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有关集合和分类的日常活动和区角活动例举

发布时间:2019-12-16

幼儿区角餐厅活动方案。

目前各大幼儿教师纷纷在幼儿教学中加强了游戏环节。幼儿园游戏保证幼儿天性不受到压制,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幼师应加强游戏教学,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游戏机会。对于幼儿园游戏,你有什么看法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有关集合和分类的日常活动和区角活动例举”,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日常活动

例1鞋子对对碰(小班)上海闸北区安庆幼儿园金卓玲/设计

活动过程:

幼儿脱鞋后站在地毯上,教师先将幼儿的鞋子打乱后散放在地毯外围,然后让幼儿每人从这些鞋子中随意拿出一只,听音乐自由走动。等音乐停下之后寻找与自己手中拿的鞋子匹配的另一只鞋子,配对成功后,有节奏地碰击鞋底,并念儿歌:“对对碰,对对碰,一对鞋子对对碰。”配对不成功的幼儿则手拿鞋子重新游戏。所有幼儿配对成功后,教师可向他们提出进一步的任务,如让幼儿将皮鞋放在一起,将跑鞋放在一起……在游戏中,教师可鼓励幼儿结合颜色、花纹等特征来描述鞋子。

活动建议:

1.地毯尽量大一些,以方便幼儿走动。

2.音乐停下之后,教师可以用倒计时的方法控制幼儿找鞋子的时间。

3.也可使用手套之类的生活用品组织活动。父母也可以在家中整理衣物时,让幼儿帮着找两只相同的袜子。

例2木偶在谁那儿(中班)上海浦东新区天虹幼儿园刘社娟设计

活动过程:

所有幼儿坐在凳子上。教师选择一名幼儿(幼儿A)站在前面,幼儿A用手遮住眼睛,教师随机把一个小木偶放在另外一名幼儿(幼儿B)身后,其他幼儿都可以看到,但是不能说出来。然后幼儿A睁开眼睛,猜木偶在谁那儿。猜时,幼儿A可以请一个同伴说出幼儿B的一个明显特征(如:她是女孩;她今天穿了一件黄色的衣服)。如果幼儿A在同伴的提示下仍然猜不出来,就再请另一个同伴说出幼儿B的另外一个特征,如此,直到幼儿A猜出幼儿B是谁,即猜出木偶在谁那里,游戏结束。

活动建议:

1.可以在餐前或餐后等时间随机开展,且可以重复进行,每次选择不同的幼儿来猜和藏木偶。

2.教师要注意提醒幼儿同伴在提示幼儿A的时候,尽量说一些幼儿B外在的明显特征,且尽量不要不断地看幼儿B,以免幼儿A不用思考就能轻易猜到。

例3抓鱼(大班)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田方/设计

活动过程:

幼儿假装是鱼,教师假装是抓鱼的人。孩子们跑动起来,教师一次只抓一种类型的鱼,比如穿红衣服的鱼。孩子们会看着教师抓鱼,并尝试着猜教师在寻找哪种类型的鱼。游戏开始后,教师头脑中要明确是根据哪个特征(比如孩子衣服的颜色)“抓鱼”的。教师抓到孩子时,可让他们站到队伍的前面,使其他人能清楚地看到,并问:“我抓到了哪种类型的鱼?”“我抓鱼的依据是什么?”按此分类依据继续“抓鱼”直到有幼儿猜对教师的“抓鱼”依据为止。

活动建议:

教师可以不断问:“我抓的鱼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他们都身穿红色的衣服)我没抓的鱼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他们没有身穿红色的衣服)”也可让幼儿轮流确定“抓鱼”依据和做捕鱼人,请他们说说“你想抓什么样的鱼呢”,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特征反复玩游戏,比如抓“穿跑鞋的鱼”等。

例4猜猜我是谁(大班)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田方/设计

活动过程:

教师在小纸片上写下一个孩子的名字,但不要让孩子们看到。游戏开始,让所有孩子起立。孩子们只能用“是……吗?”或“不是……吗?”的问句来猜教师所写的那个人的名字。教师也只能用“是”或“不是”作答。被教师回答为“不是”的孩子坐下。比如,有孩子问:“是一个女孩吗?”教师回答“是”,那么女孩站着,男孩坐下。如果孩子接着问:“她身上有蓝色吗?”教师回答“不是”,那么所有身上有蓝色的女孩坐下。直到只剩下教师所写名字的那个孩子站着时游戏结束。

活动建议:

可在一日生活的过渡时间随机开展;教师尽量不要提示,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区角活动

例1刺猬背果子(小班)上海奉贤区绿叶幼儿园马京华/设计

活动准备:

用不织布制作的大、中、小剌猬等(如图);用不织布制作的大、中、小不同的苹果若干。

活动过程:

在比较刺猬和苹果的不同大小后,引导幼儿想一想:“这些剌猬要背上怎样的苹果呢?”引导幼儿将大小对应的苹果扣到相应的刺猬身上,并让幼儿根据刺猬身上扣子的数量和苹果数量进行一一对应(按扣操作适合小班幼儿),然后再引导幼儿说说:“刺猬和它身上的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活动建议: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照大小为刺猬和苹果配对,理解对应和匹配。

例2分家(中班)上海奉贤区绿叶幼儿园沈英/设计

活动准备:

用纸盒做两个家的背景(如图),各种特征明显的卡通人物图片(后面可以垫一块积木,以增加立体感,如图)。

活动过程:

幼儿观察卡通人物的不同特征,根据其中一到两个特征将卡通人物分类放进两个家里,并说出分类的理由。如:男孩定一个家,女孩放一个家。

活动建议:

活动初期,可放置少量特征较明显(如头发、帽子、背包不同等)的卡通人物。随后可视幼儿的操作和发展情况逐步增加卡通人物数量。

例3迷迷转(中、大班)上海南阳实验幼儿园宋艳/设计

活动准备:

不同特征的卡通人物图片若干、塑料布丁盖子若干、大雪花片一块。

活动过程:

两名幼儿轮流游戏,其中一名幼儿边念儿歌“迷迷转,迷迷转,大风来了快快站,什么样的孩子中间站”边转底盘。儿歌念完,这名幼儿需要从这些卡通人物图片中挑选一张摆放到中间,并让另一名幼儿猜为什么要摆放这张。另一名幼儿需要仔细观察这个卡通人物,找出他的特征,将答案编入儿歌并说出来:“戴眼镜的孩子中间站。”

活动建议:

游戏前让幼儿先学会儿歌;卡通人物的特征要丰富且相对明显,要启发幼儿用语言描述人物的特征。

例4动物大世界(大班)上海乌南幼儿园李蓓/设计

活动准备:

各种类型的动物图片、特征提示卡(例如:天空、陆地、河水的标志,哺乳、胎生的标志,2只脚与多于2只脚的标志等)。

活动过程:

幼儿选择一组特征提示卡,并按卡片上的特征将相应动物放到相应的区域内。成功后再次选择另一组特征提示卡游戏。

活动建议:

1.活动前幼儿已积累了一些有关动物特征的经验。

2.教师指导幼儿先对特征提示卡进行归类,例如,白云与河水、草地一组,都与动物活动有关。

3.指导幼儿尝试先放特征提示卡,再进行归类。

4.可以两个一组玩竞赛游戏,比一比谁归得快、归得对。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编辑推荐

有关“量的比较”的日常活动和区角活动举例


一、日常活动

例1手指比长短(小班)

中国福利会幼儿园朱虹/设计

活动过程:

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一个手指点点点,两个手指敲敲敲,三个手指捏捏捏,四个手指挠挠挠,五个手指拍拍拍"边玩手指比长短游戏。如念到“两个手指敲敲敲”时,比一比自己伸出的两个手指哪个长哪个短。然后根据儿歌内容依次比较三个手指、四个手指哪个最长哪个最短。因为拇指与其他四个手指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以拇指可不参与比较。幼儿在比较了自己手指的长短后,还可以与同伴比较手指的长短,并说说谁的手指长、谁的手指短。

例2小猫爬高(中班)

中国福利会幼儿园朱虹/设计

活动准备:

操场上放着各种高低不同的自然物品或运动器具。

活动过程:

幼儿扮演小猫,教师扮演大灰狼。当“大灰狼”睡觉时,“小猫”自由地在操场上跑来跑去。当“大灰狼”伸个懒腰醒来时,“小猫”立即在操场上寻找一个较高的地方站立,比比谁站得比较高,谁站得比较低。站在最低处的“小猫”将被“大灰狼”抓住。

例3五只猴子来表演(大班)

上海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陈青/设计

活动准备:

猴子手偶5只(个子有高有矮、身体有胖有瘦、尾巴有长有短、皮毛颜色有浅有深等),小舞台,音乐。

活动过程: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5只猴子手偶在高矮、胖瘦等方面的差异,提出游戏要求:5只猴子想为大家表演节目,但它们要按照某一规律排好队才能出场表演。请幼儿想一想猴子可以怎么出场表演,然后让5个幼儿手持手偶表演(即通过比较按某一特征排队出场)。如,最矮的猴子出场了,接着该谁出场呢?哪只猴子排在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以及最后一个出场呢?在此基础上,将每5个幼儿分为一组,每组自主决定按什么特征排队出场表演。表演结束后,引导幼儿讲讲自己组的5只猴子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开展逆向排序活动:有只猴子总是排在最后一个出场,有没有办法让它也第一个出场表演呢?

二、区角活动

例1贪吃的蛇(小班)

上海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裘艳/设计

活动准备:

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的蛇头和蛇尾图片各一张,两种长度规格(一种是正方形,一种是与两个正方形等长的长方形)的紫色蛇身图片若干,每张蛇身图片的反面画有香蕉、苹果、汉堡等一种食物(如图1)。贴有香蕉、苹果、汉堡、石头图片的转盘一个(如图2)。一块操作底板,固定一个起始点,便于幼儿学习从同一起始点出发进行比较(如图3)。

活动过程:

游戏可以一入或两人玩。一人玩时,先把两种颜色的蛇头和蛇尾分别放在操作底板上,其中头部对齐,然后把蛇身图片反面朝上放到桌面上。转动转盘,根据转盘指针所示选择相应食物的图片,将图片翻面成蛇身,并与蛇尾或蛇头连接起来。若转盘指针所示为石头,则游戏轮空一次,或减去一张已接好的蛇身图片。图片全部取完后,比一比哪种颜色的蛇更长。两人玩时,各选择一种颜色的蛇头和蛇尾图片,轮流转转盘,根据转盘指针所示选择相应食物的图片,并将图片翻面成蛇身,与蛇头或蛇尾图片连接起来。图片全部取完后,比一比谁的蛇更长。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逐步增加蛇头和蛇尾图片的数量以及蛇身图片的数量。

例2比身高(中班)

上海闸北区安庆幼儿园卢世轶/设计

活动准备:

用部分幼儿、教师的塑封照片和乐高积木自制的高矮不同的立体小人若干,每个小人身上标有数字。骰子两个(一个的六面为数字1~6,另一个的六面为数字1~3)。

活动过程:

幼儿可对小人作两两比较,看看谁高谁矮,并以小人身上的数字标记来记录比较结果。也可以通过掷骰子,根据骰子上的数字拿取相应数量的小人,并将小人按高矮排序。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逐步增加小人数量,以提高活动难度。、

例3跷跷板(大班)

上海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虞方/设计

活动准备:

玩具跷跷板一个,蓝色大号木珠两个,橙色中号木珠四个,黄色小号木珠四个,圆形小人脸木珠两个,数字骰子一个,任务骰子一个(六个面上的任务两两重复,见图4),题卡一套(内容为不同颜色、不同型号的木珠加一个圆形小人脸木珠的各种组合方式,见图5),摸袋两个,记录纸、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单人游戏。幼儿先选择一张题卡,然后拿取与题卡上一样的木珠放在跷跷板的一端。再掷任务骰子,根据提示选择合适的木珠放到另一端。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不断调换木珠,直到符合任务骰子的要求。比如,若选取的题卡上显示的是一个蓝木珠加一个圆形小人脸木珠,幼儿就拿出一个蓝木珠和一个小人脸木珠放到跷跷板一端,再掷任务骰子,若任务骰子显示的任务是“比谁重”,就设法选择“比它重”的木珠放到另一端,例如,可以放一个蓝木珠和一个绿木珠加一个小人脸木珠(如图6)。最后,幼儿可以自行记录操作结果。建议活动后期投放一个数字骰子,以规定幼儿能够选用的木珠数量,提高活动难度。

2.双人游戏。两名幼儿各取五个木珠(一个蓝色、两个橙色和两个黄色)。在游戏过程中,两名幼儿轮流掷任务骰子,掷任务骰子的幼儿为出题者,另一名幼儿则为挑战者。出题者先根据任务骰子上的提示,选择合适的木珠放到跷跷板的一端。挑战者根据出题者摆放的木珠,选择合适的木珠放到跷跷板的另一端。双方摆放完木珠后一起检查结果,如果跷跷板状况符合任务骰子的要求,则挑战者胜利。反之,则出题者胜利。最后,双方记录结果。建议活动后期投放两个摸袋,双方把各自的木珠都放入摸袋中,尝试通过触觉选择自己需要的木珠。

有关"量的比较"的日常活动和区角活动举例


一、日常活动

例1手指比长短(小班)

中国福利会幼儿园朱虹/设计

活动过程:

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一个手指点点点,两个手指敲敲敲,三个手指捏捏捏,四个手指挠挠挠,五个手指拍拍拍"边玩手指比长短游戏。如念到"两个手指敲敲敲"时,比一比自己伸出的两个手指哪个长哪个短。然后根据儿歌内容依次比较三个手指、四个手指哪个最长哪个最短。因为拇指与其他四个手指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以拇指可不参与比较。幼儿在比较了自己手指的长短后,还可以与同伴比较手指的长短,并说说谁的手指长、谁的手指短。

例2小猫爬高(中班)

中国福利会幼儿园朱虹/设计

活动准备:

操场上放着各种高低不同的自然物品或运动器具。

活动过程:

幼儿扮演小猫,教师扮演大灰狼。当"大灰狼"睡觉时,"小猫"自由地在操场上跑来跑去。当"大灰狼"伸个懒腰醒来时,"小猫"立即在操场上寻找一个较高的地方站立,比比谁站得比较高,谁站得比较低。站在最低处的"小猫"将被"大灰狼"抓住。

例3五只猴子来表演(大班)

上海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陈青/设计

活动准备:

猴子手偶5只(个子有高有矮、身体有胖有瘦、尾巴有长有短、皮毛颜色有浅有深等),小舞台,音乐。

活动过程: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5只猴子手偶在高矮、胖瘦等方面的差异,提出游戏要求:5只猴子想为大家表演节目,但它们要按照某一规律排好队才能出场表演。请幼儿想一想猴子可以怎么出场表演,然后让5个幼儿手持手偶表演(即通过比较按某一特征排队出场)。如,最矮的猴子出场了,接着该谁出场呢?哪只猴子排在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以及最后一个出场呢?在此基础上,将每5个幼儿分为一组,每组自主决定按什么特征排队出场表演。表演结束后,引导幼儿讲讲自己组的5只猴子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开展逆向排序活动:有只猴子总是排在最后一个出场,有没有办法让它也第一个出场表演呢?

二、区角活动

例1贪吃的蛇(小班)

上海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裘艳/设计

活动准备:

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的蛇头和蛇尾图片各一张,两种长度规格(一种是正方形,一种是与两个正方形等长的长方形)的紫色蛇身图片若干,每张蛇身图片的反面画有香蕉、苹果、汉堡等一种食物(如图1)。贴有香蕉、苹果、汉堡、石头图片的转盘一个(如图2)。一块操作底板,固定一个起始点,便于幼儿学习从同一起始点出发进行比较(如图3)。

活动过程:

游戏可以一人或两人玩。一入玩时,先把两种颜色的蛇头和蛇尾分别放在操作底板上,其中头部对齐,然后把蛇身图片反面朝上放到桌面上。转动转盘,根据转盘指针所示选择相应食物的图片,将图片翻面成蛇身,并与蛇尾或蛇头连接起来。若转盘指针所示为石头,则游戏轮空一次,或减去一张已接好的蛇身图片。图片全部取完后,比一比哪种颜色的蛇更长。两人玩时,各选择一种颜色的蛇头和蛇尾图片,轮流转转盘,根据转盘指针所示选择相应食物的图片,并将图片翻面成蛇身,与蛇头或蛇尾图片连接起来。图片全部取完后,比一比谁的蛇更长。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逐步增加蛇头和蛇尾图片的数量以及蛇身图片的数量。

例2比身高(中班)

上海闸北区安庆幼儿园卢世轶/设计

活动准备:

用部分幼儿、教师的塑封照片和乐高积木自制的高矮不同的立体小人若干,每个小人身上标有数字。骰子两个(一个的六面为数字1~6,另一个的六面为数字1~3)。

活动过程:

幼儿可对小人作两两比较,看看谁高谁矮,并以小人身上的数字标记来记录比较结果。也可以通过掷骰子,根据骰子上的数字拿取相应数量的小人,并将小人按高矮排序。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活动隋况逐步增加小人数量,以提高活动难度。

例3跷跷板(大班)

上海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虞方/设计

活动准备:

玩具跷跷板一个,蓝色大号木珠两个,橙色中号木珠四个,黄色小号木珠四个,圆形小人脸木珠两个,数字骰子一个,任务骰子一个(六个面上的任务两两重复,见图4),题卡一套(内容为不同颜色、不同型号的木珠加一个圆形小人脸木珠的各种组合方式,见图5),摸袋两个,记录纸、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单人游戏。幼儿先选择一张题卡,然后拿取与题卡上一样的木珠放在跷跷板的一端。再掷任务骰子,根据提示选择合适的木珠放到另一端。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不断调换木珠,直到符合任务骰子的要求。比如,若选取的题卡上显示的是一个蓝木珠加一个圆形小人脸木珠,幼儿就拿出一个蓝木珠和一个小入脸木珠放到跷跷板一端,再掷任务骰子,若任务骰子显示的任务是"比谁重",就设法选择"比它重"的木珠放到另一端,例如,可以放一个蓝木珠和一个绿木珠加一个小人脸木珠(如图6)。最后,幼儿可以自行记录操作结果。建议活动后期投放一个数字骰子,以规定幼儿能够选用的木珠数量,提高活动难度。

2.双人游戏。两名幼儿各取五个木珠(一个蓝色、两个橙色和两个黄色)。在游戏过程中,两名幼儿轮流掷任务骰子,掷任务骰子的幼儿为出题者,另一名幼儿则为挑战者。出题者先根据任务骰子上的提示,选择合适的木珠放到跷跷板的一端。挑战者根据出题者摆放的木珠,选择合适的木珠放到跷跷板的另一端。双方摆放完木珠后一起检查结果,如果跷跷板状况符合任务骰子的要求,则挑战者胜利。反之,则出题者胜利。最后,双方记录结果。建议活动后期投放两个摸袋,双方把各自的木珠都放入摸袋中,尝试通过触觉选择自己需要的木珠。

让幼儿参与区角活动的记录和评价


区角活动中,教师往往希望全面了解所有幼儿的活动情况,又希望每次能对1~2个区角的活动情况进行深入观察,但面对大班额常感到分身乏术。为此我们想:能否让幼儿通过记录等方式作出自我评价?如可以,哪些内容适合幼儿通过记录作出自我评价?实践中,我们尝试设计了一些简便而生动的记录方法,以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区角活动情况,而且能促使幼儿更有意识地关注自己个别化学习目标的达成。

一、对活动的参与度和完成情况加以记录

幼儿兴趣易转移,在活动中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有鉴于此,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贴纸和记录表等工具或媒介,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例如,用贴纸在记录表相关格子里记录自己参与区角活动的情况:有没有参与某一区角的活动?参与了几次?是否成功?有进步吗?这类记录材料一般投放在重点区角或新设区角,以引导和鼓励幼儿关注并参与这些区角的活动,获得关键经验。这种方式的记录和评价,既引发了幼儿对自己游戏行为的关注,又激励幼儿向新的目标努力,推动了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贴纸

在中班拼图游戏区,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几种不同图案的拼图材料。幼儿在完成某种图案的拼图任务后,就可以在墙上的记录表中用星星贴纸作标记,以示自己已完成该图案的拼图任务,全班幼儿的参与情况可一目了然。

●头像夹子

在大班“汽车组装”游戏区,幼儿完成组装任务后便可以在“成功相架”上夹上贴有自己头像的小夹子,操作十分简便。

●大头照

在中班的工具探索区,教师投放了各种已拆开的笔的零件,供幼儿组装。亮亮已经是第三次来参与这个活动了,只见他熟练地对各种不同的笔帽和笔杆进行比对,并将其一一匹配组装起来,一支、两支……当他装好第七支笔时,他高兴地大叫起来:“终于装好七支了,我是装笔大王了!”他得意洋洋地将自己的大头照贴到记录表最顶端写着“7”的那一栏里,还朝着一旁正在努力尝试的夏夏说:“加油!”

●学号卡

最近,魔方游戏在大班风靡,许多幼儿都迷上了玩魔方。为此,教师在益智区投放了几种难度不一的魔方,要求幼儿在参与游戏后以自己的学号为标记投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玩的魔方。“我喜欢2号,因为这是我最拿手的。”“我喜欢3号,因为这是最特别的数字魔方。”“我喜欢4号,因为它是最难的魔方,但我是班里第一个完成的。”投票结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和能力水平。

此外,我们还设计了一些供幼儿填写的记录表。如,在大班棋牌区,幼儿在参与了某种棋牌活动后可以在记录表相应的格子里打勾。在“小工厂”游戏区,幼儿参与之后可以用数字记录自己拆了几个螺丝,钉了几个钉子;幼儿尝试使用过各种不同功能的剪刀后,可在记录表上留下记录,等等。

二、对活动中的发现和困惑进行记录

我们引导幼儿将自己游戏过程中的种种发现用简明的符号记录下来,以引导幼儿据此展开经验交流和分享,并借此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记录和评价的方式比较适用于开放度高、具有科学探究性质的活动内容。

●捆一捆

“捆一捆”的游戏是要求幼儿将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品加以整理和捆扎,目的是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方方的盒子、圆圆的罐子、长长的雨伞、细细的木棍,究竟哪种材料最难捆扎呢?为什么?幼儿在操作中分析比较、寻找原因。“我发现长长的雨伞最容易捆扎。”“我发现圆圆的罐子容易打滑,很难捆。”“我发现捆扎与物品怎么摆也有关系。”“我发现软的绳子比硬的绳子容易扎。”……“问题树”上贴满了幼儿用各种符号表征的思考,生动地反映了他们在游戏中建构起的经验。

●电池的秘密

大班幼儿对电池作了一番探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了他们在这个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和困惑。“为什么我的灯泡总是忽闪忽闪的?”“瞧,我能用三组电池连接了。”“为什么电池正反调一调,灯泡就能亮了?”……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许多问题和发现,这些记录事实上为他们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

●植物生长记录

在自然角,幼儿在观察后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记录下了自己的发现:植物长芽了,开花了,结果了……由此,许多幼儿从原来的随意观察转变为有意观察,表现出一定的专注度和坚持性。

幼儿的自我记录和评价为教师全面解读幼儿的行为打开了一扇窗。教师据此间接地了解了幼儿参与活动的频率、进度和结果等情况,有效解决了对幼儿区角活动的观察无法顾及全面的问题,并为师幼间交流话题的选择和后续活动中材料投放的调整提供了依据,总之,为教师正确解读幼儿的行为提供了可靠信息。

活动区游戏中规则的建立和实施


活动区教学打破了传统的集体授课的核式,把游戏作为儿童的学习形式,生活的全貌将在儿童的游戏中再现出来,让儿童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自身的操作实践活动及物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活动区活动(大多是自选游戏)能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无需受到“自己要与集体同步”的约束,能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愿的状态下游戏。这也符合了《幼儿园规程》中提出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创没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因而活动区教学正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取得日益显着的结果。然而,在一个集体中幼儿虽然具有相同的年龄特征,但各自的个性品质、生活经验和能力却多种多样。活动区游戏由于它特有的较强的自主性,给了幼儿较高的自由度,往往造成幼儿活动随意性大的特点,因此为了保证游戏的正常开展和便于教师的指导,游戏规则的建立和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活动区游戏中规则的建立

规则在游戏开始时,由全体幼儿共同制定,并以图画或者标志的形式显示出来,规则的数量要限制在4~6条以内,超出这个数目幼儿有可能记不住。

要用积极的方式(“要……”)来描述规则的要求,避免使用消极的方式(不要……)

活动区角可以建立以下几方面规则:

1、建立进入区角的规则

活动开始时,根据活动室面积大小、活动区角数目多少,规定进入区角活动的人数,这便是一种对幼儿选择行为加以约束的规则,进入区角的人数,最好把它融入环境设计布置中,如:可以在阅读角铺上地毯,让幼儿席地而坐,翻阅图书。教师可在阅读角的入口处的地面上贴六双脚印并告诉幼儿“进入阅读角脱鞋,鞋子覆盖在脚印上,没有剩余的脚印怎么办?”幼儿就知道应另选他处。在此,所设计的这个规则的内容有三个,一是进入区角要脱鞋;二是将鞋子摆放整齐;三是满员的不能再进。另外,还可以在区角地入口处贴一个挂钩,挂上该区角规定人数的标志牌子,进入区角就要挂上牌子,出区角要将牌子挂回原处。这样可以避免教师过多地语言干涉,也可使幼儿处处受暗示,并且把环境中的暗示转化为具体的行为。

2、交换游戏区规则

给每个幼儿做一个牌子,前面贴上幼儿照片,后面贴上游戏记录表。在各区订上5-7个小勾子,每组幼儿轮流选择区域,区内小勾子上挂满了印章、印泥,幼儿玩过游戏后,在各处的记录表上盖上印章。一周下来,看看哪些幼儿玩了哪些区,玩了几次,有哪些区一次没去过或只去一次。这样,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更好地有针对性指导。还可以发给幼儿一个代表自己的一个贴花标志,在每区的入口处贴一个表格,幼儿玩过该区就在该区贴上自己的标志,便于教师及时检查幼儿交换区角的情况。

3、奖惩规则

任何游戏活动都存在奖惩规则,便于幼儿在游戏中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最大的自由。这个规则的建立需全体幼儿共同协商,共同建立,共同遵守。

4、让孩子成为规则的制订者,发挥起主人翁作用,促进规则的完整性。

区域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发言、讨论,找到以往游戏活动规则的弊端(游戏中指定的内容、人数或按顺序轮流的原则,会让相当一部分的孩子不满足现状,导致不遵守游戏规则,不愿意玩,活动时秩序混乱),找到了原因,就着手修订新的游戏规则。新规则从场地布置、材料内容、人数等方面进行修改,结合幼儿意愿制订出《活动记录规则》、《活动区选择法》等相应规则。事实证明,这样做(指让幼儿参与制订规则)不但有利于孩子对规则的认识与理解,而且也提高了小朋友的独立自主能力,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有助于孩子的遵守与执行。

二、活动区游戏中规则的实施

1、规则描述要具有可观察性和可操作性。

规则的介绍,必须结合实践活动,应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出规则,让他们在活动中明白规则的具体要求,并懂得规则执行的意义。比如:在科学操作角活动,要求幼儿将操作过程记录下来,让幼儿都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区角设立一面记录展示墙,教师评价时依据展示墙的记录进行评价。

2、让幼儿知道,违规就要承担后果,负起责任。

在实际生活中,想让孩子能真正了解规则,遵守规则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孩子的天性会让他的行为不断反复,这时我们就要让他在违规后承担后果,负起责任。如玩沙区活动,先由全班幼儿提议并通过的“必须穿雨鞋或在脚上套上袋子的孩子才能进入沙池游戏”规则,在每次活动前我都会提醒幼儿不要忘记带雨鞋或袋子,但每次总有那么几个小朋友会忘记。刚开始我还借袋子给他们,后来我和全班幼儿商量“该怎么对待忘记做准备工作的小朋友?”,孩子们一致决定,如果谁不做好准备工作就停止本次游戏。通过集体讨论,以停玩的方式(或别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制裁,能让每个犯规幼儿记忆深刻,从而不敢再犯。

结合制裁实例,平时还提醒幼儿:在做事前,要想清楚,想到做了之后会有什么结果。帮助幼儿尽量减少违规行为的出现,但类似于停玩这种严厉的制裁方式不应在活动中经常使用,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产生消极情绪。

3、规则的实施要保持一贯性。

保持规则的一贯性就是同一规则不能前后有变化。如果在特定情况下必须作某些变化,那也必须向幼儿说明变化的原因,并共同从新商讨新规则。此外,坚持规则的一贯性还表现在一个规则必须在所有使用该规则的情境中都得到应用,而不是忽有忽无。不然规则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对每个人也应该一视同仁,避免出现不公或偏颇。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之所以能成为现今社会中的主宰者,主要归功于其智商与情商并重、齐驱发展的结果。情商、智商并重,说明了人类有修养、有文化、有高尚的情操,同时也说明了人类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规范。正是有了这种亲情、友情、法律、道德、公德的制约,才能让人类发挥聪明才智,推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说明社会规范教育在人类社会前进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更应该看清楚规范的启蒙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活动区虽小,但他就是幼儿的一个小社会,在区角活动中建立和实施规则的意义不仅仅是使活动得以开展了,更重要的应该是进行规范教育的启蒙。

让幼儿真正成为区角活动的主人


区角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它让每个孩子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而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敏锐地观察孩子之间的差异,个别化地指导孩子,使因材施教变为可能,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

然而幼儿参与区角活动,是否是这种理想的状态呢?实际上,许多的区角活动仍然是由老师隐性地控制着幼儿向同一个方向发展,幼儿的自由度是很有限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自主选择的高控制性

星期一一大早,丁丁高高兴兴地来到教室门口,找到了他的游戏卡,把卡插到建构区。今天,他还想搭一座房子,他觉得他搭的房子很高、很大,自己很能干。可是,刚玩了一会儿,老师走过来说:“丁丁,你今天还是玩这个吗?肯德基的游戏也很好玩呀。”在老师的权威干预下,丁丁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建构区。

许多老师喜欢采用插卡的方式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角,看是自主选择,其实幼儿的选择还是会受到老师的高度控制。老师非常关注孩子们的选择,适时地加以“指点”,希望他们能参加所有区角的活动,发展多方面的技能。在他们看来,区角是幼儿各方面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忽视了幼儿活动的意愿和兴趣。

2.活动方式的高控性

在建构区中,孩子们正在玩导弹插塑,有的插飞机,有的插宝剑……天天无意中把一个插塑套到了手指上,刚刚好,手指好像变长了,很好玩,他把五个手指分别套上了不同颜色的插塑,五个手指好像都变长了。他把手一伸一屈地展示给周围的小朋友看,小朋友们纷纷效仿。老师走过来说:“小朋友们,导弹插塑还可以插什么呢?”……

在老师的眼里,插塑就是孩子们用来插的,这种孩子们的新花样只是一种瞎玩,不是老师规定的玩法,是应该被制止的。

3.活动内容的高控性

这个星期,开始进入秋天的主题,老师已经和孩子们收集了一些树叶,孩子们看到隔壁班的小朋友做的树叶拓印画很漂亮,非常想试一试,就跟老师说:“老师,让我们也玩玩吧。”老师想,这些树叶颜色、形状都不一样,正好这个星期学习分类和记录数量,把它们放到数学区里,可以让孩子们练一练。于是老师对孩子们说:“这次我们先玩根据特征分类并记录数量,下个星期我们再玩树叶拓印。”孩子们只好失望地离开了。

虽然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准备了材料,但是玩什么还是老师说了算,老师选择的活动内容是她们认为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学科领域的教学目标,区角活动成了教学活动的延续。

4.活动材料的高结构性

在小班巧手区中,老师投放了剪好了的糖果纸,已搓好的橡皮泥糖块。孩子们直接把橡皮泥放到糖果纸中,两头一拧,一颗糖果就包好了,一会儿工夫,孩子们就完成了工作,没事可干。

这个区角提供的是“高结构”材料——剪好的糖纸,已搓好的橡皮泥糖块,这种定型的结构和操作程序,使幼儿的随意想象和创造力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往往无法满足幼儿自由探索的需求。

以上种种,都是幼儿的自由度受到限制的表现。新《纲要》指出:“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这里的自由意味着尊重孩子的意愿。根据个体需要选择环境,以个体特有的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才能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怎样才能让幼儿真正成为区角活动的主人?我觉得教师的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理解“引导”和“干预”

新《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从中可以看出,老师所做的并不是改变孩子们的决定,而是要从孩子们的决定中发现和找到教育的契机,这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任何一个活动都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只要引导得当,任何一项活动,都可以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比如:在建构区活动的孩子,老师为他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同样可以促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的发展;孩子们玩了树叶拓印后,可以请小朋友观察一下每种形状的叶子用了几次做出了自己喜欢的作品,分类和记录数量的技能同样可以得到发展。相信这样“顺水推舟”式的引导会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

2.恰当处理“预设”和“实际”

作为区角活动中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材料的提供对幼儿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教师的教育意图往往通过材料物化出来。在材料的准备和投放上,可能老师想到了10种玩法,但孩子们的潜力不可估量,他们可能会想到第11种、12种,甚至更多。正如上面的案例,孩子在玩导弹插塑时把插塑变成了指套,每个手指上都套了不同的颜色,谁又能说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没有价值呢?

在“预设”和“实际”之间,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纲要》要求:教师要站在幼儿的高度,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观察幼儿,“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应该摒弃以单纯的预设标准评判和指导幼儿的活动,应以观察到的实际状态作为调整指导的依据。这就需要教师恰当处理好“预设”和“实际”的关系,在活动中要及时捕捉来自孩子的信息,让幼儿在活动中提升自主性,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选择活动,并将孩子们共同关注、自发生成有价值的东西纳入教师预设活动的内容中,支持孩子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3.注重投放材料的“低结构性”

一般来说,高结构性的材料指向的操作程序更为明确,但它往往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和创意。而低结构性的材料是一些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组合并可以一物多用,可以干变万化地摆弄材料,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程序:可以当作游戏中的替代品,或者当作操作的工具,这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推进幼儿的自主建构。

如上所述的“包糖果”活动,如果老师只为孩子们提供没剪好的糖果纸和橡皮泥,请小朋友将糖果纸一张一张剪下来,让孩子们学习分泥、搓圆或者做其他形状的糖块,再用糖纸按自己喜欢的方法把糖块包好,对孩子的发展将会更有意义。

虽然在区角环境中孩子们可能不按老师期望的方式活动,但只有让幼儿真正成为区角活动的主人,伴随着他们的才是愉悦、兴趣,才能满足他们自我发展的需要,才是最有价值的。

中班区角游戏活动教案:逛超市教案


中班区角游戏活动逛超市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了解大型超市,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该如何购物,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游戏活动课,快来看看逛超市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班上的小朋友大部分是边远农村的孩子,没有见过大超市,更加没有去逛过超市,对于大型超市的认识还不清楚。

活动目标

1、了解大型超市。

2、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该如何购物。

3、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在超市购物的全过程。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购物的流程。

教学的难点就是让小朋友说出想要买的东西,并能独立完成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

主要是要设计一个区角,布置一个像超市一样的地方,并分好区域(如水果区、海鲜区、糕点区、零食区等)并收集一些各区代表性的东西,最后在出口设置一个收银台。

活动过程

1、先以聊天的形式进入,问一问小朋友哪些去逛过大超市的,说说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们看老师也开了一个超市,你们看看,然后告诉老师在老师的超市里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3、让小朋友来老师的超市购物,想好要买什么,买的东西应该在哪个区才能买到,如果遇到要买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买该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出口的时候一起付款。

4、让小朋友分组自由的在超市购物,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5、最后让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

教学反思

对于这个逛超市的区角活动主要创设相应的学习与游戏环境,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回应与推动,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缺陷,给更多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对幼儿来说,这一开放自主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使幼儿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显现出很强的兴趣,但是幼儿的随意性比较强,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

老师在孩子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导,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

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充分展示自己。

延伸活动范围,让幼儿多利用废旧物品参与到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来。

于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以便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幼儿园小班区角活动:可爱小屋


准备:一个大纸箱、几张硬纸板、白纸或淡彩色纸、胶水或浆糊、裁纸刀、宽透明胶带、废旧图书、彩纸、彩笔。

制作:

1.把大纸箱上面的四边竖起,用透明胶带粘贴一周,固定好。

2.用刀子在正面挖开一个门,在侧面开两个窗。

3.房子里外均糊上白纸或淡彩色纸。

4.用彩笔画上孩子喜爱的图案或剪下旧图书中喜爱的画装饰房子。

5.用一张稍大于纸箱开口的硬纸板做成房顶,用白纸或淡彩色纸糊好。

6.再用两张糊好白纸或淡彩色纸的硬纸板做成尖顶,固定在房顶上。

7.用碎彩纸装饰屋顶。

OK!漂亮小屋建好了,宝宝一定想进去玩了吧!

提示:用刀挖门窗时要注意安全,另外不要开得太大,否则房子会不结实。孩子进去玩时,可在里面铺上小被褥,如果方便还可做个小窗帘。

区角活动时间:如何让幼儿学会做计划


上一期的区角常规专题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高宽课程的计划——工作(游戏)——回顾(分享)流程中的计划时间,主要包括计划能力的重要性,什么是计划时间以及如何为开始计划时间做准备。本期我们将重点分享教师如何在计划时间支持幼儿。

新学期开始,罗斯老师在领着9个幼儿做计划,他们一起坐在家庭区的桌子边。罗斯老师拿着一个硬卡纸纸轴,放到一只眼睛前,假装那是单筒望远镜,然后望向教室里的各个区角。

罗斯:我看到了积木。我看到了画架和颜料。我看到了好多能玩的材料啊! (然后她看向小组的幼儿们)我有足够多的望远镜,你们每个人都能拿一根,这样你们就能够看到今天在区角时间想要玩的材料了。 (当老师把纸轴递给孩子后,有的孩子为了看得更清楚就站起来,有的则马上会说出来他看到了什么。)

克里斯:方向盘。

罗斯:你看到了方向盘。

克里斯:我要用这个。

罗斯:你要用它做什么呢?

克里斯:消防车! (他走向了方向盘,然后开始忙活起来。)

凯瑟琳: (看着美术区)罗斯,我要做两个东西。用剪刀和纸做鸟巢,然后做一个蜂巢。(还没等罗斯老师回复,她已经走到美术区了。)

柯林:(用纸轴指着美术区)我要做一个蜂巢——给蜂宝宝。

罗斯:你昨天做了蛇宝宝。

柯林:是的,但是蜂宝宝用纸来做。 (说完,他走到美术区和凯瑟琳一起玩。)

罗斯:威尔,你看到什么了?

威尔:积木!

罗斯:你想用积木做什么?

威尔:搭船(走过去开始了区角活动。)

就像上面的例子中所展示的一样,计划时间并不长,在这个时间里教师和每个幼儿都分别进行有趣的互动和对话。教师要像罗斯老师一样来引导计划时间,鼓励幼儿并让每个幼儿都融人到计划过程中,尽可能做详细的计划。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式支持幼儿做计划。

五种方式支持幼儿做计划

1 正确树立幼儿能够进行计划的信念

2 在亲密的氛围中和幼儿做计划

3 提供丰富的材料和不同的学习经验激发幼儿做计划的兴趣

4 同每一个幼儿沟通他们的计划

5 要能够预期到幼儿的计划会发生改变教师要树立幼儿能够进行计划的正确信念

如果想要有效地支持幼儿做计划,教师就要审视自己对于幼儿进行计划的看法。很多老师在计划时间都充满激情,因为他们知道幼儿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领下他们能最有效地学习。老师会享受发现幼儿意图和想法的这个过程,并把幼儿的计划过程融入到一日流程中。

当然,也有一些老师会怀疑计划的作用,因此他们不太愿意改变自己既有的常规流程,害怕对教室的一切失去掌控:“如果教室一片混乱怎么办?如果幼儿说去玩积木结果去做其他事了怎么办?如果所有的幼儿都计划去积木区怎么办?如果幼儿从来不计划去美工区怎么办?如果他们的计划里没有我认为他们应该获得的活动经验怎么办?如果幼儿做的选择不正确怎么办?”不得不告诉各位老师,大家担心的这些情况真的很少在现实中发生。你会发现当幼儿们有了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并真正开始做计划之后,他们会向你证明他们是有能力的。

除了要意识到自己对于计划时间的看法,作为老师,我们也需要审视自己同幼儿互动的方式。有些老师可能会撒手不管,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孩子们的事儿,我不能插手。”有些老师则可能会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把自己的选择和决定强加给幼儿。比如,他们可能会问幼儿喜欢做什么,当幼儿答复后,他们可能会这样说:

你昨天不是做这个了吗,娟娟,今天做点别的事情吧。

家庭区人已经满了,你还想去哪里玩儿?

我觉得你今天应该去美工区玩儿,艾利克斯,因为你很久都没去过那个区角了。

你为什么不尝试给船上色呢,在等它干的时候,你还可以做几个人偶。

虽然老师说这些话的目的都是好的,但是我们却破坏了想要幼儿自己做决定的初衷。一旦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互动方式,就可以逐渐进行调整了。适宜的方式包含下面这些关键策略:真诚、关注、对话、倾听、问真正感兴趣的问题以及支持幼儿的探索精神。我们不妨把与幼儿一起做计划的时间当做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冒险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支持幼儿不断地发现自我,为自己做决定。

2 教师要在亲密的氛围中和幼儿做计划

其实,教师可以和幼儿在很多地方做计划,比如美术区的桌子旁,积木区的地毯上,教室中间的空地上,所有这些能够进行亲密对话的地方都可以帮助幼儿做计划。

在能够发生亲密对话的舒服的地方做计划

计划是以对话开始的,幼儿可能会通过谈论或某些其他方式表明自己的计划和意图,而教师需要通过进一步对话才能了解到幼儿将如何实现自己的意图。因此,小组内的幼儿越少,教师和幼儿之间亲密的对话就会越多,也不会显得很匆忙。研究表明,小组的幼儿越少,幼儿做详细计划的比例就越大。

在一段时间内老师和小组成员要相对稳定

在幼儿觉得安全亲密的环境中,计划的过程会进行得更顺利。在一段时间内(最短为一个月),小组成员和教师的稳定性让幼儿觉得安全,而且觉得自己对于环境有控制权。一旦发生变化,如果和幼儿交待清楚,他们也能够很好地应对。例如你可能会对幼儿说:“明天我要和鲍勃老师做对换,他将和大家一起做计划,我去他那组,这样我和鲍勃老师就有机会和每个小朋友做计划了。”

因为教师在区角活动时间里要和全班的幼儿互动,而不是单单同自己计划小组内的幼儿互动,所以教师要在一段时间后进行必要的轮换,这样老师们能够了解全班幼儿的计划水平,便于教师在区角活动时间给幼儿提供支持。

在能够看到其他幼儿和材料的地方做计划

幼儿越小,越需要他们能够看到区角和材料。当所有的材料都容易被看到的时候,幼儿就能够更好地记起他们可以如何使用这些材料,便于形成计划。例如,如果做计划的时候,幼儿能够看到家庭区,也许他会想到可以玩角色扮演游戏。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教室的现有条件不能保证幼儿能够看到所有区角,那么教师可以定期变换做计划的地点,或者在计划开始前领着幼儿把各个区角转一圈。

3 为了让幼儿对计划时间感兴趣,教师要提供材料和多种学习经验

在做计划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让每一个小组的幼儿都参与其中,这样我们能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我们知道当幼儿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可以用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很介意等待了。所以当幼儿与材料互动时,教师也不用觉得压力很大,好像打仗一样要快速和每一个幼儿都做完沟通。

提供游戏和活动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有非常多的方式让幼儿融入计划活动中。包括可见性活动、小组游戏、道具、与同伴一起计划以及表征性活动。这些活动充满趣味和新奇性,不论幼儿还是老师都不会觉得计划时间无趣,而且通过这些方式幼儿的计划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他们能够表达的内容也变得更多了。

让幼儿主导

当幼儿熟悉计划流程后,可以让幼儿逐渐获得更多的控制权,除了自己做计划,幼儿也可以承担教师的角色,和同伴做计划或者和小组成员一起做计划。比如,幼儿拿着“电话”同另一个幼儿进行计划交流。

4 同每一个幼儿沟通他们的计划

引入有趣的活动后,教师就可以同幼儿进行一对一的有关计划的对话了。在亲密的对话过程中,不论幼儿是否能够用语言表达意图,教师都能够敏感地发现他们的意图,并与他们沟通。教师要鼓励经常一起玩的幼儿一起做计划,认可幼儿计划的价值,让幼儿注意到计划和行动之间的联系。

•教师通过问“什么”的问题引发幼儿做计划

教师首先要让自己蹲下来和幼儿一样高,然后简单地询问:“你今天想要做什么?”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这样幼儿就不用先明白“计划”这个词的含义。你还可以这样问:

你在区角时间想要做什么?

你接下来要去做什么?

比尔,跟我说说,你今天要做什么?

我看到你拿了一些磁铁,雪莉,你想用它们做什么?

当幼儿逐渐熟悉了计划流程,明白了计划和区角活动的关系,可以这样问:

“奥利,今天你的计划是什么?”

“茜茜,跟我说说你今天的计划吧!”

“乔伊,你今天计划做什么?”

如果你想要支持幼儿计划能力的发展,你也可以尝试着问下面的问题:

“你要去积木区搭飞机场,我很好奇你会用到什么材料?”

“哦,你需要那种长条的大积木,那你第一步会做什么呢?”

“你能和我展示一下,你会怎么做吗?”

通过这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幼儿做计划,并促进他们大脑的发展。

5 教师要能够预期到幼儿的计划会发生改变

随着幼儿和老师之间越来越相互了解,幼儿越来越熟悉教室环境和材料,他们对自己做计划的能力也更加自信。你会发现计划时间从最初没什么太大动静,逐渐变成让幼儿兴奋的时间,他们会自信地大声谈论他们的想法。同时幼儿计划的类型和形式也发生了改变,从最开始的手势,到短语,到能够说出一个完整的计划,以及描述自己想到的过程,最后到他能够和同伴一起合作制定比较复杂的计划。

在下期栏目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如何从头开始实施计划时间的案例,大家会发现当你和幼儿开始做计划的时候,你们就踏上了让区角活动时间充满乐趣的神奇旅程!

幼儿园中班区角活动设计:小白兔的家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在区角游戏活动中合作能力较差,在本园开展的创建特色班级游戏活动,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收集幼儿平时喝奶后的空奶盒,然后用彩色卡纸进行包装,制成彩色纸砖让幼儿给小兔子家建造一个漂亮的围墙,这个游戏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搭建能力和颜色的搭配更主要的是能很好的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为以后的合作活动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颜色搭配能力;2、锻炼幼儿的搭建能力;3、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彩色空奶盒,小兔的房子 漂亮的小兔子 平整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做好活动前准备。春天来了,小兔子漂亮的房子建好了,可是有一件事小白兔很担心,因为大灰狼已经好几次到他的房子前转悠,小白兔想建一座围墙,可是他怕自己建造速度太慢于是想找几个人来帮忙,今天小白兔找到了老师想在我们班找几个小朋友帮忙来建围墙,我们让小朋友去帮他好不好?

2、展示活动材料(1)长方形彩色奶盒:引导幼儿看一看奶盒的形状和颜色。

(2)认识整砖、半砖和角砖3、活动开始,场景布置。小白兔的彩色房子,房子门口的草地上有一片茂盛的树林,地上的小草发芽了,其间同时点缀着几朵彩色的小花,大门口是彩色的柱子,柱子上方两颗闪闪的灯笼,在夜晚会发出彩色的灯光。

(1)讲解搭建规则:两名幼儿为一组分别在大门左右两边用彩色砖搭建围墙,看一看那边搭配的漂亮。再有一幼儿在院中搭建水池或者是花园、假山。

(2)注意事项:在搭建的过程中,指导幼儿注意砖与砖之间要压缝,合理利用彩色的整砖和半砖,巧妙运用拐角处的角砖。同时强调注意速度。教师边看边指导。老师要给每一组的幼儿加油,并及时鼓励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哪一组的幼儿合作的最好。

4、讨论: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小组的活动,找出缺点。同时体验自己在搭建过程中的感受,与小伙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爱心和耐心,而且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相信《有关集合和分类的日常活动和区角活动例举》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游戏,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区角餐厅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有关“量的比较”的日常活动和区角活动举例 一、日常活动 例1手指比长短(小班) 中国福利会幼儿园朱虹/设计 活动过程: 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一个手指点点点,两个手指敲敲敲,三个手指捏捏捏,四个手指挠挠挠,五个手指拍拍拍"边玩手指比长短游戏...
    2019-12-16 阅读全文
  • 有关"量的比较"的日常活动和区角活动举例 一、日常活动 例1手指比长短(小班) 中国福利会幼儿园朱虹/设计 活动过程: 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一个手指点点点,两个手指敲敲敲,三个手指捏捏捏,四个手指挠挠挠,五个手指拍拍拍"边玩手指比长短游戏...
    2019-12-16 阅读全文
  • 让幼儿参与区角活动的记录和评价 区角活动中,教师往往希望全面了解所有幼儿的活动情况,又希望每次能对1~2个区角的活动情况进行深入观察,但面对大班额常感到分身乏术。为此我们想:能否让幼儿通过记录等方式作出自我评价?如可以,哪些内容适...
    2019-12-16 阅读全文
  • 区角活动 | 春天来了,区角活动可以做这些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在孩子的们的眼中,春天是五颜六色的。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教师可在个别化学习区角中,提供丰富的材料,为孩子们的多样表达提供支持。 活动名称:树梢上的小鸟 ●适合年龄:中班 ●活...
    2020-02-21 阅读全文
  • 区角活动观察 小班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较差,他们选择区域时往往是“随大流”。在玩的过程中,规则意识也较差,常常将玩具扔得满地都是,玩完了也不知道收拾。因此,我便产生了在区域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想法,旨在探索一种有效...
    2021-11-11 阅读全文

一、日常活动 例1手指比长短(小班) 中国福利会幼儿园朱虹/设计 活动过程: 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一个手指点点点,两个手指敲敲敲,三个手指捏捏捏,四个手指挠挠挠,五个手指拍拍拍"边玩手指比长短游戏...

2019-12-16 阅读全文

一、日常活动 例1手指比长短(小班) 中国福利会幼儿园朱虹/设计 活动过程: 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一个手指点点点,两个手指敲敲敲,三个手指捏捏捏,四个手指挠挠挠,五个手指拍拍拍"边玩手指比长短游戏...

2019-12-16 阅读全文

区角活动中,教师往往希望全面了解所有幼儿的活动情况,又希望每次能对1~2个区角的活动情况进行深入观察,但面对大班额常感到分身乏术。为此我们想:能否让幼儿通过记录等方式作出自我评价?如可以,哪些内容适...

2019-12-16 阅读全文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在孩子的们的眼中,春天是五颜六色的。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教师可在个别化学习区角中,提供丰富的材料,为孩子们的多样表达提供支持。 活动名称:树梢上的小鸟 ●适合年龄:中班 ●活...

2020-02-21 阅读全文

小班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较差,他们选择区域时往往是“随大流”。在玩的过程中,规则意识也较差,常常将玩具扔得满地都是,玩完了也不知道收拾。因此,我便产生了在区域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想法,旨在探索一种有效...

2021-11-1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