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区活动:水仙花
发布时间:2019-12-16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美术 美术幼儿园大班教案目标:
1.尝试用毛笔或油画笔以点按、描画等方法表现水仙花,感受水粉颜料的绘画效果。
2.巩固作画常规。
准备:
1.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角中水仙花的生长过程及姿态。
2.在美术区摆放已开花的水仙,并张贴各种水仙花图片。
3.透明绘画膜或大幅黑色、白色画纸(大于A3)。
4.水粉颜料(白色、绿色、黄色)、毛笔、油画笔、洗笔桶、抹布等。
玩法说明:
自选绘画用笔,边观察边用水粉颜料画水仙花。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边观察水仙花边绘画,关注水仙花直立、弯曲、垂首等不同姿态并加以表现。
2.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如用点按方法画水仙花瓣、花蕊。
3.观察幼儿的绘画过程,巩固幼儿洗笔、换色、换水等作画常规。
4.集中交流时,可引导幼儿对照水仙花实物互相欣赏作品,并可请部分幼儿介绍自己的绘画经验。
延伸活动:
用水粉颜料画其他花卉,作品可用来装饰环境,或互相欣赏交流。
小贴士:
油画笔和毛笔的质感不同,幼儿都可以尝试。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编辑推荐
幼儿园中班美术区活动:花样纸蛇
目标:
1.学习沿线剪螺旋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纸蛇,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2.按自己的想法有序完成制作任务,培养耐心和细心。
准备:
1.画有螺旋形小蛇图案的A4卡纸。小蛇图案以逆时针方向从外向里旋转,便于幼儿使用剪刀。
2.压花器、彩色纸、水彩笔、剪刀、胶棒、纸篓等。
3.幼儿有剪直线、几何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经验。
玩法说明:
以逆时针方向沿边线从外向里剪出小蛇,然后自选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作品的装饰,如用水彩笔直接画出蛇鳞,用压花器压出蛇鳞花纹再粘贴到小蛇身上等。
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自己探索制作方法。
2.观察幼儿使用剪刀的情况,引导幼儿沿线剪光滑、剪完整。如果幼儿剪螺旋线有困难,可提示幼儿一手转动纸一手沿线剪。
3.注意观察幼儿所使用的装饰方法,鼓励幼儿有规律地装饰。
4.在幼儿有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后,可提供空白纸张让幼儿独立制作纸蛇。
幼儿园大班美术区活动:摇摇乐
目标:
1.尝试运用剪、折、画、掏空等方法将纸盘制作成“摇摇乐”玩具。
2.学习先设计再制作,养成有计划做事的良好习惯。
准备:
1.一次性纸盘(可选用较薄、易剪的蛋糕盘)。
2.若干半成品和成品的范例。
3.水彩笔、剪刀、纸篓等。
玩法说明:
先将一次性纸盘对折,然后沿纸盘底圈剪出半个圆弧。再将半个纸盘底对折,然后在对折纸盘上绘画,“摇摇乐”玩具就做成了,可将其竖放在桌面来回摇动玩耍。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试玩“摇摇乐”玩具,探索它的制作方法。
2.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如果幼儿把纸盘底圈的圆形全剪下来了,可通过“怎样才能不让中间的圆形和外圈分开”“剪到哪里就要停下了”等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成品,研究制作方法,或建议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学习制作方法。
3.鼓励幼儿在纸盘上创造性地画出图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区活动:丹顶鹤
目标:
1.尝试用绉纸做丹顶鹤的身体,用油画笔表现丹顶鹤的动态。
2.巩固作画常规。
准备:
1.开展集体性的科学活动,让幼儿对丹顶鹤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有所了解。
2.在美术区的桌面上摆放各种姿态的丹顶鹤图片(见图)。
3.幼儿已在美术区用玉米棒滚画或海绵压印的方式画好背景图,并写上自己的姓名。
4.抽取式面纸巾、水粉颜料(白色、黑色、红色)、油画笔、洗笔桶、抹布等。
5.动动眼睛(购买的成品)、胶棒、乳胶、剪刀等。
玩法说明:
先撕碎面纸巾,将其团、捏成一定形状,然后粘贴在背景画面上,制作出丹顶鹤的身体。再用油画笔蘸色画出丹顶鹤的其他部位,最后画上或贴上眼睛。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观察范例,重点思考该怎么做出丹顶鹤身上羽毛的感觉,说说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2.观察幼儿的作画步骤,引导幼儿边观察丹顶鹤图片边调整画面,尝试表现丹顶鹤喝水、昂头、曲颈、休憩、飞翔等不同姿态。
3.观察幼儿使用油画笔的习惯,适时提醒个别幼儿遵循洗笔、换色、换水的作画常规。
幼儿园大班美术区活动:海底世界
目标:
1.尝试将超轻粘土通过团、搓、捏、组合等方式塑形,制作出不同的海洋生物。
2.通过图片和图书丰富有关海洋生物造型的技能技巧。
准备:
1.开展“海底世界”主题活动,让幼儿对海洋生物有所了解。
2.各种颜色的超轻粘土,泥工板。
3.各种造型的塑料或玻璃鱼缸、广口瓶等。
4.提供超轻粘土制作方面的图书,桌面上贴有各种海洋生物图片。
玩法说明:
将超轻粘土通过捏、搓、团等方式做成所需的海洋生物。将已做好的各种海洋生物粘贴到鱼缸、广口瓶内侧,并适当制作一些其他相关物品,如水草、贝壳、礁石等加以丰富。
指导要点:
1.通过提问“你想做什么样的海洋动物”,鼓励幼儿有目的地制作。
2.鼓励对造型没有把握的幼儿阅读海洋生物方面的图书和超轻粘土制作方面的图书,尝试制作鲸鱼、海龟、海星、章鱼等。
3.观察幼儿的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海洋生物身体的各部分按紧、粘牢。
延伸活动:
将制作好的鱼缸放在自然角,用于饲养金鱼、乌龟等,或者在制作好的广口瓶里注入蓝色的水,布置一个人工的微型“水族馆”。
幼儿园小班美术区活动:果树
目标:
1.尝试用捏、团等方法制作球形“果子”插在树枝上,感知彩泥柔软、易变形的特点。
2.增强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准备:
1.捡取枯树枝,将它插在有花泥(或泥土)的花盆(或奶粉罐、纸盒)里。
2.将绿、红、黄、橙色的彩泥或超轻粘土分块装在小盒里。
3.在树枝上插几个做好的“果子”,供幼儿观察模仿。
玩法说明:
将小块彩泥放在手心里运用捏、团等方法制作成球状“果子”,并将“果子”插在树枝上。
指导要点:
1.了解幼儿团彩泥的已有经验,观察幼儿的动作发展情况,通过“做个圆圆的果子”等语言提示幼儿尽量将彩泥捏圆或团圆。
2.观察幼儿在树枝上插“果子”的方法,引导幼儿寻找树枝上的空位置,耐心操作。
3.引导幼儿说说树上长的是什么颜色的果子,哪些大、哪些小。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接水管
目标:
1.了解直通、弯通、三通等不同类型的管子,知道可以将不同的管子连接起来。
2.尝试两人合作,将不同管子组合起来从固定的起点连接至不同的终点。
准备:
1.实物操作材料:管子玩具一套,卷纸芯4个。用长方形纸板做底板,上面固定若干糖盒用于插放卷纸芯。在纸板的一头放一个糖盒,作为固定的起点;在纸板另一头紧密排列若干个糖盒,作为可选择的终点。
2.游戏软件:用iPad下载游戏APP"水管工"。
玩法说明:
实物操作游戏:幼儿自己选择在某个糖盒中放置卷纸芯,以确定终点位置。两人合作商量搭建水管的方法,从起点接至终点。
电子游戏"水管工":根据APP中的语音提示,将水管从起点连接至终点。
指导要点:
1.创设"为新建的房子接通自来水管"的情境,让幼儿明确操作任务。
2.观察幼儿如何分工合作。可提示两个人先就"房子"(卷纸芯)建在何处、选择怎样的管道材料、如何接通等问题进行协商,然后再动手。关注过程中幼儿的相互配合。如,有的会一人搭建一人扶,有的边扶边在材料选择上给出自己的建议。及时肯定这些合作方法,并引导同伴互相学习。
3.观察幼儿在选择了三通、四通水管后是否会将其所有接口都接上。如果幼儿遗忘了,可用情景化的语言(如"这里会漏水哦")加以提示。
4.观察幼儿使用游戏APP的情况,引导同伴互相帮助。解答幼儿在操作中遭遇的一些技术问题(如选择游戏关卡、关闭弹窗式广告等),引导幼儿将电子游戏中获得的经验迁移至实物操作游戏中。
5.展示幼儿所搭建作品的照片(可引导幼儿自己用iPad或相机拍摄),引导幼儿交流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解决的方法或由集体想办法解决。
延伸活动:提供更多相同的卷纸芯或高低不同的纸筒,以增加难度。
幼儿园大班活动区活动:《花园里有什么》
目标:
1.学习逐页翻阅图书,细致观察画面内容,尝试阅读文字。
2.运用图画、符号等表征方法记录自己从书中获得的信息,并与同伴交流。
准备:
1.图书《花园里有什么》若干。
2.各色水彩笔若干,白纸。
3.制作"我的读书笔记"底板并布置在语言区。
指导要点:
1.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如是否从封面开始逐页翻阅,对画面内容是否有仔细观察的习惯,是否能作出自己的解释,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等等。
2.观察幼儿围绕"花园里有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记录从书中获得的信息的。当幼儿有了自己感兴趣的页面但不知道用什么表征方法记录时,教师可鼓励其先模仿图画书用图画的方法进行表征。当幼儿用图画的表征方法进行记录也存在困难时,教师可鼓励其只画图画书画面中有代表性的事物特征,或模仿同伴所用的记录方式(如用符号记录),以降低记录难度。提醒幼儿做好记录后写上自己的名字,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用文字对画面内容以及为什么选择记录这一内容等加以说明,然后贴在"我的读书笔记"底板上。
3.鼓励幼儿展示"我的读书笔记",和大家交流"花园里有什么?自己最喜欢什么?为什么"等问题,以激发幼儿制作读书笔记的积极性。
幼儿园中班美术区活动:豆子贴画
目标:
1.尝试运用豆子拼出图案,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
2.在拼贴过程中感知豆子大小、颜色的不同与图案之间的关系。
3.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准备:
1.开展“豆子”主题活动。
2.在分类盒中放上常见的豆类,如白芸豆、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花豇豆、蚕豆等。
3.在铁盒、纸盒、纸盘、软木板等材料上贴上整张即时贴作为豆子贴画底板,注意将粘贴面朝上。
4.豆子拼贴画若干,内容为人、植物、动物等。
玩法说明:
用分类盒里的豆子在底板上粘贴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指导要点:
1.活动开展初期,引导幼儿观察豆子拼贴画并模仿拼贴。教师注意观察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拼贴方法,如先拼轮廓再填充,由里及外有序拼,等等。注意引导幼儿主动收拾剩余的豆子,将其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每位幼儿都参与过豆子贴画活动后,可组织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如哪些图案适合用大豆子,哪些图案适合用小豆子,是先拼贴轮廓还是先拼贴“面”,为什么要这样操作,等等。
3.豆子贴画活动其实是利用豆子开展点、线、面组合的创作活动。有的幼儿会用轮廓线条表现画面,就像用画笔画轮廓一样(见图1、图2);有的幼儿会点面结合,有实有虚,就像画好轮廓再填色或者先填色再拼贴轮廓(见图3、图4)。教师要给幼儿充分探索的机会,尊重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运用自己在操作中获得的经验,大胆表现自己设想的主题,自由创作豆子贴画作品。
小贴士:
可将豆子贴画作品用夹子夹住摆放在区域柜上或悬挂在区域上空,用于装饰环境。展示时可将豆子贴画作品背对背粘贴,以节省空间,也便于幼儿双面欣赏。
幼儿园小班美术区活动:罐小圆糖
目标:
1.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将正方形绉纸制作成“小圆糖”,并通过观察和探索将“小圆糖”塞进糖果罐里。
2.学习耐心地做完一罐“小圆糖”,培养坚持性。
准备:
1.将粉色、红色等绉纸裁成正方形,放入小筐。
2.透明的塑料“糖果罐”(此处用的是小毛巾包装盒,也可用其他瓶罐替代,并用彩色绉纸剪出花边装饰在“糖果罐”两端)。
3.范例一份,供幼儿观察模仿。
玩法说明: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糖果”,如用抓、捏、团等方法做“糖果”,将“糖果"放进与其花边颜色相对应的塑料“糖果罐”中。
指导要点:
1.观察幼儿是用什么方法(如捏、团等)把正方形绉纸变成“小圆糖”的,尊重幼儿间的差异。如果幼儿制作有困难,可引导幼儿相互观察模仿,或用“试试抓一抓、捏一捏的方法”等语言加以指导。
2.运用“把糖果罐装满哦”“看看哪罐小圆糖装得最多”等语言鼓励幼儿耐心地做完一罐“小圆糖”。
延伸活动:
提供不同材料(如鲜花包装纸、超轻粘土等)让幼儿继续制作“小圆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