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谈谈对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

发布时间:2019-12-19

幼儿园结构游戏。

目前各大幼儿教师纷纷在幼儿教学中加强了游戏环节。幼儿园游戏保证幼儿天性不受到压制,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指导游戏的水平。你知道幼儿园游戏的本质是什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谈谈对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导读: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通过思维和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通过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收获不少,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通过思维和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通过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收获不少,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我指导幼儿开展结构游戏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观察生活,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这是开展建构游戏首先要做到的事情。你让幼儿建构一些事物,如果幼儿不接触生活,不观察生活,对它们没有一点印象,你让孩子们如何去建构?所以只有让幼儿对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体进行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了解,并形成丰富深刻的印象,这样孩子们才会有建构物体的愿望,有放手建构的能力。

在平时,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形状、结构、色彩,由近及远,由局部到整体,积极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我们先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物品,如幼儿的坐椅、吃饭的桌子、睡觉的小床、活动场地上的跷跷板、滑滑梯、独木桥等,教会幼儿观察的方法,养成幼儿细心观察的品质;接着创造条件制造机会让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或少见的物品(体),如电视机、电风扇、各类家具、小动物、汽车、飞机、轮船等,逐渐让幼儿养成对生活中碰到的事物都仔细观察的习惯,为下一步的建构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Www.Yjs21.COM

本学期我班开展了结构活动“我们的城市”,为了让幼儿知道要建构什么、如何建构,我们通过上课、参观、散步、图片、幻灯等,指导幼儿认真细致地观察城市中的具体事物,从而加深幼儿对城市的感性认知。如带幼儿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马路上的汽车、行人……,感受马路的热闹;为了建构公园,带幼儿去参观公园,有目的地让幼儿站在高处一览公园全貌,先观察整体布局,然后仔细观察每一座建筑物,使幼儿对公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了建构江阴长江大桥、江阴步行街,我们特地找来了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从而获得具体事物的相关特征。这样幼儿搭建起来,就表现得胸有成竹,搭建得既快又形象。

我认为,教师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是取得较好游戏效果的必要前提。

二、互相学习,培养幼儿的建构技能

教给幼儿基本的建构技能,是开展好结构游戏的必要条件。在建构展示活动“我们的城市”中,我们搭建了城市里常见的住宅小区,为了获得视觉上的统一,我们就让幼儿只用一些木头积木排列、垒高,其他教师提出了意见这样做是否太过单调,幼儿其他建构技能没有显现出来。其实平时我们很注重幼儿建构技能的培养,一年来幼儿的建构技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主要的方法是:(1)在平时幼儿建构的过程中,引导幼儿逐步识别各种材料。如木质的、塑料的、金属的,懂得它们的作用、性能。(2)由于幼儿的个性差异,我们教师有意识地教个别幼儿一些新的技能,幼儿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他们在共同建构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不用多少时间这种建构技能幼儿大多都会了。一年下来,幼儿基本掌握了一些建构技能,如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穿套、编织、粘合等。(3)注重培养幼儿设计构思的能力。比如想用积塑插一只恐龙,你是不是就让幼儿拿到积木就漫无目的的开始建构,还是让幼儿先想好如何来建构,恐龙是什么样子的,需要哪几种形状的积木,选用什么颜色,怎样组合等,然后才建构。这就是设计构思的能力,幼儿有了这样的能力,我们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幼儿的无意摆弄就会变成有意识的创造,教师再适时传授一些技巧和经验,相信幼儿的聪明才智、创造能力都会到充分的发挥。

三、确定主题,提高幼儿的建构兴趣

在我园每个班级的建构活动的展示过程中,如下场面随处可见:当游戏开始,老师一声令下,孩子们便“机械”地分成几堆,搬抬选择玩具,熟练地按一贯的搭建方法去造型。虽没有进行讨论、商量,但却能有条理地分工拼搭,又快又整齐。这里,教师表现出全面的包办代替——代替孩子选择搭建内容、代替孩子设计。我们不仅要问一句这样的建构主题是幼儿感兴趣的吗?是幼儿乐于建构的吗?一般情况下,教师提出的主题,幼儿不一定感兴趣,所以,老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自己提出建构主题。当幼儿确定了主题以后,头脑中就有了初步的建造方案。如何让幼儿自己生成感兴趣的主题呢?我是这样做的:(1)在活动之前进行谈话引导,使幼儿对游戏的主题、布局以及活动的顺序进行思考,做到心中有数。如建造“公园”时,老师引导幼儿围绕这一主题议论:公园里有什么?需要建构什么?幼儿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争先恐后地发言:有小河、花儿、小草、亭子、小桥、健身器材……这样,公园主题的建构方案便在幼儿的谈话中大致勾画出来了。(2)在幼儿的建构过程中引导幼儿自由想象,结合生活实际生成建构主题。如幼儿在搭建“热闹的马路”时,王烨欢小朋友利用牙膏盒做的小汽车,一个轮子掉了下来,在活动评价的时候,陈晓杰说:“汽车坏了,应该去汽车修理站修修。”当时我听到这句话,马上问其他孩子:“这辆车子坏了,我们怎么办呢?”孩子们都说:“这儿没有汽车修理站,不如我们我们来建一个!”不多时,马路边就多了一间汽车修理站。这样的建构主题是幼儿自主发现的,孩子们肯定会有一定的兴趣来建构,他们也一定会乐于参与建构游戏。

四、提供材料,充实幼儿的建构活动

结构游戏作为一种建筑活动,当然是离不开建筑材料的,建筑材料是开展结构游戏的物质保证,也是丰富建造内容、发展幼儿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上学期我班所选用的结构游戏的材料有:由基本几何形体构成的大、中、小型的成套的积木;金属的、木制的、塑料制的各种可装拆的积塑、胶粒、插片、积铁等,以及各种颜色形状的串珠、插板、拼板等。这些定型的成品玩具虽然为为结构游戏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但也不难发现这些玩具总归只有几种常见的玩法,没有创造性的发挥。所以这学期我把一些废旧材料也用于了我们的建构活动,马路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车子,有用积木搭的,有用材料做的;建构的的房子更是多种多样,有的对牛奶盒进行加工,画上窗户、小门、……一幢漂亮的房子出现在我的眼前;有的对盒子进行雕刻,有的……我们充分利用多种原材料进行加工,把这些原材料变成需要建构的具体事物,进行创造性的建筑活动,既充实了游戏的内容,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何乐而不为呢?

这学期我园每个班级都开展了建构展示活动,对于使用材料方面让我获得了不少的启发。小(1)班中那些橡皮泥盒子,让我明白我们应就地取材,善于发现幼儿园中的建构材料。大(3)班用鹅软石排列形成的小河,让我懂得了那些随处可见的沙石、泥土、树叶、桔杆等自然材料,只要启发得当,也能成为经济实用且随意灵便的构造材料构筑成各种物体。中(1)班的那棵富贵竹,更让我知道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也能为我们的建构活动服务,它们能使我们的活动更充实,更美观。

总之在建构活动中教师可提供大量的未成品材料,提供或共同制造许多辅助材料,提供一些具体事物,这样既能充实幼儿的建构活动,更能满足幼儿日益发展的智力和体力的要求,还能满足幼儿在游戏是突发奇想的需要,,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性。

五、注重交往,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

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不在以单独游戏为主,而更趋向与群体化,这就让幼儿感觉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成为了游戏成功的“阶梯”。要想使建构内容不断丰富,就要让幼儿学会与同伴、老师交往,学会合作。

在幼儿结伴共同建造某一组复杂的建筑群时,教师要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注意引导幼儿分工合作,当组内出现不同意见时,要及时进行疏导,让幼儿学会协商,学习一些交往的技巧。在“我们的城市”建构展示活动中有一组小朋友建造了一个体育馆,我引导他们自由分工后,有的建足球馆,有的架双杠,有的搭乒乓台,……。当发现一个小朋友建的人比另一个小朋友建的双杠还高出许多时,我便引导他们自己观察发现这一不合理的地方,启发他们想出修改办法。一个小朋友马上想出了主意:“我把双杠再筑高些,你把人变矮些好吗?”另一个说:“对,好办法!”他们边修改还边议论,怎样搭得更好。经过指导,这组幼儿配合默契,一幢热闹的体育馆呈现在大家面前,他们高兴地又鼓掌又叫好。这是他们合作建造的成果,孩子们共同分享着团结协作成功后的欢乐。

在建构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言行、对幼儿的态度等会直接影响幼儿的交往态度和合作技能的习得以及活动的成功与否。由于幼儿的知识能力有限,手部小肌肉尚未发育好,再加上建构物结构的复杂性,幼儿在建造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我经常发现会男孩急得抓耳挠腮,女孩急得默默掉泪,我们看到这种情况总是及时给以关心引导,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注意夸奖其作品,分享其成功的快乐,使他们获得自信,培养他们在困难面前积极开动脑筋,坚持到底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建构游戏并努力营造一种友好、和谐的氛围,给孩子创造一种轻松、愉快、无拘无束、自然亲切的气氛,使幼儿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让他们能主动与老师交往,而不是等老师发现再去解决。

六、启发指导,保证幼儿的建构活动

由于幼儿的社会经验和知识有限,建造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少问题,教师应仔细观察,了解幼儿各自的水平和需要,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我们平时主要是通过巡回观察来了解幼儿的游戏状况,准确判断幼儿的游戏需要,适时指导。像“我们的城市”的建构活动,程馨阳小朋友建造好体育馆中的足球馆后,不知再干什么,于是,我走到她旁边,一边表扬一边启发“你真能干,足球馆像真的一样,可你看看你们建的体育馆,你觉得布局怎么样?”她看了一会儿忽有所悟:“噢!中间太空了!”我连忙说:“那你能再建一些东西进去吗?现在天气越来越热,很多人都会去游泳……”还没等我话说完,她就连忙说:“老师,我们可以建一个游泳池。”于是她就去找来同伴一起用皱纹纸建了一个简单而形象的游泳池。活动结束后她还高兴地向我介绍:“天热了,老师你就可以来我们体育馆的游泳池游泳了……”可见,教师有目的的诱导启发,能极大地激发幼儿联想,不断创建出新的内容。

当幼儿游戏开始处于低潮时,当幼儿情绪不佳时,当幼儿获得成功时,当幼儿遇到技能障碍时,当幼儿游离游戏情景时,当幼儿延伸或扩展游戏内容有困难时,当幼儿出现负面行为时,当环境中产生不安全因素时,我们教师都应找准时机,自然介入,适度点拨,保证建构活动的顺利开展。

七、建立常规,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幼儿刚接触结构游戏时,根本不存在规则意识。常会为争夺同一材料而发生哭闹争吵现象,或可能发生将材料乱扔,用作敲打等情况。大班幼儿在游戏常规方面还是比较好的,但随着结构游戏的深入开展,有很多材料都变成了自制玩具,使有效爱护与充分利用成为矛盾;不可否定在大班,有些幼儿还有了一定的虚荣心,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有些孩子会霸道地抓住自己需要的玩具,不肯分点给其他人,要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要发挥幼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觉建立并遵守基本游戏常规。如懂得谦让,用正确的方法使用,有顺序地取放,用完放回原处等。每次活动前幼儿自选自取游戏材料,活动后自己收拾整理。慢慢地,良好的习惯逐步形成,变“老师要我这样做”为“我应该这样做”。这样既体现了幼儿的主体作用,又使教师从劳气的指责孩子哪些行为不对中解放出来,可以更多地观察、指导幼儿。

八、欣赏作品,注重幼儿的活动评价

好的评价,往往能获得实际的教育效果。以我班这次的建构展示活动为例,本次活动评价让我受益非浅。

(1)幼儿创造的成果,需要得到夸奖、赞美,并希望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刘老师在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时,应先让幼儿说说自己搭的是什么,和谁一起搭的,搭的时候碰到了什么困难,这样既满足幼儿表现的欲望,又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介绍完自己的作品后,刘老师还引导幼儿对作品加以评论、欣赏、赞美。这样不仅加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还让幼儿体验到了建构的快乐。

(2)在这次游戏评价时,教师指着体育馆内的乒乓台问:“这个乒乓球台是谁搭的?”“是我搭的。”吴澄灏站起来说。“搭的可真像,还有人在大乒乓球呢,”老师说,“可乒乓球台这样放能打球吗?你有没有发现问题?”原来乒乓球台上的作为中线的木版倒放了,不一会儿,秦金辉小朋友就发现了问题,教师并马上让他乒乓台放正了。建构活动中的一个小小问题,教师没有在建构活动中自行让幼儿解决,而是放到评价的时候一起学习,让所有的幼儿都知道了如何乒乓球台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有了共同的进步。

(3)教师指着公园的造型问:“这么漂亮的公园,是谁搭的?”一下举起了许多只小手,教师指着其中一名幼儿问:“是你搭的吗?”“不,我搭的是小路。”教师又依次问其他幼儿,他们分别说:“我搭的是大门”,“我搭的是围墙”,“我搭的是亭子”,“我搭的是小鱼”……教师听完说:“怪不得搭的这么出色,原来是你们分工合作好的呀!”短段的一个评价过程,没有空泛的说教,却使全体幼儿感悟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这样一个抽象的道理。

经过一年的建构游戏,幼儿无论在认识方面、创造力方面,还是社会交往方面等都有很大的发展。在以后的建构活动中,我们应给予孩子更大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大胆想象、操作、嬉戏,我们也积极参与幼儿的活动,对每位孩子给予正确的评价,促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更和谐健康的发展。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小编推荐

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构游戏无论从材料、玩法还是在结构造型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塑料接插,金属螺丝结构,等等,结构游戏的概念扩展了。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幼儿园常用的构造材料有积木、积塑、积竹、金属材料、泥、沙、水、雪,等等。一般可根据结构游戏中运用的材料来确定构造游戏的类型,当然某种结构游戏往往不止用一种材料,我们在区分时不能绝对化。

1.结构游戏的种类

(1)积木游戏:用各种积木或其他代用晶作为游戏材料进行的结构游戏。积木的式样很多,有大、中、小型积木,有空心或实心型积木,有动物拼图积木等。这种结构游戏在幼儿园开展较早,也较为普遍。

(2)积竹游戏:指将竹子制成各种大小、长短的竹片、竹筒等,然后用它们进行构造物体的游戏。积竹可构造“坦克、火车、飞机”,还可建“桥梁、公园”,构造出的物体同样栩栩如生,富有情趣。我国南方盛产竹子,积竹游戏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3)积塑游戏:用塑料制作的各种形状的片、块、粒、棒等部件,通过接插、镶嵌组成各种物体或建筑物模型。积塑轻便耐用,便于清洁。

(4)金属构造游戏:以带孔眼的金属片为主要的建造材料,用螺丝结合,建造成各种车辆及建筑物的模型。

(5)拼棒游戏:用火柴杆、塑料管、冰棒棍或用糖纸搓成纸棍等作为游戏材料,拼出各种图形的一种游戏。

(6)拼图游戏:用木板、纸板、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不同形状的薄片并按规定方法进行拼摆的一种游戏,如可拼摆动物的房屋、故事情节等画面。传统的七巧板就属于这类游戏。

(7)玩沙玩水玩雪的游戏:沙土是一种不定型的结构材料,幼儿可以随意操作,幼儿也可利用水、雪玩划船、堆雪人、打雪仗等游戏。玩沙、玩水、玩雪都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结构游戏,在城市、农村都可以广泛开展。

2.结构游戏的指导

(1)丰富和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多种建筑,感知各部位的名称、形状、结构特征、组合关系与色泽特点。如楼房是有层次的,房顶有尖的、平的,也有圆的,桥梁是桥面和桥墩组成的,等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

(2)引导幼儿掌握结构造型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结构造型的能力

①识别与使用材料的技能引导幼儿认识结构玩具,识别结构元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会选用结构元件去构造物体,会灵活使用材料。

②结构操作技能引导 幼儿学会积木的排列组合(平铺、延长对称加宽加长加高围合,盖顶、搭台阶等),积塑的插接、镶嵌(整体连接、交叉连接、端点连接、围合连接等),以及穿套编织,粘合造型等技能。这是幼儿构造物体的基础。

③设计构思能力引导幼儿整体构思构造计划,使幼儿能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构造活动。在构造实践中能根据需要修改、补充,以取得结构成功。

④掌握结构分析技能使幼儿学会看平面图纸,能把平面结构变为立体结构,会评议结构物。

⑤集体构造的技能引导幼儿在集体构造中学会分工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针对不同年龄的特点,具体地指导

小班幼儿对结构的动作感兴趣,常常把结构材料堆起垒高,然后推倒,不断重复,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无目的地摆弄结构材料,只有当有人问他“你搭的是什么”时,他才会注意自己的结构物,思考“这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对结构的物体加以命名。因此,小班应侧重认识结构材料,学习初步的结构技能,稳定结构主题并建立结构游戏的规则,学会整理和保管玩具材料的最简单方法,养成爱护玩具材料的好习惯。

中班幼儿不但对动作过程感兴趣,同时也关心结构的成果,目的比较明确,主题比较鲜明。因此应在进一步掌握结构技能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共同构造,并能相互评议结构成果。

大班幼儿已有了较强的结构技能,目的明确、计划性较强,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长时间的结构活动,合作意识增强。因此大班应侧重引导幼儿开展参加人数多,持续时间长的大型结构游戏,并引导幼儿进一步美化自己的结构物。

谈谈角色游戏讲评指导的体会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谈谈角色游戏讲评指导的体会》,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纲要》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在幼儿园整个教育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有力手段。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特有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贯彻《纲要》的过程中,在进行角色游戏指导时我常常思考:怎样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怎样让每个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实践中,我觉得游戏讲评是很重要的,做好每一次角色游戏的评价,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就游戏讲评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学会观察,善于分析,是游戏讲评的关键。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是组织游戏的重要环节,也是发现幼儿游戏情况的窗口。观察什么呢?也许有的老师说,游戏有什么好观察的,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玩得高兴就行了。其实,观察的东西还真多:孩子在游戏中是积极主动地玩,还是消极被动地玩;是创造性地、独立地玩,还是模仿他人,跟着他人玩;和同伴相处的关系如何?动手操作能力怎样?对待玩具和同伴的态度怎样?语言交往能力如何?角色意识,角色间的关系,游戏情节的发展变化怎样等等,这些都是观察的对象。游戏中我通过不断地对幼儿进行观察,然后分析他们游戏的经验、能力、态度,寻找他们在游戏中的反应和需要,再进行调整,或调节游戏或运用有效的指导方法,使幼儿在每次的游戏中都所发展,实现游戏的教育作用。

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观察呢?我觉得:

观察幼儿的游戏,首先要有耐心,要倾听孩子的心声。

教师在游戏指导中,观察幼儿的行为是很重要的,幼儿游戏的行为有时是无声的,但从无声的动作中可以看到幼儿的内在思想、情感的流露,所以更需要老师的耐心观察,从而发现 幼儿游戏的能力。那天游戏一开始,我发现医院的医生张曼妮打开几只空瓶,手里拿着牙签坐下来,叫到:“验血了,谁来验血?看看你有没有贫血,快来,一会我就要走了。”原来前几天,幼儿园小朋友体检验血色素。当每个孩子都有验血的经验,他们似乎对验血这段生活经验产生了兴趣,果然很多人去验血。“请你们大家排好队。”为了观察游戏,我也排了队。轮到我验血时,我说:“医生,我很害怕!”“不用怕,你那天不是很勇敢吗,我会轻轻的。”原来他那天也看到我色素检查。她边说边用棉花擦手指,再用牙签头扎一上手指,学着医生的样子把血注进小瓶,最后拿一小块棉花压在我的手指上并示意我捏住。我连忙问:“我贫血吗?”她拿起小瓶在一块镜子下看了看说:“很好,没有贫血。不过,还是不能挑食,要多吃菜和水果。”看来,这个医生还当得不错。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幼儿对什么印象深刻就会反应什么。但幼儿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同一个经验,由于幼儿体验的不同,游戏表现也就不同,有的幼儿无动于衷,有的幼儿跃跃欲试,有的幼儿大显身手,有的幼儿只是跟从别人,如果老师没有耐心地认真地观察,去参与游戏,也许指导就流于形式,因为游戏中曼妮小朋友模仿医生擦试棉花、扎针等动作十分逼真,尽管如何进行色素的评定她只是随便做做,而缺少正确的方法,但这只能说明缺乏相应的经验,我没有向幼儿说明验证血色素,因为它需要科学的方法。我参与游戏,扮演角色,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幼儿的游戏,为以后创造机会丰富他们的经验,也为更好的进行讲评,给她最大的鼓励。

其次观察幼儿的游戏还要尊重幼儿的情感特点,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它。如:在一次游戏中,庄浩铎小朋友在娃娃家当哥哥,只见他把所有的娃娃家东西全倒在地上,把桌子、椅子全打翻,手里拿着筷子、盘子跳着、敲着、比划着,表现异常激动,我上前责问:“刚才好好的家,怎么变成这样?你在忙什么?”他抬头哈哈地说:“吴老师,我刚刚不小心,打开煤气时,漏气引起了着火,我在叫大家来帮忙呢!”经他一说,我才看明白,于是也跟着忙扑火呢。幼儿的游戏不是四平八稳的,往往在游戏中有的孩子会借题发挥。幼儿的兴奋与想象是联系在一起的,毫不掩饰,他们怎么想就怎么做。如果我不从浩铎游戏想象的角度去考虑,他的异常表现的确是“疯”,然而,当一了解他行动的“动机”来由,就会被他的行为所理解,在“乱”中引发情节,这乱不是坏事,而是教师指导的最好契机,因此,观察了解游戏过程,也是教师进行自 我调节指导行为的过程。教师面对孩子乱的游戏时只有冷静,才能进行更好的指导。在讲评时,幼儿对怎样在家更好地注意防火安全和着火了该怎么办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二.及时地灵活地捕捉游戏中良好的点点滴滴,让它在评价中得到升华。

在和孩子游戏的时候,我们经常能很容易地发现到许多幼儿的闪光点,如果我们及时地将这些闪光点在游戏中点点滴滴地在游戏讲评时将它“发扬光大”,将它肯定,那么,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刻意去学习吗?一次游戏时,庄泽弘小朋友故意摔跤坐在地上,我走过去说:“哟,疼吗?有位小弟弟摔倒了。”听到这话的惟惟跑来看了看:“看,脚都流血了,快我送你去医院,我是司机哪。”泽弘听了这话,便假装爬不起来,于是惟惟又去请来许多人帮忙,看到他们互相帮助的情景,我感到游戏的教育契机蕴含的内容可真多。讲评时,我充分肯定了幼儿的这种行为,使大家也深受感染。

有人说失败与成功只差一步之远,这话不无道理。游戏中,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很丰富的,但在活动中,有的幼儿往往会因为遇到困难而放弃成功的机会,教师的细心观察,及时的进行帮助,能给幼儿心理的带来希望。在一次的游戏中,我发现宗杰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药瓶,在医院里走来走去,还紧紧地皱着眉头,我走过去问:“你是医院的谁呀?”“我是配药的医生”“你是不是有困难,需要我帮忙吗?”“我想做些药,可我不会做。”

“做什么药?为什么要做药?”“我要做一些水果药,香蕉味,苹果味,西瓜味,各种水果味,小孩吃了不会觉得苦。”“真是好主意,想怎么做呢?让我来帮你。”“我们就在瓶子外面贴上哪种水果就是哪种药。“真是好主意。”我给他准备了纸和笔,与他一起做完香蕉后对他说:“香蕉药做好了,其他水果你自己来吧。”他乐意的做开了。对幼儿在游戏中的每个新的想法,教师给予鼓励支持,这并不难,难的是老师如何了解孩子,捕捉孩子的想法和需要。我从宗杰小朋友的不开心行为中发现他的需要,了解他的想法,并通过材料的支持帮助和他一起玩,满足他的游戏和心理的需求,而且在讲评中,充分肯定了他独特的创造能力,给他予鼓励。

三.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讲评,感受游戏的乐趣。

幼儿在游戏中认认真真地扮演角色,认认真真地模仿角色的劳动,游戏结束讲评时,能走上前来以角色的身份向同伴把自己如何扮演角色的事情告诉大家,这样,可以与大家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和不开心,他们所说的快乐或不开心的事情都是同同伴间进行游戏产生的。如:“我今天玩的不开心,因为**同我起玩玩具店,可是他老跑到别处去,只有我一人在玩。”又如“我今天玩的很开心,因为我生病了**还照顾我,给我吃鸡汤又带我上医院。”通过分享游戏的事情,让大家对角色身份的职责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同时,通过讲述既发展了口语表达,又能达到相互启发、交流的目的。

四.充分讨论,积极回应,让游戏讲评成为解决矛盾、提高游戏水平的阶梯。 随着经验的积累,幼儿的事非观念、主见都得到逐步增强,我充分地利用游戏的讲评组织幼儿对游戏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幼儿在讨论中在争执中寻求答案。记得一次坐车的游戏中,有位妈妈抱孩子上车,有一位脚受伤的人,车上有老人还有小孩,他们一起去游戏玩,由于司机紧急刹车,结果出事了,翻车了,大家都受伤到医院去,许多人都手断脚断了,于是医生都在忙着接,但由于经验不足,他们只是用绳子在手上或脚上一绑,结果是松了又松。在游戏讲评时,大家对怎样绑绳和接断手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有的说,接手的绳子要粗一点;有的说,接手时手上要先抹药;有的说,我们就是不会打结。。。。。。。对幼儿的讨论,我并不急于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回家与家人一起看书或请教医生。第二天,有幼儿来告诉我,接手时要用一个板把它固定,这样就会更快的好起来。有的幼儿说,要多喝骨头汤才会更快好起来;还有许多幼儿来告诉我他已经学会了用绳子打结了。

幼儿的集思广益,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不需要教师的单纯灌输,而喜欢在游戏中自己尝试,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认识的知识,只是周围生活中最粗浅的,所以有时无法直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游戏结束的讲评正是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好机会,把从孩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再放回到幼儿中去,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同伴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幼儿不会觉得负担,又可以在大家争论的基础上积极思维,不但提高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从孩子的游戏中我们可以捕捉到许多东西,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只要我们仔细地去观察,并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了,让幼儿去解决、去观察周围的事和物,那么这样的游戏会越玩越丰富,越玩越有创造,只有从孩子中来的东西,孩子才乐于接受,并把所有吸收的知识通过游戏自由地表现出来。

对游戏的指导应顺应幼儿的游戏意愿


朱老师:

您好!很高兴就您提出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看得出来,您非常重视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您的游戏指导策略是将教学要求融入幼儿的游戏环境,以实游戏的教育功能,于是您为烧烤店定了价目表。您的出发点很好,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反而使幼儿对本来喜欢的游戏主题不再感兴趣了。实际上,这里涉及的是教师如何适时适宜地介入幼儿游戏的问题,我尝试结合案例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1.理解幼儿的游戏:发展,还是教育

尽管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但是作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幼儿游戏中仍然应当有所作为。但问题是我们的教师往往出于教育的日的而过于作为,总是将自己的意图强加于幼儿,致使幼儿的游戏行为与教师的指导意图产生矛盾,终不能达到教师的预期目的。就如本案例中,您投放价目表的目的是要求幼儿通过游戏来学习计算,结果使幼儿因这个不得不执行的规则而远离了这一游戏主题。

在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什么是幼儿的游戏。

首先,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活动。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游戏水平与幼儿的发展水平是相同步的。幼儿喜欢游戏,就是因为他们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愿,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表现,所以游戏让幼儿体验到一种胜任感和控制感。幼儿之所以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某一种游戏行为,就是这个道理,这种重复对他们的发展很重要,客观上起到了巩固已有经验的作用。如果教师在游戏中加入了必须让幼儿付出较大意志努力才能学会一些什么的要求,那么幼儿就体验不到游戏的乐趣了。这时,他们就会回避和放。

其次,幼儿在游戏中能小步递进地自我发展。幼儿对游戏行为的重复不是无限的,当某种行为重复到一定的程度,他们就会不满足于原来的行为,而要变换花样地来玩了。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这种变换了花样的玩法,往往略高于原来的行为水平,这个“略高于”就是儿童自己创造的最近发展区,他们最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而不能做什么,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发展。也正因为这个略高于原来水平的游戏行为是幼儿自己创造的,而不是教师创造的,所以幼儿很容易胜任。

具体从角色游戏来说,每个主题都有一个从新鲜到熟悉再到玩腻的过程,每个具体的游戏行为也有个从生疏到熟练再到不满足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在这个主题中幼儿自己能创造出多少新的玩法,新玩法不尽,该游戏的兴趣就不止。相反,如果某个游戏已经玩不出新花样了,那么这个游戏就逐步被幼儿放弃了。烧烤店刚开始的玩法是“不管小客人吃多少都只要付1元钱”,后来就有了新的玩法——根据价目表付钱。只可惜这个新的更高水平的行为,不是幼儿在不满足于原来水平的基础上自己创造的,因此不一定是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而烧烤的食品诸如鱼、鸡翅、玉米、年糕等如果做得过于逼真而固定的话,也会限制幼儿变换新玩法的空间。

理解了幼儿游戏的两个特点,我们就能端正对游戏指导的一个态度,那就是关注发展,而不是教育。具体地说,教师首先要关注幼儿是如何游戏的,而不是首先思考我们想让幼儿如何游戏。

2.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支持,还是要求

正因为游戏既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也是幼儿不断自我挑战已有水平的过程,所以游戏可以成为教师观察和了解幼儿发展现状以及发展需求的窗口,这就为教师介入和指导游戏提供了依据,而关键是如何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所蕴含的发展信息。

烧烤店刚开张时,幼儿可喜欢了,说明这个主题与幼儿的生活经验非常贴近。但我想问的是,您感到“无论吃多少都是1元”的玩法“太简单了”,这个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是否幼儿在游戏中曾提出过异议,或者有过想要改变此规则的想法,或者买卖的兴趣开始下降。如果是,您确实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投放价目表的问题。如果不是,而且幼儿还在热衷于1元钱的买卖行为的话,那您不必着急。或许从计算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为对大班幼儿确实是太简单了,但是从游戏的角度来看,就未必了。因为这一买卖行为的游戏过程不只体现了计算,仔细观察和分析一下的话,或许对幼儿还有其他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呢,比如买卖中产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常识问题,只要幼儿还在兴致勃勃地玩,就说明这个行为对他们仍有发展上的挑战。

我们看到,当烧烤店投放价目表后,您的观察非常仔细,所以才发现了幼儿“不会算价钱”的问题,您也一定发现了谁的计算能力更强或更弱一些。其实,您还需要对幼儿“不会算价钱”的问题做出进一步的分析,看其难度所在,那样才能根据幼儿游戏行为所体现的发展水平给予适宜的支持。

从案例可以看出,价目表对烧烤店的老板是一种挑战,老板的计算能力必须高于顾客,他要算出总价,顾客只需付钱。这张价目表上的价格虽然只是1元和2元,但实际上已经不是简单的加法了,每个顾客都在给老板出一道道需要连加的应用题,甚至单价的出现,还带来了倍数的问题,所以没有一定计算应用能力的幼儿就不敢当老板了。案例中的老板琪琪计算处于简单加法水平,且计算速度较慢,对辰辰要买3个鸡翅需要多少钱的难题,她不会用2乘以3计算,也没有3个2连加的策略,这就遇到了尴尬。但我们发现她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机智,以限卖的方式回应顾客,或推荐顾客买的东西都是便于她计算的,如推荐1元商品。这里提示我们:对琪琪而言,或许加数全部为1的价目表是比较合理的;如果琪琪代表的只是一种水平,还有比琪琪更高或更低水平的,那么价目表可以有多种,取决于在烧烤店游戏的老板的选择。

总之,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应当是一种支持,而不是要求。

3.在幼儿的游戏中验证:问题的求解

教育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您还会在游戏中遇到类似幼儿为什么对某个游戏主题不感兴趣的问题,其实您只要将求解的过程作为您自己的一种研究,通过反思性实践的过程,自己就能找到答案。

以后遇到这类问题,您可以这样做。一方面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做出一种假设性的判断,就像您已经做的那样。另一方面您得反省一下自己,在为幼儿创设的这个游戏环境中是否有过多限制性的行为要求,而导致了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比如材料不具有可转换性),或者附加了需要幼儿付出较大意志努力的学习行为(外在要求高于现有水平),然后去除任何限制,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让他们意识到可以随便怎么玩。这时,您可根据您的假设进行试探性介入,同时再进一步观察,看看游戏发生了哪些变化,所有的答案都在其中。

仍以烧烤店为例。去除一些限制,如果您提供的只是空白的价目表,您或许会发现,有时幼儿会使用价目表,有时幼儿不使用;不同幼儿写出的价格五花八门,有的价目表便于计算,幼儿会根据价目表买卖,不同计算能力的幼儿在游戏中能相互模仿学习,如当幼儿要算出3个2元的鸡翅膀要多少钱时,聪明的老板会说2加2等于4,再加2等于6,这一计算方法实际上会影响其他幼儿;有的价目表计算难度很大,但算价钱却只是一种假装行为,对错无所谓,就像小班幼儿在游戏中给病人测出的体温说是100度一样。

如果您提供的食品没有那么逼真而是更多替代物,或许您会发现,烧烤店里随时会变化花样地卖出新的品种,甚至可能将烧烤店变成火锅店又变成点心店,从这些变换的花样中,幼儿会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反映得淋漓尽致。

如果幼儿游戏中所用的“钱”具有更大的可获得性,您或许会发现,有的幼儿“嫌贵”只是不愿去烧烤店游戏的托词,因为幼儿一般不会因商店里的东西“贵”而放弃游戏,游戏毕竟是一种假装行为;有的幼儿“嫌贵”则可能是因为“钱”的数量受制于可选择的消费机会(比如游戏中还有除了烧烤店之外的其他买卖需要用钱),那说明该幼儿已有了一定的经济意识。

给幼儿的自由度越大,您在游戏中的发现越多,您对幼儿游戏行为也就越来越懂。一般来说,游戏中的幼儿会将玩法的难度调节到自己胜任的程度,您只需支持与配合他们的行为,必要时提供材料或建议即可。教师不用太介意游戏中的错误,幼儿喜欢游戏就是因为不必像在课堂上那样担心对错,这就给了您了解幼儿真实水平的机会,给了您游戏之后进行教学的依据。

华东师范大学 华爱华

浅谈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浅谈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个幼儿向另一个幼儿建议:“我们来玩游戏,好吗?”“好哇,玩什么呢?”“来玩跳绳的游戏吧”。可见,幼儿的游戏是出于自己内心的兴趣或愿望,而不是由别人所能够支配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游戏都不需要教师的指导,让幼儿自己发挥呢?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幼儿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以保证幼儿游戏的正常进行。

首先、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游戏的环境,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

在幼儿游戏前,我们可以给幼儿准备许多有利于游戏的材料,以保证幼儿有充分的发挥空间。比如在角色游戏区,放上幼儿自制的电话,两个幼儿商量后,就可能玩打电话的游戏,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放上听诊器、白大褂的时候,三四个幼儿一商量,可能会玩起医院游戏;在一块空地上放上沙包,他们可能不由自主地就玩起丢沙包的游戏……

所以,我们应尽可能的给幼儿创造一个能引发他们游戏的环境,包括游戏用的场地及游戏用到的材料等等。但要注意其适宜性,既不能琳琅满目,给于幼儿过多的刺激,是幼儿无所适从,又要适量的增加引起幼儿兴趣的东西,以便更长时间的技法幼儿游戏的兴趣。

其次、给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已保证幼儿能够尽情的玩游戏。

游戏对幼儿来说就是他们的生活,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因为游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需要。有很多的社会行为,如遵守游戏的规则、积极的帮助他人、幼儿相互交流合作、和同伴的和平共处等,幼儿都是在游戏中学会的,因此,教师每天都要给幼儿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来保证幼儿的游戏,是幼儿积累知识经验,体验成功的愉快,由此来获得自信和满足。

第三、教给幼儿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以保证幼儿的游戏能够顺利地进行。

掌握一定的游戏活动技能是顺利开展游戏的前提条件,也是激发幼儿游戏活动兴趣的良好保证。教师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示范,让幼儿明白游戏的名称、玩法及规则,可以先教会个别的幼儿玩游戏,然后让他们互相学习的方法学会玩游戏;也可以运用只管教具岩石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在进行游戏时,教师应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同时对个别的幼儿进行指导,掌握游戏的时间,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游戏。

第四、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游戏的方法,对幼儿游戏进行适当的引导。

教师要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以及了解游戏中的材料是否能够满足幼儿的需要等情况对幼儿进行指导。教师已游戏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动及游戏的语言或游戏的材料,暗示幼儿的游戏行为,从而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如小班的小朋友在拿着电话不知道该怎么办?教师可以拿起另一部电话开始和他聊天,“是小明吗?”“是呀,你是谢老师吗?”“对呀,小红想跟你说几句悄悄话,好吗?”这样,教师就已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来,并不自觉地指导了幼儿的游戏。

第五、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考虑到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指导。

幼儿的游戏随着幼儿的成长发生和发展,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也应该考虑这种发展。如小班的幼儿,在玩游戏的时候,都是各玩各的,全部玩一样的游戏,但他们不会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在对小班的幼儿进行指导时,要帮助幼儿进行交流和合作,使他们学会和做游戏;中办的幼儿在游戏中虽然有分工也有合作,但他们的计划性较差,教师应尽量多的为幼儿提过多种条件,以便引导他们又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游戏;大班的游戏水平较高,可以给他们增加具有竞争性内容的游戏,以便将来更快的适应社会……

第六、对不同的游戏活动,给予不同的指导方式,保证幼儿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游戏的快乐。

对于幼儿游戏的指导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在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游戏活动,给予幼儿不同的指导。如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时候,我们要通过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要指导方向;而在进行指导表演游戏的时候,则要帮助幼儿选择健康而又适合的作品,通过各种方式,使幼儿熟悉理解作品的内容,如讲故事、听录音、看电视等形式;如知道幼儿结构游戏的时候,则要通过非富幼儿对物体的想象和加深他们的印象为主要指导目标;进行……

总之,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一定要本着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和体现幼儿游戏的特点为前提,对幼儿的游戏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快乐、幸福!

培养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指导策略——以结构游戏为例


结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与其他游戏不同的是,结构游戏能否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幼儿之间的合作与配合,幼儿还要能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合作方式,最终完成任务。正因为“合作”在结构游戏中的重要地位,我们以中班结构游戏为载体,围绕着如何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进行了实践研究,形成了以下几个指导策略:

策略一:关注——观察为先、善于倾听

观察与倾听是教师掌握幼儿第一信息的途径,在结构游戏中教师要善于关注幼儿的言行,站在幼儿的角度和立场观察、分析幼儿在建构中产生的合作行为,努力做到观察有目的、有重点。

在结构游戏中,我们的观察角度包括:1.合作的对象(和谁合作、几个人合作、人员组合的形式、强强组合还是强弱组合等):2.合作的内容(合作建构了什么、合作建构的作品是否有主题、合作中使用了哪些材料等);3.合作的方法(分工的明确性、协商的情况、相互配合的方式等);4.合作时的情绪(合作交往中的语言使用、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合作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情绪体验等)。

可见,教师观察的角度很多,但教师在观察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要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关注幼儿的实际合作水平,根据观察目标将观察要点隐含于心中,力求观察有针对性、连续性、实效性,并根据观察内容不断调整教育策略,提供有效的环境支持,满足幼儿的合作需求,推进合作行为的产生。

策略二:引发——适度介入、暗示引导

在开展结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作为合作者、参与者加入到幼儿的建构过程中,积极与幼儿进行对话、协商,甚至提出质疑或建议。教师以介入、暗示的方式“引发”幼儿的合作搭建,重在引导幼儿获得合作搭建的方法与技巧,并通过提问等途径拓展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的合作灵感。

孩子们搭建作品一般是从平面造型逐步过渡到立体造型,一段时间后,教师发现有的孩子能够熟练搭建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一部分孩子已经能够将圆盘搭得很熟练,这些孩子每次搭建完后总会沾沾自喜地在教师和同伴面前炫耀一番,然后就无所事事了。这时教师对他们说:“你们试试看,把你们搭的四个圆盘和长方体拼在一起,看看会变成什么呢?”孩子们当即回答:“是公共汽车。”

在教师的适时点拔下,孩子们开始了合作拼接,一辆辆“公共汽车”纷纷诞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一种新的合作技巧,可以将各自搭建的作品组合在一起,还可以分工搭建一些局部的东西,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合作建构的乐趣。

当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的合作无法继续下去时,教师可以起到“穿针引线、点拨磨合”的作用,以协商者的口吻、建议者的态度、鼓励者的语言给予暗示或引导,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合作的技能与方法等。

策略三:助推——挖掘潜能、推动激励

结构游戏是一种创造性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不仅是自主、自由的,也是创意无限的,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在结构游戏中自发生成的兴趣点、发展点,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回应策略,挖掘幼儿在合作中闪现的智慧,及时加以提升和拓展,提高幼儿合作建构作品的质量。

有一天,孩子们都在搭积木。过了一会儿,清清神采奕奕地走到我跟前说:“黄老师,我们合作搭了一个游乐场。”“是什么样的游乐场?”起先我还有一些怀疑,当孩子栩栩如生的作品呈现在我眼前时,我惊叹于孩子们的创意。随即,我抓住孩子生成的建构内容,有意识地提问:“这么漂亮的游乐场,你们是怎么合作搭建的?”三个孩子纷纷抢着回答,有的说搭了沙滩上的休闲椅,有的说搭了大树和房子,还有的说搭了靠着游乐场的码头等。原来孩子们的分工很明确,我随即追问:“游乐场里除了你们搭建的这些东西,还有什么呢?”接着,我又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请你们合作商量一下,争取把游乐场建得更美,玩的东西越多,就越能吸引游客。”在我的激励和推动下。孩子们合作建构的信心愈发高涨,他们又开始商量。不一会儿,更加漂亮的游乐场出现了,增添了很多游乐设施,孩子们还搭建了游乐场里的电动车呢!

从以上这个案例可以看到,教师围绕着幼儿生成的内容,充分运用幼儿的已有经验,推动幼儿不断产生新的合作行为。在推进策略的应用上,教师采用了明确合作要求的方法,即先商量、再分工、后操作。在教师的鼓励和助推下,幼儿的合作意识被进一步激发,合作技能也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他们也享受着合作的快乐。

策略四:评价——注重分享、共同发展

游戏后开展的交流活动也是幼儿获得教师指导的重要途径,教师积极地组织幼儿交流自己与同伴合作建构的过程,使大家共享合作建构的体验与收获,教师在交流中及时提升幼儿的合作经验,让幼儿获得具有实效的合作方法,激发幼儿再次合作的愿望。

两个孩子在合作搭建东方明珠塔,一个孩子搭下面的两个球体,另一个孩子搭最上面略小、略扁也相对较难的球体。各自完成后,他们又一起拼接组合,三个球体很快连接成功。可是,在装下面塔架的时候,问题出现了,由于重心不稳,塔倒下了。但两个孩子不怕困难,继续协商。一个孩子建议“我来扶住,你来搭。”可仍然失败了,因为塔太高,根本扶不住,塔架又总是接不上。于是,他们又把塔放倒,但塔底是立体的,必须从四个方向固定。最后。他们又叫来一位同伴,两人共同把整个塔身抬了起来,让下面的孩子进行空间插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东方明珠塔终于耸立起来。

在集体交流环节,教师首先说:“今天几个孩子一起合作搭建了东方明珠塔,我们请他们介绍一下,他们是怎样合作的?在合作搭建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他们将刚才搭建的整个过程描述了一遍,教师又提问:“他们成功的秘诀在哪里?”“他们合作得很好,你搭这里,我搭那里,然后再组合起来。”“碰到困难,他们不害怕,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清楚地介绍合作协调的过程,以便所有幼儿都能分享这次成功的合作经验,教师还将他们合作过程中的“闪光点”加以突出,让幼儿自己总结最合适、最有效的合作方法和合作内容,从而体会到有效合作的重要性。

谈谈我对自主性游戏的认识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谈谈我对自主性游戏的认识》,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园游戏研究的重要课题。两年来我们就传统民间自主性操作游戏进行了研究和实施,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同时充分发挥了教师应有的指导作用,总结出不同的指导策略,让幼儿喜爱集体生活,乐于参加集体生活,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从而培养幼儿乐观向上的优良情绪。《纲要》中,把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体现在各个领域及一日生活之中,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在今日,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有效。本学期我们研究的重点是自主游戏中的师幼互动的研究,师幼互动是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和幼儿都是师幼互动的主体。在游戏中师生有效的互动起来,能确保教育作用的体现,促进幼儿多方面充分的发展。在以往的游戏中,我们也和幼儿一起游戏,但常常出现的是坐在一起的师生并没有实际参与在互动中,而更像是一种平行游戏,你玩你的,我看我的,有时即便师生双方参与了互动,其有效性也不高。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指导方法,形成科学的游戏指导艺术,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发展,成为游戏的主人。

自主游戏即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但是老师的观念转变的较慢,在开展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自主游戏没有体现自主: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有些教师往往以成人的眼光、指导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游戏,急切的希望孩子在每一次游戏中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他们总觉得孩子在游戏,这样做不符合生活实际,那样做游戏规则不严谨,于是紧张得注视幼儿的游戏,寻找教育的机会,不时地终止幼儿的自主活动,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自主活动引向事先设计好的教育目的,雨,游戏成了教师导演的一台戏。幼儿的资助探索、自我体验、自主创造的权利被教师剥夺了,使幼儿自主游戏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挫伤。

自主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而非教师。幼儿自主游戏的主题、玩具的选择以及游戏的进行与结束都应该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只需要为幼儿自主游戏的顺利进行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

2、 教师经常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既然是自主游戏,那么游戏的主体育过程都是幼儿自己感兴趣的、自己确定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时常会由教师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的行为,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因为幼儿的游戏不像成人的工作那样可以打断后遭接着做,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受其他事物得影响而转移,游戏的终端可能导致 幼儿后期游戏不能顺利地进行。正确则做法是教师在不打断幼儿自主游戏的前提下,适当的给幼儿以启发、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同时还要保证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不能因为时间不足而使幼儿意犹未尽。

3、 自主游戏不等于教师对幼儿的放任自流

幼儿的自主游戏不使幼儿的自由活动,幼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不伤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就可以了。对于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细心的观察,适当的干预,帮助他们就决问题,促使游戏顺利进行。教师不能因为自主游戏是幼儿的自我探究活动而放任不管,须知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导航者、解读者、支持者。

两年来我班一直承担者南师大邱学清教授的关于《幼儿自主性游戏的指导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这其中,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1、 有计划的观察是指导幼儿自主游戏的前提

教师可以观察 幼儿的游戏情况:幼儿喜欢的游戏主题、内容和玩据材料,幼儿在游戏中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游戏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解决了么没有,是怎样解决的,幼儿通常和谁在一起玩等,针对幼儿不同的游戏需要知道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分析才能决定指导的对象和方式,在什么时候或以什么方式参与幼儿的游戏,那些幼儿需要帮助,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等等。观察可以是对游戏的全面观察,也可以是对具体对象的重点观察。教室可与设计一些简单的观察表格作观察记录,以便分析总结,及时调整教育或游戏的目标。

2、 适当的帮助指导是幼儿自主游戏顺利进行的保证:

(1) 教师作为游戏伙伴的隐性指导,幼儿喜欢独自游戏或自由结伴游戏,他们不需要也不愿意承认过分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不需要或不喜欢和教师共同游戏。相反,当教师参与幼儿的游戏时,幼儿往往玩得更有兴致。幼儿年龄小,能力弱,游戏的技能相对缺乏,教师的参与往往是游戏产生更多的变化。但前提是教师此时做为幼儿的游戏伙伴,以平等的身份与忧而共同游戏,共享快乐。教师的童心会是幼儿倍感亲切、自然、融洽,从而营造出宽松和学的游戏氛围,有助于教师 >更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诱饵,更有目的的施加教育影响。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的角色和参与游戏的目的,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的游戏为前提,以幼儿游戏的快乐为根本,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的。

教师直接给幼儿以建议、帮助的显性指导。这是教师在幼儿游戏情节之外插入的有目的的教育指导。强调在自主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活动表现并不是对幼儿游戏的放任,为了帮助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也并不排除游戏中教师适时适度加入教育教学,只不过这时的游戏以暂时转变为教学,融入了教师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意图。

幼儿游戏指导中应把握的几对关系


作为幼儿游戏的指导者,我们常为游戏指导时如何才能做到“顺应幼儿游戏意愿”而苦思冥想,在评课时,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过于强调实现教学目标,忽略幼儿的自主发展”“游戏中不应该要求幼儿,应该支持幼儿……”等等,使我们变得畏手畏脚,究竟应该怎样厘清我们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思路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教育”与“发展”孰轻孰重

这里所说的“教育”特指教育目标,“发展”则指幼儿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园实现活动目标的途径之一。它作为一种教育实施的途径、方式,是承载着教学目的,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从这角度来说它为“教育”服务。每一次开展游戏活动前,必须先研讨制定细化目标,预设游戏如何推进(各阶段的具体内容);然后分析研究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进而研究教法——游戏中的指导要点。无论开展任何主题的游戏,在开展之前我们都应该完成这三步曲:预设目标、预设内容、预设指导要点之后,随着幼儿进入游戏,教师需要观察、分析幼儿游戏中的表现,并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游戏作为幼儿自主性的活动,是幼儿释放意愿,体现自我的过程,所以在游戏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应尽量地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幼儿自主地表现,从这一角度来看,它是真正实现幼儿发展的平台。

正因为游戏中蕴含了教育目标,幼儿才能得以发展,而幼儿的发展则实现了我们的教育目标,这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所以说游戏它不仅是有所不为(教师)——体现幼儿的自主性,更多的是有所为——教师的预设与指导。实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还是为了幼儿的“发展”不应该成为矛盾。

以“烧烤店”这一案例来分析,因为有些幼儿不能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减,使得“老板”招不到“收银员”,即使招到了也不能坚守岗位,对手上就“10元”的幼儿来说,食品的价格又太贵了,这下烧烤店“生意清淡”,这让教师预设的目标“练习l0以内加减”落空了。在这种情况下,到底应不应该继续坚持完成这一预设目标呢?明晰了“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当幼儿游戏中出现“拦路虎”时,我们可以调整规则的难度,使“拦路虎”变成“拦路猫”或者让幼儿变成“武松”。采取哪种措施需要我们分析目标的难度和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显然10以内的加减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他们所能掌握的,那么在本次游戏中,教师就可以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调整游戏规则:“拍卖”——商品减价;“一人限购两次商品”——改连加连减为10以内的两数加减,这样就使游戏得以继续开展。相应地在区域活动中可以设计数学游戏“搭火车”、“对对碰”,让幼儿在竞赛性游戏中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水平,这样,第二阶段烧烤店的“收银员”工作起来自然就驾轻就熟了,推进了游戏的发展。

但我们也应该考虑到每个幼儿都是活动生生的个体,对相同的事物、情境会有不同的反应,游戏的发展有时会游离出教师预设的轨道,这与我们实现“教育”目的并不矛盾,不能因为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实现我们预设的教育目的,就认为幼儿没有得到发展,而强行中止游戏或否定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

二、“要求”与“支持”相辅相成

华爱华教授认为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也是幼儿不断自我挑战已有水平的平台,因此游戏成为教师观察和了解幼儿发展状况以及发展需求的窗口。所以说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是提出要求还是提供支持,不应成为对立或平行的行为,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当教师介入指导,对幼儿提出发展游戏的要求时,应提供相应的支持,而这支持恰好帮助幼儿完成相应的任务,获得相应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师的要求,这与先有教育活动而后幼儿获得发展同理。

在开展“银行”游戏时,因“银行”与生活关系不密切,幼儿对银行的操作程序及相关的规则并不了解,但游戏的发展又需要有一个银行来支持,我们顺应幼儿的游戏意愿开设了银行,我们急需获得的是关于银行的知识和规则,于是我与家长组织了一个“第一次取钱”的活动,让家长一对一地带着幼儿到银行先观察银行中的环境、设备和工作人员,然后指导幼儿亲自“取号一等待一来到相应柜台一操作(将卡或存折给营业员、输入密码)一工作人员登折一成功取款”。亲历取款过程的幼儿来园后与同伴一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从材料准备到环境布置,直至开始他们自主的游戏都驾轻就熟。没有要求就不可能有发展,没支持就不可能完成这一教学“要求”。

三、“纠正”和“放纵”先思后行

在游戏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违规”了,面对这种行为我们不应该急于干预或随意置之不理,而应该心中有所把持,耐心地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周围的反应以及游戏的发展,然后再决定是应该纠正“违规”还是默许,或是由幼儿与同伴自行协商解决。

在银行游戏中,发生过这样的一个小插曲:本来安排的叫号员为了维持银行内的秩序让所有的顾客都一一坐好,而一时忘记了叫号,可柜台那边的工作人员等不及了,探出头来:“5号,5号来取款。”拿着5号小票的幼儿欢呼着上前了,双号柜台的小朋友也跟着越俎代庖了:“6号可以过来了。”接着这叫号的工作就成了柜台内工作人员的专利了,而这样似乎让“取款工作”进展得更快、更方便。虽然原来负责叫号的幼儿撅了会儿小嘴,但看着秩序井然的顾客,也十分满意。这种幼儿游戏中的自我调适应该是最好的一种表现,他们能根据现场的情况相互协调,这是幼儿发现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候,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放任他们的“违规";又如在游戏“星期八小镇”中,“管理员”的职责是给前来赚E币的“打工者"安排工作,并且为他们盖上印章,付给他们相应的E币,但因为工作繁忙,“管理者”自行在众多“打工者”中选定一位“爸爸”检查“打工者”是否完成工作,并将支付E币的任务交给了“爸爸”,使得“幸福小区”内的工作更加的有条理。

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为了使游戏更加“合理”、“真实”地发展下去,而破坏原来商定的游戏规则,这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作为游戏的观察和指导者教师应该从思想到行动持肯定的态度,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适当的放纵”(但这并不是说幼儿可以不遵守与同伴商定的游戏规则、可以在游戏过程中随意地改变规则),当这种行为发生时,我们应该不要太在意幼儿在游戏中的违规行为,而应该多分析行为发生的深层原因,从而达到解读幼儿游戏的真实性,最终让我们的指导顺应幼儿游戏的意愿。

在幼儿的游戏中,教师应该如何介入?应该如何把握尺度既能保证游戏不失为幼儿的自主活动又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都是游戏的目的;游戏的要求和教师的支持是息息相关的;面对幼儿游戏的“问题”教师更需要的是观察和分析——当正确地厘清这几对关系后,我们在幼儿的游戏指导中就能胸有成竹,当面对各种评课意见时,我们就能思路清晰、甄别是非。

我且将孔子的一句教育名言作为结束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谈谈民间游戏的传承


导读:在幼儿园中开展民是游戏,不仅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需要、一种新的体验。让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民间游戏中得到成长,使得民间游戏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财产可以得以延续,让从民间来的游戏,重新回到民间,并在我们民族的世代传承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在民间各地流传着许多具有浓厚生活气息、风格各异的游戏,这就是所谓的民间游戏,它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留下了属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在那遥远的童年时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有时间便和邻居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空地上、院子里玩踢毽子、跳房子、捡棋子的游戏。但渐渐地,这些生动有趣的民间游戏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电视、电脑、影牒等高科技产物走进了家家户户,现代的孩子们也更钟情于这些新奇的高科技电子玩具(如遥控玩具、电子宠物、游戏机等)。而在一些幼儿园教材中的体育游戏虽然也具有一定的锻炼目的,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进行安排,但却没有民间游戏具有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等特点……

第一、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简单。

民间游戏即使需要的玩具也比较简单廉价,多是以废旧物品替代即可。如抓子游戏可用石子或棋子,用塑料袋、鸡毛、毛线可做成毽子等。

有的游戏只需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可以三五成群地玩得很开心,如“配手心手背”“背人”“炒黄豆”“编花篮”等。

第二、民间游戏有浓厚的趣味性与民间文化特色。

趣味性是游戏的生命,有些游戏能够流传就是因为它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

如女孩喜欢的跳皮筋,边念儿歌边跳,玩法上从一根到两根、三根,位置由低到高。儿歌的内容常常是诙谐逗趣的或者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边念边跳不仅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还可以锻炼跳跃的动作和节奏感,增加幼儿的肺活量。有时缺少同伴还可将绳子套在椅子上、树上……此外,玩水玩沙更是孩子们的最爱。

第三、民间游戏对促进幼儿发展有独特的作用。

一是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民间游戏多可以促进幼儿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等大肌肉动作,跳绳、跳橡皮筋、跳格子都可以发展跑、跳、平衡、单双脚站立等动作,翻绳、抓子、夹子等都是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

二是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民间游戏有许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幼儿共同进行的,同伴之间协调配合,游戏才能顺利进行。如编花篮,需要大家一齐说一齐跳,才能进行游戏。

还有些游戏需分组进行,并有一定的游戏规则,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遵守规则等社会行为,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缺少同龄伙伴的不足。

由此可见,民间游戏的种种优点与潜在的发展空间,使得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如何将民间游戏与幼儿园的活动互相融合,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在体育活动中结合练习幼儿的基本动作,安排相应的民间游戏进行复习巩固,使幼儿在愉快的嬉戏中锻炼技能,发展动作。这时游戏内容需要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进行选择,如小班幼儿应选择游戏内容较简单或有辅助玩具的游戏(如捉迷藏、吹泡泡等),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游戏的愿望。而中、大班幼儿就应选择活动量较大、内容较有竞争性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我们都是木头人等)。

二、在户外小型分散游戏中的选用。户外小型分散活动一般以玩运动器械、小型体育玩具和小游戏为主。这其间,一般可以安排一些活动量适宜,或是可以培养幼儿交往、谦让、合作精神的民间游戏。例如,“滚铁圈”、“踩高跷”、“踢毽子”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寻找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规则、改变玩法。

三、把民间游戏安排在室内的活动区角自选游戏中。如“抓子”、“挑棍”、“扔口袋”等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

四、利用零散的间隙时间做民间游戏。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后、活动间隔时有许多零散时间,可选择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游戏,穿插在零散的时间进行。如“翻绳”、“转拉线陀螺”、“东南西北”、“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等,使幼儿一日生活中减少排队、等待的时间,使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在幼儿园中开展民是游戏,不仅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需要、一种新的体验。让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民间游戏中得到成长,使得民间游戏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财产可以得以延续,让从民间来的游戏,重新回到民间,并在我们民族的世代传承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结构游戏区里的战斗游戏


拼插战斗机

开学初,我们大四班小朋友对摩尔芬玩具特别感兴趣,每天都有小朋友来用摩尔芬拼插各种造型。看到孩子们这么喜欢摩尔芬玩具,我们便和其他班级进行协调,把大班组的摩尔芬玩具都换到了我们班。看着摩尔芬玩具增加了这么多,孩子们兴奋极了。

一天,鑫鑫插出了一架战斗机,插完后拿着飞机在活动室飞来飞去,嘴里不停发出“嘟嘟、啪啪、轰——”的声音。合合和政开也学着鑫鑫开始拼插战斗机。一边拼一边向老师炫耀:“老师,您看,我的战斗机能同时发射10颗炮弹,一下子就能把小小的飞机击落。”鑫鑫不甘示弱地说:“我的战斗机是带扫描装置的,能够扫描敌人飞机的位置,自动发射炮弹,我的比你的厉害多了……”孩子们一边讲一边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区域分享时,老师请结构游戏区的小朋友介绍了自己的战斗机作品。三个孩子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拼插的战斗机的各种功能,并自豪地将自己的作品摆在了展示架上。

一连几天,结构游戏区的孩子们都热衷于用摩尔芬拼插战斗机的游戏。每天在活动区游戏结束后都非常强烈地想要把自己的设计分享给其他小朋友。老师把孩子们的作品拍成照片贴在了区域墙面上,支持孩子们拓展更多的想象。

我们的思考

孩子们对拼插战斗机的兴趣非常浓,一连几天,都在摆弄摩尔芬进行拼接的尝试.虽然命名不同,但是作品雷同.而且多是平面拼插作品。在观察到孩子们这一兴趣表现后,我们鼓励孩子们用摩尔芬尝试拼插出更加立体、复杂的作品,以此来促进幼儿空间建构能力的发展。同时,通过照片的形式,启发幼儿能够借鉴同伴的经验进行创作,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玩战斗游戏

游戏持续了一段时间,这天,锡栋和几个小朋友从积木区拿来了很多的小积木,在桌面上摆了一圈围墙,然后把自己拼插的战斗机摆放在里面。老师指着围墙问:“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保护我的战斗机的基地,我们要玩战斗的游戏。”接下来,孩子们拿着自己的飞机从基地出发,在拼插区飞行,互相冲撞,嘴里不停发出飞机的轰鸣声、爆炸声,玩得高兴极了。游戏结束分享时,老师请拼插区的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活动,几个小朋友兴奋地讲着基地里的战斗故事。老师指着战斗机,问:“你们的战斗机怎么没有驾驶舱呀?飞行员坐在哪里呀?”孩子们似乎毫不关心驾驶舱的事,继续说着战斗故事。

我们的思考

孩子们的兴趣点在哪里?我们一开始认为是拼插战斗机,因此,通过照片、墙饰、活动分享等形式不断增强孩子拼插的兴趣,并逐渐引导幼儿拼插的造型更复杂,更形象。可通过观察分析,我们渐渐发现幼儿的兴趣点转移了,他们不再关注飞机的造型,他们感兴趣的是如何用这些飞机作品来玩游戏,并且从一个人玩游戏发展到几个人一起联合玩游戏。令我们困惑的是,在结构游戏区孩子不去拼插作品而是相互用作品冲撞,相互打闹,这样违反常规的活动,可以吗?孩子们能够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学习与发展么?

军事博物馆里的发现

带着困惑,我们继续观察孩子们的游戏。一次分享时,小朋友们提出了问题:“你们怎么只有战斗机这一种武器呀?”这个问题引起了结构游戏区里小朋友的思考,他们都跑来问老师:“老师,我们国家都有什么战斗武器呀?是不是还得有大炮啊?”为了满足孩子们对武器装备的兴趣,我们提议一起去军事博物馆参观学习。听到这个提议,孩子们兴奋极了。带着一大串的问题,在爸爸们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军事博物馆。

在那里,孩子们看到了各种不同造型和功能的战斗机,他们发现了战斗机的机翼下藏着各种导弹和炮弹,不但可以发射炮弹,还能向敌人扔导弹;同时,战斗机的机头还有一个特别尖的卫星接收器,可以随时了解敌人的情况并且接收总部的指挥。孩子们看到了坦克,发现了各种不同功能的坦克,有运送货物和弹药的坦克,这样的坦克储物仓特别大,而且跑得都特别快;有陆地坦克和水陆坦克,水陆坦克的轮子很高,而且是梯形,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坦克在水里也跑得很快。孩子们还看到了航母、装甲车、导弹、大炮等各种武器。老师和爸爸们耐心地给孩子们讲着各种军事知识,讲着这些武器是如何打败敌人保卫我们的祖国的。孩子们听得认真极了,纷纷和自己喜欢的武器合影。

从军事博物馆回来,我们把拍到的各种武器的照片,以及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收集的图片打印出来贴到墙上,引发孩子们对更多武器探究的兴趣。围绕各种武器我们还搜集、观看了一些视频资料,并开展了小小的讨论活动。

此后,班里掀起了军事武器热。活动区里,他们探索拼插各种见过的武器,并开始关注武器的细节以及更加丰富的造型设计。在众多的拼插玩具里,孩子们还是最钟爱摩尔芬,他们用大量的摩尔芬拼插各种战斗机、导弹、火箭、坦克等。看着自己的作品,孩子们非常有成就感,看到别人的武器有厉害的功能后,他们还不断地改装自己的武器,进行再次加工和丰富,让自己的武器变得更加厉害。

我们的思考

小朋友们一直拼插战斗机是因为对武器的原有认知经验很少,参观军博、观看图片和视频丰富了孩子们的原有经验,满足了孩子们对武器的兴趣,拓展了他们对武器的更多认识和了解。

尝试摩尔芬之外的新材料

“老师,您能帮我们再找一些摩尔芬么,我还想给我的航空母舰上再拼插一个战斗机。”合合来找我,请求我的帮助。玩具架上摆着孩子们精心设计的作品,每个作品都使用了大量的摩尔芬,而孩子们好不容易精心设计出来的武器特别舍不得拆掉,于是没有可用的摩尔芬了。“材料不够用了我们怎么办呢?”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老师,您再帮我们找一些摩尔芬吧。”“老师,小朋友的作品要是不拆,我们的材料就会不够,换来再多的摩尔芬也会用光的。”有的小朋友提议,我们的作品展示3天以后一定要拆掉,这样才能有的玩。孩子们纷纷地出主意、想办法。

一天在游戏中,我问政开:“你怎么只用摩尔芬啊?你看这儿还有这么多的拼插玩具,你想试试么?”“我就想用摩尔芬,摩尔芬好拼,每个形状都能拼到一起,而且还有很多颜色,能让我的武器更厉害。”政开说,“其他的玩具都不结实,一拿起来就容易散,有的不能插得很紧,根本拿不起来。”听了孩子们的话,班上的老师们也尝试拼插起来。果然,摩尔芬属于嵌插,更容易连接。同时,在颜色和形状上摩尔芬都非常有优势,孩子们在拼插过程中更容易获得成就感。相比,其他的拼插玩具在塑形上更加困难一些,一些插管玩具塑形的空间很大,可是连接不够紧,一端起来就容易散架,没法玩。但是,经过老师们的讨论,我们认为摩尔芬不能完全替代其他玩具特有的价值。我们相信其他拼插玩具一样会带给孩子们成功感。

当我告诉小朋友们,没有摩尔芬了,只能使用其他的拼插玩具了,孩子们稍稍有点失望,但很快便投入到新的创作中去了。政开用插管玩具拼出了直升飞机,合合用插管玩具拼插出了坦克、大炮,还有火箭。大家开始尝试利用更多种类的拼插玩具进行拼插。

我们的思考

拼插区有那么多的拼插玩具,为什么孩子们偏偏这么喜欢摩尔芬玩具呢?孩子们这么感兴趣.要不要再多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呢?可是.只有增加数量才是满足幼儿的需要么?幼儿需要的是玩具本身,还是玩具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感呢?一连串的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与讨论。考虑到每种玩具的独特价值,我们鼓励幼儿尝试其他拼插玩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放的区域环境

随着拼插武器的丰富,孩子们在游戏中开始比试谁的武器更厉害。他们拿着各自设计的诸多武器进行战斗。有的武器被偷袭,有的武器兼顾不过来,于是孩子们用小积木在桌面上搭建武器基地,来保护自己的武器不被敌人偷袭。可桌面太小了,积木总是往下掉。有的小朋友还拓展到桌子下面去玩,可是地方还是太小了,趴在地上还容易被别人踩到。

一天活动区游戏时,结构游戏区的小朋友来跟老师商量:“老师,我们这儿太挤了,基地摆不下了,我们能像积木区一样铺上地垫么?”孩子们的提议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与赞许。于是,老师和小朋友把拼插区的桌子移开,在地面上铺上了地垫,让孩子们拥有了更宽阔的游戏空间。

结构游戏区的几个小朋友从用小积木建基地,开始尝试到积木区拿来了大的积木建设大的基地,还从公共区拿来了酸奶盒、饮料罐等材料搭建自己的军事基地。锡栋用积木和饮料罐搭了一个仓库,然后把自己的战斗机放进去,可是战斗机太大了放不进去,锡栋把仓库拆开,增大了仓库的面积,这次战斗机放进去了。子航想建设一个直升飞机基地,他需要~个停机坪和飞机起飞架,于是他找到了奶粉桶,尝试建一个双层基地。

我们的思考

我们发现拓展了游戏空间后,幼儿更加大胆地使用游戏材料了,他们开始把摩尔芬和积木、废旧纸盒、瓶瓶罐罐等相互结合使用。这种开放性的区域环境支持了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活动过程,从中,幼儿的自主体验增强了,创造力体现得更加充分了,幼儿的合作、交往更加主动了,积极了。

设计我们的军事基地

“我要建一个炮弹基地。”“我要建设一个坦克基地。”“我要建设一个航母基地。”孩子们纷纷设计自己的基地。他们在纸上画了设计图,大家把图纸放在一起,锡栋提议道:“我们一起建设一个大的中国军事基地吧,里面什么武器都有,这样外国的敌军就不敢来侵犯我们了。”锡栋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他们把自己的设计结合起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共同设计了一个大的基地。

第二天的活动区,他们迫不及待地来到结构游戏区,争先恐后地来到地垫上建设基地。可是地垫上的小朋友实在太多了,一转身就会碰倒别人的作品。为此他们还争吵了起来。

“我们怎么办呢?”我带着孩子们讨论,引导他们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讨论中有的小朋友说:“我们不能都建基地,基地里还有很多武器,得有人拼插武器。”有的说:“对,大家得分工合作,这样才能建好基地然后一起玩。”“我们就手心手背吧,赢的人在地垫上建基地,输的人负责建武器,明天我们再交换玩。”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的思考

从设计自己的基地,到大家共同设计并搭建一个基地,孩子们有冲突,有争吵。但是,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如何与同伴一起协商并且解决问题。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在活动中更好地分工、合作,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这一过程中的学习是非常宝贵的,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难忘的经历。

举办军事武器展

随着孩子们拼插武器、设计基地的热情高涨,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喜欢来拼插区游戏。同时,我们拼插制作的武器引起了其他班级小朋友的关注,他们纷纷来到我们班,欣赏我们班小朋友拼插出的武器。于是,孩子们萌发了举办军事武器展的愿望和想法。小朋友们一起策划、准备,有的拼插武器,让我们展览的武器更丰富;有的制作海报;有的制作门票邀请卡;还有的设计、布置场地。就这样,我们一起举办了第一期的军事武器展。在展览的过程中,看到小朋友们那么喜欢我们的武器,孩子们高兴极了,滔滔不绝地给小朋友们介绍各个武器的功能。我们的第一次展览结束了,孩子们意扰未尽。

在第一次展览中,孩子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来参加展览的老师、小朋友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有了第一次举办武器展的经验,孩子们又开始积极策划,准备第二次的武器展。这次,孩子们制作的门票要写上时间、地点,并设计副券;呈现的武器要分类摆放;还要制作一些禁止触摸的提示牌……孩子们在积极准备的过程中,一起协商、合作,共同解决难题。

我们的思考

在参观军事博物馆的经验基础上,孩子们开始筹备自己的军事武器展。这个过程中,从调查到准备,再到布展、讲解,孩子们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协商,还学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是幼儿最好的学习。幼儿在这个活动中,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着如何让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并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只要我们相信孩子,孩子就会给我们惊喜。

幼儿园游戏《谈谈对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游戏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结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构游戏无论从材料、玩法还是在结构造型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塑料接插,金属螺丝结构,等...
    2019-12-19 阅读全文
  • 谈谈角色游戏讲评指导的体会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谈谈角色游戏讲评指导的体会》,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纲要》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在幼儿园整个教育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进行体、智、德、美...
    2019-12-19 阅读全文
  • 对游戏的指导应顺应幼儿的游戏意愿 朱老师: 您好!很高兴就您提出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看得出来,您非常重视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您的游戏指导策略是将教学要求融入幼儿的游戏环境,以实游戏的教育功能,于是您为烧烤店定了价目表。您的出发点很...
    2019-12-16 阅读全文
  • 浅谈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浅谈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个幼儿向另一个幼儿建议:“我们来玩游戏,好吗?”...
    2019-12-19 阅读全文
  • 培养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指导策略——以结构游戏为例 结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与其他游戏不同的是,结构游戏能否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幼儿之间的合作与配合,幼儿还要能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合作方式,最终完成任务。正因为“合作...
    2019-12-16 阅读全文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构游戏无论从材料、玩法还是在结构造型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塑料接插,金属螺丝结构,等...

2019-12-19 阅读全文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谈谈角色游戏讲评指导的体会》,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纲要》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在幼儿园整个教育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进行体、智、德、美...

2019-12-19 阅读全文

朱老师: 您好!很高兴就您提出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看得出来,您非常重视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您的游戏指导策略是将教学要求融入幼儿的游戏环境,以实游戏的教育功能,于是您为烧烤店定了价目表。您的出发点很...

2019-12-16 阅读全文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浅谈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个幼儿向另一个幼儿建议:“我们来玩游戏,好吗?”...

2019-12-19 阅读全文

结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与其他游戏不同的是,结构游戏能否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幼儿之间的合作与配合,幼儿还要能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合作方式,最终完成任务。正因为“合作...

2019-12-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