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学会做三种父母 宝贝与你亲密无间

发布时间:2021-09-30

学会看病小学语文教案。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会做三种父母 宝贝与你亲密无间”,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常常听见很多年轻的母亲抱怨宝宝和自己不亲,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却是寸步也不能离。那么,宝宝和妈妈不亲的问题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根据最近一项调查显示,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孩子是由爷爷奶奶这样的隔辈亲人来带的,另外还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孩子由专职保姆来看护,而父母和孩子接触的时间大多集中在下班以后和周末时间,这样短时间的接触促使孩子和父母之间产生一种疏离感,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和父母“不亲”。针对这种情况,专家告诫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不能因为工作等问题而忽视亲子教育,要学会做以下“三种父母”。

1.学会做爱“教”的父母

人的幸福感最本质的来源在于家庭,亲子关系是人生中最华美、最丰富的内容。然而现在很多家长却因为工作、应酬等关系,对亲子教育无暇顾及,或者只是单纯的将孩子的教育问题交付给早教机构,或者干脆将孩子扔给自己的父母,这都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孩子和自己的疏离。众所周知,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拥有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打造孩子完美的人格,使孩子建立安全感,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遵守规则,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这其中包括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等各个方面,只有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亲密友好的亲子关系,才能让孩子在丰富知识的同时,身心也得到更好的发展。

2.学会做爱“玩”的父母

早教不仅仅是向孩子传播知识与方法的单向度的传授方式,更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对话的、感性的教育方式,因此一定要注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和父母之间存在的疏离感。现在很多的早教产品中,都有需要父母孩子一起来互动的设计,例如《布奇乐乐园》中的综合读本和益智游戏书,以及欢乐DVD中的亲子游戏等,这些小游戏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学习乐趣,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和自己一样喜欢做游戏,还可以使孩子和父母之间保持亲密感,培养孩子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宝宝可以体验到和父母一起学习的快乐,体会到父母的重要性,从而真正的和父母建立亲密的互动关系。

其次,在对孩子进行亲子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所选择的早教产品是否适合自己宝宝的年龄,所呈现的内容是否多样化。之所以要求“适龄化”,是因为宝宝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内容来满足日益发展的智力水平,这样才会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足够的挑战所带来的乐趣,才会有兴趣和父母一起学习。多样化的内容则可以更好的调动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丰富的乐趣。

3.学会做爱“听”的父母

好的亲子关系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亲子之间能实现良好有效的沟通。孩子遇到什么问题会向父母说,而不是面对父母的询问采取“关门”主义。这要求家长学会倾听,做“听话”的父母。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一般的家庭都过于重视教育的正确性,往往是父母在说,在告诉孩子什么什么事该怎么怎么做。但当家长在说教的时候,孩子是否真的听进去了?这种交流是不是真的有效?事实证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长说教不仅不能起到正确引导孩子的作用,反而会令孩子对父母产生反感。因此,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充分尊重。采取正确有效的手段,促进孩子和自己的交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实关于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否亲密,更多的是取决于家长和孩子之间是否有足够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比如一个爱抚温和的眼神,一句亲切柔和的话语,都可以促使和孩子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对幼儿人格、性情的发展完善起到良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家长们再为宝宝选择一套适合家庭亲子阅读的书籍,有着对“亲子互动”专业的指导,以及家长们对宝宝的爱,相信每个母亲都可以成为宝宝面前独一无二的“红人”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父母犯三种错会让孩子变笨


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儿能变聪明,不希望孩子变"笨",如果希望孩子聪明,首先要知道孩子是如何变"笨"的,这样才能趋利避害,让宝宝向聪明的方向前进。

孩子变笨三大原因

1、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

如果我们让孩子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难度超出孩子现有的理解能力,但我们又不向他做任何讲解,结果孩子总是不知道该怎么玩,每次尝试都失败,那么孩子的感觉会越来越糟糕,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觉得自己很笨。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他很少得到"赢"的感觉,最终,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看起来笨头笨脑又畏手畏脚的孩子。

2、过早的知识传授

一些热衷于所谓"智力开发"的父母,积极地对幼小的孩子进行读写算训练。那些学业知识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孩子虽然也能靠鹦鹉学舌的方式死记硬背下来,但并不理解,所以往往并未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反而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挫伤了自信。

3、大量的负面暗示

有一个充满寓意的童话故事:有一位美丽的公主,从小就被一位巫婆关在一座高塔上面,每天只能见到巫婆。巫婆每天都对她说:"你的样子丑极了,见到你的人都会感到害怕。"公主相信了巫婆的话,怕被别人嘲笑,不敢逃走。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经过塔下,看到了公主那如仙的美貌,惊为天人,救出了她。这位公主才对着镜子意识到自己原来如此的美丽。

事实上,很多父母都可能在无意间充当了"巫婆"的角色。

说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头禅,说起时甚至带着爱意。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时,望子成龙的父母有意无意地拿孩子与别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聪明!""李阿姨的女儿都能用英语和老外对话了,她比你还小呢。"……有时,父母在朋友、外人面前表现谦虚,"我儿子不行,很笨的。""这孩子很没脑子的。"

整日被淹没在如此大量的负面暗示里,孩子怎么能不真心实意地相信自己真的很笨?

当孩子因为上述种种原因,深信自己的脑子很笨、学习能力很差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怀疑,他的潜意识就会产生"保护作用",拒绝新的资讯进入记忆库,来保护主人的信念是对的。结果就真的成了"学什么都学不会"的笨孩子。

如果你不想孩子变笨

1、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

当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到快乐时,大脑里会释放出"脑内吗啡",这种化学物质会驱使孩子想重复这一经验。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

在做游戏、玩玩具、做手工、参加竞赛及做家务等等活动中,鼓励孩子大胆尝试,适当引导,让孩子可以通过一定努力品尝到胜利的喜悦。比如,当孩子跃跃欲试想帮妈妈洗碗时,不要嫌麻烦,或是怕他打碎碗而拒绝他,不妨为他搬个高度适中的凳子,为他戴上围裙、套袖,告诉他怎样轻拿轻放,怎样冲洗干净。当孩子洗好一只碗时,大声夸赞他干得真棒,孩子会很快乐,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

对小孩子来说,各种探索都是学习的机会,那么,就让我们"为孩子找一棵矮点的苹果树,让孩子踮起脚,伸手就可以摘到苹果"。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会让孩子信心百倍,动力十足地向下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

2、告诉孩子,失败了没关系

学习、活动总有胜败、输赢,怎么给予孩子评定是一门艺术。因为孩子本身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大多数是靠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进行自我认识。

当孩子为"失败"而难过时,父母不应以怜悯的态度对待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更甚至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明白,失败、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人都可能碰到,勇敢、聪明的人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

允许孩子失败,也是对孩子能够成功的一种信任。

最后,让我们思考国际21世纪委员会对"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看它是否"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如果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成功的;否则就是失败的。

3、兴趣永远第一

凌志军在畅销书《微软小子》里讲了个故事,朱丽叶的儿子沃伦秉性聪慧,才14岁,就已完成高中学业,可以上大学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会很自豪地叙述孩子的成功,朱丽叶却并不想让儿子现在就上大学,原因是想让他更多地享受童年时光,让他做他喜欢的事情。她与作者有如下的问答:

"作为老师,你觉得"成绩、兴趣、快乐童年、道德"中什么对学生最重要?"

"兴趣永远是第一。没有兴趣就没有一切。有了兴趣,伟大的成绩便随之而来。"

"那么,作为母亲,你觉得什么对孩子最重要?"

"兴趣,还是兴趣。我希望他有一个很快乐的童年。不过,兴趣还是第一位。有兴趣才有快乐。"

这位母亲的信念与一位前苏联的教育家异曲同工。一次,这位教育家给学前班的孩子们上课。他准备了一个"发言球",一边从讲台扔出去,一边说"2+3=",哪个孩子接到球,哪个孩子就说出答案,孩子们学得很高兴。听课老师有的就不理解,说你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直接提问不就可以了吗?要什么"发言球"?他回答说,没有"发言球",当然也可以提问,但是孩子们却没有了发言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已成老生常谈,却仍被很多父母熟视无睹。如果你希望孩子越来越聪明、越学越爱学,那就把激发、呵护、提高孩子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放到每日日程上吧。

妈妈心存童趣与宝贝亲密互动


爱不能只是藏在心里、只存在于父母亲主观的认知上,而是要让孩子们感觉、体会得到,即使只是一个拥抱、一次轻抚,都能拉近亲子间的距离,让孩子感到快乐。

在经济环境发达及教育水准的普及之下,当今的儿童必然是父母亲生活的重心,享受着充裕的物质生活。然而面对这种衣食无缺的日子,并非所有孩子都能感到快乐,曾有相关儿童机构提供的儿童快乐指数调查报告指出:很多城市有将近一半的孩子感觉不快乐!专家指出,除了自幼父母期待过高外、有些小孩从两岁开始即有一堆学不完的事等原因外,亲子相处时间和互动过少,更是导致孩子郁抑寡欢的家庭生活共同问题。

大人要心存童趣

现代妈妈习于走出厨房,在工作、事业上展露头角,为了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脱颖而出,很难做个全职母亲;而现代爸爸在经济不景气声浪中,又面了失业、工作、升迁等各种压力,很难做个称职父亲;再加上近代思潮要求个体及早立自主,睡自己的床、拥有自己的房间,有些宝宝从零岁起就独自一张床,更使得孩子们欠缺与亲人间的亲密接触,这在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一项缺憾。

有专家指出,亲子间爱的接触,对身心健康有莫大的好处,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爱不能只是藏在心里、只存在于父母亲主观的认知上,而是要让孩子们感觉、体会得到,即使只是一个拥抱、一次轻抚,都能拉近亲子间的距离,让孩子感到快乐。

而习惯成自然,从小就养成亲子间甜蜜的互动,日后的接触就不会觉得别扭。简文仁组长说,对于繁忙的现代妈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易做的亲子操来增进与孩子间的互动。他强调,亲子操无一定形式,要看个人体能、孩子年龄大小,只要心存童趣,家长在孩子的眼里不只是父母,更是他的朋友,好朋友玩在一起,当然如意就好。

简易4招亲子乐淘淘

为倡导亲子互动关系,提供以下四例亲子操,供父母亲参考:

1.妈妈累,我可以背着你

猜拳输了,背对方走10公尺。当然,在父母赢的情况下,只能施加适当的重量,陪他走10公尺!

2.妈妈重,我可以推动你

玩相扑:双脚站稳,让孩子试着推动妳。父母跟小孩互相被推动、被推倒,更能添加游乐的趣味!

3.妈妈高,我可以跳更高

抱住孩子的腋下,让孩子低蹲起跳,再顺势举高,配合着节奏,让孩子感受身体的运动。

4.妈妈躲,我可以抓住妳

找一固定物,爸爸最好让孩子来抓妈,在左右躲闪挡人,训练孩子的反应。

亲子操强调的是肢体亲密自然的接触,及亲子好朋友般的相处,一颗童心与玩兴是最基本的条件。在今日赞美家庭可贵的时代里,父母亲不妨共同思考一下,平时利用短暂时间与孩子做做亲子操,不要总是在特殊日子里如妇幼节,才想起亲近宝宝的重要性,而是应该让每天都是“妇幼节”,也是“父幼节”,深信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生活一定更快乐,人格也一定更加健全。

育儿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忙于育儿之事

忙于育儿之事的家长埋头于具体的事物,但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只管自己努力做事,很少顾及宝宝的真正需要和体验,常常犯下过度保护或给宝宝施压的错误,不遇到问题还好,真的遭遇麻烦就大有一招走错功亏一篑的危险。这个圈子中,有些家长很自信,因为他们熟练的象个“八级工”,饮食起居安排得井井有条,吃喝拉撒照顾的得心应手,书桌上摆着育儿条例一二三,身后还站着头戴各种专家高帽的人士担当后盾,以至于自信得四处传播自己的育儿“条例”,自信到听不进任何逆耳的忠告,直到孩子被判定有情绪行为问题、缺乏创造力、交往困难,甚至智力发育迟缓或存在各种健康问题时才大梦初醒。

还有的家长正相反,他们常常满腹狐疑,因为自己潜心学来的招数在宝宝那里总是碰壁,明明书上写着向东,可宝宝偏偏就要向西,而且那么多的现象都跟宝宝有“毛病”似的,于是难免有病乱投医,东家的膏药西家的汤、南家的法宝北家的秘方,一股脑灌到孩子身上,结果只见东边日出西边雨,问题去了还复来。

整天埋头育儿之事的家长是个“育儿工”,发达了四肢简单了头脑。这本也无可厚非,带孩子就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嘛,可怕的是假如他们的“专家顾问”也是个“育儿大工”,不管张三李四青红皂白,就是甲乙丙丁那么一套方子。结果受牵连的只能是孩子——不在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消亡”。

第二种境界——长于育儿之术

长于育儿之术的家长多长了一双眼睛,发现自己的宝宝原来不是个机器,而是那么生动和多变的一个生命。家长知道是生命就有个性,就不能照本宣科的对待,于是认真学习各种育儿的方法和技巧。

这个圈子中,有自信的家长,但这时自信不再盲目,他们知道随机应变,懂得举一反三,只是容易陶醉于眼前的成绩,而可能忘记经常抬头望望远方以保护视力。有些时候家长也会丧失自信,因为宝宝变的太快了,昨天还很灵验的妙方可能突然间毫无功效了,但问题还必须解决,于是挖空心思变招儿,这一变也许就成了,也许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真正长于育儿之术的家长是个“育儿匠”,追求雕琢出精妙的作品,他们也有这个本事,于是不小心就会被戴上漂亮的荣誉桂冠成为别人的榜样,对于家长来说得了荣誉只要不沾沾自喜,仍然知道进取的话也不是坏事,但若一门心思维护名誉那就是另外一种景象了。

这种情况如果不是落在家长而是落在专家头上,即便称得上“育儿大匠”,因为太怕有辱英明而追求立竿见影,相对考虑孩子长远发展就少,这样就难免落入误人子弟的泥潭。

第三种境界——精于育儿之道

精于育儿之道的家长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培养的,而是先后天合力发展的成果。他们育儿不仅动手、用眼看,更会用头脑思考,更懂得用心感悟。他们能够真正进入孩子的世界,理解宝宝的需求,懂得引导的办法,明确发展的方向。对这些称得上“育儿师”的家长来说,做每一件事情都不仅仅为了这件事情本身,他们的每件工作既顾及到昨天,适应于今天,又服务于明天,因为他们更懂得从全局的角度,从长远的目标去看待和对待孩子的发展,对待现实问题最大的优势在于不求完美又懂得取舍。

育儿师领悟了育儿的真谛,再游刃于育儿的技巧,周到于育儿的事物,就成为“育儿大师”,家长成为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专家成为家长育儿的指路明灯。

尽管前述的三种境界有高下之分,但却不能完全割裂,因为育儿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事,又有术,更有道。

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育儿之道不能等,宝宝天天都在成长,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培养孩子决无可能返工重来,家长必须闻鸡起舞,提前学习育儿的知识和技巧。同样,育儿之术也不能仅仅专攻,无论是家长还是指导家长育儿的专家,必须全面关注宝宝的体格、智力和心理的发展,不可失之偏颇。吃喝拉撒、游戏交流、健康保护、情绪行为……必须面面俱到,全都管起来。

君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欲利其器,必先谙其道。多年来尽管我们吸收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尽管我们也总结出自己的一些科学研究成果,尽管我们通过跟踪指导10000多个家庭科学育儿掌握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我们仍不敢冒然自称育儿大师,而只是家长在育儿大师路上取经得道的铺路石。

育儿责任之重,学问之深,事业之大,需有千百万专家学者和热心家长共同支撑,我们毕竟都有共同的希望——让小宝宝更健康、更聪明、更幸福的成长;我们毕竟都有共同的追求——为这个利国利民的朝阳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会做父母:孩子要这样爱


为了孩子牺牲自己,损害健康,放弃事业,荒废性生活,这不是高尚,不是爱,这是因为你的生活本来就没有目标,你本来就没有事业,谈不上放弃,你们本来就不相爱,所以眼里只有孩子……

首先,父母得爱自己

不爱自己的父母,总觉得自己活错了,世道和他人亏欠自己,自己有一大堆理想债没收回来。孩子,就是用来还债的。你想,这孩子多可怜,一生下来就拿着欠条,怪不得要大哭一场。

你得接受平凡

绝大多数人是普通人,一个世代,只有几个天才。不爱自己的人,多半是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普通。这其实对自己要求太高,人生在世,活的年纪越大,越明白“自食其力”、“不给人添麻烦”,是了不起的成就。

你得自我净化

你普通,为何接受不了孩子普通?你偷懒,为何容不得孩子一点疲倦?你为何不停纠正他,让他连睡眠都不足?让他永远以为自己是失败者?

因为,你的父母就是这么对你的,人生好比一条河流,你的上流污染了,你也受影响,为了让你的下游重归清澈,你得有自净能力,你仍然按照受伤害的方法对付自己的孩子,他也得跟你一样受伤。

错误的方法不会因为重复多次就变成正确,从十米高的地方往下摔鸡蛋,每次都会破的。任何孩子受虐待,都不会开心。

你要有自己的人生

你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你和你丈夫(妻子)的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为了孩子牺牲自己,损害健康,放弃事业,荒废性生活,这不是高尚,不是爱,这是因为你的生活本来就没有目标,你本来就没有事业,谈不上放弃,你们本来就不相爱,所以眼里只有孩子。

你这是单方面强加给孩子负罪感:我爸(妈)为我牺牲太多了!

你的人生是你自己放弃的,不是孩子剥夺的。

越有自己追求的人,越不粘孩子。

讲道理

凡事有概率。是人,都得遵守基本规律,比如,三高对身体不好。

知道这两点,烦恼扫光光。不讲道理的人,最爱说这句:我不一样!我家的孩子不一样!这形成封闭小宇宙,别说观念与方法的进步,连原子弹也炸不开,只有无穷尽的焦虑与伤害了。

“孩子还是不要打得这么狠吧?”

“我家的孩子不一样!”

“孩子数学老不及格就不指望他当数学家了。”

“我家的孩子不一样!”

你的孩子是一样的,不过你这个家长是不一样的神经病。

“冷漠”一点

别太热情,别太粘。好比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连欣赏自己身体的私密空间都没有,他只会讨厌在他身边游荡的你,即使你满心以为自己是他的知己。

父母这习惯也得从小做起,那些太“热情”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没学会放手:他们替孩子解决一切烦恼、扫除一切障碍,建立了紧密的寄生与宿主关系。父母是没长大的孩子,孩子也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组成的“长不大二人组”,互相折磨、互相消耗、互相牵制。外来入侵者(不同观念的他人、女婿、儿媳),全是潜在的敌人,必须制服或消灭。

爱孩子,在今天,表面上人人会,不就给点礼物,放纵吃一顿,实际上并不容易,关键在父母得当个正常人。

真那么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那就给他独立、给他自由,让他掌控自己的命运,除此以外,你保持健康,给他多留点财产,都是最实在的爱。

要做三种父母增进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要做三种父母增进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常常听见很多年轻的父母抱怨宝宝和自己不亲,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却是寸步也不能离。那么,宝宝和父母不亲的问题根源究竟在哪里呢?针对这种情况,专家告诫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不能因为工作等问题而忽视亲子教育,要学会做以下“三种父母”。

1.学会做会“玩”的父母

早教不仅仅是向孩子传播知识与方法的单向度的传授方式,更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对话的、感性的教育方式,因此一定要注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和父母之间存在的疏离感。亲子互动时所做的活动可以依照每个家庭的特色,以及家长观察宝宝的喜爱活动后决定,如果宝宝爱看电视,那么一些需要父母孩子一起来互动的早教节目,就最适合你们家的宝宝了。例如嘉顿儿童饼干联合嘉佳卡通卫视推出全新亲子互动栏目《嘉顿儿童饼干亲子乐园》,该栏目专程邀请了台湾的儿童节目制作总监亲身为其打造,从亲子互动角度出发去设计内容,包括了“亲子律动操”和“亲子互动游戏”这些亲子互动栏目,在互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骨骼发育,还能引导性地开发孩子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宝宝可以体验到和父母一起“玩”的快乐,体会到父母的重要性,从而真正的和父母建立亲密的互动关系。不用带宝宝去上“早教班”,在家花很短的时间也能对宝宝进行有趣的早教,同时也是一种轻松有趣的亲子育儿方式。

其次,在对孩子进行亲子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所选择的早教节目是否适合自己宝宝的年龄,所呈现的内容是否多样化。之所以要求“适龄化”,是因为宝宝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内容来满足日益发展的智力水平,这样才会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足够的挑战所带来的乐趣,才会有兴趣和父母一起学习。多样化的内容则可以更好的调动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丰富的乐趣。

2.学会做会“教”的父母

人的幸福感最本质的来源在于家庭,亲子关系是人生中最华美、最丰富的内容。然而现在很多家长却因为工作、应酬等关系,对亲子教育无暇顾及,或者只是单纯的将孩子的教育问题交付给早教机构,或者干脆将孩子扔给自己的父母,这都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孩子和自己的疏离。众所周知,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拥有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打造孩子完美的人格,使孩子建立安全感,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遵守规则,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这其中包括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等各个方面,只有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亲密友好的亲子关系,才能让孩子在丰富知识的同时,身心也得到更好的发展。

3.学会做会“听”的父母

好的亲子关系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亲子之间能实现良好有效的沟通。孩子遇到什么问题会向父母说,而不是面对父母的询问采取“关门”主义。这要求家长学会倾听,做“听话”的父母。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一般的家庭都过于重视教育的正确性,往往是父母在说,在告诉孩子什么什么事该怎么怎么做。但当家长在说教的时候,孩子是否真的听进去了?这种交流是不是真的有效?事实证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长说教不仅不能起到正确引导孩子的作用,反而会令孩子对父母产生反感。因此,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充分尊重。采取正确有效的手段,促进孩子和自己的交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实关于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否亲密,更多的是取决于家长和孩子之间是否有足够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比如一个爱抚温和的眼神,一句亲切柔和的话语,都可以促使和孩子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对幼儿人格、性情的发展完善起到良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家长们再为宝宝选择一套适合家庭亲子阅读的书籍,有着对“亲子互动”专业的指导,以及家长们对宝宝的爱,相信每位父母都可以成为宝宝面前独一无二的“红人”的。

教你学会做个“六心”父母


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要求孩子必须开始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加上孩子自身心理和能力的发展,会引发比较明显的学习分化现象。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帮助,只要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有一个驿站。

作为家长,要学会做“六心”父母:

1.潜心了解学校教育

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是孩子学习的转折周期,学习的只是从易到难,也是学习的分化期。这一时期孩子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孩子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孩子的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归类、对比、推理等能力开始增强,此时家长如果能配合学校,对孩子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时孩子的社会交往重心由家庭逐渐转移到学校,同伴关系和友谊成为影响孩子的重要因素。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可以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分析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开始具有一定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的冲动,并懂得基于一定的道德原则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言行往往不一致。此时家长尤其要配合学校注重孩子道德行为教育,让孩子努力做到言行一致。

2.静心确定发展目标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千米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天三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于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为什么世世代代的比塞尔人始终走不出那片沙漠?原来比塞尔人一直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中,没有方向的他们只能凭感觉向前走。然而,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个人若是没有固定方向的指引,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终回到他起步的地方。但是自从肯·莱文发现这个村庄之后,他便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居民,比塞尔人也相继走出了他们世代相守的沙漠。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醒目大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根据学校教育目标,结合孩子的特点,家长可以制订适合自己孩子的发展目标,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3.耐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关键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激发兴趣,一个是培养习惯。然而,当前孩子学习兴趣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相反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调查发现,“学习烦恼”跃居孩子成长烦恼的首位,“老师,我每天都要写很多作业,有老师学校留的,还有妈妈留的,我还报了很多课外辅导班,每天都要很晚才睡觉,我很累。”这是很多孩子学习现状的真实写照。“马上考试了,我很紧张,数学能力题不好,请帮我。”“老师,我学习很努力了,但成绩还是不理想,我该怎么办?”……家长的高期望,使得“家庭教育学校化”现象加剧,家庭补习、课外班塞满孩子的课余生活,紧张学习成为他们课余生活的全部,当孩子的弦绷得过紧的时候,势必造成松懈;学校教育越来越精细化,课堂教学内容密度越来越大,加之很多课程已经在课外班提前学习过,对于部分学生毫无新意可言,加剧了厌学现象的产生。根治厌学,激发学习兴趣,成为当下教育急需解决的难题。作为家长,应配合学校,在激发孩子兴趣方面做一些事情。

4.恒心培养习惯

对于孩子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很多教育专家都阐述过。目前养成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当前,“6+1”的养育模式,在怀抱中、在娇宠中成长的孩子,学龄前已经不再是一张白纸,他们长时间看电视、上网、打游戏、看漫画等坏习惯已经养成。

四年级是习惯定型的关键期,因而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如果孩子在四年级尚未形成良好的习惯,或者养成了不良的习惯,家长则需要抓住这段习惯定型的关键期,督促孩子努力培养好的习惯,或抓住时机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培养习惯、矫正习惯的过程需要恒心坚守,一个好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从强制开始,巩固下去需要坚持三个月左右,需要有滴水石穿的毅力。

5.细心呵护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是玻璃制品,稍有不甚就会打碎,要轻拿轻放孩子的心。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不容忽视,在学习、同伴交往、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成为心头的阴霾,挥之不去。“这学期的书写下降了许多,作业也错很多,做完作业还经常忘记检查。这样一来,妈妈也给我留家庭作业了。作业要是做不完,我就不能玩了,真郁闷。”这是学习烦恼。“我有几个致命的缺点:1.动作慢、怎么都快不了!我什么?2.粗心,每次考试都会因为粗心而错!3.丢三落四,丢东西不是一次两次啦。”孩子自我认识比谁都清醒。“我的爸爸妈妈经常出差,我很孤独。早、中、晚餐都是自己做,半年才能见他们一面。我好孤独呀!”……谁说他们什么也不懂,他们用自己的心、情在感知这个世界。

6.平常心看待孩子成长

人生只有5%的时间是精彩的,5%的时间在经历痛苦,90%的时间趋于平淡;是5%的精彩引导我们去经历那些平淡、痛苦的轨迹。也许有的人人生的痛苦会多过5%的很多倍,人生不易。人生不是百米赛,而是马拉松,如今都得快的,不一定是最后走得远的。作为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孩子的进步、退步、成功、失败,那些都是他成长过程中必经的旅程。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在每个成长过程中,补充那些足以支撑起其一生的精神食粮。

人生在过程里,做父母,也是终生学习的过程,不断提升的过程。

让宝宝接受你的观点的三种小技巧


先肯定或接受孩子,孩子才会接受你,你的机会就会更多,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在孩子的成长中,年轻的爸爸妈妈都会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希望孩子不要偏食、不要尿床、不要哭鼻子……但是常常事与愿违,孩子们根本不理会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结果往往是父母拿出家规,用命令、呵斥、责备等方式叫孩子只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但这最多换来的是表面的、暂时的服从,难以有本质的改变。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乐意接受你的观点呢?看一看下面这些家庭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或许你就会从中琢磨出让孩子乐意接受你的观点的好方法。

妮妮(女,3岁)不良习惯:不吃早饭

以前不管我们怎么哄劝、请求、斥责,妮妮就是不肯吃早饭。怎样才能使她吃早饭呢?

经过观察发现,她喜欢模仿我,喜欢感到自己是个大人。因此,一天早上,我便对她说:“妮妮,今天妈妈不舒服,你能不能代替妈妈做顿早餐?”妮妮高兴的直拍手,像个大人一样指点我:“好哇,我今天做饭给你们吃。妈妈,你到那边去休息!”于是,我“听话”地退出了厨房。

不一会儿,她爸爸装着无意中走进了厨房,看见妮妮正在搅动着鸡蛋。妮妮一看见爸爸就高兴地说:“爸爸,你看,这是我自己做的早餐。”于是,在爸爸的帮助下,她终于做好了“自己的早餐”。

这天早上,在没有任何人的哄劝下,女儿吃了一大碗鸡蛋面。由于是自己亲自动手做的早餐,她从中找到了做大人的感觉。

伟伟(男,3岁半)不良习惯:尿床

伟伟平时跟他奶奶睡觉。每天早上,奶奶醒来就会摸摸床单,说:“伟伟,你瞧,你昨天晚上又做了‘好事’。”伟伟这时就急切地申辩说:“没有,我没有,是你干的。”

以前无论我们怎样羞他、责备他,甚至打他,一切都无济于事。怎样才能使伟伟停止尿床呢?在聊天中,我知道了他的一个小小的要求:第一,他想跟爸爸一样穿着睡衣睡觉;第二,他想要有一张自己的小床。

第二天,我把他带到商场,对售货员小姐眨眨眼,说:“这位小先生要买点东西。”售货员小姐郑重地对他说:“小先生,我能为你拿点什么东西?”他站在那儿,双手倒背在身后:“我要为自己买一张床。”

晚上,等他爸爸下班还未进家门,伟伟便站在门口叫了起来:“爸爸!爸爸!快来看,我为自己买的床。”爸爸看着新买的小床,说:“这是你自己的新床,真漂亮呀!是不是?”“是!”“你和它从此就是好朋友了,你要是把它尿湿,它就会变得难看,对吗?”伟伟像个小大人似的说:“对!对!这是我的好朋友,我不会把它尿湿的。”

从那以后,伟伟晚上就注意少喝水,再也没尿过床。

刚刚(男,5岁)不良习惯:偏食

刚刚的身体很瘦,我们担心他体重不足,发育不良,而他又偏食。我们总劝他多吃,他就是不听。

有一天,我刚做好晚饭,刚刚哭着跑了回来,对我说:“妈妈,有个小胖子欺负我。”我感到吃惊,就问:“他怎么欺负你啦?”“他把我赶下车,骑着我的车玩去了。”原来刚刚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后都要在门前的人行道上骑一会儿脚踏车,邻近有个比他大两岁的小胖子常常欺负他。

显然,这件事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我感到这正是一个让他改正偏食习惯的好机会,就对他说:“刚刚,如果你肯好好吃饭,改掉偏食的坏毛病,什么肉、菜都吃,你肯定可以长得又高又结实,别人也就不敢轻易地欺负你了。”听我这么说,刚刚逐渐改正了不吃菜的不良习惯,身体也慢慢壮了起来。

三种妈妈不同的育儿心经


一直很矛盾,一直很纠结,关于怎样教育孩子,江湖上那真是五花八门的派系,争奇斗艳,把我整得也迷迷糊糊的。现在我就把自己看到的各路神仙精彩套路向大家介绍一下,没有批判,唯有宏扬,切磋武功,把育儿事业发扬光大,共同进步嘛!

1.一孩子斗胆偷家里一元钱,买糖吃了.

甲妈观点:一巴掌打在孩子脸上,让他永记一生,让他印象深刻,任何时候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于是这孩子被这一巴掌打得幡然悔悟,若干年后成为什么精英,对来采访的记者说,“多亏当年我母亲给我的一巴掌......”

乙妈观点:完了!这巴掌打在孩子脸上,还不得留下心理阴影呀?应该洞之以情,晓之以理,批评教育一下就行了.

丙妈观点:这只是一件小事,我们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最人性化的方法就是不提这件事了,给孩子留些自尊.

2.一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地,然后哇哇大哭.

甲妈观点:我就是不去扶他,让他自己起来,外国人都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从小就不娇惯.

乙妈观点:赶紧扶起孩子呀!再抱抱哄哄,这个时候是展示母爱,沟通亲子关系的好机会呀!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爱,这对他的情商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因为爱,需要表达,也需要互动.

丙妈观点:抱抱哄哄孩子是必须的,哪个当妈的那么狠心做到置若罔闻,那还叫妈了吗?合格的妈就应该给孩子以安全感,对着那块绊倒孩子的石头假装踢一下给孩子出出气,看!孩子不哭了吧?这个时候就要看当妈的智慧了,应该讲究个方式方法.

3.阴天下雨了,孩子非要穿上那条短裙子出去.

甲妈观点:我已经反复强调了这种天气穿裙子的危害了,会着凉会生病,可你还是跟我耍无赖,你哭我就怕你了?我要是听你的异想天开我就不是你妈了,今天我就不信这个劲了,你敢?对于正确的,我这叫坚持.

乙妈观点:应该多考虑孩子的感受,这是一个崇尚个性的年代,国际幼稚园还允许小孩子随意打扮自己呢,那里涂口红都是允许的,不要太压抑了孩子,不要束缚了她的想法,这是孩子的奇思妙想,为什么要打压呢?想穿就穿吧!

丙妈观点:别让孩子哭,哭上火不是还要生病嘛!乖乖,妈妈让你穿裙子,下面再穿条裤子行不?看!折中的办法也不错.

4.一个孩子学钢琴五年了,父母紧衣缩食,风雨无阻地陪着跑培训班.

甲妈观点:真不容易,贵在坚持,难能可贵.不管将来能否成为朗朗,这份毅力这份恒心足可以影响孩子一生.这爹妈,有远见,有责任心,有正事儿!

乙妈观点:这父母功利心太强,强迫孩子学这学那,世上能出几个朗朗,还不是自己的虚荣心作怪,想让孩子将来出名挣大钱,剥夺了孩子原本无忧无虑的童年,我就让孩子发展顺其自然,不给他那么多的压力和负担,随便玩,啥班也不报,保持纯真,保持天性.

丙妈观点:孩子想学钢琴,咱买!孩子又对钢琴没兴趣了,要学小提琴?咱供!孩子说学乐器太累,最近又迷恋上画画了,那我就给报个美术班.孩子又打算学网球了,那我就给他找个好教练.一切以孩子的兴趣为主,不强制,不扼杀,不规划,不干涉,我这教育才叫顺其自然.

5.期末考试孩子弄了个倒数第几,孩子没上火,回家照样看动画片.

甲妈说:孩子呀!你不上火,我都替你上火,你怎么就没个上进心呢?

乙妈说:看我儿子心态多好,这个意外的成绩,我孩子根本没当回事儿,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心态多平和!

丙妈说:都什么年代了,不能拿分数去衡量孩子,素质教育是要看全面的.从全面上看,我家孩子除了学习成绩差些,其他的思想.品质.情商.沟通.表达.特长等方面都挺好的.

6.课堂上,因为小事,老师跟孩子发生了口角.

甲妈说:你怎么可以顶撞老师?多没礼貌哇,那是不尊重老师呀!还敢跟老师理论?还不快向老师道歉!

乙妈说:我家孩子真有独特的见解,坚持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不害怕不盲从,真棒!

丙妈说:老师和孩子都是平等的,孩子也有话语权,咱先向老师道个歉,别给老师留下坏印象,过后我再向校长单独反应一下.

7.一个孩子说:等我长大要做一个伟大的人.

甲妈观点:好小子,有志气!目标远大,心怀理想,妈支持你!

乙妈观点:其实妈只想让你做个普通人,做个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心态平和,善良宽厚,有爱心,有同情心,能自力更生,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行了,将来你做什么都无所谓,妈妈不指望你将来给我什么回报,只要你开心快乐就是妈妈最大的安慰.

丙妈观点:怎么想就怎么去做,大胆规划,大胆地去实践,任何时候妈妈都尊重你的选择.

......

8.若干年后,一个青年大学毕业,选择了一处被世界遗忘了的角落,甘守清贫和宁静,做了一名乡村代课老师,因为他喜欢简单的生活、质朴的乡人和原生态的美丽村落.

甲妈说:限你三天给我回来,考研或出国留学才是你唯一的出路!否则我死给你看!

乙妈说:孩子呀,你没得抑郁症吧?还是受啥刺激了?我辛辛苦苦地供你读书,不是让你去那种地方浪费青春的,你的人生价值不应该定位在那里,来!让我们重新输理一下,到底哪个环节出错了?我现在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起你,我现在只好跟别人说你在美国教书呢.

丙妈说:你爷爷是做xxxxx,你爸爸是做xxxxx,你怎么可以给他们丢脸抹黑,你怎么可以自暴自弃,你怎么可以逃避现实?真是白养了,白教育了,我没你这个儿子,我也不是你妈!

......

所以,孩子妈妈们,关于育儿理论,别看得那么神圣,别认为多么深奥,无论什么名门论点,什么高深的体系做指导,最终都是以名与利去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以世俗的眼光去评价一个人的社会价值,生活在凡间的我们,当理论与现实碰溅出烫人的火花时,最终,每个人都会就地伏法,挣扎之后再落入现实的圈套.

对于一个孩子的评价,妈妈心中的那杆称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能把握得准吗?

试试三种“另类”教育方法


照顾宠物:培养起责任感

父母平时会教育孩子宽容、忠诚的好品质,但常常由于概念抽象,使得孩子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在这方面,宠物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专家认为:“养宠物可以培养孩子照顾另一种生物的责任感。照顾狗、猫等,可以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责任感。”

譬如,当家里的小狗每天下午3点准时出现在门口等候小主人归来时,孩子就不难理解什么叫忠诚了。而且,小狗会不断将这个道理演示给小主人看。再比如,孩子有时会抓住小猫咪的尾巴,但事后,小猫还是不计较地和小主人一起玩。父母可以通过这件事教会孩子什么是宽容,同时告诉他对待别人的错误也要学会宽容。

当然,如果父母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养宠物,可以让孩子参与和邻居一起遛狗,或者在放假时让孩子给学校养的小豚鼠做个窝。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学会助人为乐,同时明白,对别人好,别人也同样会对你好。

直面失败:向天空大声呼喊

父母常常会鼓励孩子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拼搏向上,但面对他的失败,更多的常常是责怪和不知所措。

其实,孩子失败时也正是最需要亲情的时候。比如孩子参加比赛输了,此时最好的做法是,赶快让孩子离开现场,带他到一个只有你们两个人的地方,这样可以不让他在众多小伙伴面前失态而尴尬。然后,不妨让孩子发泄一会儿,并用温和而同情的目光安慰他的愤怒和失望的情绪。

同情可以使孩子感到被人理解,等他冷静下来,你就可以和他深入交谈了。这时千万不要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或者“你不应该为此灰心”之类的话,此时的他不需要大道理,也不需要模糊的建议。不妨对他说:“下次再输的话,你可以朝着天空大喊一声。”此类实际的建议,远比那些空洞的说教对孩子的身心更有帮助。

健康示爱:当着孩子轻歌曼舞

不少父母会认为,夫妻间在家的亲昵行为应该避开孩子,否则会对孩子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专家们却认为,父母间的相爱,反而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有益。

如果你们晚上想在家跳一会舞,完全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进行,因为,让孩子看到你们的轻歌曼舞,拥抱甚至亲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而言,习惯于父母的亲密举动会使他们与周围朋友间的关系更融洽,尤其是对他们将来与所爱的人生活会更有指导意义。

相信《学会做三种父母 宝贝与你亲密无间》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学会看病小学语文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父母犯三种错会让孩子变笨 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儿能变聪明,不希望孩子变"笨",如果希望孩子聪明,首先要知道孩子是如何变"笨"的,这样才能趋利避害,让宝宝向聪明的方向前进。 孩子变笨三大原因 1、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 如果我们...
    2021-02-12 阅读全文
  • 妈妈心存童趣与宝贝亲密互动 爱不能只是藏在心里、只存在于父母亲主观的认知上,而是要让孩子们感觉、体会得到,即使只是一个拥抱、一次轻抚,都能拉近亲子间的距离,让孩子感到快乐。 在经济环境发达及教育水准的普及之下,当今的儿童必然是父...
    2021-11-08 阅读全文
  • 育儿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忙于育儿之事 忙于育儿之事的家长埋头于具体的事物,但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只管自己努力做事,很少顾及宝宝的真正需要和体验,常常犯下过度保护或给宝宝施压的错误,不遇到问题还好,真的遭...
    2021-04-15 阅读全文
  • 学会做父母:孩子要这样爱 为了孩子牺牲自己,损害健康,放弃事业,荒废性生活,这不是高尚,不是爱,这是因为你的生活本来就没有目标,你本来就没有事业,谈不上放弃,你们本来就不相爱,所以眼里只有孩子…… 首先,父母得爱自己 不爱自己...
    2021-01-23 阅读全文
  • 要做三种父母增进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要做三种父母增进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常常听见很多年轻的父母抱怨宝宝和自己不亲,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却是寸步也不能离。那么,宝宝和父母不亲的问题根源究竟在哪里呢?针对这种情况,专家告诫我们,在孩子的成长...
    2021-07-06 阅读全文

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儿能变聪明,不希望孩子变"笨",如果希望孩子聪明,首先要知道孩子是如何变"笨"的,这样才能趋利避害,让宝宝向聪明的方向前进。 孩子变笨三大原因 1、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 如果我们...

2021-02-12 阅读全文

爱不能只是藏在心里、只存在于父母亲主观的认知上,而是要让孩子们感觉、体会得到,即使只是一个拥抱、一次轻抚,都能拉近亲子间的距离,让孩子感到快乐。 在经济环境发达及教育水准的普及之下,当今的儿童必然是父...

2021-11-08 阅读全文

第一种境界——忙于育儿之事 忙于育儿之事的家长埋头于具体的事物,但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只管自己努力做事,很少顾及宝宝的真正需要和体验,常常犯下过度保护或给宝宝施压的错误,不遇到问题还好,真的遭...

2021-04-15 阅读全文

为了孩子牺牲自己,损害健康,放弃事业,荒废性生活,这不是高尚,不是爱,这是因为你的生活本来就没有目标,你本来就没有事业,谈不上放弃,你们本来就不相爱,所以眼里只有孩子…… 首先,父母得爱自己 不爱自己...

2021-01-23 阅读全文

要做三种父母增进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常常听见很多年轻的父母抱怨宝宝和自己不亲,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却是寸步也不能离。那么,宝宝和父母不亲的问题根源究竟在哪里呢?针对这种情况,专家告诫我们,在孩子的成长...

2021-07-0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