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立足本土,助推幼儿游戏回归生活

发布时间:2019-12-16

幼儿园生活游戏。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游戏教学越来越流行。幼儿园游戏有益于发展幼儿的潜能,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幼师应加强游戏教学,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游戏机会。生活中你有收集经典的幼儿园游戏吗?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立足本土,助推幼儿游戏回归生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走进很多农村幼儿园,“肯德基”“比萨店”“数码照相馆”等富有浓郁都市气息的游戏区域随处可见,孩子们兴奋地在区域内穿梭,放下“鸡腿”又拿起“比萨”……似乎买卖交易很热闹,可他们的游戏始终停留在摆弄材料中无法深入。为何精心设计与创设的游戏区只能换来孩子短暂的兴奋?游戏如何才能真正深入?我们在反复研讨中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游戏脱离农村孩子的生活实际。

“教师应善于发现和有效地选择与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纲要》中的这句话,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幼儿生活周围的各种本土资源:农村孩子经常接触到的生活经验有哪些,这些经验如何与幼儿游戏相联系,游戏环境如何体现“农家味”,游戏材料怎样回归“乡土气”,又如何在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中拓展孩子的经验、提升游戏的品质。

帮助幼儿整理生活中的游戏元素,激发幼儿游戏的内在动机

角色游戏,是由幼儿自己创造的通过扮演角色或以玩具替代物品去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其最重要的特征,便是具有独立性、社会性和象征性。仔细观察孩子的生活,不难发现,其实孩子是非常容易进入游戏的,一块泥,一片树叶,都可能引发一场游戏。关键是,我们怎样运用这些生活中的游戏元素,激发孩子天生就具有的游戏能力,引发孩子们的自主游戏。

生活是游戏的基础。于是,我们开始了探寻之旅:竹园,桃园,茶园,稻田……带着小朋友们一圈走下来,孩子们就议论开了:“烟山太漂亮啦!我最喜欢看竹园里的叔叔做玩具.真奇怪,竹叶、竹片都能做成哨子!”“茶园里,阿姨、奶奶们左一下、右一下地采茶像跳舞一样,真好玩!”“我喜欢看叔叔炒茶!那些刚摘下来的叶子,叔叔用手翻炒几下就变成茶叶了,我也想和叔叔一样来炒茶,我就可以泡茶给你们喝了……”“我们家开的农家乐,就是用山上的这些野菜招待客人的!”听,孩子们的交谈中,不就有着孩子们想玩的游戏内容吗?茶场——茶厂——茶坊,竹林——竹器——杂货铺,农产品展销——农产品工艺厂——农产品玩具店,农家菜园——农家乐——欢乐剧场……从幼儿的生活出发,我们在园内设置了“烟山茶场”“堰头街杂货铺”“竹子创意坊”“玩偶加工厂”“农家乐园”等游戏区域。瞧,欣欣正在“杂货铺”里吆喝着:“便宜卖了,蒸架10元3个!”另一边的“烟山茶场”里,孩子们也不停地忙碌着:游“茶山”、玩“采茶”、制“新茶”、买“茶礼”、品“香茗”……

是呀,这些孩子们生活中熟悉的内容,才是他们游戏的兴趣所在!他们会把自己父母的劳作或亲戚长辈的爱好特长模仿得惟妙惟肖:比如,农家乐里,一个孩子在地上用手做着拔草的动作,他说:“你耐心等一等,我给你做野葱炒鸡蛋,这里有很嫩很香的野山葱!”欢乐剧场里,一个孩子正用一根竹哨入神地吹奏,虽然他吹出的只是单调的哨声,但他模仿爸爸的表演赢得了小观众们的掌声,因为,山里人就是这样随手摘片竹叶或砍一段竹子来吹哨的。每一次看孩子们的游戏,每次都能看到不一样的游戏情节,这就是生活给予孩子的灵感,他们信手拈来,演绎出一个又一个令人陶醉的新游戏。

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游戏材料,拓展幼儿游戏的想象空间

游戏具有主动、自发和开放的特点。游戏材料影响着幼儿游戏的成效。在游戏中,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材料,按照自己的方式与游戏材料发生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发展。适宜的游戏材料,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引发新的游戏情节,幼儿就是在对游戏材料的直接感知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发展其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怎样的材料能够引发幼儿的游戏想象,使幼儿在生活经验与游戏行为之间建立联想?

在我园周围有着二十多家小服装厂,裁剪下来的边角布料和废弃线圈常常被周围的人们用来制作一些小型的日常用品,如放置豆类、谷类的小布袋。也常有孩子们把这些大人们毫不在意的小布条、废线圈带到幼儿园来玩。于是,我们把边角布料、线圈收集起来投放到手工坊,用卡纸画一个喜羊羊的头像,贴在布条或线圈上,一个喜羊羊玩偶就做好了!“美羊羊,我们去羊村外走走吧。”几个孩子套着线圈玩偶,玩了起来。小狗、小羊、小兔,想扮谁,就自己动手做一做,线圈玩偶往手上一套,表演游戏就开场了。

洗衣液瓶、茶叶盒、蒲扇、电饭锅的蒸架、塑料花盆……这些生活中的常见材料也被我们运用到了游戏之中。譬如,在一次逛超市的活动中,有一个小朋友兴奋地说:“老师你看,这个洗衣液的瓶子就像个穿长裙的朝鲜族人,像大长今一样!”孩子的想象激起了大家的兴趣.我们便找来洗衣液瓶做成少数民族娃娃,投放在美工区,供孩子们用画、剪、贴等手法装饰少数民族的服饰,瞧,有的像傣族姑娘在跳孔雀舞,有的像朝鲜族的小男孩在放声高歌……再譬如,有个别孩子很偶然地把衣服披在头上玩“舞狮”(孩子在生活中有观看舞龙舞狮的经验),旁边的小朋友也都跟着他一起舞。为了满足孩子们舞龙舞狮的游戏愿望,老师从家里带来了采茶用的茶篓、晾茶用的竹筛,又找来了塑料绳,师幼一起制作了龙和狮子。后来.孩子们又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了草龙、竹龙,舞龙舞狮的游戏越玩越有趣。或许,正是孩子们的这种无边际的自由想象,让游戏充满了新奇的活力,他们随时会把手头的某种材料想象成令人意想不到的东西,也由此引发了许多极富创意的游戏。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体验多种游戏方式。点亮幼儿游戏的创造火花

游戏是孩子尝试成人角色和技巧的途径,通过游戏,孩子一边探索着世界,一边尝试着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能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和成熟。对于孩子来说,无论何时何地,游戏都可以发生。我们觉得,只要孩子觉得“好玩”“想玩”,孩子就能在活动中获得愉悦的游戏性体验,因此,“玩什么”“怎样玩”,我们都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决定。譬如,农村中有很多乡土材料,如豆类、种子类、果实类的自然物,我们将之广泛运用到幼儿各类游戏之中,衍生出了多种游戏方式。

别出心裁玩种子:黑色的丝瓜籽,白色的南瓜子,黑白搭配粘贴出一只只老鹰、燕子、斑马;给南瓜染上彩色的颜料,粘贴孔雀、金鱼、花朵,装饰画框;用黑芝麻、白芝麻来进行撒画,一幅幅“白墙黑瓦”的江南水乡图令人赏心悦目;白果、花生、茶果等大颗粒种子进行滚画玩色游戏,或染成彩色进行分类、计数等数学游戏;把种子放在“娃娃家”,孩子们玩根据标记喂“娃娃”的游戏……

奇思妙想玩插花:春天爬山、秋天秋游、平时散步,孩子们总能发现各种各样的野花,老师便带着他们把一些无毒的野花采下来,如春天的映山红、株花、蒲公英、荠菜花、老鼠花、金银花,秋天的野菊花、马兰花、芦花……把这些野花带回教室,孩子们就可以用“小农场”里的蔬菜一起进行“插花”游戏,紫的株花、粉的映山红、黄的金银花配上碧绿的大蒜、菠菜,把这些插花作品放人游戏区,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玩起了“花店”游戏。

创意无限玩印章:一次“蔬菜印章”活动之后,云曦小朋友带来了几个麻果:“老师,我奶奶说,以前人们用这个在馒头上印花。”这激发了大家的灵感,孩子们开始收集各种各样的自然物做印章:有粗细不同的竹管印章,有用3个弧形竹片绑在一起的花瓣印章。有4个瓣的棉桃托、柿子托印章,有5个玉米秆绑在一起的梅花印章,有数根白茅杆扎成的“草莓”印章,有白菜茎做成的“月季花”印章,还有丝瓜筋、芝麻夹、麻绳头等做成的各种各样的印章……孩子们饶有兴趣地使用这些简单、特别的印章进行作画,在纸上、布上、生活用品上按按、印印,留下自然奇特的图案,童趣盎然。

不断探索玩科学:孩子对生活的理解来源于自身的体验和观察,他们通过游戏体验、再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科学探索游戏区投放了木头、石头、塑料积木、钥匙等不同性质的材料,让孩子进行探索发现并记录,发现能力强的孩子不用操作尝试,凭自己的已有经验就知道石头、钥匙是沉的,木头、塑料积木是浮的。于是,老师再次投放了新材料:生柿子、熟柿子、萝卜、芋头、红薯、黄豆、黄豆夹、茭白、板栗等农作物。孩子们一下子簇拥了过来,很快有了新发现:“看!生柿子是浮的。熟柿子是沉的!”“黄豆是沉的,黄豆夹是浮的。”“茭白是浮起来的,红薯是沉下去的

农村有丰富的本土资源,只要用心挖掘和利用,一定会从中摸索出更多、更有效、更有利于农村幼儿发展的游戏资源,创设出更加适合于农村幼儿园实际的游戏环境,开展顺应农村孩子的游戏活动,让孩子的游戏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使孩子们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丰富的知识。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小编推荐

让区域游戏回归教育原点


本月的教育活动主题是《各行各业》,为了能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体验成人劳动,我和班上另两位保教老师共同创设了三个主题活动区:娃娃家、医院、理发店。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三个区均是幼儿们普遍感兴趣的活动区域。看着自己精心布置、焕然一新的活动区角,我似乎已经看到了幼儿们兴奋与快乐的活动身影,心里不禁充满了满足和期待……

“老师,我们不想完了……”——门可罗雀,初尝活动区被冷落的尴尬

镜头一:

下午起床过后,幼儿们陆续进入活动室,很快他们便发现了“新大陆”一一“哇,换了新的活动区!”“好漂亮啊!”“王老师,我们可以进去玩吗?”……听着幼儿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于是,我将下午的教育活动灵活调整为区域活动,让幼儿们在新设的活动区里尽情地玩耍。

镜头二:

但很快我发现,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愿意进入活动区玩耍的幼儿越来越少了.而且出现了严重的偏区现象,即“娃娃家”和“理发店”门庭冷落,只有“医院”里还人来人往。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在组织区域活动时特意对幼儿进行了分流。可没过10分钟,幼儿们又开始进行转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于是我走到正在穿鞋准备从“娃娃家”出来的于皓和锐锐身边,问他们:“你们怎么不玩了?”站在一旁的何根实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王老师,我们不想玩了,不好玩!”田宇也表示抗议:“对,女孩子才喜欢玩娃娃!”顿时,我意识到自己的安排欠妥,于是让幼儿们重新自由选择了活动区。结果一直到活动结束,“娃娃家”再也没有幼儿光顾。

与自己的对话:

1.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2.我真的关注到幼儿的需要了吗?

3.他们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区?

反思与启示:

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漏洞:当初创设活动区时,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材料的限制,是根据现有材料的情况制定了活动区的内容,环境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观赏性强,幼儿的兴趣容易转移在创设过程中,也没有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没有倾听和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一切都是由三位老师一手设计、安排,并未实现以幼儿为主的初衷等等。

同时,我对活动区的现状在全班进行了调查统计:79%的幼儿对活动区的评价是“好看”“漂亮”,56%的幼儿表示不喜欢当前的活动区,约64%的幼儿希望自己创设活动区。为了得知幼儿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区,我在全班组织了一次“头脑风暴”式的谈话活动,从中我捕捉到这样一些关键词:自己的、喜欢、好玩、买、卖等。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何不让幼儿自己创设他们喜爱的活动区,开自己喜欢的店呢?”

我的回应:

布置家庭作业:

1.观察自己家附近有哪些商店?

2.商店里有哪些基本设备?是怎样布置的?

“今天我开店!”——雾里看花,自主活动似乎并不遥远

镜头三:

早晨,我刚踏进教室,一群幼儿就围了上来,唧唧喳喳地汇报他们昨晚的调查与发现“王老师,我们家附近有超市、影碟店、药店……”“还有手机店、服装店、宾馆、菜市场……”幼儿们你争我抢地说出了20多种店铺的类型。我把他们所说的店名都记录在黑板上,然后让他们依次进行投票,每人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三种商店。幼儿们在投票过程中十分慎重,很快我们就筛选出大家最喜爱的三种店铺:菜市场、超市、玩具店。我请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店铺”进行设计,要求他们讨论、确定店铺的名称.然后列出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我则帮助他们制作“招牌”。活动持续了一个上午,我和幼儿们都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还相互约定明天要带所需的材料到幼儿园来。

与自己的对话:

1.活动究竟是什么地方吸引了幼儿?

2.我还需要通过哪些途径,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任务?

反思与启示:

兴趣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原动力。在本次活动中,我逐步引导幼儿建立起初步的集体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讨论,筛选出自己喜爱的店铺类型,然后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抉择出大家普遍认可的三个店铺。这样层层递进深入,既尊重了幼儿的意见,又体现了活动的民主、平等。这种共同学习、灵活生成课程的过程,让我和幼儿都感到耳目一新:原来曾经枯燥的活动区创设,还可以焕发出这样的生机。

我的回应:

顺利迈出的第一步,让我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了信心。但对于幼儿来说,创设和管理“店铺”,他们还势单力薄,我必须通过家园合作,给予他们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1.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宣传本次活动的意义,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

2.要求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创设菜市场、超市、玩具店的环境材料;

3.希望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三个主题店铺的相关信息,使幼儿建立起初步的营业概念。

“不卖菜的菜市场?”——操之过急,现实与期望貌合神离

镜头四:

我们的主题活动区终于顺利开业了!幼儿们刚进行完角色分工,就迫不及待地冲进了自己的“店铺”,忙得不亦乐乎。突然,“菜市场”那边传来了争吵,原来是摊主铭铭和顾客雯雯发生了争执。雯雯先声夺人:“王老师,他不把菜卖给我!”铭铭也不示弱:“是她趁我不注意偷了我的菜。”雯雯又说:“是你说不卖,我才拿的。”我问铭铭:“你为什么不卖呢?他说不想卖了要留着自己吃。我有点哭笑不得,反问他说:“你是“摊主”,不卖菜到菜市场来干什么呢?”

与自己的对话:

1.铭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呢?是故意捣乱还是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

2.他的行为究竟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3.我是否高估了幼儿们的能力?问题?

观察与发现:

为了找到引发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我对幼儿的区域活动做了延续。真实的观察使我发现了幼儿表现出的一系列问题:我行我素、大非金属元包大揽、个人支配不知所谓等。

反思与启示:

以上问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看似热闹的活动区里居然隐藏了这么多教育的漏洞。在瑞吉欧的方案教学理论中就曾指出:“儿童在进行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自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和疑问,这些问题和疑问会阻止幼儿继续前进,从而构成一些认知‘结’,这是教师介入的关键时刻。教师的角色就是鉴别这些认知‘结’,帮助幼儿发现并解决自己的问题。”那么我现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幼儿聚焦问题,脚踏实地从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抓起,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支持。

我的回应:

1.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和其他两名保教老师带领幼儿们到幼儿园附近的小超市、菜市场开展了社会实践,观察买卖双方是怎样进行交易的;

2.引导幼儿对个别商店的经营者进行了采访,学习他们经营和招揽顾客的方法(例如吆喝、开展优惠活动、热情服务等);

3.鼓励幼儿们在活动中进行分工合作,模拟真实情境进行交往。

“我要把菜送到超市去!”——柳暗花明,活动区在互动合作中完善

镜头五:

一周以后,当我再一次光顾“菜市场”时,吆喝声此起彼伏,一名“摊主”正在与“顾客”愉快地讨价还价。但我却发现另一位“摊主”小镪正端着两篮“蔬果”往“超市”转移,我不禁有点生气:难道他到现在还不知道遵守市场秩序吗?我立即挡住了他的去路,质问道:“你在干什么?”他一脸神秘地说:“我在向超市送货,把菜拿到他们那儿去卖。”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他说:“妈妈每次都到新世纪超市里买菜和水果,在超市里买菜又干净又方便,所以我要把菜运到那儿去。”我又问他:“那你经过了超市的同意吗?他们那里有没有空余的货架给你呢?”他骄傲地说:“那当然,他们经理说只要我的菜!”我心想:哼,你们俩是好朋友,所以肯定是“关照”你了!小镪见我不太相信,于是招手叫来了超市的“经理”豪豪,豪豪说:“我们同意他把菜运到我们超市来,这样顾客就不用再跑到菜市场去买菜了,穿鞋脱鞋很麻烦。”我暗想:这小家伙想得挺周到的。“那你为什么不要别的摊主的菜呢?”豪豪摸摸头说:“因为他的菜卖得便宜些。”见我没有异议,两个小男生兴高采烈地将蔬果搬上了“超市”的货架。

与自己的对话:

1.我们的活动区将朝什么方向发展?

2.对于幼儿们在活动中积极、互动的自主合作,我应该提供怎样的支持和引导?

反思与启示:

传统的活动区模式是“教师创设,幼儿在活动中按教师的意愿发展相应的技能”,而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导下的新型区域活动应该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活动区的发展应该以他们的需求为方向,幼儿、教师、环境是平等、互动和共同进步的。尽管案例中的两个幼儿并不懂得什么叫生成或自我完善,但他们的行为正在悄悄改变着传统的区域创设模式他们逐步变身为活动的主人。

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指导和支持也尤为重要,准确把握指导的切入点是完善幼儿区域活动的关键,要求观察的时间由长到短,观察的契机由寻找到介入指导的方法由参与到融合同时,必须对幼儿的行为提供持续、有效的支持,以延续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

我的回应:

1.及时肯定、鼓励了两个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并把他们的经验向全班推广;

2.对幼儿完善活动区提供策略性的支持。

顺应性支持:对幼儿的适宜行为表示肯定和鼓励;

等待性支持:在探索过程中给幼儿思维、尝试的时间和空间;

转换式支持:当幼儿的动机(需要、兴趣)良好,但方式消极时,给予必要的引领或调整;

校正式支持:对幼儿的不适宜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

在创设《各行各业》主题活动区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区域的创设“单一化——整合化——游戏化”的过程,材料的投放“教师准备——目标物化——家园合作”的过程,打破了以往教师是活动区创设的主角这一现象,将区域、目标、幼儿兴趣合成整体,在促进师幼互动的过程中,回归教育、游戏的原点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使幼儿们在自身水平上得到个性化的提升。但幼儿情感、技能的发展是不能仅靠一次主题活动建立起来的,还需要教师跟进性地持续关注和及时调整,支持幼儿的学习,以促使他们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各项智能的可持续性发展。

经理负责制:让游戏权利回归幼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多次提到幼儿的“自主”.如自主选择、自主结伴、自主决定、自主表达等。据此,我们尝试在中、大班的各个活动区实行经理负责制,真正实现了游戏权利回归幼儿。

一、经理负责制,区域活动组织新形式

经理负责制,即由全体幼儿选举产生经理,经理负责管理活动区。经理的工作包括招聘工作人员、组织和协调区域中的游戏、给工作人员发工资等。经理负责制的区域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尊重幼儿的游戏权利,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自主性和社会性发展。下表是幼儿在经理负责制区域前后活动情况的比较。

传统区域

经理负责制区域

活动前

教师介绍区域活动规则,幼儿听,然后取进区卡进入活动区。

教师协助经理宣传、推销活动区,招聘需要的丁作人员,其他幼儿应聘,佩戴角色标志或穿上服装。

活动中

幼儿兴趣很浓,但不能按角色进行游戏,效果混乱。

幼儿兴趣很浓,能在协商、合作下按角色进行自主分工、交往和游戏。

材料整理

幼儿收拾整理的积极性较低,比较被动,整理不到位。

工作人员和经理共同分类整理活动材料,收拾整齐,幼儿积极参与。

评价

幼儿参与少,教师讲得多。

能在经理组织下,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区域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

可见,幼儿在经理负责制区域活动中可以不依赖教师的帮助,基本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角色和活动材料进行游戏,有效地实现了游戏权利的回归。

二、经理负责制,区域活动组织四步骤

第一步:经理竞聘。每周教师组织一次“假如我是经理”的竞聘活动,然后由全体幼儿投票选出各个区域的经理一名,并将该幼儿的照片张贴在该活动区。

第二步:经理推销。各个区域的经理需要向全班幼儿推销自己区域的游戏内容、特色以及需要哪些角色等,由此吸引游戏伙伴。

第三步:经理招聘。在推销结束后,经理站在各自负责的区域人口等候幼儿应聘,并与同伴协商角色分配、合作游戏等。

第四步:幼儿自主游戏。这一步骤根据幼儿的游戏水平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级角色扮演。新开设的游戏区,由于幼儿不熟悉游戏的玩法,材料的使用又不熟练,只要求他们履行角色职责,如火锅店里的厨师、服务员、收银员、顾客等角色的扮演。游戏结束后配合经理收拾整理材料。第二阶段为深入角色扮演。在幼儿能较好地完成游戏后,教师可借助视频、谈话、主题活动等方式,引导幼儿深入理解角色,如服务员如何有礼貌地接待客人。第三阶段为互换角色扮演。在活动区中出现了上班、下班和辞职、招聘,实现幼儿在各个区域之间自由流动,这是经理负责制区域活动的最高阶段。

三、经理负责制,区域活动观察多策略

在经理负责制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在活动中,教师除了丰富幼儿角色扮演的关键经验和提供不同类型、层次的操作材料外,更多地要做一个观察者,根据游戏的不同发展阶段,灵活运用观察策略。通过观察、反思、调整、实践、指导、评价,循环反复,不断丰富和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在初级角色扮演阶段,教师需要全面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如经理的组织情况,幼儿感兴趣的活动项目、操作材料是否合适,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等,以便调整下次区域活动的组织策略。

在深人角色扮演阶段,教师可以选择在某一个区域进行蹲点观察,或者跟踪观察某个幼儿。教师采取录像、观察记录表等方式记录幼儿活动的情况,实现针对性的观察和指导,帮助幼儿进一步丰富角色扮演。

在互换角色扮演阶段,教师需要根据活动目标灵活运用观察策略,可以选择蹲点、跟踪观察,也可以是全局观察。确保经理负责制区域活动有序开展,让幼儿深入、创造性地操作材料,实现幼儿向高水平游戏阶段的不断发展。

让表演游戏的创造性回归


导读: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的一种游戏。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的一种游戏。表演游戏中幼儿所扮演的角色是以作品为根据,是反映一定的故事或童话的内容,这恰恰就是造成我们的孩子在表演游戏中出现了千篇一律,依样画葫的表演,完全看不见创造性的影子,而其实表演游戏在表演时是要根据自己对作品、角色情节的了解,在语言、动作上进行想象、创造,增添改动,所以仍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游戏。那么,幼儿表演的创造性失去了,责任在于谁,我想老师首当其冲,老师的做法导致了创造性的存在与否,而怎样做才能使表演游戏的创造性回归呢?我在从教的经历中得到了如下几点经验:

一、选材十分关键

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只有让幼儿喜欢这个活动,才能充分地调动幼儿。比如,春季到来的时候,让幼儿表演《下雨的时候》让幼儿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幼儿的兴致自然很高,发挥得也更自然,更富创意,以前我们往往忽略掉幼儿的经验,其实幼儿的经验在游戏中也起着很大作用,如小班幼儿他们的语言发展就不如动作,在语言方面的经验缺乏,那么对于《拔萝卜》这样对白简练、动作性强的表演就能激起幼儿的兴致。如果让我们南方的孩子表演《雪孩子》,他们缺乏对雪的经验,表演时表现性一定就差。

二、教师引导起到的重要作用

皮亚杰说过,每当过早地教一个幼儿那种他能自己发现的东西时,就抑制了发现它的机会,也就抑制了对它的完全理解,在表演游戏中教师要放手让幼儿去表演,指导只能适度的,教师干预过多,只会让幼儿的创造性失去。

1、利用启发式、商谈式的方法来知道指导。

在幼儿的表演游戏中,教师从旁启发性的引导,就能把幼儿的潜力挖掘出来,如在中班活动《识蝴蝶》中,扮演太阳公公的幼儿没有台词,只是走出来、走出去,我们就启发他:“在看三只蝴蝶很高兴的唱歌跳舞时,你心里感觉如何,你可以对他们说什么;看到他们没地方躲雨,你心里觉得怎么样,你可以怎样安慰它们呢?”这时幼儿想一想便能有创意地说:“蝴蝶们别担心,别害怕,让我把乌云赶走吧。”教师也可以采用商谈式的口吻与幼儿商量表演的方法,而不是让幼儿怎样表演,这样幼儿演起来也就没有压力了。

2、语言、动作引导的开放性

从前我们总是要求幼儿尽量用原文中角色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这也就造成孩子们的语言失去了创意,我试着简单地讲述故事中角色的语言,讲出大概的意思,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说。如在《绿叶船》中,引导幼儿“你在发现没有船过河时,你会怎么说呢?”那么有的幼儿说:“怎么办,怎么办?”有的幼儿说:“让我想想办法吧,”各种各样的语言在我的鼓励下都出来了。其实创造性就在于并不在乎幼儿怎么说,只要他们会说,意思对了就行了。动作指导上也是一样,教师的示范动作只会让幼儿原本照搬,给他们的思维上了一种定势。不要让幼儿模仿,不如来个“大比拼”吧,让幼儿大胆的去创新,我们做的只是让幼儿知道每个角色的特点,如性格、神态、形体特征等。如小猪的笨拙,小鸟的轻盈等。

三、让幼儿参与准备材料,使材料富有创造性。

需要游戏依附材料开展,材料的创造性推动了整个游戏的创造性。如在《绿叶船》中的叶子,幼儿起先做了好几片叶子,为了变大的时候换,我便启发幼儿,这样会不会太麻烦呢?孩子们便开始研究如何做一片能伸缩的叶子,开展了一个设计会,开动脑筋,出的点子也层出不穷。

四、让幼儿在解决矛盾冲突中展示创造性。

一个游戏在开展之后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幼儿游戏中的矛盾也随之产生,放手让幼儿去解决这些矛盾,游戏的创造性也得到提升。如在《三只羊》中,狼总是躲在山洞里,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扮演狼,于是冲突就产生了,我启发幼儿去改改这一角色,让狼也“自由”,既解决了冲突,又让这一游戏有了创新。又如在《绿叶船》中,由于角色数量的限制,分组出现矛盾,那么,我便启发幼儿想办法,于是有的组中出现了两只小鸡,说是一只鸡姐姐,一只鸡妹妹。这样的创新便解决了矛盾。

虽然表演游戏只是一种游戏,但它却有着很高的教育价值,使得幼儿的身心都得到很好发展,让幼儿放松自由的游戏,大胆创新,也就能让幼儿更有兴致的参与游戏,那么教育的效果和意义才能随之产生。

游戏源于生活


一、选择游戏主题

角色游戏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幼儿喜爱角色游戏,因为在角色游戏中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所以说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的典型游戏。我了解到我班上有不少幼儿对“车”非常有兴趣,陈浩彬小朋友更是个小车迷,只要看到一些熟悉的车的侧面就能说车的牌子。甚至在平时玩玩具的时候和自由活动的时间他们都喜欢扮演司机和乘客。有见及此,我就征求幼儿的意愿,决定开展“江门汽车总站”这一结合识字的角色游戏。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车”的照片、玩具、零件和书籍等,一切关于“车”的资料。还发动家长带幼儿去“江门汽车总站”参观,初步了解车站的规模、范围、职责和工种等等,并给孩子照相,记录孩子的提问和对话。让幼儿对“江门汽车总站”有了初步的认识了了解。在家长的记录中,我们知道幼儿比较喜欢了公共汽车、豪华大巴、旅游小巴和观光三轮车四种车型,于是我们选择了这四种车型当游戏的主要“交通工具”。在制作“交通工具”的时候,我们先让幼儿把自己理想的车型画出来,结合实际创造出他们喜欢的外壳。

二、选择分配角色

一个角色游戏中有着几个角色。所以在游戏之前,我让孩子们共同选出“司机、售票员、巴姐、警察、银行职员、服务员和各种身份的乘客(妈妈、爸爸、姐姐、妹妹、哥哥、弟弟、老婆婆和老公公等)”。在游戏中孩子选择哪一个角色,直接影响他对所玩的游戏的兴趣,一般是让幼儿自己报名选择,但老师也应根据孩子的知识经验、能力、与同伴交往情况、个性特点,提出合理建议。如:若孩子特别胆小,可以建议他担任勇敢者的角色(爸爸、警察……);若孩子缺乏领导组织能力,则可建议他担任“妈妈”、“巴姐”一类在游戏中起组织作用的角色;若孩子不爱讲话的,可以建议他担任“服务员”或“售票员”。

三、游戏中强化汉字教育

在丰富游戏内容的时候,我考虑到加入部分汉字,让角色游戏和识字相结合。如:在幼儿选择的各种角色,我把它们全部做成汉字卡胸牌,挂在脖子上。让幼儿之间交流的时候能相互的认识“对方”。在公共汽车车票上加入了汉字,如:胜利路、港口路、跃进路、江华路、西区大道和农林路等等。还结合中国(江门)侨乡旅游节的十大名胜景区设计了豪华大巴、旅游小巴和观光三轮车的车票,如:小鸟天堂、圭峰山、白水带、东湖公园和长堤风貌街等等。

乘客要坐车要先到银行取钱,到售票处买车票,买什么车票呢?这就需要幼儿对字宝宝的熟悉程度,如:乘客要去小鸟天堂,那他得先认识“小鸟天堂”这四个字。然后售票员把车票小鸟天堂卖给乘客,乘客就可以选择乘座的车型到达目的地了。这对于售票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售票员要先学会所有的车票,才能准确地把车票卖给乘客。在这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大部分幼儿在口语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认字能力上有了很大的飞跃。

四、游戏发展水平评价

根据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教育目标及角色游戏本身的特点,对幼儿角色游戏发展水平的评价可以从游戏的目的性、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对所担任角色的理解度、遵守职责情况、游戏的表现形式、游戏中角色间的关系、对游戏材料的使用、领导组织游戏的能力和持续时间等9个方面进行。如下表所示。

幼儿角色游戏评价标准

项目

0分

2分

4分

6分

目的性

无目的性

有时会更换目的

事先能想好目的

有目的地持续玩

主动性

不参与

游戏

能参加现成的

游戏

在别人带领下

参与游戏

主动地游戏

对所担任的角色的理解度

不明确角色

能明确角色

能主动的担任

角色

能担任主要角色

遵守职责

不按脚色职责行动

有时能按角色职责行动

基本能按角色

职责行动

一直按角色职责

行动

表现形式

重复个别后动

各动作有联系

有一系列游戏

能够创造性的游戏

角色间关系

个别的玩与别人没联系

与别人偶尔有联系

在启发下与别人保持联系

明确角色关系,

互相配合联系

对游戏材料的使用

凭兴趣使用

按角色需要

使用

创造性的使用

为游戏自己设计

制作玩具

组织能力

无组织能力

基本上会商量地分配角色

能出主意使游戏进行下去

领别人玩,

教别人玩

持续时间

不能坚持10分钟

能玩10_20分钟

能认真玩

20_30分钟

坚持玩到游戏结束

幼儿角色游戏发展水平评价标准是评价每个幼儿角色游戏发展水平的标尺。下面是我为我班36位幼儿做的角色游戏评价,结果统计如下:

班别

样本数N

平均得分

标准差

通过率

难度

f=1-p

中班

36

35

10。69

0。53

0。53

从以上的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幼儿园游戏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对于中班幼儿来说难度为0。53,符合“难度在0。4至0。7之间较为适宜”这个标准。同时,通过平均得分X与标准差S可以把发展水平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即优(X≥X+S)、良(X≤X

五、游戏意义的思考

“江门汽车总站”模拟了现实社会情景,是社会的缩影。把真实的生活融入虚构的游戏之中,使幼儿在游戏中通过社会性行为获得社会性的认知。在每一次的游戏中,老师都对幼儿进行评价,把幼儿的实际得分与优良中差的范围分数对照一下,就能很明确的知道每一个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情况。这对于我们以后开展角色游戏都有一定的作用。只要我们在平时能多注意幼儿的生活,必能设计出更多更适合幼儿的角色游戏!

生活游戏:我会搬椅子_幼儿园游戏


活动由来:

宝贝们情绪稳定下来了,愿意参与班级活动。但是,还不会将小椅子一个一个的放好,经常乱放。搬椅子的方法也不对,拖着椅子走,推着椅子走,甚至有个别孩子还把椅子扛到了头上,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搬椅子的本领。

活动名称:

生活游戏:我会搬椅子

目标:

1、学会搬、摆小椅子的方法,会一个挨着一个摆。

2、知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准备:

1、小兔头饰人手一个、大灰狼的头饰一个。兔跳的音乐、大灰狼的音乐。

2、场景布置:散放在活动室中的小椅子。

3、教会幼儿说儿歌《搬椅子》

过程:

一、 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子,跳进活动室。

师:“兔宝宝们在外面玩累了,和妈妈一起回家吧!”师生共同学小兔子跳进活动室,发现散放在地上、桌边的小椅子。兔妈妈:“哎呀,我们的家怎么这么的乱,小椅子怎么到处乱跑呀?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把椅子摆好。

二、幼儿一边念儿歌《搬椅子》,教师根据儿歌内容,引导幼儿模仿搬椅子的方法。

三、引导幼儿把椅子排成同字形,幼儿在中间玩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戏。

我们用椅子来摆个家,好吗?来,和兔妈妈一起搭我们的新家。

兔宝宝们摆得真整齐,一定很累了,我们玩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戏吧!请林老师来当大灰狼,待会大灰狼出来的时候,小兔子们要赶快回家哦。(坐回椅子上)玩游戏两遍。

幼儿园小班生活游戏(12种)


小班生活区的12种游戏,小班幼儿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穿脱衣服,不会上厕所……这么多的不会,让小班老师感到很头疼,也是幼师们一直关注的问题。现在的幼儿园,大都重视幼儿园区域角的布置,幼师不妨借助幼儿园生活自理区,为幼儿准备丰富多彩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材料中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1、喂小动物

材料:玻璃珠、木珠、汤匙、动物模型盒子。

玩法:

*用汤匙从筐或碗里舀起玻璃珠,送到小动物嘴里喂小动物。

*把不同大小或颜色的珠子舀起分别放在相应的小动物嘴里,练习按物体的名称、颜色或大小分类。

*用筷子夹起玻璃珠,送到动物嘴里喂小动物。

*用夹子夹起水中的珠子,并放到小动物的嘴里。

备注:玻璃珠可改为其它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2、串珠子

材料:各种珠子、细电线丝、粗细不同吸管块、瓶盖、盒子。

玩法:

*在细电线丝的一头打结,另一头从珠子孔穿过,整条电线丝穿完后,把头尾打个结而成一串珠子。

*按珠子的颜色、大小或形状有规律地串珠子。

*将这些材料用来装饰各种物体,例装饰手帕装饰纸碟等等。

*将各种珠子、吸管块或瓶盖进行分类送入相应的盒子中进行分类。

3、串项链或手镯

材料:粗细不同的吸管(剪成一小块)、钓鱼绳。

玩法:

*将钓鱼绳的一头打结,自由选择各种粗细不同的吸管从钓鱼绳的另一头穿过,最后打上结。

*将材料按大小不同的吸管排序。

4、串瓶盖

材料: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瓶盖(中间穿个孔)、钓鱼绳。

玩法:

*将钓鱼绳的一头的打结,再自由选择瓶盖从钓鱼绳的另一头穿过,最后将钓鱼绳的头尾打结。

*将这些材料按大小或颜色不同的瓶盖排序。

5、水果宝宝排排队

材料:用轻泡剪成各种不同水果宝宝或各种树叶(在上面穿两个孔)、钓鱼绳。

玩法:

*将钓鱼绳的一头打结,另一头穿过水果宝宝或树叶宝宝的两个孔,整条钓鱼绳穿完后,放在桌上或贴在墙上排排队。

*按水果或树叶的不同形状、颜色或大小有规律地串。

*把不同水果或树叶分别贴在相应的树上,练习按物体不同特征分类。

*根据树上的物体数量挂上相同数量的水果或树叶,练习按数挂物。

6、彩链

材料:各色布条(长8厘米、宽1、5厘米)且布条的一头缝有纽扣、一头有扣眼。

玩法:

*将一条彩条的两端对扣后,另拿一条从中穿过,再将扣子扣住,以此类推。

*把不同颜色的布条有规律地扣在一起,做成彩链布置活动或送给小动物。

*将布条扣成一长条,用来跳绳。

7、扣钮扣

材料:娃娃的衣服(对襟)上缝有钮扣及扣眼。

玩法:

*将衣服平放在桌上后,将钮扣与扣眼对齐扣上。

*将衣服放在桌上练习折衣服*将衣服套在娃娃身上,为娃娃穿衣服。

8、水果树

材料:布制成的水果树(上缝有纽扣),各种布制水果(上缝有纽扣)。

玩法:

*将各种水果上面的扣眼分别系在树上,练习扣纽扣技能。

*将相同水果扣在同一棵树上,或按水果的颜色不同来系等。

*在每个水果上贴一张动物或人物卡片,幼儿在树上扣上一个水果,并讲述图上的内容。

*根据树上物体的数量系上相同数量的水果,学习按数系物。

9、小动物穿新衣

材料:鱼、蝴蝶等小动物的布块(上缝有纽扣),半圆形、圆形的小布块(上缝有扣眼)。

玩法:

*将半圆形或圆形的小布块系在小鱼、蝴蝶身上的扣眼上,即:给小鱼装饰鱼鳞,给蝴蝶装饰花纹。

*边扣边数数,最后比比看谁扣得最多。

*小动物穿完新衣后,手持动物与同伴互相对话或讲述故事。

10、小雪花

材料:长8---10厘米,宽2厘米的布条5---6条, 且布条一头钉在一起,上面缝有一粒纽扣、圣诞树。

玩法:

*将每条布条的另一头分别系在中间的纽扣上即成了一朵小雪花,最后挂在树上装饰圣诞树。

*扣完后手持小雪花到表演区表演。

*扣完的小雪花用线有规律穿起来,并扣在墙上当挂饰。

11、自理包

材料:自理包玩法:

*幼儿单独或两人一组,一起玩自理包,练习扣纽扣。

*手拿拉链头在上面练习拉拉链。

*手拿呢绒绳一上一下穿线,学习穿线和打结。

12、多功能动手袋

材料:多功能手袋3个(上面分别缝有布扣、纽扣、扣眼、拉链)、小花、皮带等。

玩法:

*将多功能动手袋套在木板上或放在地毯上,幼儿就可在上面练习扣纽扣、拉拉链、扣按扣、系皮带。

*将玩具放在袋中练习分类、排序。

*将袋子套在身上到音乐区表演。

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生活


导读:老师的要求和扮演角色的孩子的愿望是一致的,所以“作业题”就变成了全体孩子的行动,离园后,星期天他们有去菜市场的,有去卫生所的,有去动物园的,大家都学得很主动、很认真,回园后纷纷向老师和小朋友汇报自己学习的结果。

今天的幼儿是明天的主人,所以,培养幼儿具有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初步知识和经验,并掌握一定的技能是十分重要的。怎样培养呢?克鲁普斯卡娅曾经指出:“儿童不仅在学业中进行学习,而且在游戏过程中也学习着组织,学习着研究生活。”几年来,我们坚持组织幼儿到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扩大视野,然后组织进入生活角色的游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我们玩“大家一起办邮局”,使幼儿知道了邮局里的叔叔、阿姨是怎样卖邮票、分发和邮递信件的,也了解了怎样汇款、取款和寄、取包裹等。

我们组织幼儿玩“我把叔叔、阿姨接回家”,有的小朋友当司机,掌握了红灯停绿灯行的知识;有的小朋友当售票员,学会了卖票和报站名,并懂得了要用礼貌的语言接待乘客。

我们还组织了“小医生”游戏,帮助他们记住了一些常见病和常用药品的名称。这些有趣的游戏把孩子带进了现实生活,增强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但生活的内容是多彩和复杂的,小朋友的认识还只是初步的,而且很难一次就记住,因此难免出现笑话。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只要注意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不但不会影响预想效果,反而会增强愉快的气氛,使正确的认识得到巩固和加深。

例如,有一次,我们的“小医生”判断“病人”的体温为100℃,给患感冒的“病人”投了“痢特灵”。又有一次,我们“菜床”上的“小售货员”报菜价,说青椒5分钱一斤,鱼1毛钱一斤,白菜1元钱一斤。

还有一次,我们“小动物园”里的“饲养员”向“游客”介绍说,大象最喜欢吃萝卜、白菜、竹笋。在这些时候,小朋友们自然要笑个不停。可是老师不是一笑了之,而是抓住时机,再一次进行指导,并分别布置了“作业”题:

(1)请向家里的人询问一下,正常人的体温是多少度?多少度以上是发烧?感冒了一般都服用什么药?

(2)同爸爸或妈妈去一次菜市场,了解一下常见蔬菜和鱼、肉的价格。

(3)“六一”去一次动物园,问问饲养员,大象最喜欢吃什么?

老师的要求和扮演角色的孩子的愿望是一致的,所以“作业题”就变成了全体孩子的行动,离园后,星期天他们有去菜市场的,有去卫生所的,有去动物园的,大家都学得很主动、很认真,回园后纷纷向老师和小朋友汇报自己学习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再组织这类游戏,孩子们的兴趣没因为是重复而降低,反而更积极了。这时,老师因势利导,提高要求,就把游戏带到了另一个层次。

例如,有一次老师有意给“菜床”“售货员”出了一个难题:菜床上没土豆,老师却指导一位小朋友去买土豆。结果我们的“小售货员”说:“小朋友,土豆刚卖完,你买点青椒和西红柿吧。

这两种蔬菜含多种维生素,很有营养。”在场的老师和小朋友听了,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又有一次,一位“小患者”去“药店”买药,说肚子痛,问有没有去痛片。

“药店”的“小售货员”说:“小朋友,肚子疼随便吃去痛片不好,应该先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什么病。”这个回答更出乎老师的意料。过后问这个小朋友,她说这是听外婆说的。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是游戏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幼儿的生活知识,使其大步地走向了社会。

生活中的音乐亲子游戏


在平时生活中反复地使用音乐语言。在每天的生活中,你可以用童谣或儿歌的形式来提醒孩子该做什么事啦。试试看,帮助孩子自控,让他们养成好习惯,这可是一种颇为有趣的方式呢!

探索高音和低音:

抬起双手(同时伴以大声的指令),示意孩子大声地演奏自己的乐器,然后放下双手(伴以轻声的指令),示意孩子轻声演奏。这可以让孩子体会到高音和低音的区别。

将自己的身体当作乐器:

用击掌、拍腿、轻拍胸部等动作来演绎音乐,告诉孩子用这些动作和声音可以创作出一个节奏类型来。例如:击掌、击掌、拍腿、拍腿或击掌、拍腿、轻拍胸部等(一边做这些动作时,嘴里可以一边唱)。你要多多鼓励孩子创作出他自己的节拍来。

鼓励孩子自己填写有趣的歌词:

大多数童谣的曲调都琅琅上口。在学会了一首童谣之后,鼓励孩子自己填上新的歌词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哦!这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可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呢!

训练孩子对语言的反应能力:

用自己制作的乐器组成自己的乐队,和孩子一起来演一出音乐剧,孩子可以演一本书中的故事,也可以自己编故事自己演,让一种乐器代表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比如讲三只小熊的故事时,用三种乐器分别代表他们。如果笛子代表熊妈妈,那么,每次讲到“熊妈妈”时,拿着笛子的人就吹起笛子。

游戏与学习——走进孩子的生活


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就是学习。那么,幼儿游戏在各幼儿园的现实状态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又该如何更新观念、把游戏还给孩子?又如何去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从游戏中了解幼儿的想法与愿望,满足幼儿游戏的第一需要,并更进一步地发现游戏中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孩子的不同需要,从而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获得发展?

片段一:某乡镇中心幼儿园

小班区域游戏,教师从区域柜中取出一份“小熊穿衣”的游戏材料,先向全体幼儿介绍并示范材料的玩法,然后请幼儿依次从区域柜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材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游戏。孩子们拿着各不相同的材料围桌而坐,按照教师“不走下自己的位置、不调换材料”的要求开始游戏。

小小的一张正方形桌子,放了四个装材料的长方形塑料果篮,还没等小朋友把区域材料从果篮里拿出来,桌面上已经显得拥挤不堪了。虽然老师提醒孩子们把果篮放在地上,却仍不时有孩子的玩具掉落到地上。很快,幼儿刚拿到材料的新奇感就没有了,孩子们开始关注起同桌其他孩子的活动。玩钓鱼的小朋友把钓竿伸进了旁边幼儿的果篮,试图把果篮里木串珠钓起来。旁边的小朋友不让,两个孩子起了争执。老师走过来,觉得孩子的尝试值得支持,拿了几个木珠给他,争执暂时停歇下来;两个孩子分别选了链条玩具,一个孩子很认真地用一一间隔的方式连起了一条黄绿相间的项链,在另一张桌子上玩的孩子却一筹莫展,不停地喊老师过去:“老师,我不会玩。”老师走过去,手把手地教他连成红绿相间的链条串;一个小朋友用积木在桌面上搭着房子,桌面太挤,孩子觉得没有办法再搭下去,便一把推倒了“房子”,开始卖积木:“谁要我的积木……”旁边的小朋友只是看看,却不搭理她,孩子便无聊地把积木捧起来又撒手,积木散了一地。老师走过来,鼓励孩子在地上用积木围合搭公园,孩子又重新开始建构……

所谓区域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相对独立的区域空间,一定数量的同种类操作材料,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是区域活动的主要特征。老师告诉我,也想为孩子设置相对隔断的区域空间,但幼儿园建造时设计了固定的区域柜,园部也明确规定了室内固定橱柜的不同用途(一作自然区角,一作幼儿的个人物品摆放柜),而自制的区域材料容易损坏,现成的材料则只有每种一件,只能在总体数量上满足人手一份。若要分区活动,最多也是做个桌签,表明某个区域而已。

园部领导对区域游戏的时间作了明确的规定,对教师工作的检查也相当细致,必须严格遵守一日作息时间及一日活动计划的内容,这说明幼儿园自上而下在思想上都非常重视幼儿的游戏。但从活动室环境的布局和班级内游戏材料的提供来看,却反映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缺乏对幼儿游戏的深层认识,游戏仅作为一种意识上的活动形式而存在。或许,园舍的建筑设计由政府做主,幼儿园自身显得有些无可奈何,但内部的区域设计及游戏材料的提供,却显而易见地暴露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园领导对幼儿游戏的重视仅停留在检查的形式上,并没有深入思考游戏的真正价值。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其学习的特点就是模仿性强,活动的形式则多以平行性游戏为主。也因此,小班游戏材料的提供,尤其需要从低结构、同种类、多数量的角度去考虑,以满足小班幼儿的同伴模仿学习。虽然该园设有一定数量的专用活动室,供每个班的幼儿分时段开展角色游戏、建构游戏与图书阅读活动,但可以想见,二十几个班级,孩子们参与游戏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再加上去专用室来回的时间,孩子们真正游戏的时间被挤占,幼儿游戏也只能是一种形式了。

在观察孩子们游戏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虽然游戏的组织与材料的提供都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师对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识,但孩子却是游刃有余地创新着自己的游戏。玩钓鱼游戏的孩子不满足于钓起一条条现成的小鱼,便把串珠玩具想象成各种形态的小丑鱼,当他最终发现自己无法钓起这些“木头鱼”时,他有了一个有价值的发现:必须去钓有“铁”的物品。只要教师再有心一点,给孩子提供一些自制的纸鱼,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把鱼钓起来(给纸鱼夹上回形针、小别针等),孩子的探索游戏就能进一步深入。还有玩积木的孩子,当她发现自己无法扩展搭房子的游戏时,便又开始了想象的角色游戏“卖积木”,她的叫卖声伴随着她敲击积木的动作,她甚至还根据积木的形状与颜色想象某种物品,这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了不起的假想能力……再比如,玩链条游戏的孩子,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让他们坐在一起,孩子们就能自发地开始模仿的同伴学习。

孩子的游戏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环境中所有的物品也都有可能被孩子用作游戏的玩具。只要有心,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和孩子一起进入各种新的游戏。

片段二:某城区幼儿园

一走进幼儿园,我就被环境内各个巧妙布置的游戏角落所吸引:小小的楼梯间,被刷上淡淡的粉色,地面铺着柔软的地毯,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精巧可爱的书柜,几张色彩温馨的小沙发椅,几个形状各异的小布垫,营造出一片安静温馨的气息;宽宽的室内走廊,被设计成一个个相连又隔断的角色游戏区,肯德基餐厅、特色烧烤店、蛋糕店、礼品店,那些富有艺术感的招牌,让人一看就想进去逛上一圈;宽敞的活动室内,四周都用移动区域柜隔成一个个小小的空间,绘本区、拼图区、建构区、美工区,供孩子们游戏的玩具材料琳琅满目……

可是,在游戏时间,却几乎看不到孩子们玩游戏。老师说,马上就要集体舞表演了,我们正忙着排练集体舞呢!忙完集体舞,要忙童话剧,忙完童话剧,要忙大班毕业典礼,哪有时间让孩子们玩游戏?等领导来检查游戏的时候,我们就让孩子们玩游戏。

从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布置和各游戏区域内的材料提供,我们不难看出园领导和老师们对于幼儿游戏环境创设的用心,但在实际的日常教学中,幼儿的游戏却被无情地挤占了,因为一些看起来比游戏更重要的活动。

我看到,老师们带幼儿走过陈列着游戏区的走廊时,不时有孩子伸手去摸摸摆在玩具架上的玩具,或拿起一个“蛋糕”假装咬上一口,甚至递给身边的孩子:“你要不要买蛋糕?”在孩子们完成小便喝水这些生活活动的间隙,也总有孩子走进区域玩一玩拼图,翻两页图书。即使是在老师排练集体舞或童话剧的时候,孩子们也在见缝插针地玩着他们自己的游戏。不记得是在哪儿看到的,游戏就是儿童的生命。仔细观察孩子们的活动,似乎都带着游戏的影子:看书,会自言自语,似乎就和书中的形象在一起;画画,常常边画边讲,好像正在和笔下的线条对话;走路,也不会好好走,蹦跳着,似乎脚下安着弹簧……不管做什么,“好玩”是幼儿最乐意接受的学习形式,在我们眼里严肃的学习,在孩子眼里就是一场游戏,在我们眼里属于放松情绪的游戏,在孩子那里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回到问题的原点,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尊重幼儿游戏的天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思想上重视游戏是重要的,游戏环境的设计与材料的提供是重要的,而教师对于幼儿游戏需求的观察与支持更为重要。如果教师花一些时间去观察和倾听儿童在活动中的对话,适当地给予支持性的合适的语言或提供一些相关的材料,儿童的活动就可以得到改善和扩展。比如上述片断一中,教师如果适当地调整一下孩子游戏的位置,同类材料在同一区域内活动,幼儿就有可能发生同伴学习;如果教师能够根据观察到的幼儿言行及时给予支持,就有可能生发新的角色游戏,就像某次晨间桌面活动,嘉怡把两个弯管积木连在一起说:“我搭了一个水龙头!”旁边的徐硕马上取出一个绿色的积木伸过去:“给你一棵青菜,在水龙头上洗洗。”另一边的铭熙搭了一个弯弯的长条:“快,给我的毛毛虫喂点青菜!”于是,三个人不停地找出不同颜色的积木给“毛毛虫”喂萝卜、香蕉、鱼、肉……一会儿,徐硕说:“哎呀,毛毛虫吃得太多了!它肚子疼了!”嘉怡马上找出一根细细的积木:“快,我是小医生,让我给它打针……”片断二中,教师如果不把集体舞(或童话剧)作为一种任务来看待,而将其作为幼儿表演游戏中的一环,在学习活动中“集体教”,在游戏活动中“个别练”,让孩子自选角色自由表演,就有可能实现游戏与集体舞(或童话剧)的共赢。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幼儿,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游戏是有价值的,我们应该理解和欣赏幼儿,并且激发他们继续扩展自己的思维。

“把游戏还给孩子”,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也不仅仅只是追求游戏的形式。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游戏需求,分析并顺应孩子的内在学习需要,这才是我们教师需要重视的关键。

喜欢《立足本土,助推幼儿游戏回归生活》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游戏,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生活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立足本心做最好的自己青春奋斗演讲稿精选六篇 演讲在工作中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当邀请我们参加做最好的自己主题演讲时,演讲是否精彩,取决于是否提前准备好关于做最好的自己演讲稿。演讲可以增长才干,积累知识,开阔眼界,锻炼口才,哪些好的做最好的自己演讲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立足本心做最好的自己青春奋斗演讲稿”,仅供参...
    2022-06-02 阅读全文
  • 幼儿生活中回归规律(大班数学教案) 引言:倾力打造幼儿园教案栏目,免费提供精品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优秀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来,看看今天我们推荐的优秀教案吧! 幼儿生活中回归规律(大班数学教案) 设计意图: 只有当数学回归了幼儿的生活情境...
    2019-12-13 阅读全文
  • 材料,幼儿游戏规则建立的助推剂 游戏规则是游戏活动中限制、调节游戏主体行为以及互动关系的具体要求,它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活动、实现游戏性体验的前提。维果茨基曾说:“游戏规则是游戏的本质特征。”一方面,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开展好游戏...
    2019-12-16 阅读全文
  • 让区域游戏回归教育原点 本月的教育活动主题是《各行各业》,为了能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体验成人劳动,我和班上另两位保教老师共同创设了三个主题活动区:娃娃家、医院、理发店。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三个区均是幼儿们普遍感兴趣的活动区...
    2019-12-16 阅读全文
  • 经理负责制:让游戏权利回归幼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多次提到幼儿的“自主”.如自主选择、自主结伴、自主决定、自主表达等。据此,我们尝试在中、大班的各个活动区实行经理负责制,真正实现了游戏权利回归幼儿。 一、经理负责制,...
    2019-12-16 阅读全文

演讲在工作中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当邀请我们参加做最好的自己主题演讲时,演讲是否精彩,取决于是否提前准备好关于做最好的自己演讲稿。演讲可以增长才干,积累知识,开阔眼界,锻炼口才,哪些好的做最好的自己演讲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立足本心做最好的自己青春奋斗演讲稿”,仅供参...

2022-06-02 阅读全文

引言:倾力打造幼儿园教案栏目,免费提供精品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优秀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来,看看今天我们推荐的优秀教案吧! 幼儿生活中回归规律(大班数学教案) 设计意图: 只有当数学回归了幼儿的生活情境...

2019-12-13 阅读全文

游戏规则是游戏活动中限制、调节游戏主体行为以及互动关系的具体要求,它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活动、实现游戏性体验的前提。维果茨基曾说:“游戏规则是游戏的本质特征。”一方面,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开展好游戏...

2019-12-16 阅读全文

本月的教育活动主题是《各行各业》,为了能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体验成人劳动,我和班上另两位保教老师共同创设了三个主题活动区:娃娃家、医院、理发店。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三个区均是幼儿们普遍感兴趣的活动区...

2019-12-16 阅读全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多次提到幼儿的“自主”.如自主选择、自主结伴、自主决定、自主表达等。据此,我们尝试在中、大班的各个活动区实行经理负责制,真正实现了游戏权利回归幼儿。 一、经理负责制,...

2019-12-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