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看这里
发布时间:2020-09-30 教育孩子笔记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 孩子挑食教育笔记前几天去饭店就餐,看见一个四五岁的熊孩子正在哭闹。好像是他想吃什么而父母没有点,他于是大喊大叫,还挥手打了个盘子,引得周围人纷纷说这孩子“没教养”。大人在一旁超尴尬。
学龄前孩子正是社会意识的萌芽期。如果父母好好引导,孩子的行为得到规范,就会懂文明讲礼貌,人人夸赞。不想让别人说你孩子没教养,以下四点父母不能将就。
一
穿衣得体大方
衣服是一个人基本面貌的体现。整洁大方是穿衣第一要则。不是有句话么,“没人有义务必须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孩子也是如此。着装得体的孩子会给别人留下家教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也会受到重视,赢得更多机会。
之前国外有个视频让人感慨。一个小朋友穿成小公主的模样站在路边,路人纷纷表示关心,问她需不需要帮助,还把好吃的送给她。等她换了身破衣服再站在路边,身边的人来来往往,再也没人理这个小姑娘,甚至还有人嫌弃地离她远远的。这个视频不正表明了人们对衣着的看重吗?
二
规范孩子餐桌礼仪
气质和修养不仅体现在着装,也体现在就餐的礼仪中。如果一个孩子就餐时规规矩矩,既不大喊大叫,也不洒汤洒饭,吃完饭还会用餐巾纸擦一擦嘴,是不是会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呢?
三
锻炼孩子社交能力
一个人的气质不仅体现在自身,也体现在跟别人的互动当中。社交能力强的孩子,处事不卑不亢,会显出很高的教养。学龄前孩子正处在学习交友的黄金期。多带孩子出门玩耍,鼓励孩子交朋友,并在孩子跟同伴发生矛盾时及时引导,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矛盾,都是锻炼孩子社交能力的好方法。
四
遵守社会规则[迷你句子网 WwW.Jz139.coM]
幼儿园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规则敏感期。外出旅行的时候,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有其规则,需要我们遵守。比如有秩序地排队,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不攀摘花木,不随地小便,不乱扔垃圾等。孩子知道了这些社会规则,以后外出就会注意自己的行为。这样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显出父母对他的教养。
树不修不直。每个孩子都是一棵好苗子,就看父母后天怎样修剪了。那些被别人说“没教养”的孩子,其实是他的父母没有“修剪”好。
外出时,你有没有遇到过没教养的熊孩子?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孩子性格好不好,看这4点就知道
孩子性格好不好,看这4点就知道
孩子性格好不好,看这4点就知道!再忙也要花2分钟看看
作者|语不惜
来源|凯叔讲故事
「老实人吃暗亏,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表妹昨天大发雷霆地吼道。
她在公司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性格温驯、随和,一副菩萨心肠,谁找她帮忙都不会拒绝。
然而,最苦最累的活她干着,但升职加薪这种事,却永远和她绝缘。
她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不如人?
我一直笃信:性格决定命运。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项调查中,分析了职场人员的「随和度」特征后发现:性格随和的员工薪酬比「带刺儿」的员工低18%。
表妹的遭遇,归根结底就是她的「讨好」性格所致。
面对别人的所有要求都不敢拒绝,把自己变成了万金油,更不懂得为自己争取机会。
《性格的力量》一书中说:
成功既不取决于天分,甚至也不取决于努力本身,而是与性格息息相关。
一个孩子获得成功的七个关键性性格是:坚毅、自控力、好奇心、责任感、乐观、热情和社交能力。
很多家长以为,性格是天生的,后天很难改变,但其实不是。
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说:
个性有先天的,而性格不是。
性格是在后天教育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
她还强调:性格教育比能力教育更重要!
真正的好性格,能够和平地处理与自己的关系,智慧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孩子,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妈妈希望这四种特质能够内化成你的性格,外化成你的行为。
01
行事果敢,不瞻前顾后
不久前,一个七岁小男孩的报警视频刷了屏。
父母突然离家,没有告诉小男孩,他独自在家很惊慌害怕,感觉到自己可能处在「危险」之中,于是果断打电话报警。
逻辑分明,口齿清晰,堪称教科书级别:
这个小男孩之所以在慌乱之中还如此理智,就是骨子里的那份果敢,让他战胜了恐惧。
这份沉着应答民警各种提问的老练劲,真心服!
TED演讲者ReshmaSaujani说,人不一定要完美,但一定要勇敢。
而我认为,光有勇敢是不够的,我更希望孩子做一个机智果敢的人。
在英国的曼彻斯特,一名2岁女孩在蹦床上玩。突然,一辆白色卡车经过,司机拿出甜甜圈,试图诱骗女孩上车,女孩没有察觉到危险,依旧在蹦床上玩耍。
这时,8岁的姐姐看见了,她毫不犹豫地飞奔过来,抱起妹妹往家跑去。
真的为这个机智girl点赞,小小年纪,面对突发状况,能迅速做出判断,既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妹妹。
我的孩子,妈妈希望你,以后能遇事临危不乱,做事不瞻前顾后,看准时机,果断出手。
一个行事果敢的孩子,长大后,内心一定是有着强大气场,具备领导力,能冷静应对各种糟糕场面,也一定是个可以值得托付的人。
02
做事坚持到底,不轻言放弃
在《你好爸爸》节目中,拳王邹市明的一番话,曾让我落泪。
「我不是条件最好的,但我一定是最努力的。」
邹市明说自己是个从来不轻易做决定的人,一旦做了就会坚持到底。练拳击,是他14岁时候的一个决定,为此他努力到现在。
他的眼睛早在15年前就已出现问题,眼骨开裂,还有一根神经卡在缝里,让他的左眼看东西都是重影的。
虽然已经「伤痕累累」,但他却不轻言放弃。
一种不服输、不怕痛、跌倒了爬起来的坚毅之光,一直在支撑着他。
他冒着邹市明变「邹失明」的危险,斩获了金腰带。
谈到孩子,他说,作为父亲,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传输一种价值观,让孩子知道,吃亏要趁早。
摔了磕了碰了,身体上的伤痛都可以很快痊愈,但玻璃心,碎了是拼不起来的。
我的孩子,妈妈也希望你不要轻言放弃,摔倒了,自己爬起来,选择了,自己坚持下去。
坚毅、不屈不挠的性格会如虎添翼,让你在追梦的路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03
积极乐观,把阻力变成动力
巴尔扎克说:
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邻居阿婆是个苦命的人。
饥荒年代丈夫饿死,留下了4个饥肠咕咕的孩子,和几间残破不堪的土房子。
但,就是这样的境遇,他们家却整天洋溢着欢快的笑声。
「日子已经这么苦了,再不笑一笑,那生活真就没盼头了。」
后来,她的四个孩子靠着自己的一双手,都有了不错的未来。
阿婆80大寿的时候,已做了大学教授的小女儿,感慨地说:
母亲的乐观,让我们在艰难岁月中,看到了一线曙光,那道光照亮了我们的童年,指引我们在艰难的岁月中,带着希翼往前走。
这份乐观的传承,让人动容。
霍金在21岁时患上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全身仅有三根指头能活动。
当记者问他:「病魔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他从容淡定地用三根手指打出五句话: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我有爱我和我爱的亲人和朋友。
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当他敲完最后一个字,全场掌声雷动!
一个心态乐观,积极阳光的人,能应对生活的苦难,无论顺境逆境,都能笃定从容。
这种不卑不亢,笑迎生活的精神,也会感染身边的人。
我的孩子,妈妈希望你,能成为一个积极阳光的人,能享受最好的,也能经受得住最差的。
阳光下奔跑,风雨中无惧。
04
善人不欺,恶人不怕
有人说,性格是比智商更重要的资本。
好的性格,从另外一层意思上来理解,就是一种智慧。
最近大火的《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在自己被欺负时,能果断还手,警告对方:「我,魏璎珞,天生脾气暴,不好惹。」
朋友被欺负时,她能施以援手,多次救场,并亲授生存秘诀:「人应存良善,亦能懂自保。」
善良自带锋芒,温柔且有力量。
说的就是魏璎珞这种性格的人。这样的作风和底气,让亲者快意敬佩,仇者心存忌惮。
我上初中的时候,学校门口来了个行乞的叔叔,可怜兮兮地向我讨要2块钱,那时候,我一周的生活费也就10块钱。
但我最终于心不忍,把身上仅有的2块钱给了他。
门卫大爷告诉我,这个人是「职业行乞」,不值得同情。
后来有几次,他又缠着我要钱,我果断拒绝了,没想到他居然破口大骂:
「狠心抠门,不得好死!」
我气不过,直接怼了回去:
「你身强力壮,好吃懒做不去工作,还向学生要钱,不觉得丢脸吗?」
被我这么一说,他先是一怔,然后悻悻地走开了,从此再没找过我。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人可以善良,但也需要带些锋芒。
孩子,这个世界不只有真善美,还有丑与恶,我希望你的性格中自带锋芒,遇到弱者,施以援手,遇到欺人者,也不怕事。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难时能自保,困时可脱险。
不要冷到冻伤别人,也不要暖到烫伤自己。
05
性格决定命运,父母决定性格。
《特别狠心特别爱》一书中,犹太妈妈沙拉说,她的教育精髓就是「性格塑造」。
她一直在努力让孩子养成了独立、坚强、乐观的性格。
正是这样的性格,让她的孩子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始终保持着强者的姿态。两个儿子在30岁之前,都成了商界精英。
亲爱的宝贝,爸妈对你没有千般要求,万千期许,我们最大的愿望,还是希望你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
愿你能宽己达人,温暖向阳,坚毅果敢,不被人欺也不欺人,对世界永怀一颗赤子之心,仗剑走天涯。
家长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
家长应该怎么和孩子交流,又如何教育孩子,对于这些很明显的儿童心理的把握让很多家长左右为难。打?骂?好言相劝?其实关于这些问题,教育专家早有论断,在重压之下的孩子心理极其脆弱,引导不当容易入歧途,所以交流方法很关键。
或许成人的世界有众多不愉快的事情,你的孩子是无辜的,他不是你的“出气筒”,不要把你生活的不满发泄在你孩子的身上。不管孩子惹了多大的事,作为家长的首先不要激动,要温和的与孩子交流。示范给孩子看,面临压力的时候,可以波澜不惊。
当孩子没考好,不必如临大敌,否则孩子对事情的理解也会被父母这种情绪影响,认为“没考好成绩,就像世界末日到了。”父母说:考试就是对自己学习的检查,对自己汇报就可以了,这次没考好,下次继续努力。
许多时候我们耐着性子跟他慢慢磨,好言好语相劝,得到的却往往是孩子更加无理的举动。当我们的耐心被一点一点消耗完的时候,我们就会如点燃的炸药桶一样轰地炸开。每次愤怒过后都会感到深深的内疚,每次情绪崩溃之后,又会感到深深的自责。
慢慢的我发现,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想要教育好熊孩子,就先要管控好自己。曾几时每当在朋友圈里看到别人家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内心便掠过少许担忧。
每个父母,都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一个趋向成熟拥有智慧的父母,才是他真正的起跑线。若不能反省自己,改进自己,孩子,才是真正输在了起跑线上。
作为家长,我们要努力尝试从孩子的角度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乖、不容易发脾气,我们自己就必须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与他们打交道时,自己要做到是一个温和的父母。
孩子总让我们生气,可是在我们要发怒之前,请先想想:我们为什么要愤怒?我们真的有认真听孩子在说嘛?我们是因为孩子生气还是因为自己的状态?当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后,一切都会变的简单起来。
我国宋代名人司马光说过:“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不知教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母亲的,不用担心她对孩子的不慈爱,值得担心的是她只知道爱孩子却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
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孩子的问题主要是情绪问题,学习不好都是因为负面情绪困扰,很少因为智力。家长内心的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
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先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冷静处理孩子的各种问题。让那些有用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更有效的帮助孩子们的成长。
看看“老外”怎样教孩子
●孩子跌一跤,让他自己爬起来,让他们觉得一个人成长的道路是曲折的,绝不会一帆风顺。
●让孩子在看到自己国家的国旗时,注目两分钟。
●带孩子去动物园,主要是为了获得知识。
●带孩子到公园、森林去,让他们喜欢绿色,让他们热爱生命。
●让孩子懂得,认真为人做事,要成为每一个人生活中的好习惯。
●使孩子成为一个最热情、具有积极向上精神的人。
●即使你的经济状况很好,也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部分学习 费用,或支付保险费用。
●鼓励孩子在16岁以后,在放假期间,找一个钟点工的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育孩子尊敬老人、军人、警察、消防员、环卫工人、教师和医生。
●让孩子学习音乐,学会听懂贝多芬、肖邦、莫扎特等一切可以引以自豪的好作品。
●鼓励孩子上台演说、演唱、跳舞、朗诵。
怎样教育不爱学习孩子?
“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孩子不用功读书怎么办?”不少家长整天为这些问题而忧心忡忡。其实,孩子大多是愿意通过学习去了解新的东西的。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孩子的确会变得讨厌念书、讨厌学习。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而由于家庭因素影响所致的却占了大多数。
当孩子讨厌上学念书时,家长应先检讨一下自身有无以下行为:
从不称赞孩子,容易生气,动不动就打骂孩子;
总是要求孩子考试得第一名或100分;
不给孩子娱乐的时间,只要孩子一打开电视,他们便会问:“功课做好了没有?为什么看电视?”
给孩子许多补充练习。除了学校的作业外,孩子还要做爸爸妈妈布置的家庭作业。
除此以外,像父母不和、家庭生活不协调、双亲外出工作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使他无心念书。
一
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家长必须了解,孩子心情愉快时会比较喜欢学习,学得更好更起劲,因此家长指导孩子学习时应注意:
1.不要操之过急家长应了解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孩子共同设计一个可行的学习目标,切忌因操之过急而给孩子造成压力。
2.要保持自己愉快的心情家长的心情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情绪,因此,在帮助孩子学习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这种情绪会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3.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能力不及的时候,就要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否则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畏惧感。
二
用游戏性的语言对孩子提出要求许多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时不注意方式,以为只要孩子明白大人的意思就行了。其实,家长对孩子用游戏性或音乐的语言说话是很有鼓励作用的。
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做客,见他的孩子玩意正浓。这时,孩子的母亲用微笑的态度,在孩子旁边用儿歌的旋律唱出:“乖孩子,要学琴,叔叔婶婶再会吧!”然后轻轻拉了拉孩子的手。孩子果然愉快地放下手中的玩具,向客人打了招呼,跟着妈妈去房间了。这位母亲用游戏性语言成功地唤起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相反地,如果这位母亲用责骂的语气对孩子说:“学琴的时间到啦,赶快到房间去”,孩子就算是放下手中的玩具,跟妈妈去学琴,也一定学不好!
三
给孩子恰当的关怀和鼓励家长应为孩子提供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环境,并适时地关爱、鼓励孩子,让孩子养成自动自觉的学习态度。
我有一个学生伟强。他家居住面积不大,爸爸就在他的床边放置了一张小桌子,在桌子的左上角安装了一盏灯。每天晚上,全家人吃过晚饭,就会各自干自己的事情:爸爸静静地坐在沙发上读报;妈妈轻轻地做家务;伟强也就会自动走到他自己的书桌前,坐在椅子上做功课。
适当的时机,爸爸妈妈会走到伟强面前,对他说:“我知道你一定会把功课做好的。你真乖,不用爸妈担心。”在父母默默的鼓励和支持下,伟强养成了自动学习的态度。
四
帮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家长要指出孩子的优点,让他知道自己的潜能,对自己充满自信心。
我认识一位很成功的人士,他小时候因入学早,各方面表现都不如意,因此很自卑。有一次他和小朋友在家里玩拍皮球,比其他的小朋友拍得又多又好。他爸爸对他说:“孩子,你真行!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孩子。你是班里年纪最小的,如果你晚入学一年就好了。不过,我们一起努力,解决问题,你会赶上别人的。”经过那一次,他对自己恢复了信心,知道自己有潜能,开始努力读书了,很快便成为佼佼者。
五
用努力而不是用分数去评价孩子家长不应过分重视孩子的功课、成绩,而要看孩子的整体性表现而加以称赞。如果孩子尽了力,也得不到好成绩,家长应表示理解,不要让他有过分的压力。
也可以这样教孩子知识
博友悠悠的风,昨天像我们讲述了一个四岁女孩的故事,故事中说道四岁女孩文文在大人面前给自己的洋娃娃换衣服,在大人的鼓励下,一种接一种的设计不断地创新出来。读完以后,立马回想起了今晨和儿子在床上的游戏:
儿子的小手分别捂着我的左右脸颊晃动,嘴里发出哧哧哧的声音,然后右手做了一个拿东西的动作撒在我脸上,这回嘴里的台词变了:“放点辣椒,放点辣椒”。我总算明白过来,他是在玩烧菜的游戏。这个游戏好像从来没有玩过,小鬼是怎样想出来的,我没有时间细想,既然孩子创造出来了,不妨和他玩玩,满足他的这份热情。做菜放点辣椒是儿子最不喜欢的,他的印象中辣椒比姜要辣,他能品尝姜的辣,却忍受不了辣椒。怕辣椒,可能还与他咬手指头有关联,我曾经说过再吮,给你涂辣椒水!
儿子放上辣椒,我就很夸张地长大嘴巴,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小家伙始料不及,吓得往后抽身,同时咯咯地大笑起来。见我又打了喷嚏,他就来劲儿了,继续玩,这回是做一个煎饼了。儿子放辣椒,我就打喷嚏,儿子放辣椒,我就打喷嚏,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玩了一会儿,我提议:这回妈妈做菜了。儿子很爽快地答应了。我做菜的时候放的是胡椒粉,儿子马上领悟到,原来胡椒粉也可以让人打喷嚏,就要求变化角色。在他放胡椒粉的时候,我告诉他昨天的《猫和老鼠》中,小老鼠给大鳄鱼吃的就是胡椒粉,让他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救了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