大声威胁。

2、不要小看孩子

大声喊出孩子的名字或下一个定论(像“你真是粗心大意”)是两个最无效的方法。这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尽量吝啬你对孩子行为的批评。

为什么要这样做?

育儿专家指出:孩子并不因为你惩罚了他,他就会从对自己不好的感觉中解脱出来。这样的感觉也许会过去,但反复的批语(为什么你总对别人这样不友好)也许会产生消极的感觉使其挥之不去。

如何做到这一点?

这暗示着你相信你的孩子,他有能力做得更好。最终,也就促进了孩子做出更好的行为。自尊来源于正确的行为。孩子的潜意识里会这样想:如果我做了正确的事,我会自我感觉很好。如果通过做这种正确的事我就能得到很好的感觉的话,下次我还想再这样做。

让孩子早识字秘诀


琪琪现在五岁,已识二千多个汉字,自主阅读近五百万字的幼儿书籍,其秘诀何在。今天想抖料一下我的识字教育秘诀,希望能引起共鸣。 我总结了一下,琪琪的识字教育共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看图说话——看图识字——强化识字——强化拼音——跟读——自主阅读。详述如下:

第一阶段是看图说话。3岁以前,当时的教材主要是墙上和门上张贴的识字挂图,在琪琪会说话的时候,我们就经常抱着她,对着挂图上的图形教她说话,还买了几本童谣和小故事书,经常和她一起亲子阅读,一篇小童话故事和一本童谣竟然让我们读几十遍,她都不厌。这个阶段实际上谈不上识字,主要目的有三个,那就是教她识别东西、开口说话和对识字图书产生兴趣。这个阶段的家长易犯三个错误:

其一是把图形和汉字捆在一起她能识别,但把汉字单独挑出来,她就不认识了,容易造成家长缺乏耐心,以至于没有信心去教了,或者给小孩的赏识少了,都达不到预期效果:

其二是小孩想要读书的时候你没时间,而你想教她的时候,她又没兴趣,若小孩的愿望经常得不到满足的话,也就渐渐地丧失了识字的兴趣,而把兴趣转移到其他方面。所以说亲子阅读的默契感很重要。

其三是家长认为小孩天性就是玩,随其自然吧,或者由着小孩的兴致买来很多的玩具,让其自得其乐,其后果是整个童年都可能好玩,不太好识字,更谈不上学习的乐趣了,这种情况倒有点象我的童年,记得到了四年级我才对学习有了些许感觉,若放到现在的社会,就有点落伍了。

总之,在这个阶段里做得最成功的一定是那些经常有耐心陪小孩进行亲子阅读的家长,他们的小孩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第二阶段是看图识字。它是看图说话阶段的深入,一旦小孩对图书产生浓厚兴趣而经常问这问那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教她识字了,不贪多但求精,只要有些许进步就要及时给予鼓励,甚至可以随时随地教她识字。记得琪琪认识最早的一个汉字是“电”,因为小区里到处都有“有电危险,请勿触摸”这样的标识,我们每天出门散步的时候她都要问这些是什么字。有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地在纸上写了一个“电”字,她竟然认识,当然她当时把“电”字读成“有电危险,请勿触摸”,这已经足够让我兴奋的了,记得那时已经3周岁多了。自此以后,我便有意识地把某个字单独拎出来让她认,而且开始有目的的选书了。

这一阶段最重点的还是亲子阅读,所不同的只是要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多读。我经常让琪琪当老师,即她读一句,我跟着读一句,而且要教她学会用手指着读,还经常指一些她熟悉的字进行组词和造句。

这一阶段最忌家长急躁、没有耐心或没有信心。有时要好几天才认识一个字都是很正常的事,一旦小孩能认识接近100个字的时候,就可以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是强化识字。琪琪用了两个教材,一个是《韵语识字》带VCD的,采用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情节学习识字,二是买了一本《识字宝典》,是一位幼儿专家推荐给我的,上面有很多图画,有组词、造句,童谣和诗词等,还有笔顺和拼音,共收录小学一年级所要求掌握的600多个汉字,要让她学会用手比划着笔顺认识字。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要让小孩掌握阅读的主动权,有条件的家长最好经常带小孩去书店,不管翻看什么书,都是在提高小孩对读书的美好期望值,这样她就会努力去识字,尽管有时感到压力,她都会去努力克服,这时要多鼓励。另外走在大街上或散步时要不适时机地进行强化。当琪琪能认识《识字宝典》上近一半字的时候她妈妈就着手教她拼音了。

第四阶段是强化拼音。为了不误导孩子,保证发音的准确性,我们特意从书店买了一本小笨熊系列读物里学拼音的书(带VCD),她妈妈天天照着VCD先矫正好自己的发音,再教琪琪,第一个月每天都学拼音的拼读,从第二月开始,每天抄写一遍,从第三月开始,每天默写一遍,一直到现在,琪琪每天一早起来先把拼音默写完,再去干其它的事,若有事耽搁了,她会见缝插针似地比如在吃饭前后或洗澡前后一下子就把写完了。

很多孩子识字量上不去,基本上停在识字500个左右,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系统教拼音,仅仅教几个声母和韵母,实际上最难的就是复韵母和整体认读,根本无法达到自主阅读的要求,小孩也就找不到阅读的乐趣,长此下去,小孩就会产生疲劳效应,极端的会导致小孩厌倦学习。这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说的一句话“高不成低不就最难受”的真实写照,也是很多幼儿教育专家所担心的一方面。

很幸运的是琪琪很轻松地跨过这一难关,这一方面要感谢她妈妈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严厉的风格,使得琪琪在极短的时间里学好了拼音,自此以后,琪琪的识字量惊人地提高,短短数月就达到2000个汉字,同时阅读量也同步提高。

第五阶段是跟读阶段。我为琪琪选择的是小笨熊系列读物,包括睡前故事系列,格林童话系列一共有十多本,都是配套朗读光盘,不过最经典的还数杨红樱的系列读物共四本《大脚鸭跳踢踏舞》、《荷叶上的晚餐》、《天上掉下乖狐狸》、《长着耳朵的树》都配有朗读光盘,现在琪琪在读书的时候经常学光盘里抑扬顿挫的腔调,说明当时选择的重要性。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教导小孩要善于纠正不正确的发音,按标准的来读,而且要带有情感地去读。有时我马马虎虎地和她读书的时候,她准会批评我说:“这样不行,要带有情感地去读!”

我还教她在读书的时候要拿一把小尺子横在要读的那一行下,读完一行再把尺子往下移一行,保持阅读的专注性。

第六阶段是自主阅读阶段。小孩一旦跨入这一阶段,阅读的兴致自然高涨起来,琪琪现在经常找出以前读过的书回味一番,也许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吧;在读到成语的时候用直线划出来和感觉好的形容词或一句话什么的用波浪线标出来;再就是我经常会给她买一些书,比如昨天刚给她买了张天翼的经典故事〈宝葫芦的秘密〉和〈大林和小林〉,也许正在家里有兴致地读呢。我计划下一步的重点就是教她写字和写日记。

最后我还想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测试小孩学习兴趣的方法:

你先问她:“你认识这么多字,开不开心呀?”

若小孩说:“开心呀。”

你再问:“为什么开心呀?”

她说:“因为邻居阿姨喜欢我呀”或“因为我识很多字妈妈很开心呀”。

你问她还有没有其它的答案,若是没有,那么家长就可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总之我教育琪琪识字的秘诀归纳起来就是:正确的理念+科学的方法+持之以恒的态度,在后述的博文《育女妙计》系列文章中还有详尽的介绍,欢迎参考评阅。

中国孩子成为“尖子生”的十个秘诀


很多中国的孩子不论学习好坏,在外留学的时候都会显得格外的“聪明”,但是,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告诉你,中国孩子成为“尖子生”的十个秘诀。

1、以学习为先。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正事理应先于娱乐。

2、随处学。每天练跑途中记忆词语;在盥洗池旁贴一张词汇表;每天刷牙时熟记一个生词;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保证学习时间,坚持不懈。

3、讲究条理。把常用的与学习有关的东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一个纸箱或抽屉装好,避免用时东翻西找。

4、学会阅读。学会快速阅读,提高单位阅读量,学会读一本书的目录、图解和插图,为提前了解本书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当积极的读者不断地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

5、合理安排。再晚也勉励自己当天完成作业。

6、善做笔记。强调记笔记的功夫,尖子生往往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有的在笔记本中间画一道线,半边摘录课文概要,另半边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

7、书写整洁。

8、及时提问。

9、学习互助。学生经常一起讨论家庭作业中的难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

10、自我检查。记笔记时,对自认为可能会考的知识点格外注意,课下根据这些知识点自编模拟题,并在考试前夕做出书面答案。如果哪里答的不圆满,就回过头来在复习。

除此以外,绝大多数尖子生还有一条无密可言的“秘诀”,那就是:家长的影响。他们的父母诱导孩子从小热爱读书,并提出合理标准和严格要求,千方百计激励孩子刻苦学习。其教子之方用一句话概括是:向孩子灌输责任感,让孩子自己化责任感为行动。

让孩子快乐的9种秘诀


对父母来说,使孩子拥有快乐性格的最佳方法就是:使家庭充满快乐和温馨。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具有快乐的性格,成年后能够幸福生活的比不幸家庭长大的孩子要多得多。下面有9种快乐秘方,你可以在孩子身上尝试一下:

1、有时间享受“不受限制”的快乐

家中父母希望居室整洁,周围的邻居又喜欢安静。孩子一旦开始喊叫、跳跃,父母便会想办法制止,孩子只好越来越乖了。表面上,是父母管教有方,但由此带来的是:孩子的热情和活力在一点点丧失,孩子的心灵也感受到了压抑。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需要带着童真的想像力尽情地玩耍,需要有时间去抓萤火虫、打雪仗、看蜘蛛做网、蚂蚁搬家——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动,更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2、关心他人

孩子需要认同自己是家庭和社会有价值的成员,父母应尽量给孩子提供接触社会、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如让他把家里的旧玩具收集起来,送给需要的小朋友;帮助照看比自己年纪小的小朋友;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在家里,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长辈,懂得分享。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儿童在很小的年纪就能享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3、体育活动

和孩子一起滑雪、一起骑车、一起打球……这些活动不但能增进孩子的健康,更能让孩子笑口常开。并且在活动中还能增进亲子关系。好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技能,有利于让儿童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观。

4、笑出声来

笑出来,对你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处。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严肃的形象,以为这样才有尊严。其实不是那么回事,笑出声来,并不会失去你的尊严。让你的家中充满笑声,并经常给孩子一个拥抱,它们是最好的爱的表达。有没有听说过:“一个人一天需要4次拥抱,才能存活;8次拥抱,才能维持;16次拥抱,才能成长。”亲子间感情不要放在心里,爱她就要表达出来。

5、更具体的表扬

父母应特别强调孩子令人满意的具体行为,表扬得越具体,孩子就越清楚哪些是好的行为。表扬其实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父母说的话语,二是孩子据此作出的推断。

表扬越具体,孩子越能够根据父母的话对自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或掌握了一种技能的时候,不要总是简单地说:“做得不错”,要指出他们具体细节的成功。比如“你今天把那个摔倒的小妹妹扶起来,真让妈妈高兴。““我喜欢你画的这些树。”具体的表扬会让孩子产生更大的满足。当然,也要注意不要表扬过度。从小要让孩子认识到,真正的表扬来自于他们战胜了挑战之后。

6、艺术的魅力

音乐、舞蹈、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会极大地丰富孩子的思想修养,

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操。这些艺术形式将成为一个感情的释放口,帮助他们表达自己和对世界的情感,并从中获得生活的快乐。

7、不要苛求完美

孩子毕竟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限,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父母不可太过于追求完美,父母如果总是对孩子表示不满和批评,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失去自信。所以,下一次当你再要抱怨的时候,先想一下,这个过错是不是跟他们的年龄有关?10年后他们还会这样做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别再唠叨个没完。记住: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总比他把袜子放在哪里要重要得多。

8、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

当孩子认为自己能解决一些问题时,可以让他们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能树立起信心,并且有了下次自己解决难题的勇气。当他们遇到难题时,你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技巧:发现问题;让孩子描述出他想要的结果;帮他设计出要达到这个结果的步骤;让他自己想,哪一步他能够自己完成,哪一步需要别人的帮助;在他确实需要帮助的步骤上提供帮助。

9、给孩子显示自己的机会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这些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喜悦。“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这时即使你在厨房做饭,也要满足他这个愿望,并适时地给予肯定:“你讲得真是太棒了。”要知道,能和你分享他喜欢的这个故事,对他是多么地快乐。孩子的热情、能通过你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自信,而这些品质对他们一生的快乐都是最宝贵的。

孩子惹毛你?其实都是你给自己挖的坑!


1

我很少冲孩子发脾气,但前几天却差点失控了。

想想挺惭愧的,起因是晚上我需要进书房工作,事情很多,很可能需要熬夜,然而第二天还得早起……我让老公哄娃睡,但2岁的女儿不干,她进来书房找我,还踮起脚,把我桌上的东西扔到了地上。

换做平时,我会要求女儿捡起来,同时注意语气。可是这次,无法按时睡觉让我也很烦,我的声调不自觉地就抬高了:“叶子!捡起来!”

她不听。

我俯身,把其中一本捡起来,语气更强势了,“像这样,听到没有?”我还拉了下女儿的胳膊,要求她跟着做。

激怒我的一幕来了:她的小眼神充满不服气,不但不捡,还故意把桌面剩下的几样东西,也重重扔到了地上,她甚至冲着我,做了一个吃手的动作!啊……最近奶奶一直在干预她吃手这件事,而她竟然懂得拿来挑衅我了!

学习过正面管教,我知道,当我觉得愤怒、被挑战,是孩子想要更多的权力和关注了。可是,在那样一个场景下,我却很难平静,一边咬牙切齿行将爆发、一边止不住地想:

如果妥协让步,以后我说话还有用吗?!

如果总是我来收拾满地狼藉,

孩子岂不是更加觉得无所谓,反正有人擦屁股

僵持无果、大声说话后的感觉又太差,后来我只能把孩子抱回房间,哄她睡着了才工作,冲突暂告段落。但对上面的问题,内心仍然充满疑惑。

2

那几天,正好在跟随美国正面管教高级导师Lori Onderwyzer学习,我得以向她求助:我知道发脾气错了,可是扔东西的问题要怎么解决呢?

Lori让我扮演调皮的女儿,当又一次,我把书本扔到地上,她竟然笑容满面,看着我的眼睛,拉着我的手,一起缓缓地蹲在了地上:“宝贝,我们一起捡起来好吗?”

“我才不要!”我故意为难Lori。

“哈哈亲爱的,我捡这本、你捡这个,好吗?”她继续,伸手递给我另一样东西,非但没怒,笑容反而更灿烂了。

“呃……好吧”,盛情难却呀,我照着做了。

“哇哦!!!谢!谢!你!”Lori用很夸张的动作拥抱了我,轮到我受宠若惊了:哇,我犯了错,才捡起来而已,妈妈却说要谢谢我。

作为孩子,我开始信任妈妈,愿意配合她。但做回妈妈本身,我还是忍不住怀疑,如果孩子不配合呢?如果她还是继续扔,我要继续和她玩这个幼稚的游戏吗?

还没等我开口,Lori好像懂得读心一样:“当然,她捡起来后,一定会觉得很好玩,会继续扔的,她在发展自主性,在探索。“

“呃……那就让她扔吗?”

“对啊,她一定会扔东西,这很正常,你要做的只是,教会她扔完东西需要捡起来。”

我恍然大悟,提起令人不快的“吃手的一幕”,Lori安慰我,“哈哈,她知道这样你就会关注她呀,她在享受和你斗争!你要是和她斗,那就没完没了了。至于吃手,真的不用担心,我女儿吃到了12岁。”

“那乱扔东西这种行为什么时候才会好?”

“可能至少要到……5岁。”

好嘛,我没脾气了。

3

这一课给我的教育太大了。

我那么努力做个平和的好妈妈,可还是会失控,其实发脾气的时候,自己也很难过自责。

其实,我是掉入了三个陷阱:

一是没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把工作上的烦躁,迁移给了孩子。

二是忽略了孩子的很多“挑衅”并非蓄意,其实都是适龄行为。

三是在意自己的面子,盯着当下的冲突非要有个“结果”或“输赢”,然而我忘记了和孩子建立情感的连接,忘记要用她能接受的方式去处理,而处理过程本身,才是对孩子的长远品格培养更重要的。

如果还有下一次,我该怎样做得更好:

1)情绪差的时候,想办法暂停:比如深呼吸三秒、去洗手间洗把脸、出去走走、请家人帮忙,总之,平静后再和孩子沟通。

2)持续学习:孩子有哪些适龄的“调皮”行为,《你的N岁孩子》系列是耶鲁大学40年的研究成果,对了解分龄孩子特点很有帮助;必须提醒自己,我的育儿GPS在哪?所有的挑战,不只是烦恼,也是一个机会,帮助孩子培养好的品格和技能啊。

3)有些争执可以避免:不想孩子碰的东西,就放在她够不到的地方;提前和孩子约定,妈妈工作多久会来陪你,进入书房有什么规矩?

4)争执的当下,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切勿陷入权力之争,要蹲下来、坐下来,和孩子同样的高度,亲身示范;邀请孩子一起捡起来,及时鼓励她的配合。“我们一起来弄”的好处是,这个指令是留有余地的,相比“你必须自己捡起来”,就算孩子不配合,大人面子也还在呀;转移注意力也是个万能的方法。

写在最后

那天结束课程回到家,前晚熬夜的困倦袭来,我倒头想眯一会儿,竟然睡着了,迷迷糊糊感觉有谁爬上床,睁眼一看,是女儿,前一天才被我吼过的女儿……我下意识的搂了搂她,“对不起,宝宝,能亲亲妈妈吗?”她湿乎乎的嘴唇凑上来,挨着我躺了下来,好像什么不愉快都没发生过。

我更加羞愧了……孩子是多么愿意选择原谅啊,没有故意作对的小调皮,只有不懂得温柔以待的家长。

让孩子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让孩子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设个“出气角落”

孩子和成人一样,有脾气、发脾气都是正常的。父母可以在家里设定一个专门的区域,作为全家人发泄情绪的场所。父母与孩子共同约定,无论当时心里有多不痛快,都不能随意发作,也不能迁怒别人。深吸几口气,把气愤、难过等强烈的感情压抑下来,立刻参与到其他活动、游戏或工作中去。回到家以后仍觉得心里不舒服的话,完全可以一头扎进“出气角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宣泄“情绪垃圾”。

当孩子在“出气角落”宣泄情绪时,父母尽量不要打扰他,除非孩子觉得有人陪他聊聊天更好。当孩子自愿从“出气角落”出来的时候,父母将会看到一张神清气爽、笑逐颜开的可爱面孔。他们还会主动分享反省的心得体会,寻求父母的理解与支持。

布置“出气角落”的2点建议:

1。“出气角落”可以是一个宽大的旧沙发,或是几张软垫子,最好能有一个帘子(方便与其他空间隔离开),布置得温馨舒适些。

2。可以放些旧的毛绒玩具、画笔、白纸、小杠铃、图书等,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习惯的发泄方式,如拍打毛绒玩具、胡乱涂鸦、做点运动、阅读喜欢的书籍等。

●打个秘密暗号

孩子最喜欢秘密,也最珍惜秘密。父母的一方可以与他设定一些“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暗号,比如眨左眼表示“干得不错”,眨右眼表示“继续努力”,右手小指碰头表示“停下来,想一想”,竖大拇指表示“你是我的骄傲”等。平时可以适当使用这些暗号,形成相互间无言的默契。当孩子拿到五角星,父母眨一下左眼,他会比听到口头表扬更加兴奋和喜悦;当孩子学会跳绳,父母眨一下右眼,孩子将备受鼓舞,更加勤于练习。当然孩子也会时不时打出几个动作,看父母是否心领神会,父母必须要反应敏捷才行。

在孩子即将当众发怒的时刻,再多的劝告都已经苍白无力,甚至只起到反向的作用。此时,父母充满信任的眼神,加上右手小指碰头的有趣动作,却有神奇的效果。孩子的脸部线条可能会变柔和,急促的呼吸也渐渐平缓,紧握的双拳伸展开,一场“危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化解了。当孩子暂时平静下来后,父母最好马上带着他远离当时的情境。

●来个“亦褒亦贬”

有时候,批评不当也可能导致孩子强烈的情绪反应。

1。分寸把握不到位

父母千万要记住,不赞成孩子的某种行为并不是对他本身的否定,一定要就事论事。比如孩子平时一向很乖,有一回感冒了却提出要吃冰淇淋。父母假如借题发挥,由这一事件轻率得出“你就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小孩”这样的结论,孩子当然会忿忿不平了。

2。表达过于直接

开门见山的责备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父母想指出孩子当天上午对长辈没有礼貌的言行,聪明的做法是先从孩子的优点说起,赢得他的好感,特别要列举他平时礼貌待人的“闪光事迹”,随后引出上午的不礼貌事件,形成强烈落差,最后请孩子自己分析和解释。

“亦褒亦贬”的批评方式能够满足孩子与日俱增的自尊心,提升他的自我期望,引导他适度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反应,不失为提升孩子控制情绪的一大高招。

●做个平衡补偿

孩子做游戏输了,他当然会郁闷、不开心。但是如果每次父母都能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并且告诉他“你是最棒的”,孩子就能逐渐克服消极的内心感受,坦然而从容地投入到下一个游戏中。这就是情绪的相互补偿起了作用,将有力的积极情绪与较弱的消极情绪配对,缓冲消极情绪发作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的心理平衡。

父母在处理孩子情绪问题时通常容易犯“火上浇油”的错。孩子的坏情绪已经像火山那样一触即发,父母还要当众呵斥一番以显示自己的权威,导致后果一发不可收拾。如果在“暴风雨”来临前夕,父母能慈祥地看着孩子,温和地安慰和劝说,轻描淡写地替他解围,并迅速把他带离情境,孩子心中的那团火可能就不会熊熊燃烧起来。对待孩子的怯生现象也是如此,父母越是煞有介事地要求他当着陌生人的面表演,他越是害怕退缩。不如先让他很自然地和陌生人说说话,一起做游戏,相互熟悉后,孩子反而愿意把自己的“拿手功夫”秀出来。因为他内心的恐惧情绪已经与共同活动的愉悦感发生了“中和反应”。

育儿心得:孩子,你其实非常聪明!


“孩子,你其实非常聪明!”

玲玲检测不及格,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有过几次历史性的记录。但在我的潜意识里,我并不认为玲玲是笨孩子,我经常夸玲玲:“你其实非常聪明。”

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我教玲玲“解决问题”,“两个量合在一起的时候要用加法”,“两个量进行比较的时候用减法”,不知为什么,曾经单独多次教过的数量关系玲玲总是反复出错。今天辅导后,我似乎感觉玲玲还是能理解的,不知明天又会怎样?

即使这样,我还是感觉玲玲其实挺聪明。当她能潜心于学习的时候,理解能力特别强,但她总是不能把这种心境坚持。我总是能看到她手中富有情趣的“小玩意”,她对橡皮的爱好似乎情有独钟,一学期中她带到学校的橡皮品种不下十种,而且都是非常让人“赏心悦目”的,因此她和同学的语言交流非常广泛,非常自信。没有作业订正的时候她总是那么勤快地做老师的“邮递员”,做得非常乐意,这是有些优秀的孩子不愿做的事情,而这也正是玲玲讨人喜欢的聪明处。她有一定的上进心,通过鼓励很喜欢和同学比“努力”,只是持续时间并不长。玲玲很会调皮,让她把错题改正,她看也不看就肯定地说:“我不会做。”

从玲玲的身上我多少能看到一种孩子的灵气,但在成绩面前孩子总是很失败。

有时我真的很为孩子担心,每个孩子都拥有多种天赋,就如玲玲,她认为自己不够聪明,因为她被拿来跟别的孩子比较。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不是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独特的天赋,而是简单地把他们放在同一个智商标准下去比较。

玲玲考了个不及格,被她奶奶打了一顿。家长没能在孩子小的时候去辨别她的天赋,鼓励她发挥天赋,那么孩子的天赋必然受到“单一天赋”教育体制的限制。我们的教育体制只适合一部分孩子,遗憾的是,所有的孩子都在这个体制下接受教育。

老师们总在努力让成绩不好的孩子也快乐学习,就如玲玲脸上的笑容多少会让老师感到欣慰,但不能让人欣慰的是目前我们却又不得不把她放在同一个智商标准下去比较,因为我们的考试似乎就是一份“判决书”。

培养孩子秘诀的方法你知道吗


目前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孩子的疼爱更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无论孩子又怎样的要求,家长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这样的方式对于孩子来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爱心“毒药”

现在的孩子不缺吃的、不少玩的,可见到自己没有的或想要的东西就得立刻拿到手、吃到嘴,脾气一个比一个急,想法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往外冒;而人们日渐鼓起来的腰包,快节奏的、近似快餐式的生活方式加速了成人的性子,也唆使他们无条件地满足家中唯一宝贝的愿望。然而,面对父母的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孩子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思维“定势”:我要什么马上就能有什么。孩子欲望的沟壑似乎越来越深、越来越宽,父母的爱和关注把孩子变得越来越贪心。

任性在一个个满足中滋养

就像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对已为父母的人说的那样:“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其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

父母的爱心,造就了孩子的任性。如此,孩子一旦离开了家庭的圈子,受打击、遭挫折就成了家常便饭,他们事事都不顺心,觉得好像人人都有意跟他们过不去,对孩子的身心会产生不良影响,他们又不能主动自觉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总是与周围的人和事处于一种对峙状态,时间长了,就很可能酿成心理疾病,如忧郁、偏执、狂躁等。

延迟满足培养好性格

表面看来,让孩子晚一天吃到他想要的蛋糕、想喝的果汁;迟一个星期得到他渴望的玩具熊或电动小火车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却和孩子性格养成的大事直接挂钩。

习惯了在期待中获得满足的孩子,能学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为自己的要求被拒绝或暂时被拒绝而“大动干戈”,将来也能抵挡得住眼前小利的诱惑,权衡怎样做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

前面例子中的梦梦就是会掂量轻重的孩子,她凭自己一会儿的等待,多得到一张小贴片,而这种品质如果能延续到上学或工作以后,其等待的耐心就可以使她获得更多的“财富”。

拖延从一分钟开始

第一,“等待”必修课0岁开

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听到宝宝哭时自己先沉住气,趁势和他说说话,告诉孩子你正在做什么,等一分钟妈妈就会过来陪他,宝宝能从妈妈熟悉的声音中得到安慰、消除内心的恐惧;如果这时孩子仍旧哭,索性就让他哭上一两分钟,这有助于打磨他的耐心。适度的哭还能增加肺活量,对孩子的健康很有好处。等你把自己手里的事告一段落再看看他是饿了、尿了,还是想让大人抱了。如此操练一段时间,宝宝对“延迟呼应”的态度就会从“愤怒”变为平和了。到孩子10个月左右能稍稍听懂一点话时,他有一些要求,比如想要一件玩具或是什么吃的,父母可以迟一会儿给他,或对他说那样东西烫,等凉了再吃。

也许父母会问:宝宝最初的反应比较激烈怎么办?

其实,这是小宝宝和父母进行心理较量的必经阶段,他巴不得用哭声将你三步并作两步地吸引到自己跟前;如果你能扛得住,孩子终将也能扛得住,并接受等待。

第二,点滴琐事当帮手

生活小事铸就孩子的高素质,使之在平素的日积月累中慢慢懂得还有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更紧急的事情,学会善解人意、习惯于等待。

面对诱惑控制自己,也是孩子必须掌握的本领之一。看到冰箱里的冰淇淋,孩子嚷嚷着要吃,但此时他正咳嗽、嗓子疼。父母可给孩子解释:“你现在正病着,吃了嗓子就说不出话来了,等过几天好了给你吃。”“我就吃一点点。”“吃一点你的嗓子也会比现在厉害,还得吃更多的药,等好了,可以给你吃一个蛋筒。”孩子会权衡利弊,选择吃一个蛋筒。

第三,当忍则忍

能不能够忍耐和长时间地等待,是孩子自制力强与弱的一种表现,因为生活中并非事事都遂人愿。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可从2岁以后开始。这时,父母要给孩子解释清楚,娃娃是小妹妹的,如果拿走,她会伤心的;买一个相同的娃娃,不是立刻能做到的。让孩子明白,别人有的东西我们不一定要有,要克制自己的占有欲。

借助给孩子设立压力情境的方法,锻炼孩子的忍耐力。通过为孩子设立这些压力情境,孩子心中有了矛盾,开始主动调节自己的需求达不到满足时的情绪,达到心态平和。

让孩子习惯并平静地接受延迟满足,离不开表扬和奖励,因为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时非常痛苦,当年幼的孩子努力按照成人的要求“刷新”了自己以往的纪录,父母一定要肯定孩子,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小奖励,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是值得的,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支撑。

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从易控制的事做起。在长达十多年的观念传递之后,孩子就会把它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和能力。

其实家长一位的总是满足孩子的需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严重的,因此家长应对孩子采取另一种方式,这样的方式要比家长总是付出满足孩子的效果要来的好,家长还是多考虑一下这种方法吧。

喜欢《成为牛蛙的秘诀?其实就是舍得让你的孩子吃苦》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你不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他更苦 在年老的时候,一切荣誉和金钱都是过眼云烟,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景惨淡。孩子教育中有一个东西是万万不可缺的。那就是吃苦教育。特别是家有男孩,这个更不能少。因为一个怕苦的男人注定是没有担当的,你...
    2021-01-20 阅读全文
  • 你的宝宝能吃苦吗? 导读:在我看来,吃苦教育有三重境界,其一是“捱”,其二是“适应”,其三是“超越”。 吃苦的精神是当代青少年严重缺乏的,现在孩子身上的毛病很多是“惯”出来的,许多真的已经对孩子毫无办法,三者共生,于是社...
    2021-11-29 阅读全文
  • 家教经验:让孩子听话的秘诀 家教经验:让孩子听话的秘诀 1、说到做到 育儿专家指出:如果从1到10代表正确管教儿童的原则的重要程度,(数字越高越重要),那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就可以用12来表示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 说到做不到...
    2020-09-18 阅读全文
  • 孩子,其实你没想象中的坏 大大的眼睛,暗淡的肤色,特别喜欢玩,这无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他是我们班的插班生----东旭小朋友。记得,这个学期奶奶刚来报名时,章老师就把奶奶带过来给我介绍,于是我跟奶奶很快认识了,当奶奶正要向我...
    2020-05-27 阅读全文
  • 让孩子早识字秘诀 琪琪现在五岁,已识二千多个汉字,自主阅读近五百万字的幼儿书籍,其秘诀何在。今天想抖料一下我的识字教育秘诀,希望能引起共鸣。我总结了一下,琪琪的识字教育共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看图说话——看图识字——强...
    2021-06-07 阅读全文

在年老的时候,一切荣誉和金钱都是过眼云烟,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景惨淡。孩子教育中有一个东西是万万不可缺的。那就是吃苦教育。特别是家有男孩,这个更不能少。因为一个怕苦的男人注定是没有担当的,你...

2021-01-20 阅读全文

导读:在我看来,吃苦教育有三重境界,其一是“捱”,其二是“适应”,其三是“超越”。 吃苦的精神是当代青少年严重缺乏的,现在孩子身上的毛病很多是“惯”出来的,许多真的已经对孩子毫无办法,三者共生,于是社...

2021-11-29 阅读全文

家教经验:让孩子听话的秘诀 1、说到做到 育儿专家指出:如果从1到10代表正确管教儿童的原则的重要程度,(数字越高越重要),那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就可以用12来表示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 说到做不到...

2020-09-18 阅读全文

大大的眼睛,暗淡的肤色,特别喜欢玩,这无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他是我们班的插班生----东旭小朋友。记得,这个学期奶奶刚来报名时,章老师就把奶奶带过来给我介绍,于是我跟奶奶很快认识了,当奶奶正要向我...

2020-05-27 阅读全文

琪琪现在五岁,已识二千多个汉字,自主阅读近五百万字的幼儿书籍,其秘诀何在。今天想抖料一下我的识字教育秘诀,希望能引起共鸣。我总结了一下,琪琪的识字教育共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看图说话——看图识字——强...

2021-06-0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