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要做三种父母增进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发布时间:2021-07-06

幼儿园开学父母要做哪些准备。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要做三种父母增进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要做三种父母增进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常常听见很多年轻的父母抱怨宝宝和自己不亲,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却是寸步也不能离。那么,宝宝和父母不亲的问题根源究竟在哪里呢?针对这种情况,专家告诫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不能因为工作等问题而忽视亲子教育,要学会做以下“三种父母”。

1.学会做会“玩”的父母

早教不仅仅是向孩子传播知识与方法的单向度的传授方式,更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对话的、感性的教育方式,因此一定要注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和父母之间存在的疏离感。亲子互动时所做的活动可以依照每个家庭的特色,以及家长观察宝宝的喜爱活动后决定,如果宝宝爱看电视,那么一些需要父母孩子一起来互动的早教节目,就最适合你们家的宝宝了。例如嘉顿儿童饼干联合嘉佳卡通卫视推出全新亲子互动栏目《嘉顿儿童饼干亲子乐园》,该栏目专程邀请了台湾的儿童节目制作总监亲身为其打造,从亲子互动角度出发去设计内容,包括了“亲子律动操”和“亲子互动游戏”这些亲子互动栏目,在互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骨骼发育,还能引导性地开发孩子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宝宝可以体验到和父母一起“玩”的快乐,体会到父母的重要性,从而真正的和父母建立亲密的互动关系。不用带宝宝去上“早教班”,在家花很短的时间也能对宝宝进行有趣的早教,同时也是一种轻松有趣的亲子育儿方式。

其次,在对孩子进行亲子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所选择的早教节目是否适合自己宝宝的年龄,所呈现的内容是否多样化。之所以要求“适龄化”,是因为宝宝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内容来满足日益发展的智力水平,这样才会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足够的挑战所带来的乐趣,才会有兴趣和父母一起学习。多样化的内容则可以更好的调动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丰富的乐趣。

2.学会做会“教”的父母

人的幸福感最本质的来源在于家庭,亲子关系是人生中最华美、最丰富的内容。然而现在很多家长却因为工作、应酬等关系,对亲子教育无暇顾及,或者只是单纯的将孩子的教育问题交付给早教机构,或者干脆将孩子扔给自己的父母,这都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孩子和自己的疏离。众所周知,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拥有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打造孩子完美的人格,使孩子建立安全感,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遵守规则,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这其中包括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等各个方面,只有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亲密友好的亲子关系,才能让孩子在丰富知识的同时,身心也得到更好的发展。

3.学会做会“听”的父母

好的亲子关系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亲子之间能实现良好有效的沟通。孩子遇到什么问题会向父母说,而不是面对父母的询问采取“关门”主义。这要求家长学会倾听,做“听话”的父母。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一般的家庭都过于重视教育的正确性,往往是父母在说,在告诉孩子什么什么事该怎么怎么做。但当家长在说教的时候,孩子是否真的听进去了?这种交流是不是真的有效?事实证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长说教不仅不能起到正确引导孩子的作用,反而会令孩子对父母产生反感。因此,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充分尊重。采取正确有效的手段,促进孩子和自己的交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实关于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否亲密,更多的是取决于家长和孩子之间是否有足够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比如一个爱抚温和的眼神,一句亲切柔和的话语,都可以促使和孩子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对幼儿人格、性情的发展完善起到良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家长们再为宝宝选择一套适合家庭亲子阅读的书籍,有着对“亲子互动”专业的指导,以及家长们对宝宝的爱,相信每位父母都可以成为宝宝面前独一无二的“红人”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分享增进亲子关系的五个方法


一天24小时,你有多少时间和孩子相处,又有哪些时段可有效增进亲子关系?一起走入增进亲子关系的五个关键时刻。

薄荷时间

孩子起床前

要想孩子一天有个好心情,早晨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很重要。所谓“薄荷时间”就是要让孩子起床前的时间如薄荷般清新和令人愉悦。

做法

① 为孩子在睁开眼睛到起床之间预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

② 营造一个适宜环境,让孩子自然醒来。比如: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谨慎雾霾天);放上令人愉快的音乐;轻轻摩挲孩子的头顶(据证实,这有助于人自然醒来)。

③ 给孩子美好的问候。当孩子睁开眼睛时送上快乐的问候:宝贝,早上好!再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亲吻。

④ 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可让孩子画梦。问问孩子睡得好吗?做了什么梦?给孩子纸笔把梦画下来,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梦。透过孩子画的梦,妈妈可以了解孩子的心思,并做一些引导。

如此,孩子的身和心都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的一天的准备。

奶油时间

外出归来时

当孩子回到家时,他希望得到的是父母的欢迎,是热烈的拥抱,是平静、耐心地听他说说白天发生的事情。他并不希望迎接他的是连珠炮似的抱怨和批评,“你看你,又把衣服弄得这么脏!”“今天在幼儿园调皮了没有?”“快把你的脏手洗干净,做作业去。”

想象一下,工作了一天回到家中,父母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放松一下。尤其是出差后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也许很想先冲个澡,喝杯茶,而不希望孩子这会儿问东问西、索要礼物。

所以,和孩子约定,为每个外出归家的人留一段松松软软的“奶油时间”吧!

做法

① 送上热情的欢迎,也许是一句问候、一个拥抱、一双拖鞋或一杯热茶。

② 让他自己安静地待一会儿。

蜜糖时间

孩子入睡前

很多家庭在孩子就寝之前会陷入一片混乱,孩子希望尽可能晚睡,而父母则要求孩子尽快入睡,结果免不了“战火纷飞”。

换一个思路,如果让入睡前成为一天中的特殊时段——孩子可以和妈妈或爸爸“单独在一起”,说些亲密无间的话,那么孩子就会盼望就寝时间的到来。

“蜜糖时间”,正是利用孩子入睡前的时间和孩子“谈情说爱”,让亲密的感觉成为调和亲子关系的“蜜糖”。

重要的是,父母应要认真聆听孩子说话,这样,孩子会慢慢学会跟父母分享他的担忧、希望和心愿。而充满爱意的拥抱、亲吻和抚摸缓解了孩子的不安,让他的身心都放松和满足,平静地进入甜美的睡梦中。

黄金时间

我和孩子有个约会

一起做喜爱的活动,能够很好地增进亲子感情。你和孩子的“黄金时间”如何安排?

做法

① 挑选活动:尽可能列出父母与孩子喜欢一起做的事情,越多越好。这些活动必须能够在30-40分钟内做完,而且不需要花费很多。由孩子挑选出其中他最喜欢的10-12项。

比如:去公园散步、一起骑车去兜风(爸爸妈妈骑自行车,孩子骑童车)、放风筝、拼图、下棋、玩电脑游戏、做蛋糕等等。

② 订下“约会”:双方预约好“黄金时间”的日子、时间(每周应至少1次),在日历上做好标记。家长要认真对待和孩子的约会,不可随意失约。如有紧急情况,可以向孩子说明,改期进行。

③ 做半小时完美家长:在“黄金时间”里,家长不妨要求自己尽量做到100分,避免粗心、急躁或者发火。要多肯定和赞美孩子:“我看得出你很细心”“呵,你的腿越来越有劲了”“你真会动脑筋”;多保持身体的亲近,拥抱孩子、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头、握住孩子的手、亲吻孩子的脸;尽量避免质问、命令和批评。比如,“你可不可以走得快一点”“去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你怎么又把它扔在地上了”。

太空时间

亲子关系亮红灯了

“太空时间”利用的是心理学中的一种“抽离法”,让家长和孩子在这段时间里把所有不愉快的记忆或情绪都抛开,就像坐火箭去了太空,可以毫无拘束地说出心里话。

在“太空时间”里,亲子双方都要遵守一些规则:不说气人的话、不翻老帐,而要坦诚地说出内心的情感需要,说说大家在一起时的快乐,一起做过的开心事。

注意:五种亲子关系害苦孩子


溺爱型

任性自私不礼貌

阳阳是家里的“小皇帝”,从生下来起一家人都围着他转。家里人想尽办法让他高兴,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归他一人享用,玩具、衣服要什么买什么。有一次,阳阳看上的电动玩具当时没有买,他便坐在地上又哭又闹,委屈得不得了!

像阳阳这样的孩子在中国并不少见,根据山东省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的统计,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家庭中,溺爱型家庭占到70%—80%。溺爱型家庭里,家长过度宠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接受,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即使孩子做错了,也要为其争辩。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四个老人,两个父母共爱一个孩子,溺爱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人形象的称为“四二一”综合征。

但是,这样的孩子习惯高人一等、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形成任性自私、不懂礼貌、缺乏同情心等不良的性格特征。在人际交往中,他们缺乏责任感、不懂得关心别人,难以交到朋友,逐渐孤僻离群,遇到不满容易导致攻击报复等反社会行为。

针对溺爱的孩子,家长首先立即停止溺爱,建立正常的家庭规则;其次,家庭里是非对错要分清,不能盲从孩子的行为;再次,教导和鼓励孩子用平等的心态和他人交往。

干涉型

缺乏主见难独立

贝贝从小到大,除了学习,什么事都不用管。吃什么穿什么,和谁玩儿,都是爸爸妈妈说了算。现在,上初三了,父母担心他上网、早恋,每天都接送,出去玩一会儿就打个电话问问。贝贝觉得自己就是个“电动娃娃”,有苦没处说。

干涉型家庭是另一种常见的不良亲子关系,占30%—40%。家长出于一种保护的态度对待孩子,为了使孩子变得更好而细心照顾,尽量给予帮助和嘱咐。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的学习、健康、前途等过分担忧。

但是,由于过分保护,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差,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由于习惯依赖父母,他们做事没有主见,犹豫不决。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沮丧,甚至焦虑不安。此外,这样的孩子到青春期容易出现对抗行为,对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故意反着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对此,第一,在日常生活中要给予孩子信任,让孩子有机会为自己负责。可以让孩子适当吃点苦。第二,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家长要逐渐放手,不断调整亲子关系,制定适合孩子情况的发展目标。第三,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要懂得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做决定的机会。

期待型

胆小畏缩少自信

小楠从小就听到妈妈在耳边说“你是妈妈的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名牌大学弥补妈妈的遗憾”、“妈妈一辈子的心愿就寄托在你身上”……现在,一到大考的时候,小楠就特别紧张,担心自己考不好,甚至睡不着觉,眼前老是出现妈妈期待的眼神。

中国父母往往对孩子以支配的方式进行教育,称为期待型亲子关系。这样的父母对孩子虽有爱,但常以严厉、顽固、强迫的态度或禁止、命令的方式来监督孩子;或者把自己的夙愿、希望投射在孩子身上,忽视子女的能力与性格,希望孩子完全遵从父母的要求和标准去做。

用过高的期望要求和监督孩子,孩子容易变得敏感,性格胆小畏缩,缺乏自信,独立性差,做事缺乏主动性,不善与人交往。他们情绪不稳定、易自卑,严重时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针对这样的家庭,第一,家长不要以大人的尺度去衡量孩子,用成人的眼光给孩子制定目标;第二,不要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心愿的法宝,让孩子自己决定人生;第三,不要使用下命令的方法教育,而要用沟通、引导的方法和孩子交流。

矛盾型

逆反焦虑易强迫

乐乐爱爸爸也爱妈妈,但他有时候觉得左右为难。为他报什么培训班,爸爸妈妈已经吵了好几次了。爸爸说考80分去游乐园,妈妈偏说考90分去才游乐园。该听谁的好?

矛盾型的家庭,常表现为对孩子的管教态度缺乏一致性,同一行为有时斥责、禁止,有时却宽恕、勉励。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也是矛盾的一种表现,例如父亲严厉,而母亲放纵,父亲斥责子女时,母亲却来阻止。

大多数的中国家庭中,母亲负担更多的教养孩子的责任,对细节更为关注,对孩子的要求也更严格;父亲则相对宽松。因此,多数孩子抱怨“妈妈很烦,太唠叨”,产生逆反心理。但是,长期的不一致态度,孩子无所适从,做事难以决定,时间长了出现焦虑情绪,甚至强迫症状。

对此,首先,父母双方都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统一教育目标和计划,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保持一致;其次,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要有一贯性,不能自相矛盾;最后,不要将家庭的纷争、摩擦、矛盾迁移到孩子身上。

忽视型

消极冷漠爱自闭

小欣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离婚了,她跟着爸爸一起生活。小欣的眼里,爸爸每天都忙着工作、应酬、赚钱,几乎没和她说过一句心里话,这让小欣变得孤独敏感。

在国际会议上,瑞典的心理学家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研究者通过对239名孩子进行长达1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离婚对孩子可能产生巨大的负面心理影响。在单亲家庭里,很容易出现忽视型亲子关系。这主要表现为家长感情冷漠,与孩子很少沟通,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此外,忽视还可能表现为对孩子体罚、虐待、威胁等。

这种家庭只养不教,容易导致孩子性格冷漠消极、孤独自闭,人际关系敏感,难以交上朋友。对家庭和社会产生敌对心理,甚至受到不良社会团伙的引诱,成为问题儿童或青少年。

针对这种家庭,首先家长要把和孩子的沟通交流纳入日程,利用吃饭时间、睡前时间和孩子聊聊学校的事,谈谈自己的见闻;其次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尽可能抽时间参加孩子的集体活动;再次,家长要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咨询心理或精神科医生。

增进亲子关系的5个关键时刻


增进亲子关系的5个关键时刻

一天24小时,你有多少时间和孩子相处,在这段时间里又有多少时间时间有效增进亲子关系?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几个增进亲子关系的“黄金时间”。

孩子起床前——“薄荷时间”

迪迪是个公认的“快乐小天使”,妈妈说,她的育儿秘诀中有一条是:一天之计在于晨。

迪迪妈妈不会像有些妈妈那样,早上总是急吼吼地把睡眼惺忪的孩子从床上揪起来,她强调,要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开始。所以,迪迪早晨起床前会有一系列的“仪式”:新鲜空气、音乐、拥抱和问候、还有——“画个梦”。

要想孩子一天有个好心情,早晨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是很重要的。所谓“薄荷时间”就是要让孩子起床前的时间如薄荷般清新和令人愉悦。

做法是:

1、为孩子在睁开眼睛到起床之间预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

2、营造一个适宜环境,让孩子自然地醒来。比如: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放上令人愉快的轻音乐;轻轻摩挲孩子的头顶(据证实,这有助于人自然醒来)。

3、给孩子美好的问候。当孩子睁开眼睛时送上快乐的问候:宝贝,早上好!再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亲吻。

4、让孩子画画梦。问问孩子睡得好吗?做了什么梦?给孩子纸笔把梦画下来,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梦。透过孩子画的梦,妈妈可以了解孩子的心思,并做一些引导。

如此几步下来,孩子的身和心都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的一天的准备。

从外面回到家时——“奶油时间”

快下班了,小梅边收拾东西边抱怨,想到回家头就大,一进门看见的就是早上匆匆离家时留下的乱糟糟场面,桌子上是没收拾的碗筷,卫生间里是一大堆脏衣服,小家伙还会缠上来要吃要喝要陪着玩,弄得人心里直上火。

听了小梅的抱怨,一旁的李楠笑了,说,那是因为你家缺少个“奶油时间”。

“奶油时间”指的是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从外面赶回家后都需要一段时间用来放松和调整,这段时间就应该像奶油那样松松软软,令人舒适自在。

事实上,每个人在进入房间时,都会敏感到自己是否受到欢迎,这会对人之后的心情产生微秒的影响。

当孩子回到家时,他不希望迎接他的是连珠炮似的抱怨和批评,“你看你,又把衣服弄得这么脏!”“今天在幼儿园调皮了没有?”“快把你的脏手洗干净,做作业去。”孩子希望得到的是父母欢快的欢迎,是热烈的拥抱,是平静、耐心地听他说说白天发生的事情。

工作了一天回到家中,父母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放松一下。尤其是出差后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也许很想先冲个澡,喝杯茶,而不希望孩子这会儿问东问西、索要礼物。

所以,和孩子约定,为每个从外面赶回家的人留一段松松软软的“奶油时间”吧!

1、送上热情的欢迎,也许是一句问候、一个拥抱、一双拖鞋或一杯热茶。

2、让他自己安静地待一会儿。

孩子入睡前——“蜜糖时间”

以前,让佳佳上床睡觉是让妈妈很头疼的事。佳佳要么没完没了地要妈妈讲故事,要么就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水地折腾。眼看着时间越来越晚,佳佳还毫无睡意,妈妈就可能忍不住了,大声“吼”她两句,结果常是佳佳脸上挂着泪水委屈地入睡。

后来,妈妈改变了策略。讲了事先说好的三个故事后,她就温柔地搂着佳佳,轻轻地抚摸着她,说,和妈妈聊聊天吧。于是,母女俩就东一句西一句地聊起来了,无论佳佳说什么,妈妈都很认真地聆听和回应。有时候,妈妈也会给佳佳做全身按摩,边按摩边轻声细语地说些甜言蜜语:佳佳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妈妈爱佳佳,佳佳也爱妈妈,佳佳是个快乐的小姑娘……现在,佳佳是脸上挂着满意的微笑甜甜入睡。

在很多家庭里,就寝时间是一段混乱的时间,父母和孩子两方都会受挫。孩子希望尽可能晚睡,而父母则巴不得孩子尽快睡觉。结果就免不了“战火纷飞”。

可是,如果让入睡前成为一天中的一个特殊时段,在这个时候,孩子可以和妈妈或爸爸“单独在一起”,说些亲密无间的话,那么孩子就会盼望就寝时间的到来了。

“蜜糖时间”,正是利用孩子入睡前的时间和孩子“谈情说爱”,让亲密的感觉成为调和亲子关系的“蜜糖”。

重要的是,父母应很认真地聆听孩子说话,这样,孩子会慢慢学会跟父母分享他的担忧、希望和心愿。而充满爱意的拥抱、亲吻和抚摸缓解了孩子的不安,让他的身心都放松和满足,平静地进入甜美的睡梦中。

我和孩子有个约会——“黄金时间”

6岁的冬冬喜欢玩电脑游戏“古墓丽影”,妈妈也喜欢,但是妈妈平时是不允许冬冬玩的。其实,冬冬自己一个人也不敢玩,他害怕游戏中有意营造出的那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冬冬总是盼着周末的到来,因为妈妈和他有个约定,再忙,妈妈都会抽出40分钟的时间,和儿子相约在电脑旁,并肩作战,杀它个畅酣淋漓。

妈妈心里偷乐,自从有了这样的“黄金时间”后,冬冬和妈妈更亲了,也更听妈妈的话了。

父母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大家都喜欢的活动,的确是非常能够增进亲子感情的。那么,“黄金时间”怎么安排呢?

1、挑选活动:尽可能列出父母与孩子喜欢一起做的事情,越多越好。这些活动必须能够在30~40分钟内做完,而且不需要花多少钱。由孩子挑选出其中他最喜欢的10~12项。比如:

去公园散步、一起骑车去兜风(爸爸妈妈骑自行车,孩子骑童车)、放风筝、拼图、下棋、玩电脑游戏、做蛋糕等等。

2、订下“约会”

双方预约好每次“黄金时间”的日子、时间(每周应有1次以上),在日历上标示清楚。家长要认真对待和孩子的约会,不可随意失约。当然如有紧急情况,可以向孩子说明,改期进行。

3、做半小时完美家长

平时,我们很难做到对孩子说的每句话都是恰当的,对孩子做的每件事都是正确的,粗心、急躁甚至发火总是难免。在每周一两次的“黄金时间”里,我们不妨要求自己尽量做到100分。

多肯定和赞美孩子:“我看得出你很细心”“呵,你的腿越来越有劲了”“你真会动脑筋”。

多保持身体的亲近,拥抱孩子、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头、握住孩子的手、亲吻孩子的脸。

尽量避免质问、命令和批评。比如,“你可不可以走得快一点”“去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你怎么又把它扔在地上了”。

亲子关系亮红灯了——“太空时间”

上个星期天,调皮的当当不小心弄断了爸爸手机上的天线,爸爸那几天正为工作上的事心烦,当时就控制不住火气,狠狠地打了当当的小屁股。从那以后,爸爸就发现当当开始躲着他了,在他面前总显得畏缩、生分。爸爸真怀念以前回到家时,当当像只欢快的小狗一样迎上来的可爱模样。他心里明白,是那顿打伤了当当的心。怎么办呢?

琢磨了几天后,爸爸想出了一个办法。这天他回家时带回了一大一小两个头盔,有些像航天员戴的那种。“小太空迷”当当立刻眼睛发亮,爸爸趁机说,当当,我们玩“上太空”的游戏吧。到底是小孩子,抵抗不了这个诱惑。于是,爸爸给自己和当当都戴上了头盔,然后在沙发上(权当航天火箭)坐好,说,5、4、3、2、1,点火!火箭升空了,往下看,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把所有不高兴的事情都留在地球上吧……现在我们在高高的太空上,我们看到下面有一个小孩子和他的爸爸(当当爸爸把那天发生的事情描述了出来,鼓励当当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他则尽可能毫无保留地表达关怀、支持和爱)……这次游戏后,当当和爸爸的关系又恢复到以前那样亲密了。

“太空时间”利用的是心理学中的一种“抽离法”,让家长和孩子在这段时间里把所有不愉快的记忆或情绪都抛开,就像坐火箭去了太空,可以毫无拘束地说出心里的话。

在“太空时间”里,亲子双方都要遵守一些规则:不说气人的话、不翻老帐,而要坦诚地说出内心的情感需要,说说大家在一起时的快乐,一起做过的开心事。

这个时间魔法在挽救危机关系时很有效,夫妻之间也可以使用。

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是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还是家里的一个精雕细琢的盆景?“自然界的树所吸收的东西、成长的环境与盆景不同,盆景的成长环境太苛刻,遇到强风则难存活,其实是非常局限的。”

很多人都问杨洪教育孩子有什么好方法,杨洪认为,其实种树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与技术,反而栽培盆景需要更多的技巧与方法。“家庭教育首先学的不是方法,而是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育孩子如同一场长征。现在有很多错误观念,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长征是一个长久的、需要有战略眼光的事,孩子的人生并非是在同一起跑线的百米冲刺,而更像一场马拉松,陪跑的多在第一排,真正的冠军都在后排站着。有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背唐诗,其实超前教育是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事,诗词是高度抽象的,而孩子的抽象思维进入初中后才渐渐发展,小时候是形象思维迅速发展期,所以孩子们爱看广告、动画,因为画面转换很快、丰富多彩。走得最早的,不一定走得最久远,万里长征有它的规律,违背规律就会碰一鼻子灰。”

长征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孩子要适应社会,必须承受一些挫折、打击和失败。现在有不少挫折教育的训练班,杨洪认为有的没有必要:“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挫折训练班结束后,家长去接孩子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动作:他们习惯性地把包扔给父母。这样的挫折训练真是白费了。其实在家里就可有这样的教育,如奶奶做的面条不爱吃,你可以选择不吃,但不可以选择别的。你正看电视,动画片精彩得不得了,7点到了,爷爷要看新闻联播,你就要换台。虽然简单,但这就叫挫折教育。什么叫挫折教育?愿望不能满足就叫挫折,要让孩子在生活中不断去体验、去适应,否则人生就是‘旅游’,而不是长征。”

“有的家长老抱怨孩子不听话,其实,孩子听不听你的话,取决于孩子跟你的关系如何。当父亲与孩子没有良好的关系,当他想施加对孩子的影响时,就只剩下武力。”因此,与孩子保持密切的亲子关系,是家长对孩子施加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亲密的、平等的、建设性的亲子关系。

但这常常为中国家庭所忽略,这就需要家长具有现代理念,如家长蹲下来与孩子交流,这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是人格上的,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血缘的差异,因此孩子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我们接纳他、信任他,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

有位父亲很伤心地对杨洪说:“孩子一年多没叫我爸爸,只有在要钱时才叫,我有时想讨好他,放学后要陪他打球,儿子说累了不去,可吃饭的时候,他却拿着拍子说下去打球,真是故意跟我过不去,我对他是这样地爱……”杨洪指出,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孩子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如果你的爱表现得不恰当就是问题,如果孩子感觉到你是在控制我、干涉我,那就更糟糕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在平等基础上,亲子关系出问题,大多就在于不平等、家长制,“现在还出现了家长制的变形,有的父亲说现在家庭成员的地位排序是‘孩子、妻子、狗,自己只能排第四’,但过度保护或过分放纵与溺爱,这样的‘爱’只能让孩子长不大、幼稚化,因为家长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不能成为参天大树,最终只能成为弱不禁风的小盆景。”

全家共玩的游戏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我国著明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当游戏时,儿童只是游戏,不觉得学习之苦。

小孩子在家里不动不做是不会发展的,他不去玩水,哪里会知道水的性质?

不去玩冰,哪里会知道冰是冷的,不要因为玩水玩冰是有危险的,就禁止她。

我想这一点,和我们金宝贝一直提倡的、让孩子获得多元探索和体验的教育理念是完全契合的。

游戏会让孩子获得生理和心理的愉悦感。有了这种愉悦感,他们就会更喜欢游戏,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什么样的游戏适合全家共玩?

发展手和大脑的:像乐高、或者一些纸牌游戏、跳格子、扭扭乐等;

发展语言能力的:接龙游戏、表情包游戏、发展艺术和审美的手影游戏、纸箱涂鸦设计、调色板游戏等;

发展社会交往的:小区躲猫猫游戏、小区探险游戏、小区木头人游戏等等。

扭扭乐

扭扭乐这个游戏,非常锻炼身体和头脑。是我们家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美剧《老友记》《生活大爆炸》里都出现过。

美剧里是年轻人一起玩,我们家有老有小,但在一起玩真是妙趣无穷,有时候大家真的是扭作一团!

如果家中老人腿脚不灵,正好可以来当裁判。

游戏其实不复杂:当指针转到哪个颜色时,固定我们就要用哪只手、哪只脚就去踩某个颜色,我们就要按照规则去做,看谁能坚持不倒下,成为游戏圈里唯一的胜利者。

随着年纪增长,我这个腰椎不太行了,玩这个游戏就越来越处于下风……但扭扭乐真的又动手(还动脚)又动脑(毕竟你要思考如何把身体凹得更合理),很开心。

土豆丝丝

我们可以在经典游戏上进行一些加工和变化。在我们家,我们经常玩一个叫做“土豆丝丝”的游戏。

土豆丝丝其实就是一个双人拍手游戏,当然到后来我们演变成多人拍手、多人跺脚游戏——

手心相对,就是土豆丝;手背相对,就是土豆皮。

玩的时候,伴随一个歌谣:土豆土豆丝丝~土豆土豆皮皮~土豆丝~土豆皮~土豆丝~皮~

按照这样一个顺序:先击掌、后击手背。

但是要注意,有次数的变化:土豆土豆丝丝,就击两次手掌心;土豆土豆皮皮,就击两次手背;土豆丝,一次掌心;土豆皮,一次手背。

而且,这个游戏还可以调整语速,还能练嘴皮子。

这样的游戏,很适合我们一起轻声地玩起来,当然渐渐高声起来也没关系,停一下就好了,这样就容易把孩子们“钉”在座位上。

数学启蒙游戏

抢椅子游戏,很多家庭都可以,里面有数的变化。

比如:五个人一起抢一个椅子,那就是10里面的减少,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可以深刻理解这种减少。

因为我们家爱旅游,一家人在车上的时间很多,我们在路途中也会玩这种数学游戏。

比如,我们很喜欢用前车的车牌尾数来玩游戏。我儿子两岁多,认识更多的数字了,我们就会问:前面的车是几号?孩子就会从这一串数字中找出自己熟悉的数字说出来。我们大人在表示认同之余,再把整个好牌都念一遍,慢慢让孩子认读更多数字。

我们还会请孩子将车牌后两位数的数字加起来。这最好等孩子知道两位数、十以内的加法后再去玩。

儿子在大班时,已经在幼儿园老师的教导下学会了这种连续相加,我们也就能提高游戏的难度,从加两个变成加三个,然后发展到要加整个车牌的数字。

第三个车牌小游戏叫做加减乘除24,就是把临时得到的四个数字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得到24的结果。

一开始,我们千万不要和孩子比速度,只要车一直在我们面前晃荡,我们就慢慢算。这需要孩子去理解游戏,并通过锻炼来习得计算经验,算不出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也不用总是假装自己算不出来,我们可以适当放慢思维速度,然后再最终说出来,这也是给孩子进行榜样示范,孩子可以学习我们的计算方法。

不过,我们经常发现,儿子的思路和我们会不一样,有时候我们没算出来,他倒算出来了,这时候我们一定要给予鼓励。

财商启蒙游戏

儿子两岁多的时候,我们买了一套超市套装游戏,有商品、收银机、信用卡……

儿子当时很喜欢的这个玩具,那个时候他说话还不利索呢,却不厌其烦地叫卖他的商品。等到我女儿两岁了,兄妹俩就一起玩,更带劲!

直到他们都是小学生的时候,他们还经常自己创作一些商品,来进行这种假扮游戏。

生活中,偶尔我们也会进行一些真正的买卖,比如,他们会把闲置物品拿去交换,也在我们小区门口摆过小摊。

孩子对钱的概念有一个认知的过程。有时你会发现,我们平时用很贵价格买来的东西,孩子们一块两块就卖出去了,或者是用较多的钱买了不值的东西,但在孩子的心目中,他喜欢、觉得有用,他愿意去交换,这就是这个事物的最高的价值,也不就是商业交换的最高的定律吗?

地理启蒙游戏

有意识地选择地理玩具,可以让孩子更早接触到地理,诱发兴趣。

我儿子现在地理学得很好,在年级里名列前茅,我觉得和早期的地理的启蒙分不开。

拼图是两岁以后孩子开发智力很好的一类玩具。我们在孩子两岁多时,就给他买了快数较少的中国地图的模板拼图,3岁多买的是按按省分块、边界不清晰的木拼图,到了五岁多,买的就是每个省分快、边界清晰的磁性拼图。

我们把磁性拼图帖在冰箱上。这个玩具他们各自玩了很长时间,真的快磨损光了,但他们还是很喜欢。

对孩子来说,这可以锻炼他的肌肉动作、锻炼他的拼图的能力、锻炼他了解中国地理。

同样是球,如果是地球仪,它就不仅是球了。我们经常做一个“指国家、猜国名”的游戏。游戏的时候,我们把眼睛闭上,手在地球仪上摸啊摸,停下来时,其他人就用语言去描述。

比如,这个落脚点是什么国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在哪里?等等。

一开始我女儿年纪小,几乎什么都不懂,但是哥哥已经懂了很多,妹妹就瞎讲,也是挺有意思的!

游戏的时候,真的什么东西都可以用来当玩具。

亲子游戏可以增进亲密关系,让我们的价值观在游戏中渗透给孩子,所以,父母更要培养自己的游戏力。做会玩的父母,做孩子的玩伴,尤其是父亲。

这里不是要给爸爸们增加压力,其实是要解放我们自己。爸爸也是个大玩家,只是生活和生存的压力,让我们不再有玩的时间和玩的心情。

而当了爸爸,就有了一个重新激发自己的机会,陪孩子一起玩、开发孩子智力、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很多理由,可以让我们重新做一个大玩家,同时也给了孩子更多新奇的玩法、动手动脑的机会。

五种亲子关系不利孩子成长


五种亲子关系不利孩子成长

期待型:胆小畏缩少自信

小楠从小就听到妈妈在耳边说“你是妈妈的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名牌大学弥补妈妈的遗憾”、“妈妈一辈子的心愿就寄托在你身上”……现在,一到大考的时候,小楠就特别紧张,担心自己考不好,甚至睡不着觉,眼前老是出现妈妈期待的眼神。

中国父母往往对孩子以支配的方式进行教育,称为期待型亲子关系。这样的父母对孩子虽有爱,但常以严厉、顽固、强迫的态度或禁止、命令的方式来监督孩子;或者把自己的夙愿、希望投射在孩子身上,忽视子女的能力与性格,希望孩子完全遵从父母的要求和标准去做。

用过高的期望要求和监督孩子,孩子容易变得敏感,性格胆小畏缩,缺乏自信,独立性差,做事缺乏主动性,不善与人交往。他们情绪不稳定、易自卑,严重时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针对这样的家庭,第一,家长不要以大人的尺度去衡量孩子,用成人的眼光给孩子制定目标;第二,不要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心愿的法宝,让孩子自己决定人生;第三,不要使用下命令的方法教育,而要用沟通、引导的方法和孩子交流。

矛盾型:逆反焦虑易强迫

乐乐爱爸爸也爱妈妈,但他有时候觉得左右为难。为他报什么培训班,爸爸妈妈已经吵了好几次了。爸爸说考80分去游乐园,妈妈偏说考90分去才游乐园。该听谁的好?

矛盾型的家庭,常表现为对孩子的管教态度缺乏一致性,同一行为有时斥责、禁止,有时却宽恕、勉励。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也是矛盾的一种表现,例如父亲严厉,而母亲放纵,父亲斥责子女时,母亲却来阻止。

大多数的中国家庭中,母亲负担更多的教养孩子的责任,对细节更为关注,对孩子的要求也更严格;父亲则相对宽松。因此,多数孩子抱怨“妈妈很烦,太唠叨”,产生逆反心理。但是,长期的不一致态度,孩子无所适从,做事难以决定,时间长了出现焦虑情绪,甚至强迫症状。

对此,首先,父母双方都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统一教育目标和计划,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保持一致;其次,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要有一贯性,不能自相矛盾;最后,不要将家庭的纷争、摩擦、矛盾迁移到孩子身上。

忽视型:消极冷漠爱自闭

小欣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离婚了,她跟着爸爸一起生活。小欣的眼里,爸爸每天都忙着工作、应酬、赚钱,几乎没和她说过一句心里话,这让小欣变得孤独敏感。

瑞典的心理学家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研究者通过对239名孩子进行长达1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离婚对孩子可能产生巨大的负面心理影响。在单亲家庭里,很容易出现忽视型亲子关系。这主要表现为家长感情冷漠,与孩子很少沟通,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此外,忽视还可能表现为对孩子体罚、虐待、威胁等。

这种家庭只养不教,容易导致孩子性格冷漠消极、孤独自闭,人际关系敏感,难以交上朋友。对家庭和社会产生敌对心理,甚至受到不良社会团伙的引诱,成为问题儿童或青少年。

针对这种家庭,首先家长要把和孩子的沟通交流纳入日程,利用吃饭时间、睡前时间和孩子聊聊学校的事,谈谈自己的见闻;其次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尽可能抽时间参加孩子的集体活动;再次,家长要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咨询心理或精神科医生。

溺爱型:任性自私不礼貌

宝宝是家里的“小皇帝”,从生下来起一家人都围着他转。家里人想尽办法让他高兴,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归他一人享用,玩具、衣服要什么买什么。有一次,宝宝看上的电动玩具当时没有买,他便坐在地上又哭又闹,委屈得不得了!

像宝宝这样的孩子在中国并不少见,根据山东省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的统计,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家庭中,溺爱型家庭占到70%—80%。溺爱型家庭里,家长过度宠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接受,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即使孩子做错了,也要为其争辩。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四个老人,两个父母共爱一个孩子,溺爱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人形象的称为“四二一”综合征。

但是,这样的孩子习惯高人一等、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形成任性自私、不懂礼貌、缺乏同情心等不良的性格特征。在人际交往中,他们缺乏责任感、不懂得关心别人,难以交到朋友,逐渐孤僻离群,遇到不满容易导致攻击报复等反社会行为。

针对溺爱的孩子,家长首先立即停止溺爱,建立正常的家庭规则;其次,家庭里是非对错要分清,不能盲从孩子的行为;再次,教导和鼓励孩子用平等的心态和他人交往。

干涉型:缺乏主见难独立

贝贝从小到大,除了学习,什么事都不用管。吃什么穿什么,和谁玩儿,都是爸爸妈妈说了算。现在,上初三了,父母担心他上网、早恋,每天都接送,出去玩一会儿就打个电话问问。贝贝觉得自己就是个“电动娃娃”,有苦没处说。

干涉型家庭是另一种常见的不良亲子关系,占30%—40%。家长出于一种保护的态度对待孩子,为了使孩子变得更好而细心照顾,尽量给予帮助和嘱咐。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的学习、健康、前途等过分担忧。

但是,由于过分保护,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差,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由于习惯依赖父母,他们做事没有主见,犹豫不决。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沮丧,甚至焦虑不安。此外,这样的孩子到青春期容易出现对抗行为,对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故意反着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对此,第一,在日常生活中要给予孩子信任,让孩子有机会为自己负责。可以让孩子适当吃点苦。第二,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家长要逐渐放手,不断调整亲子关系,制定适合孩子情况的发展目标。第三,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要懂得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做决定的机会。

可增进亲子关系的婴儿操有哪些


可增进亲子关系的婴儿操有哪些

对于新生儿而言,父母可以选择对其进行抚触,具体操作时可分为脸部、胸部、手部、腹部、腿部和背部六个方面的运动。以脸部和腹部抚触为例,脸部抚触主要是为了舒缓脸部紧绷的肌肉,其动作是从前额中心处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划出一个微笑状,眉头、眼窝、人中、下巴也同样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我们把这组动作叫作:永远的微笑。腹部的抚触有助于宝宝肠胃的运动,其方法是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三个连贯动作,正好是英文:I LOVE YOU的第一个字母连在一起。

0-6个月的小宝宝还可以进行一些被动操的锻炼,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宝宝参加体智训练应在喂奶一小时后进行,避免训练中回奶;

2、宝宝锻炼时应穿着宽松舒适的衣裤;

3、做操时间尽量安排在宝宝清醒,情绪好时;

4、做操前拥抱,亲亲宝宝;

5、爸爸、妈妈尽量和宝宝一起锻炼,增进彼此感情;

6、每天做1-2次,循序渐进;

7、做操时注意动作亲柔,让宝宝有舒适感;

8、应灵活掌握,逐渐完善。 对于3-4个月的宝宝可以选择的动作有:

脚屈伸运动:让婴儿仰卧于床上,成人立于体侧,一手握住婴儿一只脚踝把腿举起,另一手拇指贴在婴儿脚背上,抓住婴儿的脚。脚踝绷,脚踝勾。每次左右脚各做2个八拍。

双臂屈伸:婴儿仰卧于床上,两臂置于体侧。成人把拇指放在婴儿掌心,握住婴儿双手。使婴儿双臂同时弯曲,再还原成开始姿势。每次做2个八拍。

回旋运动:婴儿仰卧于床上,成人握住婴儿双手,放在婴儿体侧。使婴儿双臂前平举,接着使婴儿双臂上举,然后两臂分开成侧平举状,还原成开始姿势。每次做2个八拍。

单、双腿屈伸运动,手指伸屈运动,脚回旋运动,直膝举腿运动等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5-6个月的宝宝可以做俯撑后屈腿运动和坐起运动等:

俯撑后屈腿运动:婴儿俯撑,成人用双手握住婴儿的双脚踝。使婴儿双腿屈膝,还原成开始姿势。每次做2个八拍。

坐起运动:成人让婴儿握住自己的拇指。再用其他4指握住婴儿的手背,慢慢拉起至坐姿,保持3-5秒,还原。每次做2个八拍。

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有些父母常以“指挥者”的身份自居,他们在与孩子交谈时总是带有命令的口气;有些父母则像个“说教者”,这样的父母喜欢叨叨,告诉孩子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而并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分析问题;有些父母觉得自己比孩子聪明,在孩子面前摆着一副无所不知的样子,这样的态度也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反感;还有一类父母则是批评者,他们的言语中常带有嘲笑、讽刺,或给孩子贴标签。试想如果父母都用以上态度与孩子交谈,怎么可能得到很好的沟通效果?如果你常常抱怨孩子不跟自己说心里话,请先反思一下自己平时有没有充当这些角色。

家庭生活中,和孩子沟通很重要。沟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施加科学的教育,从而促成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合格的父母,不仅是孩子衣食住行的提供者,也是孩子的老师,更是孩子的朋友。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把家长的期望、爱和教育充分地传递给孩子,也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所思听想,帮他们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提供有效的教育。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亲子沟通往往差强人意,要么是家长不重视,要么是方法不得当。很多父母虽然很想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但是无意中流露出的传统角色总会造成亲子沟通的障碍。

五种亲子关系对孩子的不利影响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会对孩子有不同的影响,以下介绍了五种亲子关系对孩子的不利影响。

干涉型——缺乏主见难独立

贝贝从小到大,除了学习,什么事都不用管。吃什么穿什么,和谁玩儿,都是爸爸妈妈说了算。现在,上初三了,父母担心他上网、早恋,每天都接送,出去玩一会儿就打个电话问问。贝贝觉得自己就是个“电动娃娃”,有苦没处说。

干涉型家庭是另一种常见的不良亲子关系,占30%—40%。家长出于一种保护的态度对待孩子,为了使孩子变得更好而细心照顾,尽量给予帮助和嘱咐。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的学习、健康、前途等过分担忧。

但是,由于过分保护,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差,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由于习惯依赖父母,他们做事没有主见,犹豫不决。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沮丧,甚至焦虑不安。此外,这样的孩子到青春期容易出现对抗行为,对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故意反着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对此,第一,在日常生活中要给予孩子信任,让孩子有机会为自己负责。可以让孩子适当吃点苦。第二,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家长要逐渐放手,不断调整亲子关系,制定适合孩子情况的发展目标。第三,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要懂得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做决定的机会。

期待型——胆小畏缩少自信

小楠从小就听到妈妈在耳边说“你是妈妈的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名牌大学弥补妈妈的遗憾”、“妈妈一辈子的心愿就寄托在你身上”……现在,一到大考的时候,小楠就特别紧张,担心自己考不好,甚至睡不着觉,眼前老是出现妈妈期待的眼神。

中国父母往往对孩子以支配的方式进行教育,称为期待型亲子关系。这样的父母对孩子虽有爱,但常以严厉、顽固、强迫的态度或禁止、命令的方式来监督孩子;或者把自己的夙愿、希望投射在孩子身上,忽视子女的能力与性格,希望孩子完全遵从父母的要求和标准去做。

用过高的期望要求和监督孩子,孩子容易变得敏感,性格胆小畏缩,缺乏自信,独立性差,做事缺乏主动性,不善与人交往。他们情绪不稳定、易自卑,严重时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针对这样的家庭,第一,家长不要以大人的尺度去衡量孩子,用成人的眼光给孩子制定目标;第二,不要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心愿的法宝,让孩子自己决定人生;第三,不要使用下命令的方法教育,而要用沟通、引导的方法和孩子交流。

溺爱型——任性自私不礼貌

阳阳是家里的“小皇帝”,从生下来起一家人都围着他转。家里人想尽办法让他高兴,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归他一人享用,玩具、衣服要什么买什么。有一次,阳阳看上的电动玩具当时没有买,他便坐在地上又哭又闹,委屈得不得了!

像阳阳这样的孩子在中国并不少见,根据山东省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的统计,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家庭中,溺爱型家庭占到70%—80%。溺爱型家庭里,家长过度宠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接受,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即使孩子做错了,也要为其争辩。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四个老人,两个父母共爱一个孩子,溺爱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人形象的称为“四二一”综合征。

但是,这样的孩子习惯高人一等、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形成任性自私、不懂礼貌、缺乏同情心等不良的性格特征。在人际交往中,他们缺乏责任感、不懂得关心别人,难以交到朋友,逐渐孤僻离群,遇到不满容易导致攻击报复等反社会行为。

针对溺爱的孩子,家长首先立即停止溺爱,建立正常的家庭规则;其次,家庭里是非对错要分清,不能盲从孩子的行为;再次,教导和鼓励孩子用平等的心态和他人交往。

忽视型——消极冷漠爱自闭

小欣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离婚了,她跟着爸爸一起生活。小欣的眼里,爸爸每天都忙着工作、应酬、赚钱,几乎没和她说过一句心里话,这让小欣变得孤独敏感。

在国际会议上,瑞典的心理学家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研究者通过对239名孩子进行长达1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离婚对孩子可能产生巨大的负面心理影响。在单亲家庭里,很容易出现忽视型亲子关系。这主要表现为家长感情冷漠,与孩子很少沟通,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此外,忽视还可能表现为对孩子体罚、虐待、威胁等。

这种家庭只养不教,容易导致孩子性格冷漠消极、孤独自闭,人际关系敏感,难以交上朋友。对家庭和社会产生敌对心理,甚至受到不良社会团伙的引诱,成为问题儿童或青少年。

针对这种家庭,首先家长要把和孩子的沟通交流纳入日程,利用吃饭时间、睡前时间和孩子聊聊学校的事,谈谈自己的见闻;其次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尽可能抽时间参加孩子的集体活动;再次,家长要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咨询心理或精神科医生。

矛盾型——逆反焦虑易强迫

乐乐爱爸爸也爱妈妈,但他有时候觉得左右为难。为他报什么培训班,爸爸妈妈已经吵了好几次了。爸爸说考80分去游乐园,妈妈偏说考90分去才游乐园。该听谁的好?

矛盾型的家庭,常表现为对孩子的管教态度缺乏一致性,同一行为有时斥责、禁止,有时却宽恕、勉励。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也是矛盾的一种表现,例如父亲严厉,而母亲放纵,父亲斥责子女时,母亲却来阻止。

大多数的中国家庭中,母亲负担更多的教养孩子的责任,对细节更为关注,对孩子的要求也更严格;父亲则相对宽松。因此,多数孩子抱怨“妈妈很烦,太唠叨”,产生逆反心理。但是,长期的不一致态度,孩子无所适从,做事难以决定,时间长了出现焦虑情绪,甚至强迫症状。

对此,首先,父母双方都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统一教育目标和计划,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保持一致;其次,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要有一贯性,不能自相矛盾;最后,不要将家庭的纷争、摩擦、矛盾迁移到孩子身上。

相信《要做三种父母增进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开学父母要做哪些准备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分享增进亲子关系的五个方法 一天24小时,你有多少时间和孩子相处,又有哪些时段可有效增进亲子关系?一起走入增进亲子关系的五个关键时刻。 薄荷时间 孩子起床前 要想孩子一天有个好心情,早晨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很重要。所谓“薄荷时间”就...
    2021-07-22 阅读全文
  • 注意:五种亲子关系害苦孩子 溺爱型 任性自私不礼貌 阳阳是家里的“小皇帝”,从生下来起一家人都围着他转。家里人想尽办法让他高兴,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归他一人享用,玩具、衣服要什么买什么。有一次,阳阳看上的电动玩具当时没有买,他便...
    2021-09-14 阅读全文
  • 增进亲子关系的5个关键时刻 增进亲子关系的5个关键时刻 一天24小时,你有多少时间和孩子相处,在这段时间里又有多少时间时间有效增进亲子关系?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几个增进亲子关系的“黄金时间”。 孩子起床前——“薄荷时间” 迪迪是个...
    2021-07-01 阅读全文
  • 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是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还是家里的一个精雕细琢的盆景?“自然界的树所吸收的东西、成长的环境与盆景不同,盆景的成长环境太苛刻,遇到强风则难存活,其实是...
    2020-09-23 阅读全文
  • 全家共玩的游戏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我国著明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当游戏时,儿童只是游戏,不觉得学习之苦。 小孩子在家里不动不做是不会发展的,他不去玩水,哪里会知道水的性质? 不去玩冰,哪里会知道冰是冷的,不要因为玩水玩冰是有危险...
    2021-08-03 阅读全文

一天24小时,你有多少时间和孩子相处,又有哪些时段可有效增进亲子关系?一起走入增进亲子关系的五个关键时刻。 薄荷时间 孩子起床前 要想孩子一天有个好心情,早晨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很重要。所谓“薄荷时间”就...

2021-07-22 阅读全文

溺爱型 任性自私不礼貌 阳阳是家里的“小皇帝”,从生下来起一家人都围着他转。家里人想尽办法让他高兴,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归他一人享用,玩具、衣服要什么买什么。有一次,阳阳看上的电动玩具当时没有买,他便...

2021-09-14 阅读全文

增进亲子关系的5个关键时刻 一天24小时,你有多少时间和孩子相处,在这段时间里又有多少时间时间有效增进亲子关系?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几个增进亲子关系的“黄金时间”。 孩子起床前——“薄荷时间” 迪迪是个...

2021-07-01 阅读全文

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是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还是家里的一个精雕细琢的盆景?“自然界的树所吸收的东西、成长的环境与盆景不同,盆景的成长环境太苛刻,遇到强风则难存活,其实是...

2020-09-23 阅读全文

我国著明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当游戏时,儿童只是游戏,不觉得学习之苦。 小孩子在家里不动不做是不会发展的,他不去玩水,哪里会知道水的性质? 不去玩冰,哪里会知道冰是冷的,不要因为玩水玩冰是有危险...

2021-08-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