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为什么幼儿园不放暑假。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孩子不爱看书是为什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导读:选择好书的标准很简单,首先是真善美,然后就是画多字少,最后就是孩子愿意一读再读。

1、没有良好的家庭阅读气氛

一个父母从不读书的家庭,孩子很难知道阅读为何物,更无法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此也就无从“爱上阅读”。YJS21.CoM

有人曾在两所家长来源差异较大的小学进行调查,a小学的家长大多来自高校,其在家中有大量时间用于阅读和写作;b小学的家长大多为普通工人和售货员,其在家中有大量时间用于看电视、打麻将、聊天。结果发现:a小学的孩子发生自发阅读和书写行为的时间也较早,且认为阅读和书写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b小学的孩子发生自发阅读和书写的时间则较晚,且不将阅读和书写当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是,研究者要求b小学实验组的家长每天在家中进行20分钟的阅读,阅读内容可以是报纸,也可以是任何书籍,要求是必须在孩子面前进行,且阅读时要表现出专注和愉悦。坚持了几个月之后,b小学实验组的学生自发阅读行为明显增加,且开始认为阅读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家长也认为,孩子最近的学习态度和成绩有所提高。

我们希望孩子表现出怎样的行为,我们就应该先做出怎样的行为。

2、没有适当的早期读物

有些家长说,我们很爱读书,家中也为孩子买了很多书,为什么孩子还是不爱看书呢?这时,我们需要来检视一下:家长到底为孩子买了什么书?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对不同的图书感兴趣,但在6岁以前,孩子不认字或者认字不多的时候,绘本无疑是最佳的阅读启蒙选择,而绘本的主题却是需要家长认真去思考和选择的。讲大道理的,过于玄幻的,充斥暴力内容的都不是好的读本,而自然清新的,画面美好的,主题贴近孩子生活的,有着丰富和合理想象的,展现真善美的,充满智慧的幽默的,才是真正优秀的绘本。

其实,选择好书的标准很简单,首先是真善美,然后就是画多字少,最后就是孩子愿意一读再读。如果觉得还不能确认,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孩子去图书馆,在那里先试读,然后把孩子爱不释手的书买回家。这样既经济又实惠,避免了没必要的浪费。

3、没有适当的亲子阅读指导

有了适合孩子的图书,接下来就是家长怎么和孩子一起读的问题了。

总的来说,就是通过一些技巧,帮助孩子从依赖阅读经由分享阅读过渡到独立阅读。而这个过程中,由于孩子从被动的听,到主动的参与,其阅读的过程也从一个接受的过程变成一个类似于游戏的建构的过程,因此,孩子就可以积极地参与其中了。

4、没有适当的亲子阅读环境

还有一些家长,钱舍得花,家中藏书何止过千,书桌书椅书橱书柜一应俱全,可孩子还是不喜欢读书。究其原因,竟然是“钱多惹的祸”。

每次说到亲子阅读环境,大家总是想到安静的书房、柔和的灯光、高矮适度的书桌、亲昵的亲子关系等等,没错,这些都是必要的环境,但减少不必要的外部刺激,在有限的范围内选取,阶段性地提供新鲜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环境,这比过分充足的、让孩子难以选择的、迷乱的环境更好。

好的亲子阅读环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家长精心选择的图书;

◎阶段性的投放(孩子充分阅读了一本或几本之后,再给予新的图书,每次给予的图书在内容、难度、写作手法上有一定的关联,让孩子能越读越有兴趣);

◎充足的陪伴和指导;

◎松弛温馨的氛围(没有立竿见影的教育,急功近利的后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育儿知识:孩子为什么不爱叫人


心理分析:孩子打招呼行为变化的原因

很多孩子小的时候都很“有礼貌”,但是长大之后有些孩子变得不爱打招呼了,究竟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原因一:伴随认知能力的发展,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

原因二:伴随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更加在意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别人的评价

原因三:孩子的情感体验分化,对熟人的评价更在意

原因四:成人或家长某些不当作法的影响

面对孩子打招呼行为的变化,家长要首先改变自己的行为。

一不要:在众人面前强迫孩子

当孩子不愿打招呼的时候,一定是有自己的某些想法或者感受,所以家长不要当众批评或者强迫孩子,否则只会使孩子觉得没面子,反而变现得更逆反。

二不要:强求孩子“表面顺从”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特点,有些孩子可能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喜欢的人就不打招呼。

一要:和孩子一起打招呼: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跟别人打招呼,这样孩子面临的压力降低,感觉更安全,也知道到底该怎么做。

二要:积极及时强化孩子的行为:孩子如果跟别人打了招呼,内心都希望得到家长的赞赏和认可。

三要:通过游戏扮演角色,让孩子体验别人的感受:游戏的情境下孩子都比较放松,有利于孩子将这些方法迁移到生活中。

育儿知识:孩子为什么不爱叫人了


礼貌是很多家长注重培养的一个好习惯,但是很多家长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景。

场景一:“小甜嘴”不见了

明明今年3岁多了,以前可是小区里出名的小甜嘴,只要我们让他叫人,他就甜甜地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人都喜欢得不得了,都愿意逗他玩,也会把好吃的、好玩的给他,摸摸脸蛋、亲亲他,明明很开心,我们也觉得很自豪。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明明变得不爱叫人了,爸爸妈妈要不住提醒,有时候勉强叫一声,有时候做个鬼脸。对别人摸他脸很不喜欢,会生气或不理别人。大家都纳闷,以前的小甜嘴怎么不见了?甚至别人给吃的、玩具时,也不说谢谢。我有时挺生气的,就批评他,说这样做不是好孩子,大家会不喜欢他的。

场景二:不喜欢,就不理你

悠悠今年快5岁了,一向活泼开朗。以前在院子里或者电梯里碰到熟人打招呼时,她都会回应说“阿姨好”。但最近她有点奇怪,别人打招呼时她躲妈妈身后不吭气,事后妈妈说,你看阿姨夸你衣服漂亮是喜欢你,你怎么不跟阿姨问好呢?她说我躲起来不让她看我衣服,或者说我不喜欢她,她穿皮草,小动物多疼啊。上次去妈妈办公室,因为半年没来了,一个原来跟她挺熟悉的女同事见了她,走过来想揽她,她一下子躲开了,同事觉得有些尴尬。后来孩子告诉妈妈,她不喜欢阿姨的发型和眼镜。天啊,她的理由好奇怪!

幼儿园接送的时候碰到别的小朋友的父母,人家跟她打招呼,她不喜欢的也不回应。

对待陌生人,悠悠倒是大大方方的,上公交车会跟售票员打招呼,在小区见到陌生的奶奶提沉东西时会主动说:奶奶我帮你。

心理分析:孩子打招呼行为变化的原因

很多孩子小的时候都很“有礼貌”,但是长大之后有些孩子变得不爱打招呼了,究竟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原因一:伴随认知能力的发展,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

随着孩子长大,观察能力更强,注意力范围更广,他们会注意到原来没有关注的细节,对于一些成人的着装、说话的方式、对自己的态度也有了更加明确的感知和判断,如果有些作法让孩子不欢喜,像场景一中,明明对别人摸自己的脸感觉不舒服,就可能因此不高兴,因此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来,不再热情地回应别人。

原因二:伴随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更加在意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别人的评价

一般孩子到了2岁多,开始形成“我”的概念,逐渐能够分清楚自己和别人,对自己的外表、衣服等更加注意,同时对别人怎么看自己更加敏感。由于孩子的自我意识刚刚开始发展,对自己还存在很多不确定的感觉,因此别人一些无意的语言或行为就会给孩子不同的感受。例如场景二中成人夸孩子衣服漂亮,但孩子可能对自己穿这件衣服是不是好看还不确定,所以出现回避的行为。

原因三:孩子的情感体验分化,对熟人的评价更在意

孩子3、4岁情感体验迅速发展,体验到更加复杂的情绪,如喜欢、愉快、生气、厌恶、悲伤等,一些情感细腻、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会有更加复杂的感受。比如,场景二中的小姑娘觉得阿姨穿皮草就是伤害小动物,所以会体验到强烈的厌恶感。同时,由于熟人和父母接触的机会更多,更容易把自己对孩子的看法和评价传递给家长,家长又会把这些话反馈给孩子。因此,孩子对熟人的态度会比较谨慎,而对于陌生人,孩子还是想给别人留下积极的好印象,所以反而在他们面前更容易出现打招呼的行为。

原因四:成人或家长某些不当作法的影响

很多孩子开始的时候愿意跟别人打招呼,但有时候成人只顾自己说话,忽视了孩子,还有的家长总批评孩子说,看看别人,嘴巴多甜呀!还有些家长觉得只有孩子“叫人”才是打招呼,但拥抱、挥手、微笑等也是打招呼的不同方式。

面对孩子打招呼行为的变化,家长要首先改变自己的行为。

一不要:在众人面前强迫孩子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爱跟别人打招呼,能给自己挣面子,别人会觉得自己是个好家长,所以有时候孩子的行为成为家长的“心理需求”。因此,家长要觉察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当孩子不愿打招呼的时候,一定是有自己的某些想法或者感受,所以家长不要当众批评或者强迫孩子,否则只会使孩子觉得没面子,反而变现得更逆反。

二不要:强求孩子“表面顺从”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特点,有些孩子可能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喜欢的人就不打招呼。有些孩子可能迫于家长的压力表面顺从,但是内心有很不舒服的感受,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要:和孩子一起打招呼

很多家长往往见到熟人后,都会首先让孩子跟对方打招呼,而没有给孩子提供示范和榜样,特别是有很多人的时候,孩子不知道跟谁打招呼,是一一打招呼还是一次就好了?因而会感觉很茫然。

因此,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跟别人打招呼,这样孩子面临的压力降低,感觉更安全,也知道到底该怎么做。

二要:积极及时强化孩子的行为

孩子如果跟别人打了招呼,内心都希望得到家长的赞赏和认可。因此,家长要敏锐地观察孩子的行为,只要孩子表现出打招呼的意愿或行为,如叫人、身体靠近对方、微笑等,家长要马上给予表扬或强化,不必局限于口头肯定,也可以拥抱一下孩子,对孩子微笑等。

三要:通过游戏扮演角色,让孩子体验别人的感受

很多孩子对人的态度会受某些细节的影响,如场景二中的小姑娘,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体验不同人的感受,体验不被别人理睬的尴尬,让孩子能够换个角度体验。同时,可以在游戏中让孩子模仿不同的人、动物,看看可以怎样打招呼。游戏的情境下孩子都比较放松,有利于孩子将这些方法迁移到生活中。

儿童为什么爱看卡通片?


导读:10岁左右的儿童观看卡通片中的虚拟人造角色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可以被自动激活,这与成人的神经活动方式不同,这也解释了儿童为什么对于卡通片有着浓厚兴趣的原因。

儿童为什么爱看卡通片?他们和成人在看卡通片时到底有何生理差别?近日,我国科学家解开了相关的秘密。儿童在观看卡通片中虚拟人造角色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可以被自动激活,这与成人的神经活动方式不同。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韩世辉教授等研究人员以10名10岁左右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名男孩和5名女孩。

研究人员让10名儿童观看了真人电影片断和《变形金刚》等动画片片断,然后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测量这些儿童观看电影和卡通片时的大脑激活情况,结果发现,儿童的大脑内侧前额叶在观看电影表现的真实人物和卡通片表现的虚拟角色时都会被激活。

此前,国外科学家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成人在观看由真人表演的电影片段和虚拟角色的动画片段时,大脑活动有显著的差异,看真人电影时,成人的大脑内侧前额叶自动参与加工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如理解他人的意图),对卡通动画表现的虚拟场景中的人物角色或非人物角色却没有类似的自动加工,大脑内侧前额叶不会被激活。

韩世辉等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10岁左右的儿童观看卡通片中的虚拟人造角色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可以被自动激活,这与成人的神经活动方式不同,这也解释了儿童为什么对于卡通片有着浓厚兴趣的原因。

韩世辉表示,该研究结果提示,儿童直到10岁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还是不能自动区分真实生活中人物形象和虚拟人造角色。这一研究结果对于帮助我们理解儿童与成年人在自动地区分真实与虚拟角色的认知与神经机制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心得:为什么孩子爱看天线宝宝


整理了教育心得:为什么孩子爱看天线宝宝,希望对爸爸妈妈正确教育孩子,指引宝贝健康发展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很多儿童爱看动画片,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天线宝宝》就是孩子比较喜爱的动画片之一。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理解孩子们的喜好。那么,孩子们为什么爱看动画片呢?我个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动画世界里,孩子们实现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梦想,弥补了现实生活的缺憾。

孩子为何喜欢天线宝宝? 孩子喜欢天线宝宝是人类最本质的属性在左右,幼稚才是人类在自然中真实的状态。像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大科学家,他们的成就不是因为书读得多,而是他们保持着敏感的知觉能力和对事物盎然的兴趣。听说在制作天线宝宝的时候,编剧、导演等就是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制作的。 孩子的世界是不能用成人的眼观看问题,只有我们了解了,才能通过交流去理解别人。在人的关系层面,对别人的想象或认识是从自我的经历、体验、思维方式、审美、价值系统等内心积累中去提取的。为什么科幻片中外星人的形象可以千变万化,原因正好是人类经验中没有,构图的想象除眼睛外一切都可以天马行空。 天线宝宝是孩子的专属,主要原因是语言是孩子气的,故事情节也是孩子气的。孩子喜欢自己能够理解的东西,知道这一点,聪明的父母会用孩子理解的幼稚化的声音和表情去与孩子交流,这样的交流会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而另一些父母恰巧相反,他们用成人的语言和姿态面对孩子,过多引导孩子,甚至逼迫孩子快速发展语言来迎合亲子交流。 如果父母真的这样做,孩子小的时候看起来似乎会比别的孩子“聪明”一些,但长远地考虑观察会发现孩子的智力多半不如别人。知识阶层不高的父母喜欢幼小孩子呈现出智力的聪明,无意识会鼓励孩子成人化,这是一种内心的补偿机制所致。高知识阶层的父母往往更愿意接受孩子按照自然的方式缓慢成长,但结果是后者的孩子要比前者聪明。 2岁以前的宝宝生活中心是自己,认为世界事物都是围绕着自己活动。研究天才人群你会发现,这一群人早期语言能力都不太好。正因为没有语言的限制,他们对世界感觉系统维持着高度的敏锐。真正的智力是人类对存在的知觉能力,不是学到的科学与知识。人的知觉是一种思维、分析、学习、模仿、创新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鼓励他们对自然的兴趣,愿意自己去探索新鲜事物是很重要的。 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就不要让孩子接触大人的影视作品,语言等。现在的孩子很容易早熟就是父母没有看管好的结果,孩子童真的能力就这样被磨损殆尽。要让孩子智力聪明,让2岁以下的孩子心智处在一种直觉的、丰富的、没有归类、没有定义的幼稚世界里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怎样培养一个爱看书、多识字的孩子


怎样培养一个爱看书、多识字的孩子

一、良好的看书习惯要早养成

在孩子一、两岁的时候,家长发现孩子非常喜欢听故事,这时候是养成读书习惯最好的时机。家长如果怕自己的普通话不准,可以通过VCD、DVD、录音机等来播放故事给孩子听,那声情并茂的故事让孩子们沉浸其中,由此而受到感染和熏陶,长期坚持下去,对孩子将来的朗读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最好和孩子一起看书,孩子边看边听,小手指指点点,逐渐养成看书的好习惯。

二、随情随景巩固所看书的内容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听故事,听过就丢过了,其实不然。孩子听过故事之后怎样才能让他得以巩固呢?如果在雨天你和孩子刚好走在路上,毛毛雨落在你们的身上,多有诗情画意,你可以对孩子说:“听听小雨滴落在你的伞上是什么声音?想想上次看的书上是怎么说的?”这样可以让孩子回忆看过的书上的内容:小雨滴落下的声音是“滴答、滴答”的,“小雨滴落在路边的水面上是什么样子的?”家长在这时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小雨滴落在水面上像小画家画出了一个一个的泡泡》”瞧,孩子的想象力多么丰富。随后在电视中、在电脑上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都可以作为教材,大自然的美景无处不在,天然的教学课堂就在我们的身边,书本的知识和自然的结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

三、在读书中懂得真、善、美

通过以上的训练,孩子对读书有了兴趣,并且书读多了,对事物的分析、理解能力有自己的见解,懂得了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得到了美的享受。

如果家长和你的孩子能共同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变成一个爱读书、多识字的好孩子。

陶晓丽:爱看书≠考高分,咋办?


最近,有些朋友在问我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很爱读书,也读了不少书,为什么语文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我应该怎么办?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他们讲了讲关于三个孩子的故事:

一个是小男孩,今年读三年级。他是真爱看书,看过的书也很多,差不多两三天一本。可是,作文写得不太好,只能写二三百字左右,有时候还会出现拼音。

一个是小女孩,今年读四年级,也很爱看书。她看书更快,家长的阅读速度都跟不上她。但是,她在做语文试卷上的阅读理解的时候,似乎也没有明显的优势。

另一个女孩子,今年读初二,也是从小就爱看书。她妈妈说在小学四年级以前,她的语文优势并不明显,从五年级开始才逐渐显示出优势,至今语文成绩都遥遥领先。

所以,喜欢读书的孩子,他们的优势肯定会显现出来的,不要太着急。何为底子?这些书就是底子。

不过,孩子喜欢读书,并不等同于会读书。书读得多,也并不意味着写作就一定好。这里涉及一个"为什么而读书"的问题。读书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读书的方式和读书的结果。如果孩子读书是"为了拓宽知识面",那他会获得很多知识;如果是"为了愉悦心情,打发时间",那他会获得很多快乐;如果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那么所选的书,以及书的读法就要有点讲究了;如果是"为了提高思考力",那所读的书和读书的方式就更不一样了。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书读到一定的程度后,很多东西就会打通了。

总之,一个喜欢阅读、读了很多书的孩子,在语文学习上的优势早晚会体现出来的,一定要鼓励孩子多读书、会读书。

陶晓丽老师:

语文思维1-2年级教研培训主管,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八年教龄,实力派教师。多套语文课外辅导教材研发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课题《全媒体教育手段对中国儿童家庭教育有效性的研究》第三负责人。

为什么孩子拖拉?


拖拉磨蹭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详细了解一下造成拖拉的原因有哪些,或许你家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不止一个——

1、父母包办代替

这个是最常见的原因了,父母帮孩子做的太多,为孩子安排的太过周详,孩子失去了主观思考的能力和行动力。

当我们要求孩子“快些做”的时候,他却并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是不是挺悲哀的?

2、习惯已养成

孩子小的时候自控力确实会差一些,有些家长就容易监督、催促和帮助。慢慢的,孩子的独立性就会变差,习惯于依赖父母的督促。

3、没有承受过结果

不知道拖拉的后果,或者没有真的体验过拖拉后的问题延续,就是没有触及到孩子的切身利益,并且,一般到最后家长总还是会给孩子“擦屁股”。孩子肯定意识不到拖拉磨蹭是个问题需要改正。

4、榜样效应

父母自己是否拖拉,对孩子的影响极大,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却没有做到时,就别怪孩子了。

5、没有时间观念

年龄小的孩子由于生理心理的不成熟,他们普遍缺少对时间的认知,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也不足,不知道怎样利用时间。比如,让孩子做一篇阅读理解,孩子会觉得需要半小时,但事实上1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抵触、认知都会影响孩子的时间观念。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于拖拉磨蹭,通常问题最多的是8岁左右的孩子,也最让人闹心,他们正进入人生第二个叛逆期。

这个时期,孩子正在上小学,获得了更多的生活经验,学会了更多的文化知识。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对父母的耳提面命很反感,经常和父母对着干。

所以,当孩子出现拖拉的情况时,家长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01 就事论事,不展开,不比较

很多妈妈们习惯“见微知著”、“举一反三”,比如孩子吃饭磨蹭了,妈妈就不单单会教育孩子吃饭的事,有时还会吧早上起床磨蹭、晚上写作业拖拉的事情全部拿出来说一遍……这样展开问题,一定会让孩子反感。

所以,当孩子在某一件事上拖拉了,就指出他这一个问题好了,“不需把战火延伸到其他战场”。

孩子需要被肯定,被夸奖,不喜欢被比较,尤其是别人家的孩子。“你看那XXX,人家一放学就把作业写完了……”这类的话家长就别说了。

可以公平的讨论,指出问题,制定方案,把孩子当成成年人来对待,给予孩子一定的信任、空间,也要给自己一个信念,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完成。

02 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试着让孩子自己承担一定结果,不要盲目帮孩子决定。尊重你们讨论后制定的方案,严格执行,温柔而坚定。

温柔——不管孩子犯了怎样的错误,当然,你可能会生气,但请尽量不带有情绪,和孩子平静的阐述事实就好了,毕竟谁也不愿意挨骂。

坚定——严格执行计划,不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改变,说好的奖励与惩罚也一并实行。

习惯培养是个艰难的战役,在建立的过程中,家长要善于使用夸奖,这是比怒吼、惩罚更要实用的“武器”。那我们“夸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保留好的行为,形成习惯,对于这一点,千万别吝啬。

需要注意的是,夸奖不能太过于形式,一定要指出孩子做的哪件事比较好、为什么好、如果接着做会有什么样更好的事情发生……

03 时间概念

时间是个抽象的概念,一般要等到三四年级的孩子才能有相对正确的认知,在这之前能,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孩子了解时间的概念——用具体内容和事物去表示代替抽象的时间让孩子直观了解到时间的多少。

比如:

一分钟 = 尿个泡的时间

刷个牙 = 一首歌的时间

洗个澡 = 一集动画片的时间

除此以外,还可以买一些例如沙漏、计时器等辅助计时道具,用倒计时和轮次来加强时间与次数的概念。

帮助孩子加深对时间的认识就一定别说“就一会儿”“一下下”“快一点”这类模糊时间的词语。

最后,想要强调的一点是,想要孩子摆脱磨蹭,不断催促一点帮助都没有。

快点吧、这个吧、那个吧……如果家长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信息重复,就成了无效信息,左耳进右耳出。孩子只会越催越磨蹭。

所以,当孩子拖拉磨蹭时,该怎么做告诉他一次就好,最多再解释一遍,说清楚的事情,还是做不好的话,那就让他自己承担后果吧。

做事拖拉磨蹭是为什么


拖拉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家长们对此无可奈何。这是很多家长的困扰:孩子玩起来比谁都疯,学习起来比谁都拖拉。大多家长都会觉得孩子拖拉是孩子故意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其实孩子拖拉的原因有很多种。

招数一:超越畏难情绪

原因

孩子畏难情绪,认为任务给他的心理压力超过自己的上限。我接触到的7岁孩子玉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让她描红数字,她立马就在那里左顾右盼的说:“太多了太多了。我肯定描不完。”我于是鼓励她说:“你描完了,我就奖励你玩一会你最爱玩的拼图。”

在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我发觉孩子真的从心理上认为自己完不成任务,于是只让她做其中四分之一就让她玩拼图,她爽快地答应了。后来我又接着让她做另外四分之一,她有了上次成功的经验,更加爽快答应,后来的任务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分配给她。下一次我就鼓励她一次做三分之一,慢慢地二分之一,最后一面全做完。孩子的自觉性越来越强了。

方法

孩子因为觉得任务太多而迟迟不肯动手时,家长需要把任务分成几个小块,每次只完成其中一个小块就给予孩子一定的休息时间,这样孩子就更有信心开始着手学习。

招数二:关注孩子身体能力

原因

孩子身体能力不足,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7、8岁的孩子,坐一两分钟,就会随意走动,左顾右盼,需要动好一会才能安静片刻。导致这样的原因一般是孩子的前庭不稳定,刺激不足,需要通过不停的动来让自己平衡。后来我们让孩子多进行一些拍球、走平衡木、荡秋千等运动,刺激孩子的大脑,让孩子能够安静下来。

方法

当发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拖拉时,就需要去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尤其是身体能力,让孩子能够安静下来。千万不要训斥孩子。只要做到提醒孩子他们偏离目标就够了。一开始不要对孩子安静下来的时间要求过高,引导孩子渐渐“刷新纪录”。应当让孩子动静结合,在孩子学习15分钟至30分钟后安排活动,这样更能保证安静的“质量”。

招数三:清除环境中的诱惑

原因

环境中诱惑太多。例如当孩子在写作业时,旁边却还放着动画片,动画片这个诱惑就吸引着他,他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学习。要想让孩子能够把学习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减少环境中的诱惑是很重要的。

方法

当环境中有太多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一定要去根除。例如,做作业的房间最好不要有电子产品和零食。

招数四:奖惩要明确

原因

奖惩不明确,孩子主动学习和拖拉的代价一样的。就如我们成年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公司的工作,明明提前一个星期就交代了,我们却要拖到最后一天晚上熬夜完成。因为并没有影响到工作,所以很多人就并不会太在意。要是影响到工作了或者公司的制度是越早完成越好,大家的积极性也会更高。孩子也是如此,如果说他们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和积极主动完成,结果都一样,他们可能就会习惯拖到最后一刻。

方法

鼓励孩子积极主动的学习,奖惩要明确,这样孩子才会更加主动。比如提前完成,就实现他的一个心愿,按时完成就表扬一下,没有按时完成就有一定的惩罚。形成这样一个奖惩梯度,时间长了,孩子为了获得奖励,也慢慢养成了提前完成事情的好习惯。

招数五:克服学习困难

原因

孩子学习存在困难。针对这样的情况,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扎实基础知识。家长总是会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学习不好和我没关系。可是学习真的只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吗?显然不是的。当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很多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自控力也比较差,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孩子学习不好。

方法

扎实孩子的基础知识,使孩子学习更轻松自如,孩子学习更主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孩子谈谈理想与人生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想解决孩子的拖拉,一定要先理清孩子拖拉的原因,对症下药,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家园共育《孩子不爱看书是为什么》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为什么幼儿园不放暑假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知识:孩子为什么不爱叫人 心理分析:孩子打招呼行为变化的原因 很多孩子小的时候都很“有礼貌”,但是长大之后有些孩子变得不爱打招呼了,究竟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原因一:伴随认知能力的发展,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 原因二:...
    2020-06-20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孩子为什么不爱叫人了 礼貌是很多家长注重培养的一个好习惯,但是很多家长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景。 场景一:“小甜嘴”不见了 明明今年3岁多了,以前可是小区里出名的小甜嘴,只要我们让他叫人,他就甜甜地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
    2020-08-06 阅读全文
  • 儿童为什么爱看卡通片? 导读:10岁左右的儿童观看卡通片中的虚拟人造角色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可以被自动激活,这与成人的神经活动方式不同,这也解释了儿童为什么对于卡通片有着浓厚兴趣的原因。 儿童为什么爱看卡通片?他们和成人在看...
    2022-03-05 阅读全文
  • 教育心得:为什么孩子爱看天线宝宝 整理了教育心得:为什么孩子爱看天线宝宝,希望对爸爸妈妈正确教育孩子,指引宝贝健康发展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很多儿童爱看动画片,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天线宝宝》就是孩子比较喜爱的动画片之一。作为家长...
    2020-12-14 阅读全文
  • 教育笔记:爱看书的莫莫 第一次观察:当我看到你在图书区的垫子上坐着,两腿盘起,放着一本书,右手的食指点着某页上的字,嘴里发出声音:“可不是”,然后停了一下,接着又”X猫猫大王还没有找到”……你停停念念,看看插图,一直把一本书...
    2021-04-24 阅读全文

心理分析:孩子打招呼行为变化的原因 很多孩子小的时候都很“有礼貌”,但是长大之后有些孩子变得不爱打招呼了,究竟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原因一:伴随认知能力的发展,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 原因二:...

2020-06-20 阅读全文

礼貌是很多家长注重培养的一个好习惯,但是很多家长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景。 场景一:“小甜嘴”不见了 明明今年3岁多了,以前可是小区里出名的小甜嘴,只要我们让他叫人,他就甜甜地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

2020-08-06 阅读全文

导读:10岁左右的儿童观看卡通片中的虚拟人造角色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可以被自动激活,这与成人的神经活动方式不同,这也解释了儿童为什么对于卡通片有着浓厚兴趣的原因。 儿童为什么爱看卡通片?他们和成人在看...

2022-03-05 阅读全文

整理了教育心得:为什么孩子爱看天线宝宝,希望对爸爸妈妈正确教育孩子,指引宝贝健康发展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很多儿童爱看动画片,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天线宝宝》就是孩子比较喜爱的动画片之一。作为家长...

2020-12-14 阅读全文

第一次观察:当我看到你在图书区的垫子上坐着,两腿盘起,放着一本书,右手的食指点着某页上的字,嘴里发出声音:“可不是”,然后停了一下,接着又”X猫猫大王还没有找到”……你停停念念,看看插图,一直把一本书...

2021-04-2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