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男孩危机”需要全社会反思

发布时间:2021-09-27

新生开学需要做哪些调整。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家长与教师需要多沟通交流,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男孩危机”需要全社会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对话《拯救男孩》作者孙云晓

“男孩危机”是全面性的

记者:许多教师私下里聊的经常性的话题,是班上哪个男孩又“拉”成绩了,父母也很为男孩的学习现状焦躁。

孙云晓:我认为,一个好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人格之师,其次才是知识之师。要做人格之师,第一目标就不仅仅追求孩子的学业成绩,而是更注重孩子的人格完善,主要包含5个指标:有自信,有爱心,有责任感,能够自我管理,有抗挫折能力。这是健康人格的基本标准。好教师要特别关注孩子这些健康人格品质的形成。研究发现,对有的孩子来说,你“逼死”他成绩都不会很好,因为学习成绩与智力水平有关,但这些孩子完全可以做到人格完善。这应该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教育的一个原则。

同时我认为,目前教师要探讨的是“因性施教”和“因材施教”结合,把孩子可能发展的潜质发展出来,而不是把孩子暂时不能发展的东西强迫性地压榨出来,那只能是伤害孩子。男女差别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或父母把男孩的暂时落后看成是问题,甚至定义为差生、笨蛋、问题学生,这就是灾难的开始。

记者:学校对男孩的负面评价过多,让很多男孩对自己也缺乏信心。

孙云晓:是的。本来“男孩落后”是男孩的一个特点,结果你把“男孩落后”当成男孩的一个缺点,当成一个问题,甚至当成罪过,这就可能危及男孩的一生,这在心理学上叫标签效应。在儿童时期,这种误导的评判是非常可怕的。如果老师说你没有问题,你很有潜力,你很努力,你能学好,这就大不一样。一句话可能会决定孩子的命运。

毕淑敏曾提到,她在小学时心灵受到的伤害,几十年后“童年的伤口”依然“冒着青烟”。原来,在她小学五年级时有一次唱歌,老师说她唱得很难听,还说了许多伤她自尊心的话,从此她再也不敢唱歌,被刺痛的记忆也永远抹不去了。所以,我特别想跟老师们说,要对男生的学习成绩有所宽容,要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来成长。

将男孩教育与运动结合起来

记者:您提出“没有运动就没有男孩”,呼吁应把男孩教育与运动教育结合起来。为什么?

孙云晓:运动是男孩的天性。男孩体内的雄性激素使男孩需要更多的运动,运动同时也能刺激男孩的大脑和身体更好的发展。可以说,没有运动就没有男孩。根据研究显示,男孩每天需要至少4次以上的课外活动,而现实中很多学校每天连一次活动都不能满足孩子。当然有些男孩子偏于文静,似乎对运动不感兴趣。但是,即使这样的男孩也比女孩更需要运动。

另外,我认为运动是儿童社会化的最有效的途径。我们不能把运动看作仅仅使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实际上运动会产生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这些都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品质。我们在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和人格培养的时候,主要指标都可以在运动中达到。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而运动恰恰给他们最直接最充分的体验。所以,我认为教育应特别重视运动的作用,尤其是对男孩。

记者:缺乏运动的男孩不但体质下降,而且更容易有暴力倾向。

孙云晓:前一段,教育界很关心湖南一所中学的踩踏事件。对于该事件有许多种解释,都有道理。而我认为,该事件从某种角度反映了“男孩危机”的爆发。试想,孩子们上了一天的课再加上晚自习,这些男孩一整天都可能没有多少活动,所以下了晚自习简直就像火山爆发一样,拼命地往外冲,不管不顾、无法控制。

我从事了38年的儿童教育和研究,几乎经常可以听到踩踏事件的发生。我认为这与“男孩危机”有关。如果白天让孩子们有充足的运动,他们的能量释放了,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大的破坏性能量爆发了。学校教育要有一个安全阀,让学生的压力得到适当释放,才能够不爆炸。只让他们学习,给他们压力,就特别容易爆发。所以,拯救男孩是必要的,拯救教育就更重要。

全社会都应关注“男孩危机”

记者:《拯救男孩》这本书出来有什么反响吗?

孙云晓:这本书出来以后,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许多人说要是早点看到这本书,就不会让我儿子那么早上学;还有人说看到这本书之后才明白,过去是冤枉了儿子,是家长错了,孩子没错。还有不少妈妈买了书送给孩子的爸爸,因为书里面还提到父亲应承担起教育男孩的独特责任,因为父教缺失也是“男孩危机”的重要原因。

记者:这本书出来后,有没有人说您在危言耸听?

孙云晓:有,有一种声音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说拯救男孩是个伪问题,根本不存在。还有人说,你看看中央政治局常委里边有女的吗?神舟飞船宇航员有女的吗?也有的说,现在几乎所有重要的岗位都是男性,你提出要“拯救男孩”,简直是胡言乱语。也有人说,你是大男子主义,为什么只拯救男孩,妇女的地位不更重要吗?女孩更值得拯救。

记者:您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孙云晓:我说,我非常赞成男女平等,我也非常希望女孩发展得更好。我认为,现在女孩崛起不是问题,这是好现象,问题是男孩节节败退。男孩的节节败退对女孩没有好处,对国家没有好处,对孩子本身也没有好处。

无庸讳言,现在中国的关键岗位上依然是男性占主导。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即将过去的历史,这是一个正在改变的现实。可以说,当前的“男性主导”是历史造成的,现在这种基础已经被动摇了,今天的现实正在孕育着一个完全不同的明天。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0-6岁男孩需要更多的关注


在养育0-6岁男孩的过程中,家长们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待。

对于五六岁之前的男孩来讲,他们在情绪上要比女孩脆弱得多,因此他们需要父母的关注也会更多。当然,如果家长没能及时地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往往会做出很多不可思议的行为。

一位幼儿园的老师曾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我问孩子们谁想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孩子们都争着举起了手,并抢着说“我讲”、“我来讲”。于是,我找了一个平时不太爱讲话的小朋友来讲,但这个小朋友的故事还没有讲完,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就发生了:一个小男孩揪住一个小女孩的辫子,把她推倒在墙边,正要动手打她。这时,我及时制止了小男孩的暴力行为。

事后,我耐心地问那个男孩:“你为什么要打那个小朋友?”

这个孩子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只有这样,老师才会注意我,下次才有可能让我讲故事。”

是的,此时的小男孩可不像我们平时所熟知的大男孩一样大大咧咧、任何事情都不放在心上。他们很在意他人是否关注他们,当然,这个“他人”的范围很窄,主要包括家长和老师。就像上面那位老师所说的那样,如果家长和老师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关注,他们就会通过坏行为来吸引家长和老师的眼球。

当然,如果男孩长时期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家长的关注,这说明他们一直是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下成长的,这将很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以及良好性格的形成。

因此,家长千万不要被固有的性别观念束缚住头脑。的确,男人经历磨砺后才会变得更成熟,但小时候的他们是脆弱的,是需要家长特殊关注的。

另外,幼儿园的老师还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当男孩得到足够的关注时,他们不但不会捣乱,学习知识的速度也会变快。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关注自己的儿子呢?

一位家长这样分享他的经验:

在生活中,我总会向儿子传达这样一种信息:你是与众不同的。例如,当儿子听从了我的建议,主动收拾了一次自己的房间时,我就会这样对他说:“大多数的孩子都懒得收拾自己的房间,而你却把房间收拾得这么干净,你一定为自己的这种突出表现而感到骄傲吧?”

事情就是这样奇怪,每当我与儿子结束这样的谈话之后,他房间的卫生总会维持好几天。

这位家长的做法,就是关注男孩的一种表现。其实,在男孩的内心深处,他们希望自己与众不同,他们更希望自己的与众不同会被别人发现。因此,即便家长所指出的那些并不是男孩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像上面事例中的那个男孩,他并不一定爱整理房间,也许仅仅是偶然的一次整理被家长发现了,但如果家长把“爱整理房间”看做是他的一种与众不同之后,这就会变成家长对男孩的一种期望,从而促使男孩继续去整理房间。

我们都说,女孩需要“宠”着养,这样她才会自信、才会培养出高贵的公主气质。但对男孩的教育却应遵循另外一条原则:

※男孩是喜欢被“期望”的动物,所以需要被“关注”着养。

但这种“关注”是有一定规律的:你越关注男孩的积极行为,他们的积极行为就会越来越多;同样,你越关注他们的坏行为,他们的坏行为也会越来越多。

当男孩的妈需要“嗲”一点


曾经有人说,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妈妈,你脚下的路将很长很长。作为一名男孩的妈妈,你是否也会时常面对孩子的天性不知所措呢?看看以下这些建议吧。

1、男孩子就是要野一点——游戏玩耍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这是冰心老人的话,对我影响很大。儿子刚会走路时,我就把他送到家住农村的外婆家里。夏天,儿子在沙子堆里捉虫子,在树下捉蚂蚁,赤着脚在田埂上跑,整天脏得像个泥猴子,被蚊子咬得浑身是包,满身的痱子,但他快乐得像小鸟一样。

儿子最喜欢的游戏是捡石子,走到哪儿都要捡几块。每回帮他洗衣服,都会发现不是口袋被小石子磨出了洞洞,就是裤子的膝盖处磨出了窟窿。于是我在小商品市场批发了一大袋小动物贴布,专门用来补他的衣服。每回儿子和我说,妈妈,小熊又逃走了。我就知道他的口袋破了。

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没有这样的环境支持和机会让我们的男孩子体验玩得脏兮兮、乱糟糟。而这样的玩才是顺应孩子天性的,给孩子心灵的滋养才长久。儿子上高中时,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得他没有喘息的时间,不过他说“好在我还有一个自主的童年,让我总算还有美好的回忆。”真是让人又欣慰又心酸。

2、男孩子就是要舍得使用——生活教育

敢于“使用”男孩,“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爱的误区。有的父母把儿子当“宠物”养,什么都替孩子干,从不让儿子为自己做点什么。其实,妈妈对儿子的肯定,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家务不仅仅是女孩的专利,而收纳整理往往也是最能培养一个男孩自理和逻辑思维的,在收纳上,通常儿子能做到的,就是把所有的东西放到箱子或盒子。然而,这样的收纳法,其实会有东西找不到、容易变乱及不易维持的问题。所以,在要求儿子动手收纳之前,我一般先做好空间规划的工作。一款专业性的儿童收纳柜至关重要,选用专业性的儿童收纳柜,培养收纳习惯事半功倍。家长们可以依衣物种类在每个抽屉贴上裤子、上衣等名称,方便儿子找衣物。我也会经常和儿子说:“有你,就是不一样。”儿子也会十分得意,也会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在家庭当中的重要性。

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为他人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3、男孩子就是要责任心重一点——品格教育

儿子懂事后,我和孩子爸爸达成共识,要开启责任感教育。上中班时,我们送给儿子和他堂姐每人一本动物书,儿子当宝贝似的每天捧在手里。一天,姐姐在看她的动物书,发现恐龙那一页不见了,就去问弟弟。儿子紧张地捂着自己的书,说:“不知道,你的恐龙自己走了吧。”姐姐说:“你让我看看你的书吧。”“不给,你看自己的书。”我发现是儿子把姐姐书里的恐龙撕下来,放到自己的书里了。我问儿子:“该怎么办?”儿子说:“和姐姐说对不起,把恐龙还给她。”我摇摇头:“不行,除了道歉,妈妈觉得你应该把你的书赔给姐姐,你损坏了别人的东西,自己只好看坏书啦。”儿子一脸的委屈,眼泪汪汪地和姐姐交换了书。现在他的书柜里,还放着那本修补过的动物书。

承担错误,是要承担事情的后果,如果仅仅只是道歉,孩子体会不到他的行为所带来的影响。

4、补充一句:当男孩的妈,要“嗲”一点

我让儿子从小做我的小跟班。我逛街时,儿子帮我拎包包,尽管有时把我的包包在地上拖着、拉着。每次一起回家,总让儿子去开门;有好吃的,我总是和儿子抢着吃,挑好的吃,因为“妈妈是女孩子,需要男孩子照顾。”渐渐地,儿子的口头禅是“要我帮你做什么?”俨然成了姐姐、妈妈、奶奶的“护花使者”。只有让男孩子眼里、心里装着别人,才能真正成为男子汉,结婚后会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

从出生到6岁——男孩需要家长特别的关注


在一般人眼中,婴儿都是一样的,饿了会哭,吃饱了就睡,被妈妈搂在怀里根本看不出他们的性别。

然而,在有过养育经验的家长眼中,可完全不是这样。前段时间,我认识了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现在她又怀孕了。

摸着隆起的肚子,她甜蜜地对我说:“肯定是个男孩!”

我不解。

她继续解释道:“我已经生过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比较乖,她总是安静地在我肚子里呆着;儿子则不同,他一会儿伸伸小胳膊,一会儿又用小脚丫踢我的肚皮,总是不让我安宁。现在我肚子里的小家伙好像总是在里面展示他的‘拳脚’,所以我断定他一定是个男孩。”

这位妈妈的经验之谈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否具有科学性,我们无从考证。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男孩与女孩之间的性别差异很早就已经开始显现了:

男孩对触碰的感觉没有女孩敏感,当有人触碰一个男婴的脸时,他一般不会有什么反应;但当人们抚摸一个女婴的脸时,如果这个抚摸的人是她所熟悉的,她会冲他微笑,相反,如果这是一个陌生人,她就会用哭闹来表示反抗。

当男孩和女孩都到了蹒跚学步的年龄时,女孩们一般都会拉着父母的手小心地迈步;但男孩却不同,他们喜欢自己走来走去,去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玩积木玩具时,女孩喜欢把积木摆得平平稳稳,而男孩却喜欢用积木来建各种奇形怪状的“高楼大厦”。

在幼儿园与小朋友相处时,男孩与女孩也会表现出不同,女孩会格外关注新来的小朋友,并且会友好地对待他们;而男孩则常常会忽视新来的小朋友,有时甚至还会欺负他们。

……

细心的家长也许早已发现了这种性别差异。但也许是由于这种差异给了家长某些暗示,也许是由于家长头脑中一些固有的性别观念在作怪,他们总认为男孩是强大的,是调皮捣蛋的,是不需要特殊关注的。但正是由于家长们的这些错误观念,常常会使男孩的情感得不到满足、心理受到伤害,致使他们的性格扭曲,甚至形成极端的性格。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为了不显示出性别,他给一个1岁多的婴儿穿上一身中性的衣服,然后告诉一组父母,这个孩子是女孩;对另一组父母却说,这个孩子是男孩。然后要求这两组父母分别陪这个婴儿玩。

结果,第一组父母大多都拿出布娃娃让“女孩”玩;而第二组父母给孩子玩的玩具却是小玩具枪和小足球。

试验到了最后阶段,两组父母都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情况,这个孩子突然被一个会发出奇怪声音的玩具吓了一跳,并大哭起来。然而这时,两组父母的表现却截然不同:

第一组父母看到“女孩”被吓哭了,便连忙去安慰她,并告诉她不要害怕;

而第二组父母却不太在意“男孩”的哭泣,他们认为一个男孩子被一个玩具吓哭,是很没出息的一件事。甚至还有些家长把“男孩”的哭声解释成“愤怒”,他们认为这是“男孩”故意在给他们添麻烦。

最后,试验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家长对孩子行为的反应,主要取决于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然而,家长的这种反应似乎对男孩很不公平:与女孩相比,家长对男孩往往是更为严厉的。而教育专家们经过研究也表明,这种不公平常常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即使是对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而言,家长拥抱女儿的次数也远远多于儿子;

※家长跟男孩耐心说话的次数要远低于女孩;

※家长常常会很轻易地原谅女孩所犯的错误,但如果男孩犯了错误,家长常常会狠狠地惩罚他们。

我们都知道,男子汉是坚强勇敢、无所畏惧、大大咧咧的……但这些表明男性特征的词语都是针对年龄稍大的男孩或男人而言。教育学的研究显示,对于年龄比较小的男孩来讲,他们在生理上和情绪上都要比女孩脆弱。

研究表明,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来讲,男孩比女孩对痛更加敏感,当他们感觉潮湿或不舒服的时候,男孩更容易哭泣;每个婴儿都需要家长的特殊关注,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们到了6个月大时,女孩所需要的关注会逐渐减少,因为她们可以通过吮吸手指和玩玩具等寻求安慰,但男孩仍然需要家长的照看。

这个年龄段的男孩,除了在生理上要比女孩脆弱之外,在情绪上也会表现得更为脆弱。他们不但爱哭,而且情绪很容易就会变得烦躁,烦躁的时间也要比女孩长很多。

对此,儿童心理学家们进行了这样一次试验:

他们让几个男婴与女婴分别与他们的母亲在装有摄像头的试验室里自由玩耍。为了使试验顺利进行,他们提前与母亲们沟通好,当婴儿们玩得正起劲儿时,母亲们会忽然停止与他们玩耍,并板起脸来假装生气,以使婴儿产生烦躁情绪。

之后,心理学家们对婴儿的表情和行为进行分析发现,与女孩相比,男孩表现得更为愤怒,他们要么想让母亲抱他们起来,要么在椅子上动来动去好像要逃走。而且他们哭泣和烦躁的次数比女孩多很多。

当然,在试验结束之后,母亲们都想通过安慰使自己的孩子恢复平静,例如抚摸他们,认真地注视他们,同他们说话,等等。尽管母亲们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男孩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平静下来。而女孩却正好相反,当母亲拿着玩具跟她们玩耍时,她们的注意力几乎都放在了玩具上。即使是母亲的板脸让她们产生了烦躁情绪,但母亲的抚摸很快又使她们恢复了先前的高兴。

由这个试验,心理学家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在与男孩保持良好的亲子互动方面,家长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也就是说,对于婴幼儿时期的男孩来说,他们需要家长更多的耐心与关注。

谈谈中国孩子的教养危机


“中国人丧失了教养”,在国内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每次扯出来的结果,就是吵成一坨。

作为中国人,怎么能指责中国人,欺师灭祖。

作为外国人,凭什么指责中国人,天大侮辱。

尤其对于我这种留了洋,嫁了外国人的“二鬼子”,接受外国的文化,本身就可耻,还掐着腰来指责国人,真真是连祖宗血脉都不要了,撕烂了下十八层地狱也不解心头痛恨。

所谓的教养,其实是和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三代培养出一个贵族”,在饭都吃不上的年代,扯什么贵族?

六零年一个星期天,我妈小学校门口有老乡摆摊子买自家产的花生。有男生饿到无法自持,见到花生抓了就跑,被老乡抓住狠打一通。我妈上的是军队住校的保育小学,抢花生的是少将的儿子。原来就算“官二代”,投胎的时候,最好也要选择一下年代。

七十年代的夏天,小舅舅要趴着火车从济南到章丘同学的村里,偷偷的收一篮子芦水泡过的鸡蛋。妈妈一个一个的蒸给只有几个月的我吃,掉在地上一点儿渣儿,也被爸爸捡起来吃掉说:“不能浪费。”

八十年代的春天,爸爸进了特别红火的外贸局,第一次去德国。回国的箱子里面,早餐发的盒装果酱,黄油,袋装糖,盐,胡椒,餐巾纸,咖啡棒,全部都敛了回来。

战争,疾病,贫穷,吃不饱,穿不暖,没有自己立足的财富,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时候,我们没有资格谈教养。

所以虽然我不认同,但是我可以理解大爷大妈旅行团,国际机场里面高声大叫;星级酒店自助餐,拿多余几倍的食物;人人排队的景区门口,随便插队,勇争第一的抢先进去。

人无法超脱自己的年代和教育,尤其是随着年龄,固化了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我们去国外旅行,都是自由行。酒店里面遇到旅行团的时候,真是鲜有。遇到的中国旅客,也都是安安静静彬彬有礼的模式,英文流利,相处愉快,除非……

除非他们带着孩子。

巨大的餐厅里面坐满了各种颜色的客人。不远的一桌子是两家中国客人,两对父母和三个八到十岁的孩子。

在整个进餐过程中,三个孩子几乎没有坐到椅子上。你追我赶,大呼小叫,一圈一圈地转着满地跑,跑一会儿来吃口,转头再跑。

父母们本来讲话声音并不大,但是为了让孩子听见,不得不扯着嗓子喊。这里成了一个球状的噪声源。整个餐厅的客人都在往这里翻白眼。

两个父亲对着脸边吃边聊天还哈哈大笑,这一切都和自己没有关系。

母亲们高分贝的招呼孩子们吃肉,吃主食,吃水果,但是没有听到一句说,你们要坐好,你们不要吵。

更远一点有一对中国父母带着一个和我女儿思迪差不多大,五六岁的孩子。孩子整个人瘫软地歪在父亲对面的椅子里,妈妈把水果切成小块,喂到孩子的嘴里面。那个孩子绝对不是残疾,吃完饭往外走的时候,一蹦三跳,快得很。

那位妈妈在切水果的时候,有点惊讶地看着,我两个孩子,思迪和子觅安安静静地各自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思迪自己已经可以用刀叉,切她盘子里面的火腿和鸡蛋。桌子对于子觅来说真的有点高,子觅要跪在椅子上,自己拿着叉子吃我们帮她切好的东西。

说这话,我没有特别夸我家孩子的意思。

隔壁桌子是家有三个孩子的俄国人。大的两个坐在桌子上自己用刀叉吃,一岁多那个坐在婴儿椅上,用手抓着妈妈切好的食物,自己吃。

再过去的一桌是英国孩子,也是坐在椅子上,自己吃自己的盘子。

对面是一对胖胖的捷克父母带着一个长头发的孩子。孩子不想再吃了,盘子收到一边,妈妈撑开IPAD,孩子端坐着看动画片。

每个人都知道,孩子不可能像大人一样在桌子上硬挺着坐那么久。

思迪子觅坐烦了的时候,会问询,“我吃饱了,是否可以离开桌子?”

我们按照我们吃饭的速告诉她们,你们需要在桌子上等待一会儿,还是你们可以去某个区域玩。

在亚洲,餐厅里面总有无所事事的服务生可以陪着她们玩一会儿,等我们吃完,开心的笑着说再见。

为什么只有中国孩子们,在吃饭的时候时候,不能够坐在椅子上自己吃?要四处跑着,尖叫着追着赶着喂着吃?

大家一起乘船出海。有个七八岁的中国胖小子,平日估计上过英文课。见到我老公,一步冲过来拦住我们的路,超高音贝喊,“whereareyoufrom?”后面的父母满脸的欣慰,英文班钱付的真值得,儿子大胆敢开口和外国人说英语。

中午自助餐,他跑过来插队,用没有变音的男声尖声的喊,“Bananas,Bananas”。服务员给他拿了香蕉,端着就走了,原来英文他不会说“thanksyou”。

国庆节期间,坐着飞机来星级海滨度假酒店消磨的父母们,在国内肯定不是没有受过教育,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外地贫民。

也是同类的父母,肯付着每小时一百块甚者两百块的高价,逼孩子们去学习英语,国学,奥数,钢琴,芭蕾舞。

可是为什么没有父母可以言同身教的让孩子学习一下教养?

教给孩子,和别人讲话之前,先说“hello”;

告诉孩子,自己独立安静的坐着吃饭;不要拿自己吃不完的东西;不要在公众场合尖叫着奔跑;不要插队;

要求孩子,用每个周末花了大价钱学的英语,对着你微笑服务的员工说:谢谢和再见。

这比奥数还难吗?

这比五线谱还复杂吗?

这比英文语法还繁琐吗?

现今中国,没有教养的熊孩子,比比皆是。每次说到这个话题,都会有人跳出去来摊着手耸着肩说,“这就是老人带出来的孩子,我痛心至极,却无可奈何。”

是的,现今社会有一个畸形的现象。孩子是父母在生,是祖父母在养。

老人养孩子这不是一个必需而是一个选择,有的人是生活所迫,有的人是乐的轻松,有的人被老人逼迫,有的人是天伦之乐。总之各有各的理由,各图各的好处。

“养不教,父之过。”

没有人说过,养不教,爷爷奶奶的错。

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养孩子都是一个耗费体力,消耗精力,大笔花钱辛苦的工作。有老人可以帮忙,已经是分担工作,但是不能因为有老人帮助,就放弃了自己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生而不养,请不要生。实在没有办法承担责任,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种种有效的措施,可以享有没有负担的快活。

我们去硅谷的计算机博物馆。闭馆的时间已经到了,大家都被清场到纪念品商店里面。涌进一组五六个中国的学生,女生都背着叫得出牌子的包包,男生都穿着认得出牌子的体恤。

从他们进来的那一瞬间,不大的商店里面,有点中学操场放风的意思。

五分钟之内,我明白了,每个人在这里都买了什么,到了美国大概花了多少钱,哪个家里最有钱,哪个家里最有权,哪个女生喜欢哪个男生,甚至哪个男生睡过哪个女生。

知道别人隐私是件沉重的事情,尤其还是不想知道,硬被别人在耳朵边上喊着告知。

比起讲中文的张扬,讲英文的时候,语调一下子就低了有八个音调,含含糊糊的像是喊着个鸡蛋。

在这种死贵的纪念品小店里,他们之间,照常举行着炫富比赛,每个人都买了非常非常多的东西。

收银太太,一直板着脸咬着自己的下嘴唇拼命的忍,用最快的速度敲着收银机,终于把这群财神爷都送出了门。

小店一下子清净了下来。收银太太绷着的脸也松缓了下来,长舒一口气,对我和我后面的一两个顾客说,“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

一时间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同样的表情,超越了语言和文化:“这群祖宗们可算退了。“

现在国人谈话的时候,有个人人热衷的主题:“土豪”。

中国人有多土豪,买空了整个店。

中国人有多土豪,买断了整个岛。

中国人有多土豪,买下了整条运河。

……

讲这个话的时候,一圈人的表情,羡慕嫉妒恨溢于言表。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中国人看得到,往别人桌子上拍美金的豪气冲天。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只有中国人看不到,别人转过头数美金的时候,嘴角上挂着嘲讽的冷笑?

战争,疾病,贫穷,吃不饱,穿不暖,对于今天的九零后,零零后或者如子觅这种一零后,基本上算是天方夜谭。

中国用了三十年赶上欧洲一百年的经济发展。可是中国的孩子,还是高声尖叫,推搡粗鲁,完全没有意识到除了自己,原来还有别人活在旁边。

早餐过后,游客们都聚在游泳池边。捷克的孩子带了水球,英国孩子,澳洲孩子,俄国孩子,马来孩子,还有我们不会讲英语的思迪子觅,笑笑闹闹的玩成一团。

童孩的友情,不需要语言沟通,不需要熟人介绍,喜欢就好。

可是身价百倍,精通奥数,钢琴十级,跆拳道黑带,英文犹如母语的中国孩子们却被冷落到一边。

这个世上,优秀之外还有一种东西叫做修养。

所谓的修养,就是让你看起来和蔼可亲,让人心生喜欢,同你亲近,想和你一起玩。在无利可图,没有利益和好处的儿童世界里面,选择非常明显。

也许你会说我苛刻,他们只是孩子,何必计较?

就是因为他们是孩子,他们聪明,他们优秀,他们可以有未来。

作为成年人,如果选择了有一个孩子,请你承担自己的选择。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爱,被关注,被抱在膝头,温暖的呵护。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学习,需要发展,需要尽可能的接受高等教育,成为聪明优秀的人。

每一个孩子在长成成人之前,也需要有人让他明白人类社会的典承习惯,让他遵守规定,让他友好待人,让他彬彬有礼,使他让人心生亲近。

有教养可以离得幸福更近。

如果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棵树,在达到静待花开的美好是有前提的。前提是有人已经剪过枝,施过肥,浇过水。一切就绪,方能静待花开。

否则就变成了守株待兔。

孩子处理情绪危机的最佳时机


导读:社交上的困境正是孩子发展情绪处理能力的最佳时机。从观察他人的情绪表达、描述自己的情绪感受、模仿他人的情绪处理、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经验中,孩子学到有关情绪的一切,并因而发展出更多元、更弹性、更协调、更精熟的情绪处理技巧。

小莎一早起床就说:“我今天一点也不想去幼儿园了。和最好的朋友德琳吵架之后,她就再也不理我了,这让我好难过……”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生活领域逐渐由家庭扩展到幼儿园、学校,遭遇到的情绪问题也愈趋复杂。

“小莎一点胃口也没有;小莎心里很不安;小莎紧张到肚子疼;小莎好想哭”,而这一切只为了“和好朋友吵架了”。对于身经百战却已然忘却童年经验的大人们来说,这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挫折,对孩子而言,却是真真实实的生理反应与心理感受。和好朋友起冲突是难受的,如果这个好朋友在同侪间人缘好、声望高,孩子的处境更艰辛,朋友的一句“不跟你好了!”对孩子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

不过,社交上的困境正是孩子发展情绪处理能力的最佳时机。从观察他人的情绪表达、描述自己的情绪感受、模仿他人的情绪处理、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经验中,孩子学到有关情绪的一切,并因而发展出更多元、更弹性、更协调、更精熟的情绪处理技巧。

当孩子遭遇友谊挫折时,父母可以这样做:

1。要相信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

2。细心观察孩子情绪来时的身心反应

3。引导孩子观察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

4。鼓励孩子对可以信任的人说出难过的事,心理会比较好受

5。告诉孩子,一条路行不通,记得看看是否还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6。试图让孩子明白,失去有时会让我们得到更好的

家长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用通俗的语言让他明白其中的道理。

正确教育使幼儿渡过危机期


正确教育使幼儿渡过危机期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性的转折期。1~3岁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有人称之为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第一个闹独立”的时期,也有人叫做“第一危机期”。幼儿的这一转折期虽然不很长,但使用了“危机”一词,是在警告人们这一时期很重要!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出现发展中的“危机”,导致情绪不安、脾气暴躁、缺乏自信、执拗任性、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等不良人格。

关键是掌握教育的分寸和技巧,不能不管,也不能多管。孩子毕竟非常幼小,又处于独立性的萌芽阶段,不能约束过多。如果父母管得过严、过多,如孩子自己想干,家长因怕耽误时间,怕乱或别的原因,偏偏不让孩子干,会使孩子刚刚出现的独立性萌芽,在父母的压制下夭折,很多父母把孩子要自己做事的愿望看作是不听话或淘气,加以斥责,这更是不对的。要珍惜孩子的独立性,鼓励孩子“自己来……”,否则,过了这个关键期,幼儿就会失去独立活动的积极性,养成事事依赖成人、懒于思考和动手的不良习惯,也会使幼儿做事缺乏自信心。长期受压制、限制也会使幼儿情绪不安、暴躁,易对小朋友产生攻击性行为。当然,不管也是不对的,应教育幼儿使其懂得初步的是非观念和行为规范,并且再让他们逐渐学会约束自己。如果让幼儿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会使幼儿执拗任性,独断专行,不能和别人和睦友好相处。这些不良的人格特征将使幼儿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有越来越大的主观能动性,他不再被动地听任成人摆布,他对成人的指示和安排有越来越大的选择性。特别是2岁左右,开始“闹独立”,常常说“我自己来……”吃饭要自己吃,不让喂,但又不会正确用勺,撒得满脸满身;当成人帮他把被子叠起来时,他偏要“自己来叠”,只好重新打开,让他自己来,当成人把他从椅子上抱下来的时候,他会说“我自己下”!然后重新上到椅子上,自己再下来。有时候,故意做一些成人禁止过的事情,如中午大家都休息了,妈妈告诉他:“要轻轻的,别吵醒了别人。”他却故意大声叫妈妈,连叫几声,随即为自己的恶作剧得意地大笑。这些都是幼儿在第一个转折期出现的新问题,是“闹独立”的具体表现。闹独立常常使成人很烦,吃饭时他自己吃得又慢又脏,有时还故意气人,容易引起成人“发火”,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发展中的“危机”。怎样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危机期,形成良好的人格呢?

“男孩问题”催生“拯救男孩计划”


男孩危机并非中国独有,它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现象。

自20世纪末以来,市面上出现了一系列讨论“男孩问题”的书。1998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在《真正的男孩》一书中说,当代男孩“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取得成就“远不及”当代女孩。

在英国,近些年的考试结果表明,女生几乎在所有科目上都比男生表现优异。在澳大利亚,男孩不仅在读写能力、学校投入和教育成就等方面与女孩存在差距,在出现纪律问题和被学校开除的学生中,男孩几乎占了绝大多数。在美国,2000年拿到硕士学位的女性是男性的1.38倍。美国的《商业周刊》曾这样断言:“在美国各地,女生在学习方面似乎建立了一个罗马帝国,而男生则像古希腊一样日趋衰败。”

拯救男孩计划

19世纪末,西方世界一度笼罩着“男性危机”的阴影。这一危机感促使法国的皮埃尔·德·顾拜旦发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英国的罗伯特·巴登·鲍威尔创建童子军。在美国,它催生了一种崇尚力量的新式运动——美式足球,也将骑兵团出身的西奥多·罗斯福奉为英雄。

美国教育专家指出,教育者应该重点帮助男孩们减轻格格不入的感觉,重视男孩的感情世界也会取得效果。有专家正在研究更符合孩子发育特点的学习新方法,这种方法将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考试上。例如,男孩们可以通过数松果来学习数学,可以在池塘附近边闲逛边学习生物。他们将用《哈利·波特》作为阅读读物,写外星人袭击医院的故事,而不是写如何在医院照顾病人。

养育好男孩,首先要懂得男孩


我是80后,两个男孩的妈妈,老大8周岁,老二1周岁。为了更好的养育好孩子,我一直广泛阅读儿童心理学以及育儿书籍。本着共同学习交流的初衷,现在分享一下我的育儿心得。小男孩与生俱来的男性气质,不容我们忽视。我觉得,不管穷养富养,养育好男孩,首先要懂得男孩。以我家8周岁的儿子为例。

事件1: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后,最害怕的是背诵课文。原本活泼好动的他,被我们勒令要求安静地坐在书桌旁完成作业。事实是,经常是坐在书桌前半个小时,也背诵不过一篇短短的文章,甚至最后大脑一片空白,一个字都记不住了。那段时间,只要老师安排背诵的家庭作业

,必定会演变成一场亲子大战,现在想想简直是一场噩梦。机缘巧合的是,后来听到一位老师的讲座,提到男孩与女孩的区别,比如有一个显著特征是,让男孩走动着记忆东西,效果会更好。我尝试着,不再将儿子束缚在书桌旁,允许他在书房来回走动着背,甚至是我们在卧室当故事一样一起读一起背,孩子放轻松了,记得也特别快。

事件2:儿子上二年级后,班主任反映孩子上课坐不住了,经常会在课上做小动作,甚至是下位走动,影响了课堂纪律。起初,我怀疑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或抽动症了,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其实是男孩子精力旺盛,在学校课间不让跑,体育课外堂少,回家做作业到很晚户外活动也少,孩子是运动不够。只有让男孩把身体里多余的精力释放出来,他们才能安静下来,越是束缚,情况越糟。男孩在运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肌肉得不到有效锻炼,控制力不足,总会不自主的动一下。现在,即使作业再多,我也会在晚饭后带孩子活动半个小时。

事件3:儿子性格很活泼,喜欢读书朗诵,经常是班里的领读者,多次参加朗诵会,很多家长都讨要经验。受大脑分工影响,一般男孩子对阅读兴趣要弱一些。我仔细想想,觉得我家孩子喜欢上阅读,很大方面是与从小形成的亲子阅读有关。从儿子几个月的时候,我就给孩子买圈圈书、触摸书、洞洞书来看,后来再大点就给他读睡前故事,现在他能自主阅读了,我在客厅设置了一个很大的书架,孩子会不由自主的拿书看。

总之,培养一个积极、勇敢、有担当的优秀男孩,任重而道远。与其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不如用心去读懂自家的男孩,了解男孩的特质,好好用心去培养吧!

教育男孩:我是男孩我自豪!


当知道有了儿子……

“瞧,这是我儿子!”

“有人和我一起看球赛了。”

“这小子肯定很调皮。”

男宝宝诞生的那一刻,全家上下都充满了欢庆的气息。儿子是家人的骄傲,这份喜悦传递给了小宝宝,他会感受得到。今后他还会不断接受各种社会期望,也会对自己是一个男孩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性别认同有多重要?

从一出生,男孩们就从外界的各种期待里摸索自己的性别定位,他们逐渐知道自己和爸爸一样。有了这样的认知,他们才会顺应社会对男孩的期望,承担起男性的角色。儿童期是建立性别意识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里,爸妈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个小姑娘,比如总把男宝宝打扮成小女孩,有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自我性别的认同。

需要让儿子知道的一些事

男孩子要有担当

从原始社会开始,男性和女性承担的责任就有一定的区分。因为体力上的优势,男性在家族里主要承担着狩猎和保卫的职责。直到今天,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依然承担着更多保家卫国的责任。这种历史使命,要求男孩子们从小就要培养起责任感,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对自己负责,对身边的人负责,有能力的话,乃至对更多人承担起责任。

有所为,有所不为

“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样的说法放在今天,显得有些豪迈,有些耿直。但事实上,顶天立地的含义并不是要求男孩子做一个无谓牺牲的大英雄,而是让儿子知道,男子汉应该有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要欺软怕硬,在有能力的时候,要保护相对弱小的群体。

男孩子也可以哭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是社会给予了男孩坚强、勇敢的标签,让有些男孩子习惯于把负面情绪藏起来,压抑在心底。事实上,作为父母,在给予儿子关爱的同时,也需要教给他一些处理自己情绪的技巧,让儿子知道,要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在亲密关系中可以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

要有一些才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男孩子要多阅读,多经历,才能丰富自己的阅历。这样在面对困难,处理事情的时候,才可以有更多的借鉴,不至于有失偏颇。才华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而是成长中的财富,它可以帮助男孩子活得更自在。

再来一点幽默

幽默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可以让男孩轻松面对挫折,可以让男孩交到更多的朋友,也可以让男孩的观点更容易被别人接受。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男孩危机”需要全社会反思》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新生开学需要做哪些调整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呼吁全社会提高关爱留守儿童演讲稿推荐(6篇) 演讲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平时需要我们进行关爱留守儿童的演讲时,离不开我们事先准备好的关于关爱留守儿童演讲稿。演讲是针对某一个事情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艺术,如何才能写好关爱留守儿童演讲稿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呼吁全社会提高关爱留守儿童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
    2022-09-22 阅读全文
  • “男孩危机”时代降临 ? 我们选班长会选一个群体中比较显眼、说话大胆的孩子。女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强,课堂上主动举手,而且执行力也不错,跟老师比较亲,所以女班长很多。 10月16日,一名男孩的家长向记者反映,自家的孩子总是当不上班...
    2021-07-20 阅读全文
  • 男孩危机其实是父亲的危机? 孙云晓老师在《今日男孩为什么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全面落后?》中阐述了男孩学业落后,从中小学向大学蔓延,而且男孩问题并不仅仅限于学业,男孩在体质、心理及社会适应的各个方面都面临更多的“麻烦”。最后结论定位...
    2021-03-25 阅读全文
  • 呼吁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语通用五十句 依托留守儿童社会干预项目,打造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品牌。~~估计你也喜欢这些句子吧?急您所急,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呼吁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语”,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2-07-09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男孩也需要梳头 我们班女孩子比较多,长头发的女孩子尤其多,有时午睡起床以后女孩子的辫子都散了,我便会为班里的这些女孩子梳梳头,但每当我给女孩子梳头的时候,总会有男孩子跑过来摸摸自己的头,笑一笑,有的男孩子还说:“老师...
    2021-05-08 阅读全文

演讲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平时需要我们进行关爱留守儿童的演讲时,离不开我们事先准备好的关于关爱留守儿童演讲稿。演讲是针对某一个事情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艺术,如何才能写好关爱留守儿童演讲稿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呼吁全社会提高关爱留守儿童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

2022-09-22 阅读全文

我们选班长会选一个群体中比较显眼、说话大胆的孩子。女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强,课堂上主动举手,而且执行力也不错,跟老师比较亲,所以女班长很多。 10月16日,一名男孩的家长向记者反映,自家的孩子总是当不上班...

2021-07-20 阅读全文

孙云晓老师在《今日男孩为什么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全面落后?》中阐述了男孩学业落后,从中小学向大学蔓延,而且男孩问题并不仅仅限于学业,男孩在体质、心理及社会适应的各个方面都面临更多的“麻烦”。最后结论定位...

2021-03-25 阅读全文

依托留守儿童社会干预项目,打造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品牌。~~估计你也喜欢这些句子吧?急您所急,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呼吁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语”,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2-07-09 阅读全文

我们班女孩子比较多,长头发的女孩子尤其多,有时午睡起床以后女孩子的辫子都散了,我便会为班里的这些女孩子梳梳头,但每当我给女孩子梳头的时候,总会有男孩子跑过来摸摸自己的头,笑一笑,有的男孩子还说:“老师...

2021-05-0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