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让帽子也午睡吧
发布时间:2021-05-21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天渐渐冷了,小朋友来园的时候都得戴上了自己漂亮的帽子,好多小朋友可能出于对自己帽子的喜爱,很不舍得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甚至在吃饭睡觉的时候。
今天午睡的时候,发现磊磊小朋友带着帽子睡,我静静地走到他床前问:“磊磊,睡觉了怎么还不把帽子摘下来呢?”磊磊说:“老师,这帽子是妈妈刚给我买的,很漂亮,我想戴着睡。”看磊磊那么不舍得摘掉帽子的样子,怎样才能让他高高兴兴地摘下来呢?“你的帽子确实很漂亮,现在你出汗了,帽子湿了就不漂亮了,想一想,你戴了它一上午,它也很累了,小朋友现在到睡午觉的时间了,是不是也应该让帽子休息呀!”磊磊想了想:“对呀!我都戴了一上午了,它肯定也很累了。”接着高高兴兴地把帽子摘下来说:“让帽子也午睡吧,等我起床的时候再把它叫醒。”磊磊和帽子一起高高兴兴地入睡了。
过后,我还在想这个问题,如果强制性地让磊磊摘下帽子,他可能也摘,但是心里肯定会有些委屈,这么漂亮的帽子怎么就不能戴着呢?如果我们稍加思考,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孩子会高高兴兴地去做,并且做得很好。所以,我们作为幼儿教师要准确把握教育机智,多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灵活地进行随机教育,让孩子对接受愉快教育。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让孩子哭吧
春天来了,好多孩子跟着爸妈到野外去踏青,给班里的带来了好多小蝌蚪,放在我们班上的动物角里,这下我们的自然角里可热闹了,除了一些种子、花草盆景,娃娃鱼。还有黑溜溜的小蝌蚪,可以让孩子们仔细的观察蝌蚪的成长过程。高兴了没几天,问题就出来了:一是没有食物可以喂蝌蚪,二是由于双休日漫长的两天没有及时换水,好多蝌蚪都死了,这让我心理感到很难过,这好事变坏事了。
有一天,阿姨叫小朋友换水,笑笑怕小蝌蚪溜走,使劲的呼喊着我给他帮忙,“林老师,帮帮忙,我不知到怎么给小蝌蚪换水。”“好吧,我跟你一起给小蝌蚪换水吧。”我拿了一个筛子的盆把蝌蚪倒在里面,样的器皿里换上干净的水。这是笑笑发现好多蝌蚪都死了,伤心的说:“它们怎么都死了。”这时好几个孩子围过来看,我趁机和他交谈:“小蝌蚪在我们这里已经住了好几天了,我们都很喜欢它,可是一点东西都没给它吃,你们知道他吃什么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我马上抓住机会说:“对呀,小蝌蚪长大以后本来可以为我们吃掉许多害虫,可他住在我们这里却要饿肚子了,多可怜呀。我们怎么办呢?”笑笑接过我的话说:“还是放走它吧,让它去吃害虫。”面对这样的提议,我说:“对,这些蝌蚪也是有生命的,它们也要找妈妈,关在小小的空间里它们就会死去。下次还是让它们回到大鱼池里,你们同意吗?”“嗯。”孩子们都兴奋起来。在不经意中让孩子们传递了让它们要保护小动物。
很多孩子在遭遇挫折后,通常都会嚎啕大哭,但常常会阻止孩子哭:“不许哭,有什么可哭的!”“停住,不许让眼泪掉下来!”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听了专家的讲座,让我感触很深,我们越是去抑制孩子消极情感的表达,越会使孩子生理、心理活动不平衡,越会使孩子常常过于情绪激动。想想还是让孩子的消极情感发泄出来,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会调整自己的情感,提高耐挫能力。
接受孩子的消极情感的前提是,无论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是对是错,我们应允许孩子把消极情感释放出来,其次要允许敢于让他们表达消极情感,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消极情感,无疑是最佳的疏通、调剂情绪的方法,特别是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更要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而成人应该是倾听者。
教育随笔:让孩子也来评理
谢力翱哭丧着脸来告状:奚海霞抓我。我说:知道了,把奚海霞喊上来。谢力翱去叫她时,她气鼓鼓地不搭理,于是我示意她来到我身边。她极不情愿地拖着缓慢的步子上来了,撅着嘴巴说:“他坐了我的位置。”我说:“是他坐错了吗?”她摇摇头;“是他想在你的位置上玩一会儿吗?”她还是摇摇头。于是将谢力翱也叫上来,两个小朋友轮流说了事情的经过。原来他俩本是同桌,谢力翱跑到奚海霞的座位坐了一下(不知为何去坐),奚海霞二话没说,对着谢力翱的脸就抓。
一旁的吴佳薇听了说:“奚海霞不对。”我一听,何不让孩子们一起来评理呢?于是待幼儿安静后,让他们各自将经过给大家再说一遍。刚才的吴佳薇又在那儿大声说:奚海霞不对,谢力翱对。可和奚海霞要好的李兴彪却说:奚海霞对,谢力翱不对,因为谢力翱不该坐奚海霞的椅子。这下可好了,由于奚海霞的“人缘儿”较好,许多孩子都跟着说奚海霞是对的。奚海霞渐渐得意起来。吴佳薇一看急了,站起来大声说:是奚海霞不对,她不该打人。于是我故意说:谢力翱把他的位置占了呀!这时许多幼儿在思考:那到底是谁错了?一些幼儿说话了:谢力翱坐了她的位,也不该打他,应该喊她走。“怎样喊他走?”我引导幼儿说出后面的话。苗苗说:“请你让一下,我自己要坐。”“那她还不走怎么办?”许多幼儿都接话了:“告诉老师,告诉阿姨,反正不能打人。”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奚海霞渐渐收起了得意之色,低下了小脑袋,很不好意思地站在那儿。
我看孩子们议论得差不多了,就问奚海霞说:“现在该怎么办?”奚海霞低声说:“给谢力翱说对不起。”两个象仇人一样的孩子又成为了好朋友。
幼儿之间每天都会发生许多的小矛盾,他们也有是非观念,这些观念要在成人的引导下趋于完善和理性。所以在发生矛盾后,孩子的自评、互评,老师的点评,能使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印象也特别深刻。
教育随笔:大班午睡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的午睡总让我感到头痛,这群调皮的孩子们嘻嘻哈哈、说说笑笑,一进午睡室从东跑到西,在床上打滚等。不一会儿告状声连绵不断,谁在推人,谁还没脱衣服,谁又在讲话了。老师大声喊也不起效果,帮这个盖被,又帮那个,边劝边说着,想让大家安静下来开始睡觉。可那几个调皮的孩子还磨磨蹭蹭的。但是根据幼儿的生理、年龄特点午睡有益幼儿的身心健康。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睡眠时,身体各部位和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学习状况。
在幼儿园午睡是孩子们统一的活动,可在孩子们看来,一旦睡下了,就束缚了讲话、活动的自由。因此,他们想方设法要在睡前说完想说的话,趁老师没看见做完自己想做的事真的,当我们感觉到孩子们太烦、太闹、太吵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理解孩子们、满足孩子们的需要。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一下,多释放一些时间与空间给孩子们,孩子们也会配合老师的工作。只要你用心去做了,就必须有好的收获。
而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在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教会他们学会知识,照顾好他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善于观察他们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鼓励他们,明白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和他们做真正的好朋友,他们才会信任你,愿意把心里的话告诉你,愿意和你做各种游戏。
十月教育随笔:午睡
十月教育随笔:午睡
等到我忙完我的午餐收尾工作之后,小朋友们已经在睡房间里甜甜的进入了梦乡,能清晰的听到孩子那沉重的呼吸声,我帮小朋友们盖好被子之后,正想坐下来写日记,刚拿来写日记的本子,耳边总好象有什么声音时有时无的响起。我悄悄的站起来,轻轻的走过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盖盖被子,把小手放进被窝里。当来到靠墙边的时候,刚才的声音变得清晰了,我生气的看了看她说:“桐桐,是不是想小便呀?”但没人,回答我,我纳闷了,弯下腰来仔细的看着她,确认这个声音是从她的嘴里发出的。原来,是桐桐小朋友在说梦话呢?只见她神情激动,手在不停的挥动着。我上前轻轻的抚摸着她的头,用轻声的话语安慰着,又帮助她翻了个身,把弯曲的脚帮她伸直。终于,她恢复了平静,慢慢的放松了下来,真正的进入梦乡。看着她那甜美的笑脸,我松了一口气。
班级里经常总会有几个孩子做噩梦,有的时候还影响了其他孩子的午睡,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不能大声的呵斥和生硬的去摇醒他,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迅速的走到孩子身边,用轻轻的语言,亲切的抚摸孩子的身体或额头,以来稳定孩子的情绪,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孩子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入梦乡。讲梦话的孩子,有时话语很清晰,有时话语很模糊,内容各异。对于这些讲梦话的孩子,老师不要马上叫醒他们,应该从梦话的内容来分析孩子的情绪再决定怎样做。如果孩子脸上是笑嘻嘻的,还不时的发出笑声,那么就应该让孩子的美梦延续;如果是很委屈的,很惊恐的,老师就用语言和动作来帮助他们,轻轻的拍拍孩子的背,或者说给孩子翻一下身子,慢慢的改变他们睡姿等。
如果说孩子做的是噩梦,起床后还要和孩子谈一谈,充分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使孩子不再延续噩梦,享受午睡的甜美。
教育随笔:午睡的“噩梦”
“妈妈,我要妈妈”最近每天午睡时,我们都会被这一声哭声给吵醒,别的小朋友也都被从梦中惊醒。每次听到这个声音,我们都会迅速采取“措施”:把王韵伊小朋友抱到午睡室外安慰一下,再把她抱进来继续睡,免得吵醒别的小朋友。
有一次,我问王韵伊:你每天睡觉为什么都会哭?她说:因为我梦见妈妈了,我想妈妈。我问:那你在家里晚上和谁睡的?她说爸爸,妈妈在陪小弟弟睡觉,讲到这里,我明白了,现在的二胎家庭,两个相差不大的孩子一个跟爸爸睡,一个跟妈妈睡,这使得王韵伊小朋友的内心缺乏安全感,总是想着:妈妈在陪弟弟,妈妈不爱我了,更爱弟弟。很多家庭在生二胎时,容易忽略大宝的想法,久而久之,大宝对小宝产生了敌意,觉得弟弟妹妹分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爸爸妈妈,情绪起伏较大,容易有攻击行为出现。我觉得作为父母来说,有了二胎以后,更应该关注大宝的情绪,让大宝觉得爸爸妈妈和以前一样,也是爱我的,由于弟弟妹妹年纪小,爸爸妈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这样大宝的内心还是会充满安全感,也不会在梦中都想着妈妈了。
教育随笔:午睡的烦恼
教育随笔:午睡的烦恼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的午睡总让我感到头痛,这群调皮的孩子们嘻嘻哈哈、说说笑笑,一进午睡室从东跑到西,在床上打滚等。不一会儿告状声连绵不断,谁在推人,谁还没脱衣服、谁又在讲话了。老师大声喊也不起效果,帮这个盖被边劝说着想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开始睡觉。可那几个调皮的孩子还磨磨蹭曾的。因此,他们想方设法要在睡前说完想说的话,趁老师没看见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我意识到必须想办法来解决这个烦恼。
于是我们在幼儿进餐后,让幼儿围坐在一起,收听一些录音故事,或让能力强的幼儿讲故事,这样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又能培养幼儿爱好文学及认真听的好习惯。或组织幼儿散步,散步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带领幼儿在园内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到花坛边走一走,观察花草树木的变化;在草坪上、大树下坐一会儿,戏耍、捉小虫。及时的表扬,以激发幼儿午睡的兴趣。作为大班的幼儿,在自我中心逐步淡化的同时,表扬、荣誉等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越发的重要。因此,在班里可以开辟一个“评比角”,并根据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记录。幼儿在午睡时能很好的遵守午睡纪律且能很好的进行午睡的就在午睡那一栏上贴上一个小标志,做出及时的鼓励,与此同时,教师也应用语言给予肯定和表扬奖励了良好的行为,鼓励了幼儿上进,使他们会努力地使自己能坚持让老师感到他还在不断地进步,从而使这种行为得到强化而加以巩固下来。
我们这样不仅缩短了孩子在床上时间保证了有效地睡眠时间,而且还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呀!午睡的烦恼得到了有效地解决,静下心来想一想只要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一下,多释放一些时间与空间给孩子们,孩子们也会配合老师的工作。只要你用心去做了,就一定有好的收获。
教育随笔:午睡小计策
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进入午睡室之后总是很难安静下来,这使我们老师很头疼。每次我都是用数数的办法,数完后小朋友才上床盖好被子。
时间长了,好象也不是特别有效了,我就想:数数的方法好象使孩子们太拘束了,而且,效率也很低,何不给他们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我就试着和孩子约定:以后,老师在午睡前三分钟会提醒大家,小朋友可以在这三分钟内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情,过了这三分钟,小朋友就必须上床睡觉了。
小朋友对我的“三分钟”特别感兴趣,每天都在这“三分钟”内完成自己的事情:脱衣服、摆鞋子、铺被子,有条不紊,时间长了,他们就养成一种习惯了。
以后的每一天,孩子们每次午睡前都和“三分钟”有个约会。
我想:以后,不管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应不断的改进方法,把强制性的语言改为吸引孩子的语言。这样他们才会更感兴趣。
教育随笔:我的小手也要睡觉
教育随笔:我的小手也要睡觉
这个学期和孩子们一起升级,孩子们来到了盼望已久的大幼儿园上中班,因为孩子们对大幼儿园这边早就有耳闻,知道这边有大型的滑滑梯,还有大型的玩具呢。现在孩子们终于可以体验这边的快乐了!
长长的暑假过去了,孩子们也长大了,这个长长的暑假时间也没有挡住孩子们对老师的热情和喜爱,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做游戏、学知识都是在快乐的欢笑中度过的。
今天是个秋高气象的天气,中午微风吹拂着窗帘,轻轻哼着催眠曲。孩子们都在睡午觉呢!
蒋静彤一会儿用手指绕绕耳朵;一会儿把小凉被拽到脸上,自己和自己说话捉迷藏;一会儿又用手指在被子上一个楞一个楞地走着。
“雷妈妈,蒋静彤绕我痒痒!”子蕾告状了。我走过来轻轻地说:“彤彤快点睡觉,别影响其他小朋友睡觉哟。”“雷妈妈,不是我不想睡觉!是我的小手不想睡觉。”
“哦,是帮彤彤擦鼻涕、提裤子、摆积木、做手工的小小手不想睡觉呀。那我就把不想睡觉的小手带走吧,让它去帮不爱睡午觉的小猴子绕痒痒,帮小兔子洗澡,以后就不用回来了。“
“不能带走它,我的小手现在要睡了,你看,合在一起马上就睡着了!“说完,彤彤把两只小手合在一起放在耳边,闭上了眼睛。
我轻轻的地亲了一下彤彤的额头,笑着帮她盖上小凉被。幼儿园里静悄悄的,因为彤彤的小手也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