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小剪刀大世界

发布时间:2021-05-22

幼儿园以大带小活动方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幼儿园教师的平时工作生活中,会经常需要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的定义范围较大,可指代生产资料。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内容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案例:小剪刀大世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马上要到了,心宇给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带来了小礼物,我特别神秘的和小朋友一起打开了礼物。啊,原来是剪纸,“真漂亮呀!”孩子们不约而同的赞美起来,亮亮说:“这是窗花,我奶奶家也有。”毛毛说:“我奶奶家窗户上贴了好多,都是我奶奶自己剪的。”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起来,最后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我们把心宇送的窗花贴到了我们班的玻璃上。孩子们从此对剪纸热衷起来,有的带来奶奶剪的窗花,有的拿来妈妈买的窗花,有的带来剪纸的集邮册。各种各样的剪纸艺术品纷纷云集到班里,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渐渐发觉小剪刀真是神奇,在我们人类的手中变化出无穷无尽的剪纸世界,剪纸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渐渐激发起孩子们强烈的剪纸欲望,于是我们的“小剪刀大智慧”活动开始了。

目标:1、能够自由使用剪刀,体验自己亲手剪东西的成功感。

2、在剪的过程中,激发孩子对感知各种材料的主动探索欲望。

3、能够把自己的发现大胆向小朋友表述出来。

4、牢记用剪常规。

5、能创造自己的记录方法,初步体验统计过程。

准备:剪刀,各种废旧物(易拉罐、报纸、牛皮纸、皱纹纸、布条、塑料包装袋等。)

过程:

一,(制造情境)和孩子们一起制定用剪常规。

我把小剪刀拿到孩子们面前的时候,孩子们聪明的猜到要剪纸了,因为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偶尔也进行过剪纸活动,但是今天的兴趣显然比以前要更浓,他们个个都迫不及待得想拿到小剪刀,晨晨和巍巍的小手已经伸向小剪刀了,“不能抢,剪刀会扎伤你们的。”亮亮大声制止了他们的动作。“亮亮说得很对,我们剪纸时一定要记住不能抢剪刀。”我说。“还不能用剪刀对着别人。”“也不能拿着剪刀乱跑。”“剪刀尖儿要冲上。”看到我对亮亮的肯定,孩子们纷纷发表了自己对用剪刀的安全看法。我们一起制定了用剪常规。

二,引导幼儿尝试剪不同材料的废旧物,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知道怎样安全用剪刀后,孩子们开始动手剪了。亮亮正在剪易拉罐,脸上的表情很难看,“这个罐子怎么这么难剪,怎么剪也剪不动。”“我帮你剪剪试试,我力气大。”冬冬拿过亮亮手中的罐子使劲一剪还真剪动了。我告诉亮亮去剪剪别的东西试试看,果然,没费多大力气就把布条剪碎了。亮亮自言自语地说:“布条是软的就容易剪。”同时,我向孩子们表扬了冬冬的助人行为。

三,大胆讲述自己探索后的经验。

我请孩子们一一到前面来讲述自己的经验,经过感知孩子们多多少少都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孩子们不仅剪得高兴,还懂得了互相帮助,探索到软的东西容易剪,硬的东西难剪。在收拾垃圾的时候,好几个小朋友帮助值日生一起收垃圾,发扬了助人为乐的精神。

活动延伸:

幼儿园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我把探索活动让孩子带到了家中,让孩子们找一找家中可以剪的东西,并请他们把难剪得容易剪的分别记录下来。

剪钱事件:

孩子们都把在家中的记录拿回来了,有的把所剪物品取下一点直接粘在纸上了,左边放容易剪的,右边放难剪的;有的把剪的物品用画画的方法记录在纸上了;有的把剪的物品直接带来贴上小标记,笑脸代表容易剪的,哭脸代表难剪的。孩子们不仅尝试了探索过程,还开动脑筋创造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记录方法。

在拿回来的众多记录中,我发现微微把一元钱给剪了,还贴在了容易剪的一栏里。我叫过微微:“你剪得这是什么呀?”微微说:“这是钱,在我家抽屉里找的,它缺了一半,奶奶说没用了,我就剪了。”噢,原来是这么回事。活动的时候我拿着微微的记录让小朋友看,孩子们对剪钱的做法一致认为不对,损坏钱币是违法的行为。但知道她剪钱的真相后,大家也没有责备她,而且还为这事想了个好办法:在碰到被损坏的钱币要把它粘好。

点评:活动的生成由孩子中来,孩子会很感兴趣,这样能大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大班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很强,在活动中应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适时适度引导孩子,把握细小的教育契机。孩子们喜欢被老师关注,及时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会对全体幼儿有教育意义。多问一问为什么,有助于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理解孩子的想法、做法。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案例:孩子的绘画世界


一、案例背景:

在幼小的孩子的心中,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会把自已想做的,想说的,甚至有可能是说不出来的做不到的事情,统统通过绘画表现出来。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绘画技术的提高,我发现最近孩子在绘画过程中总喜欢创造出各种奇形怪状的事物,而且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二:案例描述(一)

在一次临摹活动中,我出示了一张小蜗牛的范画,仔细地讲解完蜗牛的绘画方法后,我请幼儿动手也来画画小蜗牛,并要求幼儿在画面上添画背景来构建作品的情节。幼儿都开始按照老师的要求作画了,在指导过程中我发现科科并没有按照我的指示在做,而是将整张画面涂成了绿色,一开始,我看了很不解,还用指责的语气说:“科科,你这是做什么?你的小蜗牛呢?”“老师,你别急,你看,我的小蜗牛都躲到草丛里面去了。”“为什么小蜗牛要躲到草丛里去呀?”科科的想法引起了我的好奇习,我接着他的回答继续询问他。“因为小朋友们老是要去抓小它,我叫它躲起来。”想不到科科的回答尽如此简单,但却是来他的生活经验。

案例描述(二)

在一次离园活动时,按照孩子们的意愿我分给他们白纸让他们自由想象作画,在绘画中,小榆将天空中的太阳涂成了绿色,当时我也不是十分地在意,便随口地问了她一句:“小榆,你好像用错颜色了,太阳怎么是绿色的呢?”问完了这个问题,我马上觉得自已好无知,太阳为什么一定要红色,大阳光里本来就是有绿色的呀。没想到小榆的回答更让我觉得惊奇,她说:“妈妈每天去上班太热了,我画个绿太阳妈妈就不会晒得热死了。”

二、案例分析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孩子的眼里绘画世界和现实世界是同一回事,他们可以让自已生活到虚拟的世界中,也可以让虚拟世界中的美好事物满足自已的需要,而且孩子在绘画时把自已对事物的看法,自已的情感都融入到了作品里面。

案例一中的科科,虽然没像其他孩子一样听话来画蜗牛,但是他有的是自已的思想,他能够联系生活中小朋友们经常捉小蜗牛的情形,替小蜗牛感到担心,他用自已的方式帮助小蜗牛,画一片绿草地叫小蜗牛赶快躲起来,虽然他的这片“绿草地”并不能够让小蜗牛避难,但他却表现出不同一般孩子的善良、为他人着想的优良品德。

案例二中的绿太阳却引起了我更多的反思,一直以来,在所有的教师乃至她们教出来的学生当中都默认太阳是红色的,冥冥中好像达成了共识,红红的太阳,绿绿的小草。可是稍微懂点常识的人也知道太阳有红黄蓝绿青橙紫,为什么偏偏要用单一的红色来表示太阳的七彩色呢?平时小榆亲身体验过夏日里太阳的炎热,体会妈妈因上下的辛苦,但又不能分担妈妈的辛苦,于是就想画个绿太阳,这样妈妈上下班就不会那么热了。在孩子的笔下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小榆想让太阳能变成绿色,这样妈妈就不会热了,虽然她的想法很天真也有点可笑,但是小榆却学会了爱妈妈,学会体会到别人的痛苦,会用自已独特的方式关心他人。是孩子社会性情感的自我完善。

四:案例反思

1、情感在绘画作品中的表达

最常见也是他们最乐意来表现的,是孩子们的情绪。一个小孩是很容易表达自身的喜怒哀乐的,因为他们的情感是那么的外露和不善隐藏,如果给他们一张画纸,他们会毫不迟疑地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一个孩子可能在画中反复地出现同一个人物,并把他们的画得尽善尽美,这是因为他们喜欢这个人物,一个乐观主义的陔子,总喜欢在一切事物上面都画上阳光明媚的天空。

2、对事物的看法在绘画作品中的表达

不可否认,任何人对这个世界都有自已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孩子也不例外。仔细分析他们的画,可以看到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解释是十分夸张和有趣的。让他们画妈妈,他们通常会把妈妈画成披大波浪的头发,有一张血盆大口,还要提一只篮子,因为在他们的心中认为妈妈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妈妈会去小菜场买菜,所以要提一个菜篮子才符合形象。

3、个人的性格和脾气在绘画中的表现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可以反映一个孩子的性格和身体状况。在我的美术课上,我仔细分析过孩子的作品结果发现,性格外向和大多数女孩子喜欢用红色,而喜欢蓝色的孩子当中大多数不善于交往而且性格内向。他们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喜欢沉浸在自已的空间里,多数脾气古怪。

总得说来,看待一个孩子的绘画,除了技能上的评估以外,更重要是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因为美术不单单是美的一种体一方式,它在孩子身上更多的是用来表达思想,交流体验的方式。

案例:小地毯


孩子们入园不久,班上铺了一块儿新地毯,上面印着几只活泼可爱的小鸡,孩子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钻到小花地毯下,把地毯当被子盖在自己身上,模仿着小朋友午睡时的情景。看着孩子们玩得那么饶有兴趣,我就给游戏区增加了小被子、小枕头和小娃娃。这下孩子们玩得更高兴了。他们有的当爸爸,有的当妈妈,耐心地照顾娃娃们睡觉,给娃娃盖被子,拍着娃娃唱歌。“起床”时还帮助娃娃穿鞋、穿袜子,刚刚从老师那里学来的本领转眼就用到娃娃身上了。

点评

教师通过不断的观察,及时发现托班孩子游戏的需要,尽可能地为他们创设满意的游戏环境,为其提供感兴趣的玩具材料,使托班孩子在生活、游戏中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案例: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


●作为教师,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实录:

1、抬头看看,看到什么了?你知道它是什么?(没有孩子能说出)像什么?

2、走近些,去摸摸有什么感觉?(有个别孩子在逐渐靠近墙壁,可滑倒了)其他孩子见状,马上停止上前。

3、教师采集墙上悬挂的一些冰凌,边采集边告诉孩子自己走在冰上的感觉

4、每人一根冰凌:摸摸有什么感觉?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孩子们拿到冰凌兴奋不已,没有孩子说冷,有孩子发现有水流下来了,手上在冒“烟”,少数男孩子在喊“棒冰真好吃”)

5、冰凌是什么东西变出来的?(孩子们把冰凌砸碎,观察其在阳光下融化成水)

6、讨论:为什么会有冰凌?

7、和冰凌留个影。(孩子们手举冰凌照相,

反思: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对一年四季的概念、特征认识比较模糊。而昨夜的寒冷,不仅使孩子们迎来了冬爷爷送的礼物--美丽的冰凌,而且也给幼儿园带来了有趣的奇景:在幼儿园旁的一幢高楼顶上的蓄水池的流水因寒冷结成了一道冰凌瀑布,煞是好看,这对于南方的孩子来说很是少见。于是,抓住大自然赐于的科学教育内容,我们组织了活动。望着美丽的冰凌,孩子们欢呼雀跃;摸着冰冷的冰凌,看着它们变成水;有些孩子还大胆的品尝“棒冰”,孩子们可高兴啦。活动中孩子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每个孩子对冰凌充满了好奇,自由自在、不受约束地探究过程,情感态度积极主动的,思维是活跃的,完全沉浸在对冰凌的观察、体验之中,通过摸、砸、融化实验等,使幼儿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因此,幼儿对冰凌的感受丰富起来了,也有了许许多多奇妙的发现,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在真实的环境里去体验、去尝试、去发现、去收获、去表达。

作为教师,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幼儿期是“疑问期”,它突出的表现是好奇、好问和好尝试,在这一时期,许多成人看来是视而不见的事物,却往往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为对他们来说,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身体所接触到的,都是新鲜的。“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苏霍姆林斯基)

多营造一个儿童的世界,你便多了一条通向心灵的途径,在与孩子嬉笑游戏时,当你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儿童越会对你油然而生亲切之感——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案例:小晨的变化


小晨的变化

广东省委机关幼儿院倪平

一、幼儿情况分析

班上有一个文静又内向的女孩子小晨,今年五岁半左右。平时不声不响,不会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上课老师提问也不爱回答,性格比较孤僻,经常自己静静地坐在一旁,不搭理人。在家里还是讲话的,但不主动,问一句答一句;如果见到陌生人,便很紧张。

二、成因分析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该怎么办呢?我先了解造成她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紧张、恐惧或被人嘲笑等因素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有时说话因没讲好被人批评或嘲笑。潜意识中为自己不在受伤害,内心很自然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有的则是因为环境因素造成的如家庭成员之间对她的要求过高,孩子缺乏感情交流,害怕做错事情被父母责骂。平时,因为父母工作忙少跟其他人接触,有怕生的现象。

三、情况分析与讨论

(一)、总目标

1、帮助她能够运用简单的言语和同伴进行交流,培养与同伴进行交往的行为。

2、增强小晨的交往机会。

3、在活动课中,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容,表达自己的意思,大胆地表现自我。

4、最后发展孩子多种兴趣和爱好,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这样,面对陌生人或人多时她回自信而不是胆小害怕。

(二)、具体实施

(1)家长工作

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并把教育思想说给家长听,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2)、对策

1、行为1:小晨玩玩具的时候喜欢一个人玩。不爱搭理人,也不和同伴进行交流。

措施:我们在平常为小晨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比如,我们利用早晨的餐后活动时间,让孩子进行分组自由交流,让小晨分到语言能力表达比较好的小组里面进行熏陶,尽量让活跃的小朋友带动她的情绪。良好的语言环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回家也逐渐地愿意跟父母交谈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

成效: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培养,她在班里基本能够运用简单的言语和同伴进行交流,并且开心地与同伴进行游戏。

2、行为2:当我们出去户外活动时,有两个同时在一个大区域活动时,小晨还是在一边不怎么跟小朋友

活动。

措施:增强小晨交往的机会,并请家长配合有空时多带她到外面接触其他人。例如,公园、小区楼下……语言本身上在交流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增加孩子的交往的机会,创设语言情感交流的机会。孩子只有在广泛的交往中,感到有很多东西要说出来的时候,语言活动才会积极起来。尤其是孩子之间的交往更是重要,因为他们身心发展有相同特点,也有共同语言。

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与实施措施,小晨的性格有了大的变化,变得敢开口说话了。

3、行为3:上课时,能举手发言了,老师请她回答时,声音特别小。只要老师说:“小晨,你真棒!能大声点说出来更好。”她有时就干脆不说了,并有点不好意思。

措施:创造环境,充分利用教具——在幼儿园学习时,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识字,例如:真假超人、木头人过关游戏、传悄悄话拿字卡等,再就是加上色彩漂亮的教材,图字并让幼儿有兴趣去拿书看,并把书上看到的告诉你最想告诉的人。例如: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好朋友等等。多鼓励幼儿进行言语表达,即使说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和进行侧面的矫正,不要给幼儿施加压力。

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小晨在活动课中,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容,表达自己的意思,大胆地表现自我。

四、效果记录

将近半个学期的努力,小晨的平时不声不响,不会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上课老师提问也不爱回答,性格比较孤僻,经常自己静静地坐在一旁,不搭理人。在家里还是讲话的,但不主动,问一句答一句;如果见到陌生人,便很紧张的行为已基本得到改善。现在的小晨虽然还也稍显内敛和安静,但是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她会经常与老师说悄悄话,她有自己的好朋友,难得的是活动中有时她也会鼓起勇气来回答问题了还会给班上小朋友表演她的绝活----小晨的性格已经比以前活泼开朗许多,并且能够礼貌待人;但是距离发展小晨的多种兴趣和爱好,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这样,面对陌生人或人多时她回自信而不是胆小害怕的行为目标,仍然需要一定的努力。

案例:小恐龙哪儿去了?


案例记录:

星期二来园,葛天逸带来了一只玩具小恐龙,透明的绿颜色,非常可爱,户外活动了,他把小恐龙放在老师办公桌上。下午离园时,葛天逸想取回他的恐龙,可我怎么也找不到,他很不高兴地说:“唐老师把我的绿恐龙弄丢了,以后我再也不带玩具来了!”

晚上,我考虑了良久,决定请小朋友帮我的忙。第二天一早,我问孩子们:“你们谁看到葛天逸的小恐龙了吗?”“没有看到!”“昨天小恐龙就没有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肯定是顾磊拿走了!”一个声音串了出来。“肯定是,上次顾磊把雪花片放在口袋里!”“对,对,顾磊还把小磁铁放在口袋里,我看到的!”“肯定是顾磊拿回家了!”其他的小孩子也附和着说。于是我问顾磊:“你拿绿恐龙了吗?”顾磊一个劲儿地摇头。“绿恐龙事件”成了一个迷,我决定在离园时和顾磊的家长交流一下。

下午,孩子们午睡时,我又一次里里外外找了个遍,出人意料的是我竟然在办公桌靠墙的角落里发现了那只神秘失踪的小恐龙。“哎,顾磊可真冤枉呀!”我也暗暗庆幸:幸亏没找顾磊的家长。

案例分析:

虽然事情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但给我的触动非常大,为什么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把怀疑对象指向顾磊呢?今后我该如何来扭转顾磊在小朋友心目中的“定型”呢?带着许多问题我仔细考虑了一番,孩子们把顾磊定为怀疑对象,究其原因:

第一、顾磊是我班的插班生,在和家长的交流中得知父母分居,孩子长期由爷爷奶奶照管,故倍加溺爱,致使孩子放纵自由,随心所欲,品德行为习惯非常差,除案例中小朋友所举的事例属实外,还有如:想在床上小便就在床上小便;想在桌子上大便就大便;欺负旁边小朋友、吐口水、拉小朋友头发、排队时推人等不良行为。

第二、由于顾磊的种种不良行为,所以小朋友经常告他的状,影响了教师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在集体中批评他也就成了家常便饭。为了减少麻烦,老师让他坐在第一个,在无形中把他视做一位比较特殊的孩子,把他和其他孩子隔离开来,给顾磊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使孩子们不愿和他做朋友,久而久之大家对顾磊也另眼相看,认为坏事总和顾磊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我的对策:

通过小恐龙事件,迫使我对我的教育行为进行了反思,也深深的感觉到“贴标签”对孩子的伤害,更觉得作为老师要关注每个孩子。

一、向孩子公布事实的真相。

我把找到小恐龙的经过如实告诉给班中的孩子,消除大家对顾磊的误解,也坦诚地向顾磊道歉(因为我几乎认定这事于他有关),还顾磊一个清白,也以教师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们要尊重事实,不错怪他人。

二、多交流沟通。

情感是沟通的桥梁,尤其对于这样的孩子,他更需要成人对他的关爱。我经常拉着顾磊的手,靠着我的身体,有意识形成一种亲切、温馨的气氛。“你今天这件衣服很干净,很漂亮,今天肯定不会趴在地上的,对吗?”“昨天爸爸有没有给你讲故事啊?”“妈妈带你去哪里玩了?”“今天你和陆启航小朋友玩得开心么?你们是怎么玩的?”在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孩子,用爱来包容他的错误,让孩子感受老师地关爱,老师对他的重视。

三、批评与表扬鼓励同步。

二期课改的理念要求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纵然每个孩子都有不足的地方,但也有他的闪光点。顾磊有的地方不好是要批评,但过多的批评会使他麻木。于是我改变教育方法,努力去发现、挖掘他的闪光点:

他饭吃的好就表扬;在区角游戏自始自终的玩,没有随心所欲,就鼓励他;同时关注其发展进程,如:午睡没有睡着,但没有影响旁边小朋友是一大进步;他上课没有专心听,但没有扰乱教学秩序也是进步。对他的错误行为中所折射出来的进步我及时在集体中加以肯定,同时也进一步对他提出要求。采用这种积极的激励机制,使顾磊对自己有了信心,看到了希望,也逐渐使同伴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所谓一举两得!

四、家园同步教育。

100的幼儿园教育+0的家庭教育=50,尤其像顾磊这样的孩子,家庭教育更显重要,通过家访,谈心等活动,顾磊的父母被我的执着和认真所感动,他的妈妈激动地流着眼泪说:“我要来经常看看他,多教教他,孩子的母爱太少了。”他的父亲也表态,生活中多和孩子亲近、交流。我还把电视台的“小鬼当家”栏目推荐给爷爷奶奶,给他们举实例,讲道理,并指导祖辈的家庭教育方法。

五、结对子。

为了让大家接受、喜欢顾磊,我还让能力强的小朋友和顾磊结对子,做朋友,帮助顾磊体验成功。如请章卓豪和他一起玩建构玩具;请赵雨晴和他一起讲故事、看书……有了一次次的成功,顾磊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他在同伴的肯定声中肯定了自己。

如今,在我班家园之窗的“每周宝贝”一栏中,已经有好几次贴上了顾磊小朋友的照片。我为顾磊的进步而欣慰。

幼师资料《案例:小剪刀大世界》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以大带小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小社会”美工坊里的大世界 “小社会”美工坊的特点在于:一方面,它具有美术性,融合了美术元素;另一方面,它的内容是幼儿熟悉的社会生活场景的缩影,幼儿以社会成员的角色参与其中的活动,如讨论美工坊的活动计划,自主选择美术材料,运用...
    2019-12-16 阅读全文
  • 大班综合昆虫大世界 这是大班综合昆虫大世界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探索研究能力。 3、拓展幼儿对昆虫的认...
    2021-08-26 阅读全文
  • 大班主题:动物大世界 主题说明: 喜欢动物似乎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动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他们与动物有着天然之缘,他们喜欢与动物为伍,喜欢聆听动物故事,翻看各种动物的卡片与图书,他们对动物世界充满着兴趣与好奇,一...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桥梁大世界教案 这是大班科学桥梁大世界教案,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桥的类型、特征及用途。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动手构建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
    2021-08-21 阅读全文
  • 主题活动:动物大世界——送动物回家 目的:通过剪贴对水中、陆地、天上的动物进行分类,大胆表述自己分类的理由。 材料准备:两个交集图,与交集相配套的动物卡片,剪刀、糨糊人手一份、小篮子若干 过程: 一.说一说 动物住的地方都一样吗?请你...
    2019-12-12 阅读全文

“小社会”美工坊的特点在于:一方面,它具有美术性,融合了美术元素;另一方面,它的内容是幼儿熟悉的社会生活场景的缩影,幼儿以社会成员的角色参与其中的活动,如讨论美工坊的活动计划,自主选择美术材料,运用...

2019-12-16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综合昆虫大世界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探索研究能力。 3、拓展幼儿对昆虫的认...

2021-08-26 阅读全文

主题说明: 喜欢动物似乎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动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他们与动物有着天然之缘,他们喜欢与动物为伍,喜欢聆听动物故事,翻看各种动物的卡片与图书,他们对动物世界充满着兴趣与好奇,一...

2019-12-12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科学桥梁大世界教案,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桥的类型、特征及用途。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动手构建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

2021-08-21 阅读全文

目的:通过剪贴对水中、陆地、天上的动物进行分类,大胆表述自己分类的理由。 材料准备:两个交集图,与交集相配套的动物卡片,剪刀、糨糊人手一份、小篮子若干 过程: 一.说一说 动物住的地方都一样吗?请你...

2019-12-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