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如何指导幼儿做好植物的观察记录

发布时间:2021-05-27

幼儿园观察记录。

毫无疑问,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分享,而教育笔记可以帮老师总结教育经验与不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写教育笔记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随笔:如何指导幼儿做好植物的观察记录”,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在幼儿园的自然角里,孩子们很喜欢种植和饲养小动物活动,但是面对如何让幼儿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尤其是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有很大困难。中班上学期我们进行了大蒜的种植与记录活动,家长和孩子用酸奶杯种植好大蒜带到幼儿园,教师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个记录册进行记录。第一次记录时,教师带着孩子们观察杯中的大蒜是否发芽,引导孩子们画出大蒜的形态特征等。全班幼儿记录后发现,仍有个别幼儿没有动笔,原因是不知道如何画。分析原因是这几个孩子平时绘画不太擅长或感兴趣,所以记录的热情也不高,遇到挫折便不想进行活动了。这是中班幼儿进行植物观察记录的第一个问题,即幼儿记录的经验技能准备不足。随着大蒜生长的变化,当教师请孩子们自己根据自己大蒜的变化而记录时,有的孩子出现连续性的观察记录,几乎每天都想画一画记录册,而绘画的内容往往与现实不太符,甚至每天内容都差不多。这样循环往复就在幼儿记录四五页后,出现兴趣减少或者不再想记录的现象。这是观察记录中的第二大问题,即观察记录的发生重点偏移,幼儿重记录而轻观察,导致记录内容不够真实和细致,从而很难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和特点。

回想上学期幼儿在植物观察记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学期我尝试了不同的观察记录方式。首先,以集体观察和个别记录形式开展,以个别幼儿的观察记录辅导辐射影响全体幼儿。本学期,然然小朋友家长给我们班自然角带来一盆草莓秧苗,盆里既有长得很健壮的两颗草莓苗,土壤里还埋藏着一些待发芽的草莓种子。孩子们和教师都对这一盆草莓秧苗产生兴趣,且在入园后的几天里,土壤里边便长出新的小秧苗。于是,便在晨间入园时、午餐后和起床后的自主时间里,看到很多孩子们围着草莓盆议论纷纷。我抓住孩子们的关注点,组织孩子们集体观察、讨论交流的方式,分享孩子们观察到的草莓秧苗的变化。孩子们期初只能说出:“我看到新长出来的小苗了”。这样简单的描述,当我继续引导追问下去后,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有的新苗有一片叶子,有的长出两片叶子,有的新苗还是黄绿色的等等,孩子们的观察越来越细致,为后面的记录做好经验的铺垫。在第一次的记录过程中,我先请了植物的照料者然然来记录,他非常的兴奋,同时班级里出现很多幼儿都想来记录。于是,我和然然商量请几个小伙伴一起帮忙记录。最后,然然在三个小伙伴的帮助下共同完成了记录。第一次的记录是在集体中进行的,虽然记录只有四位幼儿,但教师组织孩子们一起关注了他们记录的过程,并让幼儿群体评价了四位幼儿记录的结果是否合适,这个过程即满足幼儿个体的成长体验,又让个别幼儿的活动辐射影响了全体幼儿。

通过这样的辐射活动,教师发现每次观察时,孩子们热情很高涨。记录时以然然和个别幼儿轮流体验方式进行,即确保幼儿记录经验的积累,又让不同的幼儿个体参与记录活动中,激发幼儿群体更多的记录热情。在此影响下,孩子们对更多的植物产生观察兴趣,如班级里川川带来的小青菜苗和琦琦的多肉扦插小盆栽。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如何指导中班幼儿的户外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爱游戏,尤其爱户外游戏,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在户外,他们会自然的玩,自然地成长,熙然地获得各方面的发展。那么,应该如何指导中班幼儿的户外游戏呢?

一、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应以适宜的行为影响幼儿的表现

在组织中班幼儿户外游戏时,我感到不论在什么时候,教师都应作为幼儿游戏中的大伙伴,以和幼儿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在实际中我发现,中班幼儿玩竞赛性游戏往往效果不好。比如在游戏中老师经常要不断地重复规则和维持队形,还要提醒幼儿协调好动作等等,忙的不亦说乎,费劲不小却赛不起来。这主要是幼儿刚从小班升入中班,他们活动目的性较弱,往往对活动形式,活动过程感兴趣,并不重视活动的结果会怎样。例如:在游戏“小白兔拔萝卜”比赛中,幼儿以当小白兔拔萝卜为满足,每个“小白兔”手里抱着“萝卜”高兴地一跳一跳的,他们并不在意快慢输赢。因此,在游戏中,老师可以扮兔妈妈和小兔们一起拔萝卜,一起享受劳动后的果实,与幼儿一起共享欢乐。

二、注意游戏的质量及指导。

教师通过指导游戏,能促进幼儿游戏质量的提高,并促进幼儿的身心水平不断发展。3岁幼儿正处于机体急剧发育的高峰期,因此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将使幼儿一生受益。比如,我和幼儿一起玩“小兔过狼窝”的游戏时,我扮兔妈妈,带着“小兔子”们一个一个地钻过山洞。“小兔子们注意了,我们要过狼窝了!”并要求幼儿脚步要轻,不能出声音,悄悄地走过狼窝。大多数幼儿都能按照老师指令去做,只有几名幼儿觉得好奇,高兴地叫了起来。第一次狼窝失败了。“小兔子”们回到家,“兔妈妈”又重新讲清游戏规则并告诉小兔子们:“如果在过狼窝时发出声音,就会把窝里的老狼吵醒,老狼就会跑出来,把我们抓住,一个一个地吃掉。”第二次过狼窝时,“小兔子们”都能按要求去做。这次顺利地过了狼窝。“小兔子们”欢快地跳了起来。

实践证明,只有选择内容符合幼儿需要的、能引起他们兴趣和强烈愿望的户外游戏,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教育随笔:植物的变化


孩子们的天性都喜欢探索和观察,但缺乏持久性和坚持性。因此,连续性观察往往半途而废,没有结果。如何引导孩子们做连续性观察并获得成功呢?我想用和孩子们一起做观察记录的方法试一试,因为孩子们在和老师一起做事情的时候兴趣是最高的。

在班级的植物角,我和孩子们一起设计了记录表,记录植物的变化。每天早晨来园早的孩子,还可以给大蒜修剪根苗。鼓励孩子们看看它们有没有变化,怎样变化,谁发现它们的变化,就可以来做观察记录。

第一天一早,于皓轩来到幼儿园就直奔自然角,仔细地看起来。不一会儿,松松兴奋地告诉我:“老师,蒜苗好像有变化!。”听他这么一说,其他小朋友赶紧围过来仔细地观察。这时,钱思涵问:“那个绿色的是什么呀,是小芽芽吗?”王诺嘉说:“不像,我见过的蒜苗可比它长。”“那是什么呀?”“我也不知道。哎,你看蒜头怎么起了好多皱纹呀,真难看,嘻嘻……”孩子们捂着嘴笑了起来。为了鼓励孩子们的发现,特别是第一位发现者——于皓轩,我让他把蒜苗的变化画在记录表中,然后,请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为了直接肯定他们的行为,鼓励其坚持连续性观察并激起大家的观察兴趣,我每天都带着孩子们来到植物角,鼓励他们给植物浇水等等。后来,蒜苗越长越高,孩子们又多了一个任务——给大蒜修剪叶子。从此,每天都会有几个小朋友热心地关注着大蒜发芽的变化过程,争着做记录,结果原定五天的观察记录表格已远远不够使用。干是,我们又增加了一张表格,让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连续性观察活动当中。

后来,植物角还增加了小实验——“比比谁发芽的快”,我们用绿豆和黄豆分别分盘装好,同时泡在水中,看看谁发芽的快。每天,植物角都有很多孩子来观察豆子。看着长得茂盛的豆苗,孩子们的脸上露出暖心的笑容。

由此可以看出,老师的积极参与对孩子们来说是最佳的鼓励方式,要想培养孩子某种兴趣并能够将这种兴趣保持下去,老师的参与必不可少。只有老师是位有心人,孩子才能成为有心人。而在过程中,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也是很必要的。

教育随笔: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教育随笔: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孩子们在幼儿园是最后一个学期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做好幼小衔接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什么是“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其实就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幼小衔接工作就是帮助幼儿形成一种适应小学生活规律的行为模式。而这项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的不仅仅是说教、检查,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将其细化,具体的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点滴积累、培养、逐步的形成、完成的。

一、关注生活细节促进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立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的教育是保教结合的,老师会对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给予细心的照顾。而升入小学后,在仅仅几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里,孩子们要完成喝水、小便、放松调节自己等多项内容,容易出现下课了先去玩,等到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才会急急忙忙去厕所或是来不及喝水和上厕所就上下一节课的现象,久之对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大班的孩子们已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但幼儿园里教师不间断的提醒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性,许多孩子如果没有教师提醒的话,自己是想不起来该喝水还是入厕的,所以从本学期开始,我们的工作重点就不仅包括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自我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指导行为中细节的转变来促进培养孩子自理、自立的意识。

二、调节说话方式提高幼儿的听觉理解能力。

进入小学后,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还包括由于听不懂老师提出的要求,造成完成任务的自觉性差。分析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小学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讲话方式不同;二是孩子不会倾听,不能够抓住老师说话的重点。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调节讲话方式是关键。

三、讲话突出重点,忌罗嗦。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幼儿园的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活动时,都比较有耐心,会很细致的说明要求,有的时候还会形象化、具体化的加以说明,这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大班教师来说,要控制自己的就是要避免罗嗦,不要怕孩子听不明白而反复强调要求,如:在集体活动前,我们就会提出好多相关的要求,像玩具收好,手放好,别讲话,眼睛看老师等,其实一句“请小朋友坐好”就可以表达所有的要求了。久之,形成了孩子们听话时只听老师不让做什么而不明白老师到底让做什么,行为的自觉性必然会降低。所以说:教师提出要求前一定要先理清思路,明确自己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然后用最直接简洁的语言提出要求,使孩子能明白老师让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就可以了。也许一开始的时候幼儿会出现一些抓不住重点,无所适从的现象,但是,教师说话方式的改变一定会促进幼儿倾听方式的改变,所以改变中的不适应和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而我们要做的工作就包括把这个适应过程提前到幼儿园而不是推到幼儿升入小学以后。

四、要求只讲一遍,忌反复提醒。

留意到自己的说话方式,我又发现了一个工作中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虽然在活动前强调了要求只说一遍,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却由于担心孩子们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不断的提醒孩子们注意这样、注意那样,结果孩子们会产生依赖性:我听不清要求没关系,反正老师一会儿还会说的。所以,在活动中我们还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巴,不反复提醒,使幼儿懂得老师提出要求的时候不认真听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容易弥补的,从而督促幼儿形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教育目标要着眼于幼儿一生的发展,但在具体工作上则一定要落实在每一个细节中。学前教育准备工作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而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这些具体细节的训练、培养和引导,来帮助孩子们积累起更多的生活、学习经验,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心去迎接展现在他们面前的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幼儿园教育随笔: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观察与指导


生命在于运动,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健康的生命是保证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基本的身体健康之上。毛主席也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那么,健康的身体从何而来,从运动中来,运动塑造了身体,运动对强健身体有积极的作用。

在运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作为一个主动的观察者,积极地为幼儿提供建设性的帮助与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没有仔细的观察,就谈不上正确的、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过去对为什么要在体育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行为,观察幼儿的表现,我并不真正了解。体育活动,只要幼儿玩得开心、尽心,注意安全就行。直到我这学期有幸有机会参加了体育教研组的活动,课题组的老师带领我们研究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后,我才明白,原来观察幼儿不仅仅要看表面现象,更重要的在于研究、总结孩子的行为表现,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为他们的健康发展铺路搭桥。

第一:体育活动中要观察什么

我觉得,体育活动中要以幼儿为主体,满足不同层次水平的自主性活动,这种模式更需要教师观察在前。教师要有积极的观察心态,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与条件,让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运用自己获得的技能与经验参加活动,参加锻炼。幼儿对自己的估计与自己的实际经验、能力相比会有偏差,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教师去关注他们。

带着探索,我走入了幼儿的体育活动。在和幼儿一起玩乐中,我发现大多数幼儿都聚集在玩梯子的场地中,有的幼儿从一只至二只架起的梯子中走过去,而有的幼儿从二只至三只架起的梯子中走过去,来来回回,忙得不亦乐乎。今天,玩梯子就成为幼儿最关注的事情,也就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有了兴趣,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作为老师,在这个适时的时候,就要对幼儿提出指导和帮助的方法,让幼儿对玩梯子的兴趣保持下去发展并延伸这个内容,不断在原有的内容上生成新的内容,让幼儿的兴趣点达到最高程度。教师的心中要始终有这样一个意识:孩子任何时候都需要我。有了这种心态,教师就会以主动的观察者身份出现在孩子的身边。于是,我走过去提醒幼儿,想一想,梯子除了架在轮胎上玩以外,还可以架在何物上玩呢?有的说,放于垫子上玩,试一下,不行,垫子太软,梯子陷于垫子中,玩起来没劲。有的说,把梯子竖起来,两边用椅子扎牢,可以在梯子的间隔中钻来钻去,试一下,行。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串起来一起玩呢?”我和孩子们拿着梯子走向大型运动器械,试了几次,终于给梯子找到了一个最合适的位置,把它架于绳索栏杆架的下方,下面即是草地,又保证安全,梯子的两头牢牢地斜扎在绳索栏杆上,形成一个斜坡度。孩子们纷纷欲试,新的兴趣点又出现了,更加激发了幼儿对体育活动兴趣的维持和锻炼的目的。当幼儿试着在斜坡的梯子上向上行走时,又遇到了一个新的挑战,怎样攀登和翻越栏杆才能达到终点?有的幼儿没有掌握好手的位置,试了没行,但是,在老师和同伴们的鼓励下,决不气馁,终于通过自己的反复实践成功的翻越了栏杆。在这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自信心增加了,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有了勇于挑战自我的机会,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健康成长。

体育活动中,我们要把孩子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注重全面和谐的发展。除了发展“身”,还要起到发展智力,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健康发展的功能。在观察中,要了解这项活动是否适合本班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这项活动的器械与场景的设置、规则的制定是否便于幼儿锻炼,是否具有锻炼价值。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适度的要求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行。在教育实践中,我也发现幼儿普遍对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较感兴趣。如在一次“长登的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自由选择不同高度的长登往下跳,大部分的孩子在较高的长登后面;当我在另一边将几个长登叠放成最高时,所有的孩子都不约而同的排在了我的后面,都跃跃欲试。由此可见,孩子们喜欢冒险,对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较感兴趣。作为教师,要了解自己班级孩子的特点,能力发展的不同程度,提供给幼儿的运动的材料要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水平,不同的层次面,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对体育活动感兴趣,找到真正适合自己活动的器械与材料,才能让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更应关注儿童的发展潜能。

因而,我在体育活动的观察中,注意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及时捕捉到幼儿的闪光点,捕捉到幼儿的信息,让他生成下去。因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他一定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孩子的潜能就能得到发展、得到发挥,他们的表现也的确让我大吃一惊。他们会在活动中积极的挑战自我,挑战难度,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认为,体育活动中的观察,要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从幼儿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能力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

如果对所有的幼儿提出一种要求,能力强的幼儿感到吃不饱,提不起兴趣,能力较弱的幼儿则不敢吃,丧失了信心。这都将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在观察后的要求上要因人而异。以“长登游戏”活动为列,为了发展幼儿高跳下的能力,活动中我提供了好几种不同的高度,让幼儿自己选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进行练习,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增加高度。作为教师,我只是起到引导、保护的作用和用微笑鼓励他们。通过活动,大多数的孩子能从最高的长登上跳下,只有少数几个孩子不敢完成,但我没有强求他去完成。因为对所有的孩子来说,他们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所以,活动中对孩子的要求,就是每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

第二:作为教师多与幼儿交流

我想,无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体育活动中,作为教师,要与幼儿交流,倾听他们的疑问,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关注点。教师还要选择合适的位置,一个班的活动场地是相对独立的,各项活动内容也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各班各项活动内容自成一体。当幼儿活跃在各个区域时,教师自然成了“摄像机”,既要眼观八方,面向全体,又要注意个别。因此,选择适当的位置观察幼儿显然很重要。教师可选择一个“中心”来观察幼儿,这个中心是当天活动的重点区,可以是本班多数孩子的兴趣区,也可是本班多数孩子的难点。这个中心的材料、场景不能设置在本班活动场地的角落,或有某种障碍物遮挡的地方,一定要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

教师要做到同时兼顾,不能久留在某一区域,冷落了其他区域;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明确的观察内容。因为,体育活动是幼儿进行运动技能学习的一种适应个人需要、发展自我、锻炼自我的方法,它包含着比幼儿身体方面更多的内容,而且,应该把幼儿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所以,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是建立在尊重幼儿人格基础上的一种观察,是需要从体育活动的多维效应来观察幼儿的一种观察。教师有了观察,才有可能来培养自己的观察意识,才有可能在观察中帮助和指导幼儿的活动,使活动提升为更高的一个层次,一个飞跃。

平常的体育锻炼活动,几乎都是把一个班级的幼儿一分为二,一半幼儿先玩这些器械,另一半玩那些活动内容,久而久之,幼儿玩得有些厌倦,总觉得幼儿跑的不够积极,玩得不够尽兴。于是,通过观察,思考如何调整活动的方向,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去,把这些体育活动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游戏网。幼儿从小椅子的不同方向跳向脚印,从竖起来的轮胎上走过去,从斜着的梯子上翻爬过栏杆,这一连串的活动内容,培养了幼儿的灵敏性、方向性、协调性,给予了每个幼儿相同的机会,每一位幼儿都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了在活动中老师和幼儿的交流,老师及时了解到孩子们需要些什么,需求什么方式的活动,根据幼儿的特点,及时地为幼儿提供感兴趣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行操作,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这些活动材料的物尽所值的作用,最大能力的调动起幼儿的兴趣,主动活动,积极活动,尽兴活动。有了老师与幼儿的交流,才有了尊重儿童的意见与想法,活动有了开展的空间,从中老师能够准确地了解、认识孩子、了解孩子真实的愿望,观察到孩子在游戏中表现最真实的自我,把握孩子真实的意愿、兴趣、爱好的好机会。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要树立我和孩子一样高的理念,教师不在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孩子一样的人,应该人人平等。在活动中,我经常用蹲或跪的姿势与孩子对话交流,这样,首先从视觉上的角度与孩子一样高了。在心理上也要一样高,体现在活动中尊重孩子的人格、意愿和需要。在和孩子说话时,象朋友一样和蔼可亲,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和他商量,彼此是平等的;对孩子在活动中提出的不同意见或者某种需要,予以尊重,不随意否定或拒绝。比如:在“长登子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从长登上跳下,但有个孩子却从长登下爬来爬去,虽然这与活动目的“高跳下”不相符合,但我没有因为他不按要求做而随意地批评他,而是对他说:“这是个很好的玩法,老师想看看你从上面跳下来是不是也做得很好。”而后,他开心的去做了。仔细思考一下,其实他这样玩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出发点是好的。所以,我要和孩子一样高,需要教师真正的把自己放在和孩子一样高的地位来考虑和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通过观察、积累,明确我要以什么方式介入幼儿的活动,才是真正有效率的。通过和幼儿在活动中的交流,让我明白了,体育活动是在幼儿的关注点、兴趣点上生成的。教师要善于通过观察,不断发现孩子的关注点、兴趣点。这是作为幼儿教师的基本功。

教育随笔:如何做好班主任


教育随笔:如何做好班主任

班主任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它应对的是几十颗纯真、无瑕的心灵,应对的是几十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班主任如何才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和生活的状况呢?我觉得班主任要摆正自己的身份,随机应变,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一、慈母的主角——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正如母亲不会因为孩子的美丑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样,作为教师,虽然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必须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师的爱就应是一种博爱,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谁都明白,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比拟的,一句鼓励,能够让学生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天下的母亲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同样老师也就应让学生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体验进步成长的快乐,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教师要像母亲一样容忍孩子一次次地“旧病复发”,要像母亲一样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充分肯定他的点滴进步,对他们的长处要“小题大做、无限夸张”,永远不说“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啬地说:“嗨,你真棒”。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盼的沃土中成长,决不能因为一点过失而让孩子在指责声中自卑地抬不起头来。对于所谓的“差生”,更要给一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

二、严父的主角——教师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就应是溺爱,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心学生进步与成长,扶植他们正当的兴趣和专长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他们。因为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学生犯了错误时,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处理的也必须要处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奖惩得当,才能在班级中构成一个良好的,用心向上的舆论导向。

三、朋友的主角——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用爱去交换爱。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持续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带给最适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间的平等,更应是教育者和孩子间的平等,教育者和孩子之间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教育的基础。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教师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四、法官的主角——公平与公正。对于教师而言,我们的工作对象很特殊,他们是一群天真善良的孩子,他们已经开始用自己稚嫩的心灵去体会和衡量这个世界,他们有着各自的决定是非的标准,在孩子的眼中,教师是成人社会的代表,更是社会公正的代表、社会公平的化身。这就要求教师在其职业领域内,所有的职业表现都要体现社会的正义、社会的良知。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学生的评语,三好生等各种荣誉的评选,甚至于平时的一次小小的表扬,都会看在每个孩子的眼里,记在每个孩子的心里,影响着孩子们对于是非善恶的决定和理解。因此,班主任老师的教育公正就更为重要,必须要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在自己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公正、民主、平等的氛围。

五、学生的表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他们怎样穿戴,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这一切对儿童有重要好处”。可见,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务必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学生讲十次道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也抵不上一次反面行为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来的大。如果要求学生不乱插嘴,那教师就不应粗暴地打断学生的话;要求学生跑步不戴围巾,那教师在跑步时又怎样能任凭围巾飘扬在自己的胸前呢?要求学生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难道教师就不能也弯弯腰吗?如果每个班主任都有一股“让全班学生向我看齐的勇气”,那么“身正为范”就真正得以体现了。

总之,班主任应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去摸索、去探讨。我想,只要怀着一颗爱心,一种职责感,有科学的管理和教育方法,就必须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教育随笔:爱喝水的植物


宝宝们喝水总是有个别小朋友要老师多次强调,才会将水杯的水接到足够的量。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接水的时候只会接小半杯,喝水就变成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迅速解决,而并没有意识到喝水的真正意义。怎样让宝宝们自觉地喝水、有意义地喝水呢?今天,像往常一样,喝水之前我们之间进行了这样一段谈话。

老师:“小朋友们,两盆植物你喜欢哪一盆?为什么?”

a:“我喜欢左边的,因为一盆有花,一盆没有。”

b:“我也喜欢那一盆,那盆花漂亮,一盆花不漂亮。”

c:“我也喜欢有花的,那盆花枯萎了,都落在地上了,不好看。”

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a:“它不听话。”

b:“没有人照顾它”

c:“一盆有水,一盆缺水,所以花死了。”

老师:“宝宝们说的都很棒,这两盆植物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呢,小朋友们仔细听……原来是因为这盆植物它不爱喝水,不断地缺水后,花儿慢慢凋谢了,叶子也掉了,植物上长满了斑点,最后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变得很丑,大家都不喜欢它。而另外一盆植物很喜欢喝水,叶子一天比一天茂盛,并且开出许多美丽的花,小朋友们见了都忍不住赞美它……”

老师:“你们想变漂亮吗?”(想)“以后喝水还要不要老师每天督促呢?”(不要)“多喝水身体会怎样?”(变漂亮,身体更健康,皮肤变白,还会排毒……)

老师:“好,希望中三班的宝宝们像那盆美丽的花一样,又美丽又健康~”

观察记录:如何应对大班幼儿爱告状


观察内容:在进行生活活动时,王**小朋友因没有遵守纪律而得不到小贴花,却希望通过告状的方式来获得奖励。

观察时间:**年**月**日

观察地点:大二班

观察对象:王**

观察目标: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

观察描述:

大二班活动室内,小朋友们正在进行如厕、喝水的生活活动,老师请小班长进行巡视,表现好的小朋友能够得到小贴花作为奖励。但是王**小朋友仍然和身边的小朋友聊的热火朝天,小班长只告诉老师王**没有遵守纪律,王**表示很不服气,便也向老师告状:老师,刚刚××也讲话了。按照约定她是不能得到小贴花的,王**却认为自己并没有违法约定,还是继续问老师:老师,我想要小贴花,我可以得到小贴花吗?当得知不能得到时,她并没有收敛行为,而是不停地告诉老师某某小朋友也说话了。还提出明天自己带个小贴花发给大家。

分析反思:幼儿的告状行为看似不起眼,却是幼儿道德感缺失的表现,由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事物,产生矛盾之后,希望借助老师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如果告状次数很频繁,对幼儿性格形成和品质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老师应正确处理幼儿告状行为。王**小朋友的告状行为是因为自己未能意识到不遵守纪律,将无法得到小贴花,其实她也是希望通过告状,老师能对她产生好感,抬高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地位,当愿望没有实现时,她选择自己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们教师应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

解决策略:

一、首先,教师应了解幼儿告状的动机,区别对待。王钰曦是希望老师能原谅她,达到得小贴花的愿望。

二、在日常生活中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培养幼儿独立处事的能力,减少幼儿告状的行为。如:通过看电影、听故事等活动有目的的引导幼儿评价其中的人物,提高他们对各种行为的认知水平和评价能力,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妥善处理告状行为,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幼儿自己解决纠纷。使得教育成效显著。

幼儿观察记录:如何应对幼儿之间的冲突行为


观察内容:幼儿之间的冲突行为

观察时间:**年**月**日

观察地点:中二班活动室

观察对象:盛盛

观察目标:正确了解和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鼓励、引导幼儿正确与同伴交往。

不管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在游戏活动中,盛盛小朋友都会频繁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而小朋友们也不太愿意和他交往。我通过观察发现,盛盛其实特别喜欢和小朋友交往,也很乐意与他们一起玩,每次教学活动他也能积极参与,表现自己,但是他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发生,也总是有小朋友告他的状。

分析反思: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与盛盛妈妈沟通得知,盛盛在家是独生子女,备受家人的宠溺。常以自我为中心。在与同伴间的沟通和交流时,欠缺技巧。缺乏与同伴分享的意识。

解决策略:

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与他的妈妈沟通,平时多关注他,引导他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在他与同伴发生争执时,鼓励他与小伙伴要团结,要互相谦让,有玩具要大家一起玩,感受与小朋友共享时的快乐。及时肯定他的进步。

教育笔记《教育随笔:如何指导幼儿做好植物的观察记录》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观察记录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如何指导中班幼儿的户外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爱游戏,尤其爱户外游戏,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在户外,他们会自然的玩,自然地成长,熙然地获得各方面的发展。那么,应该如何指导中班幼儿的户外游戏呢? 一、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应以适宜的...
    2021-06-0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植物的变化 孩子们的天性都喜欢探索和观察,但缺乏持久性和坚持性。因此,连续性观察往往半途而废,没有结果。如何引导孩子们做连续性观察并获得成功呢?我想用和孩子们一起做观察记录的方法试一试,因为孩子们在和老师一起做事...
    2021-06-1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教育随笔: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孩子们在幼儿园是最后一个学期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做好幼小衔接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什么是“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其实就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积极的态度和...
    2021-06-0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观察与指导 生命在于运动,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健康的生命是保证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基本的身体健康之上。毛主席也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那么,健康的身体从...
    2021-10-2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如何做好班主任 教育随笔:如何做好班主任 班主任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它应对的是几十颗纯真、无瑕的心灵,应对的是几十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班主任如何才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和生活的状况呢?我觉得班主任要...
    2021-05-01 阅读全文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爱游戏,尤其爱户外游戏,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在户外,他们会自然的玩,自然地成长,熙然地获得各方面的发展。那么,应该如何指导中班幼儿的户外游戏呢? 一、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应以适宜的...

2021-06-01 阅读全文

孩子们的天性都喜欢探索和观察,但缺乏持久性和坚持性。因此,连续性观察往往半途而废,没有结果。如何引导孩子们做连续性观察并获得成功呢?我想用和孩子们一起做观察记录的方法试一试,因为孩子们在和老师一起做事...

2021-06-11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孩子们在幼儿园是最后一个学期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做好幼小衔接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什么是“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其实就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积极的态度和...

2021-06-07 阅读全文

生命在于运动,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健康的生命是保证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基本的身体健康之上。毛主席也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那么,健康的身体从...

2021-10-28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如何做好班主任 班主任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它应对的是几十颗纯真、无瑕的心灵,应对的是几十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班主任如何才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和生活的状况呢?我觉得班主任要...

2021-05-0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