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科学光和影

发布时间:2021-05-21

幼儿手影故事。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为了更好的学习,一般教师都会在授课前准备教案,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优秀有创意的幼儿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幼儿园科学光和影》,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小班科学光和影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初步感知光和影的关系,在游戏中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光和影教案吧。活动目标:

1、 初步感知光和影的关系。

2、 在游戏中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有阳光的天气;报纸、雨伞等。

活动过程:

一、 我和影子做游戏

1、 带领幼儿来到室外有一面墙的宽阔场地,教师边做动作边说“奇怪奇怪真奇观,我动它也动,我停它也停”,引导幼儿观察墙面影子的变化,引起幼儿的兴趣。

2、 鼓励幼儿对着墙做各种喜欢动作,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 影子不见了

1、 带领幼儿回到活动室,提问:⑴我们刚才和谁做游戏的?它还在吗?

⑵为什么不见了?

2、 教师小结,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光和影的关系。

三、 找影子

1、 带领幼儿来到室外,找找自己的影子、同伴的影子和其他物体的影子。

2、 画一画:请幼儿在地面上画画自己找的影子。

四、 游戏:影子躲起来了

请幼儿自选报纸、雨伞等材料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

五、 延伸活动

请幼儿想想,影子除了太阳下有,还有什么时候会出现?

活动反思:

“光和影”这个活动主要是教师从偶发的事件中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了活动。通过教师敏锐地观察,捕捉到了有价值的东西,决定了下一次活动的发展方向。整个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有效地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使活动一步步向前推进。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最新范文]科学教案《光和影》篇一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教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写好一份优质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做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最新范文]科学教案《光和影》篇一”,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 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 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 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

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回顾和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1光和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影子的特点: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八、教学后记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光和影》及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在人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位置会有什么变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2、准确地记录人、太阳、影子之问的关系。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阳光充足的日子、户外场地、记录纸、自制的日晷、时(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

2、经验准备:知道太阳光下能反射出人的影子;了解了影子是在物体、光源、反射面三个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钟表与日晷对照,初步了解了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问的工具等。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位置之间的关系。

2、难点:引导幼儿对影子的变化进行猜想与验证。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活动前,教师在户外选定地点,放置一个大钟表和调置好的日晷。请幼儿猜测:假如上午9点,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儿?不同时问,太阳的位置会怎样变化?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2、验证9点影子的位置。

参加活动的幼儿每人负责画一个时问段的影子,并在影子上记录时间和自己的名字。上午9点开始,请一幼儿选定面向太阳的方向站立,便于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再请一名幼儿把他的影子画下来。引导幼儿观察人、太阳、影子的位置,特别是人与影子的连接点。

3、根据9点的影子,再次猜测。

“10点影子会出现在哪儿,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影子逐渐变大)引起幼儿对问题的思考,然后进行验证。

4、11点影子在哪儿。

同样方法猜测、验证。然后通过三次影子的记录,引导幼儿观察,太阳升得越来越高,影子越小,反之,与之相反。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5、12点的影子在哪儿。

做完11点影子的记录后,引导幼儿猜测12点的影子会在哪儿。(人的正背后)。

6、猜测下午的影子在哪儿。

记录12点影子的时候,请幼儿再次猜测推断下午的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影子又由小逐渐变大,而且左右影子对称)然后逐一进行验证。

7、根据记录结果,幼儿自己总结规律。

记录完影子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结果,自己总结出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太阳越低,影子越大;太阳越高,影子越小;太阳与人重叠时,影子最小。而且还发现了9点与15点的影子一样大、10点与14点的影子一样大、11点与13点的影子一样大,左右对称。

幼儿对此活动很感兴趣,一整天谈论的话题都是影子,总是提醒老师:“范老师,快到时间了,该上楼顶画影子了。”中午午饭后,迫不及待地上楼画影子,午睡时,为了等待画影子,兴奋地睡不着。轮到每人记录时,都非常小心,怕把影子画坏。

活动前,当教师提出“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里”时,9个人出现了7种答案,都说自己是正确的。正因为答案出现的分歧比较大,想实验的愿望就越强烈,都想证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9点影子出现时,大家都惊讶了,“啊!原来影子在这呀!”在猜测10点影子时,答案只有“左右”之后,大家都能推断出下一个影子的位置了,不再有争议。12点时,看到影子最短,然后猜测,“以后影子是什么样?”有人说长,有人说短,王郡桐小朋友说:“1点时你不就知道了吗”。中午1点我请没睡的i名幼儿上楼画了影子。起床后,周岐伤心地哭了,“老师,为什么不叫我?”当大家看到1点的影子后,一下推断出以后每个时间段影子的位置了。

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每隔一小时,孩子们就画一次影子。记录全过程后,不用老师做任何讲解,孩子们自己就很清楚地得出了结论:上午9点影子最大,以后越来越小。中午12点,影子落在人正背后,影子最小。下午1点后影子逐渐变大。也就是说,随着太阳(光源)位置的变化,影子也在变化着,太阳越低,影子越大,反之则相反。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很清晰地表达了这一变化规律。

太阳与影子观察记录表(一)

太阳与影子记录表(二)

研究太阳、影子、日晷

活动反思:

“光和影”这个活动主要是教师从偶发的事件中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了活动。通过教师敏锐地观察,捕捉到了有价值的东西,决定了下一次活动的发展方向。整个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有效地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使活动一步步向前推进。

不足之处:

教师的提问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启发性,只是表面性的提问,例如,“9点的影子在哪儿?”“10点的影子在哪儿?”同时,每小节活动之后及活动的最后教师没有进行总结性的提升。

幼儿百科:影,汉语词汇,拼音为yǐng。影是指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如果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达到的地方就产生影。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光和影》课件


活动意图:

在人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位置会有什么变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2、准确地记录人、太阳、影子之问的关系。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阳光充足的日子、户外场地、记录纸、自制的日晷、时(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

2、经验准备:知道太阳光下能反射出人的影子;了解了影子是在物体、光源、反射面三个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钟表与日晷对照,初步了解了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问的工具等。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位置之间的关系。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对影子的变化进行猜想与验证。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活动前,教师在户外选定地点,放置一个大钟表和调置好的日晷。请幼儿猜测:假如上午9点,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儿?不同时问,太阳的位置会怎样变化?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2、验证9点影子的位置。

参加活动的幼儿每人负责画一个时问段的影子,并在影子上记录时间和自己的名字。上午9点开始,请一幼儿选定面向太阳的方向站立,便于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再请一名幼儿把他的影子画下来。引导幼儿观察人、太阳、影子的位置,特别是人与影子的连接点。

3、根据9点的影子,再次猜测。

“10点影子会出现在哪儿,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影子逐渐变大)引起幼儿对问题的思考,然后进行验证。

4、11点影子在哪儿。

同样方法猜测、验证。然后通过三次影子的记录,引导幼儿观察,太阳升得越来越高,影子越小,反之,与之相反。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5、12点的影子在哪儿。

做完11点影子的记录后,引导幼儿猜测12点的影子会在哪儿。(人的正背后)。

6、猜测下午的影子在哪儿。

记录12点影子的时候,请幼儿再次猜测推断下午的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影子又由小逐渐变大,而且左右影子对称)然后逐一进行验证。

7、根据记录结果,幼儿自己总结规律。

记录完影子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结果,自己总结出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太阳越低,影子越大;太阳越高,影子越小;太阳与人重叠时,影子最小。而且还发现了9点与15点的影子一样大、10点与14点的影子一样大、11点与13点的影子一样大,左右对称。

幼儿对此活动很感兴趣,一整天谈论的话题都是影子,总是提醒老师:“范老师,快到时间了,该上楼顶画影子了。”中午午饭后,迫不及待地上楼画影子,午睡时,为了等待画影子,兴奋地睡不着。轮到每人记录时,都非常小心,怕把影子画坏。

活动前,当教师提出“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里”时,9个人出现了7种答案,都说自己是正确的。正因为答案出现的分歧比较大,想实验的愿望就越强烈,都想证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9点影子出现时,大家都惊讶了,“啊!原来影子在这呀!”在猜测10点影子时,答案只有“左右”之后,大家都能推断出下一个影子的位置了,不再有争议。12点时,看到影子最短,然后猜测,“以后影子是什么样?”有人说长,有人说短,王郡桐小朋友说:“1点时你不就知道了吗”。中午1点我请没睡的i名幼儿上楼画了影子。起床后,周岐伤心地哭了,“老师,为什么不叫我?”当大家看到1点的影子后,一下推断出以后每个时间段影子的位置了。

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每隔一小时,孩子们就画一次影子。记录全过程后,不用老师做任何讲解,孩子们自己就很清楚地得出了结论:上午9点影子最大,以后越来越小。中午12点,影子落在人正背后,影子最小。下午1点后影子逐渐变大。也就是说,随着太阳(光源)位置的变化,影子也在变化着,太阳越低,影子越大,反之则相反。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很清晰地表达了这一变化规律。

太阳与影子观察记录表(一)

太阳与影子记录表(二)

研究太阳、影子、日晷

活动反思:

“光和影”这个活动主要是教师从偶发的事件中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了活动。通过教师敏锐地观察,捕捉到了有价值的东西,决定了下一次活动的发展方向。整个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有效地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使活动一步步向前推进。

不足之处:

教师的提问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启发性,只是表面性的提问,例如,“9点的影子在哪儿?”“10点的影子在哪儿?”同时,每小节活动之后及活动的最后教师没有进行总结性的提升。

幼儿园科学教案《光和影子》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子》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及思考、表达等能力。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即物体挡住光就有了影子。

2.彩色纸剪的乌龟、金鱼、风车、小鸟、电扇、打鼓的小熊、钟等各种形象若干。

3.白纸、手电筒、胶水、擦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纸乌龟。昨天老师在手电筒和白纸的帮助下,让纸乌龟在纸上跳起了舞。它究竟是怎么跳舞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好吗?

二、引导幼儿操作

1.提供每个幼儿一支手电筒、一张白纸、一只纸乌龟、胶水等材料,启发幼儿设法让纸乌龟跳起舞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索情况,引导幼儿大胆想办法解决问题。

3.组织幼儿交流讨论。

①请幼儿把自己玩的方法、过程与邻座同伴交流,并互相演示。

②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探索结果告诉大家,并演示过程。

③讨论:为什么有的“乌龟”会跳舞,有的“乌龟”不会跳舞?(组织幼儿交流,在幼儿发表意见时,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而是充分打开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主动克服困难的愿望。)

④教师小结:要让“乌龟”跳舞,乌龟的腿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也就是说只要把乌龟的身体粘在纸上即可,四肢不必粘上。

4.让每个幼儿自己纠正错误并验证,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1.是不是“乌龟”在跳舞?(是“乌龟”的影子在跳舞。)

2.提供各种形象,请幼儿任选一种材料,想一想这些物体的哪些部分适于活动,然后设法让它们动起来。

3.幼儿探索,教师应允许幼儿失败,鼓励幼儿创新,并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予以及时的指导。如当幼儿未能让“小熊”打起“鼓”来时,可启发幼儿思考:“鼓槌”的角度折叠得是否合适?手电筒移动的角度、方向是否与“鼓槌”的活动有关?

4.交流与讨论。

①请幼儿讲述操作方法并示范,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体是怎么活动的。

②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手电筒左右移动时,影子也左右移动;手电筒上下移动时,影子也上下移动。)

③教师小结:当手电筒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时影子也会变化,这些小熊、金鱼、风车等就会动得更加欢快,更加好看。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光线位置变化,影子也随之变化”的现象。

2.组织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探索有关内容,以保持幼儿浓厚的探索兴趣。

活动反思:

在上课时,手影节目视频的引入一下子吸引了所有的学生,他们几乎是屏住了呼吸,瞪大眼睛观看。接下来的找影子产生的条件和探究影子的特点环节也很顺利,尤其是实验记录的填写、汇报都进行的非常好。研究投影的应用环节,我出示的一些标志也能很好的解决教学的难点。但从本节课的教学情况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

1.时间的安排上不是很合理。因为昨天试教了一遍,试教时这几个实验都是一组学生到前面演示的,课堂教学时间不足,在今天教学中,生怕时间不够,前面的几个环节有点赶,后面时间就宽裕了,我觉得在学生能掌握的情况下时间宽裕也有好处,课堂作业的时间就比较充分,学生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然时间紧,学生课后做作业就会出现互相抄袭的现象。

2.在后面的课堂目标检测环节,我像平时那样问学生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比较平淡和枯燥,如果能选用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也许会更好。比如说让他们做一只会飞的大雁手影,然后想办法让这只大雁变大,这就需要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了。这样安排也许会更好,真正地做到了在生活中发现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

3.如何突破“投影”这个难点。教科书上给出了投影的概念,但是学生只能想到手影、投影仪是投影,肯定不会想到卫生间门口的男生女生像,交通的一些标志都是投影应用,更别说工程图纸的物件投影了。为此,我上网找了一些这方面的图片,希望通过这些图片能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投影的生活例子。而且我在寻找交通标志的过程中,选择了三个对于学生出行安全来说具有警示意义的图片,从中渗透安全教育。

总之,上一节课真的不容易,在上课前已经将教案思考改动了多遍;然而上课以后发现的问题还是很多,考虑的内容也更加多了。我更觉得要上好一堂课更不易,需要综合教师多方面的能力,对知识重点的把握、对课时流程的安排、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突发事件等等。因此,我作为一个不老不小的老师,在以后的教学路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充实自己!

幼儿百科:影子是一种光学现象。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的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子。分为本影,半影。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子》及教学反思”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科学光和影》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手影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最新范文]科学教案《光和影》篇一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教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写好一份优质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做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科学教案《光和影》篇一”,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一、教学目标科学概...
    2022-06-26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光和影》及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在人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位置会有什么变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
    2021-01-27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光和影》课件 活动意图: 在人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位置会有什么变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
    2022-03-0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科学教案《光和影子》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子》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
    2020-07-20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光和影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即物体挡住光就有了影子。 2.彩色纸剪...
    2021-09-02 阅读全文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教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写好一份优质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做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科学教案《光和影》篇一”,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一、教学目标科学概...

2022-06-26 阅读全文

活动意图: 在人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位置会有什么变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

2021-01-27 阅读全文

活动意图: 在人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位置会有什么变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

2022-03-02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子》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

2020-07-2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即物体挡住光就有了影子。 2.彩色纸剪...

2021-09-0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