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样吃鸡蛋有害健康
发布时间:2021-12-10 幼儿园吃的活动方案 幼儿园吃西瓜说课稿 教育孩子笔记 鸡蛋,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可以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宝宝在最初接触固体食物的时候就已经和蛋黄交上了朋友。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鸡蛋的做法也越来越多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了,其实鸡蛋的吃法也是很有讲究的。1、鸡蛋忌与糖同煮鸡蛋与糖同煮会因高温作用生成一种叫糖基赖氨酸的物质,破坏鸡蛋中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而且这种物质有凝血作用,进入人体后会造成危害。如需在煮鸡蛋中加糖,应该等稍凉后放入搅拌,味道不减。2、炒鸡蛋忌放味精鸡蛋中含有氯化钠和大量的谷氨酸,这两种成分加热后生成谷氨酸钠,有纯正的鲜味。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钠,炒鸡蛋时如果放入味精,会影响鸡蛋本身合成谷氨酸钠,破坏鸡蛋的鲜味。3、冷水浸后熟鸡蛋忌存放一些人常将煮熟的鸡蛋浸在冷水里,利用蛋壳和蛋白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使蛋壳容易剥落,但这种做法不卫生。因为新鲜鸡蛋外表有一层保护膜,使蛋内水分不易挥发,并防止微生物侵入,鸡蛋煮熟后壳上膜被破坏,蛋内气腔的一些气体逸出,此时鸡蛋置于冷水内会使气腔内温度骤降并呈负压,冷水和微生物可通过蛋壳和壳内双层膜上的气孔进入蛋内,贮藏时容易腐败变质。4、忌吃煮老的鸡蛋鸡蛋煮得时间过长,蛋黄表面会形成灰绿色硫化亚铁层,很难被人体吸收。蛋白质老化会变硬变韧,影响食欲,也不易吸收。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有这样一个孩子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有这样一个孩子”,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今天做完早操,孩子们都排着队伍走回教室。
突然一双小脚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知道那是小伟的小脚丫。
他没有穿袜子,脚上的那双鞋子破了几个洞,露出的小脚丫显得很黑,大概是没有洗干净。
每当看到这孩子,我都觉得心酸。
他是个可怜的孩子,爸爸好吃懒做,整天不做正事,妈妈因为受不了他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
我也曾到小伟家家访过,走进他低矮、阴潮的家,我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
那种简陋是令我都无法想象的。
今天虽然天气比较热了,但是看到小伟没穿袜子,只穿一双破鞋,而脚又有些脏,我还是很心疼。
在孩子的生活中缺少了妈妈的关爱,孩子的穿着、个人卫生就显得寒酸了。
对于这个孩子,在平日里,我是尽量地给予他更多的温暖,以及生活指导。
今天,我也不例外。
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我悄悄地把他叫到外面,轻声告诉孩子:“你的脚有些脏,今天回家好好洗一洗,还有鞋子破了,明天穿双不坏的,还穿上袜子。
好吗。
”孩子听了,使劲点点头。
我又问:“家里有好的鞋子和袜子吗?”“有的。
”他告诉我。
我摸了摸他的头笑了:“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所以要每天洗澡,换衣服,搞好自己的个人卫生。
虽然没有妈妈的照顾,但是,你已长大,应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
”
小伟又一次点点头,这个言语不多的孩子总喜欢用点头和摇头来表达自己。
在他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看到他用手擦着双眼。
我知道他流泪了,但他是个很要面子的饿孩子,他不希望同学们看到他哭。
望着这个可怜而又有些坚强的孩子,我相信他明天会有所改变的。
我也希望在我们这个大集体中,他能生活得快乐。
不知道本文“有这样一个孩子”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冬天不送孩子入园损害健康
季节的脚步又行进到了初冬。每年的这个时候,很多年幼孩子的家长,担心孩子冻着,引起感冒发烧,从而影响健康发育。因此,干脆把孩子留在家里,不再去幼儿园了,直到明年春暖花开。事实上,无论从身体健康发育的角度,还是心理发展的层面,家长的此种做法,都是违背科学的愚蠢之举。
1、温度变化与孩子感冒发烧关系不大,不当穿衣才是罪魁祸首。
随季节气候温度的变化来加减衣服的做法是正确的。但从科学的角度,儿童正处在快速身体发育时期,其身体内部新陈代谢的速度,要比成人高出很多,维持身体温度所需的能量释放也多于成人。因此,按理说儿童应当比成人穿得少才科学。但事实上,我们的大多数家长更容易给孩子多穿。科学的道理是,正常的儿童和大人一样,体内都有很好的恒温系统。只要不给他们穿得太多,其恒温系统就能很正常的工作。如果穿得太多,从上到下捂得严严实实,孩子的身体内部的温度调节功能就会失调,这样才更容易感冒。建议宁可给孩子少穿,或者和父母穿得一样,也不要武装到牙齿般的多穿。有一个非常重要鉴别标准,就是孩子穿得正常的时候,他们的手总是凉的。如果你想知道孩子的冷热,你应该将手伸到衣服里去摸孩子的胳膊、腿或脖子。如果是热乎乎的,而且没有出汗,那就是正合适。当然,也可以观察看孩子的脸色。孩子感到冷的时候脸上没有红润。还要记住,在寒冷的天气里,必须给孩子戴帽子,因为他们的大部分热量都是从头部发散的。做到这些,即便气候如何风云变幻,家长也能老神在在。
2、幼儿园每天有规律的两小时室外活动,绝对是有利于孩子健康发育的举措。
它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会少得病。经常让孩子到室外去呼吸新鲜空气,空气温度的变化,有利于儿童因适应冷热变化能力的提高而增加自身免疫力。这在百年前就是已经成为科学事实了。幼儿园的室外活动,不仅有规律和保持足够的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一起,由老师组织活动,快乐无比,运动量会大大增加。冷空气中的运动,由于其心肺功能的增强而使孩子脸色红润,胃口大开,吃得多,睡得好,长得快。而呆在家里的孩子,由于一直住在温暖房间里,其脸色会显得很苍白,没有血气,食欲大多不好,得病的几率其实更高。
3、0-6岁的孩子,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对其心理发展都是无比的珍贵。
孩子在幼儿园中所接受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丰富课程活动(刺激),与家庭中单调乏味的环境相比,是绝对不能同日而语的。0-6岁是孩子几乎所有方面发展最快时期(关键期)。尤其在脑中枢神经细胞间的联系建构方面,只有将儿童置于具有丰富刺激(课程活动与师幼间及儿童间交往)环境中,才能形成合理及丰富的结构。而结构合理与稳定,脑的功能才强大无比;而功能的强大,才能让孩子在学业和事业上如鱼得水,春风得意。仅就语言和人际交往发面的发展来看,呆在家里一个冬天(至少要三个月),其损失都几乎无法用任何事物可以衡量,且是终生不可逆转的。在家里,成人与孩子间的语言交流,与有教师和同龄孩子的环境相比,是相当单调和贫乏的。而0-6岁接受性语言刺激和交流性语言影响,对未来语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从交往方面看,家里的环境仅仅限于成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而在幼儿园里,老师和儿童间,尤其是同龄儿童之间的交往,对于众多的独生子女来讲,其分享与合作的品质、自我意识的形成、去中心化的完成,等等,都对儿童未来发展产生重大的、终生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来得越晚,其塑造的可能性越低,自我中心的改造就越困难。此外,针对适龄儿童所设计的任何课程,仅仅呆在家里,其损失是不可能有机会再可以弥补的。
4、温室中的花朵,是永远都无法长成能经风雨、傲苍穹的参天大树的。
逻辑上,没有磨练,怎能茁壮成长;不能茁壮,怎能经风雨见世面。将孩子放在沙漠里都能生存下来,那才是最好的教育。教育的功能,往大了说,是让孩子成才,对社会有用和作出贡献;往小了说,是要承担家庭的种姓血脉传递,生生不息。无论哪一种功能,我们都希望孩子起码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以及继之自我发展的能力。然而,我们做家长的,如果把孩子固有的本能都养育没了,连生存的能力都没有,还怎么能够“齐家”和“治国”?君不见很多家长怕孩子受伤,在孩子该爬时不让爬,该走不让走,该跑不让跑吗?岂不知这样一来,孩子大肌肉协调能力发展受阻,走路能够把自己绊倒,受伤的几率更高,这不是得不偿失,反而害了孩子一辈子吗?连冬天呼吸一点冷空气的权力都能被剥夺了,你们还指望自己的孩子能出息到哪里去?醒醒吧,亲爱的家长们!即便为了你的家族兴旺,也不应该将你唯一的孩子养成真正的“病秧子”。羸羸弱弱的种子能产生适于积累竞争环境中生存的后代吗?如此看来,这样养孩子,一旦断了家族的香火,你还真对不起自己的祖先了。
5、科学养育孩子,还要注意有病用药。
不要一发烧就去给孩子用抗生素。普通的感冒,发烧是非常正常的生理过程。通常都要持续5-7天。发烧是白血球(军队)被动员出来,对抗和杀死细菌和病毒(敌人)的自然过程。因此,白血球高不是坏现象,是好事情。因此,普通感冒用抗生素降烧,不仅没有必要,从健康角度,反而有害无益。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身免疫力,即有自己产生白血球对抗细菌和病毒的能力。而你去用抗生素,就等于自己的军队不用,而使用“外来兵团”作战。这不仅会使自己的军队失去战斗力,而且,每次由于使用抗生素,而使孩子体内产生耐药细菌。因为再好的抗生素也无法将所有的细菌全部杀死。这样,每一次感冒发烧都打不同抗生素,致使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耐药细菌产生留在体内。长期下去,终有一天任何抗生素在孩子身上都不再管用,因为“超级细菌”身经百战之后终于产生了。“超级细菌”就是滥用抗生素的必然结果(“超级细菌”的存在和严重后果,非常有可能是现在和未来全球必须直面的严酷事实)。至于为什么医院的医生强迫你打抗生素,因为那样能赚到比普通感冒发烧用药费用多20-30倍的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你只能相信你自己。否则,连生存都无法保证。声明:学前谷-中国婴幼儿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育叙事:有这样一个孩子
今天做完早操,孩子们都排着队伍走回教室。突然一双小脚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知道那是小伟的小脚丫。他没有穿袜子,脚上的那双鞋子破了几个洞,露出的小脚丫显得很黑,大概是没有洗干净。每当看到这孩子,我都觉得心酸。他是个可怜的孩子,爸爸好吃懒做,整天不做正事,妈妈因为受不了他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我也曾到小伟家家访过,走进他低矮、阴潮的家,我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那种简陋是令我都无法想象的。
今天虽然天气比较热了,但是看到小伟没穿袜子,只穿一双破鞋,而脚又有些脏,我还是很心疼。在孩子的生活中缺少了妈妈的关爱,孩子的穿着、个人卫生就显得寒酸了。对于这个孩子,在平日里,我是尽量地给予他更多的温暖,以及生活指导。今天,我也不例外。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
,我悄悄地把他叫到外面,轻声告诉孩子:“你的脚有些脏,今天回家好好洗一洗,还有鞋子破了,明天穿双不坏的,还穿上袜子。好吗。”孩子听了,使劲点点头。我又问:“家里有好的鞋子和袜子吗?”“有的。”他告诉我。我摸了摸他的头笑了:“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所以要每天洗澡,换衣服,搞好自己的个人卫生。虽然没有妈妈的照顾,但是,你已长大,应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
小伟又一次点点头,这个言语不多的孩子总喜欢用点头和摇头来表达自己。在他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看到他用手擦着双眼。我知道他流泪了,但他是个很要面子的饿孩子,他不希望同学们看到他哭。望着这个可怜而又有些坚强的孩子,我相信他明天会有所改变的。我也希望在我们这个大集体中,他能生活得快乐。
老师,我不喜欢吃鸡蛋
今天的午点是鸡蛋,小朋友洗完手准备吃午点了,小朋友们从第一组开始,一个一个去拿鸡蛋了。轮到子杰小朋友了,他没有拿,只是用眼睛看着我。问他为什么不拿,子杰说:“老师,我不喜欢吃鸡蛋,我在家里也不吃。”我耐心对他说:“子杰,鸡蛋可有营养了,吃了会长得高高,长得壮壮的,不会生病。”可他仍然固执地摇摇头。
我想,如果这时强迫他吃,孩子也许会吃下去,可一定会很难受的。我对他说:“你先玩一会吧,等你玩饿了再来吃好吗?”他点点头,去玩了。
小朋友都津津有味地吃着,不一会儿,多数小朋友都吃完了,我把子杰叫到身边说:“小朋友都说五香鸡蛋可好吃了,我不知道他们说得对不对,你尝尝看,好不好吃?”他乐意地答应了,拿走了留给他的最后一个鸡蛋,大口大口吃了起来。“好吃吗?”我问他,他冲我笑着点了点头。
这事启发了我:教育保育工作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当一种方法孩子不乐意接受,再换另一种方法试试,也许会收效的。
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
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是纯真的,每一个孩子的眼睛都是无暇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如果以成人某些自私的思维来考虑事物,那么,必将给孩子纯真的心灵受到易想不到的伤害!
前几天,孩子们在区域活动的时候,马佐礼和马纯坤因为抢一个玩具而动手打了起来,我看到后,连忙跑过去制止,然而为时已晚,马佐礼把马纯坤的脸抓伤了,我看到后非常生气,批评了马佐礼,而马马佐礼也向马纯坤道了歉,于是,他们俩又成了好朋友,一起玩了起来,当天下午,我跟马佐礼妈妈和马纯坤妈妈分别解释了此事,她们都表示理解。我以为这事就这样过去了。
易想不到的是,第二天早上排队的时候,马纯坤狠狠的抓了马佐礼的脸,我以为他俩又闹矛盾了,我问马佐礼:“马纯坤为什么抓你?”马佐礼一脸盲然的说:“我不知道,我也没和他打架!”我问马纯坤:“你为什么抓马佐礼的脸?”马纯坤一本正经的说:“老师,马佐礼昨天抓我了,奶奶说让我今天一定要抓回来!”看着马纯坤一脸无辜而又理直气壮的样子,我的心里感触万千……
孩子们的心灵是纯真的,他们之间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更何况他们重归于好了呢?作为家长心疼孩子,我们也可以理解,可是又何必去教孩子去“复仇”呢?如此教育方法,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多大的伤害?值得我们成人深思!
这样的孩子也要关注
今天刘婉凝的妈妈来送孩子时告诉我,婉凝昨天回家见到谁都说:今天王老师表扬我了,还奖给我一个小苹果!我知道表扬对于幼小的孩子意味着什么,但真没想到婉凝竟这么在意我对她的表扬和鼓励,因为在这以前我几乎没怎么注意她,更谈不上什么表扬了。
婉凝平时在幼儿园表现的不是太突出,她不太爱说话,上课也不太爱回答问题,也不给老师惹麻烦,平时我也不太注意她,几乎没批评过她,表扬更没有几次,所以,我也常认为这样的孩子没什么问题。她那么让人省心,我真希望班上再多几个这样的孩子,因为做了多年教师的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为了维护集体正常的秩序,以使一些活动取得较好效果,我们会常常为了一个行为问题突出的孩子费尽心机,以求得他的转变和进步,但却忽视了那些不太起眼的、安静的、让人省心的孩子。可是这些孩子也同样希望老师去关心他们、注意他们,老师的一句表扬,一个小奖品都能给他们很大的鼓励和安慰。
随着幼教改革的发展,我们的儿童观、教育观也在对幼儿教育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有了深刻的变化。每一个儿童都是发展的主体,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其心理发展需要,每一个儿童在老师的心中都应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孩子,要多给他们一些鼓励,我们才能发现、了解每个孩子不同的发展需要,才能使每个孩子得到应有的发展。
这样纠正孩子的错误
一句游戏化的语言,就能有这么神奇的力量,我想,如果老师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都能多用一些这种既充满童心又充满爱心的办法,幼儿园将会变成孩子们真正的乐园。
纠正孩子的错误,不能仅用批评的方法,有时候,换一种口语,也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们在做游戏时总是很淘气,特别是小男孩,一会儿追逐打闹,一会儿满地乱爬,真实叫人头疼。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都会苦口婆心劝说它们:“快起来,爬在地上会弄脏衣服的,多不讲卫生呀。”孩子们就会不情愿的站起来,趁我不注意,又旧态重现。哎,真拿它们没办法。
今天下午户外活动时间,我带孩子们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刚分配完角色,一转身,佳伟、凡森、希平等,几个淘气的孩子,又趴在地上了,我刚想制止,又转念一想,笑着对“小老鼠”们说:“小老鼠”们,你们看,你们的洞有这么多口子,小猫来了不费劲就会把你们全吃掉的,你们还不赶紧联合起来把洞补好。”这一招还真灵,我刚说完,趴在地上的小朋友迅速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去。
一句游戏化的语言,就能有这么神奇的力量,我想,如果老师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都能多用一些这种既充满童心又充满爱心的办法,幼儿园将会变成孩子们真正的乐园。
这样的一个男孩
一天早上我一边和孩子们在外进行晨间锻炼活动,一边迎接着每位来园的孩子。忽然听到哭声,一看原来是佳毅正哭着,爸爸束手无策的牵着他,我赶快上前安慰,并询问怎么了?爸爸告诉我是因为照片还没拍的缘故,于是我耐心告诉他“没事的,今天回去再拍好了”并一边暗示他爸爸可以离去了。可佳毅不肯,死命地攥着他爸爸的手,好不容易他爸爸才脱开了身,快速的走了,这回倒好,他跟我干上了,拳打脚踢,孩子们纷纷说:“不可以打老师的”,边上有家长也这样的说着,他收住了打人的举动,可还是闹得厉害,我一个人不行了,直喊小顾老师来帮忙,最后合我们二人的力量才把这家伙搞定。
佳毅是小班时就已入园的孩子,一年多时间的接触,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听说他和中二班的洋洋是亲戚关系,可洋洋的爸爸却说还没听过他叫过一声“舅舅”。佳毅和洋洋两人平常总在一起玩,互相亲热的称对方为“小戈、洋洋”。两家的大人也常走动。但两个孩子的个性却截然不一,洋洋性格开朗活泼,属于非常抢眼的孩子,不管到哪儿他总是很让人瞩目,而佳毅却一点也没感染到,个性格内向,话又不多,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没有上进心的孩子。因为选做小老师时,他高举小手,而真正请他做小老师时为班内的同伴分发餐点,他无动于衷,我反复的叫他的名字,他就像不认识你一样没反应,同伴催他,他也不理人,你说气人不?他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而不像其他的孩子做小老师时那积极的样儿。又如:教授新儿歌时,他和晞晞整堂课都没好好听,提醒他俩多次后,我请他们上前面来学念,晞晞知道我生气了,念得还是很认真的,一会儿就学会了。可佳毅嘴巴还是没有动起来,别说我生气,孩子们看到此情景,也生气了,他们说:“他不念,今天中午别让他吃饭了;一直叫他学,直到他学会念;”等等,别说孩子们的话起了作用,慢慢的他的嘴巴在跟着念了,后来在我和集体幼儿带着他反复诵念下,佳毅终于学会了念这首诗歌了,你说累人不?
正因为上一天我对他爸爸说了,请他拍摄一张佳毅在家为家人服务劳动的照片,他也听见了,可他爸爸那天没拍摄,由于这个缘故,因此一早上演了这一幕。佳毅长大了,知道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了,想成为好孩子了,喜欢被表扬了,我相信佳毅会成长为一个越来越棒的男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