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 用感情打动孩子

发布时间:2021-03-03 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园里,种着几棵垂柳树,一年四季,垂柳树向小朋友们展示着婀娜多姿的形态,给幼儿园增添了几分姿色。

春天到了,柳树开始冒出小小的嫩芽,从教学楼上往下看,一片的绿,非常的好看,垂柳树成为了孩子们欢笑、嬉戏的乐园。

这几天,我发现有些孩子开始在垂柳树上打“坏主意”了。每天我都和垂柳树擦肩而过,我发现垂柳树长长的枝条有几根被折断了。户外活动时,有的孩子手里玩弄着垂柳枝条,把它当成鞭子在和小朋友做游戏。

该如何制止孩子们停止折树枝呢?制止?呵斥?效果可能不太好,我灵机一动,见了一根掉在地上的树枝走进活动室,我拿着柳枝,告诉孩子们:“今天,小柳枝哭了,小柳枝好伤心啊!”孩子们瞪大眼睛看着我,我一看有效果,就继续说:“小柳枝在柳树妈妈身上的时候好快乐啊,现在小柳枝离开了妈妈的身体,都快要干死了。”说到这里,孩子们的表情严肃了,折树枝的孩子偷偷的低下了头。

针对这根小树枝,我和孩子们讨论了一些爱护树木的问题,孩子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孩子是感情的天使,用感情来打动孩子的心,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笔记:用亲情感动孩子


我们幼儿园里种着几棵迎春花,春天到了,迎春花向小朋友们展示着她那耀眼的美姿,给幼儿园增添了几分姿色。这不,现在迎春花花开正艳,一眼望去,黄黄的,非常好看,有不少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她旁边合影留念。

唉!今天我发现有几个孩子,时常跑到草地里去摘花朵,拿在手里玩,放在头上当发卡,还不时地在小朋友跟前炫耀。我看了以后真心疼。

如何制止孩子们摘花呢?要是以前,我非呵斥他们一顿,转念一想,他们可能因为迎春花太漂亮、太喜欢它们了,所以不自然地摘了下来。制止、呵斥的效果可能不太好,我灵机一动,从地上捡了几个花瓣,走进孩子们中间,我拿着花瓣,唱起了《小树叶》那首歌曲,把里面的歌词改编成:“春风吹来了

,春风吹来了,小花瓣离开了妈妈,哭呀、哭呀,哭着多伤心,我要找妈妈……”孩子们瞪大眼睛看着我,我一看有效果,就继续唱:“迎春花妈妈找孩子,找呀找不到,小花瓣离开了妈妈,都快要干死了。”唱到这里,孩子们的表情严肃了,摘花的孩子偷偷的低下了头。

借此机会,针对我手中的迎春花花瓣,我和孩子们讨论了一些爱护花草树木的问题,教育他们爱护环境,孩子们感动了,纷纷表示以后不再摘花了。孩子们是亲情、感情的天使,用亲情感动孩子,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随笔:和孩子打成一片


教育随笔:和孩子打成一片

要做好一名幼儿教师,首要的素质是尊重孩子、热爱孩子,具有奉献精神。尊重孩子,表现在走近孩子、走进孩子。了解孩子们的内在需要、情感特征、个性表现,把幼儿看成一个大写的“人”,时时关心他,处处爱护他,和他建立一种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孩子们一视同仁,不偏不宠。做到多鼓励、多肯定,及时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用爱心温暖每个孩子。当孩子有不幸和痛苦时,老师的同情和开导使他们得到慰籍;当孩子有了错误和缺点时,老师的公正和帮助使他们获得了信心。除了要传授知识,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外,老师还要承担起“妈妈”的责任,负责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要时常露出甜甜的微笑,经常拉拉孩子的小手、拍拍孩子的小脑门、抱抱他们、吻吻他们、搂着他们说个悄悄话------妈妈一样的关爱和体贴便会使孩子对老师产生一种深深的依恋情感,从而觉得幸福、安全和满足。

走进童心世界,做孩子们的好伙伴。平时和孩子们同舞同歌、同嬉同乐,遇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处处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并能够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和欣赏幼儿。

教育随笔:打开孩子的心扉


王**是我班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弱的宝宝,特别是在语言表达上,说话的口齿不清晰,表达不完整,加上她十分内向的个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能听到她说话,更不用说参与活动中的讨论了。

也许是家长注意到宝宝的这一弱点,每天早晨来园,她总是在阿婆的逼迫下和老师打招呼,说声老师早,有时甚至不说。那么是不是她不喜欢老师呢?阿婆告诉我们,其实当王**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嘴上就自言自语的不停地说老师早。阿婆问她:你为什么在幼儿园里不叫老师早呢?是不是老师对你不好?“她说:“不是,老师喜欢我的。”就是面对老师她表达不出来。

由于孩子特殊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对她的做了特意的观察。发现她虽然不爱说话,但是却和其中一个叫磊磊的孩子走得特别近,她会主动的叫他的名字,还会主动和他玩。从父母出了解到,磊磊小朋友是和她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由此可见,要取得孩子的认同,必须和她建立起熟悉的感觉,让她觉得和你说话不陌生,比较有亲切感,因为造成孩子的这种内向的行为,主要是从小就阿婆带大的,父母因为忙于工作和孩子交流的较少,一起出去的机会几乎没有,造成孩子与外界接触更少了。孩子进入幼儿园不知道怎么与小朋友、老师进行沟通的心理行为障碍。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不能以平常心对待,更不能强迫她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样导致孩子的心里会闭得更紧。于是,在阿婆又一次催她叫老师早时,我与阿婆进行了交流,请阿婆不要再逼迫孩子这样叫老师早,因为这样没有效果,等到孩子心里真正想叫老师早的时候,让她自己叫出来。就这样每次早上看到她,我还是主动和她打招呼,也不介意她是否回应我,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给予她关注,鼓励并交给她与人交往的方法,但是不对她施加过多的要求,只要她能和大家一起开心的参加活动一起开心地玩就好。也许正式在这中平和、自然的氛围中,一天来园后她主动和我说:老师早。早已习惯了其他孩子的问好声,对于她的这声问好却觉得那样的珍贵,真是不容易呀。

孩子一旦向你敞开心扉,接下来的交流就变得那么随性和自然了。碰到问题,她会主动找我帮忙;有人欺负她了,她会向我告状;只要我提示她哪里做的不好,她会立即改正,不仅如此,她和小朋友的交流也多起来了,把看到的动画片的画面和旁边的孩子说说,和别人一起玩娃娃家的游戏。虽然,她还不能积极主动参与我们的讨论活动,大胆地在小朋友面前表现自己。但是,我相信时间会改变一切,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不断给予她鼓励和支持,增强她的自信心,相信她慢慢会变成一个活泼开朗的宝贝。

教育随笔:用心教育孩子


教育随笔:用心教育孩子

怎样对待调的孩子,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实践证明,被成人厌弃的幼儿,长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因此,在对待调皮的孩子时,我从寻找“调皮大王”皮的优点着手,尽量找出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如:有的小朋友虽然很调皮,不听指挥,但是乐意帮助别人,我便让他帮助班级分发玩具、水,让他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有的小朋友喜欢乱跑,但他喜欢看动画片,我便请他给小朋友,讲动画片的故事,于是,我便在这些调皮的孩子帮助别人后及时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他,还给他发了“小贴纸”,并对他提出了要求:“你很聪明、能干,喜欢帮助别人,老师很喜欢你,如果你能做个守纪律、不捣乱好娃娃,老师就更喜欢你了。”总之,多找找这些调皮大王的调皮点,把他们的调皮点化为教育点

这学期,我带了我们班的绘画兴趣班,在教幼儿的同时我也学会了很多东西,慢慢体会到绘画给幼儿带来的那份快乐,同时我也按要求很认真去画每堂课的范画,认真给幼儿讲解范画中的每一个细节,可是一个学期下来,我渐渐感觉到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渐渐弱了,问题出在哪呢?终于在一堂树叶想象画上我找到了答案。在这堂课上我出示了一片可爱的树叶,只请幼儿观察形状,提示想象画的细节,便请幼儿作画,幼儿开始作画,他们画的很认真、很开心,评画时个别小朋友认真的跟我解说他的画,直到下课时还兴奋的谈论的自己的画的内容。是呀,我们应该让幼儿画出自己的个性、情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画,而不是全部按老师的范画绘画,看,幼儿画后多开心!

教育随笔:目光交流打动孩子的心


萱萱是个早产儿,刚入园时家长很担心她适应不了幼儿园的新生活,每一次和孩子离别时,都再三交代老师要多多帮助萱萱,那难舍难分不放心的模样,让我们感受到了家长对孩子的爱,也感到自己肩上有着沉甸甸的责任。

萱萱很怕小朋友靠近自己,一旦觉得有人靠近,她都会立刻停下手中的事情望向我,大大的眼睛好像在说:“老师,有人要侵犯我,你快来帮帮我。”绘画活动时,萱萱的小手怎么也不听使唤,画一条线都很困难,我只好握着她的小手一点点帮助她;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开心地游戏,萱萱却只跟在我身后,眼睛里无时不透露出担心与害怕,我只好充当她临时的玩伴。慢慢地,只要萱萱遇到困难或麻烦时,她总是习惯看向我,期待我去帮助她。

虽然获得孩子的信任是好事,但是过多的依赖却不利于萱萱的成长。如何让萱萱学会独立自主、合作乐群?我不禁想到,萱萱已经习惯了用目光向我求助,我何不利用目光来回应,以此促进萱萱的成长和进步呢。

温和的目光给孩子安全感

安全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婴幼儿的安全感主要通过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充分的亲情陪伴而建立起来。但有些孩子由于家人的过度保护和溺爱,无形中剥夺了孩子体验和实践的机会,慢慢地养成了遇到困难就胆怯退缩、缺乏自主能动性等习惯。

萱萱在家里不仅受到爷爷奶奶的宠爱,爸爸妈妈也对她呵护至极,因此萱萱刚入园时经常哭闹,情绪很不稳定。为了安慰她,我常常牵着她的小手,帮她擦去眼泪。萱萱虽然不能立刻停止哭闹,不过也会乖乖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为了使萱萱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决定尽量让萱萱学习其他小朋友那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刚开始时,萱萱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积极主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落在最后,说话声音也非常小。例如大家排队准备到户外去活动,萱萱的行动明显有些缓慢,还像往常一样等待我牵着她的手,但我只是微笑地看着她,并耐心说服她站到队伍里去;有小朋友邀请萱萱一起做游戏,她惊恐地望向我,我也微笑地看着她,用温和的目光鼓励她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无论萱萱做出什么决定,我都不再干涉,而是选择用目光给她鼓励。慢慢地,萱萱活动的空间在不断扩大,交际圈也发生了变化,甚至有了自己喜欢的玩伴。

鼓励的目光给孩子勇敢的力量

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调皮好动,常常会制造出一些小麻烦来,所以老师不得不用严厉的目光提醒;有的孩子自律性很强,老师只要用目光微微扫视,就心领神会。萱萱与两者都不同。

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喜欢玩闯关游戏,大家一个一个排着队轮流挑战游戏难度。每当快轮到萱萱时,她都会从队伍里走出来站到最后,渐渐地,孩子们都知道萱萱胆小不敢玩闯关游戏,甚至有些调皮的孩子还专门到萱萱前面插队。

我不希望萱萱和往常一样要我陪着才能玩游戏,所以当看到快要轮到她闯关时,我朝着她做了一个加油的动作,目光也牢牢地定格在她的身上。也许是因为我的注视,萱萱没像以往那样再换到队伍的最后,尽管她在游戏中不时地向我投来求助的目光,我依然未将手伸出去。万事开头难,萱萱小心翼翼地通过了前面的障碍物,也慢慢地、第一次独立地通过了所有的游戏障碍,当她再回到队伍中排队时,眼神里明显多了一些自信。

从此后,幼儿园的每一项游戏活动,无论萱萱的完成情况是怎样的,只要她能参与,我都会给她一份鼓励的目光,不需要太多的言语鼓励,萱萱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在一次次体验到参与游戏的快乐之后,萱萱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提高。

信任的目光让孩子学会自立

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是在体验中认识和理解事物的,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他们才能学会生活的技能。

萱萱很多时候都是被大家帮助的对象,午睡起来后,她常常会把鞋子穿反,同伴会帮她纠正过来;进餐时小朋友会把萱萱的饭菜移到她的面前;在一日生活中,需要孩子们协助老师完成的事情,一般老师也都不会找萱萱来帮忙。

刚开始萱萱很愿意接受大家的帮助,还会对大家表示感谢,可是当萱萱学会主动参与游戏后,改变也开始了。她开始拒绝大家的帮助,宁愿自己穿错鞋子,也不让同伴帮助她重新穿。吃饭时,萱萱也会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你们别动我的饭菜。”简单的几个字,让我既意外又期待。看着萱萱小心翼翼地把盘子端到自己的位置上,孩子们为萱萱伸出了大拇指,萱萱的脸上也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萱萱并不是每一次都能顺利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她遇到困难还是习惯性地看向我。随着我一个肯定的点头或一个温暖的微笑,萱萱渐渐能做好自己的事情了,不仅学会了叠衣服、穿鞋子,还学会整理自己的活动材料,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慢慢都提高了。大家眼中的那个什么都干不好的萱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充满自信、活泼、友善的萱萱。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是心灵的语言。尤其是幼儿阶段,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与表达能力的欠缺,目光往往是他们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这种非言语交流形式,发现幼儿目光中隐含的心理活动,同时把温暖、关心、鼓励等积极的情感通过目光传递给孩子,用无声的言语,打动孩子的心灵,用智慧与爱,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随笔:感动


教育随笔:感动

早上起床时就有点觉得不舒服,可能是有些感冒了吧,心想,今天已经是星期五了,再坚持一天,明天可以休息了,再去医院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到了学校,看到孩子们都来了,强忍着难受,和孩子们一起笑着,玩着,学着,那种浑身无力,头痛欲裂的感觉真的是非常的难受,就这样,坚持了一个上午,到了中午,发觉自己好像并不仅仅是感冒这么简单,看着孩子们吃完饭,把他们一个个安排上床睡觉,我也没吃饭,吃不下去。

到了下午,已经是坚持不住了,实在没办法,就在午睡室休息,孩子们,一个个都过来看我,并且很关心的问我:郑老师你怎么了?后来当孩子知道我生病的时候,都轻轻的告诉旁边的小朋友,郑老师生病了,我们出去吧,不要吵郑老师了。

小朋友都从午睡室出去了,不一会,从门那里探进个小脑袋,问我:郑老师,你冷吗?把我的被子给你盖好吗?我听了以后,真的很感动,很想流眼泪,我是一个人在合肥这边工作的,家人都不在身边,生病了,感受不到家人的温暖?第一份关心却是来自这群天真的孩子。他们让我体会到了温暖,我爱这群孩子,我为自己能带他们而感到高兴,我也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关心爱护他们!!!!!!!

教育随笔:用心对待孩子


虐童事件引人深思,面对一个一个天真懵懂的幼儿,如果我们不能恪守自己的师德,以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对待幼儿,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那将是特别可怕的事情。携程亲子园事件对于孩子造成的伤害是永久的。

班级有名幼儿的分离焦虑特别严重,刚入园的时候天天哭闹,任何环节都不愿意参加,吃饭喝水都是十分抗拒的,每天都要分一个老师时时刻刻的陪着他、拉着他。这让老师们十分的头疼,但是班级里的老师们都很有耐心,积极的了解其原因,通过和家长互相沟通,发现他在家里是属于十分溺爱的,不愿意自己动手吃饭喝水,走路也要家长抱着走,一有不顺心的事情就和哭闹,家长就妥协了,通过沟通,我们争取到家庭的支持与合作,同时在班级里耐心的陪伴在他身边,以宽容的心态看待他的这一行为,仔细的观察他的言行,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不断地鼓励他,发现他的闪光点,创造一个温馨有爱的环境,慢慢的让其适应这个环境,融入这个环境,建立其规则则意识。慢慢的,这个小朋友不哭了,早晨来园的时候能主动的和老师问好,吃饭也自己吃了,能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了。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天天面对着的是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孩子们是在成长过程中,很多东西对于他们是空白的,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未成熟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三到六岁所得到的教育对其一生都是有重大的影响的,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恪守自己的师德,对孩子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教育随笔:情绪对孩子影响


“老师,今天我妈妈不高兴了。”“为什么?”“不知道,我跟我妈妈说话她都不理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触:当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有情绪波动时,很容易将这种情绪传染到孩子身上。当家长心情好的时候,孩子是幸运的,会陪孩子一起玩或做游戏,甚至对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都会给予满足,当家长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也会跟着受点委屈:“一边儿玩去,我忙着呢!”“叫你干什么你快点儿行不行!”甚至于还给孩子两下,像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总结为“情绪感染”。

每个人都有情绪糟糕的时候,家长工作忙、压力大,有时难免情绪烦躁,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把坏情绪传染给孩子。坏情绪是负面的,家长把坏情绪带给孩子,拿孩子当出气筒,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是不可取的。纵然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十分亲近,但也不能不负责任的把坏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必将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孩子出现叛逆心理和行为。因此,父母应注意避免把不良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不仅仅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更肩负着让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任。

家长应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把坏情绪带回家。要懂得克制,明白把坏情绪带给别人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即便是带给自己的孩子也一样给他造成伤害。

家长要学会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可以制作一个“阴晴表”,以表情图像来表示当天的心情。当孩子表情栏里出现“委屈”的表情时,家长要及时发现,给孩子排忧解难,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情绪,并无形中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样,当自己出现这种表情时,孩子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帮助自己。所以说,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孩子最大天性就是好模仿,自己生活中一点一滴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无论是家长还是一名人民教师都应谨记:好的教育方式成就好的教育结果。

有不良情绪时,不要教导孩子。作为家长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情绪,那就尽量少和孩子说话,也不要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孩子、批评孩子,以免把坏情绪传染给孩子。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给孩子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氛围。

幼儿教师不能可将坏情绪带给孩子,如果坏情绪来临时可以深呼吸,让自己的身心放松。平复下来在与孩子进行交谈、沟通,切记带着不好的情绪与孩子交流、沟通。幼儿教师的工作繁琐、沉重,更应该调整好心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当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时进行有效的引导,对于自己的不良情绪时适度的调整。也可以制作心情“阴晴表”与孩子一起记录心理变化,记录一段时间后,让孩子们自主分享始终保持好心情的秘诀。(鼓励平时稍显羞涩、不爱说话的孩子们勇敢回答)

情绪的流动对幼儿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家长还是一名幼儿园教师都应具备基本的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做情绪的主人,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给孩子作出良好的示范。也可以让孩子读一些关于情绪管理的书籍让孩子自主分享书中的内容。

好的教育方式成就好的教育结果,希望自身能吾省自身,时刻反思,对自己的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孩子进行不同的调整。

相关推荐

  • 教育笔记:用亲情感动孩子 我们幼儿园里种着几棵迎春花,春天到了,迎春花向小朋友们展示着她那耀眼的美姿,给幼儿园增添了几分姿色。这不,现在迎春花花开正艳,一眼望去,黄黄的,非常好看,有不少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她旁边合影留念。 唉!今...
    2021-02-0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和孩子打成一片 教育随笔:和孩子打成一片 要做好一名幼儿教师,首要的素质是尊重孩子、热爱孩子,具有奉献精神。尊重孩子,表现在走近孩子、走进孩子。了解孩子们的内在需要、情感特征、个性表现,把幼儿看成一个大写的“人”,时...
    2021-06-1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打开孩子的心扉 王**是我班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弱的宝宝,特别是在语言表达上,说话的口齿不清晰,表达不完整,加上她十分内向的个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能听到她说话,更不用说参与活动中的讨论了。 也许是家长注意到宝宝的这...
    2021-05-06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用心教育孩子 教育随笔:用心教育孩子 怎样对待调的孩子,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实践证明,被成人厌弃的幼儿,长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因此,在对待调皮的孩子时,我从寻找“调皮大王”皮的...
    2021-05-0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目光交流打动孩子的心 萱萱是个早产儿,刚入园时家长很担心她适应不了幼儿园的新生活,每一次和孩子离别时,都再三交代老师要多多帮助萱萱,那难舍难分不放心的模样,让我们感受到了家长对孩子的爱,也感到自己肩上有着沉甸甸的责任。 萱...
    2021-05-18 阅读全文

我们幼儿园里种着几棵迎春花,春天到了,迎春花向小朋友们展示着她那耀眼的美姿,给幼儿园增添了几分姿色。这不,现在迎春花花开正艳,一眼望去,黄黄的,非常好看,有不少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她旁边合影留念。 唉!今...

2021-02-01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和孩子打成一片 要做好一名幼儿教师,首要的素质是尊重孩子、热爱孩子,具有奉献精神。尊重孩子,表现在走近孩子、走进孩子。了解孩子们的内在需要、情感特征、个性表现,把幼儿看成一个大写的“人”,时...

2021-06-11 阅读全文

王**是我班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弱的宝宝,特别是在语言表达上,说话的口齿不清晰,表达不完整,加上她十分内向的个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能听到她说话,更不用说参与活动中的讨论了。 也许是家长注意到宝宝的这...

2021-05-06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用心教育孩子 怎样对待调的孩子,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实践证明,被成人厌弃的幼儿,长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因此,在对待调皮的孩子时,我从寻找“调皮大王”皮的...

2021-05-01 阅读全文

萱萱是个早产儿,刚入园时家长很担心她适应不了幼儿园的新生活,每一次和孩子离别时,都再三交代老师要多多帮助萱萱,那难舍难分不放心的模样,让我们感受到了家长对孩子的爱,也感到自己肩上有着沉甸甸的责任。 萱...

2021-05-1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