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胆小鬼威利》
发布时间:2020-09-30 幼儿园教案大班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设计思路: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新《纲要》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应该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在幼儿园,我们很容易看到一些孩子,胆小、怕事,不敢挑战,害怕困难。而对于孩子的这些消极情绪,我们该如何解决来这个问题,让这些孩子能够勇敢接受挑战,敢于改变自己?依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胆小鬼威利》,让孩子从中学习胆小鬼威利是如何战胜困难和胆怯,变得自信、活泼、开朗,从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体验不再害怕、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我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先让幼儿与威利感同身受:胆小、瘦弱,受人欺负。再让幼儿体验威利锻炼中的乐趣,知道体育锻炼会让我们的身体变得强壮。在结尾中感受故事的幽默,理解故事主题,威利的身体强壮了,内心却还是那么善良!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胆小鬼威利沮丧、想改变的心情。
2、学习威利是如何战胜胆怯和懦弱,变得活泼而自信的。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健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绘本《胆小鬼威利》的PPT,动感音乐,哑铃,拳击手套等健身器材
活动过程:
一、观察PPT封面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我们来看看他是谁。他叫威利,别人都叫他胆小鬼,你知道什么是胆小鬼吗?
幼儿自由发言师:你有胆小的时候吗?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让幼儿自由说说自己害怕的东西,了解幼儿害怕的事物。
二、讲述故事内容
师:从封面来看,你觉得威利是一个胆小鬼吗?
幼儿:是(或者不是)。教师追问: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
幼儿观看绘本P1师:你看到了什么?这只黑黑的拳头是谁的呢?会是胆小鬼威利的吗?(让幼儿自由猜测,并说说理由)师:到底胆小鬼威利是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吧!教师讲述P2~P5
1、师问:你觉得威利是一个怎样的小猩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幼儿:我觉得威利是一个胆小鬼。因为他连一只苍蝇都不忍心伤害。别人撞到他,他也会说对不起,还经常被人欺负。
2、师:威利经常被人欺负,你觉得威利喜欢这样的自己吗?
幼儿:不喜欢,讨厌!
师:对了,威利特别讨厌别人叫他胆小鬼!他特别想改变自己。可是,该怎么改变呢?你们有没有好的建议呢?
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这里尽可能的让幼儿讨论,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改变的办法)
4、师:你们给威利想了很多的办法,那我们来看看威利的办法是什么?
(教师讲述P6~P16)幼儿:跑步、吃营养大餐、跳迪斯科、练拳击、举重师问: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威利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
幼儿:身体变得强壮了、脸上有笑容了、变得自信了!
5、师:原来威利的办法就是锻炼身体,吃有营养的食物,把身体变得棒棒的、壮壮的。改变以后的威利,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那群小混混还会再欺负他吗?
讲述P17~P19师:威利赶跑了小混混,救了美丽的米莉,猜猜威利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幼儿:高兴、骄傲观看P20~P21。
师:威利是怎么走路的?(让幼儿模仿威利骄傲走路的样子。)师:你觉得威利这个样子走路好不好?
幼儿:不好!好!
教师追问:说说你的理由?
幼儿回答后,出示系列图的最后一幅,让幼儿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威利怎么啦?
幼儿:碰到电桩了!
师: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幼儿:想笑!
师:猜猜看,碰到电桩的威利会怎么做?
幼儿猜想:生气、哭……观看讲述最后一幅图师:威利的身体虽然变得强壮了,但是,他还是那么善良,即便是别人撞到他,他还是会说什么?
幼儿:哦!对不起!
三、故事延伸
师:威利因为不喜欢别人叫他胆小鬼,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哪些地方让你不满意?(让幼儿宣泄自己的情绪,了解幼儿的不满。)师:哦,原来我们也有不满意的那该怎么办呢?我们要不要去改变一下自己呢?
幼儿:要!
师:你打算怎么去改变呢?
幼儿自由发表的自己的想法。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不错,那我们再回忆一下,威利是怎么改变自己的?
幼儿:幼儿:跑步、吃营养大餐、跳迪斯科、练拳击、举重师:不错,那我们也一起跟着威利来锻炼锻炼我们的身体吧!(此时播放动感音乐,让幼儿跟随故事中威利锻炼的内容,开始锻炼身体:准备活动→跑步→营养大餐→迪斯科→拳击操→健美→举重)
设计意图:让幼儿体验锻炼的乐趣,从而喜欢运动锻炼。在这里,运动的时间要控制在5分钟左右,以免幼儿过于兴奋。
师:说一说你们还是其他锻炼身体的办法吗?
幼儿:打球、游泳、跳绳……师:好吧,我们一起再到更开阔的地方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锻炼自己吧!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推荐】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胆小鬼威利》
活动目标:
1.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能将故事的结局续编完整并且生动有趣符合逻辑。
2.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且逐渐提高语言水平。
3.从续编故事中获得自信,喜欢进行故事续编。
活动准备:
,图片支架、记录纸、统计表格、笔、奖励物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理解故事前半部分
1.介绍人物,猜想情节
师:今天老师想给小朋友介绍一个朋友,他是一只猴子,名字就做威利。看,他在干什么?(举重图)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表情)
师讲述:他开始举重,几个星期过去了,几个月过去了,渐渐地,威利变得强壮...更强壮...非常强壮!
提问:他为什么想让自己变得强壮?
幼儿猜一猜,说一说
2.讲述故事前半部分,挖掘多种内涵
师:故事得从头讲起,想听么?(讲述举重图之前的内容)
提问:你喜欢威利么?为什么?(善良,温和,从好的一面进行引导)
发生了什么事情后,威利想要变得强大?(被欺负,从负面引导)
他的愿望实现了吗?他是怎么做的?(回忆故事,体验行动的毅力)
二、发挥想象,续编故事后半部分
1.引导幼儿续编多种故事结尾
提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根据幼儿叙述的结尾,(教案来源:) 教师简单记录在不同纸上
2.分组讨论(按记录分组,规定人数,将记录纸放在不同的桌子上)
师:这里有*个不同的故事,我们分成*组,每组*人,请你挑选一个,把故事讲完整,我们的故事从“威利变得很强壮...”开始,行动吧!
幼儿分组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3.个别讲述,同伴补充
谁想来试一试?根据孩子的讲述,教师进行归纳梳理(用小标记,呈现孩子讲述要求的支架)
谁还想来试试看?
三、自主评价,提升续编故事讲述经验
1.组织幼儿有意倾听,根据要求对讲述幼儿进行评价。
2.“故事大王擂台赛”:每组派一名选手参加比赛,其余孩子当评委,依据讲述的支架要求给出相应的分数,符合一个要求得一分,总分最多者所在组获得冠军,其次亚军、季军,进行适当奖励。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胆小先生》
教育目标:
1、感受故事中夸张的情节所产生的美。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情节的猜测和想法。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老鼠是四害之一,了解什么是地下室。
2、物质准备:胆小先生、老鼠图片;动画课件;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老鼠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猜想:老鼠来了,怎么办?
二、中断讲述故事,设置悬念引发幼儿大胆表达。
问题一:胆小先生捉住老鼠后,老鼠会怎么说呢?
问题二:大老鼠生了很多小老鼠后会对胆小先生说什么?大老鼠为什么要和胆小先生换房子呢?
问题三:老鼠第三次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胆小先生会怎么做?帮胆小先生想想办法。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1、提问:故事的名称叫什么?故事里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觉?
四、完整欣赏动画故事,围绕胆小先生这一形象组织幼儿讨论。
1、提问:故事一开始,刚开始胆小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胆小先生最后有什么变化?经过这件事,以后胆小先生碰到老鼠还会害怕吗?
2、情感教育:鼓励幼儿要做勇敢的人,遇到事情不害怕,不做胆小的人。
活动延伸:
语言角投放《胆小先生》图片,让幼儿自由翻阅讲述。
幼儿百科:胆小,汉语词语,拼音dǎnxiǎo,解释做事畏缩、顾忌。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蚱蜢》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2、能够用动作表现蚱蜢等动物的动作。
活动重点: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活动难点: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课件《小蚱蜢学跳高》。
活动过程:
1、引入
(1)播放课件【视频小蚱蜢】,请幼儿说说画面上是谁?有什么本领?你见过吗?
(2)教师:这是小蚱蜢,它们跳得很高,今天也有只小蚱蜢要跳高,跳去哪里呢?
2、理解儿歌
(1).播放课件【儿歌欣赏】,请幼儿完整欣赏儿歌。
教师:儿歌里的小蚱蜢在干什么?
教师:小蚱蜢是怎样跳上狗尾草的呢?可请幼儿用动作模仿。
教师:当小蚱蜢跳上狗尾草得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蚱蜢会高兴吗?为什么会摔下来呢?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同时初步了解不能骄傲自满。
3、朗诵儿歌。
(1)再次播放课件【儿歌欣赏】,请幼儿欣赏。
(2)播放课件【朗诵儿歌】,请幼儿看着画面学念儿歌。
(3)播放课件【朗诵儿歌】中的"小蚱蜢学跳高",请幼儿跟着画面一起念儿歌数遍。
4、认识小蚱蜢。
(1)播放课件【蚱蜢的照片】,请幼儿仔细观察蚱蜢的样子。
(2)播放课件【蚱蜢在哪里】,请幼儿找找蚱蜢。
(3)播放课件【跳跃的小蚱蜢】,了解蚱蜢的弹跳力。
(4)活动结束。
幼儿一起到教室外,学小蚱蜢蹦跳。
活动延伸:
播放课件【秋天的虫虫】,教师可请幼儿说说秋天还有哪些昆虫?它们长的什么样?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了解更多秋天的虫虫。
附录:
儿歌:小蚱蜢学跳高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脚一跷,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家》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
课题名称:家
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掌握儿歌的结构特点。什么是什么的家。
2、鼓励幼儿根据儿歌提供的线索,尝试初步创编儿歌的兴趣。
准备:
1、背景图
2、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每人一个
3、天空、树林、草地、河水、幼儿园
过程:
(一) 引入主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朋友,
2、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3、对了你们说对了,
4、现在就让我们这些好朋友起一做个游戏吧。
5、你们玩完乐也累了,
6、现在听音乐找到自己的家。教儿歌
7、你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8、现在我们帮助他们也找到自己的家好吗?
9、教师提问?蓝蓝的天空是谁的家?茂密的树林是谁的家?绿绿的草地是谁的家?清清的河水是谁的家?红红的花朵是谁的家?美丽的幼儿园是谁的家?
10、幼儿看图分组说
11、幼儿看图连贯的集体说
(二) 让幼儿充分想象,创编儿歌
1、你们都吧好朋友送回家了,请你们在动脑筋想一想,蓝蓝的天空还是谁的家茂密的树林还是谁的家?绿绿的草地还是谁的家?清清的河水还是谁的家?红红的花朵还是谁的家?美丽的幼儿园还是谁的家?
2、明天我们一起把大家想的聚在一起说给小朋友听,我们一起再来做个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