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亲子教育——哭闹、打人、不吃饭~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0-06-04

幼儿园游戏亲子。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亲子教育——哭闹、打人、不吃饭~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1对孩子说实话

说幼儿园特别好玩,就像告诉他们打针不疼一样,他们很快就会发现真相,然后更加抵触和逃避。不如直接告诉他们:“你已经长大了,要开始过集体生活了,集体生活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在第一时间都会满足你的要求。从今天开始你要学着自己照顾自己,如果你遇到麻烦,就跟老师说,老师会帮助你。”

2允许孩子发泄他的负面情绪

孩子面临新的生活,紧张情绪不可避免,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哭,或者粗暴地把他放到幼儿园,孩子的紧张情绪就得不到缓解。如果孩子大哭,不妨先抱他一会,并温柔地对他说:“妈妈知道你很紧张,妈妈第一天去幼儿园也很紧张(此时可以谈谈自己小时候去幼儿园的经历),后来过了几天妈妈就越来越喜欢上幼儿园了,你也一样的。”

3及时找准孩子的症结

(1)、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有的孩子因为害怕和陌生小朋友相处而十分抵触幼儿园,妈妈不妨寻找机会让他多与陌生孩子接触(如商场的淘气堡),并适当退出孩子的视线范围,暗中保护,制造他和陌生小朋友单独相处的机会。

或者和幼儿园的小朋友的家长结为好友,经常相约带几个孩子一起玩,过了一段时间,孩子有了朋友,慢慢就会自动开启喜欢去幼儿园的模式。

(2)、不愿在幼儿园午睡

很多孩子在上幼儿园初期无法顺利午睡,因而不愿去幼儿园,有位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心态后,就每天接她回家午睡,孩子就十分喜欢去幼儿园了,家长心想大不了以后上半天。但是过一段时间,孩子熟悉了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居然主动提出在幼儿园睡。

(3)、有更好的去处

孩子在家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到了幼儿园却要孤零零面对很多社会人,他们当然更愿意呆在家里自由玩耍。这时候就需要家里所有人退出宠爱模式,不要以孩子为中心,尽力陪他玩。孩子到了三岁心理上是十分需要同龄人陪伴的,如果他们能发现家里没有幼儿园好玩,就会慢慢开始接受幼儿园。

4害怕老师批评Yjs21.CoM

有个孩子因为受到老师一句不经意的批评,再也不愿意去幼儿园,她的妈妈没有勉强她,而是私下给老师打电话,表达了孩子对老师的喜爱以及对老师评价的重视,于是老师就给孩子打电话,说老师和小朋友都十分想念她。这个孩子试探着去了幼儿园,老师又及时地表扬她鼓励她,很快帮她度过了焦虑期。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个不爱上幼儿园的理由,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了什么麻烦比引导他们发现什么更有趣还要重要。只要家长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就能帮他们度过短暂的不适应期。

每个孩子都应该从自己的小家庭里走出来,慢慢学会变成一个社会人,只是有的孩子需要的时间相对漫长,也需要老师和家长走一些弯路来帮助他们。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如何帮助宝宝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


六个妙招帮宝宝顺利适应入园生活

对宝宝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的场所。即便他曾经上过这个幼儿园的亲子班,或者来幼儿园参观、玩耍过,但正式入园后,要在幼儿园陌生的老师和伙伴的陪伴下度过一整天,对这么大的宝宝来说,的确是个很大的考验。

有些孩子刚开始会觉得上幼儿园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每天都哭着喊着、挣扎着不愿意去,即使几周之后仍然不能适应。如果你的宝宝也是这样,那么别太着急,也别责备宝宝或是你自己。孩子们各有各的脾性,入园过渡期也各有快慢。放心,你家宝宝早晚会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同时,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参考一些方法,来帮助宝宝尽量缩短这段难熬的“入园过渡期”。

1.跟宝宝的主管老师多沟通

问问老师宝宝在你走之后的表现如何。他是继续不依不饶地哭?还是哭了10分钟后就被其他活动吸引了注意力?如果可能,尽量把宝宝的性格和喜好等告诉老师,让老师能够更好地了解他。如果宝宝有任何特殊的习惯,你也应该坦白告诉老师。如果宝宝班上的小朋友比较多,这种沟通就会更为重要。如果你觉得说不清楚,或担心老师记不住,完全可以把这些写个小字条给老师。虽说幼儿园里孩子多,老师肯定无法个个兼顾。但如果她对宝宝的了解能更全面,自然就能更好地引导宝宝。

2.培养友谊邀请和宝宝一个班的幼儿园小朋友来家里玩,发展宝宝和小朋友之间的友情。如果可能,其实你也可以从一开始就请老师把孩

子和他之前认识的小朋友安排到一个班,因为如果班里有一个宝宝熟识的小朋友(甚至是好朋友),他多半会更愿意去幼儿园。

3.让宝宝在园的时间更灵活

如果可能(比方说幼儿园同意,而你或家人也有时间),你可以逐渐延长宝宝在幼儿园待的时间。比如,从2小时、一上午到一整天等等,这种方法或许可以让宝宝以一种更平和的方式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有些幼儿园可能在宝宝刚入园的时候,也会有一些变通措施,比如开始是半天或者爸爸妈妈可以陪半天等等。

4.坚持送宝宝去幼儿园

在宝宝不生病的情况下,尽量每天坚持送宝宝去幼儿园。如果情况允许,你可以早点来接宝宝,但一定要坚持送。否则,十天半月再来,宝宝的心情可能又要重新翻山倒海一次。所以,无论宝宝在幼儿园待的时间是短是长,每天都要坚持让他入园。

5.避免询问负面问题

宝宝从幼儿园回家后,尽量引导他说一些幼儿园有趣的事情。如果宝宝身上没有任何伤痕,就别问“有没有人欺负你啊?”“老师有没有批评你啊?”等负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全家人表面上都别把宝宝入园太当个“事”,举止言谈之间,不要流露出你们的担心和焦虑。

6.跟宝宝再见时要干脆

有些宝宝长时间不适应幼儿园生活,与爸爸妈妈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如果你跟他在园门口再见时不那么缠绵,他可能会更容易接受幼儿园。跟宝宝道别的时间越久,分离的过程对你和宝宝就越痛苦。

怎样帮助孩子适应小升初?


对于初入初中校园的新生来说,不免既兴奋又恐惧。兴奋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面对新的伙伴,学着新的知识,因为未知所以兴奋;同时,又因为未知而恐惧,该怎么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伙伴、新的知识?面对初中,最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大胆迈进。

调整心态打好基础最关键

初中教学的内容相比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很明显的一点在于,初中知识的难度较小学更大。因此,刚上初一的学生在学业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不适应感。世纪蓝海的校长陈茂愉表示,学业上的不同,首先很明显地表现在考试分数的不同上,“许多学生在小学都能考个90来分,接近满分,可上了初中只能考个中等,成绩的落差对于孩子们来说自然会给他们的自信心造成打击”。并且,初中不似小学,上了初中,孩子们无形中有了将来升高中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自然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孩子们的学业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会对孩子加以更多的关注。而家长的关注、成绩的落差自然会造成孩子们的压力,就更需要他们调整好心态。

在如何调整心态方面,陈茂愉表示,“家长和孩子们都应该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家长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否则极易造成孩子厌学情绪的高涨,导致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同时孩子们也不要对刚上初中的成绩太过焦虑,在学业上认真打好基础才是最重要的。”

品格教育让孩子全面发展

除了要努力去适应学业上的变化外,“新初一”还需要努力去适应新的环境。孩子们刚升上初中,周围是来自全市的孩子,而不再是家住得很近的社区伙伴们;并且老师也不再像小学的老师那样整天待在教室里注视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面对陌生的学习环境,除了要帮助“新初一”尽快融入新环境外,还应注重对他们的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协调能力等。陈茂愉告诉导报:“我们特别注重孩子们的品格教育,让孩子们进行全方位学习,暑假的课程都会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我们通过集训的方式,在让孩子们提早学习初一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班级之间的竞赛与合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尽早适应初中生活,开学之后能够很快融入到班级中。”

理解叛逆平等交流化解矛盾

初中的孩子正处在叛逆期,许多孩子都会和家长产生不同程度的矛盾,甚至矛盾激化得让一些家长束手无策。有些家长直接将孩子的教育全部交给老师,以避免和孩子们产生更大的冲突。实际上,老师对孩子们有指导作用,但孩子们的教育更少不了家长。陈茂愉表示:“家长不能因为要避免和孩子产生更大的冲突而对孩子的教育避而不谈。对于处在叛逆期的初中孩子们来说,家长与之进行平等的交流格外重要。家长应该注意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可以经常与孩子们聊聊天,明白孩子们的心理动向,并及时地做引导。只有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参与才能让孩子们顺利度过叛逆期。”

中美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吃饭


任何国家,不论大人或小孩,每日必经三餐。大人每天在饭桌上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身心所产生的烙印远比学校的功课更要深刻。

中国人重视吃饭。家长对孩子的爱,尤其体现在吃饭上。首先是让孩子多吃,不分青红皂白,使劲喂,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中国父母喂孩子吃饭,小时候在自己嘴里嚼软,再喂进婴儿口中;稍大之后,一勺一勺喂;再最后是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可见祖母端着碗,四处追赶孙儿喊叫着喂一口饭。而喂孩子的最大年龄可达十一岁。就是到现在,仍有绝大多数父母会利用中午哪怕只有一个钟头的时间,穿人山过车海,赶回家去给孩子做顿中午饭。当然,除了多吃,还要吃好,父母可以挨饿,但孩子碗里肉一口都不能少。能看着孩子咂嘴吃香,父母心里更是甜如蜜糖。

美国的家长也关心孩子一天的饮食,但跟中国父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美国人从不硬逼孩子多吃饭,更绝对想不到给孩子吃燕窝,因为大人也不吃。受教育程度高的美国家庭,会主动给孩子补钙,也都严禁孩子喝可口可乐等软饮料,还不许多吃糖。不同的是,美国孩子从能够拿得动勺子那一天起,就开始自己吃饭了,即使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会去管。而且,美国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中午就在学校吃午饭,根本不会有家长跑回家给孩子做饭。家庭贫穷的学生在可以在学校领免费午餐。孩子在学校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都是自己决定,家长看不见也不知道。中产阶级的孩子会带饭到学校,大多数是一片三明治,一瓶果汁再加一块甜点。孩子怎么吃,吃了多少,又丢掉多少,家长一无所知,也根本不问。

美国家庭吃饭,桌上摆几样菜,孩子喜欢吃哪样或者不喜欢吃哪样,都由自己决定。美国家长把孩子当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事实上,几乎所有美国孩子都不喜欢吃青菜,有的美国家长会要求孩子吃一些,如果孩子坚持不吃,也就不吃了。尽管美国父母也知道青菜的营养价值,但他们绝对不会强迫孩子去吃。美国孩子吃饭,自己说吃饱了,就可以立即放下刀叉,甚至离开饭桌。美国家长不会在孩子说吃饱后,还连哄带骗的逼孩子多吃几口才许离桌。

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作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否吃饱。如果明明没有吃饱,而是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就活该了,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必须自己承受后果,真正尝到苦处,下一次就不会重犯。美国人爱说,犯错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儿童教育学对这一认识尤其重视。美国家长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孩子只能过自己独立的生活。所以必须尽早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与此相反,中国家长则认为孩子年纪尚小,缺乏生活经验,没有能力做出正确选择,所以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决定。比如孩子们不喜欢吃青菜,那大人肯定会逼着他们吃;孩子才吃一碗饭,大人就一定要逼他们再多吃。

在这样两种不同生活环境里,美国孩子可能免不了经常挨饿,中国孩子从早到晚肚子都饱饱的。美国孩子因为不吃青菜,营养要靠维他命补充,中国孩子营养在饭菜里都吃够了,要补的只有燕窝和人参。美国孩子从小懂得,自己应该决定要什么,不要什么,是饥还是饱;中国孩子从小明白,大人知道的事情比小孩子多,所以时时处处要听大人话。美国孩子从小有什么说什么,不想吃就说不吃,吃饱了就说吃饱了,他们有充分的自信,也能得到父母的信任;中国的孩子从小明白,自己说什么也不会被信任,时时刻刻要等待大人的命令。每天都要讨好大人,不喜欢吃也说真好吃,吃饱了也说还要吃。

结果,美国孩子长大后,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知道,我会”。中国孩子长大后,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听话,我是好孩子”。美国孩子半饥半饱,独往独来,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中国孩子则肚皮鼓鼓,面色红润,长大后服从领导,兢兢业业,领导让说什么就说什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美国家长不管孩子吃什么,饱不饱,却严格管教孩子的吃相。美国人吃饭时,不许端起盘子放在嘴边,不允许张着嘴咀嚼然后双唇作响,不许大声吸面条、稀饭或者其他液体,不许含着满嘴饭菜含混说话,更绝对不许进了嘴的东西再吐出来。孩子从小就开始训练拿刀叉把排骨、鸡鸭、鱼虾之类在盘中剥净,只叉肉或虾仁入口,而且剥离肉和骨头时还不能在瓷盘上切出声响,一但“砰”的一刀切到盘子上,父母就瞪起眼睛,孩子必须赶紧道歉。

中国家长讲实惠,注重孩子吃什么,吃多少,一般对吃相不太在意。大人小孩,吃得热热闹闹,咂嘴吸汤,剔牙打嗝,十分尽情尽兴。

美国孩子长大后注重仪态修养,尊重他人;中国孩子长大后讲究自我,看重己欲。

吃饭,影响人的一生。

中美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吃饭?


任何国家,不论大人或小孩,每日必经三餐。大人每天在饭桌上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身心所产生的烙印远比学校的功课更要深刻。

中国人重视吃饭。家长对孩子的爱,尤其体现在吃饭上。首先是让孩子多吃,不分青红皂白,使劲喂,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中国父母喂孩子吃饭,小时候在自己嘴里嚼软,再喂进婴儿口中;稍大之后,一勺一勺喂;再最后是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可见祖母端着碗,四处追赶孙儿喊叫着喂一口饭。而喂孩子的最大年龄可达十一岁。就是到现在,仍有绝大多数父母会利用中午哪怕只有一个钟头的时间,穿人山过车海,赶回家去给孩子做顿中午饭。当然,除了多吃,还要吃好,父母可以挨饿,但孩子碗里肉一口都不能少。能看着孩子咂嘴吃香,父母心里更是甜如蜜糖。

美国的家长也关心孩子一天的饮食,但跟中国父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美国人从不硬逼孩子多吃饭,更绝对想不到给孩子吃燕窝,因为大人也不吃。受教育程度高的美国家庭,会主动给孩子补钙,也都严禁孩子喝可口可乐等软饮料,还不许多吃糖。不同的是,美国孩子从能够拿得动勺子那一天起,就开始自己吃饭了,即使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会去管。而且,美国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中午就在学校吃午饭,根本不会有家长跑回家给孩子做饭。家庭贫穷的学生在可以在学校领免费午餐。孩子在学校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都是自己决定,家长看不见也不知道。中产阶级的孩子会带饭到学校,大多数是一片三明治,一瓶果汁再加一块甜点。孩子怎么吃,吃了多少,又丢掉多少,家长一无所知,也根本不问。

美国家庭吃饭,桌上摆几样菜,孩子喜欢吃哪样或者不喜欢吃哪样,都由自己决定。美国家长把孩子当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事实上,几乎所有美国孩子都不喜欢吃青菜,有的美国家长会要求孩子吃一些,如果孩子坚持不吃,也就不吃了。尽管美国父母也知道青菜的营养价值,但他们绝对不会强迫孩子去吃。美国孩子吃饭,自己说吃饱了,就可以立即放下刀叉,甚至离开饭桌。美国家长不会在孩子说吃饱后,还连哄带骗的逼孩子多吃几口才许离桌。

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作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否吃饱。如果明明没有吃饱,而是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就活该了,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必须自己承受后果,真正尝到苦处,下一次就不会重犯。美国人爱说,犯错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儿童教育学对这一认识尤其重视。美国家长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孩子只能过自己独立的生活。所以必须尽早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与此相反,中国家长则认为孩子年纪尚小,缺乏生活经验,没有能力做出正确选择,所以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决定。比如孩子们不喜欢吃青菜,那大人肯定会逼着他们吃;孩子才吃一碗饭,大人就一定要逼他们再多吃。

在这样两种不同生活环境里,美国孩子可能免不了经常挨饿,中国孩子从早到晚肚子都饱饱的。美国孩子因为不吃青菜,营养要靠维他命补充,中国孩子营养在饭莱里都吃够了,要补的只有燕窝和人参。美国孩子从小懂得,自己应该决定要什么,不要什么,是饥还是饱;中国孩子从小明白,大人知道的事情比小孩子多,所以时时处处要听大人话。美国孩子从小有什么说什么,不想吃就说不吃,吃饱了就说吃饱了,他们有充分的自信,也能得到父母的信任;中国的孩子从小明白,自己说什么也不会被信任,时时刻刻要等待大人的命令。每天都要讨好大人,不喜欢吃也说真好吃,吃饱了也说还要吃。

结果,美国孩子长大后,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知道,我会”。中国孩子长大后,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听话,我是好孩子”。美国孩子半饥半饱,独往独来,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中国孩子则肚皮鼓鼓,面色红润,长大后服从领导,兢兢业业,领导让说什么就说什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美国家长不管孩子吃什么,饱不饱,却严格管教孩子的吃相。美国人吃饭时,不许端起盘子放在嘴边,不允许张着嘴咀嚼然后双唇作响,不许大声吸面条、稀饭或者其他液体,不许含着满嘴饭菜含混说话,更绝对不许进了嘴的东西再吐出来。孩子从小就开始训练拿刀叉把排骨、鸡鸭、鱼虾之类在盘中剥净,只叉肉或虾仁入口,而且剥离肉和骨头时还不能在瓷盘上切出声响,一但“砰”的一刀切到盘子上,父母就瞪起眼睛,孩子必须赶紧道歉。

中国家长讲实惠,注重孩子吃什么,吃多少,一般对吃相不太在意。大人小孩,吃得热热闹闹,咂嘴吸汤,剔牙打嗝,十分尽情尽兴。

美国孩子长大后注重仪态修养,尊重他人;中国孩子长大后讲究自我,看重己欲。

吃饭,影响人的一生。

孩子挨打,看我如何教育打人的娃


孩子挨打,看我如何教育打人的娃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带女儿出门成了每天的必修课。因为家对面就是个体育场所以总会领着蓓蓓去那里玩。

那天下午蓓蓓照例在场内四处跑动我在不远处跟随,看到小门外有个男孩跑了进来并朝着蓓蓓跑来,蓓蓓也跑了过去,小孩子嘛,看到小孩总是开心的,作为妈妈,我总是希望蓓蓓可以和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孩子之间的快乐有时候大人是无法给予的。

就在两个小孩面对面时小男孩突然抬起手冲蓓蓓头上用力“啪”拍了下去然后就是推蓓蓓,我被这一幕弄傻了,因为看着小男孩有四五岁的样子所以根本没提防这一出,女儿很少哭,即使现在也没哭。冲过去,蹲下里,把瞪着惊恐眼神的蓓蓓揽入怀里,“哥哥和你玩呢,只是不小心太用力了”我用女儿或许根本听不懂的话安慰着,只是胳膊更用力的搂了搂怀里的蓓蓓,我想,在女儿害怕的时候妈妈的怀抱永远是最安全的港湾。“不敢打人”随着男孩姥姥的声音我们各自抱起了自己的孩子。

因为时间还早,体育场内人还不是特别多,我们便闲聊了起来,孩子四岁在上幼儿园,这时候我突然发现这个孩子有点眼熟,哦,想起来了,大约半个月前这个小男孩由妈妈领着也和蓓蓓玩过,当时没玩一会也是推蓓蓓所以我就领着蓓蓓去别处了。恰巧孩子的姥姥遇到了认识的人,我便和孩子交流了起来。

“你在幼儿园打小朋友吗?”“打呢”孩子歪着头神气的说。“以后别打人好不好,打人的话别人不喜欢你了”“喜欢呢”孩子回答的很干脆。就在说话的时候小男孩忽然开始踩蚂蚁玩,并拉着他奶奶的手叫着“踩蚂蚁、踩蚂蚁,踩死蚂蚁”孩子的姥姥从台阶上站起来边和熟人说着话边用高跟鞋帮着外甥踩蚂蚁……我顿时被雷的里嫩外焦。“你要是踩死蚂蚁了小蚂蚁就没有妈妈了”我对着孩子说“没有没有去”。哦,额滴个神啊,这简直是让人无语啊。

或许是做老师的职业病,我竟然没抱着蓓蓓离开而是选择了和小男孩进行对话。在不住的鼓励、夸奖、诱惑之后,小男孩居然一反刚开始的拒绝同意让我用湿纸巾给他擦脏兮兮的小手和鼻涕。最后,两个小家伙终于一起蹲在那里完了起来,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孩子的姥姥始终坐在不远处的台阶上和那个熟人说着话。

孩子对小动物的爱心、对伙伴的友善,这些难道不是需要我们大人好好引导的吗?真希望这个帮着外甥踩蚂蚁的姥姥能认识到这一点。

四招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 培养好学宝宝


宝宝入园,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宝宝从熟悉的家里来到一个见不到亲人的陌生环境,诸多不适应在所难免。有的孩子甚至在妈妈离开的时候,疯狂地喊叫哭闹,让家长束手无策。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你的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

进门哭天喊地 家长要“狠心”

有的孩子一进幼儿园,看到别的孩子哭也跟着哭天喊地,还有的孩子抱着家长的腿,搞得家长欲走不忍,欲留不能。有的家长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观望,还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哭闹,送孩子上幼儿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长时间把孩子留在家里。

【支招】 家长不要怕孩子哭,孩子是哭给大人看的。家长送完孩子后要马上离开。其实家长走后,孩子大多会停止哭闹,因为老师有许多平息孩子情绪的办法。家长的心不要太软,只要孩子不生病,家长就要坚持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中断。另外,家长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不要反复叮嘱孩子要守纪律懂礼貌、唱歌时要大声、画画时要画好等。这些过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劝告,也会使孩子望园心怯,甚至产生焦虑情绪。

回家乱发脾气 家长要引导

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后,变得爱发脾气、闹情绪,家长就以为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了天大的委屈,对此不知所措。

【支招】 孩子在家里习惯了任性而为,初入幼儿园,对诸多规矩难以适应,如想玩玩具时老师不让玩,不想睡觉时老师非让上床。而回家后,就彻底放松了,发一点儿小脾气也很正常的。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先不要去管他,让他把脾气发出来,然后再去安抚,并讲清道理。如果孩子哭闹得异乎寻常,家长要主动与老师沟通一下,向老师问问孩子的情况,看看是不是老师表扬别的小朋友而没有表扬自己的孩子引起的,以便让老师多给孩子一点儿鼓励,进行正面教育。对于有的孩子无原则的哭闹,家长千万不能一味迁就。要有原则,不该做的事情就是不能去做。但孩子哭完后,要给孩子喝点水,以免上火。

生活不能自理 家长要放手

有些家长,对孩子太过溺爱,孩子在家里的所有事情都一律包办。这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连吃饭、穿衣、如厕都不知如何应对。

【支招】 在孩子1岁半到两岁的时候,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试着让孩子自己上厕所,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入园后结合幼儿园的要求,家长要配合幼儿园的老师,教孩子学会漱口、洗手,用毛巾擦手、擦嘴,用勺子吃饭,认识自己的衣服、鞋子等。同时,教孩子学说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使孩子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如:饿了、渴了、热了、上厕所等;该说话的时候要讲话,有事情要大胆地告诉老师。这样可以使家庭教育与园中教育协调一致,还可以让孩子产生自信心。

不愿融入集体 多多结交朋友

入园前和小朋友接触少的孩子,入园后难以融入小朋友之中,不愿参与游戏,群体生活似乎与他无关,表现比较孤独。

【支招】 家长可利用入园和离园时间,让孩子认识本班的一个或者几个小朋友,互相介绍后,鼓励孩子一起玩一玩。同时,家长主动请老师帮孩子介绍一个活泼大胆的朋友,让孩子活泼起来。在家时,家长要尽量找一些邻居小朋友和孩子玩,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总之,家长要多给孩子创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时间一长,孩子熟悉了幼儿园,朋友就会越来越多。

家园共育:怎么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


幼儿园春季开学,对于新入园的孩子,如何帮助他们尽快克服分离焦虑,适应幼儿园生活?入园前后,以及日常生活中该注意哪些问题?有哪些绘本可以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希望这些分享会给您一些参考和借鉴。

入园前该做的事:

1、选择一所适合你自己孩子的幼儿园,而不是别人眼中“最好”的。

2、选一所和自己教育理念契合度高的幼儿园,否则以后分歧和矛盾会越来越多。

3、选择幼儿园要慎重,选择之后就要对幼儿园和老师多一份信任,要相信自己的选择。

4、保持平常心,自己不焦虑。相信孩子有能力应对幼儿园的生活,传递你的信心、勇气和力量。相信“相信”的力量。

5、正面引导孩子,上幼儿园是件快乐、有趣、好玩的事,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很多游戏。

6、上幼儿园前三个月起,尽力让孩子的作息时间和幼儿园的作息时间靠拢。

7、上幼儿园前,尽力培养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饭,主动喝水、上厕所、洗手等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8、上幼儿园前几天可以带着孩子去幼儿园附近多走走,能进园参观一下更好。

9、通过绘本、故事或游戏等方式,把孩子从早上入园到下午放学一天里各个时段的内容清晰的告诉孩子,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消除恐惧,适应新环境。如果自己条件允许,也可以在家模拟幼儿园一天的生活。

10、了解幼儿园的规则,并通过示范、游戏、故事等形式告知孩子。比如公共场所保持安静,公共玩具先拿到者优先玩等。

11、可以为宝宝写一封“介绍信”,入园时交给老师,以便老师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

入园后该做的事:

1、接纳孩子的情绪,分离焦虑是正常的,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不负面评价孩子的表现。

2、让自己保有耐心,给孩子一段适应幼儿园的时间和空间。

3、不要说爸爸妈妈因为要上班挣钱,必须送孩子上幼儿园,这会剥夺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孩子会想“钱重要,还是我重要?”

4、接送孩子时,让自己保持愉悦的情绪,轻松的心态。

5、每天送孩子到幼儿园后要正式道别,告知来接的时间并保证兑现承诺。

6、把孩子送到老师手里后,尽量减少逗留时间。

7、如果孩子午睡实在太难,可以先和老师沟通,带一件家里喜欢的安慰物去。

8、孩子刚入园,在幼儿园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去适应集体生活的规则,努力了一天,回到家可能会想发泄一下情绪,这时父母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理解和关爱。

9、多和孩子聊聊幼儿园开心的事,对孩子的进步表现及时肯定。如果孩子不愿意谈论,不要逼问,通过观察和亲子游戏去侧面了解。

10、在家不拿幼儿园或老师来恐吓孩子。比如说“再不听话,告诉你老师!”

11、不是出现极特殊情况,比如真因为不适应而生病,孩子一定坚持送,不要中断。

12、多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同时也尽力让老师多了解孩子。

13、不要负面评价幼儿园,你都认为老师不好,孩子又怎么会喜欢?

一直该做的事:

1、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建立起孩子的安全感和稳固的依恋关系,让孩子确信爸爸妈妈是爱他的,即使不在身边。

2、哭闹是一种表达和诉求,不要指责孩子无理取闹,要多关注孩子的感受,及时、积极地解读和回应孩子真实的需求。

3、亲子沟通是以接纳孩子的情绪,认同孩子的感受,承认孩子的愿望为基础和前提的。

4、情绪没有对错,有对错的是表达情绪的方式。而教会孩子如何觉察、识别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是父母的责任。

5、父母要守住自己的界限,不失位,不越界,孩子才能懂得负起自己的责任。

6、规律的生活,离开时的道别,回来后的问候,会让孩子对你的离开不那么在意。

7、在家少包办替代,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孩子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的独立性。

8、多创造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发展孩子的社会性和自信心,培养孩子宽容的品质和换位思考的能力,能让孩子更合群,更愿意与人交往,也就更喜欢幼儿园。

9、不要苛责孩子完美,特别是当孩子因自己能力不足在幼儿园被小朋友取笑时,不要因为觉得丢了面子而给孩子施加更大压力,孩子这时需要的是帮助和鼓励。

10、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给孩子与老师、同学保持良好沟通提供最有效的手段。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如果长时间不能适应幼儿园,可能和孩子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两岁前没有建立好稳固的依恋关系,缺少安全感有关,这种情况下,父母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和爱就更至关重要。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之名义太早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当孩子的身心还没准备好,尚缺乏基本的自我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就被送入需要强调纪律的集体环境中,不仅无助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

如何快速帮助插班生宝宝适应新班级


整理了幼儿园教师心得体会《如何快速帮助插班生宝宝适应新班级》,希望对幼儿教育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每年幼儿园都会接到新的小朋友,这类小朋友被称之为插班生。

通常老师都不愿意接收插班生,因为带插班生会很累,要让他熟悉新朋友,新环境,还得要花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插班生的性格等等。

但是当不得不接收插班生时,教师要如何做才能快速帮助孩子适应新班级呢?小鱼哥哥总结了几方面的经验,希望和大家交流。

一,老师的关爱

对于插班生来讲,毕竟是面临一个新的环境,不同面孔的小朋友,就算插班生的性格再外向,也难免会有恐惧和不安的表现。所以,老师就要表现出足够的爱,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在孩子还没有适应新班级的时候,老师就要充当孩子的父母,与他建立足够的感情和信任,减少孩子对新环境的恐惧感。

二,交到新朋友

成年人可能会忽略了孩子其实也是有眼缘的,他们到一个新环境后,就会自然地选择他比较喜欢的小朋友,总会往喜欢的小朋友身边靠。所以,幼儿老师不妨让插班生喜欢的小朋友带他到处走走,让他充当插班生的导师,让孩子们去介绍新环境。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之间的感情,也会给插班生减少了陌生感。

三,学习新规矩

对于插班生来讲,最大的困难就是新环境的新规矩,孩子在旧的环境下已经掌握了这些规矩,但是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孩子很难改变之前的习惯,也就很难适应现在的新规矩。所以,老师不妨让孩子们彼此学习,老师在旁边引导,帮助孩子减少相应的压力,因为如果一味地让老师独自说,孩子肯定会有反感和紧张感。而小朋友交流则无压力。

四,游戏的诀窍

孩子们都是爱玩的,当有新的插班生进入时,老师不妨多组织一些游戏环节,让孩子加入到其中来,或者可以让活跃好动热情的小朋友带动新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因为游戏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让其忘记新环境的拘谨感。而且通过游戏也可以让小朋友们更熟悉,老师也可以观察插班生的性格等。

五,多问问家长

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插班生来时,建议老师最好和家长好好聊聊,从家长嘴里得知孩子有哪些小毛病,有哪些好的表现等等。这样,老师就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了。毕竟父母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

小朋友其实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还是相当强的,这点只需要老师做最基础的引导就可以完成。最怕的就是老师接触到插班生后,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反而让孩子心理产生了恐惧感,就更难管教了。

育儿经验交流:孩子不吃饭的小秘密


育儿观念:孩子不吃饭的小秘密

前些天去接女儿回家,因有事去得有点晚,到金砺的时候学校正在开晚饭,于是就在教室里看她们吃饭,当我看着她端那么一大碗饭菜的时候,我不禁暗自担心:能吃得完这么多吗?因为女儿在家的时候一直吃饭吃不好。一班小朋友就在座位上整齐安静地吃着饭,而我就在一边和老师聊聊天,不一会儿,女儿就把一个干净的碗送到了回收盆里,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她能吃完那么多的饭菜!当然,还有些男孩子吃完还会要第二碗,看着她们在幼儿园吃得那么的香,我不禁感慨,女儿回家后不吃饭一定是有原因的。于是,我开始细心关注女儿回家后的一举一动。

虽是吃过晚饭回的家,可是从进家门开始,女儿不断地在找好吃的东西,先是把家里的糖果抓了一把放在口袋里,然后,奶奶又把早已煮好的鸡蛋弄过来了,再有就是水果和饼干。真不敢相信,她小小的胃里能装下这么多的东西?有了这些观察,我回想每次接女儿回家的情景,其实她每次回来都是先吃零食吃饱了肚子,然后再到餐桌边上的,这样又怎么能吃得下饭菜?本来就好些天没吃这些玩意了,当然是禁不起诱惑的,而在幼儿园里,每天的饮食是有规律的,自然就可以吃得好。

有了这些观察和结论,现在接女儿回家的时候,我就先在车上和她讲道理了,问她自己回家吃不好饭的原因,一步步引导她自己说出来是因为零食吃多了,最后达成协议拉勾,晚饭前不能吃零食,并和爷爷奶奶一起讲清楚,在饭前得先把零食收起来,这样,孩子在家也能做到和学校一样的吃好饭了!

感谢金砺幼稚园,谢谢大十班所有老师对我女儿李语岚的细心教育!

喜欢《亲子教育——哭闹、打人、不吃饭~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游戏亲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不吃饭的小妞 知远在班里一直都是乖乖女,很听话,很懂事,最近吃饭的时候总是喜欢说悄悄话,而且吃饭很慢,每次都吃到最后,我说收盘子的时候她就会跟我说她肚疼,不想吃饭。针对知远的情况我对她做了如下观察: 午饭时间,二组...
    2021-05-03 阅读全文
  • 如何帮助Baby吃饭提速? 导读:做父母的都知道,哄宝宝吃饭可是个让人头痛的问题。碰上听话的乖宝宝还好,要是碰上难缠的小家伙可就有的忙活了。 做父母的都知道,哄宝宝吃饭可是个让人头痛的问题。碰上听话的乖宝宝还好,要是碰上难缠的小...
    2021-11-23 阅读全文
  • 如何帮助宝宝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 六个妙招帮宝宝顺利适应入园生活 对宝宝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的场所。即便他曾经上过这个幼儿园的亲子班,或者来幼儿园参观、玩耍过,但正式入园后,要在幼儿园陌生的老师和伙伴的陪伴下度过一整天,对这么大的宝...
    2020-01-11 阅读全文
  • 怎样帮助孩子适应小升初? 对于初入初中校园的新生来说,不免既兴奋又恐惧。兴奋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面对新的伙伴,学着新的知识,因为未知所以兴奋;同时,又因为未知而恐惧,该怎么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伙伴、新的知识?面对初中,最重要...
    2021-03-01 阅读全文
  • 孩子有性格如何适应幼儿园 问:睿下个月就满3岁了,是男孩,上中班,平时性格偏内向吧,和熟悉的小朋友之间话比较多,玩的很疯,幼儿园老师也说:可能是因为年纪小,在学校不怎么爱说话,和熟悉的小朋友话多,上学放学还是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
    2021-05-31 阅读全文

知远在班里一直都是乖乖女,很听话,很懂事,最近吃饭的时候总是喜欢说悄悄话,而且吃饭很慢,每次都吃到最后,我说收盘子的时候她就会跟我说她肚疼,不想吃饭。针对知远的情况我对她做了如下观察: 午饭时间,二组...

2021-05-03 阅读全文

导读:做父母的都知道,哄宝宝吃饭可是个让人头痛的问题。碰上听话的乖宝宝还好,要是碰上难缠的小家伙可就有的忙活了。 做父母的都知道,哄宝宝吃饭可是个让人头痛的问题。碰上听话的乖宝宝还好,要是碰上难缠的小...

2021-11-23 阅读全文

六个妙招帮宝宝顺利适应入园生活 对宝宝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的场所。即便他曾经上过这个幼儿园的亲子班,或者来幼儿园参观、玩耍过,但正式入园后,要在幼儿园陌生的老师和伙伴的陪伴下度过一整天,对这么大的宝...

2020-01-11 阅读全文

对于初入初中校园的新生来说,不免既兴奋又恐惧。兴奋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面对新的伙伴,学着新的知识,因为未知所以兴奋;同时,又因为未知而恐惧,该怎么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伙伴、新的知识?面对初中,最重要...

2021-03-01 阅读全文

问:睿下个月就满3岁了,是男孩,上中班,平时性格偏内向吧,和熟悉的小朋友之间话比较多,玩的很疯,幼儿园老师也说:可能是因为年纪小,在学校不怎么爱说话,和熟悉的小朋友话多,上学放学还是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

2021-05-3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