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浅谈换元法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妙用

发布时间:2021-09-02

大班语言教案。

毫无疑问,当我们身为一名优秀老师时,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交流与讨论,而教育笔记可以帮老师总结教育经验与不足。你是不是不太清楚教育笔记应该怎么写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浅谈换元法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妙用”,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

整理了关于幼儿社会培养论文论文《浅谈换元法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妙用》,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换元法原本是数学领域解题时常有的方法,后被借鉴到语言教学中仿编诗歌来用,即把诗歌中的某一个元素替换成另一个同类的或相近的元素,从而达到让幼儿进一步巩固练习诗歌,体会诗歌的整体韵律,学会仿编诗歌,达到知识迁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根据多年的语言教学尝试,发现换元法不止适用于诗歌教学,它还可以渗透在幼儿其它时间段的语言学习环节中。《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更多更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主动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经实践我们将“换元法”渗透到了以下几种语言活动环境进行:

一、诗歌童谣中的换元法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诗歌童谣是幼儿学习语言时最喜欢的一种体裁,它格式整齐,韵律感强,押韵上口,幼儿仿编起来也比较容易。如:在诗歌《祖国、祖国,幸福的摇篮》中,“辽阔的大地是花朵的摇篮,无边的天空是星星的摇篮,伟大的祖国是我们的摇篮……”,我们利用诗歌中的一些有关联的事物为单元进行换元,提高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以往知识的迁移运用。启发幼儿思考:诗歌中是“辽阔的大地”,想想还有什么地方也可以用“辽阔的”来形容呢?“这些地方是谁的摇篮呢?”幼儿在讨论中,渐渐仿编出了新的诗歌“辽阔的大海是鱼儿的摇篮,无边的沙漠是骆驼的摇篮……”幼儿用换元仿编诗歌的时候,不但要在脑子里寻找哪些事物间有联系,而且同时还要兼顾到语言押韵,这样思维筛选的过程又是对知识迁移能力的一种锻炼。当幼儿用换元法自己仿编出新的童谣和小伙伴们一起朗诵时,兴奋和喜悦溢于言表,成功的体验让幼儿心理上得到满足,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二、在故事中的换元法能够帮助幼儿仿编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陈鹤琴先生说过,“故事是儿童的一种重要的精神食粮”。的确,幼儿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仿编故事对于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以及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换元法就可以帮助幼儿拓宽思路以换元的形式仿编出许多新故事。

1、故事中典型句式的换元每个故事中都包含有许多优美的词语和典型的句式,如故事《逃家小兔》中,如果兔宝宝变成小鱼,兔妈妈就变成捕鱼的人;如果兔宝宝变成小花藏到花园里,兔妈妈就变成园丁陪在小兔身边来照顾它。老师就可以针对故事中“如果……就……”这个句式,引发幼儿思考,“如果你是那只小兔子,你会变成什么藏起来呢?”或是转换角色“如果你是兔妈妈,你的宝宝变成帆船,你就会变成什么陪在它身边?”这样句式中的换元,既启发幼儿进行了创造性的思考又让幼儿一遍遍的复习巩固了句式练习。为以后同种情景下的句式运用做好了语言储备。

2、故事中主角和配角的换元大班上期的教材中有一个故事《老奶奶的新房子》,故事中的主角是老奶奶,配角是邻居成员,我们就启发幼儿将此故事利用换元法仿编成森林里小动物身上发生的故事,老师还出示许多动物图片供幼儿参考,结果孩子们就编出了《老山羊的新房子》、《老兔子的新房子》等等情节相同的新故事来。在分享环节中,孩子们一边为自己的创新而兴奋一边为“老奶奶”变成了“老山羊”而可笑不已。

3、故事中关键情节的换元故事《小马过河》中“过河”是故事发展的关键情节,我们让孩子想小马在运粮的过程中还会遇上什么困难呢?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了“爬山”、“过山洞”、“跨小桥”等体育游戏中经常遇到的障碍,在老师的引导下编出了小马如何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尝试爬过高山的,故事的名字就叫《小马运粮》、《小马钻山洞》等,因为故事情节的变化会引起相关事物的一些变化,比如小马在运粮过程中要爬山,遇到老牛会怎么说?遇到松鼠会怎么说?这将在仿编过程中语言组织的难度更大,而且幼儿的思维需要更灵活,老师一定给予幼儿适宜的引导和协助,共同完成故事的仿编,让孩子体验创新的快乐。

另外我们还可将故事的结尾部分看成是一个单元整体,启发幼儿想象,以换元法的形式使故事结尾的情节发生变化,用另一种说法,也类似于续编故事结尾。故事除了现在的结尾,还有可能发生其它新的故事结尾吗?比如在故事《不讲卫生的噜噜猪》,幼儿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考虑噜噜猪不讲卫生的后果,可能是有病上医院打针了;可能是在小动物朋友的帮助下变得爱清洁、讲卫生了;也有可能是噜噜猪脏到别人都认不出来了,没有人愿意和它做朋友了等等。这样一来,孩子们的仿编积极性顿时高涨起来,纷纷表示要将自己与众不同的故事结尾和小伙伴们分享,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日常游戏中的换元法能够使游戏常玩常新。

游戏中的换元法也将带给幼儿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不仅可以增加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如:手指游戏“顶锅盖”,“顶锅盖,顶锅盖,辣椒辣了不能怪”我们可以利用“换元法”把它改成语言游戏,老师启发幼儿回忆自己吃过的饭菜,哪些比较喜欢?哪些饭菜不合胃口?然后把这些新想出来饭菜和口味都编到双人游戏中玩,规则是不能和小伙伴说重复。你看孩子编出的五花八门的游戏词“菠菜咸了不能怪”、“牛肉硬了不能怪”、“鸡蛋臭了不能怪”,这些幽默诙谐的游戏童谣更增加了幼儿间游戏的趣味性,提高了幼儿对语言学习的灵活运用能力。

幼儿学习语言就是在这种轻松、自然的的氛围中,反复感知、使用的过程中而自然习得。巧用换元法,一方面使幼儿提高了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更进一步的理解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及其用法,将词组和句式在创编的过程中得以巩固、加深印象,继而达到融汇贯通的目的;另一方面,诗歌、故事和游戏中的创编增强了幼儿学习语言的灵活性、变通性,是孩子们的语言学习活而不僵、灵而不乱。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正所谓是“老方法新途径”!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浅谈幼儿语言教育


-->

【摘要】:幼儿阶段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展丰富多彩又行之有效的语言教学活动,是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扩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期,发展孩子口头语言是培养孩子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语言教学、能力、培养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儿童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最迅速的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由此可见,语言环境对孩子是何等的重要。优秀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科学、系统、适时训练的结果。在幼儿园中,如何创设适宜的环境氛围,着力提高幼儿语言能力,促使幼儿个性化语言的发展,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分析教材要透,注重提问的设计。

要明确教材仅仅起一个桥梁作用,主要是决定于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为教材的内容服务,要注重对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听懂作品,并善于把握整体信息。提问不能过于模式化,教师的主体地位主要是体现在提问上,你给孩子多大的展示空间,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在提问的设计上能大则大,能变则变。同时还要鼓励孩子有问题可以提,这样不但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且还能使教师的教育针对性更强。作为教师要有找到孩子原有“点”的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提问要注重个体差异,要符合幼儿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注重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幼儿具有积极参加语言活动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幼儿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创设情境,构筑语言学习的新舞台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运用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而创设让幼儿“有话可说”的教学情境,就是语言教学活动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掌握幼儿特点,给幼儿提供听的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对幼儿训练听的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听的习惯,对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内容同样对待。教室的摆设、教具等

都可作为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素材,让孩子在训练中提高动手能力,对形成孩子良好的思维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了语言情境,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角色,有了说话的机会和说话的内容,而且,这种形式,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我带的是小班,针对小班年龄特点,我经常给予主动与老师交谈的孩子以表扬和拥抱。这样做以后,他们都非常亲近老师,都主动地将自己生活中的快乐与不高兴都与老师讲。孩子们与人交往的意识有了,而且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效果非常好。

三、沟通心灵,撩开语言学习的灿烂天空

有句话说得好,教育是一颗心撼动另一颗心的事业。是的,心与心的交流,是教学天国里最美的景致。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离不开循循善诱,更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则,如果只顾“齐步走”、搞“一刀切”,那么就会伤害到许多幼小的心灵:进步快的“吃不饱”,进步慢的则跟不上。尤其对一些“后进”的幼儿来说,由于教师的一时疏忽,教学策略上的“粗枝大叶”,说不定,从此就会了断了孩子语言学习的兴趣与愿望。举一个例子:当我每次组织孩子听录音故事的时候,我经常这样边做动作边说:“插上电源,再按键,好听的故事就出来。教师的多次重复,孩子们就自然而然会说这句话了,不会再对我说:“老师,这个,这个。”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此外,我还注意用文艺作品来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不能只限于短句练习,学好短句的目的是为今后连贯性的语言打好基础。还应该用一些文艺作品,如语言形象、艺术性强的儿歌、诗歌和故事等,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将难发的音编成儿歌教给幼儿,并在开放日时进行表演,与家长配合练习。

四、走向生活,寻找语言学习的活水源头

语言,源于生活,源于实践。很显然,语言教学的瞄准点应该是教学实践。语言是人们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工具。人们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积累各种精神财富都主要利用语言来完成。为了引领孩子走向生活,在天广地阔的生活空间里,寻找学习的活水源头,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孩子的个性化语言的发展,撩开语言学习的新天空,让每位孩子头顶灿烂,心境爽朗地、饶有兴趣地去学习语言,热爱语言。如每周可举行一次活动,活动形式应丰富多样,有:新闻角、口述稿、绘画日记等,人人参与、个个发言。这是孩子们“亮相”的大舞台,也是语言训练的极好机会,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把自己在一周的所“得”,全心全意地捧到同伴和老师的面前,这样,每一次活动,就显得特别生动有趣,因为,这

一天是孩子捕捉“语言”的好日子。通过交流,既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潜意识地培养了幼儿关心周围事物变化的习惯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孩子们已不把学习看作负担,而处于一种主动探求知识的境地。因为,这样的学习,使他们轻松愉悦,乐趣无穷。

浅谈幼儿早期的语言教育


-->

阅读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素,是未来社会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近年来早期阅读已是我国幼教界逐步受到重视的一个新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有关研究指出,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如果在婴幼儿时期不及时启蒙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幼儿入学后就可能出现学习适应困难。因此怎样在学前期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目前幼儿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材料。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幼儿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在学前阶段,幼儿所接触的书面语言一般是他们已知道的东西的文字代码。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里要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可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在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时应注意三点:

1.图画色彩鲜明、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

2.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简单具体有趣,能让幼儿有兴趣看下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

3.文字正确优美、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通过半年的实践,我认为"帮我早读书"教材是比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早期阅读材料。这套教材图文并茂、语音规范、语义浅显、知识面广,幼儿通过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磁带、看色彩鲜艳的画书、读朗朗上口的文字,通过游戏和生活,逐步将口语符号与文字符号联系起来,自然地过渡到早期阅读。

二、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愈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书面语言。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要根据幼儿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

三、建立互动的阅读关系。

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的组成,不只是一个地点、一本书。人,才是引导幼儿学习“与书对话”的关键,整个阅读行为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人。

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幼儿阅读兴趣的产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与阅读交往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与幼儿建立了“师生互动”的阅读关系。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读些书给幼儿听听,引导他们选书、看书、读书;引导他们发问、讨论、思考;引导他们进行绘画、表演、歌唱、做游戏等阅读延伸活动。并通过“生生互动”的形式,让幼儿之间相互合作、交流。通过这些努力,发展了幼儿的阅读技能,使幼儿产生了阅读的愉悦、快乐之感。

我们还十分注重家长的参与,通过“亲子课堂”的形式,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了一种互动的阅读关系。许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家庭环境及父母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在有空闲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常常会给自己的孩子朗读一两个小故事:能和孩子一起看看幼儿读物。有的家长还很善于引导自己的孩子,在讲完故事后一起交流感觉;提一些问题让孩子动动脑筋;或者一起扮演角色进行表演等。我们的家长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变的更加亲密、和谐。

通过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长幼儿互动”的阅读关系,幼儿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想象能力、创造能力 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他们表现出了更强的自信心和自主精神,阅读真正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四、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在我们的生活里,处处都有幼儿阅读的机会和内容。把握时机,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发展想象能力、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独立性、好奇心和创造性个性,促进他们个性的和谐发展。认常见的文字标识等。由这些要求可以看出,儿童的语言教育在学前教育时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学会了说话,幼儿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自由交谈,才能更好的认知、感知、接受和再创造。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得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1.学前儿童期是语音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心理学研究发现,4岁以上的儿童一般能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语音进步最明显。

浅谈方言在幼儿普通话教育中的影响


-->

整理了了关于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浅谈方言在幼儿普通话教育中的影响》,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普通话是一张名片,一张好的名片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作为一种语言它不仅是社交工具,也是一种文化载体。然而在普通话大力推广大的主流之下,近一个时期,社会上又不时传来“保护方言”、“保卫方言”的口号声。在一场争论后,勿庸置疑,开展普通话应是一项长期而深入的工作。

一、为什么要学说普通话,并从幼儿抓起

(一)幼儿期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如若幼儿学语言的最佳年龄期受到了方言的影响,形成方言语音、语感的原型定式,很难矫正。我们大班一幼儿中班之前跟随爷爷奶奶在胶东地区长大,入园后,他与大家很难交流,因为胶东口音与普通话的差别很大,所以他不愿说话,性格也变得内向起来,经过近一年半的普通话练习,个别发音还是胶东方言语调。可见,方言影响了幼儿的语言学习和情感交流。

(二)学说普通话有利于识字和阅读,为孩子入学后掌握书面语言、理解字义打下基础。普通话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语感,也有利于今后的外语学习。幼儿期的口语训练会让他们掌握一批词汇,对字的音、形、意形成统一联系认识,促进辨音能力形成,有利于孩子的自主学习。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哈佛女孩”“剑桥男孩”“天才少年”无一不是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自主阅读了大量图书,从早期教育看,不说普通话的孩子一开始就失败了!

(三)防止语音上出现根本性的错误,避免口语交流中产生误会

一次,老师组织小朋友讲述父母的生活习惯,明明说妈妈最喜欢吃“老醋白菜”,旁边一小朋友惊讶的站起来说我妈妈也爱吃“老醋白菜”,明明反驳我说的是“老cu(厨)白菜”…可是明明确实把“厨”念成“醋”了。据了解明明的妈妈老家在内蒙,其方言习惯就是除了三声之外的一声和二声的语调都接近四声,加上读音又不准便如此了。明明的父亲普通话相对标准一些,让明明能分辨出他人的读音是否正确,但自己却发音不准,像这种现象更难矫正。

二、分析方言对幼儿普通话学习影响之大的原因

为什么方言的影响会如此之大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方言是一种情绪。许多从小在方言区长大的家长认为“它”能最真、最切地表达情感。加之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语法和发音不够标准对孩子会有不好的影响,平时便用方言交流,幼儿直接模仿,影响了幼儿的普通话学习。部分家长表示不是没有意识到,而是自身条件还不够。正如明明一例,幼儿期给幼儿创设一种什么样的语言环境,幼儿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语言。家长用方言与幼儿交流,幼儿便用与之相应的语言(方言)回应。

(二)方言是一种情结。方言时时系着情深故土。家长希望孩子“不忘本”“不忘根”,从而让孩子也感受一下“本乡本土”的语言。我园虽身处城区,但多数幼儿家长都是来自农村,幼儿之间的交往受父母的影响,都不得不使用方言进行交流。

笔者对东营市境内的六所幼儿园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胜利油田两所幼儿园的60名家长中,有53名家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东营市区两所幼儿园的60名家长中有39名家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县区两所幼儿园的60名家长中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的仅有11名。与之对应的调查结果显示,油田的幼儿普通话水平高于东营市区的幼儿,东营市区的幼儿又大大高于县区的幼儿。由此可见,家长讲普通话的习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普通话水平。笔者深入调查的一班级中,全班20名幼儿平舌音、翘舌音混淆的有8人,舌根音、舌尖音混淆的有4人,长此以往,必然阻碍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普通话教学中要克服方言的不利影响就要从根本上了解方言。

方言,又称地方话,一般定义为“方言是它存在的区域内各个不同区域的实际存在形式。”比如说山东方言就是汉语在山东的存在形式。

例如:在笔者对东营市区幼儿园所做的调查中有趣的发现,不但普通话与方言有区别,方言与方言之间也有区别。如:东营广饶一段方言:“下雪了,天bei (白)了,地bei (白)了,liao chu ni(到处)都bei(白)了,而利津方言就不知liao chu ni 是什么意思。可见,在同地区的幼儿用方言也不利于交流。

三、普通话学习中克服方言的影响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家长和教师共建一个自由、宽松的纯普通话语境

新《纲要》提出: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环境。普通话的学习也应如此,成人的态度要亲切,自然,坚持用普通话与幼儿交流,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让幼儿敞开胸怀勇敢地说。

幼儿文学在幼儿园语言教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幼儿、幼儿文学以及幼儿园语言教育三者间的关系

1、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语言教育是以幼儿文学作品作为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使他们天生喜欢文学。幼儿对文学的需求呈主动状态,他们喜欢听故事,喜欢朗诵儿歌和有趣的幼儿诗,喜欢看色彩鲜艳的图画故事。幼儿文学作品为幼儿打开了一扇窗,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文学是伴随、贯穿整个幼儿阶段的文学,它可以满足不同的年龄段的幼儿的阅读需要。文学的美质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词语的理解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播入他们的心田。

2、幼儿文学自身的文学性和多元的教育功能,使之成为了幼儿园组织各种活动的最好帮手。幼儿文学以幻想、快乐、优美、荒诞等品质对幼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征服幼儿,使幼儿乐此不疲。幼儿文学还以其丰富、乐观向上的内容及繁复多样的样式带给幼儿优美的美感、美的享受。它稚拙的美、纯真的美、荒诞的美体现了幼儿纯真的心灵,带给幼儿轻松、快乐、滑稽、幽默等审美品质。这些特点都使幼儿文学在进入语言活动时成为最被幼儿期盼、最受幼儿欢迎的内容。

3、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决定幼儿文学作品成为幼儿语言成长的主要选择。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目标一般分为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早期阅读。幼儿园语言活动形式一般分为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形式所使用的材料中,就有大量的幼儿文学作品。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理论表明,儿童语言发展有赖于三种知识的整合习得:社会知识、认知知识、语言知识,而儿童文学作品本身就是社会知识、认知知识、语言知识的结合物,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好媒介。因此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幼儿文学作品被广泛运用。

二、幼儿文学在幼儿园语言教育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幼儿文学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严重影响、阻碍幼儿语言成长。幼儿园新《纲要》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问题一:幼儿文学成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工具

即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单纯的将幼儿文学当做幼儿语言教育的工具。其具体表现为将幼儿文学作品中的语句肢解成单个的字、词或句式,过分强调幼儿识字,认字,使幼儿的注意力只在汉字上。

然而幼儿文学的本质是审美,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中对这个美妙无比的艺术世界作过形象的描绘:“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决不像一张白纸。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然而决不像一片玻璃。”有关文学教育和审美教育理论表明,幼儿文学作品是作者按照美的规律和审美理想,通过艺术语言塑造形象,描绘意境,表达感情来反映现实,反应社会,集中表现生活美,自然美与艺术美。幼儿文学的一切教育功能的实现都是建立在幼儿文学审美的基础之上的。

问题二:幼儿文学沦为思想教育的工具

儿童文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工具化由于儿童文学要顺应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这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首先表现在幼儿文学教育的选材上,比如要孩子们懂得撒谎是不良的行为,便给他们讲述《狼来了》;要孩子们戒骄戒躁,《龟兔赛跑》便成为首选的作品。《三只蝴蝶》《金色的房子》之类的作品长盛不衰,而泰戈尔《新月集》中的散文、天才诗人杨唤的儿童诗之类的优秀幼儿文学作品都因没有明确的“教益性”就被排出了儿童文学的精品世界。

其次表现在幼儿教师在幼儿文学作品的指导活动中。其侧重点多放在对作品进行实用的分析,把太多的道德劝诫、抽象理解贯穿于作品之中,将幼儿明白其中的思想道理作为主要目标,将幼儿文学作品做为承载道德训诫的器物。[1]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看来,教学生学会从形象中抽取主题和思想的文学教育是极端错误的。因为这种做法使得幼儿文学作品的内容枯燥、无趣、干瘪,致使幼儿对于幼儿文学阅读活动不感兴趣,忽略了幼儿文学的文学性和审美功能。进而影响到幼儿对幼儿文学作品中优美语言的感受和学习。著名学者郑荔也曾说过:“儿童文学其根本属性是文学,是艺术,它的最终归宿是文学性,将其视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工具和语言学习的工具,从根本上背离了儿童文学的文学属性。”

浅谈优化幼儿语言教育的技巧


-->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优化幼儿语言教育,要创设氛围,轻松谈话;注重导思, 促进理解;丰富想像, 拓展思维;加强指导,师范引路;学科渗透,整合教育;鼓励提问, 双向互动;及时鼓励,多元评价。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技巧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在关键期得到科学、系统,且有个性化的语言教育,幼儿的语言能力将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为其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实现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语言条件。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我尝试在课改这一大环境下优化幼儿语言教育,力求让幼儿语言课教育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一、创设氛围,轻松谈话

刚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与亲人的适当分离,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此时的幼儿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甚至产生不愿意来幼儿园的现象。针对这些,作为哟个幼教工作者,应善于发现,将他们安置在自己的身边,亲近他们,温暖他们,安慰他们,营造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用和善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跟他们交谈,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安慰,逐渐消除陌生感和胆怯情绪,对老师,对同伴,对幼儿园环境等产生兴趣,与此同时,幼儿便产生了说话的愿望。作为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激发幼儿的说话兴趣,使幼儿有话愿意讲,有事愿意说。如在日常谈话中逐渐完善幼儿的口语表达。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谈话可以了解幼儿的发音是否准确,词汇的掌握是否足够。同时也可以通过谈话纠正幼儿的语言错误,发音不准确,词汇不正确的运用等,做到循序渐进的发展幼儿的口语。

二、丰富想像, 拓展思维

优化语言教育, 教师要设计能培养想像力的问题。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的确, 想像力是智力发展的体现是人类创造活动的翅膀, 是好奇心向创造力的延伸。如果将故事中的"怎么说的? 怎么做的?"改为"假如是你, 你会怎么做? 还有什么好办法吗?孩子们的答案就不会仅仅局限于故事原文, 他们可以凭借日常生活中的积累, 大胆想像, 拓展思维。在上《乌鸦喝水》时, 用投石子的方法喝到水已经不成为惟一的答案, 我问幼儿: "假如你是乌鸦, 你还会想到哪些好办法?"孩子回答: "把石头放到水里, 水就弄脏了, 喝了不卫生, 我会找根吸管, 这样轻轻松松就能喝到水了。"……多么生动、流利的语言, 这不正是具有想像力的问题引发的功效吗?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待幼儿语言教育


-->

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语言刺激特别敏感,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说话的积极性。因此,他人的语言就成了幼儿学习的对象,而且多以模仿的形式出现。这种语言模仿最初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进行的,模仿的渠道甚为广阔,如与成人或同伴交谈,倾听他人之间的交谈、影视广播中角色间的对话以及主持人的语言、广告语等。由此可见,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来说,一日生活之中蕴涵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提升教育意识,为幼儿创设和谐、多元的语言环境,有效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资源,让幼儿在最自然、最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学习、运用和发展语言能力。

一、营造和谐的语言心理环境

和谐的语言心理环境指的是一种充满安全感,温馨、愉快、可以自主活动的环境。这样的幼儿园环境,对于3~6岁的幼儿尤为重要,他们可以找到家的感觉,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和发展语言能力。’

1.注重个体交流

幼儿的语言发展尚处于不完善阶段,且个体差异较大,尤其是小班幼儿,由于入园初可能存在适应不良等情况,还不敢在集体面前大声表达,所以这时要多给幼儿自由活动的空间,注重与幼儿一对一交流,做到与每个幼儿交谈,在不同的环节和场合交谈,从中了解每个幼儿听说能力的现状,引导幼儿产生安静听、敢于说的愿望。其中尤其要把握好以下两点:

(1)善于捕捉与幼儿个别交流的机会。幼儿关注的焦点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各种经验,所以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兴趣,把握与幼儿个别交流的机会。区角活动时,幼儿最喜欢边玩边说话,这是教师正面接触幼儿的最好机会。教师是幼儿游戏的伙伴,和幼儿一起交谈,可以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只要教师对每个幼儿都抱有积极鼓励的态度,幼儿自信的话语就会脱口而出,就、能建立有效的语言交流。当然,教师和幼儿个体交流的机会和场所很多,教师要善于捕捉,随时进行。午餐后休息,可以聊聊;洗手穿衣时,可以聊聊;看节目、阅读时,也可以就节目或书本的内容简单地谈谈,还可以提些问题让幼儿思考;外出时与幼儿散步、游公园,可见事论事,话题要平常自然,如:“你早饭吃了些什么?”“今天,谁送你来的?”“你的好朋友是谁?”“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你到哪里玩?”总之,只要和幼儿在一起,就要尽量和幼儿多说话。

(2)善于把握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幼儿的语言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既有年龄差别,又有个性差异。教师要善于了解、掌握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有个叫宜宜的幼儿接受亲人关爱、呵护较多,入园初期特别抵触,常抱着毛绒小狗躲在角落里,闭口不语,甚至独自流泪。教师了解到小狗是他在家庭中的特殊语言,就常常抚慰他、顺应他,和他聊聊小狗的话题,终于,一段时间后他身心放松了,愿意来园了,开口的次数也多了,对小狗的依恋也正常了,现在无论是口语表达的积极性还是性格发展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2.注重集体对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适应能力逐渐增强,除了和教师的个别交流外,集体活动也逐渐增多。对于小年龄的幼儿来说,其社会性发展刚起步,大多惧怕在众人面前单独表述,同时还没有建立起倾听他人回答问题的习惯及能力,而且语言正处于简单句阶段,对语言的理解是即时性和直接性的。所以教师要避免过长的表述,应采用集体对话法,鼓励人人听,人人开口。教学中多出现“简单的疑问句形式”,如“小朋友一起告诉我”等形式的语言。同时“问题要具体”,如“小兔的耳朵是长长的还是短短的?”……

可见,教师应注重创设语言心理环境,体现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幼儿没有压力,没有自卑,心情舒畅,有话敢说。

浅谈小图标在幼儿园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

论文摘要:运用小图标进行诗歌教学的教育价值:(1)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2)有助于幼儿了解诗歌的句式、结构。(3)有助于幼儿有效地表达作品。(4)有助于幼儿主动学习。(5)有助于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6)有助于幼儿创编诗歌。(7)有助于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小图标的运用策略:1、教学活动中的运用。(1)针对幼儿不同年龄的特点运用。(2)、针对不同的活动目标的运用。2、在语言角中小图标教学的指导策略。(1)投放小图标,继续探索操作。(2)提供各种材料,自制图标。

关键词:小图标诗歌教学

正文:诗歌由于主题单纯,语言简洁,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而被幼儿所喜爱,目前在幼儿园的诗歌教学中,如何让幼儿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儿歌的结构和句式是很重要的。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使用大幅图片作为引导幼儿学习诗歌的载体。制作大幅图片往往花费教师很多精力,而且单幅的大画面也不一定能很好的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儿歌的结构和句式,幼儿通常要跟念很多遍,才能学会自己朗诵诗歌。在仿编、创编诗歌时幼儿仍然会感到有困难。运用活动的多媒体课件固然好,但是一般的教师没有制作课件的专业水平,而且也很难买到称心合意的课件,所以也不可能经常运用。我就在探索如何能更好的进行幼儿诗歌教学指导,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思维能力。在探索过程中我发现:小图标是一种辅助诗歌教学、发展幼儿语言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对于大图片来说,小图标是一种凝练、抽象的记号,而相对于汉字,小图标又具有形象、会意的特质,它是介于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学习诗歌的载体。《纲要》提出:“教师要注重幼儿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而不是以往单纯的模仿习得的结果。”当代幼儿与以往同年龄段的幼儿相比已经有新的发展特点,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容易发起主动学习,运用小图标进行诗歌教学是可行的,它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学习诗歌。

一、小图标教学的教育价值

(1)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幼儿学习语言是一个储存、以及运用信息的过程。将图标按诗歌内容排列起来,幼儿虽然不认识文字,却从图标呈现的形式中了解了诗歌的内容,有助于他们记忆诗歌内容。

(2)有助于幼儿了解诗歌的句式、结构。

诗歌的内部结构、句式的排列规律等属于隐性因素,形象的小图标可以使这些无形、抽象的因素变得具体、生动,让幼儿容易理解。

(3)有助于幼儿有效地表达作品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表达是诗歌学习的目标之一。

小图标可以帮助幼儿有效表达。在诗歌教学中光靠教师告诉幼儿朗读的要领,幼儿往往记不清楚,难以掌握。但如果在诗句中加入图标符号,幼儿便能自然地在朗诵时区分升降调和快慢。这样一来,小图标就成了活动中有助于语言表达的“指挥棒”。

(4)有助于幼儿主动学习

小图标不仅是教师的教具更是幼儿的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小图标。可以通过自己操作熟悉诗歌,通过和别人交谈满足自己想说的愿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有助于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

幼儿通过看小图标理解诗歌,再通过语言表达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如:在活动中出现图标:“?”幼儿首先认为只是个问号,但通过再次观察和思考,幼儿发现小图标的真正含义是“几点了”“到哪了”“喜欢什么”而不仅仅是问号。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经历了观察——思考——再观察——再思考的过程,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6)有助于幼儿创编诗歌

幼儿通常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联想,在创编诗歌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画出相关内容,或幼儿自己选出或画出联想内容,直观呈现思维的结果,使幼儿看到自己的创编成果,便于同伴间相互交流,可以更进一步丰富创编内容。

(7)有助于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了解小图标的用处后,也可学习用简单的小图标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获得了发展。同时,简明、概括的小图标与讲述的内容相对应,能有效促进幼儿分析、概括、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小图标的运用策略

1、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1)针对幼儿不同年龄的特点运用

小班幼儿的思维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认知经验不够丰富,抽象、概括水平较低。中班幼儿思维活跃,主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常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来理解文学作品。大班幼儿记忆的有意性有了明显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喜欢参加富有创造性的活动,理解能力不断增强,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基于以上特点,教师运用图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图标类型随年龄不同而变化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运用的小图标类型应逐渐由形象符号向抽象符号过渡。为小班幼儿制作的小图标应具体形象、颜色鲜艳,画面大而清晰;为中班幼儿制作的小图标开始向抽象过渡,可出现简笔画;为大班幼儿制作的小图标可出现简单的文字符号。如幼儿认识的一些简单的独体字:上、下、左、右、大、小等。小图标的抽象性更明显,也可以让幼儿制作。如:小班诗歌〈〈吃饼干〉〉“饼干圆圆,圆圆饼干。用手掰开,变成小船。你吃一口,我吃一口。啊呜~~~小船真甜!”在学习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制作具体形象、色彩鲜明、相对比较大的图标,当教师根据诗歌内容,一一将图标有顺序的排列,幼儿根据小图标就能马上理解儿歌的内容,朗诵儿歌。又如在:大班诗歌〈〈青蛙给星星打电话〉〉教学中,我们制作的图标,就提高了概括性。对于大班幼儿教师制作的图标就具有抽象性,如“?”就不是仅仅表示问号,而是表示“有些啥”在这首诗歌的小图标中还出现了汉字“太阳,白云,月亮”如此可见,为大班幼儿制作的图标更具有抽象性,甚至往代表性的图象发展。

②图标出现时间随年龄不同而变化

在小班,图标较适宜出现在学习诗歌之前,幼儿在对图标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后,再结合作品进行学习;在中大班,图标宜出现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幼儿可运用图标理解作品的内容。如:小班诗歌〈〈小雨点〉〉在活动前教师先逐一出小图标并请幼儿说说老师画的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当幼儿全都理解小图标后再进行诗歌教学活动,这样,幼儿就能更好、更快的理解诗歌、朗诵诗歌了③图标操作方法随年龄不同而变化

在小班教师使用图标时可伴以表情、手势等,以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而中大班则不需要。更多的让幼儿自己去理解图标,从而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

(2)、针对不同的活动目标的运用

①新授活动,教师可配合背景图、音乐出现小图标,给幼儿完整的体验。

②复习、创编活动,则可选用简单、抽象的图标,并可以脱离背景图使用。如在儿歌《吃饼干》学习活动中,教师进行第一层次活动时图标是沿轮廓剪下的具体形象的事物图片,并配合背景图使用,此时的图标相当于教具;进行第二层次活动——复习儿歌时,教师则把图标贴在放行白纸上,供幼儿自主学习,此时的图标相当于一种标记符号。

2、在语言角中小图标教学的指导策略。

(1)投放小图标,继续探索操作

在语言角可以投放一些学过的诗歌的图标来帮助幼儿巩固、复习。幼儿非常感兴趣,常常几个小朋友一起边指着这些小图标边大声朗读诗歌。另外我们还提供了一些小图标来帮助幼儿仿编诗歌。如:在学习了诗歌《春天的色彩》后,提供了青蛙、蝌蚪等一些动物和红、黄、蓝等色彩的图标。小朋友就仿编出了:“春天是白色的,看那青蛙的白肚皮;春天是黑色的,看那一群小蝌蚪!”有了小图标的帮助幼儿仿编就简单多了。

(2)提供各种材料,自制图标

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一些纸、油画棒、记号笔等,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图标,根据所画的图标创编诗歌,也可以记录自己仿编的诗歌。这种方式不但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绘画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研究活动中,我们觉得将小图标运用到幼儿园各种教学活动,如:看图讲述教学、故事教学、歌曲教学中,效果也很明显。但在具体使用中各有不同的特点,还有待我们努力探索、不断总结。

多媒体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

在知识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专家指出:信息时代的教学活动不应以开发人的记忆为主要目标,而应以开发人的智力特别是创造力为主要目标。为此,人们尝试了许多教育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其中,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将多媒体计算机引入教学活动中。随着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多媒体教育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另一方面,语言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和交往工具,始终伴随着幼儿的生活、游戏和认知等过程,语言交流是幼儿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而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工具,具有其他工具无法替代的优越性。首先,它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多媒体用于语言教学活动中,为故事、儿歌等配上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动画,为幼儿营造充满情感、如临其境的气氛,多方位的刺激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不仅能获得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表像,而且能受到特定气氛的感染,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幼儿听说能力。现代教育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巨大的表现力,能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过程,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开拓更广阔的视野。而幼儿的语言是在交流和表达中发展的,语言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兴趣,提供适当的语言情境,使他们乐于交流、乐于表达,是相当重要的。

语言活动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更能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可以为幼儿渲染宽松的语言情境,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营造动态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渲染欣赏氛围,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呈现丰富的语言情境,使幼儿活跃思维,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一、运用多媒体为幼儿渲染宽松的语言情境,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所以我们借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孩子创设语言学习情境;利用现代多媒体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等特点为孩子的发展思维创设空间;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具有具体感性的立体信息的动态情景,直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如:《变色房子》的教学课件用电脑播放后,幼儿立刻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随着逼真形象的音响和富于动态的情景,幼儿情不自禁地想说乐说,很快进入到活动中。整个活动结束,幼儿还兴致未尽,还强烈要求再看一遍。由此可见,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更重要的是,课件中动态的信息,因为更富有真实感而能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使幼儿不只是仅仅将它单纯地作为某一知识去理解,而是在积极运用已有的经验理解和把握它的同时,产生好奇和疑问,促使幼儿积极质疑。与此同时,教师用鼠标器控制画面,做到动、静交替,使幼儿通过交流、表达,更充实地把握了故事内容,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笔记《浅谈换元法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妙用》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大班语言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浅谈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幼儿教育主要针对的是3—6岁年龄段儿童,这一时期是个体的基础教育时期,也是为个体奠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奠基时期。这一阶段的幼儿,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好奇心也比较重,会...
    2019-12-19 阅读全文
  • 浅谈幼儿语言教育 -->【摘要】:幼儿阶段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展丰富多彩又行之有效的语言教学活动,是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扩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期,发展孩子口头语言是培养孩子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 ...
    2021-08-28 阅读全文
  •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论文导读:发他们的思维积极性,找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玩中生智。2.游戏的社会作用。幼儿在游戏中是以集体为单位的,必须学会互相理解,这也是游戏经验在幼儿社会化方面最重要...
    2019-12-1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换一换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对话,了解不同动物叫声,并乐意模仿。2.能愉快的参与情景表演游戏,感受故事的趣味。3.知道自己是独特的,增强自信心。活动准备PPT小动物的图片各一个。活动过程(一)看...
    2019-12-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换一换 设计意图: 小班语言活动突出的特点是要以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小班幼儿喜欢角色扮演的游戏,特别喜欢小动物的扮演,对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小动物的动作都非常感兴趣,《换一换》是个有趣的动物故事,为了...
    2019-12-12 阅读全文

浅谈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幼儿教育主要针对的是3—6岁年龄段儿童,这一时期是个体的基础教育时期,也是为个体奠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奠基时期。这一阶段的幼儿,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好奇心也比较重,会...

2019-12-19 阅读全文

-->【摘要】:幼儿阶段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展丰富多彩又行之有效的语言教学活动,是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扩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期,发展孩子口头语言是培养孩子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 ...

2021-08-28 阅读全文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论文导读:发他们的思维积极性,找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玩中生智。2.游戏的社会作用。幼儿在游戏中是以集体为单位的,必须学会互相理解,这也是游戏经验在幼儿社会化方面最重要...

2019-12-19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对话,了解不同动物叫声,并乐意模仿。2.能愉快的参与情景表演游戏,感受故事的趣味。3.知道自己是独特的,增强自信心。活动准备PPT小动物的图片各一个。活动过程(一)看...

2019-12-17 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 小班语言活动突出的特点是要以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小班幼儿喜欢角色扮演的游戏,特别喜欢小动物的扮演,对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小动物的动作都非常感兴趣,《换一换》是个有趣的动物故事,为了...

2019-12-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