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穆萨妈妈聊”胆小与内向男生"

发布时间:2021-08-21

小乌鸦爱妈妈音乐教案。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穆萨妈妈聊”胆小与内向男生"》,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有个看起来帅帅的儿子穆萨。但再近点的人也都清楚,我对这个孩子的性格一度无比的纠结。真的,曾一度度让我抓狂到疯狂。那些抓狂是拥有外向性格孩子家长永远无法体会,也不能理解的。

在聊故事前,对穆萨天生的性格特点做一归纳”内向、胆小、极度敏感、害羞、喜静“ (当然我相信性格的很多方面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有所改变的,所以这里我称之为”天生的性格“。)

可以说在穆萨一岁以前我俩的日子是充满欢乐无忧无虑的。

备受折磨的我

最早让我对他的性格有些担忧是从穆萨一岁多学习走路开始,其实他很早就学会了走路,而且能力已经没有任何问题,可是就必须要拽着一个东西走,到最后,这个东西就是我的一个小拇指,有了这个小拇指,他就走的非常好,没有这个小拇指,他寸步不前进的。这种拉小指的走路方式持续了3个月,真正独立走路1岁4个月,是比较晚的了。这件小事体现出这个小孩自信心不强,胆子小,不愿尝试新事物。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也不断验证我这个最初的判断是准确的。于是从此以后我开始在这方面大力加强对他自信心的培养和胆量的锻炼。

为了让他多见世面,增强自信心,我总带他接触小朋友,参加各种公开活动,带他去各地旅游,见各种新鲜的事物等等,但很明显,往往事与愿违,他与人相处的能力非常弱,而且对陌生环境极度难适应,在任何群体中,他都永远是那个最特殊的小孩,我举几个例子。

3岁半的时候带他去个职业体验中心玩,周围所有孩子都开开心心,只有他所有项目都不参加,因为所有项目都不让家长进去,好不容易排了30分钟的队排到一个他认可的项目,到门口他死活哭闹不进去,问他原因,他就说我不想进了。这样的事例太多了,去科技馆玩,那种小朋友单独体验的项目他绝对不参加,有大人陪的还凑合,以前我总认为他还小还小,结果等到他3岁多,人家一岁孩子都敢玩的他依旧不敢。(我说起这些来简简单单,轻轻松松,但如果你的孩子不是这样,你绝对无法理解这些问题带给我的困扰。)

再说幼儿园,为了让他早接触集体生活,不到2岁我就千挑万选选了个幼儿园,结果到3岁半才彻底适应了幼儿园生活。英语培训班也是,哭了大半年。我记得我最不怕带他去体验各种课程,(我身边总有妈妈说不敢带孩子去体验,因为什么都喜欢,啥都要报名)而我们这个,恰恰相反,甭管多有意思的课程,他都必须我陪着,不陪就不进去,更别提报名了。体验课闹场的场景更是时有发生。

再说我们的每次旅行吧,按理说他也属于旅行老手了,但每次都会惹我生气的。因为旅途中肯定会遇到小朋友,不管别人怎么表达善意想和他玩,他永远不搭理人家,无论我在旁边怎么解释都不行。上次在新加坡,游泳的时候一个外国小孩无意拿走了他一个玩具,他发现后哭了,死活让我去要,我说你自己去要没关系的,**点,他就是不去,说害怕,然后就在那坐着大声的哭,后来人家妈妈看见给我们送过来了。唉。。。

很多妈妈都带孩子去过迪斯尼玩了,我一直没去,因为我知道,以穆萨的胆,应该是啥都不玩的,就是看着,在国内的欢乐谷我们尝试过,什么都不敢玩,以前是我陪着都不敢玩,现在我陪着能玩点了。所以估计能带他去迪斯尼得6,7岁了。

每次带穆萨参加活动或者出去玩什么,我都要认真考察半天,因为我有过太多失败教训了,比如人多的地方,他就会极度烦躁与不安,所有项目都不参加,然后狂哭不止。所以有些特热门的地方,我都得等人少的时候再去,上次去PORORO,专门找了平日傍晚人最少的时候去,即便那样,小火车上之前还犹豫不决,那个大船根本不敢上。

在外面,他能让我冒火的地方太多了,在我家小区里,从不与任何人打招呼,别人和他打招呼,他从来没有任何回复,因为这个事情我说过他无数次,想了不少招,都不管用,后来我彻底放弃,不管他了。

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了转机

就在前些日子,我带他去莫莉幻想玩,之前那些大型游戏机他都一律不敢,我怎么动员都没有效果,必须我陪才敢玩的,结果这次他出乎意料的都敢玩了,我真的挺惊讶的。

然后就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我不在的时候他在幼儿园的表现和我在的时候截然不同,他能和小伙伴谈笑风生,能和老师聊天,也能正常的按照规定动作做操,一切看起来都是一个正常活泼的小孩。想想我单独和他在街上碰到他们班小朋友,人家叫他,他一律不理的....

接着就是那些室内游乐场,他都能很放肆的玩了,以前他的玩都是小心翼翼心怀紧张的,可是当他开始享受的时候,年龄又偏大了。

然后我发现再带他去体验课,他的表现也没以前那么糟糕了,基本能配合老师说话了。对于我中途的离开,也不会再鬼哭狼嚎了。

小结

拥有内向胆小孩子(尤其是男孩)的妈妈,千万不要心急,不要过分担心,更不能怨天尤人或者心怀怒火,这些都是我曾经经历过的,因为我也曾绝望过,我真的做出过在外面把大哭的他仍在广场中间扭头走的事情,那时的我,怒火中烧。事情的起因则就是人家邀请他上台亮个相他死活不上去,搞得我无比尴尬。

但现在我正慢慢的发现,他在改变着,虽然很缓慢很缓慢,正常观察他依旧是那个爱哭,胆小,内向的小孩,但我知道他比以前好太多了。所以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他能够痛痛快快的玩迪斯尼,能够开开心心的玩比如世界,也能够独立勇敢的走上台。

请有和我一样心情的妈妈来这里发泄一下,然后我要告诉你的就是”别着急,慢慢来,孩子会给你你想看到的一切。“ 还有“坚信每个个体是不同的,别管别人怎么说,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时间能改变一切。”

——————————————————————————

补充今天的一个小惊喜:这两天上暑期班,没早餐,我让那的老师帮忙买早点,我们早去,我会陪他在那里一同吃早餐,然后我再离开。今天我俩吃早餐的时候,有两个小朋友进来了,穆萨立刻站起来说”妈妈我吃完了,你赶紧走吧,去上班吧。“这真是前所未有,无论这是他真实的内心写照还是他已经学会掩饰自己的内心所想,总之,他长大了。让我有一次坚定了“孩子自己会成长”的信念。

忽然我想起来那个微信段子“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有点伤感,上幼儿园时分别是依依不舍,上小学是头也不回,上中学已经开始对父母不耐烦更爱和同学在一起。我觉得我已经开始体会到了那种感受了,我更要珍惜他粘着我的时光了,因为在我们的一生中,粘着妈妈的时光是那么的短暂,短短的3,4年,穆萨,我不再抱怨什么了,你愿意粘在我身边就粘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如何与孩子聊学校的事情?


想要跟孩子聊聊学校的事情,却怎么也打不开话匣子,孩子也不愿与家长交流。您是否也有同样的经历呢?

亲子关系是沟通的基础这大道理毋庸多言,聊天要聊出内容来,如何提问也是很关键的。本文介绍了一位美国教育学家的研究成果,为大家

提供一些打开话匣子的钥匙。一、25个问题让孩子聊学校(小学篇)

1、今天学校里发生最好的事是什么呀?(最差的事是什么?)2、告诉我一些今天逗乐你的事。3、可以选的话,你会选谁做同桌?(你会不选谁做同桌?)4、学校最酷的地方是哪里?5、告诉我今天听到的一个怪词。(或者一件听来的怪事。)6、如果我今晚打电话给老师,你觉得老师会怎么谈及你呢?7、你今天怎么帮助别人的?8、今天别人怎么帮助你的?9、告诉我今天你学到的一点。10、今天啥时侯你最开心?11、今天啥时侯你觉得闷呢?12、如果外星人开着飞船来到你们班,你最想他们带走谁?13、课间休息时如果和以前从来没一起玩的同学玩,你最想选谁?14、告诉我今天发生的一些好事。15、今天老师重复最多的词是什么?16、你觉得自己在学校最应该做/学什么?17、你觉得自己在学校最不该做/学什么?18、你觉得自己应该对班上哪个同学更好点?19、课间休息时你玩得最多的是什么?20、谁是你班上最有趣的人,为什么他们这么有趣?21、午餐里你最喜欢什么?22、如果你明天当老师,你会怎么做?23、班上有谁被罚“time out”(暂停做某事)了吗?24、如果你可以和班上另一个同学换位置,你会和谁换?为什么?25、告诉我今天在学校你三次用到铅笔的时侯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教育模式,美国和中国学校的环境也不一样,这些问题可以作为询问孩子学校情况的思路启发,并没必要照本

宣科。但是基本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营造平等平和的双向沟通气氛,别给孩子一种步步追问,坦白从宽,干涉有理的感觉。

家长也要谈谈自己今天有什么新鲜事,有什么感受,介绍一些新闻或者趣闻给孩子, 然后再顺理成章问他有关学校的事情。这样有来有往,

你问我答,你答我和,谈话就比较丰富。同时得理解孩子有的想法留给自己,特别是对中学以上的孩子,有时候不是他们不愿意说,是想自

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对他们有信心,给他们留有空间。

二)问题分为几类:关于学校总体情况的,关于孩子学业,能力和感受的,关于孩子和朋友交往的等等,家长可以就你需要集中关注的方面

去重点提问。

三)不要光抱着打听和掌握动态的心理去对待孩子,真诚倾听和接纳他们和我们不同的思想,向他们学习我们未知的新鲜事物。这会让孩子

热情地滔滔不绝,有时候想喊停都停不住,而且有时候还会拉你一起上网或者用其他渠道找更多的信息。

所有的技巧都仅仅是技巧,作为家长,最不能忘记的是我们的初心:从爱出发,做一片营养丰富的土壤,支持稚嫩的新芽健康成长。

睡前与孩子聊20分钟亲子关系更密切


睡前与孩子聊20分钟亲子关系更密切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的心理难以捉摸,那是因为亲子沟通太少所致。如果父母坚持睡前20 分钟和孩子进行聊天,与孩子的关系会更加亲密和谐。

一、有人会好奇,你跟孩子到底聊些什么?

是不是告诉他很多的知识和智慧,不然他怎么这么优秀呢?其实,我跟我们家孩子聊天,大多数时候并不具备什么“知识含量”。一来我认为教知识那是老师的工作,我只是个妈妈,二来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可能早就超过父母,还需要我们向他们求教呢。

关于跟孩子聊天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和孩子聊天的目的不是教会他多少知识(教知识是术的层面),而是引导他学会一种思考方法(教方法就是道的层面)。

二、那我跟孩子闲聊,都聊出来些什么呢?

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我们最初聊的也许是美国的文化或者韩国人的习俗等,但最后却往往能跟吃喝连在一块儿。比如,我们聊一个关于日本旅游的事儿。我们说到日本人有很多创意,那些街边小酒馆都小小的,但是设计得很好,每个空间都能利用到。然后程杰可能会说,对呀对呀,我记得那个小饭店确实很有特色,我们中国人觉得资源丰富都习惯浪费了,但日本人什么事儿都精益求精、追求最优设计……还有啊,我记得那个生鱼片都做到极致了,吃到嘴里的那个感觉啊真没法形容……

我看话题都离八丈远了,就问:“去了那么多地方,看过那么多风景,你怎么就记得吃了呢?”结果他理直气壮地反问:“妈妈,您觉得一个人,如果他对吃的都没热情,他还对什么事儿会热情啊?”虽然,和孩子聊天的时候,可能一不小心就被他跳跃式的思维带偏了,但这个答案其实是我愿意看到的,它至少说明两件事:①孩子是用平等的姿态和我对话,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感受;②他有自己的一套思考方法,也敢于表达出来。融洽的亲子关系不正是教育的前提吗?而融洽的亲子关系正是从聊天开始的。

三、这样的交谈在你们家里经常有吗?

这是我经常问朋友的问题。我们多数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眼中,孩子每天都是有变化的,但孩子生下来后看到的我们却一直就这么大;我们和孩子生活在一个家里,眼中却是两个世界。这个天生的“差异感”会造成孩子潜意识里的距离感,如果我们不能够一开始就打开他们的心扉,两代人间的沟通出现问题是必然的,特别是到孩子十多岁有了更多主见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是等到孩子问题爆发了,才迫切地希望能与孩子沟通,苦口婆心说了很多,反倒没有什么效果。这是因为对立意识已经产生,孩子会想大人为什么动不动就对自己横加指责,然后他们会把真实想法隐藏得更深,沟通和改变就变得难以实现了。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孩子许多话不会对家人说,反倒面对陌生人时更愿意倾诉。

孩子需要的不是说教,而是真正的交心。所以为了孩子,要先改变自己,我们可以在家营造一个平等的交流氛围,打开心扉与孩子对话,真正像朋友那样和他聊天。比如,家人可以在饭桌上跟孩子聊天。了解他在学校里的情况,知道他最近在学什么,读过什么书了。可以用过来人的思维跟孩子聊一个共同话题,自然而然会帮孩子将模糊不清的概念弄清楚,把学过的知识拓展开来。比如,遇到或看到什么有意思的事即时交流,认真地和孩子聊一聊看法,这样可以启迪孩子的智慧、促进孩子的想象力、让他的思维更有条理,也能培养他的表达能力。比如,看到孩子从学校回来时情绪低落,可以主动找孩子谈谈心,跟孩子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及时发现孩子心理方面的问题并及时疏导,就不会等到问题集中爆发后你才发现他们出了问题。

我想这样心与心的沟通能让孩子成长的效率倍增。在我们家,坚持多年的做法就是,每天再忙也会留出时间来和孩子交流。有时候是一边喝茶一边畅所欲言,有时候是舒服地并排躺在沙发上“天马行空”地聊天。程杰小的时候,我们有一个“20 分钟手拉手时间”——我忘掉妈妈的身份,他忘掉孩子的身份,我们将身体和心扉完全敞开,以此来理解彼此心里真正的感受。孩子大一点,我们就利用睡前的 20 分钟聚在一起,谈一天的收获——“固定聊天时间”的小习惯,给到孩子的是持续的关注,让他觉得:哇,妈妈这么忙还这么关注我。这样的“20 分钟聊天时间”不在于聊的是什么主题,也不在于能包含多少信息量,关键在于可由此激发孩子内驱力、自省力,让他们学会自主思考人生、自助式成长。

乔布斯去世后的那段时间,我们聊天的话题自然离不开这个“生来就为改变世界的人”。一次睡前 20 分钟聊天时间,程杰问:“妈妈您想过一件事儿没有,乔布斯如果出生在中国最可能出现什么情况?”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就用直线思维将脑袋里出现的答案告诉他:“可能他创办的公司不叫苹果了,叫‘草莓’或者‘西瓜’什么的吧?”孩子却说:“妈妈,您真是个乐观派啊。我想了一下这个问题,如果乔布斯出生在中国,他又没有学历,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他的公司一文不名。”然后他又继续说:“您看,中国人一见面,总喜欢问别人的背景,比如‘哪个学校毕业的?哪里人啊?在什么单位啊?’但美国人见面就问一句话,‘你是做什么的’。妈妈我问您,您是做什么的?”

因为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我斟酌了一番,认认真真地说:“我是做精英教育的。”孩子开始总结:“我知道你是做哪个方面然后跟你聊那个方面的东西就行了。美国人这种单纯待人处事的习惯,给了乔布斯很宽阔的空间,所以即便他没有文凭、不是名校毕业,一样可以创办公司,可以带团队,最后取得伟大的成功。” 那天,听完孩子说的话,我有很多感慨。首先,坚持这么多年的“睡前 20 分钟聊天时间”的效果已经显现。孩子真的学会了独立思考,懂得追寻成功背后的某些特定原因,分析的也有新意,这就远远超过一个普通的 11 岁孩子的思维水平了。

四、在孩子成年前那个年龄段的家庭生活中,与孩子交流必须把握好三个境界

1.你可以控制的,多与孩子协商,比如你给孩子吃什么,穿什么,上什么小学等等

2.你可以影响的,多给予孩子正面的引导,比如你给他买什么样的书,给他介绍什么样的朋友,推荐给他哪类电影等

3.你既不能控制也不能影响的,则尽可能提供给他自主选择和自助成长的途径,比如孩子的天性潜能怎样能发挥到极致

温馨提示:

对于这三个境界,家长既要心知,也要“知止”,否则亲子关系的双方都将受到伤害。反之,若家人把握好沟通的技巧,经常和孩子有这样的“互动”,那么亲子关系双方,遇上任何事情第一时间就可以把彼此的思想频率对接,及时接收到对方智慧的滋养。

宝宝胆小与夫妻吵架有着直接的关系


孩子其实就是一张大白纸,而我们家长就是一支画笔,孩子的性格、习惯都由我们自己去描绘。生活中,大人很多行为都可能导致孩子胆小,而今天要说的就是原因之一——吵架。下面是一位妈妈分享的故事,我觉得有必要学习一下:

爸爸妈妈吵架,孩子吓的不敢动那天,我和老公因为琐事大吵了一架,因为都比较冲动,所以把乐乐忽略在一旁,结果这小家伙看到我们俩还以为是世界末日了,一个人蜷缩在墙角,用惊恐的眼神看着我们。

吵架半途,我用余光看到了乐乐,看到他害怕的表情才想起来他一直在旁边看着,瞬间我后悔不已,连吵架的兴致都没有了,赶紧走到他身边把他抱起了起来。

被我抱起后,乐乐依旧紧张地看着我和老公,可能在他心里这个家就要散了,爸爸妈妈也不要他了。于是我就觉得赶快安抚他:“刚刚爸爸和妈妈有些冲动了,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过这个和小乐乐没有关系奥。”

我一个人安慰可不行,于是我就把乐乐抱到老公身边,说:“你看爸爸也没有生气呢,来爸爸笑一个呢!”爸爸看到乐乐不安的样子,也立即露出了笑容。而乐乐看到警报解除,于是对着爸爸伸开小手,奶声奶气的念叨:“爸爸,抱抱!”

当着孩子面吵架真的是大错特错夫妻毕竟是两个人,总会有意见分歧的情况,吵架也是在所难免。但是吵架的地点一定要挑选好,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进行,因为吵架对孩子非常不利。

1婴儿期即便是小婴儿,也有听觉反应。如果在这个时期,他们听到爸爸妈妈激烈的吵闹声,那么他们就会感到痛苦,并且全身变得僵硬,封闭起来自我保护。如果婴儿经常封闭自我,那么就会影响到他的听力发育,未来还可能出现感统失调的情况。

2幼儿期这个时期孩子的认知水平较低,他们没办法理解,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像仇人一样互相攻击,他们很可能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不好,为此就有了心理负担,并且引起一些生理反应,比如哮喘、免疫力低下等等。

3儿童期看到父母吵架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产生羞辱感,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是坏孩子、做恶梦,甚至在别人面前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如果你在孩子面前说离婚,那么他们就会一直生活在担忧和恐惧之中,这样的孩子基本没心思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吵架可以,请躲着点孩子美国科学家做个很奇怪的研究,他们发现夫妻发生矛盾时,适当吵架有益身心健康,死亡率也会比压抑愤怒的夫妻低5倍。只不过吵架可以,但是要做好善后工作,别让孩子受到伤害。

1要避开孩子不管什么原因的吵架,都要避开孩子,所以在讨论事情前,最好让老人带着孩子出去转转。注意千万不要冷战,因为孩子可以轻松感受到家庭气氛不对,他们可能以为是自己做了什么事情导致爸爸妈妈不和,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变得孤僻自卑,不愿与人交流。

2在孩子面前和好如果确实在孩子面前发生了争吵,那么一定要在孩子的面前和好,让他知道原来爸爸妈妈吵架只是占时的,他们也会和好。注意吵架之后要安慰一下孩子受伤的情绪,比如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有针对性的宽慰。

3请承认错误吵架之后,一定要勇敢的承认错误,比如错误的一方要向另一方道歉,或者夫妻俩向孩子道歉,表示不该吵架等等。因为如果不及时道歉,那么孩子就会认为吵架是正确的事情,并且有样学样。

4把握程度双发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吵架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样也能降低孩子的恐惧感。让孩子有安全感是家中最基本的责任,所以不要因为一些小事互相争吵,以免在孩子稚嫩的心里留下很难愈合的创伤。

爸爸聊孩子的兴趣培养引发的深思


周末与一个爸爸聊,说起孩子的兴趣培养很重要。这个爸爸说,同事家的女儿现在刚刚小学三年级,立志要做CEO,知道自己要做CEO要学习很多技能,自发对数学和语文的学习很重视,自己要求报班,要求妈妈给辅导,作业从来不用家里催,完了还给自己加任务。这个爸爸认为,这是兴趣的驱使,孩子需要尽早找到自己的兴趣。他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结果是孩子刚开始很愿意去,去了一段时间就死活不去了,现在是不出屋在家玩乐高,大人说也不听。他们家孩子6岁,真切让人头疼的年纪。这个爸爸想和我讨论的问题是,孩子的兴趣该如何培养,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自发向前走。我想这也是很多爸爸妈妈想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特别想求答案的问题。

在回答这个爸爸的问题之前,我先讲一个观点:兴趣本质是明确的目标。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明确感受到有兴趣要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单纯来自肉体的情绪,比如孩子对动画片感兴趣,对好吃的东西感兴趣,对五颜六色动手的小物件感兴趣,这些是生理发展特点;在孩子没有完整自我认知、对情绪没有控制能力的时候,这种兴趣的持续往往依赖生理刺激;第二阶段是来自内心定义的兴趣,说高尚一些,就是精神追求;这和成人一样,人的成熟度达到一定阶段,对外界刺激不再敏感,有完整的独立人格,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到这个阶段,人的兴趣是被定义的。兴趣就是一件自己愿意投入精力的事,获得的快感来自持续投入所得的价值创造带来的成就感。遗憾的是,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对孩子兴趣的认知多停留在第一个阶段。

培养孩子兴趣这件事,往小了说是兴趣培养,往大了说是独立人格的塑造。这点在西方教育中体现的更为明显。有国外生活经验的爸爸妈妈都知道,在欧美国家,儿童的独立性远超国内。孩子们上学自己选课,建立自己的社团,自己搞小研究,对事情有自己的观点,很多孩子还会在业余时间打小工等等。与国内同龄的孩子相比,他们的社会性和成熟度都是国内孩子远不可及的。仔细比较,你就会发现,他们更清楚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更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比如儿时的扎克伯格、比尔盖茨。有人说他们是个例,但这里我们讲的是多数,多数的国内和多数的国外,多数的本质是社会文化。中国孩子兴趣不容易养成的根源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格独立性的要求不高,这个观点在这里不做过多阐述。

上面说的宏观,文化也不是我们一己之力可以变更,回到小家,孩子的兴趣究竟该如何培养?

兴趣培养的第一步是发觉孩子的天赋,孩子对数字敏感还是对音乐敏感?不同的天赋决定他兴趣的持久性,天赋和兴趣相同,做他自己擅长的事情更容易获得成就感。第二步是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这里爸爸妈妈们需要知道,任何兴趣都是入门容易精通难,在兴趣挖掘的过程中,关键是坚持。长跑过了800米都一样,学东西做事情过了瓶颈点也便是另一番风景。很多孩子兴趣不持久的原因就在于不能坚持,比如本文开头的爸爸所述,无论是什么,他们孩子学一段就放弃了。为什么放弃呢?因为没意思了。所有的事,没意思就放,是永远不可能成为孩子的兴趣。作为父母,需要帮助孩子的不是帮他选择以什么作为兴趣,而是应该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帮助她坚持。比如,孩子要学画画,和孩子确认,是不是要学,要约定学了就要坚持,不能因为刮风下雨不学,不能因为同学不好不学,不能不想去就不去,要明确的告诉孩子,她自己的决定她要负责,做事要有始有终;第三步,帮助孩子在兴趣上建立成就感。孩子是弱小的生物,在生物学上,他是依附于外在力量生存的。兴趣选择,如果长期得不到认可,单凭孩子自己的内心力量是很难持久的。父母,要帮助孩子获得他选择的兴趣上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不仅仅来自于父母的鼓励和赞扬,更重要是帮助他感受到同龄人和家庭外的社会认可。比如,可以鼓励她多参加一些比赛,成绩不重要,重要是经历,鼓励她在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尤其是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有点滴变化,父母一定要及时鼓励表示认同。

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父母难做,在于我们不能对孩子做到完全理智。如同我们对待孩子,也要给我们自己犯错的空间。成功的父母,把孩子的培养作为自己的兴趣,这是一门修人修身的深奥学问,以此与众多爸爸妈妈共勉。

接宝宝回家应该聊什么?


“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有没有吃饱?”“跑步时老师有没有帮你脱外套?”“老师今天教什么了,有没有叫你回答问题?”“今天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呀1“把今天教的儿歌背给妈妈听听1……每天下午接孩子离园时,家长们关切的问题总是一个接一个,恨不得让孩子把一天的生活细节都描述一遍,有人称其为“亲子交流”。

专家指出,“亲子交流”看似只是简单平常的几句话,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最爱嘘寒问暖

通过某幼儿园的一项小调查发现,在来接孩子的家长当中,第一句话就询问孩子吃、穿等生活情况的占了一半,其次是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少数家长会关心一下孩子和老师以及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情况等。记者还发现,这些家长当中,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居多,老人们大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孩子的嘘寒问暖上。

一位爷爷说:“外孙自去年上小班后,每天都是我负责接送。”谈及接孩子离园时的交流,爷爷说:“还真没想那么多,就是下意识地问他吃了什么,有没有吃饱啊等,要么就是问他学了什么,老师教的儿歌会不会背啊之类的问题。”旁边的一位奶奶则说:“我孙女上大班了,她独立性很强,也很聪明,每天都会向我展示她学到的新本领,所以我每天就会问她,老师教了什么,学会了没有。”

专家建议:

锻炼孩子表达能力

很多家长都愿意利用接孩子离园的这段时间和孩子交流,这样既能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又增加了双方的沟通,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孩子的表达能力。这种做法非常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应该提高自己的提问水平,多用启发式提问,与孩子进行更广泛的交流。

现在的很多家长往往更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吃什么了,玩什么了”,这些需要关心,但不是最主要的,家长可以多从孩子的感受、关心他人、获取新知识等方面进行问话,如:“你今天在幼儿园高兴吗?”“讲一个你今天觉得特别好玩的事儿。”“今天你们班阳阳来了吗,他的感冒好了吗?”“你教妈妈折小纸船,好不好?”“你今天帮老师整理图书、收拾玩具了吗?”等。同时,提问要具体,要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慢慢地,孩子会喜欢和家长交流一天的在园生活。

回到家后,也可以再给孩子一次表现的机会,请孩子跟家里人讲一讲,孩子又会得到一次锻炼。渐渐地,孩子的表达能力将会得到显着提高。

个案推荐:

问:你今天有没有帮助别人?

女儿:依依,小班;

家长:杨妈妈

“你今天在幼儿园有没有帮老师做事啊?”当依依的妈妈有一天这样问时,依依愣住了,好半天才回答了一句:“没有。”妈妈没有说什么。第二天,妈妈又一次这样问她,这回依依没有迟疑,直接回答:“没有。”第三天,当妈妈又把同样的问题提出来时,依依似乎早有准备:“帮了,我今天帮老师收玩具了。”妈妈表扬了她。此后,依依特别喜欢在班上帮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做事,老师经常表扬她能干,依依也因此觉得特别开心,从帮助别人中得到了很多乐趣。

善待孩子的“胆小”


善待孩子的“胆小”

编导语:孩子上小学了,从老师得来的反馈和平时我们所听到的人们孩子的评价

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胆小"。

孩子上小学了,从老师得来的反馈和平时我们所听到的人们孩子的评价

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胆小"。

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很为此伤心。孩子似乎无法和陌生的小朋友沟通,每

每有陌生人在场,孩子总是显得特别胆小,自己一个独自去玩了。

于是,我给孩子做了项特殊的要求,每天给我在学校里认识一个新的朋友。

可是一个月过去了,孩子在班上只认识了几个人。

有时,看到孩子见到陌生人的那份不自然,特别是有人在孩子面前嫌弃他的

胆小时,我本来也想训训自己的孩子怎么如此胆小,但我忍住了。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也是生性内敛的人,我没有教会孩子如何

和人沟通。小的时候,孩子见到陌生人,我并没有示意孩子要和人热情地打招呼

。平时,我也很少带孩子去走亲访友。常此以往,孩子似乎不懂得和人交往,变

得渐渐胆小,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意识到问题的所在之后。我尝试着引导孩子去小朋友沟通,带孩子去公园玩

。以往见到陌生人我都很少搭讪。但为了帮助孩子克服胆小,我主动过去和小朋

友搭讪,先和小朋友聊开了,然后,再慢慢让自己的孩子试着和小朋友聊天。刚

开始,我只是让孩子简单地搭话,让孩子有个适应的时期。

我帮孩子引荐认识后,让孩子渐渐独立和陌生人沟通、聊天。经过一段时间

的训练,我发现孩子其实不象我和他人眼中的那样胆小。很多时候,只是我们没

有引导孩子去和人交往而已。

如今,我无需再去抱怨自己孩子的胆小了。但是,和其他小朋友相比。我的

孩子在人际交往似乎确实比较被动、积极性不够,而这点我也是如此。也许是遗

传的因素,也许是自己观念的改变。我不再苛责孩子改变,因为我明白了其实这

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胆大。

胆量无法复制,性格无法复制,认识了这一简单的道理后,我渐渐接纳了我

的那个曾经胆小的孩子。

家园共育《穆萨妈妈聊”胆小与内向男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乌鸦爱妈妈音乐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幼教随笔:关爱胆小内向的孩子 我们教师应面向全体孩子,促进每一位孩子身心和谐的发展,积极关爱胆小、内向、孤僻、退缩的幼儿,使他们渐渐胆大、活泼、开朗起来。 在幼儿园里,每个班总有几个胆小怕事,平时沉默寡言,不愿跟大家交往的幼儿,总...
    2021-08-04 阅读全文
  • 孩子胆小内向是怎么造成的? 最近有很多朋友的咨询没来得及回复,其中有一部分问题集中是关于孩子胆小、内向,和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不敢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有什么想法没有勇气说,什么事情都要拉着妈妈帮忙……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是给出大...
    2021-11-12 阅读全文
  • 如何与孩子聊学校的事情? 想要跟孩子聊聊学校的事情,却怎么也打不开话匣子,孩子也不愿与家长交流。您是否也有同样的经历呢? 亲子关系是沟通的基础这大道理毋庸多言,聊天要聊出内容来,如何提问也是很关键的。本文介绍了一位美国教育学家...
    2021-01-18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 这是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调查统计的方法,了解班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并在表格中记录。 2、初步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 3、注...
    2021-08-04 阅读全文
  • 孩子胆小妈妈有妙招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妈妈总会抱怨自家小孩胆子太小,比较怯弱、腼腆,不爱说话。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也比较孤僻,不大合群,在幼儿园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参加活动稍微不顺利就哭哭啼啼。想要让这些孩子变得胆大起来...
    2021-09-13 阅读全文

我们教师应面向全体孩子,促进每一位孩子身心和谐的发展,积极关爱胆小、内向、孤僻、退缩的幼儿,使他们渐渐胆大、活泼、开朗起来。 在幼儿园里,每个班总有几个胆小怕事,平时沉默寡言,不愿跟大家交往的幼儿,总...

2021-08-04 阅读全文

最近有很多朋友的咨询没来得及回复,其中有一部分问题集中是关于孩子胆小、内向,和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不敢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有什么想法没有勇气说,什么事情都要拉着妈妈帮忙……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是给出大...

2021-11-12 阅读全文

想要跟孩子聊聊学校的事情,却怎么也打不开话匣子,孩子也不愿与家长交流。您是否也有同样的经历呢? 亲子关系是沟通的基础这大道理毋庸多言,聊天要聊出内容来,如何提问也是很关键的。本文介绍了一位美国教育学家...

2021-01-18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调查统计的方法,了解班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并在表格中记录。 2、初步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 3、注...

2021-08-04 阅读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妈妈总会抱怨自家小孩胆子太小,比较怯弱、腼腆,不爱说话。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也比较孤僻,不大合群,在幼儿园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参加活动稍微不顺利就哭哭啼啼。想要让这些孩子变得胆大起来...

2021-09-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