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你是否善意地扼杀了孩子的理想?

发布时间:2022-01-05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你是否善意地扼杀了孩子的理想?”,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父亲和孩子坐在一起看电视。孩子见屏幕上的那个律师很有威严和气派,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会儿引经据典,一会儿举例说明,说得大家个个点头称是。敬佩之心不禁油然而生,便转身对父亲说:“爸爸,我以后也要当个律师。”

父亲立即说:“好啊!我支持。不过,当律师可不是很容易的,必须熟悉很多法律法规,许多条文都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如果磕磕巴巴,谁会请你呢?可你,现在连书都懒得背。你想当律师,从现在起,我看就要每天背一首诗,先把记忆练练好。”

听父亲这么一说,孩子就不做声了,心里却在想:那我还是不当律师算了。

后来,孩子看一部反映特警战士的纪录片,看到激动处很是来劲,对旁边的母亲说道:“妈妈,我以后也要当特警。”母亲说:“好啊!我赞成。不过现在你必须好好读书,因为特警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不但现在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跌打滚爬,有不怕吃苦的精神。你呀,一点苦都吃不起,体育成绩也一般。以后,每天早晨早点起床,好好去锻炼锻炼。”

孩子经母亲的这一番教育,想当特警的念头一下子荡然无存了。

孩子在接触各种新鲜事物时,会自然而然地萌发自己的理想。对孩子的理想,父母如果觉得是合理的,就应给予支持,不是简单地说句好,也不是马上提出要求,并要孩子为实现理想去奋斗。支持是讲究方法的,是必须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准备和接受能力的。

父母从主观上说,他们对孩子的理想都是热情支持的,但从客观效果来说,实际上都是扼杀,最终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完全相反。而产生这样的结果,也是好多父母自己始料不及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但理想的确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即从有一个初步设想到牢固树立的过程。在它的萌发之初,需要点拨和引导,需要精心呵护,对孩子的理想,不理不睬是错误的,拔苗助长也是错误的。

对孩子刚刚萌发的理想之苗,动辄苛以参天大树般的要求,这无异于拔苗助长。如果我们都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理想之苗,那么,也许孩子永远也不可能树立稳固理想。

怎样才是对孩子理想的真正支持呢?真正的支持应该建立在对孩子的充分理想和尊重的基础之上,必须以孩子的现实准备为前提,然后进行适当的启发和诱导,不是说教,不是命令,也不是趁机提条件。

比如,当孩子提出以后想当律师时,你不妨这样说:“看来,当律师倒是很不错的。那你说,那个律师为什么说得那么好,让那么多人都敬叹不已?不知道他小时候读书怎样?”让孩子自己去思索;或者也可以这样说:“想不到你想当律师,这个理想好!我支持。孩子,你想想,当律师需要什么才能?”

对孩子的理想,父母要一点点地培养扶持,要细心浇灌滋润,不要一见小苗,就立即倾盆大雨,恨不得让它明天就成为一棵大树, 这是不切实际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不要善意的谎言抹杀了孩子的童真与快乐


女儿个性天真、活泼开朗,喜欢交朋友。小班时期,女儿每天都会把幼儿园的事情,一字不漏的“复制”回家。诸如学了什么本领,老师讲了什么话,哪怕是挨了批评,也会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最近,我发现女儿好像变得沉默了,对自己的一日表现回答也是支支吾吾,有时竟然一问三不知。有时同事告诉我今天批评她了,问她有没有这回事她也会说“没有”,更不要说向我“汇报”事情经过了。这是怎么啦?从什么时候开始小班那个天真、可爱的女儿不见了,女儿开始逃避回答了。问得次数多了,被我逼急了,女儿一句“你电脑里不是可以看到吗?”让我思索起事情的缘由。

刚进入中班几周

,同事反映女儿在上课时管不住自己的小嘴巴,喜欢和旁边的小朋友说悄悄话。一日放学女儿来找我,我正好在园长办公室打印资料。这时,女儿看到了电脑的监控图像,就惊奇的叫了起来:“妈妈,这不是楼下我们的传达室吗,你看,小朋友都被接走了,你们的电脑怎么能看到楼下的事情呀?”当时我故作神秘的说:“是啊,我们的电脑你在教室里上课都能看的一清二楚呢,你以后上课可不能说悄悄话,要认真学本领哦!”女儿虽有点将信将疑,但还是认真地点点头。

事后几天,我还适时的把一些同事与我交流的情况,当做“视频所见”告诉女儿,女儿果然是认真了不少,说悄悄话的情况也有所改善。但有时也会问我“妈妈,你今天电脑开了吗?”但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背后隐藏的正是女儿的不安。

现在,女儿学会了逃避回答,好像还变得有点“心机”,呵呵!看来我这个家长的教育方法问题还真不小啊。我想,正是我善意的谎言让女儿在自由的学习生活中有了被“监视”的感觉,变得对自己亲爱的妈妈也有所保留了,这样怎么能解决好问题呢?而同时留意平常我们老师的带班过程中不是也常有这样的情景出现吗?如某小朋友在家中迷上了看动画片,家长屡次教育无果的情况下会寻求老师的帮助。“某老师,你有望远镜的是吧,可以看到我们家的宝宝在家中乖不乖”,说完还朝老师眨眨眼。这时老师也会做个顺水人情说:“对呀,不看电视了,明天就给你奖一颗五角星”。或者是:“晚上,我给你妈妈打电话的哦!”一句善意的谎言,本是想让孩子改正坏习惯,却从未去想到在彼此交换着“善意的说谎者”角色时,在无形中让孩子在家中也多了一份约束,在幼儿园活动中多了一份忐忑。这样教育出的孩子会快乐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在这里

,让我们对孩子说声“对不起”,不要让这些善意的谎言抹杀了孩子的童真与快乐。

家园共育:别让“懂事”扼杀了孩子的个性


我们经常能听到家长这样夸孩子:"这孩子真懂事"、"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在家长心中,懂事听话=好孩子,懂事听话的孩子也更招人喜欢。为了让孩子懂事,家长处处限制孩子,但是孩子天性活泼好动,限制过多会扼杀掉孩子的个性。

过度听话会让孩子失掉个性

小刘小时候是个特别可爱的孩子,长的有点小帅,加上特别的听话,因此很招人喜欢,这主要是跟父母的教育有关。小刘的妈妈是个特别强势的人,对儿子管教甚严,对孩子的教育,只遵循四个字,那就是懂事听话,小刘也在妈妈的教育下格外听话,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无论在什么地方玩,小刘的衣服始终是干干净净的,因为妈妈不允许他的衣服变脏,在去别人家时,小刘从来都是很有礼貌很听妈妈的话,因为妈妈不允许他胡闹,小刘的成绩非常好,因为每次考试不好时都会被妈妈一顿训斥,小刘在妈妈面前特别的听话,妈妈也很欣慰孩子很懂事,因此对孩子一些人生大事,都是一手操劳,而小刘上大学学的设计专业,也是妈妈要求的,尽管小刘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但是无奈妈妈的强威。

小刘小时候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小想法也很多,但是从小到大,太听妈妈的话,导致自己的个性越来越无。

孩子听话懂事是好,看着也招人喜欢,对父母来说也能省心,但是太听话就真的不行了,太听话的孩子容易缺乏主见,自信心弱,缺乏创造。

如何让孩子既听话又不失个性?

对于孩子一些乖巧的行为,家长不要总是表扬,适度就好,在表扬孩子时,除了你真听话、你真乖等表扬,可以试试其他的表扬方式,例如你真棒啊。多鼓励孩子做一些自己不敢做的事情,孩子害羞,就多鼓励孩子和别人接触,对于孩子的一些独特的思维和创造,家长要尽可能的尊重,保护好孩子的独特性。

我们可以要求孩子行为上基本听话,整天打架、骂人、不听话不行,但思维上可以不太听话,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当孩子小时,以听话为主,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大了应给一点"不听话度",甚至行为上也可以有自己的做法。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烟火,都能绽放出不同的精彩。让孩子懂事听话并没错,在不破坏原则的基础上,应多多鼓励孩子展现个性,这样他们的人生才会更快乐更精彩。

什么样的家庭早教扼杀了孩子的未来


引言:当孩子想给交不起学费又体弱多病的同学捐款的时候,你问他是不是学校规定必须做的,还问学校规定最少捐多少?你在一点一点砍去孩子身上善良的本性。买东西时别人多找了钱,你拖着孩子快速离开。同事得罪了你,你指使孩子偷偷拔掉他自行车的气门心。

好比我们父母身上藏着许多把刀,提醒提醒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刀,你也有吗?

第一刀:砍去民主,种下强权的种子

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家长也就是家里的皇帝。早教网,他们说一不二,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着。但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做到最基本的民主呢?比方说涉及孩子利益的事情家长有没有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当家庭内部出现争执的时候,无论有没有道理,家长总是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来代替孩子做出决定。

第二刀:砍去爱心,种下自私的种子

当你为如何抚养年迈的父母而与你的兄弟撕破脸皮,为分父母的那点遗产又与你的姐妹大打出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有一双惶恐的眼睛正疑惑地看着你的表演?中国式育儿的十大错误>>

当你看到小偷在撬邻居家的门,拉着儿子匆忙离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儿子的另一只手握成了拳头?当女儿告诉你小区花园的水龙头坏了,你是提上工具就去修理或者立即给物业打电话,还是告诉她不要多管闲事?你假装没有看见公共汽车上站不稳的老人,当孩子想起身让座的时候,你却用眼神去制止他。

你的这些表现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你的每一个行为都在一刀刀砍去孩子的爱心,而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自私的种子。

第三刀:砍去诚实,种下说谎的种子

孩子一旦明白说谎就可以不挨揍、早教网,不挨骂,或者可以让皮肉之痛尽可能迟一些来临的时候,他就可能慢慢变成说谎专家。小孩子说谎都是被逼出来的。如果我们说实话可以得到实惠,那谁还愿意冒险去说谎呢?很多的孩子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大人可以说谎,而小孩就不能呢?小孩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他已经发觉了大人是经常说谎的。我们给孩子的解释往往是辩解说我们的谎言是“善意”的。但对孩子来讲,善意的也好,恶意的也罢,那都是谎言!

第四刀:砍去冒险,种下平庸的种子

孩子要下河游泳不是教会他怎样保证自己在水里的安全,而是简单地拒绝--理由当然是危险。孩子要登高也是安全的原因不被允许。孩子都十多岁了,还不敢一个人到门口小卖部去买瓶酱油,因为大街上是危险的。不会自己削苹果,因为刀子是危险的。二十岁的孩子还不会开火做饭,因为煤气是危险的。

是啊!现在的社会有些乱,出门有危险,在家也不安全。但俺们就这样一直抱着,他们又如何能长大呢?一点点危险都不能经历的孩子肯定是平庸的。危险处处存在,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教会孩子识别危险,处理危机!

第五刀:砍去守纪,种下违法的种子

孩子自己过马路很少会去闯红灯。早教网,孩子骑车也会规规矩矩地在自行车道里行驶。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口诀。可是当他们跟父母一起上街的时候总是被大人拉扯着不走人行横道线,不走地下通道,也不走人行天桥,而是翻栏杆、横穿马路。大人的借口是我忙,赶时间。殊不知这一刀让孩子体会到的是规则是可以不遵守的,自己的利益大于规则的严肃性。

“我杀了你”的家教背后


记得那是小班刚招生时,一个看上去活泼可爱的男孩和别的小朋友玩着玩着竟突然来了句“我杀了你”,当时我以为是孩子无意中的口头禅,说者是无意的,所以虽觉得这句话很刺耳但并未立即制止,可是接下来的事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句口头禅接二连三的被运用到其他孩子身上,我实在听不下去了,不得不把孩子叫到身边,耐心的询问:“心语,你刚才说什么”我的用意本来是想提醒一下孩子,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的大声说:“我杀了你”,记得当时我就被孩子的豪言壮语惊呆了,片刻之后,我语气缓和的对孩子说:“心语,你说这句话是好话还是坏话啊”,孩子大声说:“不知道”

,心释然的同时我耐心并严肃的告诉他:“这句话很难听,以后不许说了”,奥,孩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总觉得小小的孩子说这句话太雷人,事后无意中跟同事们说起此事,竟出人意料的得到了一个更雷人的故事,原来这句话不仅仅是说着玩的,还实质性的发生在了孩子家里,“当时孩子的爷爷在修自行车,孩子来捣乱,爷爷怕弄伤孩子不让帮忙,孩子竟恶狠狠地说了句‘我杀了你’,说着竟从屋里拿着刀就朝爷爷下手了,爷爷用手一挡,刀就把爷爷的手砍的缝了好几针”,可是事后家长竟没舍得批评孩子几句。听了这个故事令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感叹怎么会有如此“大度“的家长。

一年即将过去了,许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渐渐淡了,但这件事情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禁要问:“现在的家长到底怎么了?他们怎么连最起码的是与非都不告诉孩子,而是一味的无原则的迁就娇惯,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吗?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将来又如何担当起建设国家的重任。说到这儿,我不仅要呼吁:亲爱的家长们啊,千万不要太溺爱孩子了!该惯的惯,该管的管。否则你自己种下的苦果最终会自己品尝。

你是否还在逼着年幼的孩子学习写字


你是否还在逼着年幼的孩子学习写字?

在一所乡中心小学的幼儿园,我看见几十个孩子在比着黑板艰难的学习写字。老师说,我们也知道这样让幼儿园小学化不对,可过年孩子家长打工回来,最高兴的是“俺家孩子会写几个字了”。

幼儿园的师资和家长的认识都是让幼儿园小学化依旧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盛行的因素。其中写字教育是很典型的一个现象。

国外有些研究表明,只有在绘画能力逐渐发展到能完成9种图形后,儿童才真正具备文字书写技能所需的必要基础。作为基础技能的9种图形是:水平线、垂直线、圆圈、正十字、右角平分线、正方形、左角平分线、交叉线和三角形。儿童大约在4岁11个月左右能达到完成以上9种图形的水平。这种研究只是针对国外的拼音文字。中国汉字是很复杂的象形文字,它的形状结构要比拼音复杂很多,孩子在学习书写汉字时对其精细动作技能的要求也就要高一些,尤其是“ㄅ”“ㄋ”这样的笔画,有些五六岁的孩子在书写时也是很困难的。

孩子写字的好坏是由孩子小手的控笔能力决定的。孩子的小手越灵巧,对笔的控制能力就越强。所以,从小锻炼孩子的小手就显得格外重要。

锻炼孩子手部肌肉精细动作的发展,方法有多种,最省事的方法是平时让孩子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脱穿衣服、扣纽扣、系鞋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画画、做手工、折纸、剪纸。这样孩子在运用小手的过程中,眼手的协调能力得到加强,为以后的写字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外,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也很重要。我们发现,4岁的孩子在写数字时,经常会出现反字变形等现象,如:把3写成,7写成,10写成01;或两个数字紧贴在一起变成或q,数字8写成:,除了“1”笔画过于简单,其它一些数字(2~9)几乎都被那些个懵懵懂懂的孩子很有创意地变了形。

小朋友在1--3岁时,家长可以让孩子我油画棒进行涂鸦,加强小肌肉的发展。到4岁就可以让他使用水彩笔了,这个时候一定也要强调握笔。为5岁拿笔写字打下基础。

扼杀聪明孩子的五件错事,你做过几件?


一:认为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对此,专家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其实,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色,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二:“迷信”智力测试

圆圆快3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

妈妈很着急,买了好几本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宝宝,后来带着圆圆去检查,看看是否有智力问题。结果在测验时,宝宝的某些能力没有表现出来,不愿意开口发声、没能好好爬楼梯;面对着很低的测试分数,妈妈就懊恼不已,不知道是否还要再测试一次。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邹小兵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杀了他们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的美国权威学能专家梅尔·列文化博士,经过30年的临床研究与观察,提出了八大学习模式,即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社交和高级思维八大系统组成。很少有孩子面面俱到,关键是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劣势,不要将孩子劣势扩大成“问题孩子”,而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去发挥与克服。

总结来说,关于智商测试有四点“误解”,家长千万注意:

1.智商高就是“天才”

有些家长抱着鉴定孩子是“天才”还是“庸才”的目的来做智商测试,这是荒谬的。智商测试只是儿童心理咨询中一项科研或治疗的评定手段,单纯的智商指数并不能说明孩子是“天才”还是“庸才”。

2.智商等于智力

目前的智商测试通常是由语言、数字和图像等三部分内容组成。实际上,人的智力的全部内涵要远远超出这几项,通常而言,人有音乐、语言、空间、数学、运动、人际关系、心理调节等7种智能,而目前的智商测试是不可能将其全部测出来的。

3.孩子都需测试智商

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智力超常儿童和智力迟滞儿童都为数极少,90%以上的儿童属智力正常范围。因此,专家普遍认为,测智商只是对那些疑似超常、弱智或心理有问题的儿童才适用,一般人不必测智商。

4.一测定终身

人的智力是变化的,一次智商测试只能说明他此时此刻的智力状态,而不能完全作为预测将来智力的指南。

三:认为“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

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

“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而且,这些 “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国外学能专家还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这个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么去控制他的行为和一些语言的节奏。

四:认为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听课——这是所有老师都很喜欢的课堂气氛,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来扰乱课堂秩序,而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的。

根据列文博士八大系统理论,这类孩子其实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故喜欢用肢体代表语言。所以,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动症。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做小动作。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个问题,夸奖一下,调动其兴趣继续听下去。

其实,好动的孩子往往创造力非常强,他们的脑子常常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同时,这些孩子也经常有冲动的表现,所以学校就会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受到老师的批评。其实,大人们恰恰忽略了他们的创造性。正确的方法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创造性,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五:认为课程教育越早越好

以前人们总是抱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孩子在家中只要按照父母的安排生活就可以了,这样父母的工作也可以不受影响。但今天,爸爸妈妈们总是围着孩子转,就像行星围绕着太阳一样。尽管这样,父母们还是整天担心:我们做的是不是太少了?我们能一无所知地无视孩子能力的发展吗?我们对孩子负有什么样的教育义务?

科学家目前已一致认为:我们智力中的大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是具体的发展,还得取决于他们使用智力的情况。孩子接受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得到什么样的工作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父母决定的。

非洲的一个谚语这样说到:“拔苗并不会助长”。因此人们尽可以放心地省掉一大笔花在早期智力开发上的钱,孩子能力的提高只需要父母能给他们时间去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期的儿童,会相应地对声音、捉迷藏、形状、动作、字母、数字、或者特定的话题感兴趣。这时,如果父母能够积极地配合他们的兴趣,而不是抑制他们的兴趣当然是最好不过。

所有的婴儿都会经历一个把手中的东西扔到地板上的阶段,这时父母不应该责怪孩子,而是要把东西再递给他,因为孩子实际上想知道这些东西下落的速度有什么不同。稍大一些的孩子有时会对物品从形状、颜色、目的等方面的分类产生很大兴趣。孩子也会热衷于将针线盒里的纽扣或者线轴拿出来,或者整理工具箱里的木块和螺丝。这些事情也要允许他们去做。

即使没有读过有关儿童发展计划和早期智力开发方面的书籍,父母也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很简单,就让孩子按照他的好奇心行动,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开发宝宝智力应根据天赋和特性具体对待

造成以上诸多育儿误区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广大父母对宝宝未来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但却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以致强制学习、拔苗助长、人云亦云和盲目从众等现象比比皆是。

“对孩子的教育并没有定势,应该根据其天赋和特性来具体对待。公平的教育就是对所有的人不公平,父母应重视孩子的个体教育,用科学的育儿理念来武装头脑,”邹小兵教授说,“开发宝宝潜能的基础应该是尊重孩子的个性,而不是一味用共性的规则去要求他们。”

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在我国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明显缺位。超过半数的父母意识到需要特别培养宝宝的学习能力,但是仅有一成父母意识到从事婴幼儿健康的专业人员指导的重要性。

而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关于婴幼儿早期学能发展其实已经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并有专业医务人员给予父母指导。但是在国内新晋爸爸妈妈们的“育儿经”,多是从长辈、同事、幼教人员等处咨询得来的,而很少有人会请教儿童保健专业人员。

你会艺术地批评孩子吗?


你会艺术地批评孩子吗?

1、我批评过孩子后一般会:

A.观察孩子的反应,做好善后工作

B.余怒未消,继续“找错误”再批评

C.事过境迁,抛诸脑后

2、我批评孩子时如果他顶嘴、分辨,我会:

A.暂缓批评,冷静下来考虑分析批评的方式和内容,再决定如何批评

B.大发雷霆,将其压服

C.争执不下,不欢而散

3、如果孩子犯的是同一类错误,我决定批评还是不批评要根据以下情况决定:

A.不论心情好坏、忙或不忙都要批评

B.根据心情好坏,工作忙闲决定批评还是不批评

C.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4、在批评孩子时,全家人的反应和态度是

A.有的批评,有的袒护

B.七嘴八舌,全家出击

C.由一人出面,大家观点一致,或有人稍做补充

5、我批评孩子所选择的场合、地点是:

A.无论场合,想骂就骂

B.在家里,当着家人的面

C.单独找个地方

6、我对孩子所犯错误的批评时间选择在:

A.当时不批评,下次再犯时算总账

B.早上发生的事,晚上批评

C.一旦发生,当即批评

7、我批评孩子的方式一般是:

A.不分青红皂白训一顿,训完了事

B.就错论错,提出希望

C.先了解情况找出问题所在,肯定好的批评错的,教给改正方法提出新的要求

8、我批评孩子的内容一般为:

A.拖泥带水,唠唠叨叨

B.就事论事,干净利落

C.上挂下连,翻旧帐

9、我批评孩子时的语气、态度是:

A.粗声粗气,咄咄逼人

B.严肃认真,语重心长

C.冷嘲热讽,尖利刻薄

10、我批评孩子的出发点是:

A.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

B.辨明是非,改正错误

C.怨恨厌恶,拿孩子出气

评分标准:

1~3题,选A1分,选B5分,选C3分;4~7题,选A5分,选B3分,选C1分;8~10题,选A3分,选B1分,选C5分。

根据自己的答案,算出总分。

39~50分,批评艺术差。您批评孩子的目的不明确,也较少考虑批评效果。改进方法:批前总代表想,批时不慌张,批后看反应。

19~38分,批评艺术尚可。您的批评技巧还能适应孩子的心理要求,但易于急躁,往往影响批评效果。

10~18分,批评艺术好。您懂得批评只是家庭教育的辅助手段,您不轻易批评孩子,即使批评也比较注意方式和技巧。

如果你的孩子被同学欺负,你是否会教育他还手?


在校园里被同学欺负甚至殴打,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只要在百度上搜索“校园暴力”,就能看见许多触目惊心的案例。

那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被同学打是否应该还手?这个问题应该对于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人,不希望灌输他们以牙还牙的思想。另一方面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表弟小时候比较羸弱,所以在学校偶尔会被同学欺负和殴打。

当一个孩子面临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会如何反应?性格比较软弱的会选择连家长都不说自己默默的承受。性格不那么软弱的则会选择告诉老师或家长。

当选择告诉老师之后,通常老师会让打人的学生给被欺负的孩子道个歉,顶多找打人学生的家长,然后就此完事,颇有一种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无奈。有人会觉得老师不够负责任,但是站在老师的角度也很难做得更多,毕竟双方都是未懂事的小孩。但是通常打人的孩子并不会就此收敛,甚至会变本加厉的欺负受害者。而受害者在得知这样做无效之后可能就再也不会报告老师而是选择忍气吞声。

当选择告诉家长,应该是比较有效的法子。但是毕竟家长没办法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没办法给出全天候的贴身保护。

那么这个时候你会选择教育孩子,让孩子还手打回去吗?

再讲一个故事,小时候经常是自己搭公车上下学。经常会被一个跟我同年级的胖子欺负。虽然同龄,但是身高体重都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于是许多时候选择忍气吞声。但是忍气吞声从来就不是对付“恶人”的好法子。这在他们眼中是一种变相的鼓励。因为他们知道了欺负你并不用付出多大的代价,反正你也会老老实实的不敢反抗。

直到有一天,当时刚好心情不佳,再加上胖子越来越过分了。当时纯粹是很冲动的跟着他在他下车的站下了车,然后一边哭一边追着胖子打,无论他怎么跑都紧追不舍,后来胖子也被吓哭了。从此之后,在公车上还是会经常遇到他,只不过没再被欺负过。

讲这个故事,并不是想表达应该给孩子灌输“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理念。而是身为父母,无法时刻都陪伴着自己的孩子。当孩子遇到被欺负的问题时,不是大人眼里小孩闹着玩这么简单,可能甚至会给他们留下阴影。因此除了我们看重的品质例如礼貌、谦逊之外,还得教会他们怎样在特殊的情况下学会保护自己,培养他们的勇气。不随便动手打人,确实是小孩子的优点。但这个优点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敢于出手。

家园共育《你是否善意地扼杀了孩子的理想?》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不要善意的谎言抹杀了孩子的童真与快乐 女儿个性天真、活泼开朗,喜欢交朋友。小班时期,女儿每天都会把幼儿园的事情,一字不漏的“复制”回家。诸如学了什么本领,老师讲了什么话,哪怕是挨了批评,也会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最近,...
    2020-10-27 阅读全文
  • 家园共育:别让“懂事”扼杀了孩子的个性 我们经常能听到家长这样夸孩子:"这孩子真懂事"、"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在家长心中,懂事听话=好孩子,懂事听话的孩子也更招人喜欢。为了让孩子懂事,家长处处限制孩子,但是孩子天性活泼好动,限制过多会扼杀...
    2020-07-08 阅读全文
  • 什么样的家庭早教扼杀了孩子的未来 引言:当孩子想给交不起学费又体弱多病的同学捐款的时候,你问他是不是学校规定必须做的,还问学校规定最少捐多少?你在一点一点砍去孩子身上善良的本性。买东西时别人多找了钱,你拖着孩子快速离开。同事得罪了你,...
    2021-01-04 阅读全文
  • 你是否发现孩子的“沉默”? 导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 和一位妈妈在聊天。不难看出孩子的优秀:小女孩学习成绩很好,又在小提琴方面很有潜力,而且非常地善良!我也不由得深深地...
    2021-09-24 阅读全文
  • “我杀了你”的家教背后 记得那是小班刚招生时,一个看上去活泼可爱的男孩和别的小朋友玩着玩着竟突然来了句“我杀了你”,当时我以为是孩子无意中的口头禅,说者是无意的,所以虽觉得这句话很刺耳但并未立即制止,可是接下来的事出乎我的意...
    2020-10-21 阅读全文

女儿个性天真、活泼开朗,喜欢交朋友。小班时期,女儿每天都会把幼儿园的事情,一字不漏的“复制”回家。诸如学了什么本领,老师讲了什么话,哪怕是挨了批评,也会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最近,...

2020-10-27 阅读全文

我们经常能听到家长这样夸孩子:"这孩子真懂事"、"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在家长心中,懂事听话=好孩子,懂事听话的孩子也更招人喜欢。为了让孩子懂事,家长处处限制孩子,但是孩子天性活泼好动,限制过多会扼杀...

2020-07-08 阅读全文

引言:当孩子想给交不起学费又体弱多病的同学捐款的时候,你问他是不是学校规定必须做的,还问学校规定最少捐多少?你在一点一点砍去孩子身上善良的本性。买东西时别人多找了钱,你拖着孩子快速离开。同事得罪了你,...

2021-01-04 阅读全文

导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 和一位妈妈在聊天。不难看出孩子的优秀:小女孩学习成绩很好,又在小提琴方面很有潜力,而且非常地善良!我也不由得深深地...

2021-09-24 阅读全文

记得那是小班刚招生时,一个看上去活泼可爱的男孩和别的小朋友玩着玩着竟突然来了句“我杀了你”,当时我以为是孩子无意中的口头禅,说者是无意的,所以虽觉得这句话很刺耳但并未立即制止,可是接下来的事出乎我的意...

2020-10-2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