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新年的糖果

发布时间:2021-05-06

教育随笔。

众所周知,身为一名合格的人们教师,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而教育笔记可以锻炼老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水平。你知道一篇教育笔记应该怎么书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随笔:新年的糖果”,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幼儿对于色彩鲜艳的糖果特别感兴趣。新年快到了,到处都是营造着新年的气氛,孩子们快乐无比,于是我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寻找喜欢的糖果的形式,初步理解和感知物体的空间方位。以糖果为载体,在活动中通过各极主种感官的运用让幼儿感受空间方位上下、前后、里外,外、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述出来,获得空间方位概念的掌握和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1、教学环节设计游戏化。

此活动环节设计结合了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趣、好玩,整个过程孩子们心情愉快,积极活跃,是活动的“主体”。

2、多种感官相结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此活动的设计环节紧紧围绕糖果,幼儿找糖果、说糖果、藏糖果、尝糖果的活动中,通过不同形式、多种感官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理解和感知物品的上下、前后、里外空间方位。

3、注重培养小班幼儿探索学习的意识。

教师以游戏为载体,利用幼儿的心理特征,通过幼,纸盒里儿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喜爱的糖果,从找、说、藏、尝等个糖果,一步步深人下去,幼儿学习兴趣始终保持,主动参与,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尝试、探索的内在动力。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我们班的“糖果兄妹”


糖糖和果果是我们班的一对龙凤胎,糖糖是哥哥,果果是妹妹,两个小朋友长得很乖巧,让人都非常欢喜,可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俩出现了很多小状况。

两位小朋友,在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很是宠爱,因此在幼儿园会出现一些比较任性的行为。入园刚开始,大部分小朋友都会出现一些“想做什么就做”的行为,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以常规教育为主,经过一个多月的适应,班上大部分小朋友都可习得了一些常规,可是糖糖和果果还存在一些不好的行为。

从第一天上学开始,每天早上入园,都会在门口上演一场“哭戏”,两个小朋友都是老师抱着进活动室的,两个小朋友吃饭也是一个难题,不喜欢的,不合胃口的,都会推到一边,不吃不喝,或者是慢慢吃,糖糖相对任性些,什么不和他的意,就会大哭,趴在地上,怎么弄也不起来,有时候真那他们没办法。

因此我们班老师都有了自己的方法,起床不起会采取激励的方法,“果果,哥哥起来了,衣服都穿好啦!”妹妹立刻就会在床上动动,针对不一样的情况,采取不一样的方法,相信在后面的生活中,俩兄妹会慢慢改掉不好的习惯。

托班随笔:糖果小头花


我们托班的小宝宝们也非常的爱美。两岁多点的小女孩都留起了长发。有一个小美女叫茹茹,她妈妈每天都把她打扮得花枝招展,而且头上的小辫也是扎的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头花美丽极了。

有一天,刚睡完午觉我开始给宝宝们洗刷打扮。当我给茹茹梳小辫时,突然少了一个漂亮的糖果头花,我开始到处找还是没发现。我忽然记起来我们班的小朋友们,托班宝宝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什么东西都会乱吞食的阶段,我觉得可能是宝宝误拿了。果然,我眼睛扫了一圈看见小豪嘴里咕咕的,我也没有打草惊蛇,我选择了发放真的糖果。我说宝宝们大家今天睡午觉睡得都非常好,老师你现在要奖励大家糖果吃了,我生怕他把东西吞下去,我就先到了小豪的身边说,豪豪你能不能先品尝一下老师的糖果呢,我觉得我的糖果不仅颜色好看,而且吃起来也比你的甜很多,你把你的先吐出来我给你保管者好吗?慢慢的他把糖果头花吐了出来。我开始慢慢给他分析,他吃的不是糖果。我说如果在乱吃东西肚子里会有小虫子,会肚子疼,会打针特别特别的疼,如果想吃什么东西可以告诉老师,老师帮忙解决。他半知半解的点了头。

我觉得针对托班宝宝乱吞食东西的习惯,老师不能一味的盯着看,也要给小朋友讲讲道理,讲一下不这样做的理由,双管齐下可能会事半功倍。

教育随笔:爱的教育


镇瀚是一个高高壮壮的大男孩,由于父母离异,一直由奶奶爷爷抚养。在生活中老人给予的关爱很多,但在学习习惯方面关注的较少。在班里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

上课了,别的小朋友认真的听课,他一会儿趴在地上,一会儿用手扯扯女孩的小辫。课堂中随时会有告状的声音:“老师,他动我的书”、“老师,他又跑到门口了”,好好的一节活动,常常被他搅得“四分五裂”,大声的训斥,紧绷的脸都对他不起作用。

还好,他喜欢下课有事没事的凑到我面前,看着我的脸,悄悄的拉拉我的手,看我没有反应,就会得寸进尺地再摸摸我的脸,讨好地对我笑笑“嘿嘿……”,更有趣的是用双手挤着我的脸变成了“丑八怪”。看着他开心的笑容,我也不忍心责怪他。

或许是母爱的缺少,他对我有一种亲近感。

有一次我问他“想妈妈吗?”“不想”

“那我像不像妈妈?”“有点儿像妈妈”他拉着我的手。

“那你得听妈妈的话,那样妈妈会更喜欢你。”

“好”他答应的很干脆,“我听你的话,你送我一个小粘贴行不行?”他很聪明,又趁机给我提“条件”。

“行,今天听话5次,就得一个小粘贴。”他使劲点点头。

这一招很奏效,我以表扬为主,只要他有一点值得表扬的地方就累计一次。一天下来,5次“听话”达到了,他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奖励。

以后,他喜欢围着我,喜欢摸摸我的脸,让我拉拉他的手,体验“妈妈”的感觉。特殊的孩子用特殊的方法——“爱”去温暖他幼小的心灵,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教育随笔:我的教育故事


教育随笔:我的教育故事

人生在世,匆匆几十年.幸福最重要.世间总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有时候幸福感源于幼儿真诚的爱与关心的师幼交往中。当教师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以一份真诚的爱来回报老师。对于老师的付出来说,孩子的爱是最大的安慰和补偿,也是她们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的重要原因。有一位老师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春天的中午,孩子们正沉睡在梦乡里,我在办公桌前写活动计划。因为吃了感冒药,头沉得抬不起来,不知不觉趴着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听见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议论:“刘老师休息了。”“刘老师咳嗽好厉害。”“你们别吵了,把刘老师吵醒了。”“我妈妈说,感冒要多穿衣服,刘老师趴着睡觉,不冷吗?”“我去给她披件衣服。”这时,几个幼儿来给我盖衣服了,我没打算“醒”来,我不想让这种被关爱的感觉这么快跑掉。我静静地趴着,默默地享受着这份由孩子向我诠释的幸福。孩子们带着体温的衣服包围着我,我在这份呵护中被深深感动了,我的内心得到了爱的满足。世上其他的一切在那一刻对我来说都不重要了……孩子的爱是满足教师爱的需要的重要途径。与成人之爱相比,孩子的爱更显得真挚和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孩子的爱能有那么大的魅力的原因。不过,得到孩子爱的前提是教师对孩子的爱和喜欢,因为“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些本来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幸福的人”。还是看看下面两位老师的感受吧:

“慢慢地给孩子的爱多一些,孩子的回报也多一些。”“自从踏入幼儿教育这一行,整日与孩子为伴,心中时常为孩子而感动,为他们的纯真、为他们的热情。和孩子相处,不需要伪装,只需要用自己最自然的一面。你付出了,自然会有回报;你爱孩子,他们自然也会爱你;你尊重他们,他们也会尊重你。”

有时候幸福感源于幼儿的天真无邪。

天真无邪是儿童身上最宝贵的品质,是拯救异化的成人生活的一剂良药。幼儿的天真无邪使教师因看到了人性最本源的美而体验到一种幸福。许多老师谈到了源于幼儿天真无邪的幸福感。

一位老师说:“工作中还有幸福,因为我们工作时面对小朋友,不存在勾心斗角,对象比较单纯,心情比较放松。而且小朋友也很有趣,特别是他们身上经常发生一些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我觉得特别有趣。比如说,我班上有个小朋友不怎么来上幼儿园,家里人非常宠爱他,有一天他来到幼儿园,玩积木时不小心把积木弄掉到地上了,他穿的衣服很多,弯不下腰,这时他喊我们班性格较犟的一个幼儿帮他捡,那位幼儿就帮他捡了,他对帮他的那名幼儿说‘谢谢’,对方说‘不用谢’。当时我看了觉得特别有趣,因为我以为那个幼儿不会帮他捡的,谁知他帮他捡了,并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很有趣。”

另一位老师说:“工作中也有快乐,小孩蛮可爱的、蛮天真的;自己也挺喜欢小孩的,觉得小孩好玩。跟我妈一起上街时,看到小孩,我就不自觉地走过去摸摸她的头,我妈还说:‘你在幼儿园还没烦够呀!’上课时,小孩也蛮好玩的,他们的有些行为让我觉得好意外。”

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教育对象,有的老师能从幼儿身上获得幸福感,而有的老师获得的却是苦恼呢?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师如何看待幼儿、如何与幼儿交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在儿童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的天使。

如何获得幸福感呢,如何才能从孩子身上获得幸福感呢?

我认为要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幼儿。长时间和幼儿在一起,教师有时会不自觉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看幼儿或者把幼儿仅仅看成是自己的教育对象。以欣赏的、审美的眼光看幼儿就是要看出幼儿身上的优点,把幼儿看成活生生的富有灵性的个体,完全地接纳他,而不是带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来审视他。完全地接纳幼儿意味着教师所持的是一种宽容的态度,意味着教师对儿童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而这种尊重和理解本身也会给教师带来幸福。在访谈中,许多老师谈到了随着自己对待孩子方式的变化而体验到的幸福感,如一位老师说:“做了母亲之后,对孩子不像以前那么严厉,也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对幼儿更加宽容了,不易发火,所以孩子给自己的爱多了,工作也感到更幸福了;在做母亲之前,只是以老师的身份自居,对孩子较严厉,但也得不到孩子的爱,感觉并不幸福。”

我们要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老师们常习惯于带领幼儿做这做那,在与幼儿的交往中使用命令的口吻较多。也就是说这种师幼交往更多的时候是建立在工作关系上的,这种交往的特征是不平等、没有感情,有着明确的功利目的——完成预定的教育任务。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对老师产生几分畏惧,对老师敬而远之,并封闭自己的心灵,不敢言说自己的所思所想。这就等于是教师亲手剥夺了让自己感受另一个心灵的机会。因为缺少与幼儿心与心的交流,教师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最终也会变得干涸,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了。因此,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只有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实的自我与幼儿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才会发现幸福和快乐就在自己的身边。我们在访谈中也发现,凡是能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孩子交往的老师,都能体验这种交往带给她的幸福。

教育随笔:反向教育的尝试


教育随笔:反向教育的尝试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正面表扬法来教育孩子,而且效果很好。但用批评来教育调皮的幼儿所取得的效果却是很不理想。

一天午睡时,我发现有个别幼儿很难入睡,不是跟身边的幼儿窃窃私语,就是自言自语说个不停;不是拍手,就是瞪脚;老师批评他们,他们却一脸的不在乎。例如我们们班的张梓靖小朋友,每天中午他总是很难入睡,要在床上玩很久,如果坐在他的床边看着他,他就会冲你做鬼脸,或者发出奇奇怪怪的声音,这样还会影响其他的小朋友入睡,这实在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看着几个久久不能入睡的幼儿,我忽然想: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快一点入睡。于是我就说:“现在老师要来看看哪个小朋友睡得最香。”他们就像没听见一样,依旧我行我素,我接着说:“嗯,我看看小雨睡得真香,还有心心和小安睡得也很香。”表扬这几个小朋友之后,午睡室里立刻变得很安静,这时候我特意又点了那几个平时睡觉困难的小朋友的名字:“我看到希希睡得很好,还有涵涵。”表扬了他们。我刚刚把话说完,他们几个就乖乖的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我去检查的时候他们就真的睡着了。从这以后,我常用此方法来教育幼儿,后来,我还把“反向表扬法”应用到其他教育活动组织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幼儿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不是一味地去批评孩子才会有效果,要常常改变教育策略方法,认真体会孩子的思维特点,进入儿童的心理世界,这样,可以轻松地激发幼儿的上进心,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教育随笔:随机教育


教育随笔:随机教育

小朋友天真可爱的样子很受老师们的喜爱,但是有些孩子也有令老师头疼的“毛病”:爱多说话。有时,我刚说个开头,他们就接过去说个没完没了,惹得所有小朋友也跟着叫。在课堂上,有时根本听不进我的话。我只能大声的对着他们嚷一顿才能平息一下,再看看他们那害怕的眼神,又觉得怪可怜。

这一天,我刚说:“小朋友喝水。”有个小朋友便叫:“大班的先别去。”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一齐涌到了水杯架跟前。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先让小朋友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现在我选一个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孩子们见状都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团,任其大声喊:“中班去喝水。”丝毫没有用处,我趁机会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大呢?老师上课的时候,你老讲话,别人还听的见吗?”他红着脸摇了摇头。这件事后,他的“毛病”改了许多。针对各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教育随笔:捧与棒的教育


如果说捧是赞赏、那么棒就是责罚。赞赏是抚慰人灵魂的阳光,能使人心情愉快,信心倍增;责罚就是照耀人灵魂的巨镜,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使人进步。赞赏对行为的巩固作用和责罚对行为的减缓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恰当地运用赞赏和责罚,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儿童的攻击行为。

赞赏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对孩子的行为加以肯定和认同。恰当运用这一手段,对于孩子的成长可以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但如果运用不当,或错失良机,或不讲原则一味地“戴高帽了”,则会误导孩子的成长。那么作为幼儿教师,怎样有效地实施赞赏呢?

一是要抓住时机、讲究策略

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进步的同时,就是赞赏的最佳时机。及时的赞赏,是对其行为的一种肯定,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自豪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特别是那些发展迟缓的、能力相对比较弱的孩子,更需要赞赏和表扬。当孩子在老师一次次肯定中建立起自信后,自身能力就会随着兴趣的增长而增长。但表扬并不是越多越好。精当的赞赏能留给孩子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使他们在听不到赞赏的时候自觉保持良好的行为。

二是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

赞赏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对孩子进行赞赏时,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活动的程度。赞赏的前提是老师与孩子的平等关系,而不是以老师的期待和愿望作为孩子的行为准绳。应基于孩子的发展状况,恰如其分地评价孩子的行为,使其正确认识自身活动的价值,产生浓厚的兴趣。

孩子的个性、能力的差异,以及情绪的波动等因素,往往会影响老师赞赏的效果。性格外向、能力较强、情绪稳定的孩子,往往对老师赞赏的态度显得无所谓一些;个性特点与之相反的幼儿则往往更在乎老师的表扬。因而,我们只有不断观察幼儿的反应,认真反省,并与幼儿建立心灵的默契,才能避免不当之赏。

三是要把握赞赏的气氛与言词

幼儿园是对孩子进行集体教育的场所。一般说,公开表扬、集体舆论往往会起到幼儿良好行为的作用。因而,作为老师,经常在集体中对幼儿的良好行为进行公开表扬、言语鼓励或评选好孩子,使每个孩子都学有榜样,凡事想到别人,关心别人,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分享。谁做到了,谁就会受到欢迎。

赞赏孩子时要避免夸张的意味。“你真伟大!”——孩子听了不能领会自己什么地方应受到夸奖。“老师看到你把玩具从地上捡起来放回原处,你做得很好。”——这样的表扬,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大家有利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得到了巩固。“你成了画家了!”——孩子当时听了可能沾沾自喜,但是,碰到画不好的时候,便很容易对自己的绘画能力产生怀疑。“你画的小猫真可爱!”——类似如此适当的赞赏,才会使孩子对自己更有信心。

幼儿园的孩子对“知、情、意、行”的道理认识和行为处在最基本的启蒙阶段,因此,在他们身上表现的缺点和不足是很正常的。作为老师,对幼儿的某些不良行为予以必要的批评和责罚也是完全应该的。但是,责罚必须讲原则,有分寸、重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如何对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施以行之有效的责罚呢?

(一)是要充分保护孩子的自尊和人格

现代教育理念下对孩子的责罚迥然有别于传统观念的责罚。它不是声色俱厉的训斥,甚至是体罚或变相体罚,而是放下老师的权威和架势,把尊重、保护孩子作为责罚教育的第一原则,真心实意包容和理解他们的过错,与他们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以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基于这样的原则,教师必须注意:第一,责罚尽可能在私底下进行。这样既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又能取得较好的责罚效果。第二,责罚的是行为而不是人。责罚人,只会引起抵触情绪,孩子反而弄不明白为什么挨批评,需要改进什么。责罚行为,才会使孩子明白为什么被批评,如何改正。这样,既清楚明确,又保护了儿童的自尊。

(二)是要注意语言、行为的分寸

其一,虽然责罚教育是对事不对人,但又必须因人而异。如对性格开朗、一贯淘气的孩子,责罚可稍重些;对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孩子,责罚时要注意语气和缓些,态度温和些。其二,要避免倚轻倚重。过轻了,往往收不到责罚的效果;过重了,又往往致使孩子产生敌视、回避、逆反心理等不良后果。其三,要自觉禁用训斥、讽刺性的教育忌语。否则会使孩子的自尊心爱到极大的伤害。其四,不能威胁孩子。以防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一层可怕的阴影,带来不该有的恐惧和不信任感。

(三)是要多在“巧”字上下功夫

多年的幼教工作实践告诉我:一种“巧”的责罚方法或“巧”的责罚语言所产生的教育效果,真不知要比“重型炮”和“机关枪”强多少倍,下面的例子足以证明这一点。

前年冬天天气较冷的时候,班上有几个孩子老是迟到。一次,我“逮”着几个迟到的,让他们站在前面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或唱一首歌。几个孩子表演完后,下面的孩子使劲地鼓掌。那几个孩子感到又高兴又惭愧,再也不敢迟到了。如此对迟到的孩子采取“罚”唱歌或讲故事的方法进行教育,给孩子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使全班的孩子都受到了教育。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无论是“捧”还是“棒”都能够“杀人”。赞赏和责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运用恰当,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运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效应。作为担负幼儿教育的老师,要在正确运用赞赏和责罚的基础上,辅之以其他切实可行的手段,使孩子对良好的行为持有更积极愉快的态度,从而点燃他们心中的憧憬和理想的火种;对不良的行为坚持正确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进他们对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持有初步的是非观和荣辱观,努力克服缺点,取得进步。

教育随笔:好玩的冰块


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我带领孩子们在户外跑步,围着活动场地跑了三圈,孩子们意犹未尽:“辛老师,我们在外面玩一会吧?”“好啊!”虽然天气有些寒冷,我也不想扫孩子的兴。“现在我们自由活动。”话音刚落,孩子们高兴地像出笼的小鸟,飞向自己喜欢的玩具。

“快来看啊,这里有好多冰块”活泼的冯立伟挥手呼唤着同伴,我也快步走了过去。只见滑梯上、轮胎里有好多的冰块。刘竞阳好奇地问:“辛老师,哪里来的冰块呀?”我故作神秘地重复了一遍“是呀,哪里来的冰块呀?”聪明的张健说:“老师,我知道,昨天晚上太冷了,雨水存在里面结成了冰块。”“张健,你真棒。”孩子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冰块,所以非常开心,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老师,这块冰块是三角形。”

“老师这块是正方形的。”

“这块是梯形的。”

“这块是长方形的。”

看着奇形怪状的冰,善于观察的荆荷清说:“冰块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我及时地鼓励孩子:“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老师,冰块亮晶晶的”。

“老师,冰块在我手里化成水了。”

“老师,我知道,是因为小朋友的手热乎乎的,所以冰块会化成水。”眼睛大大的张凯告诉我。“你们说得非常好,尽情地玩吧!”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玩得更起劲了,有的在塑胶地上用冰块拼出了漂亮的花、可爱的小兔、高山、大树,还有的小朋友推着轮胎玩,听到里面冰块随着轮胎转动的声音说:“老师,还有好听的音乐呢!”几个孩子还跟在后边唱起了欢快的歌——好一道美丽的风景。

看到孩子们玩得这么开心,我真的打心底里高兴,虽然冷了些,但我们玩得热火朝天。我抓住孩子善于观察这一特点,鼓励幼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教育随笔:新年的糖果》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我们班的“糖果兄妹” 糖糖和果果是我们班的一对龙凤胎,糖糖是哥哥,果果是妹妹,两个小朋友长得很乖巧,让人都非常欢喜,可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俩出现了很多小状况。 两位小朋友,在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很是宠爱,因此在幼儿园会...
    2021-05-08 阅读全文
  • 托班随笔:糖果小头花 我们托班的小宝宝们也非常的爱美。两岁多点的小女孩都留起了长发。有一个小美女叫茹茹,她妈妈每天都把她打扮得花枝招展,而且头上的小辫也是扎的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头花美丽极了。 有一天,刚睡完午觉我开始给宝...
    2021-04-23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爱的教育 镇瀚是一个高高壮壮的大男孩,由于父母离异,一直由奶奶爷爷抚养。在生活中老人给予的关爱很多,但在学习习惯方面关注的较少。在班里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 上课了,别的小朋友认真的听课,他一会儿趴在地上,...
    2021-05-0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我的教育故事 教育随笔:我的教育故事 人生在世,匆匆几十年.幸福最重要.世间总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有时候幸福感源于幼儿真诚的爱与关心的师幼交往中。当教师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
    2021-06-0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反向教育的尝试 教育随笔:反向教育的尝试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正面表扬法来教育孩子,而且效果很好。但用批评来教育调皮的幼儿所取得的效果却是很不理想。 一天午睡时,我发现有个别幼儿很难入睡,不是跟身边的幼儿...
    2021-05-12 阅读全文

糖糖和果果是我们班的一对龙凤胎,糖糖是哥哥,果果是妹妹,两个小朋友长得很乖巧,让人都非常欢喜,可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俩出现了很多小状况。 两位小朋友,在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很是宠爱,因此在幼儿园会...

2021-05-08 阅读全文

我们托班的小宝宝们也非常的爱美。两岁多点的小女孩都留起了长发。有一个小美女叫茹茹,她妈妈每天都把她打扮得花枝招展,而且头上的小辫也是扎的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头花美丽极了。 有一天,刚睡完午觉我开始给宝...

2021-04-23 阅读全文

镇瀚是一个高高壮壮的大男孩,由于父母离异,一直由奶奶爷爷抚养。在生活中老人给予的关爱很多,但在学习习惯方面关注的较少。在班里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 上课了,别的小朋友认真的听课,他一会儿趴在地上,...

2021-05-01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我的教育故事 人生在世,匆匆几十年.幸福最重要.世间总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有时候幸福感源于幼儿真诚的爱与关心的师幼交往中。当教师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

2021-06-01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反向教育的尝试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正面表扬法来教育孩子,而且效果很好。但用批评来教育调皮的幼儿所取得的效果却是很不理想。 一天午睡时,我发现有个别幼儿很难入睡,不是跟身边的幼儿...

2021-05-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