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的孩子也可以散养

发布时间:2021-07-19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当今社会,是一个求快的社会,好多事都在追求速度,但停下来回头看看的时候,忽然发现一个怪现象,我们现在吃的很多东西,相比以前丰富了许多,但滋味、营养却不如以前了。

于是,很多中看不中吃的东西层出不穷。讲究的人们,开始寻觅没上过化肥、没用过农药的原生态蔬菜。散养的猪、鸡,散养鸡下的“笨鸡蛋”开始红火起来。由此,我忽然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想到了在幼儿园生活的孩子们。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从孩子没出生便“不甘落后”进行教育,出生后更是忙着让孩子学这学那,尤其对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更是以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为着力点,并为孩子的“成绩”沾沾自喜,引以为荣。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这种心理,也不惜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在幼儿教育“小学化”上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这能不令人担忧吗?

促进发展不是错,但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过早地进行“小学化”知识教育,却是不妥当的。

在自然界中,很多早熟的果子,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往往会过早地腐烂;很多不应时的被“催熟”的蔬菜,虽然令我们眼前一亮,但吃到口里却是没滋没味。难道我们也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早熟的果子和被“催熟”的蔬菜吗?

无从知道三四十天就能长到六七斤,甚至八九斤的鸡鸭们的心情,却能看到很多孩子与年龄并不相符的行为和表情。尽管吃得好,喝得好,但孩子们快乐吗?幸福吗?很信服叶圣陶先生那句话“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我觉得,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就像春天的土地,地温上不来,早浇水是不行的。地温上来了,也是不能频繁浇水的,否则,地温是保不住的。适时浇过水的土地,是要等待几天再细细耕耘的,是要铺好底肥的。匆忙下种不仅违背自然规律,而且想日后丰收也是不可能的。(合同范本网 36gh.Com)

春天的土地,需要的是等待,是唤醒,是激发,是培养。“枣芽发种棉花”,不到时令过早播下的种子即使发芽也很难适应环境,春天的风儿很容易把它们“带”走。

土地整好了,该下种时下种,就不会有太多的担心,生根时自然会生根,发芽时自然会发芽,到夏天,必然会生机勃勃,到成熟的季节,必然会硕果累累。很喜欢那样的一个场景:一只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到田间,到地头,到草丛,捉虫,啄石子,啄青草,晒太阳,追逐嬉戏。小鸡们多么快乐啊!长大后的它们,打鸣一定嘹亮,下的蛋一定有营养!

我们在幼儿园,为什么不学学鸡妈妈,把孩子“散养”呢?让孩子多活动,多晒晒太阳,让孩子健康起来;对孩子喜欢的事情,引导他、激发他、培养他,在孩子心里种下快乐和求知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是很好吗?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孩子们也可以做到爱国


国庆节的前两天就就一直和两岁半的宝贝聊到国庆节的来历,并允诺了宝宝要在国庆当天带她去看解放军叔叔升国旗,唱国歌。早在奥运会期间宝宝就会唱国歌了,完全是自己通过电视每每看到中国国旗在奥运场馆飘起时,宝贝也跟着现场音乐骄傲地大声唱着国歌。“热爱祖国”,这个在大人看来太过抽象的纯理性东西,也可以体现在许多具体实际的内容上,让我们的孩子们从自己的身边小细节表达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爱。

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人人都要对国旗崇敬和热爱。升旗仪式是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形式。看升旗仪式的举行,教会孩子严肃激昂地唱国歌,听到国歌时心中便会油然产生一种庄严、自豪、神圣的感情。制作国旗,让幼儿在了解五星红旗的基础上,在手工活动中体验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对孩子的爱国情感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浸润,“祖国祖国我爱你”的主题活动,一幅“我们美丽的祖国”主题墙通过布置,让孩子自己设计、绘画具有中国味的的主墙饰进行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孩子了解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感受祖国美丽的山河、悠久的文化。组织孩子们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碟片,初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爸爸妈妈进行“爱国歌曲大家唱”这些活动寓意深刻,寓情于景,寓教于乐,使孩子耳濡目染,动心动情,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各项活动之中,渗透在人际交往之中。

结合“钓鱼岛事件”平等对话的教育形式,让孩子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把国家的安危进退为宗旨,使孩子经常了解国家所处的环境,国家的发展变化,把自己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

仅有了爱国情感和意识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开展多样化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爱家乡”等活动,把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才能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在爱国实践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从小提高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身边的“一点”开始做起,使孩子从小就知国之情,培养自己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效国之行、建国之才。

幼儿园孩子也“拼爹”


昨天早晨,时间比较早,我们小托班只来了5个孩子,他们围坐在一起聊天,我也忙着准备一天的工作,无意中我听见了他们的对话,有一个宝宝手里拿着苹果就以此炫耀:“我爸爸买的,我爸爸还给我买了好多好吃的呢!”又有一个宝宝大声说:“我爸爸也带我去超市了,星期天还开车带我出去玩了呢!”我在一旁偷笑,现在的孩子就开始“拼爹”。可是许久没有发言的豪豪突然站起来说:“我爸爸会变身,能打怪兽!”我扑哧一下笑了出来,意外的是孩子们没有笑,继续“拼爹”。我告诉他们,其实每一个小朋友的爸爸都很爱宝宝,都有好多本领呢。

或许豪豪想了想爸爸没有给他买好吃的,也没有带他出去玩,所以给爸爸安上了一个这么大的本领。

或许在豪豪的心目中,爸爸就是这么厉害,是他的保护伞。

其实我认为这并不是我们社会上流行的“拼爹”,孩子们只是有些很单纯的虚荣心,争强好胜。我们老师要正确的引导幼儿,从小就树立正确的家庭和社会观念,不要让这可爱的小虚荣心演变成真的“拼爹”。

不上幼儿园可不可以?


论坛里经常有这样的讨论,家长觉得自己有能力有精力来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所以不需要去幼儿园。

或者有的人,不够自信,想和大家求证一下这样的想法是不是行得通。

不上幼儿园肯定是可以的,实际上很多孩子(甚至是京籍)都会面临无园可上的情况,毕竟学位就这么多,如果幼儿园那么必须,就不会孤立在义务教育体系之外了

说这个问题,就要说其实幼儿园是在解决什么,简单说,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有益儿童发展的场所。那么家长如果可以提供,当然这不是问题,尽量做到科学计划,行为规则的培养,尊重认知规律的教育引导,良好的同伴关系……我相信有的家长会做得很好,事实上我也见过非常成功的案例。

所以这确实不是问题,如果你想好了,就做吧,但是我有一些建议:

一、科学的计划

如果在家看护,包括说计划去看什么,参加什么活动,大致要有一个规划,3-6岁的教育纲要类似的,可以参考一下,数学思维,艺术启蒙,母语的熟练习得,以及二语的引入,规划一下,而不是我今天想教什么就是什么。

有人可能不同意,我确实见过这样的前辈,

他说我没计划,我就是想什么教什么,

我说你看看你教过的,其实你的计划已经无形融入了,你能做到不刻意计划,但是你很清楚教了什么,没教什么,该教什么

总之,有计划,有目的,这几年宝贵的时间会更有效果。

二、行为规则的养成

如果不打算走入集体生活,那么可以跳过这一条。

如果此后还要走最大众化的道路,那一定要注意做好规划。因为大多数人,都不能永远生活在家长提供的这个小圈子里面,所以只要有一天终要融入社会,和别人打交道,就必须做好准备。

而一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除开智力的发展,往往体现出差异的是在情商,性格,自我管理这些非智力因素。

其实很多全职看护者,本身的教育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太过随意,想几点起就几点起,懒得吃饭了就不吃了……所以产生的孩子没有规则感,自律能力差,粘人等现象。

太过的规则当然不好,我们已经纠正了,但是绝对不是没有规则。幼儿园的接送时间,三餐以及作息时间,其实也是在为小学做准备,更适应这个节奏的生活。

那么在家看护的话,不说和幼儿园那样严格,但是得有这个意识去培养。

三、个人满足感和集体成就

如果不打算走入集体生活,那么也可以跳过这一条。

孩子可能因为幼儿园老师的一朵红花,因为牙科医生奖励的贴纸,爱上幼儿园,爱上看牙。所以说如果一个行为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说具体一些,比如认同、自豪、成就感、满足……这些正向的情绪,就会让他愿意坚持,并且激励自己更好的发展。

这些未必是家长能提供得了的,所以就一定要多参加比如亲子活动,读书活动,手工活动,多给孩子提供那些来自外部的认可和激励机会。

四、合适的同伴关系

我把入园看这么重要,因为我觉得这是他真正社会化的第一步。他终有一天要融入社会,要和别人打交道。

所以他需要学会,朋友,冲突,关爱这些关系概念。比如孩子抢东西,比如打闹,你会发现,99%的孩子都是没恶意的,这些孩子,一分开就想念,一见面就打闹,坐那恨不得摸摸同学的头,摸摸脸,如果前提是老师看护得力,家长也明辨是非,那这些都不是问题,很多矛盾孩子自己就能化解。化解之后是更好的一种心理发展。

那么在家抚育,就需要把同伴关系这块,加强一下。

五、摒弃自己的焦虑

不去幼儿园本身不是问题,一点都不是,有很多可借鉴的,但是家长一定要收起自己的焦虑

选择这一步,自信去做,科学地去做,不要把你的焦虑带给孩子,不要把今后的什么问题都归结在“我没上幼儿园”,自信地承担后果并积极改进。

很多人,你说再多,她还是焦虑,那我真的劝这样的家长,你都没有足够的信息说服自己,你哪来信心保证未来三年的科学抚育?

-----------------------

这个做法确实很不容易,注定要付出更多,我也很敬佩这些为了孩子全心全意付出的家长。

在这,我得说几句不中听的话,前面是”道我好者是我贼“,”后面是"道我恶者是我师"。

一、不去幼儿园本身不是问题,但是到这一步,家长应该反思

一开始就没打算去,无所谓去不去的,请无视。还有核心区以及有的区域,确实有现实困难,这个另说

绝大部分区域的现实是,上幼儿园不难,只要不一门心思裸报名园牛园示范园,都不会空着。论坛里,那么多一家一家踩点的帖子,人家怎么做到的,信息是腿着去看的、问的,不是坐电脑前面等的。

如果真的到最后公立私立都没戏,尤其是京籍,排除特别困难的区域,这样的家长得是多么疏忽,多么不上心才到这一步,恐怕得反思一下。今天没有幼儿园不要紧,三年后幼升小,再六年小升初,千万别在那些重要时刻耽误孩子

二、不要说“我小时候就没上,不也好好的”这样幼稚的话

别的都是理由,但是这个不是。

我们小时候,还不用接送呢,自己脖子挂着钥匙就回家了,这样比没一点意义。

我比较反感这样的话,是因为,除了让你宽心,没一点用,甚至还会忽略自己抚育的责任感,小看了这件事情,该做的没做好。

所以,去不去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无论选择什么,都好好的规划它,三年不短,但也会很快过去。

还是那句话,“越努力,越幸运”,共勉

调皮的孩子也很可爱


调皮的孩子也很可爱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班的门则旭就是班上数一数二的调皮大王,他的手脚没有一分钟是歇的时候,就是这么一个小调皮,由于一次午睡起床后的小插曲,我从此对他有了新的看法。

像往常一样,孩子午睡起床,都在各自忙着穿衣服、裤子,我也在检查和帮助孩子们的衣着。无意间一副温馨的画面映入我的眼帘,只见门则旭正在给我们班的小桐桐穿衣服,他们一高一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来他也爱我们班的小妹妹,也会帮助别人呀。我说:“今天门则旭真乖,真像个大哥哥了。”他一本正经地说:“我比她大,当然是大哥哥。”我在心里不禁感慨:多有爱心的孩子呀!很多在老师心目中那些乖巧的好孩子

,都没有主动帮助能力弱的孩子,可就是这么一个小调皮居然能做到这一点,是多么难能可贵呀!由此可以看出,再怎么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们的身上还是有闪光点的,只要我们老师能善于发掘,找到适合的教育方法,再顽固的石头都能绽放它最美、最绚烂的光芒!

慢一点的孩子也很可爱


下午放学时,半托的孩子像小鸟一样扑向家人的怀抱,欢天喜地的牵手回家。留在教室里的那些全托孩子,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别人的背影,流露出无限的羡慕和对亲人的思念。是啊,要不是环境限制,他们每天也是爸爸妈妈怀里的娇儿宝贝。

回家的孩子走完了,值日老师忙着组织大家玩游戏,偌大的操场上一下子显得很宽敞,孩子们放开脚步跑动,放开嗓子喊叫,大家玩的很开心。但在这些孩子中,还有几个喜欢做观众,只是看着他人玩,玩到高兴处,也只是偷偷地笑笑。

小玉就是观众之一。刚开学时,小玉对集体生活无所适从,排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点名时不知道回应,翻开书页、拿起铅笔的第一天,五岁的小玉一脸的茫然:“老师,我不会!”孩子望着我求助,我走近她握住她的小手教她拿铅笔,我感觉孩子太紧张了,她的整个手臂硬邦邦的,怎么也不听我的使唤。我摸摸孩子的头,贴着她的耳朵说:别急,我们慢慢来!我想暂时离她远一点安静一下,要不然,我也会着急的。深呼吸,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之后,我又握着那双小手开始笨拙的练习。在后来的训练中,小玉似乎习惯了我的帮助,总是望着我说:“老师,你握着我的手!”在孩子有了独立练习的痕迹时,我抓住时机表扬孩子有进步,小玉终于摆脱了依赖,有了歪歪斜斜的书写。虽然速度慢了许多,但我和她都觉得很欣喜。

成成是一个喜欢流泪的男孩,一岁半就被爸爸妈妈送回老家,由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照顾城,居住地人口稀少,孩子没有朋友玩耍,在农村和老人近四年的生活中,成成少了孩童的活泼可爱,反倒多了几许老气与沉默,我们很难看到孩子的笑脸,而且对爷爷奶奶很依赖,每次分手时,总是拉住奶奶的手哭的稀里哗啦,我知道,眼泪就是他唯一的表达,所以,每次我都无法忍心生硬的将他拉进教室。我希望在他哭过之后会好受一些,那时我再去找他谈心,不会勾起他的痛苦回忆。在爷爷奶奶走之后,孩子恢复平静,但坐在教室里安静的可以让人忘记他的存在,我拉着他来到小伙伴玩得热闹的地方,让大家带着他一起玩,虽然感到有些别扭,但孩子没有拒绝。我给孩子远在北京的父母打电话、发短信,交流孩子的现状,汇报孩子在幼儿园的点滴进步,希望家长多给孩子打电话谈心,抚慰孩子内心对父母爱的渴求。

小萌的妈妈来自平原,在山村和爸爸定居生活的很辛苦但幸福,孩子乖巧听话。爸爸是个能说会道的男子汉,对孩子很细心,由于爸爸妈妈教育孩子时都用自己的家乡话,孩子在几种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成长,说话夹杂着双方的语言习惯。有时说一句话小朋友和老师都听不懂,让她再重复一遍,还是让人难以理解,后来孩子就不愿意和小伙伴们交流了,有时也只能静静的看着大家玩。家长会过后,我建议家长在家多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逐步让孩子适应新的语言环境。上课时,我让她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蹲在她身旁倾听她的发音;下课时,我安排性格开朗的孩子带着她玩游戏,希望她早点融入集体生活。

花开四季,各有各的缤纷。在那些早已绽放的五颜六色的花朵后面,还有许多在等待的花骨朵,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也会灿烂的迎接自己的季节。就如这些慢一点的孩子,其实也很可爱。

可以对孩子吝啬


每天下课铃声响后,家长们都迫不及待的等待保安把学校大门打开,然后递给老师接送卡,把孩子从幼儿园接走。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父母来接自己,高兴的笑脸都笑开了花,开开心心的拉着妈妈的手回家可第二天早上来上幼儿园时又是另一副面孔,尤其是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每天早上来上学时哭闹的孩子不在少数,家长这时就会满足孩子的上学要求,即使有点过分,比如:苗正浩小朋友每次妈妈来送他不是说忘了那东西要求妈妈领着回去拿就是说没吃饱饭还想回家再吃点一会儿又说手指疼,一看只是起了个小皮皮;一会儿又说耳朵疼;一会儿又说脚疼;一会儿又说、、、、、、而这时家长为了让孩子停止哭闹就会满足他的要求,以至于孩子每次来上学都会寻找各种借口磨磨蹭蹭,给孩子形成一种不好的习惯,使孩子过于任性。其实家长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绝对不能妥协和纵容,尤其是第一次。只要第一次你妥协了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良的性格,阻碍其正常发展。请家长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吝啬一点,少一点纵容,多一点教育。

不哭,也可以解决问题


爱哭,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同时也成了现代子女的一种习惯,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尤其严重,往往在家庭中三四个大人看一个孩子。对孩子过于的宠爱,孩子一哭她们就会顺着孩子的意愿去满足她们的要求,慢慢地养成了孩子不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要求的缺陷。

坤坤是我们班一个个子高高的小女生,刚刚入园的时候,她不善言谈,但也是规规矩矩的,从来不去主动的和别的小朋友沟通,我一直觉的她是一个懂事的小姑娘,心里对她很放心,直到有一次,彻底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

一天,就在大家津津有味的进午餐时,“哇”的一声大哭,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过去,我也着急地看过去,发现坤坤正满含泪的大声哭泣着。我担心地走到她身边,抱起她。说“坤坤,不哭,你是哪里不舒服吗?”她直摇头,不回答,我以我平常对孩子的了解问“你是想小便吗?”她直摇头,一句话也不说“那你轻轻地告诉老师,你怎么了好吗?”她还是不说话,只是一直大声哭着,我轻轻的抚摸着她和她说,你有什么事情和老师说,老师帮你解决,可以吗?这时她才边哭泣着边回答道“老师,饭太多,我吃不了。”我笑了笑说,坤坤饭菜吃不了,可以吃一半,直到你吃饱为止,剩下的我们可以剩到盘子里面,这样可以吗?“这时她点点头,回到座位上慢慢地把饭菜吃完。

吃完午饭领孩子散步的时候,我把坤坤叫到身边说:坤坤,老师想和你做好朋友,好朋友就是有什么话都可以说,你帮助我我帮助你,现在你能帮老师做件事情吗?坤坤她点点头。我耐心地告诉她,坤坤,点头只是一种表达的方式,我们既然是好朋友就要用说话来表达。坤坤犹豫了一会,终于张开嘴巴说“老师,我能”我高兴地和她抱了抱,说坤坤最棒了,坤坤是老师的好朋友。坤坤会用说话来和老师沟通了。那请坤坤帮我把那个带花纹的小石头捡回来吧!她高高兴兴地捡回来交到我手里。

从那以后,她每次都会以好朋友的关系来和我沟通,向我说明她想要干什么,她要做什么,很少听到哭的声音了,她的性格也变的开朗了。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一个孩子,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耐心的以孩子喜欢的方式去教导,我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愿每个孩子都像花一样开放满天下。

幼儿园: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们对那些不了解的事物有一种新奇感和强烈的兴趣。好奇是发明创造的萌芽;好奇,是打开发明创造大门的一把钥匙。可见“好奇”对于发明创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强烈的好奇心,能够激发人们的求知欲。人们只要具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才会自觉地观察事物,主动的思考问题;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才会发现事物和问题;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才会从他人眼里那看似普通寻强的东西中发现奇迹。如果没有好奇心,自然也就堵了通往真理的道路。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一是活动课时要让孩子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不仅对一些奇、特、怪的事物好奇,而且要善于仔细观察那些所谓“寻常”的事物,从身边一些普普通通的事物中发现别人未能发现的新东西,决不能“视而不见”、“习以为常”,更不能“见怪不怪”。“见怪不怪”是扼杀人们好奇心的天敌。时时带着一个问号去看问题,对所遇到的任何问题都要问一个“为什么”。

相关推荐

  • 贝贝,你也可以的 我们小班有个小朋友叫贝贝。刚开始的时候感觉这个孩子挺好的,也不调皮,也不招老师讨厌。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经过对他的观察,我又发现他与同龄孩子之间的不同。每次有孩子带去好吃的,为了让调皮的孩子收敛些,有时...
    2021-12-03 阅读全文
  • 吵架也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吗? 导读:大多数青少年认为,他们与父母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后,与父母的关系更加亲近了。英国《观察家报》最近援引霍姆斯的观点报道说,对青少年而言,冲突可以教会他们如何培养健康的个性、得到社会认知的技巧以及如何与...
    2021-11-20 阅读全文
  • 如何可以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帮助孩子辨识自己的情绪。 一个孩子放学回来告诉你:今天在学校有同学打我!他父亲很有技巧地回答:还好吗?有同学打你,所以你很委屈? 这个回答不但帮助孩子辨认自己的情绪状态,还带来两个天大的好处。首先,孩...
    2021-05-26 阅读全文
  • 我也可以作文 论文是思维的尺度,用以衡量我们的思想的深度和广度。那些令人难忘的文章通常语言简练明确,内容准确无误。你是否常常为写作而烦恼呢?现在,编辑为您推荐的是“我也可以作文”。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它能给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2023-08-2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孩子们也可以做到爱国 国庆节的前两天就就一直和两岁半的宝贝聊到国庆节的来历,并允诺了宝宝要在国庆当天带她去看解放军叔叔升国旗,唱国歌。早在奥运会期间宝宝就会唱国歌了,完全是自己通过电视每每看到中国国旗在奥运场馆飘起时,宝贝...
    2021-06-28 阅读全文

我们小班有个小朋友叫贝贝。刚开始的时候感觉这个孩子挺好的,也不调皮,也不招老师讨厌。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经过对他的观察,我又发现他与同龄孩子之间的不同。每次有孩子带去好吃的,为了让调皮的孩子收敛些,有时...

2021-12-03 阅读全文

导读:大多数青少年认为,他们与父母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后,与父母的关系更加亲近了。英国《观察家报》最近援引霍姆斯的观点报道说,对青少年而言,冲突可以教会他们如何培养健康的个性、得到社会认知的技巧以及如何与...

2021-11-20 阅读全文

帮助孩子辨识自己的情绪。 一个孩子放学回来告诉你:今天在学校有同学打我!他父亲很有技巧地回答:还好吗?有同学打你,所以你很委屈? 这个回答不但帮助孩子辨认自己的情绪状态,还带来两个天大的好处。首先,孩...

2021-05-26 阅读全文

论文是思维的尺度,用以衡量我们的思想的深度和广度。那些令人难忘的文章通常语言简练明确,内容准确无误。你是否常常为写作而烦恼呢?现在,编辑为您推荐的是“我也可以作文”。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它能给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2023-08-21 阅读全文

国庆节的前两天就就一直和两岁半的宝贝聊到国庆节的来历,并允诺了宝宝要在国庆当天带她去看解放军叔叔升国旗,唱国歌。早在奥运会期间宝宝就会唱国歌了,完全是自己通过电视每每看到中国国旗在奥运场馆飘起时,宝贝...

2021-06-2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