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师教学随笔:打开另一扇窗

发布时间:2020-02-28

中班教育笔记随笔。

毫无疑问,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学会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很好的提高自己书面表达能力。那么,有哪些值得参考的教育笔记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幼师教学随笔:打开另一扇窗,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曾读过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小女孩心爱的小狗死了,她非常伤心地趴在一扇窗边,看着别人慢慢地掩埋曾经朝夕相处的小狗,不由地流下了悲伤的眼泪。这时,她的爷爷走过来,轻轻地对她说:“宝贝,你为何不打开另一扇窗呢?”小女孩听了,便一边流泪一边慢慢打开另一扇窗。突然,她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窗外各种各样的鲜花竞相开放,美丽的蝴蝶、辛勤的蜜蜂,还有很多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鸟,正在热闹地穿行其中。看着看着小女孩不禁破涕为笑,心情好了许多。

由此想起了我们教师,面对形形色色的幼儿,应用多种教育手段来教育幼儿,尤其是面对智力低下、或调皮捣蛋的幼儿,更应为他们打开另一扇窗。人无完人,每个幼儿都有闪光的一面,不要只看到他们的不足,在日常生活中,有的老师会数落智力低下的幼儿,如做数学练习时,老师当着别的幼儿面会说:“她不会的,搞不清的,我不教她了。”“笨猴子,这种练习我讲过几次了,还不会做。”试想,你是那个幼儿,你的心理会有什么感觉?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人都有巨大的潜能,只要你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开发这种潜能,就会有无穷的能量。”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蹲下来和幼儿说话,学会用敏锐的眼睛观察幼儿的言行,打开另外一扇窗去看待幼儿,或许他们在数学上是弱项而在艺术上是强项呢?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爱迪生、牛顿他们也不是全能,只是挖掘了自己的强项才有他后来的杰出的贡献。

作为教师,在日常的生活管理中,应多了解幼儿的性格、品质等心理特征。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去培养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多用赏识教育的手段去激励、唤醒、鼓舞他们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找到发挥幼儿学习潜能的最佳点。为他们打开另外一扇窗,让幼儿自己看到从未看见的美景,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打开一扇窗,看到一个新希望


一直都想对周二的年轻教师实践研讨课活动做个小结,叙述一下自己的感想,现在才起笔,连自己都感觉有点晚了,呵呵。

回想那天的活动,心里总充满了感动与欣慰。开展这样的活动,我们要的就是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积极的工作态度,一个求实的教学过程和一个活动后的进步。

那天本来说好的是早上9点开始的,可由于早操的关系,所以我们的活动延迟到9:15,其实分园的部分老师早已到了。9:15活动准时开始,第一个教学是由分园大班的hqy老师执教,她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使室内的教学氛围非常轻松和愉悦。教学虽然也有再需改进的地方,但在这个活动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老师在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她能深入地挖掘教材,利用教材中蕴涵的深层涵义对孩子进行教育,这也是教材本身所体现的教育价值。我想一个年轻教师有深入挖掘教材的意识,这应该就是一个青年教师取得的最大进步。中班的XLL老师也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自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想这样的锻炼,一定能使她们更快地成长起来。至少这次她们能勇敢地接受执教任务,她们的精神是可嘉的,态度是积极的,其实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要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积极认真的态度,因为态度决定成败嘛!

在教学和研讨中,听课的老师也非常认真,她们认真地做着笔记,及时地反思,研讨时也能积极参与,讲述自己的看法。就是在这样的智慧碰撞中将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其实这也是我们研讨所追求的目的与效果。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通过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积极的执教态度,一个求实的教学过程,我们得到是一个进步,一个新的希望!

在活动后,也让我想到,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年轻教师还是需要学会勤思考,多实践,会创新,争取更好地备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让自己的教学活动开展得更有效。

首先要学会在教学活动前确定正确和适当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围绕目标组织有效的教学。切记要根据幼儿的学习实际,来确定明确的教学目的。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精心裁减。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思路和流程清晰。能有效使用教育机智,切忌被孩子牵着走。

第三,要学会根据课程的性质合理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体现不同教学方式、多种交往方式的有效统一。

第四,一节有效的教学活动,最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地参与活动,师生有效互动,这就是一堂有效教学的最佳体现。所以,我们的老师一定要在“如何开展有效教学”上下工夫。这也是我的努力方向!

最后,祝愿我们的青年教师培训班办得越来越好!让我们看到更多新的希望!

教育随笔:家庭亲子游戏,家长了解孩子的一扇窗


俗话说得好:“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每个人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丰富的思想,独特的个性,我经常看着女儿一些出奇的举动会想:这小小的人儿,小小的脑袋瓜子里都想些什么呢?会说出这些出其不意的话,做出这些超乎想象的举动?其实我心里明白:父母不可能做到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尽管有些人说:我是妈妈,我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可是这只能说明你比别人更多清楚了解自己孩子的一些特质和习惯而已,孩子还有些隐藏的特质和天性,家长依然无法完全了解。

女儿两岁之前我忙于工作,孩子主要是婆婆跟妈妈带的多一些,我也参与其中,但是陪伴孩子一起玩儿,做游戏,参与孩子成长的时间不是很多。女儿有一段时间,在大街上一见人就伸手去抓,推或是打人家,不管老小,为此我特别生气。直到有次参加一个教授的培训,才知道这是孩子这个年龄段认识世界,尝试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他们不会表达,只会尝试不断用肢体去感知和表达自己与人的交流需求。

我当时听完内心充满愧疚,我决定用亲子游戏的方法帮孩子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那时候我和女儿经常会玩儿”布娃娃”游戏,她扮演“布娃娃妈妈”的角色,我扮演”布娃娃“的角色。我假装借布娃娃之口说:”妈妈,我是布娃娃小美,我的皮肤很光滑,我的身体软软的,你摸摸,不过要轻轻的哦,不然你会给我抓疼的”,她每次就会轻轻地抚摸布娃娃,我趁此机会告诉她,如果你每次随便抓妈妈或是别人,他们的皮肤和小美一样光滑也会疼,女儿每次都会紧紧的抱着布娃娃,认真的说:我再也不抓别人了。我还会带着她一起去抚摸和感受各种不同材质的东西,让她去感受,后来她再也没抓过人。通过游戏互动,我深深感受到女儿是一个富于同情心,心思细腻,会察言观色,犯错立马道歉,求原谅的小姑娘,以后她犯错我就得采用温和的方式,而不是采取直接的方式。

相信每个当妈的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就是孩子在家里的墙面,地面,家具,床头四处乱画乱涂抹,每当见此状,定会暴跳如雷。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用笔在家里四处乱画,我一不留神家里定会被她画的乱七八糟。我痛定思痛,决定陪她一起胡画,一起玩儿,我在家里专门给她装了一面大大的涂鸦墙,每天下班不管多累我都陪她画一会儿。我们一起画画,她随便画几笔,说像鱼,我就加几笔变成鱼,说像蝴蝶,我就加几笔变成蝴蝶,说像杯子,我就加几笔变成杯子,不管画的怎么样,我都会夸她,女儿对此特别着迷,每次都会去自己的涂鸦墙作画,能画很久,非常的专注,不知不觉她认识了各种颜色,很多事物的名称,想象力比我还丰富,养成了浓厚的绘画兴趣。而且最主要的是她再也不在家里胡画糊涂抹,解放了我很大一部分时间。通过这种方式很好的培养乐孩子的专注力,呵护了孩子兴趣的幼苗,女儿急躁的性格也变得安静平缓下来。

孩子的天性爱玩儿,在玩儿中探索和认识这个世界,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家长陪孩子在一起游戏,一起玩儿这个过程中最容易发现孩子最本真的一面,亲子游戏为家长很好的了解自己孩子打开了一扇窗,让家长能根据孩子特有的个性,因材施教,正确加以引导,让孩子沿着自己的轨迹健康快乐成长。

透过一扇窗不一样的风景


一大早真开朦胧的眼睛透过窗外仿佛有一缕阳光照进了我的床前,哇!今天的天气真好。春暖花开,阳光明媚在今天呈现在我眼前,我带着我的女儿双双和我们班的小朋友胡艺腾全家,冯老师和轩轩一起乘上小车他进了“仙庾岭农家乐”一日游。

坐上小车微微的清风吹乱了我一缕丝发,真的感受到春风吹来的飘逸的一瞬间。路程其实也不算远,可是车里的孩子们却迫不及待的想马上达到。“到了到了”孩子们欢呼起来的那股劲让车里的大人们也急着下车,看看这么美丽的风景。一眼呈现在面前的是那些大型玩具和荡秋千吸引了孩子们,脚不停使唤地向前跑,孩子们开心的玩耍着,时刻传来开心童真般的笑声。坐在厅里的奶奶和胡艺腾的爸爸看着可爱孩子们玩得这么开心也露出了春天般的微笑,我和冯老师忙于给孩子们拍照因为那一幕是最珍贵的纪念与童话。

很快到了中餐时间到了我们三家人幸福的品尝着美味佳肴,看到孩子们你比我,我比你竞赛式的吃饭,不到一会儿三个小家伙把满满的香喷喷的饭菜吃完了,很快孩子们又回到了他们的幸福乐园。我们大人并聊起了家常、孩子、生活。胡艺腾是位很聪明又很有想法的孩子,一般人很难接近他的心灵,这个孩子对自己的保护意识很强,即便有想法也不会轻易告诉他们,不太喜欢主动和别人打招呼除非特别熟悉。他其实很喜欢跟小朋友玩,但是就是表达的方式不同。他总把“打架”当成一种表达的方式和快乐的事,对于这样倾向暴力攻击强的孩子来说,一般缺乏爱和被爱,心理专家认为:攻击欲望是生命体的自然反应,孩子很小的的时候会流露出攻击欲望,但是很多家长确忽视了总认为在外面打赢了就是对的,就是好的。攻击欲望和安全感缺乏是息息相关的,对自控能力缺乏。聊到这里,胡妈妈告诉我们,平时陪孩子的时间也很多,也非常注意孩子教育方面的引导,也让我跟深刻的了解到胡艺腾在家里表现及从未知道的独特想法,在家长陪同孩子在一起时,一定要有“高效率的陪同”。什么是高效率的陪同呢?就是指带着目的、计划、教育性的引导孩子陪同。让孩子在欢乐开心中领悟到。因为孩子是不懂事的,但是他一定记事。如果家长用好的态度、好的引导技巧,孩子一定会听从于父母并培养出好的习惯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一定是“引导”而不是“领导”或“命令”。胡妈妈这回终于明白到原来陪同孩子不是简简单单的陪同孩子玩就可以的,而是陪同孩子成长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讲究“效率陪同”。走进孩子的童心去沟通吧!从这次聊天交谈中,也让我又一次的真正了解胡艺腾小朋友另一个天赋,胡妈妈说:孩子特别喜欢围棋,之前没有想过上这个围棋课,上课的时间较长,有点累,胡妈妈跟孩子说:“累就别学了,时间太长了。”但是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怕辛苦,再累也想学。”从这一句对话听得出另一面不一样的胡艺腾,这就是他的闪光点——“学会坚持和持之以恒”这一点是我在幼儿园没有发现到的一点。从学围棋的案例中我们不是要求孩子学会围棋中的技巧和分数的高低,而是从孩子的兴起中学会不放弃和持之以恒的心态。和胡妈妈聊天交流谈心是开心的,包无保留的,自由自在的谈到孩子了解孩子。这才是真正有爱的母爱和难能可贵的朋友。有说不完的话题分享和探讨,春风吹动着窗外的绿叶,似乎在告诉我们时间以晚,孩子们依然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他们的乐园,第一次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来进行家访,很特别吧!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不一样的心情来做家访工作。看上去是我在为家长提供帮助教育理念,其实是家长教会我如何成为好母亲。和胡妈妈聊天也是种可贵的学习过程,这也许才是“透过另一扇窗,不一样的风景吧!”

教育随笔:一个好动男孩的另一面


案例背景

涵涵是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平常最喜欢问问题了。吃早饭时会问:“老师,这是什么?”看图书时会问:“老师,这是什么?老师它在做什么……”玩玩具时也跑过来问“老师,这是什么?”等等,经常看到他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停不下来的样子。

案例描述

场景一:

午餐后老师要带着孩子们去散步了,小朋友们要把自己的椅子叠放起来才能去排队。涵涵很快放好椅子站到老师跟前,可是一转身他却跑开了,我大喊一声:“涵涵回来,你又干嘛去呀?”看到他正在帮同组的楠楠架高椅子,放好椅子以后便又回来排队了。

场景二:

区角游戏时间了,涵涵选择在小羊家动动手玩游戏。他选择了给小鱼穿衣服的游戏材料,坐下来开始游戏了,一旁还有三个小朋友也在各自玩着各自的游戏。涵涵取出第一条小鱼,然后从一旁的盒子里取出鱼鳞卡片,一片一片插入小鱼身上的缝隙处。他独立地有序完成了一条鱼,老师走到他身体时,他举起小鱼给老师看,并说:“老师看,小鱼”。然后又高兴地给第二条小鱼穿衣服了。就这样在整个区角游戏时间内,涵涵一直专注地给小鱼穿衣服,没有跑开过座位一次,也没有与一旁的幼儿发生任何交流与争执。

分析与评价

在教师的眼中平日里的涵涵是个好动坐不住的男孩,有时甚至有些啰嗦,经常不遵守常规乱跑,爱插嘴等等。可是通过教师细心地观察才发现,涵涵有时所谓的乱跑可能只是太热心,去帮助别的孩子,活着太着急想要知道是什么等等。当涵涵在自己喜欢的游戏里,他又是那么地专注与安静,说明他对自己喜欢的游戏和会玩的游戏,能独立的游戏。当幼儿之间的材料充分足够幼儿需要,幼儿之间的争执也会变少。所以作为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不能太肤浅表面,更不能给幼儿冠以任何有色的标签,孩子好动的原因可能只是处于孩子的一个本能的需求。

教育随笔:打开孩子的心扉


王**是我班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弱的宝宝,特别是在语言表达上,说话的口齿不清晰,表达不完整,加上她十分内向的个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能听到她说话,更不用说参与活动中的讨论了。

也许是家长注意到宝宝的这一弱点,每天早晨来园,她总是在阿婆的逼迫下和老师打招呼,说声老师早,有时甚至不说。那么是不是她不喜欢老师呢?阿婆告诉我们,其实当王**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嘴上就自言自语的不停地说老师早。阿婆问她:你为什么在幼儿园里不叫老师早呢?是不是老师对你不好?“她说:“不是,老师喜欢我的。”就是面对老师她表达不出来。

由于孩子特殊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对她的做了特意的观察。发现她虽然不爱说话,但是却和其中一个叫磊磊的孩子走得特别近,她会主动的叫他的名字,还会主动和他玩。从父母出了解到,磊磊小朋友是和她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由此可见,要取得孩子的认同,必须和她建立起熟悉的感觉,让她觉得和你说话不陌生,比较有亲切感,因为造成孩子的这种内向的行为,主要是从小就阿婆带大的,父母因为忙于工作和孩子交流的较少,一起出去的机会几乎没有,造成孩子与外界接触更少了。孩子进入幼儿园不知道怎么与小朋友、老师进行沟通的心理行为障碍。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不能以平常心对待,更不能强迫她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样导致孩子的心里会闭得更紧。于是,在阿婆又一次催她叫老师早时,我与阿婆进行了交流,请阿婆不要再逼迫孩子这样叫老师早,因为这样没有效果,等到孩子心里真正想叫老师早的时候,让她自己叫出来。就这样每次早上看到她,我还是主动和她打招呼,也不介意她是否回应我,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给予她关注,鼓励并交给她与人交往的方法,但是不对她施加过多的要求,只要她能和大家一起开心的参加活动一起开心地玩就好。也许正式在这中平和、自然的氛围中,一天来园后她主动和我说:老师早。早已习惯了其他孩子的问好声,对于她的这声问好却觉得那样的珍贵,真是不容易呀。

孩子一旦向你敞开心扉,接下来的交流就变得那么随性和自然了。碰到问题,她会主动找我帮忙;有人欺负她了,她会向我告状;只要我提示她哪里做的不好,她会立即改正,不仅如此,她和小朋友的交流也多起来了,把看到的动画片的画面和旁边的孩子说说,和别人一起玩娃娃家的游戏。虽然,她还不能积极主动参与我们的讨论活动,大胆地在小朋友面前表现自己。但是,我相信时间会改变一切,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不断给予她鼓励和支持,增强她的自信心,相信她慢慢会变成一个活泼开朗的宝贝。

幼师教学随笔:表扬请慎重


作为老师,我们使用最多的一种教育手段就是表扬。特别是在提倡正面教育的理论大环境下,我们更是把表扬用到了极致,上下嘴皮轻轻一盅,一句表扬的话便毫不费劲地出来了。

表扬——有时以一种极其休闲的方式出现,好比吃瓜子吐壳。如看到孩子的图画,可以不假思索地说一句“不错,画得很好”,或者摸摸孩子的头,说一声“你真乖”。这样的表扬在上班八小时内可以频频出现,不费力、不用心、不讲究技巧,只要嘴唇运动。说者无心,听者高兴。

表扬——有时也会被说者以隆重推出的方式出现 ! 这就好比穿正装,经过洗、烫、配、整等步骤,这才亮相。这样的表扬,不滥:一般都是预备好的,经过思考和计划,表扬的语句也是颇费一番斟酌。有时在集体面前进行,有时以单独谈话的方式。这样的表扬都是老师为了达到一种目的。说者有意,听者激动。

应该说,一个善于表扬的老师是一个好老师,是一个懂得给予孩子温暖和鼓励的好老师,是一个愿意给孩子阳光,让他们灿烂的好师长。我一直在做这样的老师。

但是,当我看了毕淑敏作家的一篇文章《请为你的夸奖道歉》后,我开始反省自己,甚至开始为自己曾经那么无所用心的表扬感到不安。

文中提到的为夸奖道歉是因为:她一个朋友出国到一个教授家做客,夸奖了教授家 5 岁的女儿长得漂亮,非常可爱。但是,那位教授很严肃地对她朋友说:“你应该为你的夸奖道歉。你伤害了我的女儿,因为天生的美丽是不值得夸奖的,那样她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成了误区。如果你想夸奖的话,微笑和有礼貌是可以夸奖的。”

这样一篇文章不能不令我震惊 !

因为在我们周围,有太多这样的表扬了:关于漂亮、打扮的表扬声不绝于耳。有夸奖眼睛大而有神,皮肤白嫩光洁的;有夸奖穿着搭配和谐,一身时尚名牌的……当我们成人陶醉于外在美和富贵时,我们的孩子呢 ? 也被引人了沾沾自喜、妄自尊大的虚荣中。这样的表扬是误导啊 !

在幼儿园里,我们还能见到这样一种孩子:特别乖巧、听话,把老师的话当圣旨,小朋友之间也从不打闹,偶尔发生争吵,即使自己是正确的,也总是牺牲自己的利益,谦让对方。

这样的孩子,我们也常常表扬。表扬他遵守纪律。

团结友爱;表扬他听老师的话,懂得安静。但是,从心底里想一想,你的孩子如果总是这样地生活在集体中,你会表扬吗?

或许,你会着急:着急他没有主见,胆小懦弱;着急他过于循规蹈矩,呆板拘谨。

事实上,我们的表扬也同样把他们引入了误区:老师的表扬不断强化着他们的“乖孩子”行为 ! 他们有时甚至连基本的要求都不跟老师提,就怕坏了自己乖孩子的形象。他们的自我,在表扬声中被一点点抹去。

“孩子不是一件可供欣赏的瓷器或是可以不负责任随你乱夸的动物,他们的心灵像很软的透明皂,每一次夸奖都会留下划痕。”

幼师朋友们,请对我们的表扬负责。

幼师教学随笔:决不放弃


周一早晨,刚推开活动室门,一股药味就迎面扑来,我一下想起了上周五园里通知周末要打驱蚊药的事。我迅速打开窗子通风,又习惯性地到班上的各个角落巡视,发现鱼虹里的小蝌蚪大部分都躺在缸底一动不动,只剩下四五只艰难地在水面浮着。我惊呆了,不知如何是好。

上周这些新成员刚来到班里,孩子们对它们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观察、探索中不断地获得有关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经验。后来,小蝌蚪吃什么成了孩子们议论的焦点。我将他们的猜想呈现在墙上并告诉孩子们,等我们验证后把结果记录在旁边……

“老师,我给小蝌蚪带好吃的来了。”豆豆兴冲冲地喊着跑进门,打断了我的回忆。我不想让孩子看到小蝌蚪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于是,赶快说:“好孩子,你先把外衣放好!”待她放外农时,我迅速将小蝌蚪藏进了盥洗室。看到地上有两只死土鳖,也顺手将它放到自然角。这时,豆豆脱了衣服,拿着一个小袋子跑过来,“老师,这是我给小蝌蚪带的鱼虫,妈妈说它会吃的。”听了孩子的话,我更不忍心告诉她真相。心想,实在不行,一会儿到别的班找两只冒充一下。

豆豆绕了一圈,问道:“老师,小蝌蚪呢?”“一会儿就回来了。”我敷衍了一句,然后跟班上别的老师交代了一下,就赶紧去借蝌蚪。没想到,其他班也都发生了同样的情况,甚至有的小蝌蚪已经死了。我头脑里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不告诉孩子们吧,现在又找不到小蝌蚪;告诉孩子们吧,孩子们一定很难过,会影响他们探索的积极性。但我又一想,生活不就是这样吗?什么事会发生难以预料,重要的是学会面对。小蝌蚪还没有死,就不能放弃,我要和孩子们一起救救小蝌蚪。虽然我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但我要让孩子们知道,生活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要积极地想办法解决,而不是退缩和放弃。

于是,待孩子们吃完饭,我把他们叫到身边说:“孩子们,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今天早晨我来到咱们班时,发现小蝌蚪都一动不动地躺在水里,我很难过。我想这件事应该让你们知道。”豆豆问:“它死了吗?”“没有,但情况很不好。”我一边说一边把鱼缸抱到小朋友面前。孩子们看着蜷曲着身子的小蝌蚪说:“它真可怜,真的快要死了。”“死了怎么办呀?我还给它带好吃的了呢。”乐乐说:“没关系,我让我爸爸再捞一些来。”听了孩子们的话,我问:“那它们怎么办呀?”孩子们没了主意。我又故意说:“那只好把它们扔掉了。”我想用这种方式激发起孩子的同情心。果然,话一出口,就遭到了几个孩子的反对:“那可不行,它还没有死呢。”我说:“还是你们说得对,可是那怎么办呀?”“救救它们吧。”虽然菲菲的声音很小,但孩子们听到了,一起响应。这正是我所希望的。我马上说:“好,让我们一起想办法,来救救小蝌蚪吧。”

为了找到原因,孩子们看着趴在缸底的小蝌蚪议论起来。

“可能是饿得起不来了。”

“是生病了。”

“水太脏了吧。”

“那我们怎么救它们呢?”我问。

“对它大声叫,把它叫醒。”

“晃一晃鱼缸。”

“给它点有营养的维生素。”

“放到外面,让它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给它换换水,放点盐。”

孩子们都想用自己的方法试一试,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我,我说:“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很好,我们都可以试一试。可是蝌蚪在一个鱼缸里,只能用一种方法,怎么办?”我又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们。孩子们沉默片刻,还是豆豆第一个想出办法:“把它们分开就行了。”

这个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我们根据豆豆的建议开始分头准备。萧萧到娃娃家拿来了小碗儿,刘佳拿来了小杯子,豆豆到商店拿来了装糖的盒子,芳芳干脆拿来了自己的水杯,经劝阻换了一个饮料瓶,剪掉上半部分变成大口瓶。一会儿的工夫,七八个器皿准备好了。我们小心翼翼地将小蝌蚪分开,按照事先想好的办法展开了抢救小蝌蚪的行动。豆豆给小蝌蚪喂吃的,刘佳轻轻地敲着小碗,芳芳把装有小蝌蚪的瓶子放到窗外,李乐拿来了自己的维生素片……我提醒大家把救助方法记录下来贴在墙上,如果哪一种方法有效就做一个标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孩子们经常跑过去看一看,直到中午吃饭前小蝌蚪还是没有什么变化。孩子们有些失望了:“小蝌蚪是不是真的死了?”“它还活得了吗?”听了孩子们的话,我心里也很着急,如果没有一只小蝌蚪活过来,多让孩子们失望啊。但是我也在想,就是救不活小蝌蚪,也要让孩子们经历这个尽力挽救小蝌蚪生命的过程,这样,再喂养小蝌蚪时,孩子们就会倍加爱护。我安慰孩子们说:“不要泄气,它们会好起来。如果真的好不起来了,小蝌蚪知道我们尽力了,它们也会很高兴的。”孩子们点点头。下午,我发现放在窗外的小蝌蚪有了细微的变化,尾巴开始展开了,但孩子们并没有发现。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告诉孩子们,心想,还是观察观察再说吧。就这样,我和孩子们在漫长的担心、期盼、等待中度过了一天。

第二天一早来园,我先看了窗外的小蝌蚪,啊,我惊喜得像孩子一样差点叫出声来,小蝌蚪活过来了!我又跑到班里,小碗、小杯里的小蝌蚪都活了。我兴奋极了,但我还是按捺住内心的喜悦,决定把这个发现的喜悦留给苦等了一天的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发现这个奇迹,看到坚持的结果。一起床,孩子们还没有刷牙,就跑去看小蝌蚪,不久,欢呼声就响遍了整个活动室:“小蝌蚪活啦!小蝌蚪活啦!”孩子们把小蝌蚪放在了一起,彼此炫耀着自己的抢救方法。

用不同的方法抢救小蝌蚪都成功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把问题提给了孩子们,一时也没有找到答案,直到活动区游戏时,余可欣的发现提醒了我:“老师,这有一个死土鳖。”我忽然想起,昨天我不也发现了两个死土鳖吗?联想到其他班的小蝌蚪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我恍然大悟,上周末园里打药后,没开窗子,给这些小生命造成了危害,土鳖在屋子里无处躲藏,死掉了,而小蝌蚪在水里,所以受到的伤害要小些。我们的及时抢救,不管是哪种方法,都给小蝌蚪换了新水,使小蝌蚪有一个健康的环境,所以小蝌蚪都被救活了。我向小朋友讲出了我的猜测,得到了他们的认同。

一场挽救生命的战役就这样结束了,在我们班墙上挽救小蝌蚪的方法旁边出现了一个个大红对号。小蝌蚪吃什么的观察活动又得以继续。我暗暗庆奉自己的选择,救蝌蚪的活动让孩子们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孩子们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经验。饲养小蝌蚪过程中的这个插曲,也让他们体会到了爱惜生命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坚持不放弃就有成功的机会。

幼教随笔:“破窗实验”之于师幼关系


破窗实验——心理学家将一辆完好无损的汽车摆放在某社区,几天后发现这辆汽车仍然完好无损。于是,心理学家将这辆汽车的一个窗户打破,结果没过多久,这辆汽车的其他几个窗户也被打破了;又过没多久,这辆汽车被人偷走了。

破窗实验——心理学家将一辆完好无损的汽车摆放在某社区,几天后发现这辆汽车仍然完好无损。于是,心理学家将这辆汽车的一个窗户打破,结果没过多久,这辆汽车的其他几个窗户也被打破了;又过没多久,这辆汽车被人偷走了。

针对这一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的破玻璃又得不到及时的更换或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破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杂乱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其实,不仅窗户玻璃被打破会暗示别人去打破更多的窗户玻璃,而且其他方面的东西被打破也会暗示别人去打破更多的东西。

这个实验带给我一个启示:孩子一有问题行为就应该制止,不然事情就会越来越糟糕!

于是在实际面对孩子的时候,我试图及时发现每个孩子的错误缺点,进行批评引导指正。比如做早操时,范范蹲下玩,用手勾画方砖间隙的泥沙,我就提醒他站好队。他不听,我就跟他讲做操应该怎样做,站队应当如何站,老师喜欢你认真做操的样子,云云。可是他就是不买帐。更糟糕的是,别的孩子也模仿他的样子,好象做特别有意思的游戏似的,上劲地玩起来。说了这个,那个蹲下,此起彼伏,象是捉迷藏。再比如上课时,CC突然站起来做个鬼脸,搞得大家哈哈大笑。自然我要教育一番,提醒她注意常规要求,遵守活动纪律。照理说应该好了吧?结果更晕了,他居然躺在地上装睡,可乱套了。

事后我跟范范交流。我问他来幼儿园高兴吗?他说不高兴。我又问为什么。他回答说我老批评他。我懵了。我本着对孩子负责任的原则,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有错必纠,这有什么错?再说我并没有经常批评他呀!我反思自己的言行,才恍然大悟:好像只有他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之间才有互动-——也就是所谓的教育。做的好的时候我毫不吝惜表扬,可是经常做不好,自然批评也就多。孩子的感受就成了这样!!

CC妈妈说,多表扬我的孩子,她可勇敢了!在头皮上打针,只要一表扬,就一点儿也不哭!吃药不论中药西药,从不皱眉头。说心里话我挺佩服她的,我象她这么大的时候最怕打针,一打针就哇哇的哭。不过上课搞鬼,又实在不想表扬她!只有从她的上课表现来分析:她有病,来园时间少,与孩子交往合作的活动少,所以经常搞个出格的来吸引别人的眼球。看来是我关注她的优点少,一味批评教育,没给她足够的表现机会。

鉴于此我认为,有错必纠对于幼儿是不合适的,不符合《纲要》中所提倡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的要求。老盯着可能或正在出现的“破窗”,就防不胜防,孩子就难以建立起自己内在的纪律。不如换一个角度,只要不是原则性的严重错误都可以忽略,只要是闪光点都可以放大影响。后来我改变了评价策略:好事情能表扬的,我就尽量表扬,越是当着家长越表扬;不好的我能假装看不见的就假装看不见,我不接你的招,非批评不可的我就私低下提醒提醒。后来两个孩子都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表现越来越好。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师教学随笔:打开另一扇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班教育笔记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打开一扇窗,看到一个新希望 一直都想对周二的年轻教师实践研讨课活动做个小结,叙述一下自己的感想,现在才起笔,连自己都感觉有点晚了,呵呵。 回想那天的活动,心里总充满了感动与欣慰。开展这样的活动,我们要的就是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一...
    2020-09-24 阅读全文
  • 阅读人生的第一扇窗 你拥有一个小小的孩子,你看着他:他从一个混沌的小动物,慢慢变成一个有学识的人…… “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
    2022-01-04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家庭亲子游戏,家长了解孩子的一扇窗 俗话说得好:“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每个人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丰富的思想,独特的个性,我经常看着女儿一些出奇的举动会想:这小小的人儿,小小的脑袋瓜子里都想些什么呢?会说出这些...
    2021-05-26 阅读全文
  • 透过一扇窗不一样的风景 一大早真开朦胧的眼睛透过窗外仿佛有一缕阳光照进了我的床前,哇!今天的天气真好。春暖花开,阳光明媚在今天呈现在我眼前,我带着我的女儿双双和我们班的小朋友胡艺腾全家,冯老师和轩轩一起乘上小车他进了“仙庾岭...
    2020-12-21 阅读全文
  • 中班家长育儿经验:打开一扇窗、带孩子进入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中班家长育儿经验:打开一扇窗、带孩子进入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这天我和女儿在散步时不小心遗失了一串钥匙,我对女儿说:“陪妈妈去找找吧!”女儿不屑地说:“不用去了,保证被别人捡走了,不过我们家要马上换掉锁,...
    2020-09-15 阅读全文

一直都想对周二的年轻教师实践研讨课活动做个小结,叙述一下自己的感想,现在才起笔,连自己都感觉有点晚了,呵呵。 回想那天的活动,心里总充满了感动与欣慰。开展这样的活动,我们要的就是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一...

2020-09-24 阅读全文

你拥有一个小小的孩子,你看着他:他从一个混沌的小动物,慢慢变成一个有学识的人…… “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

2022-01-04 阅读全文

俗话说得好:“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每个人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丰富的思想,独特的个性,我经常看着女儿一些出奇的举动会想:这小小的人儿,小小的脑袋瓜子里都想些什么呢?会说出这些...

2021-05-26 阅读全文

一大早真开朦胧的眼睛透过窗外仿佛有一缕阳光照进了我的床前,哇!今天的天气真好。春暖花开,阳光明媚在今天呈现在我眼前,我带着我的女儿双双和我们班的小朋友胡艺腾全家,冯老师和轩轩一起乘上小车他进了“仙庾岭...

2020-12-21 阅读全文

中班家长育儿经验:打开一扇窗、带孩子进入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这天我和女儿在散步时不小心遗失了一串钥匙,我对女儿说:“陪妈妈去找找吧!”女儿不屑地说:“不用去了,保证被别人捡走了,不过我们家要马上换掉锁,...

2020-09-1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