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美丽”的画
发布时间:2021-11-04 幼儿园美丽的树林说课稿 美丽的幼儿园教案 儿童画教案今天区角活动,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只见平时不太喜欢画画的雨桐居然选择了画画,好奇心驱使我走到了他身边,只见他正用红色的蜡笔画着一个个封闭的圆,边画边说道:“这是小鱼吹出来的泡泡。”看见我马上请求道:“老师,你能帮我画一条小鱼吗?”我赶紧说道:“好啊。”我就在他画的一个个泡泡旁边画了一条小鱼儿。他看着画好的小鱼:“老师,我还要许多泡泡和水里的小草呢。”我鼓励道:“雨桐,你今天真棒!”他高兴地点点头又开始画了起来。我真为雨桐今天的表现高兴。转身去别的区域观察。等我再次回来看雨桐时,傻眼了,只见那张画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纵横交错的黑线条涂满了整张纸,刚才的画面全给弄坏了,我有点生气地问道:“你怎么画成这样啊?”他轻轻地说道:“大风来了,下起了大雨,鱼儿都沉到海底看不见了。”我听了赶紧说:“原来是这样啊,老师错怪你了。”
雨桐的画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好,可以说是很乱,但作为小班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在画面中也表现出了情感,发挥了想象力。因此,无论画成什么样子,都不失为一幅好画,老师不应去责备,而应去观察了解。幸亏老师能及时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才使得还幼小的心灵没被伤害。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一幅画的遐想
背景:
在主题活动《中国一家亲》的开展过程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谈论着自己知道的祖国的骄傲。
有不少孩子都提到了国宝动物大熊猫,小意说:“我知道大熊猫是我们中国的国宝。
”婷婷说:“我和妈妈在杂技表演里看到过大熊猫。
”韬韬骄傲的说:“我还和大熊猫一起拍过照片呢!”接着,我根据孩子们的热点讨论,提议请大家一起来画一画祖国的国宝大熊猫。
实录:
绘画活动中,我创编了故事情景导入,讲述了发生在动物杂技团的故事:一天,动物王国里来了一个杂技团,有许多杂技演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有小狗钻火圈,有大象踢足球,还有小猴走钢丝......最后,还有一位身穿白衣服,带着黑手套,穿这黑靴子,耳朵上套着黑耳套,连眼圈也涂得乌黑乌黑的动物出场表演了更精彩的杂技,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表演了什么杂技?根据老师的提示,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出了是大熊猫在表演。
大家各自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有的说大熊猫可能表演了滚球,有的说大熊猫表演的是走独木桥,也有的说大熊猫会表演骑小车等等。
于是,大家带着自己的想法开始画起“大熊猫耍杂技”......
镜头一:韬韬手拿画笔并没有急着往纸上画,反而轻声地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始动笔。
最终,我看到了他画的大熊猫是在表演撑伞滚球的杂技。
我问他:“噢!大熊猫在表演撑伞滚球的杂技,真了不起!那你刚才画画之前自言自语地说什么呢?”“我本来想画大熊猫走钢丝,可是,已经有小猴走钢丝了,大熊猫不能演人家演过的杂技,所以我在想他演什么杂技。
”韬韬回答说。
(原来,韬韬在作画的时候,他首先把故事情节回忆了一遍,并对杂技节目进行了选择。
原本他想画简单一些的杂技表演“走钢丝”,但是由于故事当中已经说到了“走钢丝”的表演,他又想熊猫表演的是更精彩的节目,所以,他最后画的是熊猫表演“撑伞滚球”。
这说明韬韬是一个肯动脑筋、能够根据故事情节来设计自己的图画。
)
镜头二:宣宣坐在韬韬同一组,她在画图的时候先看看旁边萌萌的画,又看看对面韬韬的画,迟迟不肯动手。
我提醒她说:“宣宣,刚才故事里的小动物都表演了什么节目呢?你认为大熊猫表演什么节目才会更精彩好看呢?”宣宣没作声,手中握着笔托着小下巴想了又想。
接着,她又看了看韬韬的画,瞄了瞄萌萌的画,终于开始动笔画了起来。
不一会儿,一只可爱的大熊猫站在大皮球上滚球的杂技呈现于画纸上。
“哇!宣宣画的大熊猫是站在皮球上表演的!真精彩!”这时,我看到了她脸上自豪地笑容。
(宣宣由于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每每碰到要动脑筋、发挥想象力画图的时候总是东看看西看看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而且,她的作品往往是与同伴的一模一样。
今天,她画的熊猫虽然也是在表演球类杂技,但与他人的却有所不同,说明她也在动脑筋想像,力求与众不同。
)
镜头三:凡凡画好了大熊猫演杂技,已经开始设计背景图案了。
他一开始画了一些五角星,并涂上了亮亮的黄色,然后,我发现他拿起黑色的蜡笔在画纸上“唰唰”的挥舞起来。
“唉呀!我怎么看不清楚大熊猫在演什么杂技啦?”我很想制止他的行为,但又怕伤了他的自尊心,所以用了婉转而惊讶的口吻来问他。
只见凡凡不紧不慢地说:“这是晚上呀,大熊猫在晚上表演杂技的,天很黑,还有很多的星星。
”一边说着一边继续用黑色的蜡笔涂着。
(原来如此,看来凡凡并没对自己画画的方法感到诧异,反而在他的认知世界里,杂技演出就是在晚上进行的,所以他会将整个画面用黑笔涂抹进行装饰。
)
反思:
今天的创意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孩子是有一百种语言的。
孩子们在故事情景的带动下,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了不同的大熊猫杂技表演——“撑伞滚球”、“踩高跷”、“跳绳”……不过,孩子们在绘画的时候,有的人磨磨蹭蹭,没有马上动笔画图;有的人总看别人的画,自己却迟迟不画;更有的孩子竟然用黑色的笔涂满整张画纸等等各种现象都有。
作为教师,我没有马上给与孩子们指令性的指导,而是尽可能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积极调动着自己的角色身份,适时在引导者、欣赏者、观察者当中进行转换,引领孩子们展开想象。
教育随笔:一幅不太美的画
案例背景
在今天的区域游戏当中,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在巡回指导时,我突然发现平时不爱画画的涵涵居然选择了美术区,我感觉很好奇,平时的她总会吵着要玩娃娃家当妈妈,今天怎么会选择画画呢,于是好奇心驱使我走向她。
案例描述
她正用黄色德蜡笔画着什么,看起来像模像样的。我心想:咦,平时老喜欢乱涂乱画的涵涵今天怎么这么认真地画画呢?看来是开始喜欢画画了。于是我兴奋地说:“涵涵,你今天真棒!好好画!”她点了点头,只见她照着我的范画飞快地画了起来。我想:这应该会是一幅不错的作品,等她完成后可以展示出来,她的画不会再和以前一样画的黑黑的,脏脏的一片了吧。想到这里我就放心的去看其他孩子了。等我转完一圈回来一看,傻眼了,只见那张画已经面目全非,纵横交错的各色线彩涂满了整张纸,刚才好好的一张画面全给毁掉了。我非常生气地问她:“涵涵,你怎么回事,刚才是一朵多美的花呀,怎么一下子变成了这样,你为什麽画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线条?重新再画一张吧!”只见她带着一副很委屈的表情看了看我,瞧着她的神情,她似乎并不觉得画面哪儿不好,她低低地的说:“老师,我的花是在雨天开起来的……”
我顿时一愣,于是我说:“啊!原来是这样呀,老师错怪你了,我们一起把她贴到黑板上和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好吗?”
分析与评价
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指南》中指出“幼儿稚嫩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涵涵的画虽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画面也很乱,但却充分发挥了她的想象力,在她的图画中加入了她的思想,因此,无论最后这幅画成了什么样子,都不失为一幅好画,所以身为老师,我们更多的是要理解和鼓励孩子,这样她们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育笔记:一幅画的反思
今天一大早,在一声声的问候中迎来了我那些调皮可爱的孩子们。随着问候声,佳佳小朋友来到我身边,给我两张折叠的纸,“老师,这是我画的小房子,送给你和陈老师,每人一幅。”我打开一看,是一只用铅笔描了一下的小房子,没有添画任何颜色。我知道昨天小乐乐送给我画了,所以她也要送画给我。为了给她面子,我收下了并谢谢她,可她并不就此罢休,天真地问我:“老师,你喜欢吗?”“喜欢啊。”“那我明天再给你画。”我想了一下,还是说:“好的,不过要是能涂上点颜色就会更漂亮,老师会更喜欢的。”“好,我会的!”她一蹦一跳地去自己喜欢的娃娃家区域里玩了,这幅画怎么处理呢?贴出来吧,要是有一些颜色会生动些。我想,还是把佳佳叫来,说:“如果房子有一些颜色会可爱些,漂亮些,要不你现在把这小房子涂上颜色吧?”她爽快地拿着画去加工了。
后来佳佳用上次学习超轻粘土的方法用蓝色和绿色超轻粘土搓成了长条,放在了小房子的上面,超轻粘土跟着房子的线条去变化,事实上这样子既有了颜色又有了立体感,一下子把房子突出了,画面充满了立体感。把可爱的小房子高高低低的展现出来,让人看了禁不住多看几眼,我把这件作品放在了“小巧手”作品里。佳佳高兴的笑了。
在孩子开始画,只要她拿起笔来做,我就会鼓励孩子,孩子的付出,孩子的作品,应该得到肯定,得到保护!孩子的内心很脆弱,如果她的付出一直被视若无睹的话,变得内向,少言,缺少自信孩子会深深地把自己包起来。在老师的指导下,佳佳装饰了小房子,并受到肯定,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美丽的树叶
飒飒秋风,院子里落满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孩子们看到这些树叶,便兴奋地忙着捡起来……
周凯瑞拿着一片树叶跑过来问:
“老师,这片树叶像扇子,是什么树的叶子呀?”
“是银杏树叶”
“这片树叶是法桐树叶,像手掌,是不是老师?”
“是的,你说的太好了。”
这时候,刘佳小朋友高举着一片柳叶大声地说:“快来看呀,小船、漂亮的小船,”孩子们闻声都围拢过去看他的“小船”。
“它还像眉毛,”张佳怡认真的说。
“它也像镰刀,”宋飞跃又说。
“你们说的太好了,真是聪明的孩子。”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的劲头更大了,兴高采烈地又去寻找他们心中的树叶。
不一会儿,孩子们就捡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树叶,于是,我借着孩子们的兴奋劲,引导他们来认识了这些树叶。然后,我和孩子们又进行了树叶粘贴,一片片的树叶又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美丽的绰号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美丽的绰号”,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大力士’,请帮我搬一下凳子,好吗?”“好的”“谢谢”,到区角游戏活动的时间了,我听到的谈话声,原来是瘦弱的小姑娘茹雪请小胖子壮壮帮忙将她的凳子放到了墙边。
看着两个孩子高兴的样子,想到他们自己的“封号”,我感到他们既好笑又可爱。
就要上大班了,不知怎的,孩子们中间渐渐地喜欢上了喊绰号,开始,我还想禁止这种事情,怕引起家长的不满。
可后来我发现,每个绰号的后面原来都有一个美丽的、深受孩子喜欢的故事。
因为绰号,激发起了孩子们的活动积极性;因为绰号,我班的“体操王子”孙国志、“舞蹈皇后”刘梦瑶、“故事大王”李浩月、“篮球巨星”邱小明等等,都在各种集体大舞台上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英姿,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奖牌和荣誉,也同时赢得了家长和老师们的掌声与赞誉。
“老师,快看!‘小画家’文宾把长城画在自由墙上了,你们快来参观啊!”我转头一看,绿色的“长城”在小画家的手中,忽而弯曲,忽而变长,因为“八、一”节来临,他还在“长城”的每一个“城”门上画上了一面正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他说要让世界上所有人都能看到我们的长城,看到我们的红旗,这是“小画家”文宾的梦想,也感染着我们的每一个孩子。
那就让我们为“小画家”鼓掌吧,让我们爱这每一个善意的绰号吧,我们发现,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可爱!
因为,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同和特别之处,每个孩子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尊重,他们更期待着老师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展示自己和肯定的机会,所以,只要我们老师用特别的爱去寻找他们身上的动人之处,就一定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就能接触到孩子的心灵,就能触摸到快乐的源泉!
关于“美丽的绰号”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美丽的“错误”
小班了,我看待孩子的眼光也越发不同了。第一,他们都长大懂事了,可以和我们成人有了更多的交流。第二,和他们相处的日子越来越久了,也越来越了解他们了。回首这段光景,我甚至觉得孩子的“错误”都是美丽的刹那!那我当初有没有享受那个刹那呢?托班的时候,他们不能将碗中的饭菜吃完,将汤洒得满桌都是。我呢,有时绷着脸、拿着抹布赶紧擦掉,用行动很强烈地暗示他们“做错了事情”。他们上课讲话、插嘴,会用眼神强烈的暗示那样是不礼貌的......这样地对待孩子是否合适呢?当然我不是说他们应该这么做,只是应该提醒我自己,他们或许是犯了错误,但是犯的是“美丽的错误”。和桌子、玩具、教室的整洁相比较,孩子的发展价值当然要高出很多很多。可是我对他们的反应,只会告诉他们:老师更在乎的是安静,是整洁。人生有许多不同的阶段,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色,我们既可以欣赏老年的慈祥、中年的成熟、青年的魅力、儿童的天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欣赏幼儿的一些“错误”呢?孩子们来到幼儿园,是需要一片纯真的乐园,在老师的扶持下、呵护中,在这片乐土中慢慢成长、慢慢懂事,老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引导者、帮助者。孩子幼小的心灵,软软的手,软软的脚,都需要我们去呵护!需要我们给他们永远不嫌多的爱和安慰。作为老师,应该提醒自己:和孩子们相处是上天给予我们的一种特殊的权利,能够陪伴孩子成长,为他们的进步欢欣,给他们的错误指路。我们和孩子相处的这段时间是人生开始的最初几年,是多么的难得和重要啊!现在当他们犯一点小错时,我会问自己:他们真的“犯错”了吗?我应该批评他们吗?我这样的批评会在他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吗?于是便会改变自己的态度,用真诚的心去和孩子交流。毕竟,他们只是孩子!相信我可以更好地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最主要的是既能做小朋友们的老师,又能做小朋友们的朋友,家长的朋友。用爱心,真心,细心的去与家长朋友们沟通。
孩子的一张画画纸
今天一大早,我正在打扫卫生,盖盖小朋友双手捧着一张画画纸,对我说:“老师,这是我昨天晚上自个儿画的。”当时,我瞥了他一眼,心想这孩子平时就比较调皮,不讨人喜欢,便随口说了一句:“噢,不错,放那儿吧。”
等过了一会儿,我回头收拾东西时,看见他的画画纸脏兮兮的,就顺手把它揉成一团,扔到了垃圾篓里。
没过多久,孩子们都陆续入园了,盖盖每看到一个小朋友就会说:“我把昨天晚上画的画带来给老师了,老师把它放起来了。”听到这话时,我并没把它当一回事。没想到没过多久,他突然跑到我跟前,对我说:“潘老师,我要把我的画画纸给小朋友看一看。”当时,看着他那急切与期盼的目光,我的心“咯噔”了一下,但又及时以一种老师特有的居高临下的气势,瞪了他一下:“去去去,坐到位置上去,自己玩去。”
后来,我组织小朋友到户外活动时,我发现盖盖小朋友一个人伏在座位上,一动不动。我很好奇,一个平时十分顽皮的孩子今天怎么会不出去玩。于是,我走到他跟前,问:“你今天怎么了?”当时他没做声,但我发现他眼眶里含着泪,我便又接着问,结果他委屈地哭着说:“老师,我要我的画画纸。”看到他的样子,我才想起刚刚的一幕,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我连忙走到垃圾篓旁边,把他的画画纸找了出来,可是它已经皱巴巴的,不成样子了。盖盖拿着作业纸,难过地低下了头。一时间,内疚、羞愧、负罪之感,迅速传遍了我的全身……
我们大人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们也同样需要我们尊重,渴望得到我们的欣赏和肯定。可今天我们却忽视了这一点,在有意无意中漠视、压抑甚至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假如我当时能注意一点,并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一点表扬与鼓励,那情况完全是另一种样子。
孩子的一张画画纸,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美丽“心”世界
时间过得真快,来新园工作已经四个多月的时间了。或许在某个地方呆久了,会渐渐习惯这里以致爱上这里。虽然我们的工作很繁琐,但我也从辛苦的工作中体会到了幸福,新园是我的一个美丽“心”世界。在新园,我更深情地爱着我的孩子们。工作中我用自己一颗真心,善待每一个幼小的生命,做孩子们的朋友,孩子们的玩伴。做孩子白天的妈妈,做孩子游戏中的伙伴,做孩子发展的支持者。回顾入园到现在,孩子们的笑容陪我渡过每一天。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写着他们的纯洁无暇,天真烂漫。我的世界也因他们而美妙,而生动,而精彩。我体会着孩子们“真、善、美”的小世界,时时刻刻被他们的小世界感动着。孩子们的天真,孩子们的火热,孩子们的爱告诉我自己从事的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我所走的是一条充满青春气息的绿色道路。和孩子在一起成长,我学会了去欣赏,去感受童心的美丽,学会了用孩子们的眼睛看他们的一举一动,学会了用孩子们的心灵去体味他们的调皮、快乐与天真。也正因为我拥有了这样一颗和孩子们相通的心灵,所以,孩子们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回成为我生活中快乐的源泉。每天早晨,当我从孩子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手里牵过一只只小手的时候,我觉得牵过的更是一分莫大的信任和嘱托。看着孩子们象小星星般地簇拥着我,我被深深地陶醉着、分享着他们的快乐……从喝水、尿尿、吃饭、睡觉到生活常规的培养;从动物世界、自然科学到宇宙世界的神奇;从幼儿观察和个体差异的分析;从每个教育环节的设计到教学后的反思……所有的琐琐碎碎和点点滴滴,使幸福不断的注入我的“感情容器”。在做“找朋友”的游戏时,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向我介绍自己的朋友。每当我猜对,他们便伸出大拇指,高兴地说“老师猜对了”,孩子们簇拥着我,我感到一种平和的幸福。轮到佳林介绍了,他看了看我,俏皮的一笑说:“我的朋友梳着辫子,穿着白色的运动装。”孩子们都神秘地冲我笑,有的还呶呶嘴。突然我明白了,佳林的朋友是我,于是,我大声说:“张老师!”孩子们都为我欢呼。佳林在前面亲了我一下。于是孩子们也纷纷来亲我,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孩子的吻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我,那么甘甜,那么清醇,那么持久!他们是我生活中最美的色彩。因为他们快乐,所以我也快乐! 无数件小事,一个个平凡的日子,如涓涓的溪流,滋润了我,滋润了孩子,也滋润了我们在幼儿园的每一天。在这里,我们和可爱的孩子们快乐的在一起学习生活。在这里,九个“元老们”亲如一家,我们拥有同样的信念和目标。在这里,我们朝夕相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携手,结成了一个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集体。在我的心中早已把这当成是自己幸福的家。每天在这幸福的家园里播种着自己的希望,更收获着自己的快乐。在这里,我吸取知识,努力工作,增强能力。在这里,我学会尝试,不断创新。相信这段幸福时光将会是我永久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