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换一个角度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0-11-06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 设计一个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 开学一个月幼儿园工作总结育儿观念:换一个角度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最近家里一宝很是有自己的思想,想不到的事情层出不穷,从起床到睡觉,从磨蹭到破坏,从反抗到哭闹,有时让这些为人之父母疲惫不堪。
孩子若是在家,要不不好好吃饭,要不挑剔饭菜不合胃口,要不想着方法看电视,再不然就是玩游戏机,到了睡觉时间迟迟不愿睡觉,家中长辈劝说该收收那颗爱玩的心了,话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到底怎么收,如何收?yjS21.Com
在父母眼里,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要尊重孩子自然生长,这些大道理似乎人人皆知,可是,行动起来还是会出现种种问题和困难,往往父母的陪伴没有换来孩子的快乐,僵持到最后,似乎河东狮吼一声才能让孩子们乖乖的听话,到头来“两败俱伤”的还是累呀,其实,孩子越大越有自己独立思想,何不尊重他们,换一个角度来管教孩子呢。
孩子早晨起床,磨蹭。
早晨的时间非常的宝贵,从起床、穿衣、洗漱、入园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面对家里的磨蹭一宝,该出发了他还偏要换换他的上衣,脾气再好的家长也会此时不停的催促。
还是先来讨论一下有关磨蹭的计划吧,坚持十天早入园奖励一个自己的小小愿望,每天自己穿衣,拿上自己的物品,在规定时间里准备完毕后自己张贴一枚小贴画,早晨起床时故事和歌曲轮流播放,或者扮叫他最近喜欢的动画人物声音,这样一来,孩子也能跟上大人的步伐了,妈妈既不生气也不批评了,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是自己决定的,或许结局是正面的或许是负面的,而所有的结果都需要自己承受。
孩子喜欢玩游戏,不守约定。
家里的手机和平板上的游戏都是一宝下载安装,现在的孩子真是无师自通呀,没人教授,没人指导自己就会,打完这关还要玩下一关,没完没了,和他讲道理不听,强制关闭后就会很生气,为了玩游戏闹脾气,发火,生气,很想轻松看待这些事。
召开家庭会议讨论一下,其实现在低头一族的人越来越多,孩子就是家长的缩影,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会有一个“问题家长”
讨论的最终结果是,早晨不允许玩,晚上做完自己的事情后,看电视和游戏时间不得超过三十分钟,每次开玩前先定好时间,如有超过会有相应的惩罚,情况严重就会停止时间,放下自己的情绪就让生活的点点滴滴来磨练孩子和自己吧。
换一个角度来管理自己的情绪,换一个角度去管理孩子,因为生活中才是教育的肥土,让孩子在这片沃土上播种、施肥、浇水直到慢慢绽放。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育儿观念:换个方式接孩子
这个学期,由于我的工作变动,下午不上班,于是由我接替老公去幼儿园接儿子。
我没想到,这些小小的变动却给儿子带来很大的变化。
首先,由我找儿子变成儿子找我。之前,我们去接儿子时,总是站在人群最前面,急切地从老师牵出的队伍中找儿子。我决定变一下,把自己藏起来,让儿子来找我。
只见儿子的眼光焦急地在家长群中梭巡,没找到我的儿子显得很失望。可是他没有放弃,走近人群,眼光穿梭几个来回,终于在人群后的角落找到我了。儿子立时绽放出欢欣的笑脸,满是惊喜地钻进我怀里,紧紧地抱着。仿佛,他刚才失去过我这个妈妈,小嘴竟然附在我耳边说:“妈妈,我爱你!”是的,四岁的小人儿,以为家人永远都在那,像幼儿园前面的石墩一样不会离开。今天,经过了这样的费力寻找,小小的心突然意识到.,如果没有亲人,他多么孤独,从而逐渐懂得珍惜与家人的这种缘分和亲情。
然后,小家伙开始找车,却没找到。我说:“宝贝猜猜,今天妈妈有没有开车来?”儿子环视一周,说:“没有。”然后笑,“我知道了,妈妈是骑电瓶车来接我的。”我亲他一个:“真聪明!”儿子问我为什么不开车,我则趁机向他灌输环保观念。
娘俩骑上车子回家,我特意带他走了一条小路,风景优美,还有很多带有小院子的人家。儿子不停地问这问那,显得特别开心,说:“妈妈,骑电瓶车也很好玩哎,还可以看好多风景。”
从此,去接他时,我总是变换交通工具,有时开车,有时骑车,有时坐公交,有时则干脆步行。走在路上,我会有意引导他观察和思考。比如,这棵树发芽了,叶子一点点长大了;这株花有了花骨朵了,第二天含苞待放,第三天盛开了!有时看到蚂蚁搬家,小鸟筑巢,我会停下车来和他一起观察很久。
儿子从这些小变化里感受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势,每天有不一样的体验,学到不同的知识。比如认识了很多植物,知道了不同交通方式的行车规则,了解了不同工作的人不一样的生活状态……舰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考问题的方式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拓展。
还有,我们谈话的内容也特意做了改变。之前,我们接到他,第一时间总是问他在幼儿园的表现怎么样。现在我不这样,一开始很少问他在幼儿园的事,让他猜妈妈今天是骑车、开车还是坐车来接他的。小家伙眼珠一转一转,说:“今天下雨,妈妈肯定不会骑车;没有看到我们的车子,说明妈妈没开车。我知道了,妈妈是坐公交车来接我的!”我击掌:“猜对啦,好厉害哦!”这样的开头使儿子的兴趣特别高,很愿意跟我交流,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一路上都极少说话,兴致不高。然后,看到小鸟唱歌,我会委婉地说:“小鸟唱歌了呢,小五(儿子小名)是不是也把今天在幼儿园学的歌唱给小鸟听啊。跟小鸟比赛,看谁唱得好。”如果儿子兴致勃勃真的唱起来,我就由此知道他今天学了什么。或者,他也会告诉我,今天在幼儿园没学唱歌,而是学了什么什么,再一点点透出他在幼儿园的表现。我则趁着他的情绪高,巧妙教育和引导。
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儿子改变了很多:变得很乐于跟我交流,对家人也由之前的爱理不理变成尊重有礼了。而且他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都迅速提高。幼儿园举办演讲比赛,他居然自己组织了一段演讲词,题目就叫《妈妈接我的路上》,说得绘声绘色,感情真挚,得了一等奖。当裁判的老师十分喜欢他,主动邀请他当幼儿园大型活动的小主持人。当然,为他的成长欣喜之余,接他的路上,我更得花些心思了。
育儿观念:怎样让孩子听话
育儿观念:怎样让孩子听话
(1)不要离他太远。与其在厨房遥控,不如靠近他,或逐渐走近他。
(2)最好眼睛看着他,叫他的名字,对他说话。边做其他的事,边对他说话,孩子比较容易忽略不听。
(3)态度要温和而坚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坚持要他做。但不要大吼大叫或用狂怒的声调命令孩子,否则孩子就学会只在父母怒气冲天时才有反应。所以命令孩子时,大人要努力保持平静。
(4)多用正面的话,而不要说反面话或用威胁的字句。与其说“你再不去洗手,就不要吃晚饭了”,不如说“要吃饭了,现在先去洗手”。
(5)父母说出的话要配合行动。与其三番两次叫孩子关电视,不如说一遍就上前关掉;告诉孩子该洗手了,就马上牵着孩子的手平静地走向卫生间。让孩子行动的,应该是“父母的行为”,而不是“愤怒的威胁”。父母把说出的话付诸行动,让孩子知道这是一定要做的,也可以减少自己唠叨的次数。
育儿观念:不管如何,请不要小看孩子
育儿观念:不管如何,请不要小看孩子
成人有了比较,很容易就有所偏好,就连幼儿也懂得这个道理。这天,我开玩笑地问孩子:“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啊?”“我喜欢妈妈,因为她喜欢我。”据我了解,妈妈从小就一直陪在孩子身边,对孩子要求很高,因此从来就是十分严厉,而爸爸的“不凶”却不受孩子的喜欢。我很奇怪,于是就请教了老师,她说爱一个孩子不是对她多纵容,而是平时多给一个关注的眼神,多一个微笑,“不要过多得去追求爱的技巧,爱本身就是一种爱。”记得我刚开始实习的时候,我也十分注意教师如何与幼儿交流,并用来模仿,但是并没有那种由心底发出的喜爱之情。
做一名幼儿园老师,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平凡中的“伟大”!要学会享受这份忙碌,这种享受是心中真正的享受,不是去想享受这个过程会为自己带来多少利益的得失,而是真心付出你的爱!在你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宁静的世界,停一秒钟,你能彻底改变自己的想法。
你不需要时时刻刻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孩子,但请你学会蹲下身子与孩子讲话。
育儿心得:孩子不一定要“听话”
育儿心得:孩子不一定要“听话”
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听大人说:"小孩子要听大人话,这样才是好孩子,长会有出息!"因此,我们会很听话,至于有没有出息,事实证明一切。但是我们依然很听话地对自己的孩子说:"你要听话哦!这样才是乖宝宝!"我们已经习惯了这句话,并且已经形成了这样
的一个固定模式了。当然,也就很自然地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然而,当老师让我读这篇文章时,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老师,你没搞错吧!孩子要是不听话了,那不得翻天了!不得爬到老子头上来了!那不得把房子给拆了呀!这现在是啥教育理念呀!”
可是连续读了数遍之后,我发现我的心在哭泣!
我有两个女儿,老大8岁,今年三年级;老二4岁,今年中班。我对她们就是两种教育手段,也让我看到两种结果。
老大,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所以我们非常的痛爱,她
也很可爱,很聪明,很灵巧,就是那种人见人爱的小孩子。
可我还是觉得不够完美,因为我太爱她了!所以我总是要求她要“听话”,事事都要听我的话。渐渐地我发现,孩子的笑容变少了,笑声没有了。可我还是要她听话,只要听话就是好孩子。慢慢地孩子进入到小学,问题就开始暴露:孩子常被同学打哭也不敢和老师说。作业不会写时,就等着给答案。一开始很爱学英语,但爸爸却说:“英语不用学,将来都是外国人学中文,没人学英语了!”孩子非常听话,再也不好好学英语了!现在三年级了,英语考试不及格,她开始伤心了,想要好好学英语了!
老二,早产将近一个月,出生时很小,差点进暖房,所以我们对她没有任何要求,只希望她能开心快乐的长大,所以我们对她就是放手自然教育,给她空间,让她自己去经历,去探索,很少对她说:“你要听话!"这类的话。反而让我看到她独立、自信、又有爱心。现在每天放学回来,都要学姐姐写作业的样子,自己给自己布置功课,一做就是一、二个小时,非常省心。
因此,作为家长不是一味地要孩子“听话”!而是应该引导孩运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多动脑便会多办法、多突破,明白事情应该怎样做,更应该因为事情能够给他足够的价值而主动地做。若孩子总是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那么就不会再有“听话”的需要了。
现在学习了家庭教育課程,知道了: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成长,也就是发展出孩子的自主能力,这才是家长的使命,这才是真正爱孩子!
育儿观念:倾听孩子的心声
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想要打开他们的心门,探一探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必须要学会倾听。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一天清晨,一个四岁的小朋友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他就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校长十分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送给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很大的玫瑰,奶奶不信,我这就摘下来送给她看,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说道:“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换做是我们,立马就会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进行批评,而这位校长却是弯下腰来十分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让孩子把话说完,并把玫瑰花奖给了可爱的小女孩,给予她真切的赞美。
我们往往以大人的意志左右孩子的想法,当孩子的回答不符合我们的意愿时,我们习惯立马判定他的想法是错误的。我们以成人的方式造就了“听话”的孩子。殊不知,在这“听话”的背后,扼杀的是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每个孩子都是美丽的天使,都是纯真无邪的!在责罚孩子前不妨先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孩子把话说完。并以宽容的心态帮助孩子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错误和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