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多少》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7-2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会认真负责对每一堂课做好准备,因此,老师会在授课前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优秀有创意的幼儿园教案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多少》及教学反思”,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多少》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明: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中自己“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材料和环境创设

1.材料:诱发对应性材料--碗和调羹、杯子和杯盖、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菜、……。自发对应性材料--雪花片和木珠、红积木和绿积木、苹果和香蕉、汽车和飞机等等。以上材料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2.环境创设:将以上材料按难易程度编号放暨在数学活动区内供幼儿操作摆弄。

设计思路

一一对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重叠,另一种是并放。对于幼儿而言,通过重叠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区内应该先投放可供幼儿进行重叠比较的材料,然后再提供并放对应的材料。这样便于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可供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诱发对应性材料,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另一种是自发对应性材料,那两种材料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很显然,前一种材料容易引发幼儿的对应行为,因此,应该先让幼儿操作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当幼儿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后,则应多提供自发对应性的材料,使幼儿能自觉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从而真正形成通过一一时应确定等量的观念。YJS21.Com

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因为它并不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这种理解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要向幼儿传授一一时应的方法,而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才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活动->讨论归纳活动->巩固操作活动

1.通过操作探索活动让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多、少和等量关系。

说明

各种操作材料应按难易编号后放置在数学活动区内。教师引导幼儿按次序开展操作活动。

2.通过讨论归纳活动及幼儿确立通过一一对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l)出示可重叠比较的诱发对应性材料,如小朋友和椅子,让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说明

教师出示教具时,一组物体可排列整齐,另一组物体应放成一堆,然后通过提问,如“怎样才能知道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启发幼儿提出对应的方法,并请幼儿操作验证。

(2)出示可并放比较的自发对应性材料,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出示有一定间隔距离的一排积木,让幼儿用另一种颜色的积木做一个等量集合,并讨论为什么这两组积木是等量的。

(4)出示两头对齐,中间间隔距离有异的两组物体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其是否等量。

3.通过巩固操作活动提高幼儿对应的技能。

说明:

教师可在数学活动区内提供数目超过5,或各种排列形式的材料,以增加对应。

反思:

这次活动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到每个幼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数少,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专注程度。在操作规则上对幼儿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多数幼儿基本能够按照规则操作,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和幼儿还不能理解如何换组操作,今天的活动只进行了“比多少”操作。近阶段的活动,可能比较适合同一游戏,提供不同类操作材料的操作形式。

幼儿百科:数量,指事物的多少。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表达方式。从远古时代开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人们就需要创造出一些语言来表达事物(事件与物件)量的多少。

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多少》及教学反思”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多少》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多少

一、活动目标

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二、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明: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中自己“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三、材料和环境创设

1.材料:诱发对应性材料--碗和调羹、杯子和杯盖、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菜、……。自发对应性材料--雪花片和木珠、红积木和绿积木、苹果和香蕉、汽车和飞机等等。以上材料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2.环境创设:将以上材料按难易程度编号放暨在数学活动区内供幼儿操作摆弄。

四、设计思路

一一对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重叠,另一种是并放。对于幼儿而言,通过重叠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区内应该先投放可供幼儿进行重叠比较的材料,然后再提供并放对应的材料。这样便于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可供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诱发对应性材料,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另一种是自发对应性材料,那两种材料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很显然,前一种材料容易引发幼儿的对应行为,因此,应该先让幼儿操作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当幼儿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后,则应多提供自发对应性的材料,使幼儿能自觉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从而真正形成通过一一时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因为它并不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这种理解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要向幼儿传授一一时应的方法,而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才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五、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活动->讨论归纳活动->巩固操作活动

1.通过操作探索活动让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多、少和等量关系。

说明

各种操作材料应按难易编号后放置在数学活动区内。教师引导幼儿按次序开展操作活动。

2.通过讨论归纳活动及幼儿确立通过一一对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l)出示可重叠比较的诱发对应性材料,如小朋友和椅子,让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说明

教师出示教具时,一组物体可排列整齐,另一组物体应放成一堆,然后通过提问,如“怎样才能知道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启发幼儿提出对应的方法,并请幼儿操作验证。

(2)出示可并放比较的自发对应性材料,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出示有一定间隔距离的一排积木,让幼儿用另一种颜色的积木做一个等量集合,并讨论为什么这两组积木是等量的。

(4)出示两头对齐,中间间隔距离有异的两组物体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其是否等量。

3.通过巩固操作活动提高幼儿对应的技能。

说明:

教师可在数学活动区内提供数目超过5,或各种排列形式的材料,以增加对应。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多少》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在四个以内的两集合间元素的多少。

2.能够一个接一个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能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活动准备:

相应的图片若干、“比多少”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等量判断”操作卡等。

活动过程:

一、经验准备

游戏:抢椅子

让幼儿分组上来玩抢椅子的游戏,幼儿人数和椅子的数量在4以内,并相差一个。提问:刚才玩抢椅子游戏的时候,一个小朋友坐几张椅子?椅子多还是小朋友多?为什么?你有办法变成一样多吗?

二、集体探索

1、出示教具:数数,花园里开了几朵花?(4朵),蝴蝶飞来了,请小朋友帮助蝴蝶找朋友,一只蝴蝶找一朵花做朋友。(幼儿个别操作)蝴蝶多,还是花多?你怎么看出来的?我们给多的放个花片做标记。有办法让蝴蝶和花一样多?

2、这里还有小鸭子和小鱼,谁来喂小鸭子吃小鱼?(幼儿个别操作)

比一比,小鸭子多还是小鱼多?小花片放在哪里?

三、分组操作

1、介绍操作材料和操作方法。

我们先来玩“比多少”的游戏,小朋友把小筐里的两样卡片对齐排好,比比哪个多,用小花片做记号。

玩好后举手让老师检查,把卡片放回小筐,再到后面桌子上玩“哪两排一样多”的游戏。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此活动的第一次试教,由于材料的准备过于仓促,使活动没有达到预计效果,为了保证幼儿学习数学的效益和更高的兴趣,我就修改了整个活动,包括材料的准备,活动环节的设计我都加以了修改,这次活动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到每个幼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数少,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专注程度。在操作规则上对幼儿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多数幼儿基本能够按照规则操作,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和幼儿还不能理解如何换组操作,今天的活动只进行了“比多少”操作。近阶段的活动,可能比较适合同一游戏,提供不同类操作材料的操作形式。

幼儿百科:数量,指事物的多少。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表达方式。从远古时代开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人们就需要创造出一些语言来表达事物(事件与物件)量的多少。

比多少


一、活动目标

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二、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明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中自己“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三、材料和环境创设

1.材料:诱发对应性材料--碗和调羹、杯子和杯盖、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菜、……。自发对应性材料--雪花片和木珠、红积木和绿积木、苹果和香蕉、汽车和飞机等等。以上材料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2.环境创设:将以上材料按难易程度编号放暨在数学活动区内供幼儿操作摆弄。

四、设计思路

一一对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重叠,另一种是并放。对于幼儿而言,通过重叠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区内应该先投放可供幼儿进行重叠比较的材料,然后再提供并放对应的材料。这样便于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可供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诱发对应性材料,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另一种是自发对应性材料,那两种材料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很显然,前一种材料容易引发幼儿的对应行为,因此,应该先让幼儿操作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当幼儿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后,则应多提供自发对应性的材料,使幼儿能自觉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从而真正形成通过一一时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因为它并不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这种理解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活动中 教师不要向幼儿传授一一时应的方法,而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才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五、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活动->讨论归纳活动->巩固操作活动

1.通过操作探索活动让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多、少和等量关系。

说明

各种操作材料应按难易编号后放置在数学活动区内。教师引导幼儿按次序开展操作活动。

2.通过讨论归纳活动及幼儿确立通过一一对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l)出示可重叠比较的诱发对应性材料,如小朋友和椅子,让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说明

教师出示教具时,一组物体可排列整齐,另一组物体应放成一堆,然后通过提问,如“怎样才能知道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启发幼儿提出对应的方法,并请幼儿操作验证。

(2)出示可并放比较的自发对应性材料,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出示有一定间隔距离的一排积木,让幼儿用另一种颜色的积木做一个等量集合,并讨论为什么这两组积木是等量的。

(4)出示两头对齐,中间间隔距离有异的两组物体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其是否等量。

3.通过巩固操作活动提高幼儿对应的技能。

说明

教师可在数学活动区内提供数目超过5,或各种排列形式的材料,以增加对应.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大嘴巴比多少》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嘴巴比多少

活动内容:大嘴巴比多少(数学—数量)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

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多少》及教学反思》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教案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多少》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多少 一、活动目标 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二、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明: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
    2021-06-0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多少》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在四个以内的两集合间元素的多少。 2.能够一个接一个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能运...
    2020-09-03 阅读全文
  • 比多少 一、活动目标 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二、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明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大嘴巴比多少》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嘴巴比多少 活动内容:大嘴巴比多少(数学—数量)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
    2019-12-23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 这是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
    2021-07-23 阅读全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多少 一、活动目标 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二、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明: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

2021-06-0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在四个以内的两集合间元素的多少。 2.能够一个接一个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能运...

2020-09-03 阅读全文

一、活动目标 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二、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明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

2019-12-12 阅读全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嘴巴比多少 活动内容:大嘴巴比多少(数学—数量)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

2019-12-23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

2021-07-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