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一次健康活动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5-26 幼儿园游戏的案例 幼儿园游戏的案例分析 幼儿园中班健康的活动方案

在健康活动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必须重视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并根据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反思、调整,促进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下面我选择平时教学活动中的个别案例加以分析:

1、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背景:体育游戏,大班。

情景:这是一次关于学习走平衡木的体育活动。开始一开始,我以兔妈妈的身份对幼儿说:“孩子们,冬天到了,我们要搬到更暖和的地方过冬了,今天我们来玩搬家的游戏好吗?”孩子们都很兴奋地回答我:“好”。接下来我告诉幼儿走平衡木的动作要领,孩子们都很高兴地在我的动作与语言的引导下开始走平衡木。这时我发现培培站在原地不动,低着头摆弄着自己的手,紧张极了。培培的动作发展差,平时排队上下楼梯腿部都很紧张,每次参加体育活动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会摔,但是在老师的鼓励下,一般都会参与游戏,象今天在活动中出现的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我走到她的跟前,蹲下问她:年龄在班上是最小的,性格较内向,偶尔会在刚入园那会儿闹闹情绪,但只要问问她今天为什么不高兴,抱抱她,给她一个小红花,她很快就会活蹦乱跳的了。可今天在活动当中出现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我走到她的跟前,蹲下问她:“这只小熊猫怎么不去搬家呀?”她没有回答我,仍旧低着头,于是我便做了个两手两膝着地的姿势,试图让她跟着我学两手两膝着地爬,“来,妈妈和你一起爬”,但她没有跟着做,转了个身,仍在摆弄她的手,我发现她今天是穿裙子来的,是不是怕在地上爬把裙子弄脏了呢?于是,我放低了活动要求,牵着她的手一起往“家”的方向走,以便让其他幼儿能继续爬着去,我边走边说:“加油,哥哥姐姐们本领学得可棒了,爬得真快,真是妈妈的乖宝宝,羽帆我们要加油了。哥哥姐姐们,羽帆妹妹也来帮忙搬家啦。”果然羽帆跟着我走的可快了,其他幼儿听后也爬的更欢快了。

反思:师幼互动的前提是师幼双方在活动认知、情感上相互理解、认同与接受,这要求教师要将尊重幼儿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把幼儿放在第一位,”这样教师的激趣、引导、鼓励、参与与支持才能得到幼儿的积极回应,并唤起幼儿与教师互动的主动性。此次活动中个别幼儿的表现脱离活动预设目标,我并没有强求她一定要按照我的动作要求去爬,而是在应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基础上给孩子一个适度发展的空间,允许他在下次或其他活动中学会爬的动作,这就在情感上给他们适当的满足,使之愿意回应老师发起的次一级互动要求,这就为师幼间的积极互动提供了条件。

2、充分重视师幼间的隐性互动,引导幼儿主动与游戏环境及投放的材料间的互动。

背景:同上

情景:活动中我既要面向全体作进一步的引导,才能保持他们的活动兴致,又不能放弃对羽帆的个别引导,这有些两难了。我看了看活动场地,深思:今天提供的材料和创设的环境十分生活化,家居化,我可以引导她与我所提供的材料和创设的环境发生互动,让同伴与她发生互动,好让自己更好地引导大家游戏。于是我以熊猫妈妈的口吻指着场地上的“家”对羽帆说:“宝宝你看,我们的新家多漂亮呀,这么多的哥哥姐姐都在帮妈妈的忙,你可不可以也来帮妈妈的忙,把这些吃的东西搬到新家去,好让我们在冬天有东西吃呢?”她看了看“新家”,很快点了点头,抱起“旧家”中那些食物玩具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往新家走,虽然她还是不愿趴下两手两膝着地爬着去,但她的笑容告诉了我,她已经开始乐意参与大家的活动了。

反思:游戏的实质是幼儿与环境、材料及同伴自由互动。体育游戏中,师幼间的互动要能达到积极、有效,不仅要处理好活动内容选择、形式设计、教师的引导语言和教态,还要充分重视游戏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使环境、材料因素为师幼间积极的隐性互动创造更好的条件。尤其当一位教师与众多幼儿发生互动行为时,要想避免因忽视或顾不及个别幼儿等引起的消极互动,就要充分重视游戏环境的创设与投放的材料,要把教师对幼儿的引导、激励,甚至教师的活动目的、要求渗透在环境中,让幼儿主动与环境、材料互动。

在对羽帆的个别互动中,老师还十分重视激趣式、鼓励式的语言引导,唤起她的角色意识,消除她怕弄脏裙子的心理障碍,激励她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这种引导对其他幼儿也产生了作用,在我的言语激励下,他们爬的更欢快了,而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又潜在地感染了羽帆,进一步激发她的主动性。从而引发了幼儿间的互动,这就为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增加积极色彩。同时也显示出良好师幼互动的积极与有效。

此外,游戏中积极有效的互动还需要教师善于转变角色。

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以“协助者”的角色发起;当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减弱时,教师以“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发起;当幼儿对游戏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时,教师以“鼓励者”的角色发起;当幼儿对游戏的方式提出建议时,教师以“支持者”的角色支持幼儿发起主动互动。只有不断地转变自己的角色,才能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保持最佳状态并以积极的态度回应幼儿的互动,以积极的方式引导幼儿的呼应。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扩展阅读

案例:一次自由活动


一、观察过程:

自由活动时,朱天承和几个要好的同伴在活动室的一角玩。玩着玩着,有一个同伴不想玩了,走到别的地方去了。他一看急了,赶过去想把他拖回来。那个孩子朱天承见追来,急忙快速躲闪。一来一去,结果变成了你追我逃。他们在孩子中窜来窜去,好几个孩子差点让他们撞倒。见此情景,我忙阻止了他们,要他们注意安全。听了我的话,他俩又到一边玩去了。也许是觉得一逃一追好玩,也许朱天承觉得刚才玩得没有尽兴,总之,一会儿,朱天承又建议玩追逃的游戏,看来他今天对捉人的游戏发生了兴趣。我想光提醒或阻止、批评都不是好办法,孩子可能会口服心不服,说不定还会产生逆反情绪。于是,我就设法转移他的注意力。他各方面能力较强,我就请她送一样教具给隔壁大(3)班的王老师。她很高兴地接受“任务”到隔壁送东西去了。追人游戏就此结束。自由活动结束时,我在表扬朱天承能干,是老师的小帮手的同时,向他指出刚才奔跑的不足,并请大家讨论:室内为什么不要奔跑?室内奔跑会有什么后果?他听了连连点头。

二、存在问题:

1.孩子在活动中好动无序。

2.孩子在活动中自我控制能力差。

3.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差,缺乏判断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

三、原因分析:

首先,上述事例在幼儿园孩子身上的反应是比较普遍的。它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

1.由于孩子年龄小,所以好动是他们的天性。

2.由于孩子经验少,对事件的后果往往无法预料,缺乏判断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

3.孩子自控

能力不强,易兴奋,很容易失控,常常出现我们俗称的“人来疯”现象。

其次,家庭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1.该孩子的父母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欠关注。

2.该孩子的主要教养人是奶奶,而奶奶对早期幼儿教育的意义及有关育儿知识一无所知,教养以放任为主并伴溺爱。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

对于这种现象,一味的堵和呵斥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我们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注意运用有效的策略,让孩子在愉快接受的同时,不露痕迹地投入与另一个活动中去。

1.由于孩子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我们可以运用《幼儿心理学》中的“注意转移”的策略。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中去。注意的转移与注意分散不同。虽然表面上看来都是改变注意对象,但前者是主动的、有目的地改变注意对象,后者则是被动的、有无关刺激的干扰,使活动离开应该注意的对象。当然,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运用某种策略来指导孩子改正某种不良习惯,而应多种方法交互、灵活运用,以达到让孩子真正理解和掌握自我保护方法,从他律到自律,成为自觉的行动。

2.该幼儿是入大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经常引导幼儿分析事物,逐步学会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理其因果关系,推理出因为某件事情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让幼儿分辨好与不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从而引领幼儿多做好事,少做和不做不好的事情。

3.家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本案例中幼儿的父母亲都属于低学力层次,家庭环境较差,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很不重视,放任自流。对于幼儿园中组织的活动也不重视,对幼儿园的家园联系也不关心。对于这样的父母亲,作为教师更应重视家教辅导。我想:首先,必须提高家长对早期幼儿教育的重视,让他们懂得孩子的将来要超过自己的唯一途径就是要从小抓起。其次,由于孩子父母的文化素质相对较差,教师有责任帮助家长设立家教预案,共同担负教育责任。最后,定期进行家园联系,反馈家庭教育的情况,总结育儿经验。

案例:一次手工活动


今天,我准备教小朋友尝试剪小鸟。经过一阶段的尝试,幼儿积累了一定的剪纸经验,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示意图,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在探索的过程中,第一次能成功的幼儿只是一半幼儿;第二次成功的有只有五、六个幼儿,还有幼儿仍会出现错误。这时候,我一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桌上的示意图,一边记下幼儿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并取了以下几个比较典型的失败作品备用。当发现大部分幼儿都是在此处卡住时,我便让幼儿集中来讨论一下所出现的问题。依照以前的传统来说,我会让幼儿全部集中,可我觉得对那些已经成功的幼儿来说,大家的问题已不是他们的问题。所以我告诉孩子们:“需要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到老师这儿来。”这样小部分的人在边上自己制作并不影响大家的集体讨论,而有困难的孩子则因为相同的问题聚集起来,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孩子们之间的进一步观察讨论终于知道原来对称剪要画一半的小鸟,应该画在不开口的一边,剪下另一边的空白处。当他们再一次提起剪刀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成功了。当他们欢庆成功的时候,第一批成功的幼儿已经有了一份比较完整的作品。而这些正好又为其他孩子的创作提供了参照。

分析:

我想这个活动的一个成功之处就在于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无论是否在成功前经历过坎坷,至少他们获得了需要的,这份获得是经过自己的努力的。这次的活动并不是一定要学会对称剪这个方法,而是让孩子们体验如何获得这个方法,如何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案例:在一次昆虫探索活动中想到的……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带着孩子们散步。孩子们一路高歌,欢声笑语不断。突然从路旁的草丛中蹦出个小东西来,有孩子惊叫了起来,“有虫子啊,快逃呀!”又一个细声细气的嗓音传来:“是只小蚱蜢,没关系的。”我走进一看,果真是只蚱蜢,我赶紧安抚孩子们:“不要害怕,是只小蚱蜢,他看到我们这么高兴,从草丛中跳出来,也想和我们玩呢!”“老师,草丛中还有别的的小虫子吗?”小问号——涵辉插话了。“肯定还有!”小大人——凯凯忙回答。孩子们听到他俩的对话,一窝蜂的涌到了草丛边,拨开草丛,开始找小虫子了。“老师,这个我知道,是小蟋蟀。”“老师,这个黑黑的小虫子叫什么啊?”“老师,小蝴蝶小时侯是怎样的啊?”“老师,小虫子吃什么呢?”“他们住在哪呀?”“他们是益虫还是害虫啊?”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我脑中闪过一个绝好的主意,这是个多么可贵的时机啊,孩子们关注的事物已成为大家瞩目的对象了,探索的火花已经闪现。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主题吗!——昆虫。于是我让孩子们捕捉了许多昆虫回教室。

主题确立后,我让孩子们收集各种各样的昆虫,让家长朋友们带着孩子一起寻找有关昆虫的资料,接着生成了一系列的活动:探索活动《捉虫子》,让幼儿找找自己喜欢的昆虫;科学活动《昆虫展》,让孩子们讲讲自己捕捉、收集到的昆虫;还有科学小知识《毛毛虫的蜕变》、社会实践《饲养小昆虫》等,让幼儿了解周围小昆虫的生活习性。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一日活动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立活动的主题,强调教师要尊重,满足幼儿的需要。”在这次主题活动中我正是从孩子们的生活入手,从情感入手,由幼儿的兴趣点出发,由幼儿的问题做引线,拓展主题,自主开发数个方案,在自我生成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他们急于表现自己的想法,活动气氛轻松,幼儿的潜能得到了发挥。最主要的是孩子们在《捕捉昆虫》的这个活动中还提出来人文般的关怀问题:每只昆虫都有自己的家,把他们捉来,他们就失去了朋友。因而在举手表决后,孩子们决定将昆虫放回大自然。在他们的欢呼雀跃中,我看到,孩子们除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之外,更有宝贵的东西在闪耀:关爱周围生活中一切有生命的事物。这样的一种品质和特性在孩子们今后对待周遭的人和事物时,将显得格外难得可贵。

相关推荐

  • 案例:一次自由活动 一、观察过程: 自由活动时,朱天承和几个要好的同伴在活动室的一角玩。玩着玩着,有一个同伴不想玩了,走到别的地方去了。他一看急了,赶过去想把他拖回来。那个孩子朱天承见追来,急忙快速躲闪。一来一去,结果变...
    2021-05-28 阅读全文
  • 案例:一次手工活动 今天,我准备教小朋友尝试剪小鸟。经过一阶段的尝试,幼儿积累了一定的剪纸经验,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示意图,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在探索的过程中,第一次能成功的幼儿只是一半幼儿;第二次成功的有只有五、六个幼儿,...
    2021-05-20 阅读全文
  • [范例参考]大班健康教案一篇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用不同的方法过独木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喜欢与...
    2022-05-11 阅读全文
  •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范例 在上课时幼儿园小班老师为了能让小朋友们都跟着互动起来,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小朋友们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健康活动教案”,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2023-04-10 阅读全文
  • 幼儿教育反思:一次手工活动的思考 手工活动开始了,今天的活动内容是制作“七彩花”,孩子们拿起剪刀仔细地剪了起来,不一会儿,浩浩拿着剪下来的几个图形走过来:“老师,我剪好了,不会贴。”说着往我前面的桌上一放,大有要我帮他做的架势。健健、...
    2020-09-29 阅读全文

一、观察过程: 自由活动时,朱天承和几个要好的同伴在活动室的一角玩。玩着玩着,有一个同伴不想玩了,走到别的地方去了。他一看急了,赶过去想把他拖回来。那个孩子朱天承见追来,急忙快速躲闪。一来一去,结果变...

2021-05-28 阅读全文

今天,我准备教小朋友尝试剪小鸟。经过一阶段的尝试,幼儿积累了一定的剪纸经验,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示意图,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在探索的过程中,第一次能成功的幼儿只是一半幼儿;第二次成功的有只有五、六个幼儿,...

2021-05-2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用不同的方法过独木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喜欢与...

2022-05-11 阅读全文

在上课时幼儿园小班老师为了能让小朋友们都跟着互动起来,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小朋友们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健康活动教案”,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2023-04-10 阅读全文

手工活动开始了,今天的活动内容是制作“七彩花”,孩子们拿起剪刀仔细地剪了起来,不一会儿,浩浩拿着剪下来的几个图形走过来:“老师,我剪好了,不会贴。”说着往我前面的桌上一放,大有要我帮他做的架势。健健、...

2020-09-2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