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个案追踪:丁丁变了

发布时间:2021-06-02

幼儿个案分析。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案例:个案追踪:丁丁变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个案追踪

“老师!老师!你看我画了一个海底世界。”我开完会,刚进教室,丁丁就双手举着画向我跑过来。我用双手接过丁丁的画,迎着她兴奋而急切的眼光,对她说:“丁丁,你画的画真好看。原来海底有这么多不同种类的鱼。”丁丁带着灿烂的笑容说:“我还会画其它彩虹鱼啊。”看着她兴高采烈的样子,我欣喜地感到:丁丁终于变了。

每个班级都不免有几个令人心烦的孩子。在这里的主人公丁丁就是我们班的黄雅莉小朋友。以前丁丁是个很聪明的小女孩,就是十分胆小,总是默默无言。别人抢他的东西,她唯一的反应就是——看着别人拿,既不反抗,也不告诉老师。上课她总是呆呆地坐着,不举手,也不回答问题。就是参与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游戏时,也不见她奔跑、欢笑。无论做什么事情,她都是慢吞吞地,没有一点精神。画画、写字时,如果老师站在她旁边,她的手还在不停地颤抖。为了使她改变这种状况,我每时每刻都在寻找着可以表扬她的机会,努力寻找出身上的闪光点。wWw.yJs21.COm

在班上我把她的位置安排在那些比较好动的孩子旁边,让他们带动起丁丁的活跃性,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她主动说话的习惯。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多让丁丁回答问题。并对她说:你答得对极了,能大声再说一遍吗?让全班小朋友都来学习一下。她听了会很高兴的重复一遍,虽然声音还不够响亮,但是我觉得她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一次计算课中,我发现整一节课,她都在专心致志地操作胶条,添写五的组成分解。我把丁丁认真做作业的情况,当着他的面进行了表扬。虽然丁丁几乎无动于衷,但我相信,我终于可以开启这孩子心灵的闸门。果然隔了一个星期,我出了几道组成分解的题目,丁丁全部做对,而且写得很整齐,我把她的作业本给全班小朋友欣赏。她不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且小朋友都说要向丁丁学习,要跟丁丁玩。从此,她对做作业有了信心,就算是老师站在她旁边,她的手也不再颤抖。

渐渐地我和其他老师都觉得丁丁改变了很多。当别人抢她的东西时,她有了积极的反应:吃饭的速度也快起来,与老师和小朋友的话也多起来,声音也响起来,游戏时,会去找小伙伴,也会跑呀、叫呀……丁丁开始转变了。

从丁丁的身上,我们看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秀的品质,就看我们如何去发现、去挖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永远不能放弃,特别是像对丁丁这种个性的孩子,需要我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家教案例: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


家教案例: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攻击性行为是指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有意损害他人的行为。在幼儿园攻击性行为会时常发生,对于小朋友来说,产生攻击性行为主要是因为他们遭受到了困难自己却解决不了时,就变得焦虑起来;或者是因为小朋友们本身所有的性格,比如:有的小朋友比较任性、有的小朋友还处于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等。这时候幼儿就会采取打人、咬人、踢人、抢夺其他小朋友的东西、把东西扔在地上等攻击性行为,这不是一种亲社会行为,而是一种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是儿童问题行为极其严重的表现之一。

二、案例描述

轩轩小朋友,男孩,年龄班中班。轩轩生性活泼好动,比较任性,容易生气。他从小受爷爷奶奶的溺爱,在家就是一个“小少爷”,以自我为中心,爱表现自己。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

在区角活动时,老师是按组来请小朋友去选区角游戏的,坐的好的小朋友就先被请到去玩,每次等其他小组都选好之后,轩轩所在的那组才会被请去选区角活动,因为每次都是最后被请到,轩轩想玩的下棋区总是已经客满了,老师规定的人数满了就不能再进去玩,他就拿着自己的小椅子到下棋区对一个比较弱小的男孩说到:“我要玩下棋,你让开,你去玩别的。”说着,他又把棋都弄乱了。他见那个男孩还坐在椅子上不动,他就用手推了那个男孩,把他推倒在地上,于是小男孩就哭了。而轩轩就好像不关他的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跟其他小朋友下起棋来。

在排队洗手时,洗手池边已经有很多小朋友,轩轩就是硬挤进去,用力把两边的小朋友拉出来,嘴里说着:“我先,我先。”其他小朋友也不服气说:“是我们先到的你干吗插队,到后面去,不然我们告老师去。”接下来他们就开始争吵起来,你推我,我拉你。

做早操时间,轩轩就乱站,做操时踢到了前面小朋友的脚,对不起也不说一声,还偷偷的笑。排队回教室时和其他小朋友推来推去,把一个小朋友推在了台阶上,结果那个小朋友的腰肿起来了,几天不能来幼儿园只能躺在床上。

轩轩喜欢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一不小心就撞到其他小朋友,有时他是故意去碰碰小朋友,一天下来会招惹很多小朋友,教室里就听见小朋友:“老师,轩轩他打我;老师,轩轩抢我的玩具。”轩轩小朋友每天因为他的攻击性行为会被小朋友告状好几次,但他自己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三、案例分析

1、家长对幼儿的溺爱

轩轩的父母是生意人,他们忙于工作很少陪轩轩。轩轩一直以来都是由爷爷奶奶带着,而且他又是独生子,整个家庭都是围着他在转,爷爷奶奶对他是百依百顺,父母对他更是溺爱,他要买什么就去买什么,不管适不适合价格贵不贵,先满足他的需求再说,以此来弥补他们对轩轩的愧疚。从而使他知道了只要我喜欢的东西爸爸妈妈一定会帮我买来,正因为父母对他的宠爱和放纵,导致了轩轩为所欲为,稍有不如意就采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他心中不满的情绪。

2、家长对幼儿的期望过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一直灌输着家长。父母对孩子有这样的期望当然也是好的,有哪位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事业有成呢?但是他们往往会疏忽了孩子的感受,他们从小就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像轩轩小朋友的家长就对轩轩期望很高,有时放学回家就听见轩轩的奶奶在说:“我们家轩轩很乖的,很听话,明天还要去学跆拳道,下午要去学画画。”父母觉得这样对轩轩是好的,希望他能培养各种兴趣。在幼儿园的画画课上,我不看见轩轩会认真的画图,而是在玩蜡笔把好好的蜡笔都弄断,还要弄其他小朋友的,可见他对画画并不感兴趣。父母在不了解孩子的兴趣的情况下就给他报班,这等于是在逼他做不喜欢的事,给了他很大的压力,但他又不敢对父母说,这样长期下来压力就越来越大,他就会通过打人等一些攻击性行为来发泄心中的怒气。

3、电视的影响,模仿能力

伴随着电视传媒进入千家万户,幼儿在电视机面前的时间越来越多,电视对幼儿的影响不可忽视,现在很多的动画片都是带有打斗的行为,但孩子们并不懂,他们只是觉得这样打打闹闹很好玩,无形中就学习了一些不好的榜样。和同龄孩子一样,轩轩也特别迷恋奥特曼,好动的轩轩常常模仿其暴力行为手舞足蹈,嘴里还不断发出“嗬,哈”的声音,家长明明知道孩子的性格不适宜看这类带有武力的动画片,但孩子喜欢也没办法,为了满足孩子,就带着孩子去买奥特曼粘胶纸、VCD带子、图书、塑料奥特曼模型、卡片等。幼儿的模仿不仅仅来自电视,还存在于同伴之间,还有他所处的环境。让幼儿养成一个好习惯是很难的,但让他学一个坏习惯是很容易的,他一看就会。

4、缺少与同龄人的交往

轩轩一直被小朋友排斥,他不懂得怎样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技能。从小轩轩就很少去接触大自然,父母也没时间带他去逛逛超市,去公园玩玩,去亲戚家跑跑,平时都由爷爷奶奶带着,他们年纪大了,考虑到轩轩的安全问题,放学回家后就让他待在家里看电视,玩玩具,几乎是不让他出去的。他们限制了轩轩的自由,使他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也很少接触一些同龄的孩子,他的交往能力就会不断地下降,而他的攻击性行为更使得其他小朋友不愿接纳他,不愿和他成为好朋友,常常在教室里看到他独自一人坐在椅子上玩玩具。有时看到轩轩一个人我就走过去问他:“轩轩,你怎么一个人啊?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他低着头跟我说:“老师,不是我不想跟他们玩,是他们不让我跟他们一起玩,我只能一个人玩了。”看得出轩轩是很想和其他小朋友玩的,但由于他缺少与同龄人的交往,他不知道用怎样的方式才能使得其他小朋友喜欢他,接纳他。

四、指导策略

1、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长往往在听到老师说:“今天你家孩子把班里的小朋友打了。”回到家家长也不会向孩子了解情况,直接对孩子进行惩罚,指责或是打骂。这样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在无形中助长了孩子们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他们在家长身上学到了,做错事是可以通过打骂等行为来解决的。要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首先家长要以正确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在被告知轩轩打了小朋友之后,父母要向老师询问情况,了解事情的原因,不能因为他很难管教就用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要教会他正确解决冲突的办法和技能,引导与他人相处时要和气、有礼貌。双休日父母要尽可能的放下工作来陪轩轩,多带他出去感受大自然,比如:带他去游乐场,因为那里可以接触到很多的小朋友,能使他与同龄人交往的技能有所增长,还能培养他活泼开朗的性格。还可以去动物园,让他与小动物亲密接触,帮小动物们喂东西吃,激发他的爱。或者可以带他去同事、亲戚家适应不同的环境,接触不同的人。

2、家长要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

轩轩有强烈的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缺乏父母的关爱也是原因之一。平时他只感受到爷爷奶奶对他的爱,很少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轩轩内心的情感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要宣泄心中的不满,从而导致了他的攻击性行为。轩轩需要与父母交流的机会,父母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陪孩子,与他谈谈心里话,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问问他在幼儿园的生活快不快乐?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轩轩肯定很乐意说说幼儿园的事情。在进行一番交流之后,他内心的一些不良情绪也能得以释放,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父母也可以陪他一起看电视,去书店一起挑一些书,买回来一起看,看电视看书都是家长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快乐的。但父母也要注意到电视的内容,要避免与孩子看一些打斗有暴力行为的电视,挑选书籍也是一样,要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书,要有一定的教育价值,避免孩子模仿不良的行为。

3、通过各种游戏,让幼儿学会与同伴之间地交往

轩轩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技能不是很强,为使他与小朋友之间的同伴关系更好,老师可以通过安排一些游戏来改善同伴间的关系。建筑性游戏可以培养幼儿注意力集中程度、耐性与坚持性,轩轩可以参与到这类游戏中去,让他与其他几个小朋友共同完成一个作品,在这期间轩轩可能会想要放弃,老师可在一旁关注他、鼓励他坚持游戏,在作品快完成时,他常常会因为兴奋而无法控制自己,出现破坏性行为,老师要及时提醒孩子有意识地将攻击性行为加以约束和控制。或是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老师可以特定他来当一次警察、解放军,因为在小朋友的眼里,警察叔叔、解放军都是很勇敢的人,还喜欢帮助别人,而且他们很遵守规则。让轩轩扮演正面的角色还可以让他扮演被攻击的对象,让他体验被攻击的不愉快,痛苦的情绪,领悟到伤害别人的危害,学习理解别人。规则性游戏对攻击性行为幼儿的难度较大,他们常常因为破坏规则而遭到同伴的排斥,所以老师可以带幼儿先观察学习规则、掌握规则后再加入游戏。老师在让他参加游戏之前先跟他讲清楚游戏规则,再引导孩子参加下棋、夹弹子等有固定规则的游戏,帮助轩轩克服“自我中心”的意识,有效提高交往能力。

攻击性行为在当今社会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值得教师与家长去关注的,因为这关系到小孩今后各方面的发展。通过分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我认为老师与家长对他们进行教育时是要有好的态度、好的方法,不能盲目的去批评或是打骂,这样反而让幼儿产生一种逆反的心理,从而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案例中的轩轩通过老师与家长的教育,他的攻击性行为逐渐地在减少,与小朋友的交往能力在不断地提高,他在不断地努力。所以,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老师要更有耐心,同时家长也不可忽视,要做到家园合作,共同改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一个案例教您如果孩子不自信应该这样应对


小A来工作室之前,舒馨已从小A妈妈那里大致了解小A的情况: 小A目前六年级在读,但是自信心很不足,妈妈举例最近一次有个活动,老师让同学们一起登台展现自己, 孩子们都在争先恐后的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着自己,小A在舞台的一边使劲的揉搓衣服下角,完全不知所错。跟小A妈妈详细了解得知小A在小时候的表现相对外向,是上学后逐步发生了变化,从这舒馨大致可以判断小A舞台上的表现不是孩子先天气质类型的因素所导致.小A对学习的态度也是很不在乎, 每天放学回家都不知道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 在家长的催促下才去打电话问要好的同学作业的内容. 课堂表现就更不用说了.

第一次见到小A, 孩子看起来很温顺,带着小黑框眼镜,头发柔柔顺顺的,是那种韩范小少年的样子.在妈妈的引导下很有礼貌的跟舒馨打了招呼,然后略带拘谨的坐在沙发上,双手叠在一起,很显然,孩子比较紧张.妈妈回避后,舒馨开始正式疏导, 从孩子的业余爱好话题开始,孩子慢慢的打开了话匣子. 整个人的状态也开始越来越松.随后做了催眠测试,并做了第一次自信心建设的催眠.结束孩子表示很舒服,脸上有了微笑。

第二次见面,孩子拘谨的状态已经有了变化,了解到孩子这些年来因为在学校对待学习的态度问题等经常遭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跟孩子探讨了关于批评的话题,以及怎样面对批评. 孩子谈了自己特别喜欢足球,不喜欢上课学习,就喜欢踢足球. 催眠后对孩子的自信心建设强化, 放松用了孩子最喜欢的踢足球的场景,对孩子喜欢踢足球给与肯定,但同时把学习的位置给孩子做了一个客观的分析.

这次之后,孩子妈妈反映孩子去参加英语课时主动找老师要求当一个活动的主持人,孩子的这个举动把妈妈吓了一跳,舒馨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催眠后孩子这么快就启动这种强大的内在资源也是让舒馨有点吃惊. 这让舒馨更加相信每个人特别是孩子内在资源真的很多很多,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被内外环境的因素给压抑住了.

第三次孩子主动提起同学交往方面的困惑,因为孩子步入青春期了,男女同学的交往是需要做些引导的,舒馨对情感萌芽及每个人的人生历程给孩子做了引导. 孩子又提起自己学语文遇到的困难:背诵太困难.这次催眠给孩子做了语文学习的一些全脑应用的方法并采用了借力法,借力全班他认为语文最好的那位同学的状态.

第四次孩子兴奋的跟舒馨反映语文老师表扬自己了,自己现在背诵东西用了舒馨教他的方法有趣了很多,也很快就可以背下来了. 孩子这么多年累积的需要鼓励的心理需求正在被很好的满足着,最近因为他的学习态度的变化各科老师和家长都在不断的表扬鼓励他,这也是对孩子积极行为的一种很好强化,孩子越来越自信。

第五次是小A自己来的,并且在以后的咨询中孩子都是自己坐公交车来的,这也是小A的一个进步。这次孩子针对作业说出了自己的困惑,特别是数学,遇到不会的真的很烦.不想做了.舒馨表示理解并接纳孩子的苦恼,毕竟数学是一门前后比较连贯的学科,他的基础需要去补足.在催眠状态下对孩子的作业角色做了疏导,对孩子那种面对不会问题的挫败感也做了引导.

结束后让孩子拿出数学课本(提前跟孩子母亲有过沟通,让他带着书),让孩子认识到数学题调皮的个性,有时就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同一个知识点会变化不同的形式让你去做,孩子很认可这种说法.

第六次 孩子很开心的跟舒馨交流着他最近的变化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 同时主动说了些自己学英语的困惑,舒馨从心理学的角度给予了指导. 孩子开始自己主动关心自己各科的学习了, 这也让舒馨比较欣慰,孩子整个的内在能量流动起来了. 这次催眠继续作自信心建设的步骤,同时对英语的场景做了引导.

第七次 孩子这次还是主动询问学习方面的问题,这次催眠再次做了自信心建设的强化,针对孩子说的学习问题和做作业问题借着遗忘曲线的讲解,给孩子做了引导.

第八次 舒馨觉得该是探究下孩子性格变化的问题了.简单跟孩子沟通了最近一周的情况,孩子很高兴得跟舒馨分享他的变化后开始催眠,催眠状态下给孩子做了意向场景,,孩子说了一年级的时候有段时间父母外出工作不在这个城市, 因为太想爸爸妈妈了,他每晚都在自己被窝偷偷哭的场景,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五年了,孩子在催眠状态下完全回到了七八岁小孩的状态,眼泪再次流出来,舒馨给做了深层的处理.最后借用孩子的内在资源,最后在这个场景下孩子跟自己做了对话和疏导.这次结束,孩子的状态更加的轻松.

第九次 这次小A主动提到了遇到的一个小困惑,在英语辅导课上遇到了几个高年级的同学,所以抢答问题时,自己之前的自信又有点不足了。这个很正常,我们成人也是一样,一旦面对实力明显比自己强劲的对手,或者权威人物,都会有露怯的情绪出来.催眠状态下重新给孩子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认识,引导孩子发挥好自己,以及对别人优秀地方的看待方式。

后来做效果追踪,孩子妈妈反映他没想到孩子会主动跟舒馨提这件事,并说效果很好.说上英语课回来就跟父母说老师表扬了自己. 可以说孩子之前所缺少的心理营养这段时间周围不同的人在给孩子补充着. 孩子的自信心建设算是基本完成了。

第十次 孩子提到学习目前没什么大的障碍,觉得自己胆子也变大了, 就是考试之前还会紧张. 关于紧张跟孩子做了一番沟通,让孩子对紧张有了客观的认识,. 催眠状态下最后一次自信心建设,临结束考试的场景采用了借力法给孩子做了疏导.

十次咨询,舒馨都保持着跟孩子父母的密切沟通(孩子需要保密的内容除外),并对父母跟孩子的相处作出大量的指导,很幸运孩子父母都很开通,而且因为孩子实实在的在变化着都特别配合指导, 因为舒馨知道亲子关系的改善才是孩子这些改变能够长久保持下去的重要因素. 十次结束小A已然有了很大变化,成为了一个略带调皮、自信而又灿烂的小少年。

五个月之后舒馨再次联系到小A妈妈做了一个效果追踪,效果仍然不错,祝福小A有个美好的未来。小A的父母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也是值得很多父母学习的. 有的孩子的家长沟通起来会费劲很多, 有的直截了当:我找你是管我孩子的,不要分析我的问题, 舒馨只好耐心的多次给与指导和说明. 亲子关系的问题还是要多多普及和分享! 既然我们做了父母就要保持学习的心态,至少要试着做个懂孩子的父母。

祝福所有的家长和孩子能有一个很好的亲子关系,如果孩子有些问题实在超出家长的处理范围,不知如何应对,就寻求专业帮助吧,舒馨就在这里。

亲子关系:个案精选


问:我带女儿来上课,不过我发现女儿不上课,就打游戏

不过我妈妈说我管我女儿的方式会害来她

安裘密:你有真我吗?

学员:有啊!

安裘密:你确定吗?

学员:我确定

安裘密:你的真我在引导你

你的女儿有真我吗?

学员:有

安裘密:可是你好像认为你这个妈妈

是女儿的真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我

你们还认为你要对其他人负责任!

你女儿她有自己的真我

告诉你女儿:我要做让我自己开心的事情

你做任何让你开心的事情

你女儿她完全控制你

和你女儿说:

我去上课,你想做就做

不想做就不做

你允许他们的真我引领他们

你就是个好妈妈!

爱一个人你就让她自由

所有人经历的都是她想要体验的

你认为她有问题

她不这么认为

她经历的都是她想要体验的

你持续想着她应该不这样

真相上,她是完美的

她现在表现的就是她应该表现的

你持续对她的表现很生气

你只要别看她,去看鲜花

别担心她,她有她的真我

学员:她好了我就好

她永远不会好

她不会成为你想成为的样子

她只会成为她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你想改变他,所以你很不开心

那她爸爸呢?

学员:她爸爸不管她

你想她好,还是持续生病呢!

她有她自己的生活

为什么你想过她的生活

她生病的原因就是你!

你必须和她爸爸一样

放下她

她在控制你,她就想被人担心

放下她,给她一些钱

让她开始自己的生活!

你自己不开心

你还试图帮助你的孩子

中国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


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老一辈的总是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带,老师们也觉得他们教的孩子一届不如一届。那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老一辈的总是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带,老师们也觉得他们教的孩子一届不如一届。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从80年代开始,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现在面对的教育对象是90后和00后,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也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辈人。

其实孩子们也有很多苦恼,只是我们没有深入了解。时代在变,老师和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也应该转变,下面这篇文章作者深入地探讨了90和00后这一辈人的成长轨迹,以及心理状态。

正如教育家怀特所言:“教育不是为了教人谋生,而是教人创造生活。”

希望各位老师和家长在看完之后,能跟上孩子的脚步,一起共同进步。

现如今的家庭教育之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我们的教育有太多的悖论和问题需要面对。

各位父母,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了解现在的孩子吗?

我在这个问题上很有发言权,因为近20年来,我大概接触了8000个家庭案例。

当今的孩子是怎么回事?当今的孩子是什么人?我们要从本质上来把握。假如我们不能从本质上来把握,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都不会在点子上。

从1993年以后孩子们就开始不一样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是1993年中国取缔了粮票,这件事情年纪大的是不是还记得?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里面,取缔了粮票意味着什么?我们吃饭不愁了。

当一个民族吃饭不愁,尤其是到我们这样的民族吃饭不愁的时候,我们会愁什么呢?我们的需要开始变得不一样了,人对人的需要不一样了,家长对孩子的需要不一样了,社会对人的需要不一样,人对社会的需要不一样了。

我们来看1993年以后的人的基本特征,首先,他们都是独套公寓里的独子。

独套公寓里的独子有什么样的人生感受呢?你可以去试试,到春天的时候,买一只刚刚生出来的小鸡,养着它,给它好吃好喝,你看看是不是两个礼拜以后小鸡就死掉了,因为小鸡也会孤独。现在的孩子带着天生的孤独感来到这个世界。那么孤独会有哪些麻烦?

一,人一孤独,无端伤感,莫名其妙流眼泪;二,人一孤独,思考力就变得非常强,所以麻烦就来了,既不思考吃,又不思考穿,他就过早地思考了一个终极问题,最高哲学问题,“我存在有什么意义?”

我们现在的孩子,连四岁的孩子就会在那里发呆了,你不知道他小脑袋里想什么。一旦人有这种问题,痛苦就伴随着他了。所以我们教育面对的问题是我们得知道自己的子女是什么人,才可以有方向。

第一、当今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

回想我们小时候,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很难投入过多的关注在某一个孩子身上。但是现在的孩子是什么样?上海这样的城市里,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六个人围着他,这六个人会把最好的付出给他。

那么六个人爱一个孩子,你能体会到这个孩子的感受吗?你知道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吗?他内心里面的苦闷你知道吗?

其实人都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他就要报恩。我看到一个四岁的孩子跟奶奶说,奶奶,我长大后赚钱给你用,是因为他觉得奶奶对他太好了。

可是等到十几岁他就搞清楚了,他报不了这个恩,为什么?因为这些大人又不会要他的钱来回报,他们要的是孩子去读名牌大学。可名牌大学在中国就这么几所,凭什么就你们家孩子去呢?

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三的学生来找我咨询,他们所有的症状都是一样的:到了高三不投入学习,整天看手机,整天看小说。你问他想不想考大学?他回答,想,还要考好的。那为什么不投入呢?因为他们焦虑不堪。

我只要说一句话他们就会淌眼泪,我说:“你可能考不到你觉得理想的大学,然后你会觉得实在对不起你的家长,他们对你太好了,是不是?”

孩子们一听眼泪就淌下来。孩子们太可怜了。

我跟这些孩子说:“谁告诉你,你家长的幸福要你来负责任?孩子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对另外一个人的幸福负责任。比如说两个人谈恋爱,一个男的对女的说‘嫁给我吧,我会给你一生一世的幸福’,结果没有三天就吵翻天了。孩子们,你记住,幸福是自己的主观人生体验。”

有一个妈妈,她培育了一个博士儿子,这个博士后来做了外交官,谁都羡慕这个妈妈,但是我们看她在干吗?天天在吃抗抑郁症的药。还有一个妈妈,她的儿子只不过是个普通工人,但是我们看到这个妈妈天天在乐呵呵地搓麻将。

所以,幸福不是别人能给的,而是自己的主观体验。父母们要告诉孩子不要背这个包袱,轻装往前走,这个才是给孩子正能量。

我讲一句贴心的话,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你要记住,不是他要来的,如果他要选择未必会选你,你是单向选择。我跟我儿子经常说的话是,“儿子,咱们母子一场,彼此不要嫌弃,你不嫌我,我不嫌你。”

孩子没有这种重担,他才能轻装往前走,他才不会有考试焦虑。现在咱们国家有多少学生因为在临考前焦虑不堪,学习成绩才没有达到应该有的目标呀!

我们能看到现在的孩子有空前的学业压力,这只是显性的,而隐性的东西是孩子们整天跟焦虑高危人群在一起,这些人是孩子的父母、老师。

你想想看,如果孩子在学校、在家里都要面对一群焦虑的人,人人对孩子拉橡皮筋,老师在学校里不停强调考试、学习;孩子回到家,家长也在强调考试、学习,那孩子可能就完了。跟焦虑的人在一起,会疲惫不堪,我们孩子所遇到的压力是全世界没有的。

美国的学校不应试吗?也应试的,人家的学习任务也很重,可是人家的老师和家长不是我们这样的内心世界,我们(父母)自己太脆弱、不够强大。

第二、当今的孩子对话语权要求很高

现在孩子的第二个特征是对话语权要求非常高。这绝对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在中国几千年来是没有的。我有时候在思考,独生子女政策虽然有很多弊端,但是它会推动民主进程。为什么呢?

首先,人的环境不一样。我们小时候被教育成“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我们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

现在孩子的生活是这样的,他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直接跟大人对话,为什么你说话我不可以说话呢?

反过来看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者,还是秉承老一套。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中学生被老师教育的时候,老师在训他,这个中学生就这样子,“你讲好了。差不多了讲好了吧?我可以进教室了吧?”他根本不会听你讲的。为什么?

因为你不了解他话语权要求很高,你没有给他平等的对话。

这也就是我们职场上马上要面对的93年以后的人。曾经有个老总找我,说他有一个名牌大学的实习生,这个实习生在开会的时候负责做记录,会上老总发完言,实习生说:“我也来讲”,老总说:“怎么轮到你讲?”他说:“我为什么不可以讲?我也了解啊!”于是这个老总就看不懂了。

我跟他说,你要看懂他们话语权要求很高,如果你不让他有话语的可能性,他就到网上去说,你堵不住他的。

所以各位,你想想看,有这种平等话语权要求的民族,它怎么不是进步的呢?这是对我们几千年文化的一种挑战,你要面对的是我们的文化怎么来衔接,只有把它衔接好了以后,孩子才能够平稳地过渡,而不受到他前代人的压制,这是我们所遇到的问题。

第三、当今的孩子知识面宽广

各位在座的老师你不要生气,现在的孩子他未必是要到你这里来接受知识的,好多课都有光盘,他可以买来光盘自己看,而且都是名师讲的。现在的老师没有权威性,不像我们小时候,家里如果没有一本书,老师就是万宝全书,现在没有这样的老师。你也别指望你做这样的老师,或者说你可能得不到这样老师的感受。

老师不理解这点就会打击学生,就否定现在的学生不如过去的学生。其实这就是时代的特征,跟不上的话,那是老师的问题。

在上海,有的孩子读初中的时候,已经走过半个地球了。老师在教室里面讲加拿大,学生说,“我在加拿大待过很长时间,老师你去过没有?”那么各位,这个书怎么教?我讲的都是非常实际的东西,教育要针对这些问题才能对未来的学生有用。

第四、当今的孩子都很善良

我们所有的1993年以后孩子的父母都会说他的孩子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有一点,孩子是非常善良的。这就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理由如下:你在马路上,但凡看到一个乞丐,小孩子的脚步就有点迈不开了,他会拖住他妈妈尽量慢一点,实际上他想让他的妈妈捐点钱给这个乞丐。

小孩子很善良,原因是他有爱,他是浸润在爱当中长大的,他是在一个物质丰厚的时代里长大的,这样的人他一定善良,一定有爱心。

爱心不是空穴来风,爱心是有条件的。现在的孩子具备了基础条件,所以他有同情心,他同情弱者,他爱别人。所以他的道德判断水平要比我们这代人高多了。

因为不同的身世,两代人的道德水准是不同的。所以我觉得非常有信心,后面的年轻人他们会越来越好,这一代孩子是有希望的。我们做家长的绝对不要辜负了他们,他们都是好孩子。

第五、当今都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

当今都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也是教育的结果。

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一切现实事务都被替代了,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而我们的学校也没有提供给孩子处理事务的可能性,除了学习和补课没有其他活动。

孩子在现代化的电脑世界里生活,现实感很弱。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这就是他们的特征。

比如说现在的中学生都在玩“手办”,人数大概比例是1/4。什么叫手办?“手办”就是以日本动漫为模板所制作的那些玩偶。他一个人跟这些玩偶在玩,有的时候玩偶还带一些色情,一个男孩子玩到他会爱上这个玩偶,然后就会在虚拟世界里捣鼓真实感。

他们在网上交流,似乎这个玩偶是一个活人一样,最后他反而在真实世界里有虚拟感。两个人在网上聊好了以后准备见面,坐在一起,居然没有话,结果说,“我们网上去说吧,再见。”就到网上去说了。

有一个场景,有几个四、五岁的孩子,他们在一间没有大人的房间里。如果我们以常识来看,这个房间一定翻天了,地上都是水,弄得一塌糊涂。但现实是,这个房间门一打开,鸦雀无声,每个小孩都很安静,比老人院还宁静。

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他们“一不怕死,二就怕苦”。

你跟孩子说不好好学习,将来会过什么什么苦日子,他会跟你说,“不可能的,如果到那天我会去死的。”人家连死都不怕还会怕什么?让我们怎么教育?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德育校长,如果有,请思考一下:我们现在中小学的德育活动应该做什么?

因为孩子们现实感很弱,学校应该提供这种帮助,模拟法庭,模拟超市,模拟社区……去搞这些东西。

有一个高中生跟我说,学校请来一个老掉牙的战争年代的老军人跟他们说,“我们战争年代如此艰苦,你们这些人到现在满脑子资产阶级思想,天天想着穿名牌。”那个高中生说,“老爷爷,你们革命不是为了我们穿名牌,是为了什么呀?”

所以我们的德育教育真该动动脑筋了。孩子缺什么?你要给他什么?

德育教育是育人,不是灌输某些东西,你要把他育成一个健康的人,不然一个没有现实感的人,到后来他的人格会有问题的。

曾经有一次有个重点中学高中的学生,她带了一个手机给我们看,她说,“老师,我们在玩这个东西”,我一看吓一跳。

玩什么?一人割自己一刀,很好玩吗?这种行为我们怎么理解?这就是现实感缺乏的表现,他必须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真实的存在。

可惜,我们教育者全然不知。我们只知道他的成绩上去了还是下去了,而成绩下来有太多的因素。

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的孩子,这些都是他的内心的一些痛苦点。

个案分析:部分幼儿入园适应困难


一、问题的提出幼儿进入幼儿园,开始第一次接触集体生活,当他面对全新的环境时,使他产生了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并在人际适应,环境认同等方面产生新的认识。幼儿期是形成的社会态度、社会行为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一时期的幼儿能顺利适应新的环境,将有助于幼儿增强自信心,发展自笔者意识,建立良好的情绪情感和道德品质。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上看,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决定了幼儿的适应水平。新入园的"小小班"幼儿因为年龄小,平均年龄都在2-3岁之间,身体机能的发育还不完善,特别是大脑神经中枢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而使得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适应能力都比较差。在入园适应期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入园适应问题。从个体的适应上看,人们日益重视在转折期中个体的适应进程对其今后的影响,强调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在个体与环境关系的变化中理解个体的发展。在影响个体转折期适应的诸多因素中,社会支持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境资源,在个体适应中占到重要位置。在已有的研究中指出,在进入新环境的转折期中,个体的社会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个体在转折期中的适应进程。入园适应困难的幼儿在行为态度上的主要表现为抵触、回避和拒绝与教师、同伴亲近,且常独自游戏,在较长时间内不习惯且难以遵守集体生活的基本规则,游离于活动之外;不会或不愿自己独立完成基本的自笔者料理工作;情绪上常处于紧张、焦虑、不安、过分沮丧及哭闹状态,入园后与家人分离时大哭大闹,且入园抵触情绪强烈。而入园适应良好的幼儿在行为态度上的主要表现为,能接受老师和新伙伴的亲近,愿意和老师同伴一起游戏,能与老师同伴学习和简单交谈;能在较短时间内习惯并遵守集体生活的初步规范,乐意参加集体活动;能够学着独立完成进餐,如厕,睡眠,穿脱衣服等基本的个人自笔者料理;能常处于平静,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上,喜欢上幼儿园。YY是小班的一个小朋友,他新入园后的长达半年的种种表现如来园长时间的哭闹,不说话,生活自理能力差,常常往教室外跑。这引起了笔者对他的入园适应问题的关注。本文以观察、访谈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笔者从个案的语言发展迟缓,家庭教养方式和幼儿园的社会支持系统这三个方面分析出现入园适应困难的成因。笔者在关注着这个幼儿入园适应期的全过程之余,开始对他的入园适应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发生在这一个个案身上的入园适应问题的相关因素的描述与分析,试图分析其入园适应困难的原因。本文关注的是:是什么原因造成了YY的入园适应困难。二、关键概念的界定(一)入园适应困难适应有困难儿童与同龄儿童相比,他们常在家庭、学校或其他的公众场合表现出不能适应,产生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自六十年代起,香港的学者[1]便采用上述定义描述适应困难儿童。也有学者认为入园适应困难是指,年幼的孩子突然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亲人来到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会出现情绪的不稳定,如哭闹、不吃饭、不睡觉、跟人,或沉默不语。已有研究中对于"入园适应困难"无明确的界定。笔者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对"入园适应困难"进行界定。笔者认为,幼儿在新进入幼儿园环境后,表现出不能适应,产生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的现象,且持续时间为两周以上,则称为入园适应困难(二)语言发展迟缓言语迟滞(delayedspeech),儿童在学习和掌握语言的进程中,由于发育迟缓或心理--生理失调而造成言语的发生,发展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其原因有:言语器官损伤,智力有缺陷,体质虚弱,长期患病,缺乏语言环境等。研究表明,言语发育迟缓的儿童,通常伴有肌肉协调欠佳,运动能力发展迟缓,健康状况不良,常患呼吸器官疾病,两手并用,内分泌失调等。[3]在本文的研究中语言发展迟缓就是以言语迟滞作为名词界定,笔者认为在本研究中他们表达了同一个意思。(三)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既包含环境因素,又包含个体内在的认知因素,直接反映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是由儿童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支持者),以及儿童与这些支持者之间的交往活动所构成的系统。[4]笔者认为幼儿园社会支持系统是在幼儿园范围内以个体(被支持者)为中心,个体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支持者),以及个体与这些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支持性的活动)所构成的系统。

家长,请放手吧(中班小朋友个案)


从小班起,我们班的异异小朋友由于体质差,三天两头地感冒、咳嗽,所以她一直受到了老师们的特别“保护”。本学期,这孩子的出勤率还算蛮高的,家长和老师都很替她高兴。虽然,这孩子在大多数方面都表现得不错,可是,我们发现,异异小朋友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在小班时,其实我就发现了这一点,每次来园插晨检牌时,她总是以一种不肯定的语气问爷爷:“爷爷,这个是我的吗?”爷爷用他的老花眼仔细一看说是后,她才会安心地插牌子。到了中班后,老师又重新让孩子们认了自己的晨检牌位,可是,异异至今每天来园时还会向小班时一样的语气问她外婆。有时

,我让她自己想一想、找一找,可是多次是插错的。而她外婆怕孩子出洋相,于是急冲冲地告诉孩子其正确的地方。而老师只能说下次可别忘记噢!

对于班里每人一个小壁橱也是一样,好几次让她把自己的蜡笔拿出来画画时,她总是找不到,老师多次教她记壁橱的捷径方法。但是最后还是异异妈妈想了一个办法,让她在壁橱上做了标记后,以后才找到自己的壁橱。在一日活动中,像类似的小事还真得挺多的。

面对这样一个平时不怎么犯错误的孩子,老师肯定很少机会去批评她。而由于孩子体质弱,她不生病就已经是最大的喜事了,回家后受到得更是家人的百般呵护。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出现以上的这种现象,也是在所难免的。可是,我觉得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自理能力方面肯定是弱于别人的,那么如何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呢?我个人认为,首先孩子得摆脱对别人的依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幼儿在一开始适应变化的环境时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学会解决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困难的能力是必须的,幼儿的成长需要老师、家长的关怀和指导,但老师、家长不可能始终地跟随在孩子的周围,替她去生活,也不可能事事处处得到长辈的保护。因此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摆脱对别人的依赖是非常重要的。

异异小朋友由于体弱,大家都不敢让她“劳动”,生怕孩子累了又会犯病,其实让孩子在劳动中获得本领,间接也就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而劳动的机会又是时时处处都有,关键所在是家长是否愿意放手。特别作为家长的,平时就应该有计划地安排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和劳动。千万莫让孩子成为温室之花。因为孩子最终要长大,要离开父母,走向社会,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所以要尽早培养和锻炼她安顿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喜欢《案例:个案追踪:丁丁变了》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个案分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个案追踪:表扬和奖励 这一学期马上就要过去了,王晨羲小朋友在经过这一学期和我们老师的“斗智斗勇”中终于慢慢地培养了良好的睡眠习惯,在这一过程中,他从一开始的不肯入睡到现在在老师的陪伴下能慢慢的睡着,这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而...
    2020-04-16 阅读全文
  • 案例:小淘气变了 黄在中班时是我班有名的“淘气鬼”,连家长都怀疑他是否得了“多动症”做什么事总静不下心来,缺乏坚持性。 新学期开始后,我们根据孩子的要求进行了“恐龙”的主题活动,黄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让妈妈为了买了...
    2021-05-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记录:用心呵护 个案观察:美术课开始了,今天的活动内容是《画画我自己》,孩子们讨论完自己的特征之后都开始画起来了,希望他们能画出一个最漂亮的自己,我也在一旁巡视着孩子们。我看到大多数孩子们都开始认真的画了,张晨阳抓着...
    2021-05-18 阅读全文
  • 案例:科科变了 科科,是我班一个毫不起眼的男孩子,平时不声不响,很少与老师、同伴交流;各项活动中,从不举手发言;在同伴心目中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这几天,我们的科科玮变了,不但在活动中能主动举手发言,而且,性格...
    2021-05-27 阅读全文
  • 案例:个案记录 情况分析: 沈祎小朋友性格比较孤僻、任性,和小朋友交往相处不是很融洽;很少参加集体的体育活动,动作发展很不协调,对活动项目和有点难度的动作表现出畏惧和胆怯、缺乏自信。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孩子是早产儿,...
    2021-05-10 阅读全文

这一学期马上就要过去了,王晨羲小朋友在经过这一学期和我们老师的“斗智斗勇”中终于慢慢地培养了良好的睡眠习惯,在这一过程中,他从一开始的不肯入睡到现在在老师的陪伴下能慢慢的睡着,这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而...

2020-04-16 阅读全文

黄在中班时是我班有名的“淘气鬼”,连家长都怀疑他是否得了“多动症”做什么事总静不下心来,缺乏坚持性。 新学期开始后,我们根据孩子的要求进行了“恐龙”的主题活动,黄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让妈妈为了买了...

2021-05-12 阅读全文

个案观察:美术课开始了,今天的活动内容是《画画我自己》,孩子们讨论完自己的特征之后都开始画起来了,希望他们能画出一个最漂亮的自己,我也在一旁巡视着孩子们。我看到大多数孩子们都开始认真的画了,张晨阳抓着...

2021-05-18 阅读全文

科科,是我班一个毫不起眼的男孩子,平时不声不响,很少与老师、同伴交流;各项活动中,从不举手发言;在同伴心目中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这几天,我们的科科玮变了,不但在活动中能主动举手发言,而且,性格...

2021-05-27 阅读全文

情况分析: 沈祎小朋友性格比较孤僻、任性,和小朋友交往相处不是很融洽;很少参加集体的体育活动,动作发展很不协调,对活动项目和有点难度的动作表现出畏惧和胆怯、缺乏自信。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孩子是早产儿,...

2021-05-1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