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游戏的角色观察和意识引导

发布时间:2019-12-19

幼儿园游戏角色游戏。

幼儿园游戏已经成为幼儿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幼儿园游戏有益于提高对外界新鲜事物的认知兴趣。广大家长应该尊重幼师,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实现“家园”互动。那么,有哪些值得参考的幼儿园游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游戏的角色观察和意识引导”,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明确所指出:幼儿园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游戏是幼儿的主要生活,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主要手段。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在高度评价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时曾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的活动、工作、服务同样重要的意义。儿童在游戏中怎么样,当儿童长大的时候,他在许多方面的工作也会怎么样。因此,未来活动家教育首先要在游戏中开始。”由此可见,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基本活动形式,它对儿童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又是幼儿的良好品德形成的必要途径之

一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和角色游戏的连接方式中,根据班级幼儿实际情况和园本资源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在以往的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总是急于将幼儿推进角色中去,无论幼儿是否喜欢,是否愿意。而现在,我首先是让幼儿对角色产生兴趣,并加深幼儿对角色中的动作和语言的印象;允许幼儿坐在一旁观看和暂不参与。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和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帮助,引导幼儿理解角色内容。因为我想,这样做会让没参与到其中的幼儿更容易提起兴趣和参与其中。例如,学期刚开学不久时,我在组织幼儿的角色游戏活动中,还有许多的小朋友情绪还没稳定,整天哭闹不停,这样如何进入角色呢?

首先,他们必然是先不参与,然后看别人玩得那么开心、热闹,虽然,这些小朋友只停留在旁阶段,但是他们的情绪是愉快的,最后,他们也会很快地从“旁观”转变到“角色”中去。假如,还有许多小朋友雀跃在旁观的“角色”中,这时教师便应马上地引导幼儿进入角色游戏中去。游戏活动中老师观察的并不是看幼儿玩的开不开心,扮演的角色好不好,像不像,是否达到老师的要求。而是在观察中着重看幼儿的角色意识,角色扮演能力,幼儿象征性的思维的发展,能否能寻找周围四周的替代品,还有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产生的问题是否能自己解决。要想知道幼儿对角色意识是否强弱,教师可以询问幼儿一些关于角色中的对话等。例如:“今天天气那么好,你这是上哪儿呀?”“你的家在哪?”“你叫什么名字?”如果幼儿有较强的角色意识和具有一定角色扮演能力,此时,他们则会表现出角色中的动作和语言。教师观察的重点是指幼儿象征思维在角色游戏中主要体现在幼儿寻找替代物上,如果教师没有仔细观察,即使捕捉就可能会消失,反之,则能使它成为意识上的替代品。如有一次幼儿在“故事大舞台“活动时。把一大串算盘珠套在脖子上,挂在耳朵上。老师应立即加以肯定:“真聪明,这样表演起来就更好看了!”这样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周围出现了更多的珠子做成的帽子、脚链、腰带等。还有一次,有一名幼儿一个人在“娃娃家”玩时,将四张椅子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然后用玩具刀在中间“切”,老师立即问:“你在切什么呀?”幼儿一下子表达不出来,老师马上引导:“你是不是在切蛋糕呀?”幼儿立即点头说:“对,是切蛋糕。”于是又有了许多更大的蛋糕出现,这些都是幼儿在寻找替代品时不知不决中学到的知识,甚至还要以延伸联想到更多更好的抽象性替代物。这时,教师在进行角色游戏的知道,完全是在仔细、周密地观察基础上进行的。

第一。在观察的基础上及时捕捉幼儿的无意识行为、动作,并及时肯定,使之变成有意识的想象和角色行为,并引导到一定社会意识的规范行为上在评价时再次加以表扬、强调、推广。举个把幼儿的破坏性行为变成良好行为的例子。非典过后的那一段时间里,我们班有几个小朋友迷上了护士,每次一看书就拿着剪子到处乱剪,老师看见了,马上说:“护士你真厉害,你们是不是发现图书生病了,就给它们贴补伤口呀?等到图书的病好了,小朋友又可以看书了,是不是?瞧!图书宝宝和小朋友都在对你说谢谢呢!”话一完,这位闯了祸的“护士”马上拿出了透明胶把图书贴补好。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如“警察““咸蛋超人”闯了祸之后,经过老师的引导,又会马上改正错误。所以老师应该经常给予幼儿肯定,并在评价时,再一次加强印象,加以推广,使幼儿形成规范行为的概念,这就是游戏教育的意义。

第二。幼儿在进行游戏活动时,教师要尽量满足幼儿的需要,创设更好的环境、物质条件。比如“理发店”的“理发师”开店做生意了,可是“理发店”一个顾客也没有,这是,教师应及时走过来说:“理发师你有时间帮我洗个头吗?”于是交易成功,幼儿也从中得到满足,情绪自然愉快。WWw.yjs21.coM

第三。老师可以用角色身份,拟人化的手法,用情感感染幼儿。这是教师应以角色的身份进入主题,如:去娃娃家做“妈妈”,教师是作为一个游戏的参与者,以自身角色的动作和语言,给没能很快就参与到角色游戏其中的幼儿,提供模仿的机会,此时,教师起了隐性示范的作用。做这样的幼儿,教师有时是以角色的口吻去启发和提醒。如“娃娃家”中的妈妈在抱“宝儿”时,是倒着抱的,此时,教师应用角色的口吻提醒幼儿,于是说:“这位宝宝的妈妈,我是一位医生,我教你一个小窍门好吗?宝宝是不能倒着抱的,这样,“宝宝”会把刚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吐出来的。于是“妈妈”又把宝宝的姿势调整了一下,而且,以后不管是哪一次“妈妈”都会注意抱“宝宝”时方法是否正确了。教师这样的间接地、不着痕迹地去提醒幼儿,这样会让幼儿感到亲切,并很乐意地接受

总的来说,游戏是被幼儿领导的。老师则应是游戏中的一个桥梁,一个参与者,启发引导幼儿更好地领导游戏。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扩展阅读

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研究


导读: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现实生活是角色游戏的源泉,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动作、情景和物体中反映他们眼中的世界。幼儿未来的生活不应该是我们现在生活的简单重复,应该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发展游戏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创新;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是智力的竞争,是人的创新与发明的竞争;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综合实力,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正是我们传统教育所欠缺的,幼儿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黄金时期。

2、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现实生活是角色游戏的源泉,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动作、情景和物体中反映他们眼中的世界。幼儿未来的生活不应该是我们现在生活的简单重复,应该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发展游戏内容。

3、近年来,我园在开展幼儿角色游戏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我园专门成立了角色游戏教研组,围绕“如何开展角色游戏,加强游戏中的指导”、“如何组织各年龄段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等方面的问题做了专题研讨,取得了一定的教研成果。具体表现在:①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们充分认识到了角色游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保了角色游戏的正常开展。教师能积极地为幼儿提供较为丰富、适合的游戏材料;能适时地以游戏者的身份进入游戏观察、指导。②游戏中尊重幼儿,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游戏,游戏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有一定的角色意识,遵守游戏规则,能正确使用材料,游戏中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但是,目前我园角色游戏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大多停留在角色的简单分配和一些材料的机械操作等一些表面现象上,缺乏创新意识。对此,我们确立了:“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寻找有关的理论文章,通过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并有经验借鉴。

2、观察法: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做出记录和分析。

3、经验总结法: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和所积累的经验,加以论证并总结研究成果。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创新;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是智力的竞争,是人的创新与发明的竞争;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综合实力,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正是我们传统教育所欠缺的,幼儿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黄金时期。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以一物代一物,能脱离真实情景和物体的直接信号刺激,进入假设想象的世界,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现实生活是角色游戏的源泉,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动作、情景和物体中反映他们眼中的世界。但幼儿未来的生活不应该是我们现在生活的简单重复,应该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发展游戏内容。

一、目前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大多停留在角色的简单分配和一些材料的机械操作等一些表面现象上。

2、游戏的材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创新素质的发展。

3、教师的指导缺乏启发性。

4、教师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的创新性行为。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1、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还缺乏创新意识。

2、游戏的材料多是成品材料,缺少半成品材料,缺少让幼儿创新的余地。

3、教师对幼儿的创新意识缺乏足够的认识。

三、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1、通过参与制作游戏材料,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著名的教授杨振宁曾指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动手实践机会和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幼儿创新素质的发展。因此,我经常组织幼儿一起动手制作游戏材料。比如:新开设的“服装店”缺少各式服装。于是,我便带领幼儿一起动手制作服装。在制作过程中,幼儿首先出谋划策想出了服装店需要些什么类型的服装。例如:连衣裙、背带裤等;然后,每个幼儿都自己设计了各种漂亮的款式和美丽的图案。因为服装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能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他们对这次活动都很投入;接着,我们一起分工合作,从画、折、剪、贴等幼儿都积极参与并达到了超出预料的效果;最后,当一套套形象各异、色彩鲜艳的服装挂进“服装店”之后深深受到了广大“顾客”的喜爱。指导幼儿为自己的游戏设计、创作简易玩具,有利于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另外,通过动手实践,可以使思维和想象变为现实,从而让幼儿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习惯和能力,使幼儿的创新能力逐渐发展,创新意识更加强烈。

角色游戏的过程是创造、想象的过程,游戏中替代物的使用,就要运用创造性设想。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对于成品玩具或教师自制的仿真玩具只有短暂的兴趣,为此,我们投放了大量的半成品,将原本要制作成品玩具的用材,如纸、泡沫塑料、海绵块、彩带、小竹棍、各种小画图、橡皮泥等分放在活动室,鼓励幼儿动手寻找、制作自己需要的材料,大胆想象、创新。当幼儿在使用、制作替代物时遇到了困难,教师可以及时参与,帮助幼儿巧妙使用替代物。幼儿的想象力是无穷尽的,他们可以将洗净的各种饮料瓶想象成话筒、花瓶、手榴弹等。教师应启发幼儿积极地使用替代物,使幼儿做到能以物代物,使一种替代物有多种用法,替代物的巧妙运用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有效措施。

2、通过教师具有启发性的引导,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积极的活动离不开教师及时、恰到好处的指导,而教师具有启发性的引导更能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在教育的范畴里,游戏意味着教育的要求与幼儿的意愿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角色游戏中无疑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主导。而不应该让“主体”成了表演的工具,“主导”变成了“主宰”,教师想好主题、定好情节,幼儿只是按规定去表演,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干扰太多,幼儿难有发挥的余地。当幼儿自发进行有主题、有情节、有趣味的游戏时,教师不妨“静观其变”,不要任意打断、介入,就让幼儿的游戏在愉快、自由的氛围中发生、发展、结束。因为,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他的创新意识极易被某件小事物启发而生。

②创设情境启发幼儿想象。游戏情境指角色游戏进行的物质环境状况与心理气氛,它包括人和物这两大因素。游戏的主题只规定了情境的总趋势,情境的具体细节是受游戏开展的时间、空间及游戏者个体特点的影响的。在角色游戏中,情境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正确地分析和利用这些因素,恰当地控制这些因素,从而在指导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充分利用情境的作用,创设出可以启发幼儿想象的情境。例如:在设计游戏时,应力求避免设计出类似“机器人服务员”之类的角色,让幼儿单调枯燥地重复某一动作。如:在玩“医院”游戏时,教师可以设计有个受重伤但没带钱的病人来看病。根据情境让幼儿在不违反医院规定的前提下想出可行的办法。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很容易受感染。如:给情节单调的“娃娃家”打电话,告知“舅舅”请全家人外出吃“麦当劳”或看电影。但切记:教师在幼儿游戏前应尽量少讲,“讲”的时间多了,“动”的时间就少了,讲的规则多了,幼儿自由发挥的余地就少了,客观上限制了幼儿的想象。

③对幼儿游戏进行合理的指导。角色游戏的指导方式可分为外指导和内指导两种。外指导是指教师以教育者的身份对幼儿的具体游戏行为进行现场直接指导。它容易产生以成人的意志代替幼儿意愿的现象,抑制幼儿能动性的发挥。外指导一般用于游戏开始和结束时、游戏中出现危险情景时、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了不良的行为问题时、游戏中幼儿向教师求助时。例如:在“医院”游戏中,教师发现有的“病人”没有挂号就去看“医生”,就告诉他们“看病应先挂号”,这种指导方式往往会中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内指导是指教师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和幼儿共同处于游戏情景中的指导。内指导不是直白地传递教育意图,更符合角色游戏的特征和幼儿的意愿,能充分体现教育者对幼儿的尊重,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影响。例如:教师发现有的幼儿将“娃娃”夹在腋下,或将头朝下抱着,就装作听到了“娃娃”的哭声,启发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自行纠正。再如:在玩“小超市”游戏时,当“小超市”里的饮料被“顾客”买完时,教师就扮演“废品收购员”,将“顾客”手里的饮料罐收回,进行加工制作成“小超市”里所需要的饮料,“小超市”的生意就又兴隆起来了,这就是指导性介入。这些介入都能对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有所帮助。另外,教师可以以内指导的形式,设置疑难情景,促使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主动克服困难。教师在游戏中以角色身份提出问题,能使幼儿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如:教师故意以顾客的身份到“菜场”里买缺货的“海带”,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寻找合适的材料(如布条或纸条)来替代或制作。

④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游戏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出现问题时,教师不应急于处理,也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幼儿,而是应该尊重他们,启发他们妥善解决问题。游戏中幼儿有时出现争当角色的现象,除了启发他们谦让协调解决外,还应注意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次,胆小的豆豆一心想当“摄影师”,被小朋友分配扮演冲洗照片的角色,他嘴里不说,心里可不高兴了,哭了起来。我便指着墙上贴的照片问小朋友:“这些照片是谁帮我们照的?”他们说是照相馆的叔叔来幼儿园帮我们照的。我说:“豆豆以前没有当过‘摄影师’,今天他也想当‘摄影师’,怎么办呢?”小朋友就想到给他一部“照相机”,让他外出摄影,当豆豆接过“照相机”时,就转哭为笑了,在游戏中表现得很积极,这样在我的启发下,培养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创新,可以让幼儿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充分体验创新的乐趣。例如:在玩:“水果市场”的游戏时,“摊主”大声喊着:“快来买哟,有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绿绿的大西瓜哟。”我见没几个“顾客”去买,便去问“摊主”:“怎么只有这些大家都已经吃腻了的水果呢?”我让他去想想、去问问“顾客”想吃什么样的水果。只见过了一会儿,他便把橡皮泥制成的红苹果、黄梨、绿西瓜揉成一团重新捏了捏,又叫卖起来:“快来尝呀,最新品种:彩色多味水果哟。既有苹果味,又有梨味,还有西瓜味哟。”果然,“顾客”纷纷抢购了他的新产品。

3、通过教师积极的评价,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幼儿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教师不恰当的评价会使所被评价的幼儿对自己产生不良评价,从而影响其行为和以后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对幼儿进行正确、积极的评价,正确使用评价语言。例如:在一次游戏中,一个小朋友把“娃娃家”的床和桌子搬来搬去,弄得整个“娃娃家”都乱七八糟时,作为教师是否该批评他的作法呢?我的作法是:首先去问清他是想干什么。当我得知他是想重新设计“家”的样子时,便鼓励他并帮助他设计了一个“新家”。看着他满意的笑容,我想我的作法是对的。

在21世纪,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多变的世界挑战,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有可能使我们的幼儿成长为生活的强者,成为自己的未来和人类美好的明天的创造者。我们应该抓住幼儿期这一黄金时期,充分利用有效资源,积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例谈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创新意识


【案例一】汽车变轮船

角色游戏“小汽车”已经开展了很久了。今天亮亮当起了小司机,他机械地拿着一个“方向盘”,“嘟嘟”地从美工区开到了表演区,一路上叫喊着:“谁要坐汽车啊?”没人上车,他继续机械地开着。忽然,一旁的妞妞站起身来.差一点把亮亮碰倒。亮亮下意识地扔掉了手中的“方向盘”,两个手臂不停地摆动着以保持身体平衡。亮亮正想责怪妞妞,妞妞却捂着嘴巴笑了起来:“哈哈,你怎么像划船一样啊?”亮亮一下子有了灵感,用手臂当船桨,划起船来,并兴奋地叫喊着:“谁来坐船啊?谁来坐船啊?我现在是开船的司机。”其他幼儿一听有了新玩具,纷纷跑到亮亮跟前要坐船。亮亮说:“不要挤,排好队,一个个上船。”但幼儿挤成了一团,争着要上船。

【分析】由于角色游戏“小汽车”已经开展了很久,因此幼儿越玩越没兴趣,出现“机械地玩”的现象。妞妞无意的一句话给亮亮带来了灵感,并促成了新的角色游戏“开船”。可见,幼儿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自发地产生新的游戏。但幼儿自发产生的游戏是零乱的,缺乏游戏规则和具体玩法的指导以及所需的游戏材料。为了保护和支持幼儿的游戏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应为幼儿提供可被幼儿当作船的材料,其次要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和完善游戏玩法,比如,制定票价、凭票上船,还可以引入新的角色“售票员”等。

【案例二】戴上草帽变菜农

在角色游戏“菜场”中,大宝吆喝着:“卖菜啦,卖菜啦。”玲玲走过去笑着说:“你这也是卖菜呀,根本就不像个菜农。”大宝顿时气馁了,不再吆喝着叫卖。一旁的多多跑到美工区拿了顶草帽给大宝,说:“菜农要戴草帽的。”大宝戴上了草帽又吆喝起来,不一会儿就吸引了很多小朋友来买菜。大家七嘴八舌地问:“青菜多少钱啊?”“山药多少钱呀?”大宝被问得愣了愣,说:“全部都一元钱。”

【分析】没有菜农道具辅助的大宝所扮演的菜农角色没有获得幼儿的认可,在多多的帮助下大宝戴上了草帽,顺利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并获得了小朋友们的认可。这是幼儿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对菜农这一角色形象的丰富和改善,是幼儿创造性精神的一种表现。教师应允许和支持幼儿的这一行为,切不可制止或批评幼儿跨区域去取草帽的行为。因为正是幼儿跨区域取来了草帽,才促使了角色游戏“菜场“的顺利开展。另外,由于幼儿对菜价的感知程度不深,因而出现了“菜价全都一元钱”的现象。教师可以买菜者的角色介入其中,说:“白菜1元一斤太贵了,别人才卖3毛钱一斤,不过你的山药挺便宜的.我全买了……”以引导幼儿给每个菜进行定价,从而促使游戏往更深层次发展。

从上述案例及分析来看,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投放材料,比如设置“百宝箱”,里面存放大量的废旧材料和半成品,以便于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够借助材料对游戏进行创新。另外,教师要适时地介入幼儿的角色游戏,将幼儿低层次的、散乱无序的游戏引入到更深层次和条理有序的游戏之中来。

角色游戏理发店的观察记录及反思


我们中班组的角色游戏在一个专用教室内,里面共有7个角色区,在开展游戏时候,我发现幼儿比较喜欢玩“理发店”,在理发店里我们年级组的老师利用废旧物品给理发店添上了一些道具,如洗头盆,衣服,莲蓬头等等,幼儿对新东西很感兴趣。就说星期二的角色活动课,活动开始,我和幼儿一起回忆了“理发店”游戏中的主要角色和他们各自的工作任务。游戏开始前,幼儿自己分配角色。我就让他们分组商量,我不知道他们商量得怎样,但要给他们尝试的机会,在游戏过程中,和黄朱颖扮演得比较好,曹雪莲当顾客时就很耐心地坐在小凳子上让黄朱颖洗头,我看到黄朱颖洗得很认真,而且还有对“你洗得舒服吗?”“我这里很痒”等。还有几个幼儿也表现得不错。徐梦婷对道具感兴趣,忘记了自己的角色有时自己在梳头。在老师的提醒下,她回到角中。在其他游戏过程中,很多幼儿朦胧了角色意识,以致游戏没办法玩下去。游戏结束时,幼儿学会整理玩具,但整理得不够整齐。

幼儿行为分析

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识和自我的主见,在游戏中,教师不需要一味地为孩子们解决问题,而是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

教师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要以平行介入的方式帮助幼儿,让游戏继续开展下去。

反思与推进

在游戏开始,全班幼儿都会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而且还有了自我的主见,但角色意识不够强,有的幼儿只会摆弄道具,不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还有的幼儿能按角色要求行动,但表演一般。还有一些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

在知识准备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继续请家长配合我们的工作,带幼儿去理发店参观。老师提供有关的资料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和小班孩子做角色游戏


导读:角色游戏是孩子们将自身的生活经验的反映同时也是对成人社会的模仿,角色游戏之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是因为它能满足孩子的需要,教师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观察是最为重要的,通过观察教师能了解到孩子实际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教师能准确寻找到孩子游戏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在组织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经验,我们都知道细致观察、善于捕捉、及时提供、关注反馈、共同分享、学会关注对游戏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何把握好尺度,在动态的游戏中教师始终能站在合理的角度,对幼儿进行适时的恰如其分的指导帮助,既能使幼儿在游戏中的水平得到发展又能使孩子在自主的游戏中获得身心最大化的愉悦和满足是我们在实践中指导幼儿角色游戏是经常遇到的难题。不得不承认,在实践中我们经常身处一对对的矛盾中:什么时候应当介入指导?是介入还是继续观察待其发展?什么时候提供物质的支持?物质的支持会促进幼儿的发展还是会制约孩子创造性的发挥?

在对我们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的指导实践中,我觉得解决上述的问题关键就是要把握以下三步。

第一,游戏观察到情感共享,我们参与游戏,成为幼儿游戏的真正玩伴。

角色游戏是孩子们将自身的生活经验的反映同时也是对成人社会的模仿,角色游戏之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是因为它能满足孩子的需要,教师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观察是最为重要的,通过观察教师能了解到孩子实际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教师能准确寻找到孩子游戏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教师不应急于将自己的认定的游戏目标、游戏内容灌输给孩子,要时刻认识到:游戏是孩子们的游戏,游戏满足的是孩子们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教师要先安于做“旁观者”,在小班孩子游戏水平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观察重点。

例如:刚进幼儿园的小班孩子是喜欢玩“角色的游戏”的,虽然他们对“角色游戏”这个名词并不理解。但是面对着教室里琳琅满目的玩具孩子们会忍不住地去摆弄摆弄,在与玩具的“交流”中他们会很简单地模仿成人的一些动作,比如:我们班的李睿瑜爸爸妈妈给他理了一个光头,他就拿着玩具理发器拉住班级里另一个孩子给他理发,嘴里不停地念叨:“给你剔个光头、给你剔个光头……”;陈歆家住在浦东,坐地铁是他和爸爸妈妈的出行的首选,他在游戏中找到了方向盘,玩起了乘地铁的游戏;文文抱着娃娃的孩子会去找碗、调羹喂娃娃吃饭;史越玩煤气灶不停地炒啊炒;孩子们还会出现一些相当简单的语言比如:“你别哭懊!”“你吃呀!”……作为教师,我们没有马上对孩子的游戏进行干预,而是将观察重点放在让孩子充分自由的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来自不同背景家庭的孩子在游戏中反映出的不同的生活经验,我们的观察就落在对孩子已有的水平的了解上,熟悉孩子们各自的经验水平,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我们班级的角色游戏的主题,从而使游戏更符合孩子们的需求。在角色游戏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我们对每个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游戏水平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我们就能真正地和孩子们进行游戏的交往,在游戏中准确地找到孩子游戏的最近发展区,并以玩伴的身份引领幼儿的发展。

又例如: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游戏水平有所发展了,经验更为丰富了,此时孩子在游戏中会不断地有闪光点,教师此时的观察重点就要捕捉闪光点。在游戏中原有的医院主题中出现了新的情节:医生找来了一张硬纸在窗的移动槽上来回划动。于是,我们对小医生说:“呦!医生,你们医院又有新的机器了?”此时,孩子会很自豪地对我们说:“是呀!这是刷卡的呀!”我就进一步对孩子说:“我是电脑工程师,我和你一起把你的机器搬到你的办公室,这样你就不用跑来跑去的了。”于是,孩子和老师一起动脑筋对小医院进行了“办公自动化工程”的改造,小医院的游戏内容的到了丰富和完善,孩子体验到了自己创新的成功。在角色游戏中只要用心观察我们会经常发现孩子们新花样,教师要先仔细观察并且和孩子进行适当的交流了解孩子的意图,通过了解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给幼儿的认知结构带来了发展,孩子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体现出这些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此时,教师就应当根据幼儿实际的发展与他们共享他们的“创新”让他们的闪光点得以充分的发扬。

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教师要把握好观察的重点,只有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更能和孩子在游戏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自然而然地会以玩伴的身份和孩子进行游戏做到适时有效的指导。

第二,从情感支持到环境提供,我们把握幼儿年龄特点,提供充分的空间。

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的原因使他们的游戏进行不仅需要情感的支持,更需要环境的提供。游戏是儿童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形式,儿童通常将一些刚刚经历过、看到过的新鲜事物反映在游戏中;儿童也常常把一些已经熟悉的各种事物综合起来,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改造,创造性地反映到游戏中。但是由于年龄所限,小班孩子的角色游戏大都停留在动作的模仿,尤其在角色游戏的初期孩子并无明确的目的和角色意识,而且,这些情节通常随该幼儿角色的变换而消失。因此,教师不仅应深入观察和了解幼儿游戏现状,预测幼儿的发展水平,更要从幼儿的需要、兴趣、能力所及出发,把握游戏中的闪光点,及时提供支持游戏发展的材料,有针对性地创设适宜的环境,适时适当的进行指导。教师应让小小的闪光点得以发扬光大,进一步增强孩子的角色意识,既使幼儿自主游戏,又使其获得各方面的提高。这方面的例子在我们班级的角色游戏中有很多:医院里的医生要为病人吊盐水,可是“吊针”很难固定在病人的身上,于是我们及时提供了白色即时贴,剪成帮迪的形状,放在医院的药箱里。孩子们在游戏中看见了就立即领悟了,他们将即时贴背面的纸撕下就可以贴在病人身上固定“吊针”了。娃娃家的爸爸下班了坐在沙发上说:“我要看晚报。”可是晚报在哪里呢?孩子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说:“从信箱里拿的。”于是,老师提供了一只小盒子并在盒子上开了一个小口子,孩子们就把它当作了信箱放在了娃娃家的门口,就这样娃娃家的爸爸有报纸看了同时还衍生出了邮递员送报纸的情节……

在材料的提供和环境的创设上,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不同孩子的情况建立了不同的途径:有的环境由老师帮助提供,有的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师要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首先要创设宽松的氛围,让幼儿成为“幼儿园的主人”,使其享有充分自主的权利,这样,教室里的“一草一木”都可能激发他们的灵感。在小班下期天气转热了,孩子们想到了要为娃娃家装空调。孩子们有了设想,我们就带着孩子一起到幼儿园的仓库里寻找可以做“空调”的材料,结果孩子们找到了旧纸板箱,在老师的帮助下娃娃家里新添的“小空调”;生活角里练习扣钮扣的小衣服成了大舞台演员的新装;大型的积木被用来搭建成了一个淋浴房;元宵节的小灯笼在游戏中变成了霓红灯,点心店有没有开张只要看看霓红灯有没有亮……幼儿创造性的萌芽,将在这点点滴滴中慢慢滋长起来。

第三,从环境创设到适时回应,我们建构幼儿经验与教师预设之间的桥梁。

材料提供了、环境创设了,教师并非大功告成了,还要注意幼儿在材料的使用和新的环境中的适应反馈情况,建构幼儿经验与教师预设之间的桥梁。例如:当娃娃家有了“大浴缸”后,“爸爸”洗澡时又想出用矿泉水瓶做龙头。这一新点子立刻受到其他孩子的青睐,相继仿效。但是,几天后热情很快消失了。教师经过观察发现,原来这种新“龙头”极易被碰落,“安装”也不方便。分析得出:由于操作不便,幼儿丧失兴趣,材料是干扰和影响游戏发展的因素。于是,我们在游戏中生成了用什么方法将“龙头”固定住方便娃娃家使用的研究实践性主题。老师和几个对解决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孩子成立了“物业维修公司”开始在娃娃家进行研究,教师从中预设了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尝试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后孩子们通过实践采取了他们觉得最佳的对策:可以用绳子将水龙头拴在门上,绳子就是橡皮水管可以弯曲扭动这样娃娃家洗澡的时候也很方便了。新“龙头”安装好后再观察,发现由于操作简便,幼儿乐意采用,这一情节很快又回到游戏中。当幼儿陷入困境时,如果教师不闻不问,幼儿的创意可能就此消失,所以需要教师细致观察,分析把握幼儿的游戏动向,预设孩子可发展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在游戏中不断推动孩子游戏水平的发展,提高幼儿游戏兴趣。

当孩子在游戏中获得了支持,对游戏环境逐渐适应后,孩子渐渐有了与同伴交往分享的愿望,尤其是在小班下期,幼儿渐渐喜欢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游戏体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要有意识地捕捉发现孩子们生成的问题,回应幼儿在过程中引领幼儿达到预设的发展目标。例如:娃娃家经常发生角色混乱的情况,孩子们在游戏中进进出出各忙各的。在游戏的讨论中,他们都说自己是到娃娃家做客的。怎样做客?怎样做主人?孩子们有各自的说法,于是我们就回应孩子生成了〈小主人和小客人〉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达成了预设的目标。

和小班的孩子一起做角色游戏我们追随孩子的发展,把握孩子的年龄特点,从观察到情感共享,我们参与游戏,成为幼儿游戏的真正玩伴;从情感支持到环境提供,我们把握幼儿年龄特点,提供充分的空间;从环境创设到适时回应,我们建构幼儿经验与教师预设之间的桥梁。孩子们就会在游戏中发挥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在游戏中分享快乐,体验成功,获得发展。

小班角色游戏材料和幼儿游戏行为关系解读


本学期我们小班教研组的专题是:关注角色游戏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促小班幼儿角色意识的提高。根据这一专题内容,教师定点观察了小(1)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情况,重点围绕游戏环境和材料因素对幼儿游戏状态的影响进行了研讨,进一步梳理环境和材料与幼儿角色游戏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教研实录

组长:周一上午,我们每位教师对小(1)班的角色游戏进行了定点观摩。现在,请大家依次来交流一下,你所看到的游戏区中,幼儿和材料的互动情况如何?

(一)糖果店

教师A:我看的是“糖果店”。三名幼儿在糖果店,乐乐不停地吆喝:“卖糖果喽!卖糖果喽!”他把已经包好的糖果放到盒子里再盖上盖子。放了三个盒子的糖果以后,一名顾客来了。顾客说:“我要草莓味的。”乐乐就把红色的三颗糖放到了小熊形状的盒子里,然后把盒子放在一个礼品袋中,说:“给你糖果。”顾客拿着糖果袋,去娃娃家了。顾客走后,乐乐又开始将散装的糖果分别装进糖果盒中,旁边的两名幼儿也开始用糖纸包糖果。过了两分钟后,又一名顾客抱着娃娃来买糖果了。乐乐同样将糖果装进糖果盒,放进袋子。顾客拎着袋子开心地回家了。

组长:今天的“糖果店”,明显比上次活动时候热闹了许多,顾客多了。“糖果店”中的幼儿也明显忙碌了许多。其中,有两样关键性的材料丰富了游戏的情节,使幼儿有事可做,是什么?

教师B:是糖果盒和糖果袋。新投放的糖果盒、糖果袋这些材料吸引着幼儿投入到游戏中。在操作这些的过程中,幼儿不像以前那样无所事事,而是不停地分分糖果、照看生意。

组长:对。糖果盒的添置不仅使幼儿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角色职责,增强了他们的角色意识,也丰富了幼儿的角色行为。礼品袋的作用也显而易见,它使各游戏区的幼儿之间有了互动的桥梁。因此流动性材料的添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幼儿之间的互动。

(二)“点点家”

教师B:我看到“点点家”中的奶奶把锅拿到餐桌上,把菜都放在里面,开始炒。菜不时地掉到桌子上、地上,然后捡起来放进去再炒。旁边的妈妈从一个柜子中取出袜子,一直忙着叠袜子、熨烫围巾等。

组长:从教师的客观描述中,可以发现:较上次观摩,幼儿的角色意识明显增强了,奶奶、妈妈都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但是大家想想,奶奶为什么把锅拿到餐桌上炒?菜又为什么总是从锅中掉下来?(出示奶奶炒菜的照片)

教师A:可能当时有别的幼儿在用灶头。从图片上看,菜很大,锅较小,所以菜就容易掉下来。

教师B:当时厨房里就奶奶一个人,没有人用灶头。可能是由于她不知道灶头在哪里,所以才把锅放到桌子上炒。

组长:大家分析得有道理,今天教师提供的灶具上只有两个圆,幼儿不易认出灶头。建议贴上形象一点的灶具图标,暗示幼儿可以在什么地方炒菜。另外,材料的匹配性不够,炊具太小,而蔬菜、馄饨等食物又很大,放几个就装满了,不利于幼儿的翻炒。

(三)“妮妮家”

教师C:我在“妮妮家”中看到一名幼儿将一个胡萝卜、一个洋葱、一根香蕉、一个橘子洗好了以后,放在砧板上用刀切了切后放进锅中开始翻炒起来。炒了两分钟后,拿来一只碗,用铲子把“菜”盛进了碗里,端着它来到客厅,放在桌子上。接着,他以同样的方法,炒了七八盆这样的“水果蔬菜大杂烩”后喊起来:“开饭啦!”娃娃家的其他幼儿就围拢过来,坐在桌子旁吃起来了。

我还看到一名幼儿在卧室里,拿起袜子一个一个夹到网格上,大约一分钟后,夹了四五只就离开了。

组长:请大家分析一下“妮妮家”中炒菜幼儿的角色意识。

教师C:这名幼儿对于炒菜的过程、步骤已经很清晰了,先洗菜、再切菜,然后炒菜、盛菜。

教师B:他还能在炒完菜后招呼大家一起用餐,说明有“爸爸”的角色意识。

组长:但是,教师也发现了问题。他把水果也放在蔬菜里一起炒了起来。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

教师B:这与教师材料投放的地点不适宜有关。厨房中放了水果,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只能是干扰,没有益处。

组长:是的,材料摆放的地点也会影响到幼儿的角色行为。那再想想,为什么教师认为有趣的“袜子对对碰”没有受到幼儿的欢迎?

教师C:可能是缺少情境性,小班幼儿喜欢一定具有游戏情境的材料,对于单调的袜子整理,肯定缺乏耐心和兴趣。

教师B:是的,可以增加材料的趣味性,如:增加袜子整理盒,上面贴上不同人物头像的照片,请他们为不同的娃娃整理袜子。

组长:所以“袜子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材料提供了,但是幼儿不感兴趣怎么办?教师要考虑材料的呈现方式,要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四)理发店

教师D:我看的是“理发店”。今天“理发店”内的幼儿比前几天多了一些。教师新添置的材料有三个新吹风机、两把剪刀和10个卷发器。幼儿A把卷发筒放到幼儿B的头上,用吹风机吹头发。过了一会儿,幼儿A说:“好了,你的头发做好了。”于是幼儿B站了起来,准备走了。幼儿A说:“欢迎下次光临!”说着就站到门口大声招呼:“谁要理发呀!谁要理发呀!”过了一分钟,同时有两名顾客来到理发店,他们说:“我们要卷头发。”“好的。”幼儿A请他们坐了下来,然后拿出卷发工具一一给他们卷头发。

总体来说,店内的几名幼儿都已经有了理发师和顾客的角色意识,理发师会招揽顾客、给顾客吹头发、做发型,会使用礼貌用语,顾客会表明自己想要做的发型。

组长:那么,为什么今天的理发店内的幼儿有较好的游戏状态?与教师提供的材料有什么关系吗?

教师A:有很大的关系。直观、形象的吹风机、梳子和剪刀等材料让幼儿明确了自己的角色职责,在使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强化了自己的角色意识。

教师D:我在观看的过程中,还发现新材料——卷发器的添置,吸引了不少幼儿的眼球,好几名理发师都愿意尝试着用它为顾客卷头发,丰富了这些幼儿的角色行为。

组长:小班幼儿比较喜欢直观、形象的材料,适时地添置新材料能够激发幼儿进一步的游戏兴趣,从而推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二、反思和启示

(一)具有情境性、趣味性的游戏材料呈现方式更能激发幼儿的角色意识

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材料。上述研讨中,教师观察到理发店中的幼儿在游戏中角色意识较强,这与教师提供的形象、丰富的理发工具吹风机、卷发筒等材料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这些生动的材料激发起了幼儿参与角色扮演的愿望,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角色职责,产生了与自己角色相符的语言和行为。

但是在满足幼儿数量充足的材料之后,如何将它们呈现出来也是一个需要细细琢磨的问题。如小(1)班中的“袜子对对碰”的材料呈现方式就受到了幼儿的冷淡,没有幼儿主动去玩,这就需要教师思考产生这种现象背后的实质原因。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没有任何情境、缺乏一定趣味性的袜子配对版面,是没有趣味的。教师可以从满足幼儿对情境性游戏的需求入手,为幼儿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环境。

(二)高结构材料与低结构材料的配合有利于丰富幼儿的角色行为

高结构材料的结构相对比较固定,它们一般形象逼真,可以直接用来代替或者模拟其他物体进行游戏。但由于高结构材料不易改变的特点影响着幼儿持续角色行为的发生:不能够促进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以物代物能力的发展。因此,需要低结构材料的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角色行为。

如:糖果店中的真实糖果和糖盒是高结构材料,幼儿对于这两份材料,只能不停地装糖果,没有更多的角色行为的产生,但是提供了橡皮泥、糖纸等低结构材料后,他们有了制作糖果、变换糖果口味等相关经验的产生,角色行为因此丰富起来,与顾客互动的话题也多了。

(三)提供一定数量的流动性材料能够丰富幼儿角色游戏行为的内容

物质材料的流动取决于幼儿角色游戏开展的需要,它主要是通过购买或者借用的方式使材料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在物质材料发生空间移动的过程中,伴随着幼儿角色游戏内容的丰富。如,糖果店中的礼品袋,它是一种真实的物质材料,它具有装东西的功能,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属于流动性物质材料。在角色游戏中,有的顾客买了糖果后,拎着礼品袋去娃娃家做客,有的顾客拎着它回家给娃娃吃糖。这一系列游戏行为的发生与礼品袋本身的功能是分不开的。所以,流动性的材料是能够引发幼儿之间的互动交往,同时丰富幼儿角色游戏行为的重要载体。

中班角色游戏教案《有心和无意》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在无意与有心之间

在无意与有心之间生成游戏主题

——关于一次幼儿游戏主题的生成与开展案例的启示

“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陈鹤琴

的确在游戏中,孩子可以不受限制模仿各类人物,模拟各种事件,使愿望得以满足,兴趣得以提高,身心舒适而愉快,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可是有很多老师认为指导游戏很难,玩具扔得乱七八糟;在活动室里你追我赶,多危险!所以为幼儿游戏而制订的规则特别多;而且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该何时介入、如何介入等也常常感到很困惑,因把握不准而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拟就本人在开展角色游戏中所作的一个案例——关于“烧烤店” 游戏主题的生成与开展的观察记录及相应的分析介绍如下,以同行共享。

时间:周四下午(第一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自助餐厅旁

内容:烧烤店

人物:哲玮、宇辉、以宁

教师实录:

思滢、希颖、昕瑶开办自助餐厅,思滢与昕瑶外出分派优惠券,希颖看店。因自助餐厅玩太久了,没人来吃,希颖就无聊地坐着。这时哲玮、以宁来了,以顾客身份买了一份自助餐,在找位置时,发现了自助餐旁有个铁架子,哲玮非常兴趣地看着铁架子,对以宁说“我们来烧烤吧。”两人就去自助餐厅搬了一些食品放在铁架上烧烤。这时宇辉来了“你们在干什么?”“我们在烧烤,你要吃吗?”“好,我也来帮忙。”宇辉去拿食品,哲玮吆喝“谁要吃烧烤?不用钱的。”我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呀?”“我们在办烧烤店,要吃吗?不用钱的。”“吃东西不要钱吗?”我装作很惊讶地问。“要的,但是你有优惠券,可以不用钱的。”宇辉解释道。“那来一份吧。”哲玮他们把烧烤好的食品一份一份排在桌上。“你自己选吧,看要火腿的还是要ji块的。”他们这时的烧烤架上杂放着许多的薯条、豆腐、汉堡等,大小不一,堆放得满满的,以宁正用一双筷子在翻炒着。“那么多食品放在一起,有的都烤焦了,有的还没熟呢。”我惊讶地说。他们没人理我,继续烤他们的杂菜炉。

教师分析:

从上述可知,“烧烤店”这一主题的产生十分自然。小朋友们对自助餐厅的游戏已经玩腻了,在无意间他们发现了铁架子,并灵机一动马上玩起了烧烤的游戏。我们认为,这从某一角度反应了该小朋友有较丰富的游戏经验,同时这也平时他们长期处在一种较为宽松的游戏氛围是分不开的试想如果他们平时的游戏分为不宽松,是老师在“游戏儿童”,而不是“儿童在游戏”,那么,他们敢这样“毫无肆惮”地玩起这游戏吗?但此时他们的游戏显然带有明显的嬉戏性的成分,他们把食品放在铁架上反复翻炒着,游戏的情节更多的是停留在无目的的摆弄上。这也许是他们对烧烤这一“翻炒”动作太感兴趣,或者受其经验的制约而无法作深入的开展。以致于此时的我(“顾客”的身份)所进行的间接介入指导,所起的作用也仅是帮助他们确定了游戏主题——玩“烧烤店”,他们对“顾客”的我所提出的建议不加理会。我也就悄然退出不再介入游戏了,而是观察他们到底对这游戏有多大的兴趣?以及他们会怎样玩?小朋友们看到“老师”的我没有表态,认为我默许他们的行为,就继续很快乐地游戏。而周围的孩子都和我一样对这件事感兴趣,所以这个主题一下子成为热点,在交流中被宣传,我们静等下次游戏的发展。

时间:周一下午(第二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阳阳、昕瑶、希颖、颖瑜、佳璐、宇辉、家琪

教师实录:

游戏前,我组织了幼儿讨论了烧烤店是怎样烧烤的,幼儿说“有人吃时才放在铁架上烤,其他的食物放旁边。”“不能都拿去烧烤的”“要用棍子插着烤的”“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最后幼儿提议:用橡皮泥制作烧烤材料,用细的筷子作烧烤棍。

开始游戏了,烧烤店人数较多,希颖仍是收银员,颖瑜、佳璐、宇辉、家琪制作肉串、香肠、豆腐串等烧烤材料,昕瑶负责烧烤。在我经过时,宇辉举着他的杰作:“你要吃烧烤吗?”“这是什么呀?”“香肠”说真的,一点也不象,橡皮泥都还没搓好就随便串成一串了。“我可以自己做吗?”“可以”“那我也做根香肠吧。”我在旁边也拿了块橡皮泥做了起来,宇辉在旁边边看边说“怎么香肠是扁的呀?”(我搓长后又压扁,把筷子放在上面)“我还没卷起来呢!”我用筷子把橡皮泥卷成圆圈再搓平整。“好了,你帮我烧烤好吗?”其他小朋友看我在做,也好奇地看着,“我再做个豆腐串”“豆腐是正方形的”宇辉说,“我做的是豆腐卷呀。”“对呀,对呀,我有看过这种豆腐卷。”其他小朋友应喝着。

小朋友看我做完了,又开始做他们的肉串、香肠了,我决定去烧烤炉看看。昕瑶很负责地守着烧烤炉,将别人的香肠串等烧烤好了再送去给他们。“我的香肠好了吗?”“好了,给你。”昕瑶递了一根香肠给我。“呀,怎么没味道呢?”我假装吃着。“忘了给你放盐了。”昕瑶假装放了些盐。“怎么黑黑的?”我有些“生气”地问。“呀,要涂油的”阳阳说,并去找了个瓶子及一把刷子,“我给你涂一下”,他又拿去加工了。“好了,给你。”“真香!谢谢。”

阳阳开始与昕瑶一起看烧烤炉,并帮他们涂油、上调料。看游戏井然有序地开展着,我悄然退出了游戏。

教师分析:

在上次观察的基础上,我觉得他们对这游戏很感兴趣,但在经验方面还有待于老师给予整合、提升。因为大多数小朋友是有这方面的经验的,只是还不够明确而已。于是,在这次游戏前我就有意识地先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在“唤醒”他们已有经验的同时,也让他们对游戏情节该如何有效地开展有个大致的安排。在活动中,我以顾客的身份参与游戏,进行指导,既有利于游戏的开展,又不会打击幼儿游戏的兴致 。从这次游戏活动的开展来看,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但幼儿的兴趣集中在制作上,合作交往现象较少。

时间:周二下午(第三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勇志、潘龙、礼熙、书鸿、奕铮、陈麟、文钦

教师实录:

一开始,勇志、潘龙、书鸿三人争着要看烧烤炉,礼熙用橡皮泥在制作肉串。三个人争了一会儿,最后商量“我们做自助烧烤,自己烤自己吃。”三个人就各自去制作烧烤串了。这时,奕铮、陈麟、文钦也加入了。

懋东来了,“我要吃圆圆的肉串。”勇志:“肉串在这儿(他正在制作),等一下。”说完拿了一本书给懋东看。懋东看了一下,又问:“好了没有?”“好了,你自己去烤吧。”懋东拿着肉串自己去烤了,勇志继续做肉串。这时,潘龙拿了许多烧烤物过来,“老师,你看,我烤了这么多!”“你烤这么多要给谁吃呀?”我问。“要送去幼儿园的。”文钦在一旁插话。“哦!那你们快送去吧。”勇志拿了一个德克士的盘子帮潘龙一起将肉串送去幼儿园。

潘龙回来后,把服务员们制作好的肉串放在烧烤炉上排整齐,一根一根地细心上油。游戏继续进行。

教师分析:

因为上次的讲评我表扬了阳阳会寻找替代物用刷子给食品上油,大部分幼儿对刷子很感兴趣,才会发生争着要看烧烤炉事件,这时,我采用直接干预法,只说了一句“大家都要用刷子,商量一下,怎么办呢?”幼儿就自己商量解决了这一问题。今天的游戏有了很大的发展,烧烤店能与其它游戏主题结合进行游戏,幼儿的交往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游戏内容逐步丰富。

时间:2003年1月1日周二下午(第四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哲玮、以宁、潘龙、书鸿、陈麟

教师实录:

一开始,幼儿自己能进行角色分工,哲玮当老板,负责烧烤,以宁负责宣传,陈麟、书鸿看店,烧烤架新增:各种调味品:有辣油、盐、酱油、糖、胡椒粉、ji精、排骨酱等(用不同的颜料瓶表示),油瓶内还有油(装水)。

游戏已经玩过多次了,今天的顾客较少,几位服务员就商量“要不我们重新装修漂亮些吧,这样就会有客人来吃了。”他们又用矿泉水瓶排了围墙、大门,哲玮还用塑料椅子叠一垒做了一个冰箱,说“这是放食品用的。”装修完后,哲玮发现还是没有多少顾客光顾,就对以宁说:“你开车去看看,有没有人要吃烧烤,载他们来。”以宁就答应了,拿了方向盘四处问“你要吃烧烤吗?”“要吃烧烤吗?有优惠的。”如果有人要,他就载他们到烧烤店,“老板,有客人到。”烧烤店的服务员就出来热情的欢迎,“你好,请问你要吃什么?”烧烤游戏又热闹起来了,他们还把铁架下的头饰用来赠送给来用餐的“小朋友”,他们说“我们是麦当劳的烧烘店,有礼物赠送的。”这下,来烧烤店的人更多了,每个人都戴着头饰,显得很热闹,幼儿们也很开心。

教师分析:

随着游戏的深入开展,幼儿对烧烤店的了解逐渐加深,游戏内容进一步丰富,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以前的游戏经验进行有一定服务性质的活动,在活动中,对自己所遇到的困难会想办法去解决,游戏达到了高潮阶段。

时间:周一下午(第五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潘龙、以宁、阳阳

教师实录:

最近电视正在热播《》,今天大部分幼儿都在玩“AD师”,拿着枪四处跑,其它主题人数相对较少,烧烤店也没什么顾客,潘龙、以宁、阳阳做服务员,因没顾客显得无所事事的样子,后来,以宁去拿了一些头饰来放在烧烤店的一边说:“这儿是卖东西的。”并大声吆喝“卖东西哟,卖好看的头饰哟。”许多小朋友都来买头饰了,烧烤店变成了玩具店了。

教师分析:

游戏由一开始的兴奋、介入、高潮,转入了结尾,到今天为止,这一主题已经开展了将近一个月了,幼儿的兴趣已经发生了转移,游戏降温,幼儿又开始寻找别的游戏主题了,此时,我们要做的只是静静的观察、了解,并在幼儿需要时帮他一把,也许,又一个好主题要诞生了……

后记:

当一个游戏产生或进行的时候,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轻松的心理环境、尝试着做一个旁观者静静地观察一段时间,并给予孩子们以适当的帮助,也许,你会发现在不经意中,一个很好的游戏主题已经诞生。

我对角色游戏的再认识和指导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的自然游戏的一种,是幼儿期特有的游戏,最为幼儿喜欢。因为獐有活动的需要。有积极参与和体验成人活动的需要,角色游戏符合儿童的这种需要而发展起来煌。它带给儿童满足和快乐。角色游戏在儿童两三岁时产生,学前晚期达到高峰,其后逐渐为有规则游戏所取代,那我又是如何来认识这角色游戏的,又是如何去指导的呢?

一.我对角色游戏的再认识最初,我开展角色游戏是放孩子去玩,不加以任何观察和指导,属于放任自流。后来,园内开展角色游戏交流,我又将游戏设计好去让孩子玩,但自从我参加了游戏专家――林茅老师主办的研讨会,我才真正认识了角色游戏,懂得了如何去开展角色游戏,根据游戏的五大自由和新的儿童观,确定了孩子是游戏的主人,于是,我才真正还给了孩子游戏的自由。

二.我对角色游戏的指导角色游戏的指导,归纳起来只有八个字,即:“随时观察,适当指导”。观察是指导的前提,指导是保证游戏实现教育作用,使游戏更好地开展的一种手段。

1.为开展角色游戏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保证游戏的时间,特别是角色游戏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应合理安排游戏时间。为确保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角色游戏的计划应有较大的弹性。

2.丰富的现实生活经验是发展角色游戏的基础。角色游戏建立在幼儿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幼儿所掌握和积累的知识经验愈丰富,游戏内容也愈丰富多彩。因此,开展角色游戏首先要丰富儿童对周围生活的知识和经验。儿童在角色游戏中所反映的经验有其特点,不只认训事物间的变化,而要求孩子认识人的活动和人与人的关系。(见案例一)

3.场所.设备.玩具和游戏材料在发展角色游戏中起重要作用。漂亮别致的游戏场地,物品摆放井然有序的游戏区域,使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抑制。因此,我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构思.建造自己喜爱的游戏场所的机会。同时,让孩子自由选择和摆放游戏物品。投放的游戏材料要有弹性。同时,过分精致的玩具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见案例二)。通过实践,玩具的真实程度与其对幼儿想象力发展的作用,两者不成正比,一块积木或一根小棍,在角色游戏里可当各种物品(见案例三)这样,能激励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所以说在提供儿童一些真实程度较低游戏材料时,可使孩子开展更多种类的角色游戏。所发,给孩子提供的玩具应是可开展多种类的角色游戏的。

4.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老师是支持者和参谋,而不是指挥者。角色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老师是应从支持者和参谋的角度来促进幼儿的游戏,而不是直接指挥和支配幼儿的游戏。角色游戏中需要老师的指导,问题是怎样牝指导。老师的指导艺术,在于保持而不破坏游戏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见案例四.五)。

5.以间接的指导方法为主,帮助幼儿组织和开展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应随时关心孩子的游戏,保证游戏是安全的,有教育意义的,必要时加以影响。当游戏停顿时,老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同进,老师帮助不宜过早,要使孩子付出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游戏结束时,应使孩子有思想准备,如提醒幼儿:快要下班了。游戏结束时,应鼓励.教育和督促儿童认真收拾和整理好玩具和场地。

6.组织孩子评价游戏。这也是老师间接指导方法之一。幼儿对游戏的评价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增长,也表现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认识。我一般以幼儿自己讲高兴的事和不开心的事为主,有问题大家讨论,使孩子明确怎样才玩得好。引导孩子评价和讨论在游戏中谁会动脑筋,谁能克服困难,以后怎样玩让幼儿明白怎样做更好。由于角色游戏的探讨才刚刚起步,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请各位专家批语指正,欢迎各位有经验的老师和我共同交流,互相探讨,尽快将角色游戏开展到更高水平。附:

案例一:我带孩子去国际商城翻斗乐玩,由于孩子亲自去参加买票.脱鞋进场地.和里面的阿姨交谈,认识了里面的人的活动和人与人的关系,所以孩子回园后,就玩起了翻斗乐的游戏。在参观过程中,顺带孩子参观了家电柜和日用品柜等,但只认识了有哪上结柜台,却没有了解人的活动,因此,回园后孩子就不开展百货商品的游戏。

案例二:我将新买的成套游戏物品发放后,孩子被新玩具的我色彩.声响等功能吸引,只注意于摆弄新玩具,却不开展游戏,降低了游戏水平。为此,我让孩子玩了整整一天,但兴趣不减,因为孩子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案例三:娃娃家游戏中,我提供了半成品和以物代物的物品,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一块长方形的布条系在两张椅子上,就成了一张小床,将蛋糕盒当成了桌子和存放东西的器皿等。

案例四:当孩子没有工作时,要适当引导。有一天,我班孩子周正源,由于来园晚了,没有找到工答,而别人又不愿和他一起玩。这时,怎么办?我就让他先帮我一个忙,帮我解决一下肚子很饿的问题。他在我的指导下,自己想办法开了点心店,又自己去寻找了点心店的游戏物品,还寻找同伴共同玩。

案例五:还有我班另外两名幼儿,由于一开始没有工作,我让他们去找。结果,一会儿他们在乱逛,问他们,他们说是反贪局的。这时,我就请他们让我到办公室去坐一下,他们这才想起来要有办公室。于是又开始构造,再后来,他们随着情节发展,需要警车巡逻。这时,老师就应随时添加游戏材料,并不断观察,随时指导孩子搞好这个游戏,并保证这游戏具有教育性。

新形势下角色游戏的生成和指导


【案例一】在小一班“开汽车”游戏区里,乐宜和媛媛正在开心地玩着。突然,教师听到媛媛尖尖的叫声:“讨厌,让我过去!”教师循声看去,只见乐宜正坐在停车场的入口,抬起一条腿挡住媛媛的去路。教师立即上前责怪乐宜:“为什么不让媛媛走?”乐宜委屈地说:“她还没有刷卡,不可以进停车场的!”教师说:“原来是这样,请问我没有卡怎么办呢?”乐宜立即高兴地拿出一张纸片对教师说:“请充值!”教师便拿来游戏币给乐宜。乐宜把“停车卡”在手上一刷,腿就让出路来:“请进!”

【案例二】下午区角活动时间一到,辉辉和笑笑就来到娃娃家里玩游戏。没过多久,教师就听见笑笑大叫“疼、疼!”走近一看,原来是辉辉把笑笑压在软垫上,双手用力抓捏笑笑的后背。教师急忙制止,并责怪辉辉不该欺负笑笑。辉辉说:“我在给老婆做按摩呢!”教师问辉辉:“你怎么会按摩呢?”辉辉说:“我妈妈工作累了,爸爸就是这样给妈妈按摩的。”

【分析】上述两个案例,在前些年的角色游戏中很少见。同样是常见的开汽车游戏,停车场不再是人工收费,而是改成了刷卡智能收费;娃娃家里除了烧饭、带孩子外,幼儿还把按摩、足疗等融了进来。

角色游戏生成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生活发展变化快,新事物层出不穷,幼儿感性经验也相应地发生变化。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应,幼儿的生活内容越丰富,游戏内容就越充实、新颖,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汽车等高档消费品已经进入寻常家庭,旅游度假等精神消费也成了一些家庭的家常便饭。如今的幼儿不仅物质条件相当优越,而且接触外界的机会日益增多。幼儿各方面的见识多了,生活经验自然就丰富了,这就为角色游戏的开展提供了新的丰富的源泉。

2.大多数教师的游戏指导理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游戏中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的创造性得以充分体现。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精神引领下,许多教师认识到幼儿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能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能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幼儿的想法、做法,真正做到尊重幼儿。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幼儿能积极主动地提出游戏主题,大胆想象,角色、情节得以丰富,游戏内容也就会不断扩大和延伸。

在幼儿新经验不断注入游戏的同时,也给教师的指导工作提出了挑战。如果教师仅凭以往的教学经验处理问题,往往会造成类似上述案例中的“冤假错案”。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做好幼儿游戏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

1.善于捕捉新生事物,不断向角色游戏中注入“新鲜血液”。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在班级游戏主题设置、游戏材料提供等方面要有前瞻性。比如,近几年很多城市新开了甜甜圈店,不少小朋友都有过在父母带领下吃甜甜圈的经验。掌握了这一信息,我在有关吃的角色游戏中增设了甜甜圈店的环境,并提供了利于幼儿开展游戏的各种半成品材料。

2.巧妙引导幼儿选择积极向上的游戏主题。新生事物虽然多了,但并不是都能对幼儿身心健康有利。比如,案例二中的按摩游戏。如果幼儿在对成人动作的模仿中稍有不当,易造成同伴的身体伤害。因此,教师应因势利导,对于适宜的、积极向上的角色游戏可引导幼儿进一步深入开展,对于上述欠妥、甚至低俗的角色游戏则要善于甄别,在萌芽阶段就予以及时制止并加以合理引导。

3.传统和现代有机“穿越”。不搞“一刀切”。时下,许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盛传的一句口头禅就是“Out了”!的确,许多传统的角色游戏已经离小朋友生活的环境越来越远。比如,“烧饼店”游戏。如今很多幼儿的早餐都被面包、牛奶、三明治等洋餐所替代,他们根本不知道烧饼是什么。对于这些幼儿接触不到的但又颇具文化色彩的传统角色游戏,教师可通过参观、视频、故事等手段让幼儿熟悉一些过去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场景,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运用角色游戏这一手段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角色游戏


活动一:角色游戏——娃娃家、超市、冷饮店

活动目的:

1.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交往和合作能力,逐步的加强游戏的集体性。

3. 能够为游戏选择替代玩具。

活动准备:

1. 继续收集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冰淇淋盒子、珍珠奶茶杯子,海绵,各种瓶子,罐子等)

2. 继续布置冷饮店,添加各种杯子。

活动过程:

一. 以回忆上次的游戏情况引入活动。

1. 师:上次,你在玩什么游戏?你扮演了谁?

2. 师;你最爱玩什么?你在冷饮店里扮演谁?冷饮店里有什么?

3. 师:冷饮店的生意好吗?(不好,人手不够,很多顾客来了,但是制作的冰淇淋不够卖)为什么?

引导幼儿分配角色。(冷饮店的老板,服务员, 收银员,顾客等)

喜欢《幼儿游戏的角色观察和意识引导》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游戏,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游戏角色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角色游戏的观察:点心店 小妍在点心店选了面包和茄子两样食物,彬彬说:“在店里吃还是打包?”小妍说:“带走。”于是彬彬拿了三个面包、两个茄子放在秤上,按了几下告诉小妍“四百块”,随后从秤上拿下面包和茄子放入锅子里,嘴巴里还念叨...
    2020-03-31 阅读全文
  •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支持与引导 由于年龄小,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往往表现出经验缺乏、情节单一,喜欢操作、摆弄,情绪波动大、易受环境影响等特点。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合适的游戏材料以及给予及时的游戏引导,为幼儿的游...
    2019-12-16 阅读全文
  • 娃娃家角色游戏观察 娃娃家里今天看起来很忙碌的样子,辰辰正在油烟机下做着菜,琪琪正在使用微波炉,小涵正在打扫卫生。小启忙着把买来的蔬菜水果等放进冰箱里,曦曦抱着娃娃站在辰辰边上正在看他做菜呢。 “油烟机”是这次娃娃家中新...
    2021-04-24 阅读全文
  • 角色游戏区幼儿观察记录表 观察目的:正值“亮眼看世界”主题活动开展阶段,观察浩浩能否根据主题的行进设计出新的游戏内容,有较强的角色责任感。 观察目标 ⒈观察浩浩在设计新的游戏内容时,有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意。 ⒉浩浩在游戏中与同伴...
    2021-04-21 阅读全文
  • 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研究 导读: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现实生活是角色游戏的源泉,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动作、情景和物体中反映他们眼中的世界。幼儿未来的生活不应该是我们现...
    2019-12-19 阅读全文

小妍在点心店选了面包和茄子两样食物,彬彬说:“在店里吃还是打包?”小妍说:“带走。”于是彬彬拿了三个面包、两个茄子放在秤上,按了几下告诉小妍“四百块”,随后从秤上拿下面包和茄子放入锅子里,嘴巴里还念叨...

2020-03-31 阅读全文

由于年龄小,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往往表现出经验缺乏、情节单一,喜欢操作、摆弄,情绪波动大、易受环境影响等特点。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合适的游戏材料以及给予及时的游戏引导,为幼儿的游...

2019-12-16 阅读全文

娃娃家里今天看起来很忙碌的样子,辰辰正在油烟机下做着菜,琪琪正在使用微波炉,小涵正在打扫卫生。小启忙着把买来的蔬菜水果等放进冰箱里,曦曦抱着娃娃站在辰辰边上正在看他做菜呢。 “油烟机”是这次娃娃家中新...

2021-04-24 阅读全文

观察目的:正值“亮眼看世界”主题活动开展阶段,观察浩浩能否根据主题的行进设计出新的游戏内容,有较强的角色责任感。 观察目标 ⒈观察浩浩在设计新的游戏内容时,有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意。 ⒉浩浩在游戏中与同伴...

2021-04-21 阅读全文

导读: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现实生活是角色游戏的源泉,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动作、情景和物体中反映他们眼中的世界。幼儿未来的生活不应该是我们现...

2019-12-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