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不再赖床的小哥俩

发布时间:2021-05-17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

教育随笔:不再赖床的小哥俩

宝宝贝贝是从另一所幼儿园新转到我们的一对双胞胎兄弟,年龄相对其他孩子要小几个月。

刚来时,他俩总是懒洋洋的,中午起床时总是赖在床上不起,好不容易把他俩叫醒了,他们又不肯自我穿衣服、穿鞋子。因为毛衣是套头的,比较难穿,我们都会帮他们穿好。班上其他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自我穿外套和鞋子了,部分孩子已经能够自我穿套头的毛衣了。

当宝宝贝贝不愿穿鞋时,我会说:"好,此刻老师帮你拿着鞋子,来,把小脚放进去,十分好,看,一只鞋子穿好了,宝宝真能干,老师只帮忙了一点点就穿上了,看看另一只能不能穿上。"

只要他们自我穿上一只鞋子,我就会及时地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表扬他们:"看,宝宝贝贝才来幼儿园没几天,就能够自我穿鞋子了。"同时也会会表扬其他小朋友:"看,我们小一班的小朋友真能干,此刻每个人都能自我穿鞋子,穿衣服。有的小朋友连套头的毛衣都会穿呢……"这样经过一段时光后,宝宝贝贝都很自然地自我穿鞋子,有一天中午,我正在帮忙别的小朋友穿衣服,贝贝跑到我面前,高兴地说:"老师,你看,这是我自我穿的衣服!""唉呀,我们的贝贝这么能干呀,进步太大啦!我为你骄傲。"我拥抱着他说。小家伙笑眯眯地,很有成就感地走开了。

此刻宝宝贝贝每一天中午都能按时起床,自我穿衣服穿鞋子,再也不是赖床的小哥俩啦!YJS21.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尿床不丢脸


寒寒是个聪明灵巧的小女孩,但是她特别爱面子,听不得别人说她不好。

这天下午,午睡起床后,阿姨正在给上铺的孩子整理被子,当整理到第三张床的时候,阿姨发现被子湿掉了,知道是寒寒尿床了,可是喊了半天也没有见到寒寒。原来寒寒躲在角落里,她已经把裤子穿好了,想“掩盖”尿床的事实。我让寒寒赶紧将裤子脱下,想为她换上干净的裤子。可是她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一点也不像平日里活泼的她。于是我一边和他说说没关系的,一边快速把湿掉的裤子换下,怕冷到了她。换好后先让她在其他干净的小床上躺下,因为衣服也尿湿了。她红着小脸安静的躲在被窝里,我赶紧联系家长为她送换洗衣服。

我怕看见一个小朋友在她的小床边,笑着说:“这么大了,还尿床!”结果其他小朋友也都围过来笑她。寒寒小朋友不好意思的将头埋进了被窝。

我走过去,轻轻拉开寒寒的被子。笑着说:“老师猜到你今天为什么会尿床了。”她好奇的望着我,“你是不是刚才做了个梦?梦里梦见自己找厕所,后来找到了,然后就尿床了,对嘛?”她点点头,终于开口说话了:“我梦见自己去了厕所,然后就。。。”我接着说:“其实尿床没什么的!老师小时候也会尿床的,长大就会好啦!”她听了,惊讶的望着我,她想了会儿说:“妈妈小时候肯定也尿过床。对嘛?”我点点头。

后来,孩子的母亲来了,给她换上干净的衣服,并且告诉我寒寒小朋友特别爱面子,别人一说就会哭,今天没哭也是难得的。我想了想,笑了,寒寒也笑了。

教育随笔:不再哭的孩子


阳光明媚的早晨,硕硕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了教室,急忙开始玩起了教室里的玩具,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当爸爸、妈妈说:“硕硕乖,爸爸妈妈走了哦。”他犹如被关进牢房般的声嘶力竭的哭喊起来。我突然就成为了他的救命稻草,并使劲地将我往教室外拖去。而硕硕妈妈仿佛充满了不放心,又一次回来了。来往几次硕硕更加不愿意进教室里了。

硕硕表现出的分离焦虑比较典型,而她的妈妈又不忍心,做出妥协,这是入园适应期最忌讳的。于是我和妈妈进行了沟通,为了能使她认识到坚持送孩子入园的重要性,我给她举了许多例子,甚至用自己女儿的实例现身说法。为此,每天当硕硕哭的时候,我就会帮助硕硕分散注意力,给他一个喜欢的玩具,或者带着他做游戏,硕硕经常“咯咯咯”地笑起来。我每天都会在离园的时候给硕硕一个小贴画,并答应老师第二天来的时候会开心入园,我会奖励一个他自己喜欢的小贴画。硕硕一天比一天要喜欢上幼儿园了。见此情形,妈妈也相信了硕硕可以解决入园困难,也放心了许多。

帮助孩子尽快克服分离焦虑,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闭经的情感体验,我们要做到家园互通,从幼儿个体特征出发,需求适宜幼儿个性发展的策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时期,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好的基础。

教育随笔:不再随便闹情绪


小班幼儿刚刚开学,难免会有闹情绪的,可是,小班幼儿在幼儿园里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可以说班里所有的幼儿应该都已经没有这种消极的现象了,可是我们班有个小女孩,每次来上幼儿园,早上都会出现闹情绪的现象。

我们平时观察她,发现她平时在幼儿园里各方面的表现都是非常好的,而且相比别的幼儿她的能力表现的还是很好的,而且特别的独立,想想,每天早上都是她的妈妈来送她,很少看到她的爸爸,可能是因为太过依赖她的妈妈了。

在平时,我尽量让她帮老师做一些事,并且在她做的很好的时候表扬她,这样是为了分散她的注意力,而且让她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现在,她每次来很少出现闹情绪的现象了,不过,相比以前的她进步已经很大了。

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急于结果,给孩子一个适应和改变的机会,孩子最终变得更好,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教育随笔:不再沉默的双双


在一个班级当中,能说会道、活泼好动的孩子往往成为大家注目的焦点、中心,而那些不善言辞、沉默寡言的孩子往往被忽视、冷落,受不到重视。但是后来我却慢慢地发现她们身上其实都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有着不可挖掘的潜力。

双双——一个懂事、乖巧,但又沉默少言的男孩子,从来没听到过她大声地叫喊,也没看见她开心时灿烂的笑脸,有的只是低垂的双眼,微微的一笑,加上那轻轻的、细细的话语。她总是慢慢地蹭到你的身边,用低低的声音告诉你她的事情或者她的发现。

一天中午,小朋友们正在午餐,我正站在还有几位没吃好的幼儿旁边督促她们。忽然身后有一双小手在轻轻地捶我的后腰,我转过头一看,原来是双双。她用她那一贯的、低柔的话语问我:“陈老师,你累吗?我帮你捶捶背,好吗?”看到这一切,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孩子多好,真会体贴关心别人。我高兴地把她拉过来:“谢谢你,双双,来,老师坐着,你帮老师捶捶,好吗?”她高兴极了,伸出那双小手轻轻地为我捶了起来。趁着这机会,我和她聊了起来,她的话也多了,声音越说越响,越说越兴奋,脸上挂着喜悦兴奋的笑。

这以后,我发现双双小朋友有事没事总是喜欢挨到我的身边,凑到我的耳旁说:“陈老师,我给你猜个谜语吧。”“陈老师,你知道我家里都有哪些书吗?”“陈老师,我和你一起跳绳吧。”“陈老师,我问你一个问题,好吗?”……每次,她来和我说话的时候,我总是耐心地倾听她的讲述,回答她的问题,和她一起游戏、玩耍。有时,我会故意让她把答案告诉我,她总是激动而又兴奋地边说边手舞足蹈。在她的眼中,我已经感受到了那份喜悦与笑容,也读到了那份自信。我知道,这孩子已经喜欢上了和我说话,并愿意和老师交往了,那个沉默的双双正在慢慢地改变着。

渐渐地,她的话多了起来,笑容也多了,声音也比以前响了。当她要求我和她一起游戏时,我会对她说:“你先去找你的好朋友玩,老师等会儿和你玩,好吗?”在她让我猜谜语时,我让她讲给其她小朋友听,让小朋友来猜。慢慢地,她的注意力从老师的身上转移到了同伴的身上,她呢,在同伴面前也尽量展示着自己的本领。

一天,我正在看几个小朋友玩旋转陀螺,大家正玩得高兴,一个声音传来:“陈老师,你知道自行车怎么会转吗?”我一看,原来又是双双,我摇摇头,问其她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小朋友们也摇摇头。我说:“双双,那你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怎么会转呢?”她得意地笑了:“好吧,那我来告诉你们。自行车前后有两个轮子,中间有链条、齿轮连起来,只要一踩踏板,链条转动带动齿轮,齿轮再带动轮子,这样,就转起来了。”我和小朋友都有点惊讶,小朋友问:“你怎么知道的?”她说:“我看见修自行车的人就是这样弄的。”想不到,她竟会观察得这么仔细!小朋友们都有点佩服她了。她呢,此时正兴高采烈地热烈地和同伴交谈着,我第一次看到她这么开心、灿烂的笑容。

这个双双,正逐渐地敞开她的心扉融入到了集体中,也正以其自己身上特有的吸引力慢慢地和同伴打成了一片。每一个孩子她的身上都有着可爱的一面,有着不可挖掘的潜力。只要我们多观察她们,多亲近她们,不轻易地为孩子下结论,真正地从她有利的一面带动不利的一面,取长补短,使她们成为一个自信的、活泼的、健康的人!

教育随笔:“赖皮”的孩子


如果你第一次认识文君,那你一定会被他可爱、活泼的模样和个性所吸引,但如果你再一次与他接触,又或者注意观察他与伙伴游戏的状况,你不免会有一些小小的失望。不服输本应该是称赞男子汉的常用语,可是用在文君身上,就成了可爱的小“赖皮”。

记得有一次,孩子们在户外玩游戏,大家都玩的很开心,但在游戏中,我时而会听到人家喊:“老师,文君耍赖,他一直抢人家的玩具”,那时,我也没太在意,我只是轻轻走过去,和他说:“不是你的你就不能抢,还给人家吧。”他还给人家之后,我悄悄地看着他,猜想他会怎样,不一会只见他插着腰,“哼”了一声后,走去篮筐里拿了一个球。慢慢的,他就一个人玩起来,我看他一个人还玩的很开心,一会拍球、一会踢球的。很快游戏时间就要结束了,我带着一些试探一些好奇慢慢接触着、观察着,我提醒着孩子们快快收玩具,大部分孩子很听话,也照着做,但是偏偏争执声又出现了。只见文君和阳阳争抢着一一个球和圈,“我去送”,“不行,我来送。”四只小手你拉我扯着篮子,球都掉了、圈也都变了形,随着争吵声,我走了过去,本想借此状况来引导小朋友们学习解决矛盾的方法,当时我就用以前惯用的方式引导道,“你们石头剪刀布吧,谁赢了谁去放?”可是事情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文君输了,可是他不服输,还要来,几次下来我发现了状况,因为规则的不掌握,他总会后出手,纠正其方法的不对,可是他就是改不掉,谁和他玩这个游戏他都如此,于是“赖皮”的嫌疑就被小朋友、老师套在了他的身上,文君一听到说自己赖皮,就哇哇大哭,嘴里还念叨着“我讨厌你!”,这时再怎么和他讲道理都是行不通的。

后来我才想到,有时候对待孩子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法去引导,比如“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当不了解孩子是否会玩的情况下还是避免使用,换个角度,换种方法可能会更好的解决此类矛盾,于是我灵机一动这样引导道“大家合作一起送,你们都是好朋友!”简单的一句引导获得了文君和小宝的一致赞成,两人笑着把球送回了“家”。

教育随笔:小鸟再见


小鸟再见

冬日,幼儿入园时,教室里飞进了一只小鸟。"老师,小鸟在外面太冷了","小鸟迷路了","不对,小鸟要和我们一齐做游戏呢!""老师,快捉住小鸟"……在小朋友的议论声中我悄悄地捉住小鸟。刹时间,我的手也捉住了孩子们许多惊喜的目光。

孩子们一窝蜂地涌过来,"小鸟饿吗?""小鸟会说话吗?""小鸟要不要小便呀?"我微笑不语,把叽叽叫着的小鸟放在一个孩子的耳朵旁边,让他听小鸟说话,孩子们争着要听小鸟说话。他们的欢声笑语如一束束灿烂的阳光,给教室带来了温馨。我明白,在他们小小的心里,已用爱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巢。"小鸟的眼睛闭起来了","小鸟好象哭了,它是想妈妈了吧!"只听珊珊和丹丹面带愁容地说着。顿时,教室里安静了。"小鸟是不是想家了,它的家在哪里呢?"随着我的问话,小朋友们陷入了沉思。我告诉他们:小鸟的家是蓝天,它喜欢自由地飞翔。我和孩子们共同商量后,站到阳台上放飞了小鸟,孩子们欢呼着:小鸟再见……

小鸟飞走了,留下了我的思索:假如我没有去捉那只小鸟,孩子们的好奇心就得不到满足;假如我当时不是放飞了小鸟,而是用绳子系住小鸟细细的脚,把它留在教室里让孩子们赏玩。那就失去了一个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的机会,结果会大相径庭的

教育随笔:过分依赖


教育随笔:过分依赖

我们班有一位叫林的小朋友,已经上过了一年的托班,可是到现在上小班了,每天妈妈送他来幼儿园的时候,他还是要哭一哭,从一开学到现在,从来没间断过。每天早上来幼儿园的时候都要哭一场。

每天哭完了以后,到了幼儿园正常进行教学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好了,不再有人哭了,他还是会有一些情绪,这让我感到奇怪,再怎么说,他都已经上了一年的幼儿园,应该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怎么孩子天天这样哭呢?

后来我向他的妈妈询问了一下,了解了一些情况,原来他上幼儿园的时候,都不怎么参与幼儿园的活动,早上在家吃完饭再来幼儿园送的很迟,中午很早过来把孩子接回家吃饭,下午也就不来了,根本就没有像现在这样把他放在幼儿园一整天。

而且,现在上小班了,妈妈还是丢不开手,早上来了以后,看孩子一哭,就舍不得走,站在窗户外面看着孩子,可是如果这样的话,孩子一看到妈妈,就会哭的更厉害。

后来我就找到了他的妈妈,把他的这些情况都和他妈妈说了,他妈妈也表示,确实是因为有些放心不下,怕他吃不好,睡不好。想在那里偷偷的看看,看他是不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了,可是没想到,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帮到孩子,还让孩子不愿意自己独立,和妈妈谈过以后,妈妈表示,以后要在这些方面改进改进,后来,妈妈每次把他送到幼儿园以后,转身就走,一点也不留恋,哭就让他哭一会,一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不习惯,每次妈妈一走,孩子就开始哭,但是真的看不到妈妈了,过了两分钟,孩子也就不哭了,开始自己吃饭了,

并且每次在幼儿园孩子只要有一点点进步,马上就对他们提出表扬,这样,慢慢的孩子喜欢幼儿园的生活了,早上,妈妈送他来幼儿园的时候他也不哭了,还会对妈妈说:妈妈你回家吧,再见,妈妈也很高兴孩子能有这样的表现。

其实,很多事情孩子自己可以做好,家长并不需要去帮忙,去什么都替孩子包办,孩子自己能吃饭就让他自己吃,能自己完成的事为什么不让他自己去完成呢,这样,在孩子的心中还有一定的成就感,什么事都是你们帮孩子做的话,到最后,只是养成了孩子的一种依赖性。

教育随笔:爱依赖的孩子


我给孩子们上了一节手工折纸课,要教孩子们折飞机,应该说飞机的折法不太复杂难折。本节课开始,我首先讲解了一下飞机的折法,让孩子们先认真的听,等我折完后,再让孩子们动手试着去折。可我们班有几个孩子,手里刚拿到纸就喊:“老师,我不会折。”我奇怪的看过去,心想我还没折那!我笑着说:“先认真的看老师折,我相信你一定会的。”我开始教孩子们一步步的折,过了一会,又有孩子喊:“老师,我不会折。”接着把自己的折纸给了同桌的伙伴折。我走了过去,笑着说:“老师刚才看你听的很认真,不要怕折不好,自己先试着折折,有不会的地方,老师来帮助你。”他动手试着折叠了起来,有的孩子总想依赖他人,想要其他人来帮助他完成。

老师和家长都期望孩子们能自己独立思考,独立的去动手完成某件事,这也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习惯。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利于激发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尿床不丢脸 寒寒是个聪明灵巧的小女孩,但是她特别爱面子,听不得别人说她不好。 这天下午,午睡起床后,阿姨正在给上铺的孩子整理被子,当整理到第三张床的时候,阿姨发现被子湿掉了,知道是寒寒尿床了,可是喊了半天也没...
    2021-05-12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不再哭的孩子 阳光明媚的早晨,硕硕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了教室,急忙开始玩起了教室里的玩具,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当爸爸、妈妈说:“硕硕乖,爸爸妈妈走了哦。”他犹如被关进牢房般的声嘶力竭的哭喊起来。我突然就成为了...
    2021-05-26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不再随便闹情绪 小班幼儿刚刚开学,难免会有闹情绪的,可是,小班幼儿在幼儿园里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可以说班里所有的幼儿应该都已经没有这种消极的现象了,可是我们班有个小女孩,每次来上幼儿园,早上都会出现闹情绪的现象。 ...
    2021-05-12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不再沉默的双双 在一个班级当中,能说会道、活泼好动的孩子往往成为大家注目的焦点、中心,而那些不善言辞、沉默寡言的孩子往往被忽视、冷落,受不到重视。但是后来我却慢慢地发现她们身上其实都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有着不可挖掘的...
    2021-05-2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赖皮”的孩子 如果你第一次认识文君,那你一定会被他可爱、活泼的模样和个性所吸引,但如果你再一次与他接触,又或者注意观察他与伙伴游戏的状况,你不免会有一些小小的失望。不服输本应该是称赞男子汉的常用语,可是用在文君身上...
    2021-04-26 阅读全文

寒寒是个聪明灵巧的小女孩,但是她特别爱面子,听不得别人说她不好。 这天下午,午睡起床后,阿姨正在给上铺的孩子整理被子,当整理到第三张床的时候,阿姨发现被子湿掉了,知道是寒寒尿床了,可是喊了半天也没...

2021-05-12 阅读全文

阳光明媚的早晨,硕硕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了教室,急忙开始玩起了教室里的玩具,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当爸爸、妈妈说:“硕硕乖,爸爸妈妈走了哦。”他犹如被关进牢房般的声嘶力竭的哭喊起来。我突然就成为了...

2021-05-26 阅读全文

小班幼儿刚刚开学,难免会有闹情绪的,可是,小班幼儿在幼儿园里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可以说班里所有的幼儿应该都已经没有这种消极的现象了,可是我们班有个小女孩,每次来上幼儿园,早上都会出现闹情绪的现象。 ...

2021-05-12 阅读全文

在一个班级当中,能说会道、活泼好动的孩子往往成为大家注目的焦点、中心,而那些不善言辞、沉默寡言的孩子往往被忽视、冷落,受不到重视。但是后来我却慢慢地发现她们身上其实都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有着不可挖掘的...

2021-05-27 阅读全文

如果你第一次认识文君,那你一定会被他可爱、活泼的模样和个性所吸引,但如果你再一次与他接触,又或者注意观察他与伙伴游戏的状况,你不免会有一些小小的失望。不服输本应该是称赞男子汉的常用语,可是用在文君身上...

2021-04-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