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句话可以鼓励孩子自信心
发布时间:2021-10-07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教育笔记鼓励孩子 幼儿园教师鼓励工作鼓励孩子别只会说“你真聪明”,不如试试这15句!
1.你很努力啊!——表扬努力
You tried really hard on that.
当孩子给你呈现一幅漂亮的作品时,可不要被喜悦冲昏头脑,请记得肯定他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2.尽管很难,但你一直没有放弃——表扬坚毅
You never gave up,even when it was hard.
当孩子完成一件对他来说很有挑战的事情时,比如苦思冥想一个围棋餐具,一次次尝试操场上搞搞的攀爬架,无数次失败后无数次反复尝试,请记得肯定他的耐心和坚持。
3.你做事情的态度非常不错。——表扬态度
You have such a positive attitude.
当孩子对面临的任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时,可不要忘了抓住机会美言几句。
4.你在_____上进步了很多!——表扬细节
You have really improved on_____.
当孩子在某方面能力有所提高时,表扬细节越具体越好,比如:宝贝,你现在游泳时姿势更标准了,而且换气频率也更加均匀了,比之前进步很多,真棒!
5.这个方法真有新意!——表扬创意
What a creative solution to that problem!
这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看到孩子的奇思妙想,最容易让你跟“聪明”挂钩起来,可是奇思妙想真的是“聪明”吗?它应该是创意和思考的积累喔!是孩子在尝试无数次可能性方案之后才收获的脑洞打开呢!所以,表扬“有创意”就对啦!
6.你和小伙伴合作得真棒!——表扬合作精神
You work very well with your classmates.
一个人无论多能干,能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如果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合作完成了某件事,做得还不错,请一定要抓住机会肯定孩子的合作沟通能力吧!
7.这件事情你负责得很好!——表扬领导力
I love how you took ownership of that!
有些事虽然不完全是孩子一个人做的,但他是负责管理的,做得好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领导能力,表扬到这个点上,能让孩子知道,虽然他并没有在每个步骤上亲力亲为,但能made it happen,也是一种是十分重要的能力。
8.你一点都不怕困难,太难得了!——
You are not afraid of a challenge!I like that!
表扬孩子的勇气,是最能帮助他涨“自信指数”的时候。
9.你帮_____完成了她的任务,真不错!——表扬热心
You did a great job of helping _____with het assignment.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主任是一种美德,一定要表扬孩子的热心,鼓励他多多帮助别人。同时也能让他知道,克服困难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自己的耐心坚持,向别人求助,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也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呢。
10.你把自己的房间/书收拾整理的真好。——表扬责任心和条理性.
You have taken great care of your room/books.
能把自己的地盘整理好,把物品收拾好,照顾好,是有责任心,做事有条理的体现,这是孩子能做好其他事情的基础,表扬和鼓励那是必须的。
11.我相信你,因为_____。——表扬信用
I know I can trust you because _____.
良好的信用会让孩子的人生道路更加顺畅,所以要适时帮他建立。比如和孩子约定什么时,可以说“我相信你,因为前几次你说话都算数”,“我相信你,你一定会找到好办法”......
12.你今天参加活动时表演的很好!——表演参与
You did a great job of participating today!
参与活动,能开火事业吸收更多的养分,当孩子季节踊跃的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不错时,一定要鼓励他的参与感。
13.你很重视别人的意见,这点做的非常好。——表扬开放需新的态度
It is so nice that you value other peple"s opinions.
从别人身上吸取好的建议和经验,自己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一般都有着开放虚心的态度
14.真高兴你做出这样的选择。——表扬选择
I am so proud that you made that choice.
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有时是因为努力,有时却是因为改变了策略,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表扬策略,也是培养成长型思维的关键呢。
15.你记得_____!想得真棒!——表扬细心
You remembered to _____!Great thinking!
细心不仅体现在谨小慎微,更体现孩子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和多角度。出门玩的时候,孩子不忘带伞,后来下雨了还真用得着,原来出门前细心的孩子特意查看了当体天气预报,这时候,爸爸妈妈就该表扬一下他细心和考虑周全啦。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让自己的信任给孩子以信心
儿子在城里的寄宿制学校上学,只有在周末才能回家,平时学校老师一直通过飞信和家长保持联系,儿子的班主任侯老师是一位很有责任心和教育方法的好老师,特地为家长们建立了一个QQ群,这样大家就可以通过在群里相互交流,了解孩子在校和在家的情况。平时大家工作都忙,在群里偶尔见了面也只是礼貌性地打个招呼,很少深谈。然而在期末考试前一夜,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来到群中,彼此寒暄之后,不自觉地把话题扯到了孩子们身上,言语之中无不在为孩子们即将面临的大考而忐忑不安。一时感慨万千,临屏将仓央嘉措的《见与不见》一诗略作修改,涂鸦了一首《成绩》,现录于下:
你问,或者不问
成绩就在那里
不多不少
你信,或者不信
孩子的努力就在那里
不急不躁
你担心,或者不担心
孩子的成长就在那里
不疾不徐
你怕,或者不怕
竞争就在那里
不等不靠
把心放到肚子里
或者
让爱驻进心里
默默等待
期待惊喜
考试一直被誉为是“老师的法宝”,而在素质教育的东风之下,老师的这个“法宝”已逐渐失去他强大的效应,孩子们对每次面临的考试已经具有很强的“免疫力”对此已经不“感冒”了,“分儿”也不再是老师的“命根儿”,却逐渐变成了家长们的“命根儿”。每次考试前的喋喋不休,每次考试后的惴惴不安,每次得知孩子进步时的窃窃自喜和知道孩子落后时的黯黯神伤,每个家长都经历过这忽悲忽喜的感受,不知何时“分儿”已成为了家长们心情的晴雨表。当和家长们交流的时候,大家嘴上都在说着“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其他顺其自然”,然而当家长会时坐在那一张触目惊心的成绩单面前的时候,谁也做不到心静如水,谁也不能够泰然处之。
对于孩子的成长,每个家长都在很用心很努力地付出,但是往往会因为方法不对而得非所愿。我想面对孩子,我们还是应该多多给予支持和鼓励,让自己的信任给孩子以信心,让自己的宽容给孩子以快乐,让自己的激励给孩子以动力。对于儿子的考试成绩,我总是保持着鼓励的态度。孩子刚进入学校时的考试成绩不是很好,记得第一次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我兴冲冲地来到学校,儿子远远地迎上来怯怯地对我说:“妈妈,您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次考得不好”。我轻轻拍着儿子的后背问:“不是倒数第一吧?”儿子立刻自信起来:“肯定不是”。我立刻兴高采烈起来:“不是倒数第一就行,说明咱以后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次好好分析一下原因,下一次争取更大的进步。”儿子的眼圈红了,认真地对我说:“妈妈,我虽然不会一下子考到第一名,但我向您保证,我会每次考试都有进步的。”我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握住了儿子的手。
从那以后,明显感觉儿子学习比以前认真自觉了,虽然偶尔还是会出一些小问题,但是每次考试前他总是在很认真地复习。儿子果真也在践行着他的诺言,年终时的期末考试,成绩突飞猛进,在级部中进步了163个名次,而这次期中考试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步了132名。当孩子获得进步的时候,作为家长要真诚地和他一起分享进步的快乐。这次去开期中家长会的时候,儿子依旧是早早在楼下等着我,看到我后远远地迎上来,像个孩子一样大声喊着“妈咪”,惹得周围的学生冲他直笑,儿子掩饰着心里的喜悦,故意低沉声音对我说:“妈妈,您要做好心理准备……”我开心地笑着对儿子说:“做好迎接儿子进步的心理准备?”儿子终于抻不住了
家长应鼓励孩子说出心里话
卡其亚的生日在即,妈妈准备为她在家中开一个生日派对,在发送邀请卡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对话:“维娜家的地址是什么?”“我不想邀请她参加。”“怎么会?她是你的好朋友啊?”“不,她不是?”“这样讲不好,如果让维娜听见会怎么想。你也不希望她这样讲你,对吗?“”我不管,我不想请她。“”如果是这样或许你根本不该开这次派对。可以,不开好了。”
话虽讲到这里,派对还是要开,生日一年一次,孩子们都很喜爱用这种方式庆祝生日,妈妈当然不愿让女儿的情感受挫伤,但如何挽回呢?妈妈不禁为自己说出去的话烦恼起来。
1、别用成人的眼光“缩小问题”
首先当女儿提出不让好朋友参加生日派对时,妈妈没有意识到这里有问题,不是去听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过节儿,而是简单地说:“她可是你的好朋友啊?”以此来否定卡其亚的愿望或对维娜的不好感受,这样就给对话加上了阻力。
当女儿很负气地说维娜不是她的好朋友时,妈妈还有机会让女儿说一说究竟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但是妈妈又一次使用了成人的判断,她或许是这样想的:小孩子真是很片面很极端,或许她们有一些争吵,还没有平静下来,就这样“绝情”。她这样想也就这样说了出来,但这种想法是否正确呢?
2、鼓励孩子将心里话说出
客观地讲是很对的,孩子之间今天吵,明天好,还会有什么大事吗?用不着过问,几天就过去了。的确如此,但妈妈忽略了一点,就是对孩子来讲同好朋友闹矛盾是非常严重的事。她们很可能希望向妈妈抱怨一番,如果父母不能给孩子机会让她将心里的话讲出来,反而对她讲“你这样做不对”,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会认真听取、考虑你的意见,而是反应得十分极端。而孩子的“不讲理”又进一步引发父母的气恼,变得也像孩子一样地极端起来。如果我们领会到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就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待。
当女儿说出不邀请好朋友来参加派对时,妈妈应当意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女儿一定是生了很大的气才会这样做,而不是依照成人的眼光将问题“缩小”。
亲子相处方式是可以培养孩子自信
1
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
当孩子在客厅站着满怀期望地提出:“妈妈,我要喝牛奶。”你在厨房做饭一时不能满足他,告诉他具体时间:“妈妈把米饭蒸上,就去给你拿,好吗?”经常忽视宝宝的需要,会让他因不被重视而失去信心。
2.
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机会
周末带孩子出游,征求他的意见,但不要问“你想去哪里”,而是这样问“你想去动物园还是博物馆”,给他选择的范围,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会增添对自己的信心。
3.
不要嘲笑孩子
孩子刚学说话,你教他“大西瓜”,他却说“大西抓”。不要嘲笑他,也不要当时刻意强调,换个时间再教他。在孩子语言学习期,你的嘲笑会使他丧失学语言的信心和兴趣。
4.
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
孩子提出问题,你要耐心倾听,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实告诉他,千万不要假装知道。让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对别人的敬畏心理,从而增加自信。
5.
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
用商量的口气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报纸拿给妈妈,好吗?”让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6.
妈妈的宽容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土壤
不要总是因为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备孩子,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并且跟他一起做。妈妈的宽容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土壤。
7.
不要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
不对孩子说:“妹妹已经会数数了,你还不会,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别的孩子差。总是拿比他强的孩子和他比较,最能挫败孩子的自信。
8.
让孩子选择自己的衣服
给孩子购买衣物,让孩子自己挑选颜色和款式。也许他选的颜色你并不喜欢,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孩子的意见被尊重是他自信的开始。
9.
和孩子平等相处和交流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和他讨论喜欢的人物和台词,对他的观点表示感兴趣。平等的相处和交流是给他自信的阶梯。
10.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让孩子独立清洗自己的小袜子、小手帕,哪怕洗不干净。孩子的自信来自于每件小事中你对他的认可。
鼓励可以使白痴变成天才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相反,已满四岁的爱因斯坦还学不会说话,人们都怀疑他是个"低能儿"。但是,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却没有对儿子失去信心,他想方设法地让爱因斯坦发展智力。他为儿子买来积木,教他搭房子。小爱因斯坦每搭了一层,父亲便表扬和鼓励一次。在这种激励下,爱因斯坦一直搭到了十四层。
上学后,爱因斯坦仍然显得很平庸,学校的老师曾向他父亲断言说:"你的儿子将一事无成。"大家的讽刺和讥笑,让爱因斯坦十分灰心丧气,他甚至不愿去学校,害怕见到老师和同学。但是父亲却鼓励他:"我觉得你并不笨,别人会做的,你虽然做得一般,却并不比他们差多少,但是你会做的事情,他们却一点都不会做。你表现的没有他们好,是因为你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父亲的鼓励,使爱因斯坦振作起来。
爱因斯坦的母亲贤惠能干,文化修养极高,她对自己的儿子百般呵护和鼓励。爱因斯坦小时候常常爱提出一些怪问题。如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别人都以为他是个傻孩子。
有一次母亲带他到郊外去游玩,别的亲友家的孩子,有的游泳,有的爬山,只有爱因斯坦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河边,静静地凝视着湖面。这时,亲友们悄悄地走到爱因斯坦母亲的身边,忐忑不安地问道:"您的孩子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对着湖面发呆?是不是神经有毛病啊?还是趁早带他去医院检查检查吧?"可是爱因斯坦的母亲却十分自信地对他们讲:"我的小爱因斯坦没有任何毛病,你们不了解,他不是发呆,而是在沉思。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
父母的鼓励和爱护使爱因斯坦的智力迅速发展。
有一次爱因斯坦生病了,本来沉静的孩子更像一只温顺的小猫,静静地蜷伏在家里,一动也不动。父亲拿来一个小罗盘给儿子解闷。爱因斯坦的小手捧着罗盘,只见罗盘中间那根针在轻轻地抖动,指着北边。他把盘子转过去,那根针并不听他的话,照旧指向北边。爱因斯坦又把罗盘捧在胸前,扭转身子,再猛扭过去,可那根针又回来了,还是指向北边。不管他怎样转动身子,那根细细的红色磁针就是顽强地指着北边。小爱因斯坦忘掉了身上的病痛,只剩下一脸的惊讶和困惑:是什么东西使它总是指向北边呢?这根针的四周什么也没有,是什么力量推着它指向北边呢?在爱因斯坦对罗盘的探索中,已经孕育了一颗做出伟大发现的种子。
从爱因斯坦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恒古不变的真理:家长对孩子热切的期望、坚定的信心和无私的帮助,将是孩子成功的重要保证。
常有些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而对孩子感到失望,甚至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使孩子对自己也变得没有信心。殊不知,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的情绪更加消极,久而久之,就会思维僵化、反应迟钝。实际上,人类实在无所谓天才。一个天才儿童的智力数与平常儿童的智力数在多数情况下相差无几。爱迪生曾说天才是努力加上尝试。做父母的应当找出一个平庸孩子的天才,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对于孩子喜欢某件事应当设法帮助他。他爱听音乐,说不定就是莫扎特;他爱画画,说不定就是凡高;他爱小动物,说不定就是达尔文;他爱搞些小发明,说不定就是爱迪生。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孩子努力发展他自己的天才。更重要的是,为人父母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对孩子的希望和信心,尤其是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
通过亲子阅读,可以让孩子更勇敢、有自信
什么是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就是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孩子和父母通过书和阅读建立联系,增进沟通,丰富孩子的课外阅读。宝宝与父母一起阅读,可以共同汲取知识,共同进步,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增加了,感情也会递增,可以共同收获读书带来的欢笑与共鸣。通过亲子阅读,可以让孩子更勇敢、有自信、对知识的渴望,最后收获快乐的果实。
亲子阅读的好处
关键期
3-6岁是父母培养儿童阅读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语言能力开始慢慢形成,孩子开始接受新的知识,认识他们眼中的社会,所以父母要有效利用这一时期,充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当然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可以适当阅读,但是要慢慢培养,不可过分要求,太心急。
好处
1.亲子阅读可以有效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口才和表述能力,拓宽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情操,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爱好和习惯。
2.亲子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独自思考的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在小时候就奠定了基础,对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3.亲子阅读可以让小朋友更喜欢与父母交流,体会到他们对自己的亲情和爱,感受到母爱和父爱的伟大,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这对宝宝的心理健康很重要。
4.亲子阅读可以通过很多方面开发孩子的脑力。阅读不但可以增加阅读方面的能力,还可以全方位的激发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起着启蒙的作用。
5.亲子阅读可以促进思想乃至心灵上的交流,产生共鸣,从小培养,到长大后,孩子会更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思想,更愿意交流。
怎样开展亲子阅读
1.父母应提前熟悉内容
和孩子共读之前,父母应该提前熟悉内容,自己翻阅一下,思考书本传达了什么知识,和孩子共读时应该怎么朗读让孩子更有乐趣,更好掌握。父母不能应付一下就过去了,应该用脑用心。
2.固定读书的时间
安排读书的时间,不要一直变动,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个很好的习惯。不需要每次阅读的持续时间很长,讲究效率,只要认真和专注地读10分钟,就会很有效果,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
3.朗读要富有感情
和孩子共读时,注意朗读的速度不用过快,可以模仿少儿节目中主持人的朗读方式,改变音调来读不同的人物,面部表情可以生动夸张,读到精彩部分时,可以故意慢下来,吸引孩子,让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
4.阅读时可以玩耍
孩子的年纪过小,在阅读的时候难免会坐不住,爱动,这时父母不必头疼孩子爱玩的天性,他们在玩的时候,同时为他们朗读。阅读书籍也可以随着他们的喜好,可以读一会儿,然后逗他们笑,书籍对于这时候的孩子可能只是玩具,家长只需要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亲子阅读的技巧
1.根据孩子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书籍,不要过分追求专业性。
2. 父母可以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比较强烈的欲望,共读是让孩子发现读书的乐趣。
3.孩子出生后就可以和孩子共读,要慢慢培养,不可过分要求。
4.让共读成为一种习惯,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进行共读,时间不必太长,可以选择在晚上睡觉之前。
5.和孩子共读时,可以模仿少儿节目中主持人的朗读方式,改变音调来读不同的人物,读到精彩部分时,可以故意慢下来,吸引孩子。
6.父母应提前熟悉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可以尽可能的把更多的乐趣带给孩子。
7.从少量的字开始,逐渐的增加,让他渐渐熟悉,并且爱上阅读。
8.可以把读书和音乐结合起来,也可以在阅读中做游戏或者扮演某个角色,这样小朋友就可以体验到读书的欢乐。
亲子阅读的注意事项
1.坚持共读。天天共读,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个很好的习惯。不需要每次阅读的持续时间很长,讲究效率,只要认真和专注的读10分钟,就会很有效果,会留下深刻的记忆。
2.孩子出生后就可以和他共读,要慢慢培养,不可过分要求,不要急着教孩子识字,让孩子有压力,共读是让孩子发现读书的乐趣。
3.父母为孩子挑选阅读的书籍,应该根据孩子的喜好和需求,还应挑选这个年龄段孩子可以看得懂的书籍。可以带儿童一起去选购,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在这基础上,再自己判断可否购买。选择的书籍的范围不应局限于某个方面。
父母多说鼓励孩子的话
说话是沟通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但很多家长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对自己的孩子。其实要对孩子说得好,知道怎么说或说什么,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是需要学习的。
大人们尚且喜欢听好话,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孩子,他们更需要鼓励。自信心是很重要的。
如何培养自信心呢?
很简单,多鼓励孩子。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是全球着名的公司。韦尔奇在45岁时担任了该公司的CEO,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席执行官。无法想象的是他是一个到了成年还有些口吃的人,但这并没有妨碍他的发展和成功。因为他母亲在他小时候就对他说:口吃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是你想的比说的快些罢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部总裁对他十分敬佩,甚至开玩笑说:“我恨不得自己也口吃。”口吃是个缺陷,但是母亲的一句鼓励的话改变了他的一生。
而我们有些父母总把目光盯在孩子的缺点上,把批评孩子当作交流的主要内容。孩子考不及格,他们会说,你怎么那么笨,闭着眼睛也该蒙及格啊;如果孩子考了80分,他们会说,怎么连九十分也考不到,难道你比别人少根筋?如果孩子考了95分,他们会说,你怎么考不到一百分,你看看人家,一点都不用心;如果孩子考了一百分,他们还会说,不要得意,你看看班上有那么多一百分,你是瞎猫遇到死老鼠了;如果班上只有一个一百分,他们还会说,给你拣了个便宜,看你下次考多少。如果孩子语文很好,数学不太理想,他们就会说:你看看人家的数学学得多好,你怎么就不行呢?如果孩子说:可我的语文比他好啊。他们就说:你就知道跟差的比,一点出息都没有。总而言之,一定要把孩子批得体无完肤才过瘾。这些家长可能会说,我是恨铁不成钢,“优点不说跑不掉;缺点不说改不掉”,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
有个心理学家说过:你说孩子是什么人,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想让孩子聪明起来,就不要说孩子怎么那么笨;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就不要说孩子除了不喜欢学习什么都喜欢。学会和孩子说话,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