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让孩子们生活得轻松一些

发布时间:2021-05-15

幼儿小班生活活动方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幼儿园教师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主要是指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的材料。有了资料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学习工作!只不过,你是否知道有哪些幼师资料种类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案例:让孩子们生活得轻松一些”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常,午睡起床后,幼儿园都进行一些集体活动,如集体收拾床铺、吃午点。如果有的孩子不能跟着做,我会反复提醒“快点,就等你了”,惟恐孩子们不一致,会出什么差错。全班30多个孩子都聚集在我的身前,等我挨个儿检查完衣服、鞋子是否穿好,再走进卫生间洗手,然后坐在位子上安静地吃午点,这时我才会暂时松口气。我认为,老师只有这样,才是责任心强;孩子只有这样,才是常规好。

在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对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过多地组织集体活动有了一些思考,并尝试着减少对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今天起床的时候,我没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让孩子们集体行动。我悄悄地叫已经睡醒的小朋友起床,告诉还不想起的小朋友,可以在躺一会儿。那些先收拾完床铺的小朋友,有的三五成群地自然角观察乌龟,谈论着什么;有的站在新贴出的活动区记录表前,寻找自己的名字,讨论着谁的红花最多;有的干脆走到桌前,翻阅起老师中午备课时留在那儿的书。我没有打扰他们,因为孩子们都做着有意义的事情,说着感兴趣的话题。WwW.yjs21.COm

为什么硬要打断他们,让他们都站在我的面前,等待我检查衣服穿好了没有呢?这样想着,我做在厕所门口,为先来的小朋友掖衣服,检查鞋。因为人少,没有了等待,厕所里没有发生打闹的现象。刚才在一边谈话、看书的小朋友,发现老师在检查衣服,就自然地走过来。有的小朋友还提醒那些没有注意到的小朋友去洗。我笑了,原来孩子们并非一定要在老师的指挥下才知道干什么。

经过一年多的幼儿园集体生活,他们已经熟悉了什么时间做什么,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己管理自己了。那么,为什么我们非要紧紧抓住每个环节不放,搞得大人、孩子都紧张地按照统一的常规,步调一致地做事呢?这样的被动服从又有什么意义呢?

幼儿园生活要有纪律,同时要让孩子生活得轻松,给他们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决定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对他们今后主动适应社会生活,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定的时间观念,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我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生活得更轻松些。

评析

幼儿园的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历来由老师安排,好像是天经地义。为了照顾好孩子,我们要求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很多活动都得集体进行。当然,班级里孩子多,排队、等待就难免。孩子们消极、无奈地等待着,他们的时间被白白浪费,他们的主动精神被逐渐磨蚀。为了不“乱”,老师必然要规定“排好队”,“不要随便讲话”……一些控制能力差的孩子,活跃的孩子,主动性、自主性强的孩子耐不住这无聊的等待,会经常不断地影响纪律,从而招致老师的批评。过多的批评,造成幼儿与老师的关系紧张;过多的职责,又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进心。可见,过多的集体约束会影

响幼儿的主动发展,应该尽早改革。

陈老师率先行动,尝试把自主权还给孩子。她给孩子们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根据情况决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学习合理地使用时间,安排自己的活动,做一个有头脑的、主动的人。这种锻炼,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主动的个性品质。它不但为幼儿今天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创造了条件,而且为他们今后从容地面对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案例:让孩子们在自然角中获得更多的发现


情景一:早晨户外活动的时候,杨凌峰小朋友从草丛中发现了一只大蜗牛,于是建议把蜗牛抓回去,放在班级的自然角。蜗牛一到班级来做客,吸引了全班小朋友的目光。做完早操上来,小朋友都往自然角里钻,迟迟不肯离开,怎么也舍不得去洗手吃点心。蜗牛一下子成了小朋友们的焦点,大伙在那七嘴八舌地议论起这个小客人来。杨凌峰说:“这只蜗牛好大啊,你看他的壳是咖啡色的,一圈一圈的。”陈斐:“快看,蜗牛爬过的地方有一条线!”王亮凯:“蜗牛的壳好重哦,害他爬的那么慢。”刘鸿鑫:“你们看,蜗牛越爬越高了,顺着叶子爬到屋顶了!”……课后,小朋友第一时间又跑到了自然角去,这时,小朋友惊奇的发现蜗牛产下了一只小宝宝,小朋友们更是兴奋了,提出了许多问题:蜗牛妈妈是怎么生宝宝的,从哪里生下来?宝宝生下来吃些什么?哎呀,蜗牛妈妈怎么死了?……

情景二:第二天,一位小朋友跑来跟我报告:“老师,自然角又来了一位小客人,是大一班小朋友带来的螳螂,装在瓶子里呢。”听到了小朋友的报告,立刻走过去,发现螳螂的身边早已经围着一群好奇的宝宝。他们又在观察这可爱的小动物,陈文涛还模仿起《3edu》里的螳螂跳起“大刀舞”。一到下课,小朋友更是按耐不住兴奋,第一时间往自然角跑,平时遭受冷落的自然角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教师的体会:自然角是孩子们的主要活动区之一,以往我们总是常常在这里摆花养鱼。然而孩子们很少“光顾”,即使停留一下,也很短暂;孩子们的活动也就是给植物浇水;给鱼喂食、换水。还记得上学期,自然角来了三位小客人——巴西龟、春蚕和金鱼,这三位小客人受到了小朋友的热情款待。我们为小朋友设计了“**到我家做客”的观察记录表格,小朋友们都能很认真地对待,为了能让乌龟宝宝活的更好,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找资料,寻找巴西龟的饲养方法,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小朋友还为蚕宝宝、金鱼宝宝取名字,小心照料,仔细观察它们一点一滴的变化。一到自选活动的时间小朋友都往自然角里钻,放学也争着要把小动物带回家照料。自然角成了小朋友充分发挥爱心,接受情感教育的桥梁,成了丰富幼儿知识经验,发展观察能力的纽带。孩子们在与动植物的接触中探究和发现,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建构知识,从而获得真正内化的知识经验。不仅如此,孩子们在亲身经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还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了科学思维的品质,学会了学习。这一学期,由于工作的疏忽,忽略了自然角赋予的重要的教育意义。结合《3edu》的主题,开学的第一周我们请孩子采来了许多野花野草,经过孩子和家长以及老师的共同装饰摆放在自然角中,但是只吸引了孩子短暂的目光,随着花草的凋谢,孩子们观看的热情也随之熄灭了。自从孩子把蜗牛和螳螂请进了班级的自然角后,我发现孩子更感兴趣的是活生生的小动物。一切要从孩子的兴趣入手,下周起将调整自然角的内容,和孩子们一起商讨自然角的布置方案,一起动手将自然角布置起来,延续上学期较好的做法,通过表格记录等形式,进一步调动起孩子们观察的积极性,使自然角更加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出自然角的教育作用,让孩子在自然角中获得更多的发现,让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双眼和智慧发现自然界的奥秘,目睹自然界的奇妙,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今后,将不断提醒自己要用科学的理念、创造的热情和智慧来重新审视和重建小小的自然角。通过极力孩子探究动植物,萌发他们对自然、对科学的敬畏和尊重,萌发他们对自然、对科学的崇尚和追求。

案例:孩子们的F1


背景:在我们嘉定的街头巷尾,一块块“F1,上海嘉定欢迎您”的倒计时牌、一幅幅“当好东道主,迎接F1”的宣传标语、横幅,一张张“喜迎F1,做文明市民”的宣传海报随处可见。而迎接F1盛事在我们这群孩子中,也掀起了层层高潮……

过程:

通过一段时间的亲子共同收集资料,孩子们对于F1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活动刚开始,我便想先考考他们:“你们知道什么是F1吗?”

好几个孩子很快举起了小手。TOM最先回答:“F1就是世界上开得最快的赛车!”说着,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

赛车迷WILLIAN说:“F1也叫一级方程式赛车,它是马力最大的赛车,也是世界上最好的赛车……”这小子一说起赛车就如数家珍。

“那赛车场又是怎样的呢?”我又问。

“有弯弯曲曲的赛道。”“赛道很大的,赛场里面还种着绿绿的草。”……

“那赛道两边的草又有什么用呢?”CLARK冷不丁冒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孩子们很快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的说是美化环境,有的说是净化空气,更有的说是让赛车手摔下去不疼。

“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也不知道啊。”我故意装糊涂,“那让我们带着赛车,一起到草地上寻找秘密吧!”

我和孩子们带着他们心爱的电动赛车,一起来到幼儿园的小花园。孩子们把花园里的石板路作为赛道,两个一组,三个一队,一会儿把赛车开进草坪,一会又开回“跑道”,不一会,便有人发现了秘密。

MAKE说:“我发现赛车在路上开得很快的,而在草坪上,赛车开也开不快。”

“哦,这样子赛车就不容易撞墙,很快就能开回赛道上了。”孩子们这才恍然大悟,真正了解了“草地缓冲区”的作用了。

分析:

对于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孩子们随时都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但由于年龄的特点和经验有限,他们往往还不会归纳事物的特点,这时就需要教师留心观察、倾听,及时的介入和引导,趁热打铁,使探索深入下去。当

活动的内容是他们所喜欢和感兴趣的时候,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幼儿的潜能得到了真正的发挥,更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

案例:我和孩子们的趣事:鸡蛋


在翻斗乐里,孩子们正高兴的玩海洋球。这时,宝宝拿着两个球笑咪咪地走过来。

宝宝:“鸡蛋,鸡蛋。”

小雨老师:“宝宝手里拿了几只鸡蛋啊?”

宝宝“两个。”

小雨:“这鸡蛋是什么颜色的?”

在老师的引导下,宝宝说出了两个“鸡蛋的颜色”

小雨老师:“这鸡蛋好不好呀?”

宝宝:“不坏。”

小雨老师:“哦,是好鸡蛋呀。”

宝宝:“是好的。”

说完,宝宝把手里的鸡蛋递给了老师,转过身又拿来了两个鸡蛋递给老师。

分析与反思:

宝宝在我班里是一个年龄较小的孩子,无论是动作发展还是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发展相对其他孩子来说是比较晚的。

我们看到在整个对话中,他都处于愉快的状态。在老师的语言引导下,宝宝很愿意与老师交流,而且不知不觉学到了知识。如数概念、颜色认知,语言正确表达等。

针对2-3岁小年龄的孩子,是一个接受外部信息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语言发展关键期。一方面,象宝宝这样的孩子,外部语言正在建立和发展。老师应该象一个朋友那样平等地和孩子多说,多问,使孩子愿意与老师交流,使孩子建立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年龄越是小的孩子,越是喜欢新鲜的事物,而且会和他生活中的经验联系在一起(把海洋球当作鸡蛋)。这时老师的作用并不是去否定孩子的想法,说一些“不是鸡蛋”的话,而是围绕这一问题引出许多教育因素,把这些教育因素渗透到师生间的对话中去,为此发展孩子认知能力,提高社交能力等。

多给孩子一些良性的刺激


有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爷爷孙敬修看到几个孩子在摇一颗小树,便走到小树旁,把耳朵贴在树干上,孩子们奇怪地问他在干什么?孙敬修说,我听见小树在哭,你们快把它的命根摇断了。孩子们听了,惭愧地低下头。这以后,几个孩子成了这棵小树的小卫士,常为它浇水、培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碰到这样一件事:看见他的学生打死了一只麻雀,便领着这个学生找到了一个雀巢,里边有几只雏雀正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仿佛自言自语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有办法救活它们了。”这情景、使这个学生非常懊丧。20多年后,这个学生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当时您严厉地惩罚我,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就不会因此而自己惩罚自己了。我总觉得自从我打了那一弹弓后,世界上的小鸟的啁啾声都变得少了似的……”

上述两个真实的事例就是所谓的“良性刺激”效应。这两个事例对家长和教师应该都有启发:孩子年幼,童稚无知,做错事难免。作为成人,应该因势利导,于教育和谐乃至幽默之中,这便是“良性刺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教师不善此道,他们对孩子的过错,往往采取两种“政策”,一是“鸡毛掸政策”,让孩子在切肤之痛中“吸取教训”,训斥、批评、甚至打骂,他们信奉“棒打出孝子”的封建教条,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孩子只能产生惧怕、怨恨、甚至“逆反心理”,这不能不说是教育问题上的严重失误。二是“怀柔政策”,对孩子呵护倍至,孩子有过错时,也听之任之,这种甜蜜的刺激,与前者一样,只因缺乏正确的教育,指引而使孩子骄横无理难有长进。

给孩子一些“良性刺激”,家长或教师要摒弃命令式的管理,代之以支持孩子、激发孩子的潜能;对他们态度真诚、关心、宽容,使教育过程更富有人情味。我们应该积极地营造和谐、愉快、充满爱心的家庭和社会氛围,这样对人、对己尤其对孩子都是有益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修养的综合体现,而对孩子的影响实质上就是一种“良性刺激”。

美国一位早期教育学家说:“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装进恐惧、忧虑、悲伤、憎恨、愤怒和不满,这些情绪和情感,有害于孩子的神经引起身心虚弱。同时,孩子会由于这些情感而得病,影响身体健康。要让孩子寄喜悦于昨天,高高兴兴地进入梦乡,抱着喜悦的希望早起。”

幼儿案例分析:孩子们为什么争当排头


幼儿案例分析:孩子们为什么争当排头

情景

随着户外音乐的响起,孩子们像要出笼的小鸟,“老师,咱们是不是要出去了?”“对,准备排队吧。”我的话音刚落,大宝“嗖”地跑了过来,丁丁也跟着跑到我的面前,为了当上排头,这两个人就当着我的面儿,用胳膊撞、用小屁股顶,都想把对方挤到后面去。别看大宝是女孩子,她一点也不甘示弱,我拉起大宝的手,丁丁立马哇哇大哭:“明明是我先来的,是大宝把我挤到后面的。”我好笑地对丁丁说:“你看,大宝已经站在前面了。”丁丁哭得更加委屈了。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为了当上小排头,不论男孩还是女孩,经常发生争执甚至用身体碰撞来达到目的。

一、原因分析

在幼儿园,孩子们争当排头的现象屡见不鲜。户外活动出门前,孩子们你争我抢地站队当排头。有时,集合的信号刚发出,幼儿立刻收好正在玩的玩具跑到老师的面前站队了。户外活动结束时,进餐音乐一响,在大型玩具上玩得不亦乐乎的孩子一溜烟儿跑下来,你推我搡地争当排头。到底是什么原因亦或是什么力量促使幼儿争着抢着当排头,甚至不惜用“武力来对决”?

我曾经问过本班的孩子们:“你们想当排头吗?”幼儿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为什么?”豆豆小手举得高高的:“因为当排头可以站在最前面。”大宝红着小脸:“我想拉着老师的手。”……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笔者围绕“你想当排头吗?为什么?”这两个问题,在幼儿最放松的时间段(玩活动区的时候),对中(1)班和中(2)班的60名幼儿进行了单独访谈,并进行录音记录,然后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显示,93.3%的幼儿喜欢当排头,6.7%的幼儿不喜欢当排头。5名幼儿不喜欢当排头的的原因分别为:“(当了排头)就没办法和后边的小朋友聊天了”、“我喜欢站在(队)里面”、“当了排头我就不能到处看了”、“我不想走那么快”、“我个子太高了,会挡着后面的小朋友”。

根据访谈录音,我们发现导致孩子们想当排头的原因如下。

(一)自身需求强烈

第一,乐于与教师亲近。

有21.8%的幼儿属于此种情形。比如,“我想拉老师的手”、“我可以挨着老师近一点”以及“我喜欢老师”等。这类幼儿抢排头,主要是想站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引起老师注意,通过肢体的接触,感受老师对自己的爱。中班幼儿喜欢肢体接触,拉起老师的手,不仅获得安全感,同时也满足情感的需求,心里觉得很愉快。

第二,矮个子的小朋友想当排头为了看得更远。

“因为个子太矮了,不在第一排看不见(前面)”或者“当排头可以看得更远”的回答占16.4%。他们根据自身的生理特点以及内心需要做出了清晰的回答。从回答中可以看出,这类幼儿能准确地认识到自己的特点、长处或者短处,并能用适当的方法,满足自己的需要。说明他们的内省智能占据优势,内省智能是指对自我有相当的了解,能意识到自己内在的情绪、意向、特点等。

第三,有领袖意识。

“当排头可以带着大家走”、“我觉得当排头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我可以把队带得很整齐”、“可以‘指导’后面的小朋友”和“当排头可以管别人”,有4名幼儿(7.3%)这样回答。在幼儿群体中,总会有一些孩子,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组织和领导才能。他们喜欢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并有自己的主见,不经意间就在活动中负责一些事情。而且,他们能主动发起游戏,同时在游戏中担任“领导”和“指挥”角色。这些孩子领袖往往清楚规则,也知道怎么做更好,他们的应变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比同龄孩子强,因而赢得同伴的信赖和拥护。

第四,从来没有当过,想尝试。

当子游对我说,他很想当排头是因为“我从来没有当过排头。”国翰也说:“我很想当排头,我都没当过。”身为教师的我感觉非常内疚。在访谈中有3名,即5.5%的幼儿都表示“从来没当过排头,特别想当排头”。分析幼儿性格特点,我发现这3名孩子都属于听话、乖巧、凡事不争不抢的幼儿。教师认为他们很乖,不用老师操心,所以常被老师忽略。在我们班排头是孩子们抢来的,他们没有抢,可是内心也有当排头的愿望和想法。

(二)受教师影响

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们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自我剖析和反思。从另外一个班孩子的回答中,孩子们当排头的原因也受教师的行为影响,有些教师把当排头看做是对孩子的奖励和肯定,有些教师则把更多的选择机会给了当排头的小朋友。这种不恰当的做法导致孩子们争着抢着当排头。

第一,当排头的小朋友是受到教师肯定的小朋友。

1班46.6%幼儿的(占总体的23.3%)回答反映出这一点。“当排头可以带着小朋友做操”“当排头可以提醒别人做操做得好不好”“可以带着小朋友走”“可以带着小朋友跑步……”而2班幼儿的回答没有类似内容。分析两位教师的带班习惯,笔者发现1班教师属于树典范、立榜样的类型。在户外做操的时候,1班教师指定了4名能力较强的幼儿当排头,并借助对排头的肯定带动幼儿认真做操。如,“小排头做操真精神。”“谁做操认真请谁当排头。”“请排头带着小朋友走圈。”2班教师则是谁认真表扬谁,走圈和跑步的时候也是教师带领。

基于以上原因,1班有将近一半的幼儿把当小排头看作老师和同伴对自己的肯定和赏识,认为只有表现好的孩子才可以当小排头,站在最前面。而且,当了小排头以后,表现的机会更多,得到老师肯定、赏识的机会也就会更多。所以,教师的这种观念和行为就导致了期待认可的孩子都想争当排头。

第二,获得某种优先权。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2班有大约40%的幼儿(占总体的20%)表示喜欢当排头是为了抢到自己喜欢的户外玩具。这一现象不仅由于幼儿园户外器械的局限,也与教师的行为习惯有关,同时也再现了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2班教师在幼儿自选玩具之前,为了不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从排头起请幼儿依次去选择玩具。可见,教师这种习惯的做法导致孩子们为获得好处而争当排头。

二、机会均等——让每个孩子都来当排头

在理解了孩子们想当排头的原因之后,我觉得孩子们想当排头的愿望是可以满足的。

第一,关注每个幼儿。并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幼儿

幼儿都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教师要将机会给予每一个孩子。在实际教学中,之所以会出现幼儿觉得被忽略的现象,是因为教师根据不同孩子的个性和班级条件,无意中对孩子的关注有所差异。最公平的办法就是采用轮流的方式请幼儿当排头,满足他们的需要。任何活动、任何游戏,每一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权利,孩子的愿望很简单,只是想得到一样的机会、一样的爱。中班幼儿已经认识自己的名字,老师可以通过制作“排头表格”的方式,请幼儿按照表格的顺序轮流当排头。这一方法不仅满足了幼儿的愿望,还有助于幼儿识字,熟悉昨天、今天、明天等时间概念。

第二,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推荐选举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心越来越强,荣誉感也在增强。当排头能让幼儿感觉自己长大了,能更好地进行自我约束,而且当排头能与老师手牵手,也是一种深深的爱的传递,能满足孩子对爱的需要。小伙伴推举的方法在中班下学期就可以使用了,因为中大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逐步增强,他们开始发现同伴的闪光点,并且对自己行为产生了比较深入的认知,愿意向榜样模仿学习。具体办法是:师幼共同制定评选排头的标准,再结合幼儿的一日在园表现,每天离园前评选第二天的排头。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仅帮助幼儿获得了同伴的认可和教师的赏识,而且便于孩子认识别人的长处,从而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争取下次能当排头。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会树立主人翁意识,从而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能成为别人推举的对象。

第三,弱化排头意识,善于表扬

教师有意无意的行为经常会给幼儿形成暗示,所以教师要常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真正有利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教师的一些日常语言和行为不经意间抹杀了幼儿的自主性和选择权,当排头被某些孩子当做表现自己的机会,甚或助长了某些孩子的利己行为。教师最好的做法是加大随机性,包括表扬的随机性和选择的随机性,如不单单强调排头的榜样作用,其他幼儿也有同样的机会;选择玩具的时候不单纯按照某一顺序,淡化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

争当排头是幼儿争取自己权益很好的表现,所以教师不要把它当做不好的行为进行制止,而是应该采用更平等、更开放的态度接纳每个孩子。弱化排头的榜样意识,给每个孩子表现和被肯定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当上排头“过把瘾”!

喜欢《案例:让孩子们生活得轻松一些》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小班生活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妈 妈“懒”一些,孩子更独立一些 妈妈“懒”一些,孩子更独立一些四岁的xx有一个事情很让我捉急,那就是他在家从不自己吃饭。爷爷奶奶在家就是爷爷奶奶喂,我在家就是我喂,并且吃得还不好。他心情好或者菜对他的口味就能吃够一碗饭,否则就是几口...
    2020-10-16 阅读全文
  • 国外的一些挫折教育案例 瑞士挫折教育:注重培养自立能力 瑞士虽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瑞士的父母们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养尊处优,他们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十五六岁的女孩,初中毕业后,就要到别人家做一年女佣,上午劳动,...
    2021-04-19 阅读全文
  • 少一些责备,多一些关心 户外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们可以拿着自己喜欢的玩具随意玩。身心无比的放松。 这不,又到了户外活动时间了,全班的小朋友都在操场上拿着自己选择的运动器械玩,只有小蒿一个人一动不动...
    2020-11-30 阅读全文
  • 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丰富知识 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校园里到处一片春意盎然。粉嘟嘟的桃花,白色的玉兰花,金黄色的迎春花,还有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的柳枝…… 活动结束后带着孩子们来到户外,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感受着微风拂面。忽...
    2020-07-11 阅读全文
  • 让孩子们释放一下 这几天酷热难当,每天一早,火辣辣的太阳就高高挂在了天上,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已经很少很少了。只有趁难得的一个阴天,才可以出去痛痛快快地玩一次。 整天呆在屋子里,天气的闷热,再加上学期临近尾声,让孩子们...
    2020-11-25 阅读全文

妈妈“懒”一些,孩子更独立一些四岁的xx有一个事情很让我捉急,那就是他在家从不自己吃饭。爷爷奶奶在家就是爷爷奶奶喂,我在家就是我喂,并且吃得还不好。他心情好或者菜对他的口味就能吃够一碗饭,否则就是几口...

2020-10-16 阅读全文

瑞士挫折教育:注重培养自立能力 瑞士虽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瑞士的父母们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养尊处优,他们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十五六岁的女孩,初中毕业后,就要到别人家做一年女佣,上午劳动,...

2021-04-19 阅读全文

户外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们可以拿着自己喜欢的玩具随意玩。身心无比的放松。 这不,又到了户外活动时间了,全班的小朋友都在操场上拿着自己选择的运动器械玩,只有小蒿一个人一动不动...

2020-11-30 阅读全文

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校园里到处一片春意盎然。粉嘟嘟的桃花,白色的玉兰花,金黄色的迎春花,还有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的柳枝…… 活动结束后带着孩子们来到户外,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感受着微风拂面。忽...

2020-07-11 阅读全文

这几天酷热难当,每天一早,火辣辣的太阳就高高挂在了天上,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已经很少很少了。只有趁难得的一个阴天,才可以出去痛痛快快地玩一次。 整天呆在屋子里,天气的闷热,再加上学期临近尾声,让孩子们...

2020-11-25 阅读全文