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水没了所想到的
发布时间:2020-12-23 滨州将新建两所幼儿园 延庆区新增5所幼儿园 九江新增公办幼儿园53所新学期刚开始,秋姑娘就踏着轻盈地脚步走来了,我告诉孩子们:“美丽的秋天来了,我们把活动室打扮得漂亮些好吗?”孩子们说:“好!”于是孩子们情绪高昂地围在一起,用自己亲手制作的果子和绿叶布置我们班级。这时,家俊急切地喊道:“老师,我们没有胶水了。”我只好请别的老师去领胶水。等候的时候,家俊又喊了起来“老师,你快看,海滨在干吗?”大家都围过去,只见海滨一手拿着绿叶,一手沾着自己的鼻涕在往绿叶上的背面涂抹,再粘到地上。他抬起头,得意地说:“我的办法不错吗?”小朋友都喊了起来,“好什么?真脏”看着这一系列动作,虽然我也觉得有点恶心,却没有批评他,而是说:“你们说,胶水没有时,还可以用什么代替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站起来说:“可以用面粉加水,在火上煮成糨糊,还可以用面条……”我夸奖了每个发言的孩子。
我在想,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恰当的方法,我们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呢?批评和训斥都是不正确的做法,及时引导孩子去观察、去辨别、教孩子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不可用的东西。在教学中,应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手段,让孩子懂得更多,知识面更广,使他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由喝水排队所想到的
小班的幼儿入园已有一段时间了,他们渐渐的对幼儿园的生活开始适应,这时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开始出现,无论是课间还是户外活动回来以后,孩子们都要去排队喝水,可是那条队总也排不好,孩子们总是你争我强,你推我挤,还有几个调皮的小家伙总要去插队,一个顶一个的往前挤,最前面的孩子被挤得摇来晃去,结果一下子把水都撒在自己身上了。对于这样的现象我提醒了好几次,可是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一会儿队又乱了。这样的情况在别的活动中也屡屡发生。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真是让我头痛。
晨锻过后回到教室我也口渴了想喝点水,于是我端着杯子悄悄的走到了队伍的尾巴上。孩子们看见了都用大大的眼睛看着我,小管问:“老师你干什么呀?”我说:“排队喝水呀?”他皱着眉头不解的说:“老师喝水也排队呀?”我回答:“对呀!小朋友喝水要排队,老师喝水也要排队!这样才是好孩子呀!咱们一起比赛看谁排队排的好,好吗?”小管马上说:“好”,其余的小朋友也高兴的异口同声赞成,那几个小调皮也马上排到了我的后面。看到这我不觉的笑了。
之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的队为什么总排不好,他们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队的原因,我们又讨论怎么才能把队排好,孩子们都积极的想办法,有的说,不推不挤;有的说,谁排的好就给五角星;还有的说,老师当小警察,监督小朋友。最后我采纳了小朋友的意见,但不是老师当小警察,而是小朋友自己轮流当小警察,不但监督小朋友的排队情况,也监督老师的排队。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当小警察,因为是孩子们自己想的办法,所以大家也都很听小警察的话,我们的排队乱问题迎韧而解,孩子们也从中体会到了维持秩序和遵守秩序的快乐。当然,在日常排队,户外活动中,排队秩序也大大有了改观。以后,我还要明确的要求,反复的强化,相信会得到更佳的效果。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切的感到:幼儿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熏陶、甚至感召孩子,对幼儿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点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另外,常规教育也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民主与集中要相结合,不能死守。教师更应把握一切的教育契机,让幼儿在具体的环境中,通过亲身活动和情感体验来接受教育,也使幼儿能相对独立的解决力所能及的小问题,从而最终真正理解行为规范的要求。
我没想到我会输
在听指令拿玩具的游戏活动中,安安输了。他哭的很伤心,小朋友们都在安慰他:“你别哭了。”“下次再玩,你就会赢了。”可他还是不停的哭。
我走过去,先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把他拥抱在怀里。他非常委屈的扎在我的怀里,还是不停地啜泣。我问他你为什么哭呀?他哽咽着说:我玩游戏输了。
旁边的小朋友插话说:“别哭啦,我也输啦,你下次好好儿玩,你就不会输了。”可他摇摇头,还是不停的掉眼泪。看来简单的安慰是不管用的。
我悄声问他:“你现在是不是很伤心?怎么哭的这么委屈啊?”他眼泪哗的就下来了,一只小手搂着我的脖子,一只手紧紧攥着自己上衣脖颈处,断断续续的说: “我没想到!”四个字哽咽着说出来,我瞬间被他这种情绪所感染,深刻感受到他刚刚经历了一场特别意外和失落的失败。
安安平时很活泼,看起来好像什么事情都不往心里去,发音有些不清楚,语速慢,很多时候也不爱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真没想到这次小游戏的失败会让他这么失落。
我紧跟着说:“我也很意外,但是不管什么比赛,都会有输赢,这很正常。每个人都会有成功,但也会有失败的时候。这都很正常。”他哭声渐渐小了。在我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真得不敢确定他能听懂,毕竟他还只有四岁。
我给他擦擦鼻涕,面对面看着他:“你觉得你为什么会输呢?”
旁边的周沐莹抢着说:“我是因为速度慢输了。”
我笑了,问安安:“你呢?”
他哽咽着,摇摇头:“我不是那个原因!我是没注意听老师说,我没听清楚。”
我:“原因找到了,那以后怎么办呢?”
他立刻仰起头,特别坚定地说:“我好好听老师的口令,我一定能赢!”
指南指出,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如果教师能真诚地倾听幼儿的意见,理解和尊重他们,接纳他们稚嫩的观点,分担他们的困惑,共享他们成功的快乐,用温暖的笑脸去面对他们,就能增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就有益于幼儿的发展。
孩子内心是希望有人能够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然而成年人却一直把他们当做小孩子,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从而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想法。成功后“你真棒”这样简单空泛的表扬,失败后“下次注意”“小心点”等等没有指向性的安慰和提示,都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孩子解开心结,找到成功或者失败具体的原因。这样的话语在教育过程中是苍白无力的。
德国教育学家卡尔·威特说:“我认为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敬,表达关心,也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感到,他能自由地对任何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他的认识又没有受到轻视和奚落,他就变得毫不迟疑、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先是在家里,然后是学校,将来就可以在工作上,自信勇敢地正视和处理问题。”
其实,仔细想想,教育有时简单得只需要一次充满善意、理解与信任的静静的倾听。它可以帮助教师迅速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直击问题所在。而倾听过程中,教师循循善诱的提问与贴心的交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在行动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孩子进行反思感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养成勤反思、勤梳理、善总结的良好学习品质,有利于他今后学习进步。
孩子需要朋友式的老师:能和他们常沟通,说说心里话的大朋友。孩子的心情在言说中得到了释放,在倾听中得到了呵护。我很庆幸自己能够保持着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让我能够听到孩子最真实、最纯真、最清澈的心语。这是一次诗意的交流。
在“六一”排练中所想到的
最近几天,各班都在忙碌着排练“六一”的节目,可以说每位老师都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从选材、选人、购买服饰、排练,样样都要我们用十二分的细心才可能完成。在近几天的忙碌中,在家长工作这一块有一点心得体会,想与大家交流一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站在表演的舞台上,即使只是呆呆地站在台上,他们都能兴奋半天,但由于节目性质的关系,一个有质量的舞蹈是不可能全班上的,因此肯定会有一些孩子落选,如何让落选的孩子及家长也没有遗憾,使我们首先要做的,我的做法是:第一天,全班的孩子全都一起学几个基本动作,然后请他们回家练习,当然要告知家长,第二天进行检查,动作协调者过第一关;然后根据孩子们动作的质量确定入选名单及后备者名单,给后备的孩子再一次机会,当天晚上回家练习,当然也要告知家长。第三天,对后备幼儿进行选拔,确定最终名单。对于落选的孩子,教师要仔细分析原因,以家长容易接受的方式与之交流,比如说:“你的孩子很聪明,但是动作上好像有点欠缺。”“他身体不太好,我怕跳舞太累,他会吃不消。”“孩子好像胆子有点小,不太愿意跳,要不我们先让他每周参加班级的表演活动吧,等他胆子大一点了,我们再让他上!”诸如此类。
还有一点我觉得教师应该坐在前面,那就是在挑选孩子之前就应该明确地告知家长,为了演出质量,服装需要统一购买,费用要自理,而且要写出大概需要多少费用,记住要多写一点,千万不要少写了,然后请家长自愿报名。否则等你选好人以后家长有一大堆意见你就麻烦了,要坐在前面。服装可以由教师自己在淘宝网上挑选(淘宝网上服装款式多,尺码齐全,而且又便宜,而且对于演出服装的类型,教师是最清楚的),在挑选好后可以将网址发给家委会的成员,请他们代劳购买,最好不要由教师出面,以免今后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一点就是要事先跟家长打招呼,跳舞比较累,要让孩子们学会坚持,不能半途而废,同时提醒家长,孩子回家后要补充营养,而且要早点休息。教师在排练的时候也要注意让孩子们劳逸结合,并且一定要多喝水。
当然与家长的个别交流也比较重要,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不仅可以让家长感受到你的用心,同时也可以请他们成为我们的助手。
这只是我所想到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吧!
教育随笔:环境创设所想到的
教育随笔:环境创设所想到的
今天下午通过观看各班级环境及各个区角的布置时,能充分的看出各班老师是从幼儿角度出发,利用家长资源与幼儿共同布置班级主题墙面,实现了环境与孩子的“对话”,促进了他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展现了“以幼儿为本”思想指导下运用于环境创设中的独特用意,将环境与教育紧紧融合。特别是一楼小班,吸引我的是他们走廊上的板面,他们剪了几个大小不同颜色的心贴在了我们平时用的小夹子上,又夹在了墙上,既简单又漂亮,还有她们把教具做在了墙上,不仅填充板面,孩子们还很愿意动手操作。给我印象较深的还有娃娃家中教师们利用了废旧物品大纸箱做的汽车,不仅废旧物被利用了,孩子们也爱玩也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坏了也不会太心疼。
还记得以前的环境只是我们老师们忙着在墙上画呀、剪呀,做出一幅幅精致细巧的作品,孩子们只是欣赏。
直到今天在创设主题墙环境时,我们注意使主题墙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主题墙不再是单一的幼儿或亲子作品,更多地是网络图的展示。一个大主题分为好几个小主题,师幼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不断发展主题,丰富完善主题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的图书、图片、照片、实物、网上下载的资料、孩子们或亲子的作品等。使主题墙的意义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展示,而是一种交流手段,从网络图上能清楚地展示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整个探索过程。我们利用一切的有效空间和资源,让主题墙会“说话”:与孩子说话,与老师说话,与家长说话。我们有了新的环境理念:主题墙的形成需要是以幼儿为主体,同时需要教师的必要点拨和家长的适当介入。它不是教师精巧的手工才艺展示,而应该是孩子智慧的展示,凝聚着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点点滴滴的收获与进步,感悟与实践。主题墙环境是孩子们的,而不是教师的。
制作水果沙拉想到的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制作水果沙拉想到的”,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今天的课程:制作水果沙拉。家长们拿来了许多的水果:香蕉、桔子、甜橙、柿子……这么多又香又甜的水果都是幼儿学习、游戏的好原料!我先是让孩子重点认识一下做沙拉的一系列材料,小刀、沙拉酱、果酱(这次我们还增加了果酱),一一认识后孩子们开始自由操刀了。不过在活动中我发现万XX小朋友和李XX小朋友不会使用小刀,手部力量较弱,万X拿了一块苹果切了起来,可是却切不动,他很着急地来问我:“老师,你帮帮我,我切不动。”一旁的李XX也一起说:“我也不会切。”我注意观察了一旁的小朋友,他们都切得很好,这引起立刻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就只有他们两个不会切呢?于是,我没有立刻帮忙,而是请他们继续切,观察中发现,这两位幼儿在切水果时切的方法不对,把水果拿在手上就开始切。我想到这是我的疏忽,我在传授制作过程时只是重点强调了用刀的安全问题,而没有说清楚如何拿刀,如何放在案板上切。作为幼儿教师,在活动前一定要仔细、清楚地考虑到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我为孩子准备的果都很大块,一个是红皮的水果像苹果比较硬,而塑料刀比较软,切起来比较费劲,还有一个我也没有特别要求孩子要切的小而细,所以才使孩子们切的那么大块。教师在活动的每个细节一定要考虑到位。孩子们品尝着自己制作的沙拉时别提有多高兴和自豪了,“这是我自己做的!我回家去要做给爸爸妈妈吃……”。我感觉制作水果沙拉的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是幼儿所喜爱的,并且孩子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能力又能体验到制作的乐趣。
关于“制作水果沙拉想到的”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体检记:没想到老师的笑脸这么管用
一年一度的体检又来到了。虽然上次体检时大部分孩子的表现都很勇敢,但为了以防万一,早上晨谈时还是给孩子们做了小小的思想工作。得知今天就要体检,孩子们好像一点也不怕,纷纷说着“我不怕打针的。”“我也很勇敢的,因为我是哥哥了”“我也不会哭的,因为医生会用小小的针给我打的,老师对不对?”我们也一再的告诉孩子们不哭就是勇敢的哥哥姐姐,老师会奖励笑脸的。
十点多,轮到我们去体检了,带着孩子们来到体检的地方,刚好中三班在抽血,有个孩子还没开始抽就在那吓得大哭。有几个胆小的孩子听到了,露出害怕的表情。我赶紧安慰他们“没事的,你们看那边几个在抽血的孩子都没哭,他们真勇敢,你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因为我们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对不对?”孩子们点点头。孩子们拿着体检表先进行了身高、体重、口腔等的检查。最后一项就是抽血了。第一个是慧慧,慧慧很勇敢,抽完血还笑着跟小朋友们说一点也不疼,真是开了个好头,后面的小朋友也就更放松了自己的心情。一个接一个的顺利地抽着,轮到楷楷了,楷楷的血筋可能细了些,在一只手上“使劲”地抽,也抽不到,只好换只手再抽。刚开始表现得很勇敢的楷楷,大哭了起来,我急忙跑过去,捂着楷楷的眼睛安慰他,上天保佑,这只手终于顺利抽出血了,小东西又破涕为笑,对旁边的小朋友说老师捂着他的眼睛,他都不知道医生在抽就抽好了,一点也不疼。呵呵,还吹起了牛!!!轮到优优了,这个小女孩长得很单薄,生怕她害怕,老师站在她旁边,扶着她,但由于她的血筋比较细,一下子抽不到血,小拳头握放了好几下还是抽不到。没办法只好换只手再抽。怕这样会使优优产生害怕心理,我们不断地鼓励表扬她勇敢,优优也很听话,没有哭,伸出另外一只手让阿姨抽,但可惜的是这只手还是抽不到血,只好在脖子上抽,她也很配合医生,医生叫她大声地喊“啊”,她也大声地喊了起来,最后终于抽到血了。今天的优优表现真的很棒,也不禁觉得自己有些小看孩子了。
体检很快就结束了,我们的孩子很勇敢,基本上没有孩子哭的,真为他们感到骄傲。回到教室,我们也兑现了我们的诺言,给每个孩子奖励了一个笑脸,他们拿到笑脸可高兴了。晚上爸爸妈妈来接时,好多孩子都在跟爸爸妈妈说自己上午的伟大表现呢。优优说:“妈妈
,我今天抽不到血,戳了三针才抽到的,我没有哭,老师给我奖励了两个笑脸。”她妈妈还有些不相信,跑来问我,当她得知是真的时,那激动劲儿别提了,说她女儿最怕打针了,没想到老师的笑脸这么管用,还是听老师的话啊。呵呵,孩子们真勇敢,加油,你们是最棒的!!!
水里没有鱼的画
那是一节美术课,我让孩子们画意愿画——水中的鱼。
为了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我没有对作品进行过多讲述,重点讲了作画要求和色彩搭配之类的问题。
孩子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画了各种各样的在水中游的鱼儿,不长时间他们的作品便完成了。
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作品,并选出最好的画挂到了美工区里,当然,欣赏过程中我没有忘记表扬画得好的幼儿。
当一幅一条鱼也没有的画展现在我面前时,我没有对这幅画提出批评,只是说:“这幅画的水中怎么没有鱼呢?也许是这位小朋友忘记画鱼了吧。
”说着就不假思索地将这幅画放到了我身后书桌的一个角落里。
下课后,孩子们都到室外活动去了,我看到伟伟小朋友很不高兴,也不出去玩儿,带着一脸的委屈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我过去询问他怎么了,志伟的眼里充满了泪水,委屈地说:“老师你为什么把我的画扔到一边去?”“那张画是你画的呀,我让你们画水中的鱼,你画了些什么,连一条鱼也没有,只有几只小蝌蚪,你认为小蝌蚪好画是吧,没有耐心怎么能画好画呢?”这时志伟已是眼泪汪汪,他看着我怯怯地说:“老师,那天爸爸带我到我们村后的淄河里去钓鱼,一上午连一条鱼也没钓着,水中没有鱼,就是有水草、小蝌蚪、还有青蛙,我不会画青蛙,就只画了水草和小蝌蚪。
”孩子的话让我目瞪口呆,他虽然没按我的要求画,但他画的是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事实。
这样一幅好的绘画作品,我怎能把它扔掉呢?我向孩子诚恳地道歉,并把作品挂在了美工区的正中位置。
上第二节课时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认了错,并表扬了伟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灿烂的笑容再次荡漾在孩子的脸上。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认识到:在日常教学中既要教给孩子一些表现技能,又要给他们留有充分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用眼、手、脑去发现、去创造、去探讨,去发掘他们自己的世界。
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不能要求太高,不能只从技能技巧水平的高低去衡量优劣,而应当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欣赏,去听听孩子们的解释,凡是幼儿能理解、解释的作品都应予以肯定,整个评价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珍视幼儿在绘画中表现出的童心、童趣及想象力和创造力。
把孩子的所思所想放在第一位
又到下午吃点心的时候了。“老师,今天吃粘糕,是那种黏黏的糕。”叶俊豪一边帮老师把食堂阿姨做的糕点搬进来,一边带点失落情感地说着。
“我不喜欢黏黏的。”“我也是。”旁边听到的小朋友凑过来看了看,窃窃私语着。
有时候食堂阿姨做的糕水放得多了,就比较粘手,小朋友们都不敢拿。我看了看今天的糕,大部分都黏在一起,但只要轻轻一拉,就分开来了。
我请小手干净的小朋友帮我分发,大家都踊跃地举手要帮老师做事。为了满足幼儿的为他人做事的欲望,只要小手是干净的都可以。孩子们都急忙去洗手间洗手,然后,让我来检查小手是否干净,能不能发。先洗好手的孩子们都给了他们机会,三条、五条黏在一起的糕都纷纷在孩子们的手中抢去,发到了每一位孩子的桌上。
“小朋友们请。”“谢谢老师大家请。”大家都开心的吃了起来。
“怎么王硕的桌上没有发到呀!”我问。
“老师,我不要吃,我不喜欢吃。”王硕小声地说。
“老师,我的也给你,我也不要吃。”叶思凡把糕直接拿到了我的面前,递给了我。
大部分孩子都在吃着,但我担心,大伙儿跟风学样,都不想吃怎么办。我手里拿着叶思凡递给我的糕,思索着。
“有了。”突然灵感来了。
我拿着糕,随手一捏,小企鹅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孩子面前。
“哇,小企鹅。”“老师给我吃吧!”“我也要,我也要。”小朋友都开心地举起了双手。
我把做好的小企鹅送给了已经吃完糕的丹丹,看着她开心的样子,我的心也无比幸福。
“谁把手里的糕吃完,就有机会得到老师做的动物糕点。”一说完,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
“老师,你能不能帮我做个小螃蟹,我一定会吃掉的。”刚刚还不想吃糕的叶思凡走上来,用乞求的眼光看着我,对我说。我点点头答应了。
“小螃蟹有八只脚的。”叶思凡生怕我不会做,小眼睛一边盯着我做,一边提醒着我。我用小剪刀剪出了八只脚的小螃蟹,交给了叶思凡。他开心极了,眼睛笑的眯成了一条缝,样子特别可爱。
随即,我又用多余的糕做了好多小朋友喜欢的动物,有小兔、小狗、小鸟、大象、孔雀的。小朋友收到我做的各种动物点心,兴奋不已,最终快乐地放入了口中。
叶思凡又跑了过来,“老师,我还想吃一个小螃蟹。”看着叶思凡原来不想吃,到自己想要吃,我真的感到有点意外惊喜。于是很快地做了一个小螃蟹给他。
在孩子眼里,新奇有趣的东西是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和激情的。要让孩子爱上吃,喜欢吃,恐怕也需要花一番心思。见多了长长的、圆圆的饼干,换上小熊饼干、圈圈饼干,小朋友吃的欲望就有提升了
,吃起来更开心,更快乐。单调的糕点,幼儿看了不起眼,如果做出各种可爱的动物形状,从形色上稍作改变,幼儿就会产生吃的激情与欲望。
同时,教师的引导也十分重要。首先,教师要用积极的语言向幼儿介绍午点的特点,告诉幼儿身体的成长需要吸收各种的营养。其次,要给予幼儿鼓励与表扬的语言支持。采用激励性的语言促进幼儿的食欲。也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如当幼儿看到食堂阿姨送来豆腐干的时候,大部分幼儿会表现出不喜欢的样子,这时,我就采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吃豆腐干比赛,在比赛中,幼儿吃得认真,很快地都把桌上盆里的豆腐干吃完了。
今天的点心在老师的捏捏变变中快乐地吃完了,桶里几乎没有吃剩的。所以,不管是什么活动,教师都应该把孩子的所思所想放在第一位,时时刻刻地关注他们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策略,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让幼儿得到健康全面的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