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游戏能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发布时间:2019-12-16 有趣的幼儿园游戏 有趣的游戏幼儿园 幼儿园平衡游戏孩子的平衡能力是很重要的,平衡能力好的孩子可以轻松的玩很多的游戏,相反,平衡能力差的孩子摔跤的次数就会多很多。
对于2岁的宝宝来说,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他们想站起来,到处走动。而这个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在宝宝的平衡感不断得到训练。对于4岁左右的宝宝,他们可能更喜欢动来动去,喜欢爬楼梯等等,这些都是在训练自己的身体协调性和肌肉能力。对于再长一些的儿童,他们可能就更喜欢在大自然或是一些娱乐场所奔来奔去了。下面这些就是帮助儿童平衡训练的方法。
1、跳格子
家长可以在家里的地板或是瓷砖或是一些户外泥地上,画上方格子。有一些是一只脚着地,有些是两只脚着地,最后有一个目的地,当然这个游戏也可以不断升级,让平衡性训练越来越难。
2、踩石头
踩石头是锻炼儿童平衡性训练的好办法。既有趣味性又能锻炼起到儿童身体平衡训练的目的。首先准备好彩纸,剪成圆形图案,散布在地板上。告诉孩子,地板是小湖,散布在上面的圆形纸片是湖面上的“小石头”,踩着这些“石头”才能走到湖对面,拿到对岸孩子的心仪之物。刚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先牵着孩子的受慢慢来,不要心急。
3、舞动达人
父母在外工作了一天,可是到了晚上下班,不仅要准备晚饭,还要应付烦人的宝宝。这个时候不妨在沙发或是床上等一些安全的地方,放孩子喜欢的音乐,或是孩子喜欢看的一些运动类节目,让他自由发挥,自由“舞动”,这样不仅减少了大人们的麻烦,又能让他们得到平衡性训练。
4、上下爬楼梯
在孩子走路已经要稳定的时候,孩子的家长们要经常带孩子去进行上下爬楼梯,起初时身体平衡能力不足,家长们一定要拖住宝宝腋下,给他们足够的支撑力。在练习多次之后,身体平衡能力进步,能够很好的站在台阶上,这个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住楼梯栏杆和墙壁,慢慢上下楼梯。
5、垒积木
垒积木属于一种精细动作,这个不仅有助于加强孩子小肌肉动作和手指的灵活性、准确性的培养。同时在玩的时候,孩子肯定要求助于我们家长,所以我们家长要在边讲解的时候边叫他们理解事物,增强他理解事物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游戏阅读
手指游戏:锻炼孩子协调和平衡能力的游戏
16~17个月,是宝宝准确抓握物体协调及平衡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宝宝学习把握自身的平衡和发展物体的平衡,并懂得利用、创造平衡。如婴儿可以搭3~4块积木,可以把书立在桌面上等。
(1)搭积木训练
目的:训练幼儿双手操作物品的能力和手指的灵活性,发展幼儿的空间能力和搭物体的能力,对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平衡能力也有很好的锻炼。
方法:家长让宝宝坐好,在宝宝面前摆放4~5块小积木,家长要先给宝宝搭积木示范,然后鼓励宝宝做搭积木的训练。要求宝宝尽可能搭的高一点,平稳一些。
搭构物体是手脑协同训练的一个基础性训练,能训练宝宝的双手,而且对宝宝的智力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2)搭三层塔
目的:锻炼宝宝手、眼、脑的协调。
方法:在以往练习的基础上,宝宝知道了积木是可以摞起来放的,宝宝的手指也能够有意识地做出拿起来放下的动作,但是在搭放积木的时候,还不懂怎么才能放的稳,不掉下来,父母在旁边要耐心地做示范,告诉宝宝要注意对齐,指导宝宝重新再来。当宝宝摞上一块积木以后,家长一面要夸奖宝宝,一面帮助宝宝将两块积木对齐,然后鼓励宝宝再放一个。
开始时往往不是那么容易成功,这时家长要一边帮助宝宝对齐,一边告诉宝宝:“宝宝看,要对齐,要对好再放下一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让宝宝看到积木增高,才能很好地调动宝宝搭高楼的兴趣,继续练习宝宝的手、眼、脑的协调功能。
(3)积木排队
用积木还可以接起来排队,父母先做示范,放一块积木在桌上,然后叫宝宝看着你的手里拿着的积木,告诉宝宝桌子上那块积木的旁边可以再放一块,接着再放一块。一块一块接在一起,排成一排之后,父母要告诉宝宝“宝宝看这么多积木排成一排了”。
接着,在桌子上并排放二块积木,让宝宝手里拿上一块积木,扶着宝宝的手教宝宝将手中积木放在两块积木旁边,然后鼓励宝宝将积木一块一块陆续放好。宝宝每放一块积木都不要忘记表扬。经过多次练习,宝宝就可以自如地玩积木了。
(4)串项链
目的:训练手指的小肌肉运动,增加灵活性。
方法:要想灵活地穿上珠子,宝宝的小手指头要具备捏住细小线绳的能力,还要具备准确的手、眼协调能力。这个时期的宝宝虽然还不具备这种能力,但是父母可以开始对宝宝小手的精细动作进行训练了。
爸爸妈妈可以一手捏住一根线绳,一手拿着算盘珠或其他带眼的玩具,先做示范给宝宝看。让宝宝看到你的双手,告诉宝宝这些东西是什么。准备做什么,然后慢慢地将细绳的一端轻轻插入算盘珠或带孔玩具中央的小孔中,再慢慢地将细绳从小孔中抽出来,然后牵着小绳的两端和宝宝一起抢着玩,以激起宝宝对这种因果关系的专注和思考。随后家长可以把着宝宝的小手,让宝宝自己试一试。当然要从如何捏拉小线绳开始,如何对准中央小孔人手,在穿珠子的同时,父母要不停地示范。叫宝宝反复练习。
在玩耍中锻炼宝宝的各方面能力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宝宝,于是费尽心思为宝宝报各种培训班,有的训练身体平衡、有的培养音感、有的增加亲子互动。其实,如果想培养宝宝各方面的能力,大可不必那么复杂,在平时与宝宝玩耍的时候,宝宝便可以得到锻炼了。
鼓励宝宝的探索欲
探索欲是每个宝宝都会拥有的特性,所有他没见过的事物都可能成为他的探索对象。
家长应对于宝宝的探索欲予以鼓励,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帮助宝宝实现这种欲望。同时,家长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宝宝年龄段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加亲子关系,还会有效的针对某个方面对宝宝进行提升。
不过要注意,宝宝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喜好侧重,选择游戏的时候要尊重宝宝的喜好,不要勉强。
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宝宝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因此他们会很快对于已经玩了一段时间的玩具或者游戏产生腻烦,因此就要求父母适时的增加趣味性,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很多人认为宝宝最主要的事情是吃与睡,尤其是新生儿什么都不懂,没必要与他进行互动。
但其实,孩子自出生的第一天起,就用他独特的视角在研究这个世界,并逐渐的在吸收外界的所有知识。
增加户外活动
虽然在室内也会有很多适合宝宝的玩具或者游戏,但是户外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户外的广阔的视野与新奇的事物,都会更加吸引宝宝。并且户外运动会增加宝宝的运动量,以及更好的呼吸新鲜的空气。
带宝宝游泳
在宝宝六个月甚至更小的时候,便可以带他去专业机构游泳。游泳是一项锻炼宝宝体能的很好的运动,同时喜欢玩水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但是要注意,在宝宝游泳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安全。
在玩耍中进行学习,相信所有宝宝都不会拒绝。而枯燥的上课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就比较难以接受了。因此,父母要研究一些适合宝宝的活动,增加与宝宝的亲子关系,同时也可以让宝宝在各方面都得以锻炼。
在天气好的时候,户外运动是最理想的活动之一。不妨在空地上放放风筝、踢踢足球,或者与父母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让宝宝在快乐中成长。
自创游戏锻炼8种能力
如今,什么都讲究“DIY”,游戏也不例外。美国《育儿》杂志最近刊登了育儿专家麦洛蒂\x{00b7}沃尼克的文章,列举了8种简单的自创游戏,仅仅使用家中常用的两三件物品,就能达到既锻炼孩子各种能力,又给他们带来快乐的目的。
游戏一:拍球
找一个网球,在球身上用小刀捅出一条缝。再找一段绳子,把它的一端系在网球上,另一端拴在门把手上。让孩子坐在这个摆来摆去的球前,引导他拍球。
效果: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增强婴儿手和眼的配合,还能锻炼他的判断思考能力。而且,当球摆动到远处时,孩子会有一种兴奋和满足感。
游戏二:翻越障碍
把枕头摞成一座小山,用毯子和靠垫摆出一条沟壑。让会爬的孩子上上下下跨越各种障碍,寻找待在房间另一头的你。
效果:这会让孩子学会坚持。当他最终找到你时,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这能在下次游戏中给他很大的动力。而这些翻枕头、过毯子的动作又可以锻炼孩子的肢体活动能力,为他未来的学步创造条件。
游戏三:“投币”游戏
在一个较大塑料容器的盖子上开一个狭长的投币口,让孩子把一些个小的盖子,一枚一枚从这个“投币口”投进容器里。在他“投币”的时候,家长要大声为宝宝数数。小盖子被全部投入后,让他自己把罐子里的小盖子倒出来,重新作“投币”的游戏。
效果:这个游戏锻炼了孩子对物体大小的感觉。把较小的物体投入较大的物体中可以帮助他们体会不同大小物品之间的关系,并能增强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你在一旁大声数数的声音,也可以帮助他学习计数。
游戏四:图片游戏
从杂志上撕下几张印有婴儿、食品、动物等图形的图片,帮助他把这些图片贴到一个剪贴板上,然后把剪贴板挂在墙上。蒙住他的眼睛,把他的手指放在剪贴板的某个位置,然后放开蒙眼的手,询问他,现在手指的图片上画的是什么东西。
效果: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用这种方式发现图片能令孩子感到兴奋,而这种兴奋又会刺激他说话的愿望,说出物品的名称则会提高孩子的词汇量。
游戏五:文字游戏(学龄前)
准备些一次性的纸盘,在每个盘子里写一个字,然后将这些盘子摆成一个圆放在地板上。放一段音乐,让孩子随意收集起一些盘子。当音乐停止时,他也必须停下来,然后告诉家长,自己收集的都是什么字。对大一点的学龄前儿童来讲,可以让他们用这些字造句。
效果: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识字,一旦孩子的识字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开始学习阅读了。
游戏六:夹糖豆
给孩子准备一个小镊子,让他把糖豆从一个杯子夹到另一个杯子里。告诉他,在杯子半满的时候停下来,然后估计一下应该夹了多少糖豆(4岁以下的孩子玩这个游戏要小心,警惕他们把糖豆吞下去)。
效果:锻炼手指对精细动作的控制能力。如果你的孩子能很好地使用镊子,就说明他已经开始具备使用铅笔和自己穿鞋的能力了。
游戏七:数学土豆(给稍大的孩子)
这个游戏可以让两个以上的孩子一起玩。让一个孩子先拿着土豆,并掷出两个骰子,如果两个骰子的数字之和大于等于7,拿着土豆的那个人就可以把它传给下一个人;如果小于7,则土豆不能传递。这样重复游戏直到2分钟结束,手中没有土豆的孩子就是赢家。
效果: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口算加法的基本能力。孩子会在游戏的激励下,尽快对骰子上的数字做出加法,以便能把手中的土豆赶快传出去。
游戏八:记忆游戏(给稍大的孩子)
准备一个装鸡蛋用的盒子,在每个蛋槽里放上一件不同的小东西,让孩子仔细地把它们看清楚,盖上盒盖。然后让孩子用即时贴画出每件东西的样子,贴在他们记忆中这件东西的相应位置上,打开看看是否正确。然后把东西重新摆放,游戏就可以反复进行。
效果:增强记忆力。用物品的形象来帮助孩子记忆,会对他们未来的识字和乘法学习都有帮助。
提高宝宝语言能力的3个游戏
分享3个可以提高宝宝语言能力的游戏
传电报
玩法:成人在孩子耳边讲一些有趣的电报内容,如小猴在电灯泡里跳迪斯科;小老鼠打败了大老虎等。孩子听后传给第三个人,第三个人讲出电报内容,发电报人进行验证。如无第三个人,则要求孩子在成人耳边再复述一遍。
益处: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咕噜咕噜
玩法:家长与孩子面对面站立,双手握空拳、两拳交错上下边绕圈边念“咕噜咕噜1(出示1个手指)”,家长说:“一头牛”。两个人再绕圈并念:“咕噜咕噜2(出示2个手指)”,孩子说:“两只鸟”。依次说数字组词到10,游戏结束。
益处:学习用量词组词和即兴说话,培养孩子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
小小营业员
准备:孩子的玩具5~10件,围裙。
玩法:将玩具逐一放好,家长先系上围裙当营业员,向孩子介绍商品。如指着玩具狗说:“这是只小狗,白白的毛,鼻子会闻气味,它有4条腿,有一条卷卷的尾巴,它会帮人们看门,你喜欢它吗?你想买它吗?”孩子听营业员讲得好,就将小狗“买”回去,然后由孩子当营业员介绍商品,游戏反复进行。
游戏的变化:可以出现水果、蔬菜、交通工具、娃娃等各类物品;还可以让顾客描述自己要买的物品特征,不说出名字,让营业员猜,猜对了就把物品“卖”给顾客。
益处:培养孩子运用口语进行连贯讲述的能力,巩固其对物品特征的认识。
户外游戏激发宝宝的3种能力
亲近自然,是孩子们最向往和渴望的事情。人与自然本身就应该是融为一体的。而如今由于社会的压力,现代家庭中的父母亲都只片面的重视对孩子进行智力方面的早期教育,除了周一至周五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外,还利用双休日将孩子送到少年宫、艺术学校等参加各类兴趣班,培训班,孩子与自然接触的机会甚少,即使有机会带着孩子外出,也只是完成任务似的和孩子到某个公园,将每个游乐设施让孩子玩一遍就算结束了。其实,户外活动是一种很好的促进父母亲与孩子情感的方式,同时在这过程中也能培养孩子的多种能力。户外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散步、亲子体育游戏、外出郊游等。其实在户外活动过程中,父母亲可以从以下3方面入手,积极培养孩子的多种能力。
1、观察力
1)年龄越小的孩子对外界事物的一切越是感到好奇,什么都想知道。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会向父母亲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最简单的:“这是什么呀?”这时,作为父母亲就应该及时给予积极的回应,详细解答孩子的疑问,以进一步激发孩子观察的兴趣,而不是草草的应付或只是不耐烦的回答。
2)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进行观察,父母亲可以向孩子提出问题,如:“你猜猜那是什么呀?”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孩子进行一些小游戏,如:让孩子和父母亲进行比赛,看谁先找到红颜色的花。对于已经能认字的孩子来说,在带孩子外出的过程中可以和孩子比赛“认相同字”的游戏。经常性的通过游戏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世界,孩子的观察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同时求知的欲望也会加更加强烈。
认相同字游戏
玩法:如孩子认识文字“上海”,在外出的路上,父母就可以鼓励孩子在招牌或公车广告上找这两个字;或者当孩子发现一个他感兴趣的字或符号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继续寻找相同的字和符号。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力,同时,孩子在这过程中也体验到了成功感,对学习也会产生兴趣。
2、交往能力
如今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平时与其他小伙伴交往的机会也比较少,虽然在幼儿园里会有许多同伴,但那都是自己所熟悉的人,所以,父母亲可以利用孩子到户外活动的时间鼓励他们主动与其他小伙伴交往。对于一些性格相对内向的孩子来说,也应该鼓励他乐于接受他人的邀请、与他人交往。此时的父母亲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孩子的游戏活动,有成年人的加入只会增加孩子的拘谨感,因为孩子彼此之间有他们独特的交往方式。
3、自我保护能力
从诞生那一刻起,父母亲都是十分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使孩子在父母的保护下有了极大的安全感。但在户外活动中,孩子难免会发生一些小意外。特别是在体育游戏中,摔跤、碰撞等常有发生。这个时候,父母亲就要注意对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如在孩子游戏前教导他:摔跤时用双手撑地,追逐游戏中如何躲闪,平衡时借助其他物体保持平衡等。
结语:通过户外活动,孩子们不仅开阔了眼界,认识外界许多事物,同时还能从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回家后父母亲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回顾一天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想;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规则意识,获得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不要忽视户外活动,这是父母亲和孩子交流情感的好机会,也是发展孩子各种能力的好时机,帮助他们更多地认识多彩的世界。
通过游戏提高宝宝认知能力
游戏一:摆动物珠
教具:写有数字的白纸长卡片、动物形状的珠子
要求:
1、一一对应的摆放。例如:1对应1只小兔,2对应两只蜗牛……。
2、在摆的过程中让宝宝了解了数量、数字、数名之间的关系,在找动物珠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
游戏二:小帆船
教具:一幅画有5只帆船的画(每只帆船一对白色风帆)、10只彩色风帆贴纸(每只风帆上画有1-10的数量园点儿)
要求:
1、宝宝掌握摆放非常好的时候可以进行十任何成的练习。
2、告诉宝宝帆船上的帆的园点加起来是10。
3、家长先贴一个例如:贴上三个园点的小帆要和七个园点的小帆对应。让宝宝数数并且反复练习。
4、这个游戏主要是让宝宝练习10的合成与分解,让孩子在反复操作中掌握这些数量的概念,同时练习了分解与组合,在贴的过程中也训练了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在家里父母们可以准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让宝宝反复练习数量、数字、数名之间的关系以及10的合成与分解,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量的理解能力。如果您经常让宝宝这样练习,宝宝会很快掌握。游戏当中很可能会让宝宝觉得枯燥,因此家长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引导和鼓励,让宝宝把这个游戏做完。
提升宝宝语言发展能力的6大类游戏
提升宝宝语言发展能力的6大类游戏
对于0~3岁的宝宝,比起说话能力本身,非语言的沟通能力,如哭、肢体动作,或是眼神、手势等反而更为重要,这些都是语言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一、初阶:好好听听—听觉游戏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听”是很重要的基础,因此,借助各种听觉游戏,帮助宝宝建立听觉注意力、寻找声源及理解生活中的各种声音,锻炼宝宝语言发展所应具备的听觉能力。
1、听声音
刚出生的婴儿就已具有“听”的能力,能辨识出熟悉的声音,尤其是妈妈的声音,会比较容易安静或高兴。你可以在婴儿床前摆放一些音乐铃,或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当宝宝的抓握能力逐渐发展时,也可以给他一些会发出声音的小玩具,让他把玩,学习操控声音。
2、找声音
宝宝3~4个月大时,开始训练他对声源的反应。妈妈可以常常在宝宝的两侧说话,让他学习转向声源,或是拿一些铃铛、发声玩具做辅助,让宝宝试着辨别声音是从哪里发出的。当宝宝找到正确声源时,就可以将发声玩具交给他把玩,作为奖赏。
此外,可以拿块布或纸盒将声源(铃铛、发声玩具)盖住,让宝宝去寻找声音来源。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宝宝建立“听觉的物理恒存概念”。
二、进阶:小嘴巴,动一动—口腔动作游戏
语言发展不只是“词汇”的发展,嘴唇、舌头、脸颊、声带、咽喉肌肉越协调,宝宝将来也比较能“口齿清晰”。通过一些口腔动作的小游戏,让宝宝体会发声的乐趣,促进口腔动作的灵活度。
3、玩嘴巴
当宝宝可以“抿”嘴唇时,就可以开始跟宝宝玩“亲嘴”的游戏,这不仅能促进宝宝双唇闭合的能力,也增进宝宝与妈妈的亲密感。在宝宝满周岁,学会将双唇包住杯缘喝水之后,就要开始让他练习吸水,或用吸管喝饮料,这个“吸”的动作可以促进脸颊肌肉的力量,及双唇闭合的力量。
4、玩舌头
在宝宝的嘴唇周围涂上一些奶油或糖水,让宝宝试着将舌头伸出嘴巴外面上下左右动;或是发出“啰、啰、啰……”的声音让宝宝学,都可以促进舌头灵活度。
5、吹一吹
在宝宝还小的时候,可以多在他的脸颊上轻轻地吹气,让他感受那股气流。当宝宝大一点的时候,让他模仿你把嘴嘟起来,试着吹吹看,如果他不太会吹,可以利用一些小道具,例如小风车、羽毛或小纸片等来启发他。
6、嚼一嚼
宝宝大约在4~6个月左右开始接受辅食,很多宝宝在6个月大时开始长牙齿,因此咀嚼功能很重要。这时,你可以训练宝宝吃些容易咀嚼的食物,例如磨牙饼、面包,或其它半固体、固体的食物。宝宝一岁多以后,可以将食物切成较小片,让他练习“咬”的动作,训练他的舌头、牙齿及口腔动作的协调。
对话游戏培养宝宝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理解力强,更加自信,在以后的社会交往中也会更受欢迎。其实,让孩子的语言获得良好发展,并不需要你做特别多的事情,只需每天拿出30分钟的时间,认认真真地和孩子“对话”、玩游戏,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0~1岁“对话”,建立牢固的亲子关系
宝宝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就是他来到这个世界说出的第一句话!之后,宝宝的每一次啼哭,细心的妈妈都能知道他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饿了,尿湿了,还是希望妈妈抱抱?母子间的“对话”就这样开始了。通过不断地“对话”,亲子间的纽带就会越系越牢。
7个语言游戏:
1、模仿发音
抱起宝宝,在他面前做出张嘴、吐舌或其他各种表情,并用亲切温柔的声音和宝宝“谈话”,让他注意到你的口型和面部表情,逗他发音。逐渐地,宝宝就会发出应答似的声音来和你“交谈”。这也是增进亲子感情的有效方法。
2、放童谣CD
选择节奏欢快的童谣CD,随时放给宝宝听,每次放几分钟就行。你也可以自己学会童谣以后唱给宝宝听。喜欢听歌曲是孩子的天性,童谣特有的节奏和韵律最适合小宝宝听。
3、摇响铃
你先摇动铃铛、拨浪鼓等发声玩具,吸引宝宝的视线,让他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脸上。你同时叫他的名字,对着他说话。还可以在不同的方向弄出声音来,让宝宝去寻找声源。这是很好的听觉训练,也和语言的发展有关,因为宝宝总是先学会听,然后学会说的。
4、唱摇篮曲
宝宝哭闹,或者每次睡觉前,妈妈都可以给他唱摇篮曲。这可以让宝宝很快安静下来,或为他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5、学小动物的叫声
你用夸张的表情,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给宝宝听。拟声词很容易引起宝宝的兴趣。你也可以在模仿小动物叫声的同时,模仿不同小动物的动作,这样更能引起宝宝的注意。
6、听妈妈讲现在的事情
你用亲切的声音、变化的语调,跟宝宝讲他当前面对的事物和事情。比如对他说“宝宝在摇小铃铛”,“妈妈正给你换尿布呢”等等。这可以教宝宝在情景中理解语言,你也会养成和宝宝说话的好习惯。
7、拍手、点头
和宝宝面对面坐好,握住他的两只小手,教他对拍。边拍边说:“拍拍手。”然后不握他的手,看他能不能自己拍。同样的方法,可以教宝宝做点头的动作。这可以锻炼宝宝理解语言的能力和模仿力。7个月以后的宝宝,在听到一些特定的语言信号时,就能用动作表示出来了,因此不妨多和他玩类似的游戏。
“对话”Tips:
1.和宝宝说话,要看着他的眼睛。
2.你说的话要简短、具体、准确和清晰,要多重复。
3.要在情景中和宝宝说话,这样他才能更好地理解。
4.当宝宝自言自语时,你一定要及时接话,这会让他“说话”的兴趣大增。
5.多用肢体语言,宝宝喜欢看着你一边说话一边做动作的样子。
6.变换各种表情和宝宝对话,因为孩子通常是看着妈妈说话时的表情来学习说话的。
0~1岁宝宝语言发展:
1、刚出生的宝宝就会对声音作出反应。
2、两周左右,能分辨人的语音和其他声音的区别。
3、快满2个月时,开始懂得听到的话中所流露出的感情,分辨不同的语调。
4、3~4个月,玩耍时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如果你和他一问一答的,他会更加起劲地与你“交谈”。(建议你把宝宝的这些发音录下来,作为纪念。)这种发音兴趣将逐渐发展为学习语言的能力。
5、6~8个月,开始能听懂一些词语,会无意识发“妈妈”、“爸爸”的音。
6、8个月左右,宝宝会真正懂得一些词语的意思,比如会把“瓶子”一词和真正的瓶子或看起来像瓶子的东西联系起来,而不是和别的东西联系起来。“妈妈”一词的发音或类似的发音只代表妈妈,而不代表爸爸或其他人。不久,他就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指令,如“挥手再见”。
7、10个月左右,开始会用身体语言向主要看护人表达自己的请求。比如他向你靠近,可能是需要你的帮助,或者想和你分享让人激动的事情。如果你给予积极的回应,宝宝就能获得语言学习的良好结果。
8、10个月以后,有些宝宝开始会有意识地叫“妈妈”或“爸爸”了。此后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自娱自乐的言语游戏。你可以对他的活动充当解说员,逐渐使他说出真正的词来。
1~2岁从听到说,“奇迹”发生
这个阶段是宝宝语言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从简单的一个词,到说出完整的句子来,其中只经历了几个月,真让人难以置信!可以利用这一阶段宝宝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就他所关注的事情,和他展开“对话”。
7个语言游戏:
1、小动物怎样叫?
准备小鸡、小鸭等小动物的图片。你出示图片,同时模仿小动物的发音。重复几次,让宝宝模仿。也可以教他模仿相应的动作,或者让宝宝指出哪一张图片是小鸡,哪一张是小鸭子。这可以让宝宝练习发音。
2、鼻子在哪里?
你和宝宝面对面坐好,让他看着你。你说身体的某一部位,让宝宝指出来。比如你问他:“妈妈的鼻子在哪里?”宝宝会用手指向你的鼻子。也可以让宝宝按照你的语言提示,指自己的身体部位。
3、我说你做
你说一个指令,让宝宝去做。比如,你对他说:“宝宝,把妈妈的拖鞋拿过来。”“把积木拿出来,和妈妈一起玩积木吧。”宝宝能够按照你的意思去做。这可以锻炼宝宝听指令做动作的能力。
4、念念儿歌
选择一首容易理解、每句最后一个字容易发音的押韵儿歌,念给宝宝听。念的时候,你故意将最后两个字的发音间隔拉长,比如“小娃\x{2014}\x{2014}娃”,加重每句最后一个字的语气,以强调押韵的那个字。这样可以让宝宝更好地模仿最后一个字的发音。
5、学说简单句
当宝宝遇到事情来求你帮助时,你可以要求他用简单的话语表示。比如,宝宝要喝水,你可以教他说:“宝宝喝水。”他也许说不出来,也许说的只是“水水”等儿化语,这都没关系。注意,这种情景是宝宝所熟悉的,而且要求宝宝说的词不要太拗口。
6、情景再现
你带宝宝去过一个地方,回家后可以给他讲一讲,今天你和他一起看到的事物和去过的地方。比如你问他:“今天妈妈带你去哪儿了?”“看到什么了?”宝宝可以用简单的词回答:“动物园”“老虎”等,也可以用动作表示出来。如果你和孩子经历了同样的事情,那么你们的对话就会有很多的共同语言。
7、和宝宝看书
每天陪宝宝看图画书。书的画面形象要大而单一,对话简单生动,词语多次重复出现,便于宝宝模仿。经常和孩子一起看书,他对图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高,对学说话也会越来越有兴趣。
“对话”Tips:
1.要慢慢地对宝宝说话,不要着急;宝宝说话的时候,你也要认真听。
2.经常用清晰的语气,重复宝宝说过的话,加深他的印象。
3.在情景中展开对话,效果最好。你对宝宝当前正做的事情谈论得越多,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就会越好。
4.经常对宝宝说一些新词,让他学会理解更多的词,同时要让他有机会运用。
5.教宝宝用标准的普通话说,尽量不要对他说儿化语。
6.在宝宝掌握了某种物品的名称之后,经常给宝宝讲解它可以用来做什么,或者新玩具怎么玩,并进行演示。
7.每天至少给宝宝讲一次故事。特别是晚上睡觉前给孩子读一些有趣的故事,效果非常好。
1~2岁宝宝语言发展:
1、1岁2个月左右,开始对非常简单的故事感兴趣。
2、1岁半左右,虽然说的话还很少,但理解新词语的速度非常快。
3、1岁8个月左右,开始非常喜欢听你给他读书,而且也喜欢自己看书了。建议你给宝宝多准备几本书,鼓励他看书。
4个小游戏锻炼宝贝的“火眼金晴”
4个小游戏锻炼宝贝的“火眼金晴”
聪明宝宝的视觉能力一定很强,通过眼睛的观察,他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刺激大脑的发育。敏锐的视觉能力需要科学地训练和培养,一些小游戏就是妈妈们不错的帮手。
一、看看能不能接住它
目的:仔细观察物体飘落,训练宝宝眼睛追随物体的能力和注意力。
方法:抱着宝宝坐或妈妈宝宝席地而坐,妈妈把小丝巾、小手绢、气球等轻飘飘的东西抛向高处,母子的目光随着这些东西的上升而将视线“提升”、随着它们的向下飘落而下降;当它们快要落到跟前时,让宝宝伸手或张开双臂去接。而后,再扔出去,重复刚才的动作。
二、眼睛跟着玩具走
目的:用鲜艳的物品吸引宝宝的视线,使他们更快地注意目标,并能以目光追随目标。
方法:5个月左右的宝贝对色彩比较敏感了。妈妈拿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放在距宝宝60-70厘米的地方,让他看见并对玩具产生兴趣;然后,妈妈水平、垂直移动玩具,也可摇晃玩具或使玩具做圆圈形转动。仔细观察宝宝的目光怎样跟随玩具移动、摇晃或转动。如果宝宝的眼睛跟不上目标物,速度就要放慢,晃动和转动幅度相应缩小。
三、身体真有趣
目的:通过指认身体部位,锻炼宝宝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方法:抱着宝贝,让他坐在妈妈的膝盖上、与妈妈面对面。触摸他脸上不同的部位,如轻轻抚摸他的鼻子,告诉他“这是你的鼻子”,最好重复多次;然后问:“妈妈的鼻子在哪儿?”抓着他的小手、放在妈妈的鼻子上,说:“在这呢。”照这样,妈妈可以同宝宝一起做“眼睛在哪儿”、“眉毛在哪儿”、“耳朵在哪儿”、“嘴巴在那儿”等游戏。
四、认识白与黑
目的:以黑白这两种对比强烈的色彩刺激宝宝,提升宝宝的视觉和关注能力。
方法:任何黑白分明的物品都可以用来做这个游戏的道具,比如,妈妈可以把围棋棋子分成黑白两堆,或者将棋子摆成一个个黑白相间的方阵,让宝宝观察20-30秒钟,也允许他用手抓棋子玩儿,每天几次;三五天后再把两种颜色的棋子混在一起,展示在宝宝面前。
准备一块黑白条或黑白格布,一次次地在宝宝面前展开、合拢,也能完成这个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